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寫人物小說範文
一篇小說,大概是一些人物,他們的對話、動作、行為,會造成高低起伏的情節,加上場景輔助,最後有個合理的結局。當然,全篇所寓含的思想意識,就是作者企圖表現的主題塑造鮮活的人物:人物是小說的靈魂,像舞台上的演員,主導著情節的進行。任何小說,都在表現人物的言行風格,或人與人間感情、利益的糾葛;沒有人物,哪有小說?然而,小說人物的選擇或塑造,一定要有特殊性,普通的人是不適合當主角的,就像戲劇中的角色,很少是安分守己的尋常百姓:不是大奸大惡的壞蛋,就是大慈大悲的善士;不是努力奮斗的殘障者,就是游手好閑的富家子……
人物刻劃,最忌說明或形容:「他是天下的善士,經常幫忙別人。」、「她長得像仙女般美麗」,這樣的句子很抽象、無趣。必須具體化,把「幫忙別人」的過程、「美麗」都具體描寫出來。
編造麯折精彩的情節:情節是小說的內容,也是人物演出的「戲」,一般認識不清的人,會誤認「情節」就是「故事」;其實,它們是有點區別的。故事是平面的、單一的,靠敘述即可完成;情節除了故事外,可能需要人物的動作、表情、心理、對話,以及事件和事件的背景(場景),共同構成,所以它顯得立體又復雜。小說是紙上的戲劇,如果一出戲演的是平凡夫妻的平凡事,誰會去觀賞?所以小說裏的愛情都很畸型、變態;很激情、誇張;很不像人間找得到的。由此可見:小說的題材要特殊的,情節要精彩、曲折、懸疑;結局最好出人意外,才能緊緊扣住讀者的心。
我們周遭每天都有許多事件發生,這些事件如果很特殊,我們即可拿來當一篇小說的骨幹,把過去相關的經驗(記憶裏的事件)相連結,然後加上想像再「繪聲繪影」一番,說不定就能「編造」出動人心弦的小說。
敘事觀點要統一:所謂敘事觀點也叫做「視點」,是指一篇小說中,作者是以「誰」的角度去敘述的,作者自己?小說中的主角?或配角?一篇小說,尤其是短篇小說,通常只採用一種敘事觀點。因為敘事觀點不能錯亂,是小說寫作上要特別注意的技巧,所以把它的種類簡介於下:
第一人稱觀點(我):小說情節的推展,是透過小說中的人物進行的;由「我」的眼睛來看全篇小說的世界,由「我」的語言來描述整個情節。這個「我」可能是小說中的主角,也可能是次要的配角。這個觀點是主觀的、也是有限制的;必須「我」看到的情景才能寫,「我」也不能真正了解其他人物內心的想法。
「我」是主角,主角是小說的關鍵人物,小說中的重要情節多與他有關,他又可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這種觀點寫的小說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所以適合用來寫短篇小說。
「我」是配角,這個敘述者,通常是作者安排的替身,透過他來揭開主要人物的行為動作,以這樣的觀點寫小說,比較有新鮮神秘的色彩。
第三人稱觀點(他):這個敘述者通常是作者自己,他是冷靜的旁觀者,卻像無所不知的神一樣,他知道小說中每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也知道每個人物的思想言行、外貌特徵、內心想法。以這樣的觀點寫小說很痛快,但它比較適合中、長篇採用。
關於對話、場景、主題……
小說中的人物難免會對話,對話必須遵守「什麼樣的人講什麼樣的話」的原則,畢竟屠夫和教授講話的語詞是不一樣的。從對話中,可了解說話人的修養、水準和當時的心理狀況。「渾蛋!做錯事還狡辯!你給我跪著!」這是一個憤怒的父親正在教訓他的兒子;「哎喲—,我說王董呀,怎麼那麼久沒來了。可真讓人家想死你了。」這大概是個歡場女子正在向顧客撒嬌。創作者必須揣摩小說人物,寫出符合他身分的話,切忌寫的都是自身的想法。
場景是什麼呢?就是如同演戲舞台上的布景,場景描寫有助於氣氛的感染;也能達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送葬的行列,以滿天烏雲或大雨滂沱為場景,會讓人覺得更哀凄;所以,有了場景描寫,小說才會產生立體感,才不致只有「故事」而已。
任何文章都在表達作者的思想觀念,小說並不是僅供消遣而已。【紅樓夢】不只是賈寶玉和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故事,作者至少也藉著賈府的興衰起落表達「物極必反」的宇宙哲理吧!有一陣子,體罰與否,各方爭論不休,我寫了一篇小說【荒謬的兒戲】,藉文中的人物情節,表達我對體罰的看法,這就是主題。我也寫過一篇【結局】的小說,表達賭的結局是家破人亡的凄慘,以提醒世人遠離賭場,這也是主題。有了主題,小說才會有它的價值,也才不致淪為文字游戲而已。
小說寫作的要訣,如同上面所說的;小說不難寫吧?但是,小說若要寫得好,對於人性、人心要深入了解,對人的表情、動作要仔細觀察,對於各行各業的人都要有深刻的認識,所以當小說家的先決條件是:對什麼事、什麼人都有濃厚的興趣,並時時去探究。
B. 鄉村小說主角叫方文
回到村裡種地去
回村裡去種地吧?方文腦海中冒出這么個想法,如果是早些年,多半會一笑而過,,...只要能混在城裡就算是抗水泥也比回農村好啊,可現在這想法一出,卻一發不可收拾,腦...
C. 小說里有 方文 為主角的小說 書名 叫什麼
血紅大大的!《人途》
D. 方文的人物簡介
方文為方大鉉長子,方德益第13世孫。明朝桐城方氏,是一大家族,以仕官、治學稱於世者甚多。方大鉉,萬曆進士,任戶部主事,在方文七歲時去世。其侄方以智(比方文大一歲)與其同學十四年,二人在明代已有聲名。在明代,方文僅為諸生,未及出仕,朝代更替,入清後以氣節著,靠游食、賣卜、行醫或充塾師為生,但交遊遍朝野,名流無不與之交往。
方文卒後葬於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西單橋小山腳下陳泗水家山,乙山辛向。大婦左氏,左光斗女,生卒未詳,葬家鄉桐城龍眠山碾玉峽。繼配汪氏,葬夫合墓。側室金氏,葬江寧單橋蕭家園。
方文自號嵞山,將詩集命名為《嵞山集》,已深含不忘故國之意。「嵞山在懷遠縣城外,周世宗望之,謂濠州有王者氣。」後來,果然朱元璋起家濠州,定鼎大明。方文自號嵞山,即不忘大明也。
E. 都市小說 主人公名字叫方文 口頭禪是 我的世界你不懂 這部小說的名字是什麼求答案。
史上最強紈絝
簡介:
身世恐怖的極品公子,離家出走混跡在平民區,能發生什麼?
這傢伙為了一份工作,買下了整家公司,然後混跡在裡面胡搞瞎搞,整得一眾高層焦頭爛額。對,不止一次,類似的事他經常干。他沒有目的,只是有點好奇。
此外他撿過垃圾,蹲過監獄,吃過老虎裝過豬。整過頂級紈絝子弟,做過超級教師,還假扮過法官。總之這個智商高達400、又擁有無盡資源的傢伙天生就是個BUG……
這是本一路碾壓的無敵爽文,豬腳從出道起,已經站在了世界金字塔頂峰,講述他游戲風塵的那些裝逼事。
F. 小說人物介紹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專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屬體裁。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科幻、公案、傳奇、武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並稱「四大文學體裁」。
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
人物介紹是在小說、故事、作文等出現的對於一些人物的描述要做到人物的外貌、衣著、性格等描寫完全,可在性格後加入一個事例 ,用於表現人物的個性.
G. 方林的小說人物
八神之炎+克里斯之炎+方林之炎+夏爾米之雷電+高尼茲之風+七伽社之大專地+大蛇之力(無)
已擁屬有的大蛇之力:速度(麥卓)、力量(薇思)、火(克里斯)、地(七伽社)、雷(夏爾米)、風(高尼茲)、無(大蛇) 1個近親通婚生下的天才白痴!
1個具有打工仔、殺人犯、大學生3重身份的少年!
恐龍快打、3國志、KOF、圓桌武士、變身忍者、街頭霸王……
1個個你所熟悉的街機游戲,已經切換成了生存的前提條件!
八稚女虐殺不知火舞,天地返擊殺李典。只有還沒有想到的,沒有想不到的!
在未知的某天,當你步下樓梯時很可能也會在無意中步入這場——街機夢魘! 曾用筆名:張德坤
姓名:陳聖夫
年齡:29
婚姻狀況:已婚
書名:王牌進化
書號:1052418
作者:卷土
類別:科幻世界
作品關鍵字:街機、夢魘、方林、加點、無限、生存
作品性質:VIP作品
授權狀態:A級簽約
簽約網站:起點中文網
寫作進程:已完本
總字數:4354751
小說性質:VIP作品
授權狀態:A級簽約
總點擊:14633701
總推薦:2044335
總收藏數:54560
全文長度:1032120
H. 中西方小說塑造人物的差別
1、中國傳統小說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但性格單一,少變化,缺乏主體感。西方小說則多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寫,強調挖掘人物內心的潛意識,善於寫出豐滿、變化、主體感強的人物性格。再《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只有通過人物的對話及動作引出矛盾沖突,但安娜·卡列尼娜卧軌前的一系列矛盾卻只用他的心理描寫就能夠表達清楚;林黛玉在吟詩作對中表現她的才氣,而保爾用內心獨白表明他的理想;張飛只具有忠勇這一性格特點,但簡·愛的性格卻是由勇敢、堅強、熱情、善良等許多性格揉和而成的。總之,在人物描寫方面中西方各有特色。2、中國小說較之西方小說情節更加曲折,故事更為完整。情節曲折、故事完整是中國小說獨特的藝術傳統。魏晉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說就具有曲折生動的特點。唐傳奇中許多名篇的布局,異常宏偉,嚴謹而巧妙,故事情節發展富於戲劇性。明清的長篇小說內容參差錯落,波瀾起伏,錯落有致,結構縝密,渾然一體。如《(中國論文聯盟www.lwlm.com整理)紅樓夢》,處處設伏,回回轉折,寫盡賈府故事。西方於情節方面出眾的作品雖也不少,但終不能與中國小說相比較。3、中國小說語言簡練生動,西方小說內容豐富翔實。中國小說吸收了民間藝人語言,同時繼承了古代散文的優良傳統,常常寥寥數語便能勾勒出事件、人物。西方小說中包含著作者廣博知識,涉及社會許多方面,因而內容豐富翔實,人們可以從中獲得許多領域的知識。恩格斯就曾說過他在巴爾扎克小說中獲得有關的19世紀法國國內的狀況比他從任何報告中獲得的都多。中西方小說有這樣不同的特點,也與中西方的美學觀念不同有一定關系。4、中西方小說都曾受封建統治文化的壓迫摧殘。封建文化使得中國小說發展極為艱難,明清人士更以寫小說為恥辱,以致許多偉大的作家生活、創作條件都無法保障,許多偉大的作品不知道作者是誰。封建文化使得西方小說在幾乎整個中世紀中發展極端緩慢,許多有才華文學家被迫為教會服務,寫一些宗教性質的枯燥空洞的文章。
I. 網游小說的作者是王甫,主人公叫方文的小說名字叫什麼
我的網游傳說
看看是不是
J. 依據馬振方的人物類型理論,小說中的人物形象的類型有哪幾種
關於人物形態的分類,比較有影響的是英國作家愛·摩·福斯特的分法。他在《小說面面觀》中將人物性格分為扁形和圓形兩種類型。所謂扁形人物,就是按照一個簡單的意念或特徵而被創造出來的類型人物或漫畫人物,其性格特徵可以用一句話加以概括。所謂圓形人物,就是性格比較復雜,因而不能用一句話加以概括的人物。福斯特對人物性格型的兩分法簡單明快,通俗易懂,其中包含不少合理成分,因而很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深入到具體作品、具體人物來考察來衡量,就會發現「兩分法」不免失之於粗疏和過於簡單化,用以解釋文學史上許多著名典型形象的性格十分牽強,不能令人信服。對此,我國學者馬振方在他的《小說藝術論稿》中進行了深入詳細的分析和檢視。他從古今中外文學實際出發,同時吸取福斯特理論的合理之處,提出了自己的人物類型理論——把人物性格分為三類:扁形人物,尖形人物,圓形人物,並且對每一類人物的特徵都給予了更為科學更為合理的解釋。下面,我們就以馬振方先生的分類為依據,結合作品中具體人物形象,簡要介紹三類人物性格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