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呼嘯山莊小說人物分析

呼嘯山莊小說人物分析

發布時間:2021-10-26 07:12:16

❶ 呼嘯山莊中男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希思克利夫,以前太討厭他了,他居然對一個收養了他的家庭恩將仇報,撓亂了人家全部的生活,甚至,還親手製造了一幕幕悲劇.但後來,我越來越懂得他了,他才是真正的人哪,無論在什麼環境里,人所該有的權利,他都力爭著,得不到,便要報復,雖然我們現在有千條理由可以說他不對,在中國的傳統觀念里,那是一個對你有恩的家庭呀,你還想要什麼呢?得不到人家的女兒,就弄得人家雞犬不寧,是不是太狠了?可是,希的可敬之處就在這兒,無論是對他有恩還是無恩,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剝奪他愛的權利,他為這個權利而生,而死,實在是令人感慨.
大多數寄人籬下的人都會變得萎萎縮縮的,希是一個例外,還有另一個例外是林黛玉,他們在陰暗或壓抑的環境中保持著自身的獨立,這是小說版的<惡之花>,向人性致敬!

❷ 呼嘯山莊埃德加和辛德雷的人物性格分析

呼嘯山莊人物分析
艾米莉勃朗特成功地在呼嘯山莊中創建了一個夢幻般的愛情故事和仇恨。本文分析了英雄人物的性格以及英雄在呼嘯山莊中的事跡。英雄的性格和英雄這個人物形象表明,他們代表了理性與感性,還體現了矛盾。在此基礎上的人物性格分析,文章旨在暴露人物的弱點和矛盾,以及人類的本性。
I.希斯克利夫
希斯克利夫是一個掙扎在愛與恨中的男人,他有多恨凱瑟琳就有多愛凱瑟琳。希斯克利夫這樣一個角色是怎樣形成的呢?他扭曲了的性格又是怎樣形成的?他又如何掙扎著與命運斗爭呢?作為一個人,他似乎代表了野性和自然力量,但常常被認為是不道德的和對社會有危害的。他為凱瑟琳無私的,幾乎不人道的奉獻就是他生存的主要力量。
希斯克利夫一個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誰的吉普賽流浪兒,是呼嘯山莊主人恩蕭先生在街上揀到他並撫養他成人的。然而,在恩蕭先生逝世後,希斯克利夫由辛德雷·恩蕭繼續撫養,呼嘯山莊年輕的主人,但他卻被剝奪了接受教育的權利,甚至要被當作僕人,然而希斯克利夫沒有絕望,因為他有凱瑟琳了解他和愛他。他深愛著他的愛人。只要和凱瑟琳在一起,所有其他不幸的,不開心的事情都變的不再重要了,因為她可以分享他的悲傷和痛苦。因此,凱瑟琳,希斯克利夫唯一可以打開他的悲傷和申訴的對象,也是唯一支持他的人。他愛上她如此的發狂和無私,她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對他而言,她是整個世界,他的希望和夢想。沒有什麼比愛凱瑟琳更重要。從文章的字里行間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凱瑟琳那強有力的,純潔的,瘋狂的愛。希斯克利夫永遠不會背叛他的愛情去追求財富和社會地位。他甚至可以拋開一切,包括承受所有的不公正和折磨,虐待和侮辱。盡管他沒能和凱瑟琳結婚,希斯克利夫仍然沒有改變他的心,堅信著他對凱瑟琳的愛,不管她是生是死,都已超過任何其他東西。我們在第33章節里可以看到作者對希斯克利夫的思想給了一個特殊的定格。每當他看到某樣東西的時候,他都彷彿能在這樣東西里看到凱瑟琳的身影,聽到她的聲音,在每一個角落裡。
他唯一的願望是與凱瑟琳埋葬在同一個墳墓里,以履行他們在天堂重逢的諾言。希斯克利夫對凱瑟琳最真誠的愛是他人性中最好的一部分,同時也展示他人性善良的一面.這點一直牽動著讀者的心,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艾米莉在最後一章里刻意安排了一個情節:約瑟夫和孩子看到自己的靈魂游盪,其中有兩個活著的時候不能結為夫妻的,死後卻永遠在一起了。從這里,我們可以了解到,艾米莉勃朗特不僅同情,而且還贊賞希斯克利夫人格中良好一部分。
他最深切的悲痛,是他失去全世界的時候,是他偶然間聽到凱瑟琳決定嫁給畫眉田莊的小主人埃德加·林頓。希斯克利夫堅信凱瑟琳已經忘記和背叛了他們的愛情。希斯克利夫認定,他已完全與這個世界分隔開了,他被遺棄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中了。希斯克利夫知道凱瑟琳出嫁的消息後,痛不欲生,憤然出走。希斯克利夫從此以後一心只想著報復。
三年後,希斯克利夫很風光的回到呼嘯山莊,但他的內心卻充滿著仇恨。這時的他已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報仇的工具。希斯克利夫計劃報復的目標有兩個:一是辛德雷·恩蕭,呼嘯山莊的少主人,一個曾經虐待和侮辱他的人;另一個是畫眉田莊的小主人埃德加·林頓,一個曾經毀滅他愛情的人。希斯克利夫的仇恨從他的悲慘童年開始早已與日俱增。他忍受著辛德雷·恩蕭的虐待和侮辱,因為後者認為前者是侵略者,剝奪了他父親對他的關注和熱愛。最讓希斯克利夫悲憤的是辛德雷嘗試他所有的努力,將他和凱瑟琳分開,甚至禁止他們間的談話。因此,希斯克利夫如此痛恨辛德雷,想要報復他的心理從兒童時代已萌發。他對埃德加的仇恨隨著凱瑟琳與埃德加的親密關系而愈發加深。他不僅向凱瑟琳與埃德加報復,還報復他們的孩子,他要他們經受的痛苦要比他所承受的要多的多。他娶了伊莎貝拉,但卻不給她幸福。他強迫小凱西和他快要死去的兒子結婚,只為了奪得繼承林頓家族財產的繼承權。但是,他所有邪惡的行為都反映了他人性的不同面:對凱瑟琳無窮無盡的愛和勇敢無畏的反抗命運的精神。若不是因為深愛著凱瑟琳,當他獲得物質財富後,他早能和另一個漂亮的貴族女孩結婚了。或者,不是因為對凱瑟琳的愛,婚後他會願意承擔作為一個丈夫的責任,和伊莎貝拉,一個漂亮貴婦人,過著幸福的生活。但他從沒有向不公正的命運屈服,他就像一個拜倫的英雄一樣,承受著破壞道德底線的內疚,面對著敵人,他堅持到了最後一分鍾。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充滿靈感與勇氣的男人。他藐視傳統,渴望一個更純凈,更自由的世界。
II.凱瑟琳
艾米莉勃朗特對凱瑟琳的描寫給了我們很大的空間去想像,去思想。凱瑟琳的思想夾雜著女性的弱點和倔強,它們互相滲透和影響著。凱瑟琳也是一個復雜的人物角色。她既有開放的思想,又有反抗的精神,虛榮心和階級偏見。這種雙重的性格決定了她既是反叛者又是妥協者。
雖然出生在一個富裕的上流社會的家庭,凱瑟琳卻不是一個可以擁有幸福童年的幸運女孩。自從她的父親去世後,凱瑟琳是由常常虐待她的哥哥辛德雷撫養長大,她從沒從哥哥那得到過一點點的溫暖。她常常被罰站在角落裡,不允許吃,還得忍受著哥哥辛德雷辱罵。於是,她對希斯克利夫的遭遇表示同情,她童年時,他們就成為了親密的朋友。他們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一起反抗辛德雷·恩蕭的迫害。凱瑟琳對希斯克利夫的愛,為她贏得了高度的評價,因為他們的愛是建立在彼此理解和一起叛亂的基礎上的。她對希斯克利夫的愛是純潔的,只因為愛。但是,一切卻轉變了。凱瑟琳在畫眉山莊逗留的五天,標志著她和希斯克利夫的幸福時光的終結和他們彼此間完美了解。在林頓家族的影響下,凱瑟琳得假裝彬彬有禮的與林頓家族來往,而希斯克利夫卻不能跟著。和希斯克利夫重逢後,凱瑟琳仍然注意著自己的言行,為了那女人的虛榮,她希望得到埃德加,辛德雷以及他妻子的贊美。但是她的命運卻發生了轉變。凱瑟琳為了利用埃德加·林頓家的財富幫助希斯克利夫擺脫哥哥的迫害而決定嫁給林頓的決定導致了希斯克利夫的離開。雖然,凱瑟琳因為希斯克利夫的離開非常傷心,但她不明白,她沒有意識到她不僅僅背叛了她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愛,還背叛了她自己。她把她所有的心血精力都放在了對希斯克利夫的愛上,她固執的讓人難以置信。然而,女性致命的弱點卻很容易改變這一點,表現在了凱瑟琳某些行為方面。凱瑟琳對希斯克利夫的舉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她回到Wuthering Heights,一方面,她到處尋找希斯克利夫,還飛奔過去擁抱他,親吻他的臉頰;另一方面,她又害怕希斯克利夫的臟手弄臟了她的裙子。
考慮到婚姻,凱瑟琳完全察覺到林頓家族將擁有的富有;她想要成為鄰近地區里最偉大的婦人;她還為有這樣的丈夫而驕傲。但是「假如我和希斯克利夫結婚,我們會成為乞丐嗎?」
讓我們來看看她的獨白:我從開始觀察到感覺到,我在這個世界中的悲慘遭遇已經是希斯克利夫的痛楚;我生存的重心全都是他。如果所有的一切都遺留下來,而他毀滅消失了,宇宙將轉變成一個強大的陌生人,我不該視它為其中的一部分。我對林頓的愛就像樹林中的葉子一樣。我清楚的意識到時間將改變一切,就像冬天來了樹葉落了-我對希斯克利夫的愛就像堅硬的岩石-一個不能少的喜悅來源。假如我是希斯克利夫-他總是,總是在我的心裡-並非作為一種愉悅,我總是自娛自樂-但是我這樣的生存著-所以,不要再說我們分居的事-那是不可能的。對凱瑟琳而言,和埃德加·林頓的婚姻似乎是個明智的決定,同時也是個欺騙自我的決定。農莊裡安靜的生活卻沒有維持很久。當希斯克利夫風光的回到庄園時,她平靜的生活又被打破了,她興奮的難以入睡。她安靜的世界開始動搖,她更加討厭林頓的陰沉,對希斯克利夫的到訪興奮不已。作為林頓夫人,她從未盡到妻子的職責,給家庭帶來安寧和諧幸福。但是她最深愛的人,希斯克利夫的榮歸,讓她發覺她對自己丈夫的愛如此淺薄,因為:「他的富有,讓我成為鄰里最富有的女人。」當希斯克利夫不能勇敢的表達內心想法時,凱瑟琳相信埃德加不應該嫉妒她的關系和普通愛情事務。而且,埃德加也不應該憎恨聽到她贊美希斯克利夫,相反,他該為她高興。「他生存在我的世界裡,我也存在他的世界裡,盡管我懷著一種仇恨恨著他竟有臉做這種事情。曾經將他從她的世界裡驅逐,只是她愛他。」
她的心裡只有希斯克利夫是一個「偶像」。她給他的愛即深又真誠。像這種矛盾又強烈的愛,讓這個任性,充滿自己的女士心煩意亂。她知道很難跟希斯克利夫和別人建立關系,與前者的這種關系深深的印在腦海里。她接受他的支配,因為她本能的意識到與此相比財富的重要性。她也坦白他是她的真愛。在絕望中,她選擇毀滅自己,她把自己鎖在房間里,幾天都不肯吃東西。這一切都是因為凱瑟琳那矛盾的心理。她在自己設的陷阱里殺死自己,讓自己成為任性和虛弱的受害者。
III埃德加·林頓
埃德加·林頓-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小說里的英雄形象,他有所有的品質,比如堅定,溫和。他出生在非常富裕有教養的家庭里。面對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他那特有的氣質和男性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了前者。他的富有和出生的高貴讓後者嫉妒。他的利己主義很堅定的執行著他的「愛」 。他多次去參觀呼嘯山莊,以便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凱瑟琳。
然而,埃德加的缺點在於他太柔弱,但他的自尊受到傷害的時候他將變得冷漠並且無法原諒別人。當目睹了凱瑟琳見到希斯克利夫時的激動,聽到了她對於希斯克利夫的贊美後,埃德加很生氣且非常嫉妒。但他的紳士風度使他保持沉默。可是,當壓力強加於這三個主人公的時候,他們之間的矛盾終於被激化了:他們之間的情感再也無法隱藏了。尤其是當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惺惺相惜的時候,埃德加他陷入了一種痛苦的處境。盡管現在他們和他一樣穿著華麗且富有內涵,但埃德加比他們更有紳士風度。因此,埃德加比在呼嘯山莊長大的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更敏感。由於他的真實情感不能被理解,他完全不能融入凱瑟琳的世界。漸漸地,悲劇達到了高潮。林頓不僅僅失去他應該有的且遭到了極端的報復。簡言之,林頓在這部悲劇里發揮了三分之一的作用。他既不是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保持平衡的破壞者,也不是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維持心態平衡的鎖鏈。如果沒有他,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愛不顯得特殊;如果沒有他,反駁的特點不可能存在,藝術的效果也不能達到。這些都是艾米莉精通寫作技巧,安排人物性格,使故事情節生動迂迴。最後,他的行為迎合凱瑟琳性格的弱點,還娶了她。臨時幸福成真了。然而,現在是時候開始的悲劇了。所有這些原因導致了希斯克利夫的離家出走和凱瑟琳的煩惱生活。林頓的愛並未能解決這兩點:一是希斯克利夫的惡毒報復和凱瑟琳缺乏耐力的人性弱點,另一點,是由於他的冷淡。埃德加面對希斯克利夫緊張的顫抖,感覺緊張而責備凱瑟琳。希斯克利夫認為埃德加的愛是自私的,好像埃德加認定他擁有他的妻子,並有權利限制她的行為。總而言之,林頓既不是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平衡關系的破壞者。
IV.結論
這個充滿愛恨情仇的復仇故事揭露了人性的弱點:憎恨,猜忌,猶豫。當面對虐待和壓迫時,人會為了自由和尊嚴而斗爭反抗。在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下,物質財富,社會地位,愛與恨,將人性扭曲。雖然故事的愛與恨都隨著三個主人公的死而沉澱在呼嘯山莊里。
人性的感覺和敏感從未停止過反駁過人類的思考和決定,而且暴露了人性的弱點。

❸ 呼嘯山莊的人物評析

希斯克利夫 希斯克利夫是一個極為復雜的人物。一眼望去,他似乎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人,有時甚至是一個罪犯。他插手毀掉亨德萊,又殘忍地虐待伊莎蓓拉和哈里頓,手段惡毒兇狠。這表明,對這樣一個人產生同情本是不可能的。當他行大惡、綁架小卡瑟琳和納莉·丁恩時,他更是公然違反了社會的法律,也踐踏了社會的道德准則。
但艾米莉·勃朗特塑造這個陰郁的主角時獨具匠心,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使他成為一個值得同情的人物。例如,在書開章處,正當讀者幾乎定下心來認為希斯克利夫是個殘忍的、麻木不仁的畜生,連一個人對同類起碼的道義都不與理論——簡而言之,當他竟然要將洛克烏孤身一人趕入茫茫風雪中時——卻出現了小說中最具抒情性的一個動人場景。希斯克利夫朝窗外探出身去,哀求卡茜的鬼魂進來。這一場中希斯克利夫顯然具有深沉的感情,也頗具憐憫之心,叫讀者不得不重新考慮對這個人所做的評價。毫無疑問,他心狠手辣,但同樣明白的是,他內心深處潛存著無限的柔情和偉大的愛情。顯然,在他生活的某一段歷程里,這種潛力被摧毀了。而讀者的興趣受到激發,想知道這是如何發生的,便繼續讀下去。
可在納莉·丁恩的敘述中找到了對希斯克利夫性格的某種解釋。他在幼時在利物浦窮街上度過的孤兒歲月無疑給了他許多教訓,讓他領略到了生活的殘酷無情,而他隨後在呼嘯山莊度過的歲月幾乎沒有更改這些教訓。不過,在老歐肖先生過世的時候,他倒還能感知很深,用天堂來安慰卡茜。其圖景之美麗超乎一個牧師的想像。可是,希斯克利夫真正的苦難還在後面。正像在山莊上頑強生存的為數極少的那些樹永遠要受呼嘯勁風的挫折和摧殘,嫉妒成性的亨德萊那不散的恨意扭曲並挫折了希斯克利夫的愛情,使之變成憤懣之氣。直到隨著卡瑟琳的背棄,愛的一切可能都永遠地消失了。希斯克利夫恰如其分地例證了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告訴人們的事情,孩子被剝奪了愛會發生什麼事。他們變得沒有能力去感受那種感情,或者以某種毀滅性的方式將其扭曲。
不過,希斯克利夫不只一樁社會學的病例而別無其他可言。他不是被表現為一種只是為了填補失去愛後的鴻溝才去仇恨的人,而是以惡的可怕象徵的形式出現。這種惡實際上是自然之中一股積極的力量。讀者第一次看到他時,他還是一個孩子,被描述成「黑黝黝的,就像是從地獄里出來似的」。因此,從一開始,這個孩子身上就同時存在著惡的潛能和善的潛能。這兩種勢均力敵的力量在他內心激烈地斗爭著,但是到最後獲得勝利的還是惡之力。
艾米莉·勃朗特將黑暗和暴力描述成人類生活中真實、積極而且不可逃避的力量。事實上,希斯克利夫之所以成為這樣引人注意的人物,《呼嘯山莊》之所以成為一本如此令人難忘的書,如果有必要說出一個實證的話,那麼這個實證就是這樣的處理方法。希斯克利夫的一生就是這種惡之力的體現。細看他的歷史,就像是在看一幅心愛照片的底片;一切本應是黑暗的地方都是淺色的,而一切本應是淺色的都成了黑暗的。希斯克利夫和卡茜不是通過取悅彼此來相愛,而是將巨大的痛苦施加在對方身上。他們不談生活在一起,而是談死在一起。他們不是靠進食來維持生命,而是靠絕食來維持生命。作為一位小說家,這是她的成功之舉:隨著情節發展,消極的變成了積極的。卡茜和希斯克利夫之間那扭曲的愛情成為故事中的主要事實,而希斯克利夫本人,這個所有的虛構作品中最兇狠的人物之一,終於從細心的讀者那裡贏得了同情和理解。 卡瑟琳·歐肖 卡瑟琳·歐肖也是一個復雜的人物。她時而友愛,時而狂暴,時而溫柔,時而激動,時而深情款款,時而任性率性。她叫父親深感絕望,因為不能理解她,他便說沒法愛她。她的哥哥亨德萊覺得他被希斯克利夫剝奪得一無所有,卡瑟琳卻在這個黑小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狂野本性的反映。她與他一起在荒野上玩耍,那裡是他們的天然棲息之地,他們迷戀著鄉間景色的粗獷美。但是卡瑟琳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她發覺自己無法抗拒畫眉田莊的優雅生活的吸引,經過山莊的暴風雨後那座可愛的清新的老宅是那樣的安詳。就這樣,她被引得背棄了自己心知肚明的真正本性——這種本性與希斯克利夫是一體的——只為那塵世的浮華的緣故。粗俗的希斯克利夫社會地位比她低,所以她決定嫁給埃德加,正是這個決定促成了小說的悲劇。在第十五章她與希斯克利夫重聚的動人場面中,她承認了這個事實。
希斯克利夫與卡茜最顯著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此。無論希斯克利夫變得何等殘忍、何等邪惡,他從不背棄自己的夢想、從不背棄他對自己內省的看法。卡茜追求的是塵世繁華本身,希斯克利夫則是把它作為回到卡茜身邊的一種方法來追求。盡管兩人都承認他們是彼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只有希斯克利夫願意麵對承認的後果。他一點點地把卡茜也帶到可以坦言愛情的地步,但她屈從於真相的可怕的一瞬也正是她死亡的一瞬,這絕非偶然。書未過半卡茜就已死去,但她的靈魂卻繼續活躍在呼嘯山莊那風卷雲涌的空氣中,糾纏著希斯克利夫,又經過適當的懾服,返回在女兒和哈里頓身上。 歐肖先生 歐肖先生只在小說開頭短暫地出現過,他是卡茜和亨德萊的父親;但盡管如此,他仍是個重要的角色。是他把黑黝黝的棄兒希斯克利夫從利物浦帶回了山莊,正是他的這一舉動推動著故事按著不可避免的方式發展。歐肖先生心甘情願背著這個孩子從利物浦辛辛苦苦走了許多里地,回到家中他得到的唯一酬謝是全家上下的惡意。這是純粹的無私之舉嗎,歐肖先生真正放在心上的,是希斯克利夫的利益還是他自己的利益,他很長時間以來就不滿意自己的兒子亨德萊。另一個兒子——名叫希斯克利夫的——已經死去。也許正像亨德萊所害怕的那樣,第二個希斯克利夫正是要打算用來頂替第一個的,以此來趕走亨德萊。因此很有可能歐肖先生多半隻把希斯克利夫當作一個工具,所以這孩子利用別人的技巧——日後他的這種技巧日臻完善——首先是從他的恩主那裡學來的。但倘若歐肖自始至終就是想用希斯克利夫來與家人唱對台戲,那麼希斯克利夫就從不曾當真有過其他的機會,這個悲劇是躲不掉的。 歐肖太太 歐肖太太在小說中是個次要人物。她為吉普賽小子希斯克利夫闖入她的家庭而感到不安。也許這比她丈夫那令人生疑的無私更正常些;可以說這是有利於她的說法。 亨德萊·歐肖 亨德萊·歐肖是歐肖先生的兒子,一開始很兇野,後來墮落了。讀者理解這個人物要比對他生同情之心容易一些。亨德萊推測是希斯克利夫奪走了他的父親(盡管事實上他很早就失去父愛了),他只有實實在在地出擊篡奪者。《呼嘯山莊》是一部關於各種各樣的繼承權的小說,它開頭就寫了亨德萊未能承接父親的慈愛。希斯克利夫對亨德萊的報復是想要將後者施加在這年幼孤兒身上的一切迫害旋還於他。那些迫害本身又是對希斯克利夫在其父心中奪其長子地位的報復。(具有象徵意義的是,為把希斯克利夫從利物浦帶回家,歐肖是以曾許給自己兒女的那些玩具為代價的。)那麼,這兩人都是被剝奪了權利的人,兩人都被奪走了愛,都失去了感受愛的能力。因此在譴責亨德萊時,也應該想一想,他正是頗有出息的哈里頓的父親。 法蘭茜斯 法蘭茜斯是亨德萊從大學帶回家來的妻子。她是個病怏怏的笨姑娘,一開始,在山莊看到的一切都讓她感到欣喜,但她天性淺薄,不可能對自己將要生活於其中的這個世界的真正的美產生共鳴。她勉強生下兒子哈里頓,隨即就撒手人寰,留下亨德萊一人在世上傷心沉淪,成了一心復仇的希斯克利夫容易得手的獵物。 哈里頓·歐肖 哈里頓·歐肖是亨德萊和法蘭茜斯的兒子。出乎對其父母略有所知的讀者的意料,他成了一個很有出息的人。盡管他被希斯克利夫踐踏,還被奪去了一切上進的機會,他卻有關切他人的能力——甚至關切他的迫害者——這是使他得到贖救的仁厚的德性。在小卡瑟琳·林敦的幫助下,他奮然去爭取獲得生來就有的權利,而面對他的奮斗,精疲力竭的希斯克利夫已無力抵擋。那一天,哈里頓大聲念出了刻在呼嘯山莊門上的姓名。不難看出,他拿到祖上遺產的日子已為時不遠。 洛克烏先生 洛克烏先生是希斯克利夫為自己從卡茜手中竊來的產業找到的租戶。洛克烏是一個城裡人,顯然是喜歡熱鬧的,也很適應文明生活。他因為一樁不幸的戀愛,就起了心思要裝成一個離群索居的厭世者。可是直到他碰到業主希斯克利夫,他才知道厭世意味著什麼;實際上,他從未真正能夠完全理解他那些古怪的北方鄰居。在書中,他犯了一些判斷錯誤——他異想天開,以為也許有一天在他和卡茜之間會發生某種關系;不過,像書中其他敘述人一樣,他在講述所見的事實時既精確又忠實,讀者因此而得以看到事情的本來面目,並將其與洛克烏對它們的估計做一比較,從而注意到兩者之間存在著具有諷刺意義的反差。洛克烏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提醒讀者,在包含呼嘯山莊的世界中,的確還有倫敦和巴思這樣的地方。 愛倫·丁恩 又叫納莉,是那位身子骨硬朗的女管家。《呼嘯山莊》的故事大多是從她嘴裡聽來的。她在山莊和田莊輪流當過僕人。幾乎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先後向她傾訴過心事,所以表面看來她無所不知似乎也有充分的理由。不過,她講故事的技巧似乎太嫻熟了些,艾米莉·勃朗特覺得有必要做些說明,她讓洛克烏對女管家那非凡的天才大加贊揚。就像洛克烏一樣,納莉講述的精確程度並不能和其評判的犀利程度並駕齊驅。實際上,這部小說的一個主要矛盾就在於納莉和讀者對事情有著不同的評價。納莉對人物的看法幾乎總是很膚淺:她認為,希斯克利夫就是邪惡,卡瑟琳就是輕浮,埃德加則是愛昏了頭——有一次,她的遲鈍冷漠的確影響到了故事的發展:她告訴埃德加,他妻子是在裝病,可事實上那是真病。正如一位評論家所指出的那樣,納莉的愚笨是敘述的最重要的一個手段,讀者如果希望找到最深處的真相,就不得不直接參與到情節中來。 約瑟夫 約瑟夫是呼嘯山莊的老僕人。納莉說他是「一個最叫人頭疼的自以為是的『法利賽人』,他把一部《聖經》橫翻豎看,只為了好把無窮希望往自己身上堆,把所有詛咒都扔給鄰居們」。也許納莉這一次還有點過於簡單化了,因為約瑟夫在書中看上去並不是那麼惡毒。當然,他心眼兒窄,又認死理,還一心只顧他那嚴格的宗教。可是,讀者會覺得,約瑟夫最大的特點並不是真心要給人造成痛苦,而是執意恪守一種陰郁、厭棄生活的信條。實際上,在第三十三章中,老頭兒發現自己的黑醋栗樹被刨掉後,便說自己也被連根拔了,這甚至可能會叫人替他難過。不過,樹被移走的確象徵著約瑟夫在山莊影響力的終結。他所代表的嚴厲倔強的本質正被哈里頓和卡瑟琳那深情開朗的本質代替。在黑醋栗樹曾經矗立過的地方,從田莊移來的花朵將茁壯成長。 齊拉 齊拉在山莊當女管家時,納莉正呆在田莊。她敘述的事情發生在第三十章中,她被刻畫成一個冷漠自私的女人。就因為她是個「本分的僕人」,不願意多管與她無關的閑事,她沒有採取某種行動,甚至不肯仗義直言,而她本可以做這些事來救林敦的命。第三十章的齊拉與第二章的齊拉形成了古怪的對比。在第二章中,她是一個「健壯的女人」,在洛克烏孤立無援之際伸手相助。在塑造次要人物時保持前後合理一致,對一個小說家來說,這是與在塑造主要人物時保持前後合理一致一件同樣困難的事。 坎納斯先生 坎納斯先生是山莊附近地方的醫生。在英格蘭,並非所有的行醫者都能被人稱作「大夫」。 格林先生 格林先生是當地的律師,是位無恥之徒,他「把自己出賣」給希斯克利夫,沒有及時出面替臨終的埃德加修改遺囑。 其他人物 諸如馬童邁克爾,牧童,取牛奶的伙計等人,在情節中各自起著不同的次要作用。他們本身其實並沒有什麼特點,也許只有邁克爾是個例外,他嗜好讀書。

❹ 呼嘯山莊的人物分析怎麼寫

對每個人物的身份性格進行分析,挺簡單的一個事兒。。
例如:
希刺克厲夫——曾被老恩蕭收養,老恩蕭死後其兒子把他當工人。與凱瑟琳相愛不得在一起。離開呼嘯山莊後三年回來,破壞林惇的家庭,讓辛得雷一無所有。希刺克厲夫的人格已經扭曲,可以從許多方面看出了。

❺ 《呼嘯山莊》人物分析是什麼

希斯克利夫,
這個惡魔式的人物,他,一個曾經流落大街的孤兒,到後來為遇見凱瑟琳而高興,並產生愛慕之情;對亨德雷對他和凱瑟琳生生分離的痛苦與憎恨;對凱瑟琳的心逐漸傾向林頓的嫉妒與痛苦;對凱瑟琳打算嫁給林頓的失落與痛心;對於凱瑟琳的重逢的欣喜與激動;對得到伊莎貝拉(不如說是對有可能得到畫眉田莊的繼承權)的暗暗高興;對凱瑟琳去世的悲痛與失落;讓凱茜嫁給小林頓的得意;讓畫眉田莊屬於自己的滿足;在滿足、快樂、思念中離開了人世,與凱瑟琳做出了理想中的完美結合……不難看出,這是由愛生恨,由恨生痛,由痛生仇,由仇生念,由念生狂,由狂生得,由得生樂,由樂生憶,由憶生愛,由愛生死……是的,其間,一切的產生皆是由他對凱瑟琳的愛,一種發自內心,真摯的愛升華出來的。他其實是對凱瑟琳的死去報仇,凱瑟琳死是死在因無人照看而使病情加重,最終離開人世的。希斯克利夫最先從亨德雷那裡得來了呼嘯山莊,他抓住了亨德雷好玩牌的特點,最終獲得了這片土地。是的,它,這片珍貴的土地——呼嘯山莊,希斯克利夫對它的感情與郝思嘉對塔拉的愛一樣,呼嘯山莊,對於他意味著那份珍貴而短暫的愛,意味著他唯一擁有過愛的地方,也許他能從中嗅到來自凱瑟琳的氣息,能呼吸著他們一起享有的空氣,能觸摸到他們曾在一起玩耍的土地,或者說在這里為他那傷痕累累的心靈得到一絲一毫的慰藉。

凱瑟琳
作為呼嘯山莊中唯一一個讓希斯克利夫能找到心靈慰藉的女人,她作為一個女孩子,有自己獨特而又普遍的心理及思維。她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呼嘯山莊的女兒,她活潑、勇敢、不受拘束,從心底有一種無拘無束的願望,就像是一隻長期習慣於在蔚藍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麻雀一樣,不願意被牢籠束縛。她就像是一匹無人能駕馭的野馬一樣奔放。像很多女孩子一樣,她也很任性,正因為她兒時有醫生說她不適於生氣,一切事情能依她的就依她,於是她有了嬌生慣養的習慣。她對希斯克利夫並不是一開始就很青睞,到後來凱瑟琳必須把她和希斯克利夫的命運結合在一起,他們對於彼此的命運是一種深刻的理解與同情。他們聯合起來一起反抗亨德雷的壓迫。在抗爭中,他們發現了相互間深沉而強烈的需要,希斯克利夫傾心於凱瑟琳這個活潑、倔強而具有野性的姑娘,只有她才能給他理解和友誼。而凱瑟琳也意識到要獲得充分的人性,要獲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尊嚴,要重視與自己作為人的責任,只有徹底的和他生活在一起,共同反抗亨德雷的壓迫。他們的愛情就在這種共同遭遇和反抗中萌生而成。

單純的她在一次偶然中認識了林頓,在她的心裡,不免開始對林頓及希斯克利夫進行暗暗地比較,當然,她的心裡已經有了結果:一個溫順,一個粗野;一個文明,一個原始;一個富有,一個分文沒有;一個生活有條不紊,一個生活雜亂無章……作為凱瑟琳,她的心裡是矛盾的。希斯克利夫,她當然不願意舍棄他,他是自己生活里唯一的知己,是自己從小到大的唯一夥伴,是一個真正愛著她的男人,然而嫁給了希斯克利夫意味著自己的身份降低了,意味著自己生活水平的降低,意味著自己將沒有了錢財;而如果嫁給了林頓,那麼自己將得到的不僅僅是地位,還有錢財及所有能滿足她虛榮心的東西。她不願意「屈尊」嫁給希斯克利夫,最終她還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世俗門第觀念的污染,成為自己階級和教養的囚徒。凱瑟琳屈從了世俗,也就違背了自己的天性,背叛了自己的情感,嫁給了林頓,但她快樂了嗎?不,沒有。確切的說她的心靈上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快樂。她的心靈還是在間接地傾向於希斯克利夫,她得到的不是安寧,而是一種不斷地反思:她是否做了正確的選擇?當希斯克利夫回到她身邊時,她感到一種激動,一種幸福,但她已經被人們稱為林頓夫人了,她無法像兒時一樣,和希斯克利夫那樣無拘無束地在一起了,她在最後,帶著一種骨子裡透出的倔強去絕食,將自己封閉在一個屋子裡。最終她不顧自己得了重病,不顧吹風的危險,毅然地打開了窗戶,看著那她永遠也無法再看到的呼嘯山莊,帶著回到希斯克利夫身邊的幻境中漸漸離開了這個讓她牽掛、讓她躊躇、讓她快樂的世界,就這樣她的心靈永遠也得不到安寧。

埃德加·林頓
埃德加·林頓-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小說里的英雄形象,他有所有的品質,比如堅定,溫和。他出生在非常富裕有教養的家庭里。面對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他那特有的氣質和男性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了前者。他的富有和出生的高貴讓後者嫉妒。他的利己主義很堅定的執行著他的「愛」 。他多次去參觀呼嘯山莊,以便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凱瑟琳。
然而,埃德加的缺點在於他太柔弱,但他的自尊受到傷害的時候他將變得冷漠並且無法原諒別人。當目睹了凱瑟琳見到希斯克利夫時的激動,聽到了她對於希斯克利夫的贊美後,埃德加很生氣且非常嫉妒。但他的紳士風度使他保持沉默。可是,當壓力強加於這三個主人公的時候,他們之間的矛盾終於被激化了:他們之間的情感再也無法隱藏了。尤其是當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惺惺相惜的時候,埃德加他陷入了一種痛苦的處境。盡管現在他們和他一樣穿著華麗且富有內涵,但埃德加比他們更有紳士風度。因此,埃德加比在呼嘯山莊長大的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更敏感。由於他的真實情感不能被理解,他完全不能融入凱瑟琳的世界。漸漸地,悲劇達到了高潮。林頓不僅僅失去他應該有的且遭到了極端的報復。簡言之,林頓在這部悲劇里發揮了三分之一的作用。他既不是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保持平衡的破壞者,也不是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維持心態平衡的鎖鏈。如果沒有他,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的愛不顯得特殊;如果沒有他,反駁的特點不可能存在,藝術的效果也不能達到。這些都是艾米莉精通寫作技巧,安排人物性格,使故事情節生動迂迴。最後,他的行為迎合凱瑟琳性格的弱點,還娶了她。臨時幸福成真了。然而,現在是時候開始的悲劇了。所有這些原因導致了希斯克利夫的離家出走和凱瑟琳的煩惱生活。林頓的愛並未能解決這兩點:一是希斯克利夫的惡毒報復和凱瑟琳缺乏耐力的人性弱點,另一點,是由於他的冷淡。埃德加面對希斯克利夫緊張的顫抖,感覺緊張而責備凱瑟琳。希斯克利夫認為埃德加的愛是自私的,好像埃德加認定他擁有他的妻子,並有權利限制她的行為。總而言之,林頓既不是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間平衡關系的破壞者。

❻ 分析一下呼嘯山莊的人物性格

非常非常好的一部小說,這位同學,你還是自己好好看一遍吧,你的這個問題可以作為英語言文學的十篇論文

❼ 呼嘯山莊人物分析

希斯克利福和凱西是兩個人大哥。

❽ 呼嘯山莊人物簡介

希斯克利夫

希斯克利夫是一個極為復雜的人物。一眼望去,他似乎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惡人,有時甚至是一個罪犯。他插手毀掉亨德萊,又殘忍地虐待伊莎蓓拉和哈里頓,手段惡毒兇狠。這表明,對這樣一個人產生同情本是不可能的。當他行大惡、綁架小卡瑟琳和納莉·丁恩時,他更是公然違反了社會的法律,也踐踏了社會的道德准則。

卡瑟琳·歐肖

卡瑟琳·歐肖也是一個復雜的人物。她時而友愛,時而狂暴,時而溫柔,時而激動,時而深情款款,時而任性率性。她叫父親深感絕望,因為不能理解她,他便說沒法愛她。她的哥哥亨德萊覺得他被希斯克利夫剝奪得一無所有,卡瑟琳卻在這個黑小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狂野本性的反映。她與他一起在荒野上玩耍,那裡是他們的天然棲息之地,他們迷戀著鄉間景色的粗獷美。

但是卡瑟琳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她發覺自己無法抗拒畫眉田莊的優雅生活的吸引,經過山莊的暴風雨後那座可愛的清新的老宅是那樣的安詳。就這樣,她被引得背棄了自己心知肚明的真正本性——這種本性與希斯克利夫是一體的——只為那塵世的浮華的緣故。

粗俗的希斯克利夫社會地位比她低,所以她決定嫁給埃德加,正是這個決定促成了小說的悲劇。在第十五章她與希斯克利夫重聚的動人場面中,她承認了這個事實。

歐肖先生

歐肖先生只在小說開頭短暫地出現過,他是卡茜和亨德萊的父親;但盡管如此,他仍是個重要的角色。是他把黑黝黝的棄兒希斯克利夫從利物浦帶回了山莊,正是他的這一舉動推動著故事按著不可避免的方式發展。

歐肖先生心甘情願背著這個孩子從利物浦辛辛苦苦走了許多里地,回到家中他得到的唯一酬謝是全家上下的惡意。這是純粹的無私之舉嗎,歐肖先生真正放在心上的,是希斯克利夫的利益還是他自己的利益,他很長時間以來就不滿意自己的兒子亨德萊。

歐肖太太

歐肖太太在小說中是個次要人物。她為吉普賽小子希斯克利夫闖入她的家庭而感到不安。也許這比她丈夫那令人生疑的無私更正常些;可以說這是有利於她的說法。

亨德萊·歐肖

亨德萊·歐肖是歐肖先生的兒子,一開始很兇野,後來墮落了。讀者理解這個人物要比對他生同情之心容易一些。亨德萊推測是希斯克利夫奪走了他的父親(盡管事實上他很早就失去父愛了),他只有實實在在地出擊篡奪者。《呼嘯山莊》是一部關於各種各樣的繼承權的小說,它開頭就寫了亨德萊未能承接父親的慈愛。

(8)呼嘯山莊小說人物分析擴展閱讀: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此作品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作品。

艾米麗生性寂寞,自小內向的她,緘默又總帶著幾分以男性自居的感覺,誠如夏洛蒂所說的:「她的性格是獨一無二的。」

少女時代,當她和姐妹們在家裡「編造」故事、寫詩的時候,她就顯得很特別,後來收錄在她們詩歌合集中艾米麗的作品總是如同波德萊爾或愛倫·坡那樣被「惡」這一主題所困惑,在純凈的抒情風格之間總籠罩著一層死亡的陰影。

在她寫作《呼嘯山莊》時,這種困惑與不安的情緒變得更加急躁,她迫切需要創造一個虛構的世界來演繹它,把自己心底幾近撕裂的痛苦借小說人物之口淋漓盡致地發泄出來。因此《呼嘯山莊》是飽含作者心血與情感的作品。

《呼嘯山莊》通過一個愛情悲劇,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畸形社會的生活畫面,勾勒了被這個畸形社會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種種可怖的事件。整個故事的情節實際上是通過四個階段逐步鋪開的。第一階段敘述了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朝夕相處的童年生活;一個棄兒和一個小姐在這種特殊環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們對亨德雷專橫暴虐的反抗。

第二階段著重描寫凱瑟琳因為虛榮、無知和愚昧,背棄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畫眉田莊的女主人。第三階段以大量筆墨描繪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絕望中把滿腔仇恨化為報仇雪恥的計謀和行動。

最後階段盡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卻突出地揭示了當他了解哈里頓和小凱瑟琳相愛後,思想上經歷的一種嶄新的變化——人性的復甦,從而使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愛情悲劇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小說《呼嘯山莊》被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奇特的一本書。所謂奇者:一是文學史上少見,二是作品表現的內容和藝術形式極為獨特。

確實如此,《呼嘯山莊》具有超常的特點,它體現了一種凄厲、恐怖、殘酷、神秘的不尋常的美學風格,這種美學風格,首先表現在艾米莉對題材的處理和對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塑造上。作品所描寫的復仇故事,這種題材,在歐洲文學史上並不稀奇,著名的《哈姆雷特》便是典型的一例。

《呼嘯山莊》出版後一直被人認為是英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說」,是一部「奧秘莫測」的「怪書」。原因在於它一反同時代作品普遍存在的傷感主義情調。而以強烈的愛、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無情的報復,取代了低沉的傷感和憂郁。

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詩,字里行間充滿著豐富的想像和狂飆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雖然它開始曾被人看做是年輕女作家脫離現實的天真幻想,但結合其所描寫地區激烈的階級斗爭和英國的社會現象,它不久便被評論界高度肯定,並受到讀者的熱烈歡迎。

閱讀全文

與呼嘯山莊小說人物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本小說女主角叫夜雨 瀏覽:883
女主叫秦玥的穿越小說 瀏覽:33
在線閱讀小說銀河張抗抗 瀏覽:55
免費幻情小說大全 瀏覽:119
女主強大學院穿越小說 瀏覽:516
弗里蒂克布朗寫的小說續寫的題目 瀏覽:747
女主是妲己的軍旅小說 瀏覽:652
餓都市異能小說完結 瀏覽:52
女養男重生文現代小說 瀏覽:343
第二封情書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161
男作者寫的女主小說 瀏覽:791
修建古代城市的小說 瀏覽:631
重生庶女類型小說排行榜 瀏覽:178
碧血劍金庸小說txt 瀏覽:732
父愛成癮霍水兒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210
超好看後宮都市小說 瀏覽:653
主人公叫張顯風的小說 瀏覽:752
都市男修真的小說推薦 瀏覽:410
美女絲襪合集小說全集 瀏覽:356
女主人公叫蘇林的小說 瀏覽: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