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百家爭鳴各家代表人物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方技家。
1、儒家
儒家是孔子所創立、孟子所發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學術流派。
儒家原先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後,使儒家遭受重創。
而後漢武帝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聽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對思想實施鉗制,使儒家重新興起。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顏子、朱子等。
儒家經典主要有儒學十三經。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
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爾雅》,共十二經。
2、道家
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統的理論,標志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道家是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最深遠的學派。
代表人物有黃帝、老子、列子、莊子、鬼穀子等,著作有《太公》、《老子》、《列子》、《莊子》、《管子》等。
3、墨家
墨家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別,諸子百家之一,與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三大哲學體系,墨家被古代大家認為是道家的分支,深受道家影響。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用),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明鬼),掌握自然規律(天志)等。
代表人物有墨翟、禽滑厘、田鳩、孟勝等,著作有《墨子》、《胡非子》等。
4、法家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治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以富國強兵為己任, 《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法家不是純粹的理論家,而是積極入世的行動派,它的思想也是著眼於法律的實際效用。
法家思想包括倫理思想、社會發展思想、政治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等諸多方面。法家倫理思想指的是建立在人性觀基礎上的誠信觀和義利觀。
代表人物有管仲、士匄、趙鞅、荀寅、李悝等,著作有《商君書》、《韓非子》等。
5、兵家
兵家是中國先秦、漢初研究軍事理論,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諸子百家之一。
關於兵家的起源,有人認為兵家源於九天玄女,有人認為兵家鼻祖是呂尚,有人認為兵家源自道家,也有人認為兵家源自法家,不過最讓當代人信服的說法就是兵家始於兵家至聖孫武。
兵家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時孫武、司馬穰苴,戰國時孫臏、吳起、尉繚、趙奢、白起,漢初張良、韓信等。今有兵家著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握奇經》等。
6、名家
名家,是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之一, 以思維的形式、規律和名實關系為研究對象的哲學派別,所以稱"名家",也稱「辯者」、「察士」。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將其與「儒家」、「道家」等並列為「六家」。
名家以擅長論辯著稱,他們在論辯中比較注重分析名詞與概念的同異,重視名與實的關系,開創了中國的邏輯思想探究。
代表人物有鄧析、公孫龍、宋鈃、尹文、惠施等,著作有《公孫龍子》、《鄧析子》等。
7、陰陽家
陰陽家是盛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哲學流派,齊國人鄒衍是其創始人,陰陽家的學問被稱為「陰陽說」,其核心內容是「陰陽五行」,陰陽學說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哲學思維之一。
陰陽家思想將自古以來的數術思想與陰陽五行學說相結合,並進一步發展,建構了規模宏大的宇宙圖式,嘗試解說自然現象的成因及其變化法則。
代表人物有鄒衍,著作有《鄒子》等。
8、縱橫家
縱橫家,是謀聖鬼穀子創立的學術流派。在戰國時期以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為主的一派,《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為「九流十家」之一。
在春秋戰國時期,「縱橫家」是指春秋戰國時期一個獨特的謀士群體,可稱為中國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復無常,設第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
代表人物有蘇秦、張儀、甘茂、司馬錯等,著作有《鬼穀子》、《戰國策》等。
9、雜家
雜家,中國戰國末至漢初的哲學學派。以博採各家之說見長。以「兼儒墨,合名法」為特點,「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為「九流」之一。
雜家的出現是統一的封建國家建立過程中思想文化融合的結果。代表人物有呂不韋、劉安、屍佼等,雜家著作以戰國《屍子》、秦代《呂氏春秋》、西漢《淮南子》為代表。
10、農家
農家,又稱「農家流」,是先秦時期反映農業生產和農民思想的學術流派,奉神農為祖師,祖述神農,主張勸耕桑,以足衣食。」由於儒家輕商農漢朝中期以後農家迅速衰落。《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
代表人物許行,農家著作有《神農》二十篇,《野老》十七篇,《宰氏》十七篇,《董安國》十七篇,《尹都尉》十七篇,《趙氏》十七篇等等,均已佚。
農家沒有一部完整的著作保存下來,他們的思想和活動散見在諸子的著述中,雖星星點點但仍然值得重視。
11、小說家
小說家 ,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其書多已亡佚。據班固所著《漢書.藝文志》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說家所做的事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並呈報上級等為主,然而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代表人物虞初,著作有《虞初周說》。
12、方技家
方技家,學術派別,於先秦至漢初成形,主要研究養生和醫葯。方技家以醫學為理論基礎,但研究范圍寬於醫學,包括後世的醫家與方士。房中、神仙二家後世多歸入道家。
代表人物扁鵲、秦和等,著作有《黃帝內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百家爭鳴
⑵ 巴金的長篇小說《家》入選中文小說100強,小說中各個人物的性格分析是什麼
覺慧:覺慧是進步青年,思想新潮,行事大膽。蔑視等級制度與鳴鳳相愛,反對包辦婚姻,版大膽揭穿迷信的捉權鬼、血光之災等邪說。
高老太爺:思想頑固,剛愎自用,行事自私。以封建的禮教專制地管理大家庭,給年輕的一代和下層的僕婢帶來種種的不幸。
覺新:一個具有「二重人格的人」。他同情新思潮又自甘落伍,不滿舊禮教又奉行「作揖主義」,具有復雜而豐富的性格內涵。
覺民:受「五四」新思想影響的青年學生,有打破封建主義的願望。
李瑞珏:善良賢惠,善解人意,深愛著覺新。高老太爺死後因無法承擔迷信的「血光之災」的責任被迫到城外待產,最後難產而死。
(2)家小說人物擴展閱讀
《家》,中國作家巴金的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為《春》、《秋》。最早於1931年在《時報》開始連載,原篇名為《激流》。開明書局於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單行本。
該小說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大家庭的罪惡及腐朽,控訴了封建制度對生命的摧殘,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爭以及民主主義的覺醒。
⑶ 龍傲天是哪本小說的人物是什麼四大家族龍家的,有個個叫龍宇。忘記是哪本了。。
異界龍魂
上古神之異界重生
天生王者龍傲天
網游無雙至尊
異界之仙武者傳奇
神龍魂
網游之逼我為回王答
腹黑傻相公
龍傲蒼穹
校花愛上我
至尊劍祖
踐踏靈魂的神
網游之蕭行天下
唐朝好醫生
魔途永恆
龍的傳說
君之紅顏傳
穿越千年戀之逃婚皇後
困龍升天2
異界之女神重生
祖龍決
傲天瀟邀游
野蠻千金
財迷錢多多
重生校園狂龍
異世九龍珠
異能高手
絕麟
星使點將傳
君之紅顏傳
惡人自有愛人磨
騎士幻想夜
魔裝機甲
異世之成神之旅
絕代修真
我是鴻蒙道尊
傾城絕色之代嫁新娘
都是公主惹的禍
流氓戰神
血月傳說
傳奇傲天
重生之風流異界
劍道使
神脈傳
霹靂紫龍傳
滅世神尊
異世玄天錄
重生異界之乞丐誅神
魔武雙子
空間輪回
異世傲天
把你鎖在床上
仙界風雲
天生我才之命不由天
甲武傳說
修仙玩轉異世
全是龍傲天,您說的是那一本?
⑷ 小說《家》中哪個人物的性格最復雜
當仁不讓,肯定是覺新嘍,這個都不知道。。。。 覺新一位徘徊內於封建禮教和新青年的思想中容的舊官僚家庭中的長子,想反抗祖父的逼婚卻又力不從心,最終還是去娶了瑞珏,放棄了梅,同時背叛了自身的靈魂,但還算好的是瑞鈺對覺新很好,為他生了1個兒子—海兒 ,後來又懷了個他們的新結晶,但是好景不長,梅回來了,即使有那麼好的瑞鈺,但覺新仍切不斷對梅的愛絲,雖然書上沒寫他背叛瑞鈺,但是在他的許多言行中早就有了背叛的趨勢,這又是紮根與他心中的一個感情糾葛,總之在用一句話來歸納,覺新就是一個「俯愧於自己,仰懼於封建」的一個糾結之人
⑸ 《家》主要人物形象
《家》課文中人物形象:
覺新委曲求全懦弱順從。
覺民平時溫和謙遜;中庸不像覺新那麼軟弱回,也答不像覺慧那麼激進。
覺慧高家最具批判與反抗意識的一個人當時社會進步青年的典型代表。
馮樂山腐朽守舊頑固殘忍。
高老太爺專橫、冷酷的同時,也流露出長輩慈祥的一面;親情未泯。
克明作風比較正派。
克安、克定吃喝嫖賭、抽大煙、捧戲子,揮金如土;"坐吃山空的敗家子"典型。
梅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在憂郁、苦悶、悲傷之中漸漸消瘦、憔悴,最後含冤死去。
瑞珏典型的賢妻良母。
鳴鳳痛心疾首而又無力反抗。
琴是黑暗家庭中一線希望的火花,勇敢;蔑視封建禮教,爭取自由解放。
⑹ 小說家的代表人物
寫小說的人,他們的作品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可,並且對社會和民族文學有推動作用的作家,我們尊稱為「小說家」。 王朔、蘇童、倪匡、梁羽生、莫言、賈平凹、寒木、金庸、古龍、瓊瑤、錢鍾書等;
⑺ 京派小說家
京派:是30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表,其藝術風格在本質上較為一致之處。主要刊物有《文學雜志》、《文學季刊》、《大公報·文藝》。"京派"的基本特徵是關注人生,但和政治斗爭保持距離,強調藝術的獨特品格。他們的思想是講求"純正的文學趣味"所體現出的文學本體觀,以"和諧"、"節制"、"恰當"為基本原則的審美意識。沈從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現"鄉村中國"為主要內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蘊。京派作家多數是現實主義派,對現實主義有所發展變化,發展了抒情小說和諷刺小說。使小說詩化、散文化,現實主義而又帶有浪漫主義氣息。
舊京派作家、學者,我們可以開出一大串的名單:沈從文、朱光潛、周作人、廢名、錢玄同、俞平伯、林徽因……這些人的勞作,已形成了一個傳統。有關他們的書籍,仍很流行。京派文人,大多帶有文化上的某種自覺。他們不太從事政治運動,和時尚文化,亦有距離。今天的文化人,有許多是繼承了他們的情調,像王世襄、啟功、張中行、馮亦代等。如果有人留心這幾代人的思想脈絡,當可發現有趣的承傳關系。北京文化的「大」與「深」,與這類文化人的存在,是多有原因的。他們的精神品格,抵制了浮躁文化的沖擊,在諸多時髦藝術轉瞬即逝之後,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他們的背影還刻在文化的路途上。
⑻ 巴金《家》的人物關系圖
1、覺慧
受「五四」新思想影響的青年學生代表。封建大家庭「幼稚而大膽的叛徒」,覺新、覺民的弟弟。參加了具體的反封建、反專制的斗爭,包括勇敢參與反對封建軍閥的斗爭;
堅決反對「作揖主義」與「無抵抗主義」,蔑視等級制度與丫頭鳴鳳相愛,反對包辦婚姻支持覺民逃婚,大膽揭穿迷信的捉鬼、血光之災等邪說,最後義無反顧地從封建大家庭出走。
2、高老太爺
封建家長的代表,覺新、覺民和覺慧的爺爺。以封建的禮教專制地管理大家庭,給年輕的一代和下層的僕婢帶來種種的不幸,但最後在克安、克定的不肖和覺民、覺慧的反抗中走向滅亡。
3、覺新
高家的長房長孫,覺民、覺慧的大哥,是一個長期接受封建教育,深受封建禮教制度的迫害,但又渴望幸福生活,具有「二重人格的人」。他同情新思潮又自甘落伍,不滿舊禮教又奉行「作揖主義」,具有復雜而豐富的性格內涵。
4、覺民
高家二少爺,琴的戀人,受「五四」新思想影響的青年學生。他在覺慧幫助下大膽反抗封建家長的包辦婚姻,最後取得勝利。
5、琴
學名張蘊華,覺新姑媽的女兒,受「五四」新思想影響的青年學生,覺民的戀人。
6、鳴鳳
高家的婢女,7年前被賣到高公館開始做苦事、吃打罵和流眼淚的生活,深愛三少爺覺慧,但高老太爺答應把她送給六七十歲的馮樂山做小老婆,勇敢反抗,投湖自盡。
7、梅
原名錢梅芬,覺新兄弟的姨表兄妹。與覺新青梅竹馬,相互愛戀,但因家長之間的矛盾而被拆散,後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因婆家對她不好,在娘家抑鬱而死。
8、李瑞珏
家長們用抓鬮的辦法為覺新選定的妻子,善良賢惠,高老太爺死後因無法承擔迷信的「血光之災」的責任被迫到城外待產,最後難產而死。
9、馮樂山
又稱馮老太爺,孔教會的頭面人物。已經六七十歲了,還向高老太爺要漂亮的鳴鳳做姨太太。鳴鳳反抗自盡,婉兒被頂替送給他當姨太太。後又向高老太爺提親,想強行包辦自己的侄孫女與覺民的婚事,因覺民等的大膽反抗未果。
⑼ 巴金《家》里的主要人物分析!
長篇小說《家》,是文學大師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現實主義長篇巨制。在小說中作者以嫻熟的藝術手段,塑造了眾多的富有典型意義的文學形象。書中人物不下七十餘個,下面就是我對其中幾個重要人物塑造的剖析。
首先,我要談談高家的三個孫子——高覺新、高覺民、高覺慧。覺新,是高家的長房長孫,在小說中,作者著重描寫刻畫了他這個形象。作者把他塑造成一個深受封建禮教毒害的典型人物。覺新雖接受過五四新思潮的激盪,但又處在這樣一種特殊的位置,深受封建倫理綱常特別是「孝」道的熏染,於是,作者付與他委曲求全的怯懦順從性格。他在高家的事務上兢兢業業,辦得僅僅有條,但在自己的婚姻、願望上,總給讀者一種無奈的感覺。他喜歡遠房表妹梅,但又無法違抗老太爺的旨意,來放棄自己的妻子瑞珏,他只有把痛苦留給自己;他既同情支持弟弟們的反封建斗爭,但又無法放手掉高家的事業,他只能選擇「作揖主義」哲學。全篇小說他給我一種非常痛苦的感覺,簡直是一個悲劇形象。在我認為,作者之所以塑造覺新這個悲劇人物,不但是為了喚起讀者對這一時期這類人不幸的同情,而且主要是對這種人的嚴厲批判。由此可見,作者的用意是如何了。但我要補充的是高覺新在這個中國社會新舊交替和轉型時期,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
高覺民與高覺慧,他們很幸運,沒有他們大哥那樣活得那麼累,還能在高等學府成就大業。那麼作者為何要把他們放在人物塑造的首要地位呢?因為,在當時,他們又是典型的一類人,但他們兩兄弟又有著不同。首先來看覺民,雖然他在外和弟弟覺慧大搞一些反封建的活動,來開導當時內地有著迂腐思想的人們,但在自己家裡卻又無法抗拒來自高老太爺的封建禮教的束縛。在他對遠房親戚張太太女兒琴的愛情上表現出一種想愛又不敢愛的情緒,只是再默默地煎熬罷了,最後作為家中反封建的一員,卻還是沒走出這個家,還是深陷在這個泥潭中;覺慧,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可以說他是小說中的一個亮點,也可以說他是覺新的另一個極端。在小說中,高家經歷了由盛到衰的大起大落,但他唯一的意願就是能走出這個家,走出這個滿是封建禮教的世界。家中,老太爺是至高無上的,惟有他會在老太爺面前因感到不滿而沖撞他,也正是這次他被禁閉了很長一段時間,從而堅定了他走出這個家的信念。他愛丫鬟鳴鳳,他恨老太爺,與覺民相比他敢愛敢恨,毫不掩飾。最後,他勇敢地走出了高家。
作者塑造這兩兄弟,可以看出也花了很多心思。我以為,覺慧的氣質、願望、行為等,幾乎都是作者年輕時的真實寫照,從覺慧身上,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我猜測,作者是因為自己在反封建運動當中不希望看到一代青年沉淪下去,便在對封建禮教的憎恨中塑造了這幾個人物,表現出作者對年青一代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
下面讓我來說說小說中的幾位女性。
瑞珏,覺新的妻子,她善良、厚道、柔情,作為高家的長孫媳,又為了照顧自己的兒子和丈夫,只能在這個家中和覺新一起維護著封建禮教的權威,但在某些事情上,還是可以看到她對新生活的嚮往;梅芬,高家的親戚,在對覺新的愛情上失利後,就變得沉淪乏志,沒有了反抗精神,溫順馴良地吞咽著舊禮教的無情惡果。鳴鳳,高家的一個小丫鬟性情剛烈,但心靈純潔,在對覺慧的愛意下她並沒有因主僕差異而感到不可能,最後,她為了這段感情,以死向封建專制發出了強烈的抗議。
這三位女性在作者筆下竟是如此悲慘,都成了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實屬無奈,但我以為,作者這樣塑造是為了讓人們知道不反抗的結果是悲慘的。這一類人在當時婦女中是占絕大多數的,具有歷史意義。而小說中另一位重要女性——琴,卻和以上幾位截然不同。她主張男女應同校,男女應平等,她還自己主動要求到覺慧的學校去學習。雖然遭到母親等的反對,但她還是成功了。作者把她塑造成了一位接受新思想、嚮往自由平等、大膽爭取個性解放、敢於向封建禮教反抗的形象。在當時看來,她是時代的叛逆者,但她的所作所為是當時女性中的先驅者。封建社會中婦女的地位是低下的,是沒有言論自由的,這一切的一切,都束縛了女性的發展,大大減弱了婦女對整個社會前進的推動作用。作者之所以塑造琴這個形象,無疑是為了喚醒這社會的另一半——女性的崛起。作者這一人物塑造也是相當成功的。《家》這部小說正因為有如此精彩的人物塑造和感人的故事情節,使我感受頗深。
⑽ 巴金小說《家》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網路而來。
若有用,望採納,謝謝。
高覺新,是高家的長房長孫,在小說中,作者著重描寫刻畫了他這個形象。作者把他塑造成一個深受封建禮教毒害的典型人物。覺新雖接受過五四新思潮的激盪,但又處在這樣一種特殊的位置,深受封建倫理綱常特別是「孝」道的熏染,於是,作者付與他委曲求全的怯懦順從性格。他在高家的事務上兢兢業業,辦得僅僅有條,但在自己的婚姻、願望上,總給讀者一種無奈的感覺。他喜歡遠房表妹梅,但又無法違抗老太爺的旨意,來放棄自己的妻子瑞珏,他只有把痛苦留給自己;他既同情支持弟弟們的反封建斗爭,但又無法放手掉高家的事業,他只能選擇「作揖主義」哲學。全篇小說他給我一種非常痛苦的感覺,簡直是一個悲劇形象。在我認為,作者之所以塑造覺新這個悲劇人物,不但是為了喚起讀者對這一時期這類人不幸的同情,而且主要是對這種人的嚴厲批判。由此可見,作者的用意是如何了。但我要補充的是高覺新在這個中國社會新舊交替和轉型時期,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
高覺民與高覺慧,他們很幸運,沒有他們大哥那樣活得那麼累,還能在高等學府成就大業。那麼作者為何要把他們放在人物塑造的首要地位呢?因為,在當時,他們又是典型的一類人,但他們兩兄弟又有著不同。首先來看覺民,雖然他在外和弟弟覺慧大搞一些反封建的活動,來開導當時內地有著迂腐思想的人們,但在自己家裡卻又無法抗拒來自高老太爺的封建禮教的束縛。在他對遠房親戚張太太女兒琴的愛情上表現出一種想愛又不敢愛的情緒,只是再默默地煎熬罷了,最後作為家中反封建的一員,卻還是沒走出這個家,還是深陷在這個泥潭中;覺慧,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可以說他是小說中的一個亮點,也可以說他是覺新的另一個極端。在小說中,高家經歷了由盛到衰的大起大落,但他唯一的意願就是能走出這個家,走出這個滿是封建禮教的世界。家中,老太爺是至高無上的,惟有他會在老太爺面前因感到不滿而沖撞他,也正是這次他被禁閉了很長一段時間,從而堅定了他走出這個家的信念。他愛丫鬟鳴鳳,他恨老太爺,與覺民相比他敢愛敢恨,毫不掩飾。最後,他勇敢地走出了高家。
作者塑造這兩兄弟,可以看出也花了很多心思。我以為,覺慧的氣質、願望、行為等,幾乎都是作者年輕時的真實寫照,從覺慧身上,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我猜測,作者是因為自己在反封建運動當中不希望看到一代青年沉淪下去,便在對封建禮教的憎恨中塑造了這幾個人物,表現出作者對年青一代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
下面讓我來說說小說中的幾位女性。
瑞珏,覺新的妻子,她善良、厚道、柔情,作為高家的長孫媳,又為了照顧自己的兒子和丈夫,只能在這個家中和覺新一起維護著封建禮教的權威,但在某些事情上,還是可以看到她對新生活的嚮往;梅芬,高家的親戚,在對覺新的愛情上失利後,就變得沉淪乏志,沒有了反抗精神,溫順馴良地吞咽著舊禮教的無情惡果。鳴鳳,高家的一個小丫鬟性情剛烈,但心靈純潔,在對覺慧的愛意下她並沒有因主僕差異而感到不可能,最後,她為了這段感情,以死向封建專制發出了強烈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