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為開國君王,他不殺功臣,五虎將全都善終,為何自己最後是慘死的結局
這位開國皇帝就是趙匡胤,因為他的弟弟趙光義想當皇帝,所以趙匡胤必須死,正所謂千防萬防家賊難防,趙匡胤一死,趙光義就做了新的大宋皇帝。趙匡胤死倒是死了,但是,是不是慘死歷史沒有明確記載。
宋太祖趙匡胤原本是北周的臣子,後來看北周的皇室沒啥統治能力,天下大亂,於是舉兵篡奪北周的江山,趙匡胤不費吹灰之力建立起大宋王朝,成功當上大宋第一話事人。趙匡胤建立大宋以後天下太平,沒事就宴請大臣就說,你們看看現如今天下大一統,沒人敢犯上作亂,你們留點錢,兵權還給我算了,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歷史上趙匡胤死的很離奇,不到五十歲就去世了。
『貳』 《善始善終》這部劇陳升的結局怎麼樣
最近網路劇《善始抄善終》大火,很襲多人追捧,不過也迎來了大結局。
據悉,在痊癒之後,陳升離開了警隊,獨自深入諾頓身邊,想為戰友以及自己報仇,而之後,又為保護方寒並與龍壘同歸於盡了!是的,《善始善終》陳升結局犧牲了,大家悲痛不舍!對於陳升的犧牲,方寒會更加的內疚什麼的吧,兩次,一次為了自己,他毀容了;一次,為了自己,他犧牲了。
『叄』 有什麼小說主角結尾是不得善終
《美人殤》看哭了,男主結局很慘,不過番外是好的
『肆』 善人慘死罪惡之人善終,梁山這兩個人結局為何如此不合理
為何武俠小說會吸引人?除了明面上那些曲折離奇的故事之外,其中還有另一項符合讀者期許的設定,那就是“善惡有報”,以金庸筆下的武俠故事為例,書中的主角總是會走上懲惡揚善的道路,最終成為一代大俠,受世人敬仰,而書中那些處心積慮想要密謀壞事的惡人最終都會得到應有的懲罰,落得一個凄慘的下場,一方面是因為這樣的故事更符合讀者的期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弘揚正確的善惡觀,能夠給現實中的人一種心理暗示,然而在《水滸傳》中似乎就不存在這種“善惡有報”的規律,其中有善人慘死,也有惡人得了善終,著實有些不公平。
一、惡人橫行
《水滸傳》中惡人橫行,朝廷中有昏君、奸臣,民間有惡霸、地痞,所以對於那些單純的想要過普通人生活的人來說簡直是舉步維艱,所以有的人會選擇落草為寇,走上一條不歸路,不過似乎有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即是“落草為寇本身也不是一件好事”。
原著道:“至晚水退,現出平地,李俊等大開城門,請盧先鋒等軍馬入城。城中雞犬不聞,屍骸山積。雖是張雄等惡貫滿盈,李俊這條計策,也忒慘毒了。那千餘人,四散的跪在泥水地上,插燭也似磕頭乞命。盧俊義查點這伙人中,只有十數個軍卒,其餘都是百姓。”
可見李俊此毒計殺害的多數都是城中百姓,真正被殺的田虎士兵就那麼十來號人,他這真是罪不可恕。
然而李俊最後的結局卻是一直活到征方臘後,並且在與太湖四傑一同出海之後還在暹羅國創業,成了暹羅國之主。
從李俊和蔡福這兩人的事跡來看,《水滸傳》中可沒有什麼“善惡有報”,否則蔡福不該死,李俊也不該活著。
『伍』 那些未得善終的韓國總統 都是什麼結局
李承晚(第一任1-3屆)
李承晚(1875年月6日—1965年7月19日),原名李承龍,生於朝鮮黃海道平山郡。(任期1948-1960年)先後擔任了三屆(第1,2,3屆)總統。
李承晚原名李承龍。1875年生於韓國黃海道平山郡。1948年大韓民國(南朝鮮)成立,隨著溫和派的主要領袖被暗殺,他新組成的政黨在南朝鮮的選舉中獲勝。當選為首任總統。1952、1956和1960年連選連任,其中1960年鬧出與死人競選的笑話。
李承晚實行獨裁統治,不容許人民反對他的政治綱領,清洗國民議會,宣布反對他的進步黨為非法,並以叛國罪名處死進步黨領袖。朝鮮戰爭中肆意處決「政治犯」,1960年韓國學生舉行「四.一九」民主大示威時傷亡甚眾,因而群眾紛紛要求李承晚下野。國民議會一致投票支持這一要求。1960年4月26日,李承晚發表下野聲明,從而結束持續12年之久的獨裁統治,再度流亡美國夏威夷。1965年7月病死於夏威夷。
尹潽善-(第二任4屆)
尹潽善(1897年8月26日-1990年7月18日),號海葦,生於忠清南道牙山,為大韓民國第4任總統。他是韓國獨立後首任漢城市長,並因此踏入政界。他歷任工商部長、大韓紅十字會總裁、韓國民主黨最高委員。1960年4.19革命,李承晚失敗並流亡海外之後,他被民主黨內舊派推舉為總統候選人,並於8月13日當選成為總統。
1961年朴正熙發動5。16軍事政變,尹潽善被迫下野。
尹潽善下野後組建了「民政黨」,並於1963年7月作為「民政黨」總統候選人參加了第五屆總統選舉,失敗後同年11月當選第六屆國會議員。1966年3月尹潽善創建了在野反對黨「新民黨」,作為「新民黨」總統候選人參加了同年舉行的第六屆總統大選,結果落選。
1971年金大中當選為「新民黨」總統候選人,尹潽善宣布退黨,組建了新黨「國民黨」。1972年「國民黨」作為非法黨派強行被解散。1979年尹潽善當選為「新民黨」常任總裁顧問。1990年7月18日尹潽善去世,享年94歲。
朴正熙(第三任5-9屆)
朴正熙(1917年9月30日-1979年10月26日) 號中樹。他亦曾經用過岡本實和高木正雄這兩個日本名。他是韓國第5至第9任總統,由1961年上任至1979年,長達18年。朴正熙出生於韓國慶尚北道的龜尾(大邱廣域市附近),1944年於滿洲軍官學校畢業。朴正熙於1961年發動5.16軍事政變,推翻了民選政府。迫於約翰·肯尼迪政府的壓力,民選政府恢復,他於1963年贏得大選勝利。朴正熙被認為在韓國的經濟發展中扮演了積極的角色。但是他的獨裁傾向卻並不受歡迎。1964年,他主持韓日關系正常化,這一舉動受到普遍反對,並造成了普遍的動盪。朴正熙於1979年10月26日被韓國中央情報局首長金載圭暗殺。
崔圭夏(第四任10屆)
崔圭夏(1919年7月16日—2006年10月22號),號玄石,韓國江原道原州人,大韓民國第12任總理、第10任總統。崔圭夏曾在日本留學,並有日本姓氏梅原。他早年東京高等師范學校畢業後擔任教師。之後他前往偽滿洲國。大韓民國獨立後,他曾出任農林部糧政課長、外交部通商局長、外務次官及外相。1971年就任外交擔當特別補佐官、1975年接替金鍾泌出任國務總理。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暗殺,以總理身份代行總統許可權,並於12月6日大選勝出後正式接任。他在正式當選後的早期實行憲制民主化改革,但有關計劃在全斗煥發動的政變之後停止推行。1980年8月,全斗煥發動軍事政變,並根據《戒嚴法》接掌總統權力,指派朴忠勛充當代總統,並籌備新一屆總統選舉,崔圭夏黯然下台。崔圭夏於2006年10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88歲。
全斗煥(第五任11-12屆)
全斗煥(1931年1月18日—),韓國的軍事獨裁者,第11、12任總統。生於慶尚南道陝川。畢業韓國陸軍士官學校。和盧泰愚是同學。1961年軍事政變時,積極支持朴正熙少將。後政變推翻崔圭夏政府,並武力陣壓光州民主化運動。1988年在民間多次壓力下宣布不再競選總統,讓其得力助手盧泰愚將軍出選總統。盧泰愚總統任期屆滿後,金泳三當選。他立即徹查由全斗煥時間開始的官商勾結活動。1995年11月16日,全斗煥和盧泰愚兩位前總統相繼因籌集和侵吞秘密政治資金而被逮捕。1996年8月26日,漢城地方法院以主動參與軍事叛亂和內亂罪、謀殺上司未遂罪及受賄罪,判處全斗煥死刑,後來改判終身監禁。1997年12月得到候任總統特赦。
盧泰愚(第六任13屆)
盧泰愚(1932年12月4日-),韓國大邱出生,祖籍中國山東省,是韓國的將軍及政治家, 曾於1988年至1993年間任韓國總統。盧泰愚1955年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1959年在美國特殊戰校進修心理戰課程。1980年8月任陸軍保安司令。1981年獲上將軍銜。1981年後,歷任政務長官、體育部長官、內務部長官等職。1987年8月任民主正義黨總裁,12月當選為韓國總統,為1988年至1993年任期的韓國第6任總統。盧泰愚是韓國軍事強人全斗煥所揀選的繼任人。由於全斗煥違反民主普選的承諾,盧泰愚的任命在1987年引發了首爾及其他大城市的大規模支持民主遊行,是1980年光州事變之後韓國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為平息國民的不滿,盧泰愚向國民承諾會舉行民主選舉,並要求政府部門作積極准備。卸任後,也因腐敗入獄。
金泳三(第七任14屆)
金泳三(1927年12月20日—),韓國慶尚南道人,第14任韓國總統。 1927年12月20日生於慶尚南道巨濟島。1952年畢業於漢城大學文理學院哲學系 。1974年在美國獲名譽博士。1951年任總理秘書。1954年和1960年兩次當選為國會民議院議員。1961年任新民黨青年部長。1963年任民政黨宣傳部長。1985年任民眾黨院內總務兼發言人。1967年任新民黨院內總務。1971年任韓國問題研究所所長。1973年任新民黨副總裁、政務會議副議長 。1974年任新民黨總裁。1976年任新民黨顧問。1979年再次當選為新民黨總裁。1987年任民主黨總裁,並被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後落選。曾歷任第六、七、八、九、十和十三屆國會議員。1990年民正、民主、共和3黨合並後,任民自黨最高委員。1992年12月當選為韓國第十四屆總統。上任後,採取了比較嚴厲的廉政措施。1998年2月卸任。金泳三其子也因腐敗入獄,聲明狼籍。
金大中(第八任15屆)
金大中(1925年12月3日—2009年8月18日)1943年中學畢業後,在一個日本人公司中作職員。1945年接管這一公司,成為富商。朝鮮戰爭期間被俘獲並被判處槍決,後逃脫。1954年進入政界,反對李承晚的政策。1961年成為國會議員。國會在1961年政變時被朴正熙解散,他成為朴政策的批評者。1971年競選總統失敗。1973年在東京所住的旅館中被韓國中央情報部綁架,並被強行押送到韓國監禁。後又被軟禁。1976年再次被捕,因要求恢復民主而被判刑8年。服刑33個月後獲釋。後又以煽動和陰謀為罪名被捕,並被軍事法庭審訊和判處死刑。1980年1月改為終身監禁。1982年12月獲准去美國就醫。金大中在美期間,繼續開展反對全斗煥集團和爭取民主化的組織與宣傳工作。1997年5月,新政治國民會議推選金大中為韓國第15任總統候選人,並當選。然而,其政府一直糾纏於腐敗的漩渦之中,其本人盡管未捲入,家人腐敗行為卻令他極其狼狽。
盧武鉉(第九任16屆)
盧武鉉(1946年9月1日-2009年5月23日 ),韓國的第16任總統。盧武鉉是慶尚南道金海市進永邑人,夫人為權良淑(???,1947年1月14日-),育有1子1女。他在2002年12月19日的選舉中代表新千年民主黨擊敗韓國國家黨的李會昌,並於2003年2月25日就任總統。2004年3月12日,國會通過彈劾議案,盧武鉉被暫停職務,由總理高建擔任代總統。之後國會改選,反對黨大敗。5月14日憲法法庭推翻國會的彈劾議案,盧武鉉獲即時恢復職務。2007年2月28日,盧武鉉退出執政黨開放我們黨,以無黨籍身份執政至任期結束。一直號稱廉潔的盧武鉉,妻兒和侄女婿也捲入受賄風波中,近來頗受沖擊。2009年5月23日,在家鄉山區,盧墜崖身亡。
李明博(第十任17屆)
李明博(1941年12月19日-),本貫慶州李氏,號一松,出生於日本大阪中河內郡。曾任韓國首爾特別市市長,
李明博,生於1941年12月19日,前韓國首爾特別市市長,出生於日本大阪,在日本殖民時期曾改日本名「月山明博」,幼年時家貧,曾於美軍軍營外販賣壽司卷,1961年進入高麗大學求學。在大學生涯期間,曾因參加抗議活動而被捕入獄。
大學畢業後,李明博於韓國大企業現代集團工作,36歲時,他成為現代集團的執行總裁。1992年到1998年間曾擔任三屆國會議員。
2002年7月1日,他成為第32任首爾特別市市長,任期2002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市長任內重要政績清溪川整治恢復工程,韓國首都由「漢城」改為「首爾」也是在其任內中執行。
2008年-2013年2月第17屆大韓民國總統。韓國於1987年改憲實行總統全民直選制。總統由國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不得連任。
朴槿惠(第十一任18屆)
朴槿惠(1952年2月2日-),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韓國政治家,現任韓國總統,韓國第18任總統。朴槿惠於1952年生於大邱市,父親是韓國第五至第九任總統朴正熙、母親陸英修,有一個妹妹朴槿令和一個弟弟朴志晚。曾任新國家黨黨代表、國會議員。朴槿惠是韓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也是東亞第一位民選的女總統,亦是韓國唯一父女皆任總統之例子。
2016年10月24日開始,韓國JTBC電視台連續兩天爆出沒有政府職務的朴槿惠親信崔順實涉嫌干政的猛料,在朴槿惠親信崔順實委託物業處置的電腦中發現200份文件,其中44份是朴槿惠演講稿,文件打開時間在總統演講前,並懷疑並無一官半職的崔順實審閱修改總統演講稿。
『陸』 古代廢太子的結局都很慘,有得以善終的嗎
有的,東漢光武帝的廢太子劉強,就是被廢後,封為東海王了。
『柒』 《隱秘而偉大》大結局:方秘書一通謀劃,也難有善終,你看懂了么
有一部劇是這一段時間非常火爆的,這部劇的名字就是《隱秘而偉大》,這部劇是由李易峰和金晨領銜主演的新劇。到現在這部劇也是迎來了自己的圓滿收官,在結局中看似好像每一個人的後面的故事都交代的很清楚了,但是當我們仔細的去考量一下之後,我們會發現有一些角色的後續才更加值得玩味。比如說其中有一個角色方秘書,他作為齊副局長的身邊人,最後瓜分了財產之後留下的那一個神秘的微笑。不過總的來看的話,方秘書他是一個非常懂得察言觀色的人,他懂得去觀看一個事情的大局。他明白什麼事情對自己是有好處的,什麼事情是對自己沒有好處的,當齊副局長的仕途無望,准備逃亡去到台灣的時候。方秘書也是露出了自己的爪牙,這么多年來所展現出來的忠心耿耿也只不過是自己向上爬的一種手段罷了。
所以說我們可以看到在大結局中,方秘術聯合了兵痞去瓜分財產,並且留下了一個詭異而又神秘的微笑。不過我們可以想得到的是,作為方秘書,他肯定是沒有辦法在接下來的這個動盪的時代再去做一些什麼的,他最好的辦法就是再次抱住一個大腿。因為他是一個文弱書生,就連齊副局長都沒有辦法在這個動盪的時代獲得善終,他一個文弱書生又怎麼可能做得到呢?
『捌』 李鴻章,奮斗一生得以善終,最後的結局怎樣呢
李鴻章是晚清重臣。他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官至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精通洋務、善於外交。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他是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李鴻章曾代表清廷,與各國列強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李鴻章簽訂賣國條約後,清末怪傑辜鴻銘罵道: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也。李鴻章聽後,當場吐血。1901年11月7日(農歷九月二十七)李鴻章這位在晚清政壇上呼風喚雨的人物,撒手人寰,享年78歲。李鴻章去世的消息傳來,慈禧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嘆說:“如今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之後,慈禧太後派恭親王溥偉前往祭奠,追謚為“文忠”,賞賜白銀五千兩治喪;派專使護送靈柩運回家鄉合肥安葬。
這個辦法行之有效。最終,李鴻章墓被成功發掘。李鴻章和夫人趙小蓮的兩口棺材被拖了出來。兩口棺材在地下埋葬了50多年,但依然漆黑鋥亮。
打開棺材後,趙小蓮的遺體保存完好。趙小蓮身著華貴的衣服,像是睡著了一樣。棺材裡的棉被,特別是那條皇太後特賜陪葬的陀羅經被完好無損,一個村民將陀羅經被拿回家拆洗後,仍用來當蓋被。趙小蓮棺柩里有一個小箱子里,小箱子里還有一個精緻的木盒子。
打開木盒,裡面放著兩塊金燦燦的“金磚”,有人用秤稱了一下,近三十斤重。大家都很高興,認為這兩塊“金磚”一定是金子做成的,但經銀行鑒定,卻發現是銅製成的。後來,胡正清將這兩塊“金磚”送到縣里保管。
李鴻章的棺材裡已經進水,穿戴黃馬褂的屍骨已經腐化。屍骨身旁放著一副眼鏡、一塊懷表、一個拐杖,身下墊著七顆金幣,按照北斗七星的形狀擺放著。陪葬品中還有一把寶劍,後來,這把寶劍被省劇團借去充當演戲道具。
李鴻章墓被成功挖掘後,大家都很高興。有人提議,乾脆用繩子拴著李鴻章的屍骨遊街示眾。於是,人們找來繩子,拴著李鴻章的屍骸,掛在一輛拖拉機後面遊街,直到骸骨散盡。
李鴻章墓被挖以後,一位村民將棺材拉回家,用棺材板做了一張桌子。四十多年後,當地部門復制了一座李鴻章墓。但這座李鴻章墓里只有一塊當年李鴻章睡過的棺材板,是從當地村民家找來的。
『玖』 下場凄慘,無一善終,隋文帝的五個兒子結局到底有多慘
隋文復帝長子房陵王楊勇制,在自己弟弟楊廣即位後,立即假擬隋文帝詔書,被賜死。
次子 隋煬帝楊廣,最後北叛軍宇文化及的部下令狐行達縊弒,時年五十歲。
三子 秦王楊俊,為王妃崔氏所毒害,終年三十。
四子 蜀王楊秀,宇文化及弒殺隋煬帝後,欲立為帝,眾議不許,慘遭殺害,時年四十六歲。
五子 漢王楊諒,仁壽四年(604年),不滿隋煬帝楊廣奪嫡即位,起兵造反。不久,為楚國公楊素擊敗,幽禁至死,時年三十。
『拾』 王翦最後為何能善終
秦國統一六國之前,有許多當世名將,比如白起、蒙恬、章邯、李信等,不過所有名將中打仗最厲害的,莫過於白起了,不過白起最終下場很慘,秦國名將中能得善終的很少,而王翦就是其中一個,從這個角度來說,王翦比白起更牛了。
王翦、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此四人是戰國時期最出名的四員大將,而這幾位大將並非也只是會帶兵打仗,他們良好的品行和長遠的軍事、政治眼光,都是名列四大名將之一的理由。當然這四人當中,白起是最出名的,他被稱為」千古第一戰神「,戰功赫赫,是秦國歷史上最出名的一位將領,也是中國歷史不容忽視的一位將軍,而王翦則是秦國的另一位猛將,他是秦國統一後才開始閃亮的新星。
王翦,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
西漢司馬遷認為王翦作為秦國將領,平定六國,功績卓著,秦始皇尊其為師,可是他不能輔佐秦始皇建立德政,以鞏固國家根基,和白起比較可謂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王翦跟白起一樣,為秦國的建立作出貢獻,不過王翦在打仗時,曾多向秦王討要良田美宅,還包括各種封賞,他是想告訴秦王,自己出了金錢之外,別無所求,後來滅掉楚國後,王翦急流勇退,最終如范蠡一樣得了善終。
白起和王翦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優點。白起號稱人屠,若是戰俘他定一個不留,他不像王翦,抓住了楚軍還會放過,白起打仗快准狠,尤其擅長圍殲、野戰。論野戰,王翦或許不是李牧、白起等人的對手,孫子兵法有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王翦正是」上兵伐謀「這一軍事策略的典型人物。
從最終的結局而言,王翦是比白起更牛的,正因為王翦得了善終,所以他的後裔非常多,我們所熟知的許多王姓的歷史名人,其實都是王翦的後裔。王翦的兒子王賁被封為通武侯,他的孫子王離則被封為武城侯,其後代一直繁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