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評價電視劇《倚天屠龍記》
金庸先生的改編電視劇有很多,但是《倚天屠龍記》的改變我還是比較喜歡03蘇有朋這一版的。這或許就是一個時代的情懷所在吧。
另一個就是情節上也最大可能的還原了原著的描述,而且演員的人物設定也是符合原著描述的。蘇有朋的優柔寡斷,賈靜雯的美麗刁蠻都是像極了原著的描述。總的來說這部電視劇的成就還是很高的。
Ⅱ 金庸筆下哪幾人最低調,看似弱小卻出手驚人
金庸筆下有著這樣一撥高手,他們貌不驚人,只看錶面,根本就看不出他們身上的特別之處。他們給人以太普通的印象,會讓人誤以為他們的武功跟外貌一樣平常。實際上,他們的武功卻是非常高強的。這樣高手,在金庸筆下都有哪一些呢?
以上就是金庸筆下看似平常,一出手就令人刮目相看的高手。通過看這些高手的表現,人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常常混跡江湖,得處處留心,事事小心,不要隨意輕視誰,說不定他突然冒出來,就是一個厲害的狠角色。
Ⅲ 金庸小說人物周芷若的性格分析
轉載
周芷若最愛的絕不是張無忌,而是她自己。
周芷若表面上看來溫柔知禮,其實卻是個很有心計很深沉的女人。當她與丁敏君在雪地中遇到蛛兒和張無忌時,她為了不想與蛛兒動手而假裝受傷,雖說這是出於善意,可是她深沉的心計已初露端倪。比之當年梗直的紀曉芙,真是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再看看她在光明頂上的表現:在她劍刺張無忌之前,眾同門與滅絕師太頗有疑忌之意,她心中翻來覆去也只是思考她自己的處境,覺得她從此不容於峨嵋,不知該何去何從。因此在滅絕師太讓她動手時,她下意識地便將劍刺向了張無忌。雖說師命難違,但其實這正是她潛意識里保護自己的意識的一個反映,冀望以此改變自己當時的尷尬處境。
如果沒有滅絕師太的臨終囑咐,說不定她天性中狠毒、堅忍的一面並不會得到這樣充分的激發和體現。但滅絕師太並沒有看錯人,周芷若的才能確實足以擔當峨嵋派掌門的重任,而且她對權力的渴望也遠勝於張無忌。游皇城當時,韓林兒提及日後張無忌身登大寶,她便是皇後時,周芷若笑靨如花,顯然對此前景憧憬無限。實際上她愛上張無忌,固然有幼時青梅竹馬之情,但也未始沒有因他武功高強、地位顯著而產生的傾慕之意,不論她自己是否明白,這都是一種有條件的愛戀。
她愛張無忌,但她更愛自己。
小說中的周芷若在開始時是純潔善良的,直到後來才因受到張無忌,尤其是趙敏的刺激才變得處心積慮,內心陰暗。但是電視劇中為了使人物性格鮮明化,也為了總體效果,採取了從一開始就醜化她性格的手段,使她的形象更負面。
如果是指原著里的形象 她只是個情感被壓抑的 有些偏激的可憐少女(該死的滅絕老尼) 從結尾來看她並不壞 而且為人處世比趙敏有原則 不過智商沒趙敏高所以競爭不過她
要是指電視劇那就不好說了 這個涉及編劇、導演、演員自己的理解
Ⅳ 金庸排名前一百名武功和人物
金庸小來說,武功最高源的人應該是張三豐。金庸對張三豐的評價是:不世出的大宗師,武學修為震古爍今,照耀千古。
不僅是金庸小說里,在其他武俠小說里,張三豐也是第一大宗師。最早出現張三豐的小說,叫英雄志。任何一部小說中,張三豐從來沒有一招之敵。
在後來的俠客行中,書中也明確點名了張三豐是古往今來第一高手。石破天要打通史婆婆和阿秀的經脈。史婆婆說,就算達摩張三豐親至,也不可能一天之內就打通全身筋脈。這個說明張三豐達摩並駕齊驅已經是世人公認的了。史婆婆為什麼不說東邪西毒呢?為什麼不說郭靖楊過呢?為什麼不說掃地僧喬峰呢?不說逍遙子阿青呢?因為,張三豐的武功,遠遠強於以上人等。俠客行的後面,更是直接寫出,達摩是胡人,不足為道,張三豐才是古往今來武功最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