❶ 1984一部預言小說,但他已經成為中國的歷史,這說的小說名字是什麼
名字就是 一九八四 英國作家 喬治奧威爾 寫
❷ 如何理解英國作家的《1984》長篇政治小說
從文學角度來說,奧威爾非常完美地刻畫了一個令人窒息的極權主義社會,從一個有專思想的屬普通人的角度來描繪這個社會,使得「真相」顯得撲朔迷離,(中間有一段講有人在做關於打敗歐亞國演講的時候突然改變對象,大洋國變成了和東亞國打仗,這段印象頗深)讀到最後也沒法確定所謂的「三大國」是不是真的存在,或許一切都是「黨」的謊言?
從政治角度來看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主角溫斯頓影射了極權社會下一個有思想的普通人,可是思想正是黨和大洋國不需要的東西,所以他軟弱無力的反抗最後失敗,成為了黨的一部分。兩分鍾仇恨則影射資本主義體制下資本家利用民族仇恨轉移國內矛盾;而大洋國的體制更多是影射革命勝利後先鋒隊的墮落腐化;有些地方還透露出作者對於集體主義的反對。有些地方其實不太經得起推敲,比如離歐洲大陸更近的不列顛島屬於大洋國而非歐亞國之類。
另:作品很優秀,但奧威爾這個人的私德真是不敢恭維。一邊反對極權主義一邊向英國情報機關出賣英共成員你這是鬧哪樣?現實中我唯唯諾諾書中我重拳出擊?
❸ 小說1984是那一年寫的
1948年寫的
❹ 《1984》屬於什麼類型的小說,要詳細點的
喬治·奧威爾(bo1geOrwell)的《1984》寫於五十年代初,這是喬治·奧威爾虛擬的一個故專事屬,在這個虛擬的故事裡有一個虛擬的人溫斯頓生活在一個虛擬有國度「大洋國」里,故事發生在1984年(即奧威爾創作此書時的30多年後)的「大洋國」 。
《1984》是一部幻想小說,出版於1949年,描述的是「未來的」1984年的社會現狀。當歷史真的發展到1984年的時候,為了紀念喬治·奧威爾,美國的電腦品牌製造商蘋果公司出資百萬美元製作了一個只播放1分鍾的電視廣告片,主題是:1984年的世界不是《1984》那樣。
軟科幻。《1984》是以關注人文為重點的科幻作品,屬於軟科幻。這也是公認的一種分類方法。
同時,「當1984年真正來臨之際,各國相關機構開會研討,才發現書中130餘項預言,有110多個均以實現。」(《中華讀書報》2002年九月25號)那麼,作了如此准確之預言的科幻小說,把《1984》劃分為「硬科幻」也無不可。
❺ 咋理解英國作家的《1984》長篇政治小說
我覺得當時的英國作家真的特別敢寫,他們敢於抨擊政治的缺點,敢於表現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所以我特別敬佩他。
❻ 小說1984各個人物詳細介紹
溫斯頓·史密斯(Winston Smith):主人公,外圍黨員,有獨立思考的精神,對所處的社會產生懷疑 。
奧勃良(O'Brien):核心黨員,思想警察頭子。
裘利亞(Julia):溫斯頓的情人,出於愛的本能對黨的說教產生懷疑。
老大哥(Big Brother):大洋國的領袖,但書中自始至終沒有真正出現這個人物,他的存在始終是作為權力的象徵。
愛麥虞埃爾·果爾德施坦因(Emmanuel Goldstein):傳說中革命的敵人,早年大洋國社會主義革命的領導者之一,後來背叛革命成為革命的敵人。
艾朗森、鍾斯和魯瑟福 (Aaronson, Jones, Rutherford):被殺的前黨領導;已在」歷史」中刪除
安浦福斯 ( Ampleforth ):溫斯頓的同僚
查靈頓先生( Mr. Charrington ):表面上是一間貧民區店鋪的東主;實際上是思想警察的成員。
凱瑟琳 ( Katharine ) :溫斯頓的妻子,黨的追隨者。本書完結時並未提及她是否在世,因書中提及她和溫斯頓已於數年前分開。
馬丁 ( Martin ):奧勃良的僕人。
帕森斯( Parsons ):溫斯頓的鄰居。
西姆:溫斯頓聰明的夥伴,是新語的編輯者,後來因他思想太清晰、知得太多,蒸發掉了。西姆的蒸發諷刺斯大林的大清黨。
❼ 小說《1984》中的人物「奧勃良」是個怎麼樣的存在
我也想有人可以回答這三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會在故意的引導和不斷的啟發下誘使一個人成為異端份子,然後打碎他改造他
❽ 小說1984可以在哪些方面與當今社會做比較
這個的話其實可以和當今社會的社會背景人物喜歡以及現在主流的時尚之類的進行對比。
❾ 誰知道《1984》這本小說的結局
我想這本小說不應該復注重結局,而應制該問問自己,看了之後有沒有什麼想法
在黃昏的小屋裡,他和她從繾綣後的睡夢中醒來,窗外夕陽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個洗衣婦人的歌聲和塵世中種種車來人往。那樣的時刻,那樣的愛情,它真實地存在,不容抗拒。他們都知道這樣的時光不會長久,但是從此復活的人的情感,他想,誰也不可能改變。
因為他還愛她。他不怕分離,不怕不能互相保護,不怕她會恨他,他唯一害怕的,只是自己不再愛她。
這句話 讓我寒毛都豎起來了
❿ 小說1984
去新浪愛問,或網路文庫找吧。
應該很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