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小人物掙扎在三國小說

小人物掙扎在三國小說

發布時間:2021-01-13 08:59:14

『壹』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值得一評的小人物

三國演義為大家所熟知,如關羽、諸葛亮等眾多人物也是家喻戶曉,看慣了那些名人名將,或多或少的會有些乏味,不如我們來聊聊這裡面的小人物。

介於時間有限`~我實在抽不得身`~(有想法不會表達+懶惰+忙於游戲+......)

所以我從別處轉了一貼,簡單看看`~寫得還算可以`~如果樓下回復的好的話`~估計吧主或前輩們都會來此小敘一番的~~忙著打游戲`~我先閃`~(誰扔的臭雞蛋!!)

《三國演義》中的「小人物」

一部《三國演義》(以下簡稱「三國」)洋洋七十多萬字,視長江滾滾浪花淘盡英雄,看青山依舊夕陽紅幾度,最後「都付笑淡中」。作者置身宏觀登高望遠,筆觸微觀精雕細鐫,既凝固於特定的時代,又漫漫於歷史長河,張弛有度,令人感嘆。作為「中國古典名著中方正而沉甸甸的書」(梁曉聲語),「三國」塑造了眾多或頂天立地捨身取義,或知天文曉地理智慧過人,或忠心耿直義膽照人,或智勇雙全氣吞山河,或奸詐弄權忘恩負義,或坑蒙拐騙圖蠅頭小利……,如此一系列栩栩如生膾炙人口的歷史人物。在民間,「三國」是百姓中流傳最廣的古典名著之一,或人物,或故事。
我讀「三國」多遍,從前只關注劉關張命運,只關注諸葛亮出山後兵法施展波瀾壯闊的場面,只關注曹操、孫權等等「大人物」(或曰主人公)在羅貫中筆下命運的浮沉,只關注姜維、司馬懿、陸遜、鄧艾演繹後三國……
有一日重讀「三國」,我似乎發現了「一個新的天地」,即布滿全書角角落落的「小人物」。所謂小人物,是指書中那些位置低下的小吏或平民百姓,或雖有地位,但在文字表述中或三言二語,或一筆帶過,不是點綴,便是裝飾及「布眼」。這些小人物,人們或許根本不會去重視,去記憶,但它卻使整本「三國」顯得豐滿多彩。可以這樣說,大人物創造了厚重沉甸,而小人物則營造了厚重沉甸的氛圍。
縱觀「三國」全書,筆者粗略估算一下此類小人物竟達百多個。
小人物的設置為相對來言的大人物典型性格的凸現、人物命運的演繹等等起到了無以替代的陪襯和「眼線」作用。如書中第四回呂伯奢人物的出現,將曹操從錯殺其家人到將錯就錯顧意殺害呂伯奢本人,以及第十七回操「借王垕首級解眾怨」,凸現了曹操兇狠毒辣的一面,使曹操「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無毒不丈夫的性格躍然紙上。再如第十九回中「劉安殺妻宴劉備」,更將劉安的好客程度描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如此劉備「不勝傷感,灑淚上馬」,畢竟劉備非「操也」,這便是小人物成功運用的效果。
小人物的成功安排,也使大人物的命運演繹發生轉折,使人有「峰迴路轉」和「一發千鈞」的感覺。如書中第二十七回「胡班救關羽」一段,雖系無巧不成書,作者在此前也有伏筆「莫非許都城外胡華之子否?」,但卻也合情合理,同時,從胡班失聲稱關羽「真天人也!」,從側面使關羽非同一般的英雄氣概得到張揚,令人叫絕。又如第一百回都尉苟安因解送糧米誤期遭杖,為司馬懿所用「回成都散布流言」,致使孔明「討魏受挫。」,人物雖小卻維系全局。
小人物中也不乏浩然正氣者。如第二十三回中禰衡罵曹操「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濁也;常懷篡逆,是心濁也!……」。言辭雖有偏頗,但從作者的立場出發,可謂罵得灑脫自如,正氣凜然。
小人物中也不乏高風亮節千古傳名的智者賢者。如第三十八回才節雙全的孫翊之妻徐氏,為報殺夫之仇,計賺丹陽督將媯覽、郡丞戴員,「江東人無不稱徐氏之德」,竟然連名字也未留下。
有些小人物為了映襯大人物,或「一閃而過」,或剛一出場就成了「短命鬼」。如江東群儒中的張溫、駱統,謂南縣令丁斐,東郡大守喬瑁,第十一回中黃巾部將管亥砍宗寶於馬下,而與關公一交戰管亥便被「雲長劈於馬下」,嚴輿被孫策斬了首級,馬休、苗澤、苗奎更是被曹操利用了一下後「一命歸天」,魏司徒王朗命運更慘,剛一出場欲勸降孔明竟被孔明罵得「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死於馬下。」
有些小人物,雖連姓名也無從查證,但人物卻性格卻勾勒得十分鮮明。如第二回中的「督郵」這一人物,其「姓名」只是職位代稱而言,文字也只有二小段,著墨甚少,而督郵的貪官嘴臉卻顯得活靈活現,可謂入木三分。
小人物就象密密的根系,維系著「三國」這棵大樹,他們中不乏可歌可泣、可圈可點者,或真善美,或假惡丑,他們都有其合理的「生存空間」。
我喜愛「三國」,喜愛「三國」中那叱吒風雲的人物,更喜愛那些千姿百態、千人千面的小人物。

『貳』 三國爭鋒之小人物大英雄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三國爭鋒之小人物大英雄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三國爭鋒之小人物大英雄
作者:心若浩然
關於文臣武將和美女的收納問題
更新時間2008-9-3 21:05:05 字數:186
有朋友說浩然收得文臣武將和美女太慢了,怕到時候都被別人搶了,說實話,浩然也想早點收了他們,可是考慮到情節的需要,前面幾章是要體現豬腳的能力的,況且,那些名士,猛將大都是黃巾之亂後才陸續被各位梟雄收的,所以,豬腳還有的是時間嘛,呵呵,就先讓他露露臉,威風一陣子好了。
很快就到黃巾起義了,在這前後,該有的名臣猛將豬腳都會有的,恩,麵包會有的~乳酪也會有的~哈哈!
今天一章,明後天周末,各更兩章
更新時間2008-9-5 21:09:52 字數:153
今天一章,明後天周末,各更兩章,呵呵,有些朋友提出浩然更新慢,其實浩然也非常想多更些,以回報讀者朋友,但畢竟是第一次寫,速度實在有限,一小時也就一千五左右。為了保證每日更新,浩然已經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寫作了。當然,隨著寫作的熟練,以後速度肯定會上去的,大家拭目以待吧~謝謝所有關注本書的朋友們!
還好及時更新了
更新時間2008-9-7 23:48:04 字數:114
呼~23點45分,終於趕在0點以前上傳了今天的第二章,總算完成了對書友的承諾,今天加班回來晚了,回來後又急匆匆的改稿子,改完也快0點了,汗~
還好趕上了,否則真的沒有履行承諾的話,不用書友罵,我自己都無地自容了,呵呵
昨天有事未更新,今天發兩章9月11日
更新時間2008-9-11 14:41:59……

『叄』 《三國演義》中一個小人物```

三國演義
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卻說孔明分付黃忠:「你既要去,吾教法正助你。凡事計議而行。吾隨後撥人馬來接
應。」黃忠應允,和法正領本部兵去了。孔明告玄德曰:「此老將不著言語激他,雖去不能
成功。他今既去,須撥人馬前去接應。」乃喚趙雲:「將一枝人馬,從小路出奇兵接應黃
忠:若忠勝,不必出戰;倘忠有失,即去救應。」又遣劉封、孟達:「領三千兵於山中險要
去處,多立旌旗,以壯我兵之聲勢,令敵人驚疑。」三人各自領兵去了。又差人往下辨,授
計與馬超,令他如此而行。又差嚴顏往巴西閬中守隘,替張飛、魏延來同取漢中。

卻說張郃與夏侯尚來見夏侯淵,說:「天盪山已失,折了夏侯德、韓浩。今聞劉備親自
領兵來取漢中,可速奏魏王,早發精兵猛將,前來策應。」夏侯淵便差人報知曹洪。洪星夜
前到許昌,稟知曹操。操大驚,急聚文武,商議發兵救漢中。長史劉曄進曰:「漢中若失,
中原震動。大王休辭勞苦,必須親自征討。」操自悔曰:「恨當時不用卿言,以致如此!」
忙傳令旨,起兵四十萬親征。時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也。

曹操兵分三路而進:前部先鋒夏侯敦,操自領中軍,使曹休押後,三軍陸續起行。操騎
白馬金鞍,玉帶錦衣;武士手執大紅羅銷金傘蓋,左右金瓜銀鉞,鐙棒戈矛,打日月龍鳳旌
旗;護駕龍虎官軍二萬五千,分為五隊,每隊五千,按青、黃、赤、白、黑五色,旗幡甲
馬,並依本色:光輝燦爛,極其雄壯。兵出潼關,操在馬上望見一簇林木,極其茂盛,問近
侍曰:「此何處也?」答曰:「此名藍田。林木之間,乃蔡邕庄也。今邕女蔡琰,與其夫董
祀居此。」原來操素與蔡邕相善。先時其女蔡琰,乃衛仲道之妻;後被北方擄去,於北地生
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操深憐之,使人持千金入北方贖之。左賢王懼操之
勢,送蔡琰還漢。操乃以琰配與董祀為妻。當日到庄前,因想起蔡邕之事,令軍馬先行,操
引近侍百餘騎,到庄門下馬。時董祀出仕於外,止有蔡琰在家,琰聞操至,忙出迎接。操至
堂,琰起居畢,侍立於側。操偶見壁間懸一碑文圖軸,起身觀之。問於蔡琰,琰答曰:「此
乃曹娥之碑也。昔和帝時,上虞有一巫者,名曹旰,能婆婆樂神;五月五日,醉舞舟中,墮
江而死。其女年十四歲,繞江啼哭七晝夜,跳入波中;後五日,負父之屍浮於江面;里人葬
之江邊。上虞令度尚奏聞朝廷,表為孝女。度尚令邯鄲淳作文鐫碑以記其事。時邯鄲淳年方
十三歲,文不加點,一揮而就,立石墓側,時人奇之。妾父蔡邕聞而往觀,時日已暮,乃於
暗中以手摸碑文而讀之,索筆大書八字於其背。後人鐫石,並鐫此八字。」操讀八字雲:
「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操問琰曰:「汝解此意否?」琰曰:「雖先人遺筆,妾實不解其
意。」操回顧眾謀士曰:「汝等解否?」眾皆不能答。於內一人出曰:「某已解其意。」操
視之,乃主簿楊修也。操曰:「卿且勿言,容吾思之。」遂辭了蔡琰,引眾出庄。上馬行三
里,忽省悟,笑謂修曰:「卿試言之。」修曰:「此隱語耳。黃絹乃顏色之絲也:色傍加
絲,是絕字。幼婦者,少女也:女傍少字,是妙字。外孫乃女之子也:女傍子字,是好字。
齏臼乃受五辛之器也:受傍辛字,是辭字。總而言之,是絕妙好辭四字。」操大驚曰:「正
合孤意!」眾皆嘆羨楊修才識之敏。不一日,軍至南鄭。曹洪接著,備言張郃之事。操曰:
「非郃之罪,勝負乃兵家常事耳。」洪曰:「目今劉備使黃忠攻打定軍山,夏侯淵知大王兵
至,固守未曾出戰。」操曰:「若不出戰,是示懦也。」便差人持節到定軍山,教夏侯淵進
兵。劉曄諫曰:「淵性太剛,恐中奸計。」操乃作手書與之。使命持節到淵營,淵接入。使
者出書,淵拆視之。略曰:「凡為將者,當以剛柔相濟,不可徒恃其勇。若但任勇,則是一
夫之敵耳。吾今屯大軍於南鄭,欲觀卿之妙才,勿辱二字可也。」夏侯淵覽畢大喜。打發使
命回訖,乃與張郃商議曰:「今魏王率大兵屯於南鄭,以討劉備。吾與汝久守此地,豈能建
立功業?來日吾出戰,務要生擒黃忠。」張郃曰:「黃忠謀勇兼備,況有法正相助,不可輕
敵。此間山路險峻,只宜堅守。」淵曰:「若他人建了功勞,吾與汝有何面目見魏王耶?汝
只守山,吾去出戰。」遂下令曰:「誰敢出哨誘敵?」夏侯尚曰:「吾願往。」淵曰:「汝
去出哨,與黃忠交戰,只宜輸,不宜贏。吾有妙計,如此如此。」尚受令,引三千軍離定軍
山大寨前行。

卻說黃忠與法正引兵屯於定軍山口,累次挑戰,夏侯淵堅守不出;欲要進攻,又恐山路
危險,難以料敵,只得據守。是日,忽報山上曹兵下來搦戰。黃忠恰待引軍出迎,牙將陳式
曰:「將軍休動,某願當之。」忠大喜,遂令陳式引軍一千,出山口列陣。夏侯尚兵至,遂
與交鋒。不數合,尚詐敗而走。式趕去,行到半路,被兩山上擂木炮石,打將下來,不能前
進。正欲回時,背後夏侯淵引兵突出,陳式不能抵當,被夏侯淵生擒回寨。部卒多降。有敗
軍逃得性命,回報黃忠,說陳式被擒。忠慌與法正商議,正曰:「淵為人輕躁,恃勇少謀。
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而擒之:此乃反客為主之法。」忠用其謀,將
應有之物,盡賞三軍,歡聲滿谷,願效死戰。黃忠即日拔寨而進,步步為營;每營住數日,
又進。淵聞之,欲出戰。張郃曰:「此乃反客為主之計,不可出戰,戰則有失。」淵不從,
令夏侯尚引數千兵出戰,直到黃忠寨前。忠上馬提刀出迎,與夏侯尚交馬,只一合,生擒夏
侯尚歸寨。余皆敗走,回報夏侯淵。

淵急使人到黃忠寨,言願將陳式來換夏侯尚。忠約定來日陣前相換。次日,兩軍皆到山
谷闊處,布成陣勢。黃忠、夏侯淵各立馬於本陣門旗之下。黃忠帶著夏侯尚,夏侯淵帶著陳
式,各不與袍鎧,只穿蔽體薄衣。一聲鼓響,陳式、侯夏尚各望本陣奔回。夏侯尚比及到陣
門時,被黃忠一箭,射中後心。尚帶箭而回。淵大怒,驟馬徑取黃忠。忠正要激淵廝殺。兩
將交馬,戰到二十餘合,曹營內忽然鳴金收兵。淵慌撥馬而回,被忠乘勢殺了一陣。淵回陣
問押陣官:「為何鳴金?」答曰:「某見山凹中有蜀兵旗幡數處,恐是伏兵,故急招將軍
回。」淵信其說,遂堅守不出。

黃忠逼到定軍山下,與法正商議。正以手指曰:「定軍山西,巍然有一座高山,四下皆
是險道。此山上足可下視定軍山之虛實。將軍若取得此山,定軍山只在掌中也。」忠仰見山
頭稍平,山上有些少人馬。是夜二更,忠引軍士鳴金擊鼓,直殺上山頂。此山有夏侯淵部將
杜襲守把,止有數百餘人。當時見黃忠大隊擁上,只得棄山而走。忠得了山頂,正與定軍山
相對。法正曰:「將軍可守在半山,某居山頂。待夏侯淵兵至,吾舉白旗為號,將軍卻按兵
勿動;待他倦怠無備,吾卻舉起紅旗,將軍便下山擊之:以逸待勞,必當取勝。」忠大喜,
從其計。卻說杜襲引軍逃回,見夏侯淵,說黃忠奪了對山。淵大怒曰:「黃忠佔了對山,不
容我不出戰。」張郃諫曰:「此乃法正之謀也。將軍不可出戰,只宜堅守。」淵曰:「佔了
吾對山,觀吾虛實,如何不出戰?」郃苦諫不聽。淵分軍圍住對山,大罵挑戰。法正在山上
舉起白旗;任從夏侯淵百般辱罵,黃忠只不出戰。午時以後,法正見曹兵倦怠,銳氣已墮,
多下馬坐息,乃將紅旗招展,鼓角齊鳴,喊聲大震,黃忠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
塌之勢。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趕到麾蓋之下,大喝一聲,猶如雷吼。淵未及相迎,黃忠
寶刀已落,連頭帶肩,砍為兩段。後人有詩贊黃忠曰:「蒼頭臨大敵,皓首逞神威。力趁雕
弓發,風迎雪刃揮。雄聲如虎吼,駿馬似龍飛。獻馘功勛重,開疆展帝畿。」黃忠斬了夏侯
淵,曹兵大潰,各自逃生。黃忠乘勢去奪定軍山,張郃領兵來迎。忠與陳式兩下夾攻,混殺
一陣,張郃敗走。忽然山傍閃出一彪人馬,當住去路;為首一員大將,大叫:「常山趙子龍
在此!」張郃大驚,引敗軍奪路望定軍山而走。只見前面一枝兵來迎,乃杜襲也。襲曰:
「今定軍山已被劉封、孟達奪了。」郃大驚,遂與杜襲引敗兵到漢水扎營;一面令人飛報曹
操。

操聞淵死,放聲大哭,方悟管輅所言:「三八縱橫」,乃建安二十四年也,「黃豬遇
虎」,乃歲在己亥正月也;「定軍之南」,乃定軍山之南也;「傷折一股」,乃淵與操有兄
弟之親情也。操令人尋管輅時,不知何處去了。操深恨黃忠,遂親統大軍,來定軍山與夏侯
淵報仇,令徐晃作先鋒。行到漢水,張郃、杜襲接著曹操。二將曰:「今定軍山已失,可將
米倉山糧草移於北山寨中屯積,然後進兵。」曹操依允。

卻說黃忠斬了夏侯淵首級,來葭萌關上見玄德獻功。玄德大喜,加忠為征西大將軍,設
宴慶賀。忽牙將張著來報說:「曹操自領大軍二十萬,來與夏侯淵報仇。目今郃在米倉山搬
運糧草,移於漢水北山腳下。」孔明曰:「今操引大兵至此,恐糧草不敷,故勒兵不進;若
得一人深入其境,燒其糧草,奪其輜重,則操之銳氣挫矣。」黃忠曰:「老夫願當此任。」
孔明曰:「操非夏侯淵之比,不可輕敵。」玄德曰:「夏侯淵雖是總帥,乃一勇夫耳,安及
張郃?若斬得張郃,勝斬夏侯淵十倍也。」忠奮然曰:「吾願往斬之。」孔明曰:「你可與趙
子龍同領一枝兵去;凡事計議而行,看誰立功。」忠應允便行。孔明就令張著為副將同去。
雲謂忠曰:「今操引二十萬眾,分屯十營,將軍在主公前要去奪糧,非小可之事。將軍當用
何策?」忠曰:「看我先去,如何?」雲曰:「等我先去。」忠曰:「我是主將,你是副
將,如何先爭?」雲曰:「我與你都一般為主公出力,何必計較?我二人拈鬮,拈著的先
去。」忠依允。當時黃忠拈著先去。雲曰:「既將軍先去,某當相助。可約定時刻。如將軍
依時而還,某按兵不動;若將軍過時而不還,某即引軍來接應。」忠曰:「公言是也。」於
是二人約定午時為期。雲回本寨,謂部將張翼曰:「黃漢升約定明日去奪糧草,若午時不
回,我當往助。吾營前臨漢水,地勢危險;我若去時,汝可謹守寨柵,不可輕動。」張翼應
諾。

卻說黃忠回到寨中,謂副將張著曰;「我斬了夏侯淵,張郃喪膽;吾明日領命去劫糧
草,只留五百軍守營。你可助吾。今夜三更,盡皆飽食;四更離營,殺到北山腳下,先捉張
郃,後劫糧草。」張著依令。當夜黃忠領人馬在前,張著在後,偷過漢水,直到北山之下。
東方日出,見糧積如山。有些少軍士看守,見蜀兵到,盡棄而走。黃忠教馬軍一齊下馬,取
柴堆於米糧之上。正欲放火,張郃兵到,與忠混戰一處。曹操聞知,急令除晃接應。晃領兵
前進,將黃忠困於垓心。張著引三百軍走脫,正要回寨,忽一枝兵撞出,攔住去路;為首大
將,乃是文聘;後面曹兵又至,把張著圍住。

卻說趙雲在營中,看看等到午時,不見忠回,急忙披掛上馬,引三千軍向前接應;臨
行,謂張翼曰:「汝可堅守營寨。兩壁廂多設弓弩,以為准備。」翼連聲應諾。雲挺槍驟馬
直殺往前去。迎頭一將攔路,乃文聘部將慕容烈也,拍馬舞刀來迎趙雲;被雲手起一槍刺
死。曹兵敗走。雲直殺入重圍,又一枝兵截住;為首乃魏將焦炳。雲喝問曰:「蜀兵何
在?」炳曰:「已殺盡矣!」雲大怒,驟馬一槍,又刺死焦炳。殺散余兵,直至北山之下,
見張郃、徐晃兩人圍住黃忠,軍士被困多時。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沖右
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
戰,不敢迎敵。雲救出黃忠,且戰且走;所到之處,無人敢阻。操於高處望見,驚問眾將
曰:「此將何人也?」有識者告曰:「此乃常山趙子龍也。」操曰:「昔日當陽長坂英雄尚
在!」急傳令曰:「所到之處,不許輕敵。」趙雲救了黃忠,殺透重圍,有軍士指曰:「東
南上圍的,必是副將張著。」雲不回本寨,遂望東南殺來。所到之處,但見「常山趙雲」四
字旗號,曾在當陽長坂知其勇者,互相傳說,盡皆逃竄。雲又救了張著。曹操見雲東沖西
突,所向無前,莫敢迎敵,救了黃忠,又救了張著,奮然大怒,自領左右將士來趕趙雲。雲
已殺回本寨。部將張翼接著,望見後面塵起,知是曹兵追來,即謂雲曰:「追兵漸近,可令
軍士閉上寨門,上敵樓防護。」雲喝曰:「休閉寨門!汝豈不知吾昔在當陽長坂時,單槍匹
馬,覷曹兵八十三萬如草芥!今有軍有將,又何懼哉!」遂撥弓弩手於寨外壕中埋伏;將營
內旗槍,盡皆倒偃,金鼓不鳴。雲匹馬單槍,立於營門之外。卻說張郃、徐晃領兵追至蜀
寨,天色已暮;見寨中偃旗息鼓,又見趙雲匹馬單槍,立於營外,寨門大開,二將不敢前
進。正疑之間,曹操親到,急催督眾軍向前。眾軍聽令,大喊一聲,殺奔營前;見趙雲全然
不動,曹兵翻身就回。趙雲把槍一招,壕中弓弩齊發。時天色昏黑,正不知蜀兵多少。操先
撥回馬走。只聽得後面喊聲大震,鼓角齊鳴,蜀兵趕來。曹兵自相踐踏,擁到漢水河邊,落
水死者,不知其數。趙雲、黃忠、張著各引兵一枝,追殺甚急。操正奔走間,忽劉封、孟達
率二枝兵,從米倉山路殺來,放火燒糧草。操棄了北山糧草,忙回南鄭。徐晃、張郃扎腳不
住,亦棄本寨而走。趙雲佔了曹寨,黃忠奪了糧草,漢水所得軍器無數,大獲勝捷,差人去
報玄德。玄德遂同孔明前至漢水,問趙雲的部卒曰:「子龍如何廝殺?」軍士將子龍救黃
忠、拒漢水之事,細述一遍。玄德大喜,看了山前山後險峻之路,欣然謂孔明曰:「子龍一
身都是膽也!」後人有詩贊曰:「昔日戰長坂,威風猶未減。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鬼
哭與神號,天驚並地慘。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於是玄德號子龍為虎威將軍,大勞將
士,歡宴至晚。忽報曹操復遣大軍從斜谷小路而進,來取漢水。玄德笑曰:「操此來無能為
也。我料必得漢水矣。」乃率兵於漢水之西以迎之。曹操命徐晃為先鋒,前來決戰。帳前一
人出曰:「某深知地理,願助徐將軍同去破蜀。」操視之,乃巴西宕渠人也,姓王,名平,
字子均;現充牙門將軍。操大喜,遂命王平為副先鋒,相助徐晃。操屯兵於定軍山北。徐
晃、王平引軍至漢水,晃令前軍渡水列陣。平曰:「軍若渡水,倘要急退,如之奈何?」晃
曰:「昔韓信背水為陣,所謂致之死地而後生也。」平曰:「不然。昔者韓信料敵人無謀而
用此計;今將軍能料趙雲、黃忠之意否?」晃曰:「汝可引步軍拒敵,看我引馬軍破之。」
遂令搭起浮橋,隨即過河來戰蜀兵。正是:魏人妄意宗韓信,蜀相那知是子房。未知勝負如
何,且看下文分解。

『肆』 求解,三國最後十回中出現了哪些小人物

●第一百十回

退追兵

背水破大敵

揚州
母丘儉與剌史文欽討伐
,文欽子
於魏營左沖右突,

迸出。
母丘儉兵敗入慎縣,被
宗白所殺。

授弟

迸出而亡,從此大小事皆歸於昭。
蜀將
趁魏內亂興師伐之,於洮水
大破魏兵,又勒兵取狄道城,被
設計殺敗。

●第一百十一回
鄧士載智敗

義討

又出師伐魏,被
打敗。上表自貶其職。

送子質於吳,與吳會合,共同討伐


●第一百十二回


死節
取長城伯約

戰敗而亡,吳將降魏者多,敗兵放回。
姜維又欲伐魏,


一篇,勸阻姜維,維不聽。
姜維先大勝,後被鄧氏父子與關中兵三面夾擊;又傳東吳兵敗,姜維只得退兵。

●第一百十三回

定計斬

姜維


東吳

而立

與老將
合謀殺
,後主派人作賀,吳主派人還禮,吳使薛羽謂吳主蜀之大廈將焚。
姜維六次伐魏,於祁山安寨,與鄧艾
,將艾圍在垓心,二次
,鄧艾欲從後刺殺,都被姜維識破而大敗之。

與鄧艾派人接連

散布姜維怨上投魏流言,後主召姜維回。

●第一百十四回

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姜維揭穿後主聽信小人之言,後主令姜維再回漢中,伺機伐魏。
司馬昭與賈亮合謀篡位,賈事成濟刺死

司馬昭立
為帝,璜改名奐,封昭為
、晉公。
姜維以昭弒君之名出師伐魏,分三路出祁山。
魏參軍王[]詐降姜維,約鄧艾
被姜維識破而敗之,艾雜於軍中而逃;王[]投黑龍江死。

●第一百十五回

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辟禍

姜維八議計伐中原,

勸阻不聽。
鄧艾使計,先鋒
被射
下,姜維也被鄧艾、夏侯望殺敗,但又在救助攻打祁山的
時,打敗魏兵。
後主信
讒言,召姜維回成都,維請殺
,後主引皓拜姜維,
谷正要姜維去
沓中屯男避禍。
司馬昭趁
腐敗,派
伐蜀。

●第一百十六回

分兵漢中道

約鄧艾伐蜀。
後主聽信黃皓讒言,不準姜維出兵拒魏之奏,瞎信師婆虛妄之說,只在宮中飲宴歡樂。
鍾會軍所到之處,
,漢中人民,出城拜迎。
姜維等大敗,奔


●第一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戰死

鍾會與鄧艾不和, 鄧艾偷度陰平、
,兵到江由
,軍民俱降。
後主從正之言,召孔明之子
,使拒魏兵,瞻子尚為先鋒,瞻、尚父子俱戰死


●第一百十八回

一王死孝

二士爭功

後主令
作降書至雒城請降,鄧艾重待降使。後主來日出降;其子
割妻並三子頭至昭烈廟中,大哭,


姜維聞後主降、大驚;設計假降鍾針,間其與鄧艾關系。
昭疑艾後,封鍾會以監鄧艾;又假計鄧艾實防鍾會,與
出師長安。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

鍾會收鄧艾。與姜維謀反。會被射死,姜維
,鄧艾父子被
所斬。
司馬昭封
為安樂公。
魏主奐封昭為晉王,昭立

。昭死後,炎以與漢家報仇為由。效曹丕廢帝之事,奐捧
登壇授炎。

●第一百二十回

老將獻新謀

三分歸一統

東吳
亡,立
為主,皓義暴
,殺
四十餘人,魏
上表讓伐吳,炎為許,後悔之,祜死前薦


上表請伐吳,晉主許之。東吳
撥匠工於江邊造鐵鎖、鐵錐,以御


,直至
下,孫皓降。
求採納

『伍』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值得一評的小人物

張郃,三國時來期曹魏名將,自卻在《三國演義》中毫不起眼,不被人們熟知。

『陸』 三國演義里的小人物的作文,請點撥一下(戲份少但貫穿幾個章節甚至全文)。

三國共有大小人物1024人·其中小人物很多·比如夏侯恩·夏侯傑·邢道榮·韓德·韓英·許儀等等

『柒』 求三國穿越小說,最好是已完結的,主角要是小人物

三國演義之我佐劉備
重生之極品三國
三國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穿越三國之袁紹之子
三國之董卓布武
回到三國當王爺
重生三國之公子劉琦
《天破狼軍》
《三國之瘋將軍傳奇》《三國戰神》《鐵匠傳奇之三國穿越》
《風流三國》是寫的最好的,不是因為名字,是裡面的內容《無奈三國》《黃粱三國》《商業三國》
《天生郭奉孝》 冰水石
《亂三國之親兵傳奇》 風靈子夜
《異說三國》 造糞機器
《桓侯再生》 知宇之樂
[三國夢想] 無奈三國
[三國夢想] 風流三國
[三國夢想] 混在三國當軍閥
[三國夢想] 三國求生記
[三國夢想] 情動三國
[三國夢想] 三國厚黑傳
[三國夢想] 三國之力挽狂瀾
[游戲生涯] 慾望三國之獨戰天下
[虛擬網游] 三國之模擬城市
《三國董卓大傳》
《亂臣賊子》
《YY之華麗三國》
穿越三國之孔明你小心
清宮格格闖三國
穿越三國之改變歷史
穿越三國之鬼娃(參賽)
小迷糊穿越三國成聖女
穿越三國之絕色小喬
熱血傳奇英雄之穿越...
穿越三國之烈火狂妃
穿越三國之貂禪的愛
無奈三國 還有三國之模擬城市還好
然後商業三國 真髓 水煮三國》《一統三國》、《陳釀三國》、《大話三國》(另本)、《風起隴西》、《亂談三國》(另本)、《三國九》、《三國英雄記之呂布傳》、《三國資料》、《司馬懿大傳》、《我的三國略史》、《卧虎藏龍三國智》、《無奈三國》、《雄霸三國之武將爭鋒》、《張飛流水帳》、《諸葛亮的十堂哲學課 慾望三國之獨占天下 網游三國之佔山為王
三國戰神
大漢帝國風雲錄
我不是阿斗,不用人扶
新三國策
桓侯再生
天破狼軍
三國董卓大傳
三國雲飛揚
三國之瘋將軍傳奇》《三國戰神》《鐵匠傳奇之三國穿越》
無奈三國

ctrl + v 的~ 本人不太喜歡 三國時期 所以 給你參考吧 ~
支持 穿越文 !!!!!!

『捌』 小人物一步一步發展的三國小說…不要收太多牛人…類似最風流的

最近剛找到的三抄國小說,是從小人物一步一步發展的,而且作者對三國歷史的考究比較講究,文中穿插三國時代的各種風貌,文筆也稍微偏向古風一點,看起來比較像個三國問。

後期不知道,我也正在看呢。看到評論說,對三國人物沒有刻意貶低,也沒有刻意誇大,比較合理。

叫三國軍神。冰雪塵寫的。

『玖』 請問《三國演義》中張溫是怎麼死的 (應該是個小人物,死的情節在前十二回中) 謝謝!

張溫(?-191年11月5日),字伯慎。東漢末年南陽穰縣人。官至司隸校尉、太尉,封專互鄉侯。
在小說《三國屬演義》中,張溫登場於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董卓於長安宴請百官時,因呂布接獲袁術與張溫私通書信,乃登堂密告董卓;董卓獲報後,立刻命令呂布將張溫從宴席中拖出斬首,並將首級呈上,百官見之俱感顫栗,唯董卓一人飲食談笑自若。

『拾』 三國里有哪些著名的小人物

唐周,張角的弟子,抄加快黃巾的爆發。
黃皓,宦官,蜀國滅亡的功臣
石廣元,崔周平,諸葛亮的好友
管寧,割席斷交
黃祖,殺了孫堅
還有改變歷史的三個無姓小人物,叫做許貢門客,殺了孫策,你知道的,孫策是有潛力統一的人物

閱讀全文

與小人物掙扎在三國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寫小說能用真實學校名字嗎 瀏覽:162
寫主角是混沌魔神的小說 瀏覽:83
17k小說網倫理 瀏覽:101
系統收女僕所有小說排行榜 瀏覽:541
鼠貓現代痴戀小說 瀏覽:316
女主重生前是軍人的小說排行榜 瀏覽:250
主角不老不死的小說 瀏覽:845
淚心的小說全文閱讀答案 瀏覽:794
女主重生當軍醫的小說全集 瀏覽:391
有聲小說謝文東一 瀏覽:801
官場小說主角沈 瀏覽:344
寫小說時怎麼做段落間的空格 瀏覽:448
小說權欲場作者易克1 瀏覽:91
蘇美女總裁小說 瀏覽:688
怪盜基德是超級英雄小說網 瀏覽:584
有聲小說仕途風流收聽 瀏覽:725
落葉文學小說網 瀏覽:16
竹香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359
桃之夭夭短篇小說閱讀 瀏覽:972
抗戰小說完結免費下載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