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說中的我有什麼作用
小說中的「我」主要有以下6種作用:小說的線索、推動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有利於凸顯小說主人公的形象、有利於凸顯小說的主題、有利於體現作者的創作意圖、有利於增強小說故事的真實性。
1.小說的線索。「我」作為小說的線索,有一個基本的特徵,這就是貫穿小說故事情節的始終,將小說故事情節的各個環節有機地串聯起來,從而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比如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中的「我」就是這樣的一個形象。小說所寫的祥林嫂的故事均是通過「我」的見聞來完成的。小說這樣結構全篇,不僅顯得真實,更顯得深刻。
5.有利於體現作者的創作意圖。通過小說中「我」來體現作者的創作意圖,是短篇小說或微型小說常用的一種寫作技巧。在這個方面,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可謂是一個典型。小說通過「我」這一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同時,作者還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文化的基本內涵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對中國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由此可見,「我」這一形象在體現作者的創作意圖上不可替代性。
6.有利於增強小說故事的真實性。我們知道,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和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不完全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是作家在提煉生活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藝術構思創造出來的帶有虛幻色彩的故事和形象。這是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的最基本的特徵。雖然如此,但是,當作家以第一人稱「我」的視角來講述故事的時候,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時候,讀者又覺得它就是我們正在生活的這個現實的最真實的反映。這其中的原因何在呢?就在於作家使用了第一稱「我」的視角來講故事、來塑造人物。這是「我」這一形象在小說中的又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小說是文學作品中人們最喜歡閱讀的文學樣式之一,而且這種閱讀幾乎不受年齡的限制。據筆者的觀察,凡是粗通文墨的人基本上都喜歡讀小說,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筆者這篇短文所討論的這個問題就不無普遍意義。但願拙文能對喜歡閱讀小說的各位起到指點門徑作用。
『貳』 陳青山的介紹
陳青山,解放軍少將(1919—2003)福建省惠安縣人。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四一年參加瓊崖民眾抗日自衛團獨立總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海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廣東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海南軍區副政治委員,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陳青山,男,湖北洪湖人,1961年11月生,中共黨員,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陳青山 男,1923年6月出生,陝西安康人,高級講師。陳青山,男,詩人,貴州人,2010年畢業於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
『叄』 陳青山藝術簽名怎麼寫
陳青山藝術簽名這個寫需要找專業人士給你設計一下。
『肆』 有一部網路小說,開頭講撈屍人的,主人公名字叫葉繼歡,有個哥哥是個撈屍人,叫孫仲謀,父親被人剝皮死的
《我是一名撈屍人》小說主角是葉繼歡、韓雪
『伍』 陳青山的將軍簡介
陳青山,福建省惠安縣人。幼時隨父親移居馬來西亞,1936年加入馬來西亞共產黨,1940年由馬來亞共產黨派遣到新加坡從事工運,擔任抗日救亡運動的總指揮,被英國殖民當局監禁,1941年服刑期滿,被馬來亞英國殖民當局驅逐出境,旋即回國,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參加海南島瓊崖民眾抗日自衛團獨立總隊。抗日戰爭時期,任瓊崖民眾抗日自衛團獨立第一總隊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組織科科長,第四支隊政委,瓊崖人民抗日游擊獨立縱隊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瓊崖獨立縱隊政治部副主任,第三總隊政委兼組織部部長。長期堅持敵後游擊戰爭,配合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解放海南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海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到政治學院學習。1957年任廣東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59年任海南軍區副政委,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兼海南軍區副政委,1978年任廣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少將。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3年3月27日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8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