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林晚林向冉是哪部小說的人物

林晚林向冉是哪部小說的人物

發布時間:2021-10-27 12:01:26

A. 冉阿讓是哪部文學作品裡的人物主要事跡

《悲慘世界》

「在文學界和藝術界的所有偉人中,他是惟一活在法蘭西人民心中的偉人。」這是羅曼·羅蘭對雨果的評價。青少年的羅蘭保存一期《堂吉訶德》畫報,上面有一幅「老俄耳甫斯」彩畫:蒼蒼白發罩著光環,他正撫弄著豎琴,為苦難的民眾引吭高歌。《悲慘世界》的作者留下的這副形象,也許是大眾更樂意接受的。
捧讀《悲慘世界》,最突出的感覺,當是厚重之感。同樣是傑作,同樣又厚又重,讀《約翰·克利斯朵夫》,或者讀《追憶似水年華》,都沒有這種感覺,這種厚重之感,不是拿在手上,而是壓在心頭,感到的是人類的苦難厚厚而沉重的積淀。不是寫苦難深重的書,都能當得起這「厚重」二字。而《悲慘世界》獨能當得起,只因這部大書壓在作者心頭,達三十年之久。

歷時三十餘年,從1828年起構思,到1845年動筆創作,直至1861年才終於寫完全書,真是鬼使神差,這在雨果的小說創作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部小說的創作動機,來自這樣一件事實:1801年,一個名叫彼埃爾·莫的窮苦農民,因飢餓偷了一塊麵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滿釋放後,持黃色身份證討生活又處處碰壁。到1828年,雨果又開始搜集有關米奧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資料,醞釀寫一個釋放的苦役犯受聖徒式的主教感化而棄惡從善的故事。在1829年和1830年間,他還大量搜集有關黑玻璃製造業的材料,這便是冉阿讓到海濱蒙特伊,化名為馬德蘭先生,從苦役犯變成企業家,開辦工廠並發跡的由來。此外,他還參觀了布雷斯特和土倫的苦役犯監獄,在街頭目睹了類似芳汀受辱的場面。

到了1832年,這部小說的構思已相當明確,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基礎上,寫了《死囚末日記》(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等長篇小說,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會現實,並嚴厲譴責司法制度的不公正。此外,他還發表了紀念碑式的作品《巴黎聖母院》(1831年),以及許多詩歌與戲劇,獨獨沒有動手寫壓在他心頭的這部作品。醞釀了二十年之久,直到1845年11月,雨果才終於開始創作,同時還繼續增加材料,豐富內容,順利寫完第一部,定名為《苦難》,書稿已寫出將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捲入政治漩渦,於1848年2月21日停止創作,一擱置又是十二年。《苦難》一書遭逢苦難的命運,在胎兒中也要隨作者流亡了。

設使雨果也像創作其他小說那樣,構思一明確便動筆,那麼以他的文學天才,他一定能繼《巴黎聖母院》之後,又有一部姊妹篇問世了。或者在1848年書稿寫出五分之四的時候,再一鼓作氣完成,那麼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懲惡勸善的力作;雖然出自雨果之手,也能算上一部名篇,但是在世界文學寶庫里,就很可能少了一部屈指可數的稱得上厚重的鴻篇巨制。

這三十餘年,物非人亦非,發生了多大變化啊!如果說1830年,在他的劇本《艾那尼》演出所發生的那場斗爭中,雨果接受了文學洗禮,那麼1848年革命,以及1852年他被「小拿破崙」政府驅逐而開始的流亡,則是他的社會洗禮。流亡,不僅意味著離開祖國,而且離開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壇領袖的頭銜、參議員的地位等等;流亡,不僅意味著同他的本階級決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價值觀念、文學主張決裂;流亡,給他一個孤獨者的自由:從此他再也無所顧忌了,不再顧忌社會、法律、權威、信仰,也不再顧忌虛假的民主、人權和公民權,甚至不再顧及自己的成功形象和藝術追求。流亡,把他置於這一切之外,給他一個大解脫,給他取消了一切禁區,從而也就給了他全方位的活動空間,使他達到歷史、現實和未來所有視聽的聲音。

雨果在蓋納西島過流亡生活期間,就是從這種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重新審視一切,反思一切。在此基礎上,他不僅對《苦難》手稿做了重大修改和調整,還大量增添新內容,終於續寫完全書,定名為《悲慘世界》。整部作品煥然一新,似乎隨同作者接受了洗禮,換了個靈魂。這是悲慘世界熔煉出來的靈魂,它無所不在,絕不代表哪個階層、哪些黨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義,反對世間一切扭曲和剖割人的生存的東西,不管是多麼神聖的、多麼合法的東西。

世間的一切不幸,雨果統稱為苦難。因飢餓偷麵包而成為苦役犯的冉阿讓、因窮困墮落為娼妓的芳訂、童年受苦的珂賽特、老年生活無計的馬伯夫、巴黎流浪兒伽弗洛什,以及甘為司法鷹犬而最終投河的沙威、沿著邪惡的道路走向毀滅的德納第,這些全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們所經受的苦難,無論是物質的貧困還是精神的墮落,全是社會的原因造成的。雨果作為人類生存狀況和命運的思考者,能夠全方位地考察這些因果關系,以未來的名義去批判社會的歷史和現狀,以人類生存的名義去批判一切異已力量,從而表現了人類歷史發展中的永恆性矛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悲慘世界》可以稱作人類苦難的「網路全書」。

1862年7月初,《悲慘世界》一出版,就獲得巨大成功,人們如飢似渴地閱讀,都被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所征服了。持否定態度的人則從反面證實這部作品的特殊份量:居維里耶·弗勒里稱雨果 「法國第一號煽動家」,拉馬丁撰文贊賞作家本人的同時,抨擊了他的哲學觀點:「這本書很危險……灌輸給群眾的最致命、最可怕的激情,便是追求不可能實現的事情的激情……」。也有人指責他喜歡龐大,喜歡誇張,喜歡過分。然而,他這種放誕的風格,添上了「全方位」的翅膀,在「悲慘世界」中奮擊沖盪,恰恰為人類的夢想,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吶喊長嘯。

時間和歷史和作出了判斷,《悲慘世界》作為人類思想產生的一部偉大作品,已為全世界所接受,作為文學巨著的一個豐碑,也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佔有無可爭議的不朽地位。

B. 誰知道雨果的歷史背景和簡介

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 - 1885年5月22日)是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一切重大事變。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

雨果出生於法國東部緊挨瑞士的杜省貝桑松,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手下的一位將軍,兒時的雨果隨父在西班牙駐軍,10歲回巴黎上學,中學畢業入法學院學習,但他的興趣在於寫作,15歲時在法蘭西學院的詩歌競賽會得獎,17歲在「百花詩賽」得第一名,20歲出版詩集《頌詩集》,因歌頌波旁王朝復辟,獲路易十八賞賜,以後寫了大量異國情調的詩歌。以後他對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為共和主義者,他還寫過許多詩劇和劇本。寫有大量具有鮮明特色並貫徹其主張出小說

1841年被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任共和國議會代表,1851年拿破崙三世稱帝,雨果奮起反對而被迫流亡國外,流亡期間寫下一部政治諷刺詩《懲罰集》,每章配有拿破崙三世的一則施政綱領條文,並加以諷刺,還用拿破崙一世的功績和拿破崙三世的恥辱對比。

1878年革命推翻拿破崙三世後,他回到巴黎。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幾乎涉及文學所有領域,評論家認為,他的創作思想和現代思想最為接近,他死後法國舉國誌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國名人紀念牌的「先賢祠」。

雨果最為法國人津津樂道的浪漫事跡是:他於30歲時邂逅26歲的女演員朱麗葉·德魯埃,並墮入愛河,以後不管他們在一起或分開,雨果每天都要給她寫一封情書,直到她75歲去世,將近50年來從未間斷,寫了將近兩萬封信。

[編輯]
作品
[編輯]
劇本
《克倫威爾》 1827年發表的韻文劇本。劇本的「序言」被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
《愛爾那尼》(愛格尼) 1830年,它的首演是法國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徹底勝利的標志。
[編輯]
小說
《巴黎聖母院》 1831年,是雨果著名的小說,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小說中的兩個人物,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克羅德是一對比,前者外貌醜陋,但心地純潔善良。後者道貌岸然。女主人公愛絲美拉達則是美的化身。
《笑面人》發表於1869年 小說有著和巴黎聖母院一樣的美醜對比。主人公格溫普蘭出生貴族,但因宮廷內的勾心鬥角,小時候被毀容。後來被民間藝人"熊"(或音譯"烏蘇斯")收養。所以說,格溫普蘭是人民的兒子。後來小說峰迴路轉,格溫普蘭命運大起大落,可是因為愛人"女神"(音譯"蒂")的病逝,徹底絕望,投河而去。《笑面人》的創作標志著作者向現實主義邁出了一大步。
《海上勞工》
《悲慘世界》歷時三十餘年,從1828年起構思,到1845年動筆創作,直至1861年雨果才終於寫完全書。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學手法,思想觀念的文學巨著。在小說中,雨果描述了下層人民的深重苦難。並且通過主人公冉阿讓的遭遇,表達了雨果悲天憫人的思想。
《九三年》 是雨果最後一部小說。小說的兩個對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納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惡對比。郭文在捕獲郎特納克侯爵之後,因念郎特納克侯爵救了三個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斷頭台,而放走了敵人頭子。這種安排,最能體現雨果對慈悲為懷,對純潔良心的信仰。

C. 從十萬年歸來的強者,鴻鈞老祖竟然是他最差的弟子,是哪部小說

是「牧童聽竹」所寫的《萬道龍皇》。

《萬道龍皇》內容簡介:

主角:陸鳴內 陸瑤容

少年天才陸鳴遭受遭受人生最大的變故,從血脈被奪的那一刻起,他便已經淪為了家族的廢人,從此不會再被重用,曾經的他耀眼無限,可是如今面對那些虛偽的人心,她又該如何才能憑借著自己的能力重新站起來,好在有老天相助,讓他得到了至尊神殿,且看陸鳴是如何步步為營,在這條通向王者之路上又會遇到怎樣的磨難......

(3)林晚林向冉是哪部小說的人物擴展閱讀:

《萬道龍皇》主角:

男主:陸鳴(別名:天雲、陸少卿、牧雲),是神荒大陸龍盟盟主,元陸神龍谷弟子,雲龍谷主九弟子,天界混元宗少宗主,天衍丹殿主,荒族外族長老,修混沌法則等81種法則(包括十種最強法則)。

女主:謝念卿、秋月、穆蘭、凌雨薇、凰靈

主角紅顏:謝念卿、秋月、穆蘭、凌雨薇、凰靈

D. 悲慘世界是哪國人寫的

法國雨果的《悲慘世界》多麼出名啊。

E. 《悲慘世界》中人物是:

《悲慘世界》中人物:冉·阿讓、米里哀主教、芳汀、沙威、馬呂斯和柯賽特、愛潘妮。

1、冉·阿讓

不但是統領《悲慘世界》全書的一號主人公,而且是雨果善良與博愛的象徵,是比聲名顯赫的英雄更偉大的無名英雄。冉·阿讓從一個逃犯發展成為英雄主要經歷了四個步驟。首先,他在離開米里哀主教後幹了一件讓他懊悔的事情,就是搶了一個小孩的硬幣。

接著他救了被別人錯當成是他的難友,後來他在知道結果可能會使他失去與他相依為命多年的柯賽特之後,卻仍然冒著生命危險救出柯賽特的情人馬呂斯,最終他因為擔心會影響柯賽特的前途而在她與馬呂斯結婚後與她脫離關系。

2、米里哀主教

是來源於現實素材的人物,他不僅是米奧里斯主教的寫照,還是作者雨果的真實寫照,代表了雨果的觀點。雖然米里哀主教在書中出現的時間很短,但他是人道主義的象徵。正是米里哀主教的善良與博愛感動了冉.阿讓,促使這個陷入歧路的犯人走上正路。

3、芳汀

是具有悲劇色彩的女主人公。她的不幸境況是冉·阿讓與沙威發生沖突的導火索,也是冉·阿讓盡心尋找柯賽特,並為柯賽特奉獻和犧牲的原因。芳汀的經歷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一種普遍現象。

單純善良的鄉下姑娘帶著對未來生活的無限憧憬來到了嚮往己久的城市,卻被無情的青年誘騙。芳汀被拋棄後,卻發現己經懷孕。人們從鄉村湧向城市正是工業革命帶來的一個主要後果。

芳汀善良高尚,卻飽受磨難,被冷酷的社會排斥。為了養活孩子她不惜賣掉頭發和牙齒,甚至淪為妓女,她的孩子卻備受虐待,想和孩子團聚卻無法實現。

4、沙威警長

對冉·阿讓的追捕使全書充滿懸念和戲劇效果。沙威出生於監獄中,是犯人的後代。沙威象徵當時可惡的法律和秩序。

他是維護當時落後腐朽法律和秩序的偏執狂,哪怕他發現可能因此產生錯誤和殘酷的嚴重後果,為了維護法律和秩序,他也會在所不惜。沙威是當時社會病態秩序的真實寫照。

5、馬呂斯和柯賽特

馬呂斯和柯賽特是一對情侶。這對青年情侶的人格正是雨果所追求的善良和博愛理想的化身。人們堅信馬呂斯和柯賽特這對年輕情侶會為米里哀主教的博愛理想去努力奮斗,並最終取得成功。兩個有情人以其輕松迷人的情節表現了浪漫主義文學所強調的嚴肅與歡樂融合的特點。

6、愛潘妮

是德納第太太的女兒,從小在一個畸形的環境中長大,所以環境的熏陶和家庭的變故讓愛潘妮成為潑婦、小偷、乞丐和妓女的綜合體。

但是愛潘妮在面對自己的愛人的時候卻表現出了本來應有的活潑、善良和勇敢。如果愛潘妮生活在現在的社會制度下,成長在一個健康的家庭裡面,或許她會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女孩。

(5)林晚林向冉是哪部小說的人物擴展閱讀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內容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悲慘世界》一書中,雨果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娼的殘酷現實。雨果的這部傳世之作,創造了一部反映法國現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長篇史話。

全書時間跨度長達近半個世紀,個人命運與歷史題材的結合,氣勢磅礴,色彩瑰麗,最大限度地體現了雨果在敘事方面的過人才華。在內容上的豐厚、深廣與復雜而言,它無疑在雨果數量眾多的作品中居於首位。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

該作多次被改編演繹成影視作品。

參考資料

網路_悲慘世界

F. 葉衍和冉嘉陽是哪一部原耽小說的主角

《重生後又跟偏執學霸結婚了》
簡介:冉嘉陽跟葉衍結婚八年,對他有無數怨言。葉衍哪兒都好,就是技術極其差勁,結婚八年都沒有絲毫改進,還對冉嘉陽有極強的掌控力,就連他去個酒吧這樣的小事都要提前報備……然後放下公務陪他一起去。開玩笑,老公陪著一起去酒吧,冉嘉陽哪有心情喝酒蹦迪撩小哥哥啊?後來。冉嘉陽扶著腰苦不堪言:這日子過不下去了,離婚!!要是能重來,老子一定要把葉衍這狗東西踹了,隨便找個人嫁了!!!【超大聲】*蒼天有眼,再次醒來時,冉嘉陽重生到了高三那年,那時他們還沒有相遇。於是喜不自勝的冉嘉陽當晚跑去迪廳嗨翻全場,醉得暈暈乎乎的他,連酒瓶帶人一塊撞進葉衍懷里。冉嘉陽睜著醉眼,笑嘻嘻地捧著葉衍的臉親,還厚著臉皮、恬不知恥地抱著人家腰喊:「嘿嘿……老攻……」*葉衍有個酒鬼媽,賭鬼爸,極品爹媽扒在他身上吸血,撕都撕不下來。本以為自己的人生就此如同陰溝里的老鼠般見不得光,可某一天,一個又乖又軟的小太陽撞進他懷,就此,葉衍再也不願放手。就是……葉衍凝視著懷中哭得昏天暗地的小太陽,陷入了沉思——他為什麼哭?單向救贖甜寵文,攻受雙向互寵。控制狂學霸攻vs嬌氣能作小太陽學渣受排雷:受嬌氣能作但攻就是愛他,攻掌控欲極強,受不了請及時退出~~重生後攻19受18皆成年【劃重點】

G. 維克多雨果的作品有哪些風格

雨果,(l802~1885)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貫穿他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是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他的創作期長達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合計79卷之多,給法國文學和人類文化寶庫增添了一份十分輝煌的文化遺產。其代表作是:《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等長篇小說。
雨果幾乎經歷了19世紀法國的一切重大事變。他從小崇拜法國早期浪漫主義作家夏多布里昂。1827年發表韻文劇本《克倫威爾》和《<克倫威爾>序言》(1827),「序言」被稱為法國浪漫主義戲劇運動的宣言,是雨果極為重要的文藝論著。1830年他據序言中的理論寫成第一個浪漫主義劇本《愛爾那尼》,它的演出標志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
《巴黎聖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它以離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卜賽女郎愛斯梅拉爾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悲慘世界》最能代表雨果的思想藝術風格,他以卓越的藝術魅力展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奴役勞動人民、逼良為娼的殘酷的現實。然而,作家深信唯有道德感化是醫治社會災難的良方。小說雖不乏現實主義因素,但就人物形象的塑造、環境的描寫,象徵和對比手法的運用等方面而言,仍然是一部浪漫主義的傑作。
《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多次被拍成電影,在世界上廣為流傳,成為經典之作。
雨果作品特色
創作主調:贊頌真、善、美,鞭撻黑暗、丑惡、殘暴。
詩作方面:有著瑰麗的色彩,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絕妙的音樂性,多方面的用字與巧妙的用韻法,達到優雅、精美、雄偉、朴實的非常境界。
小說方面:多半寫社會小說描寫人生百態為主,融合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情節生動、結構離奇、感情澎湃、氣勢磅礴,震懾人心,膾炙人口。
劇作方面:打破希臘悲劇的三一律,創始了悲喜交雜的浪漫劇。運用豐富的想像、強烈的情緒、無邊的氣魄、美麗的詩詞,造成一種強烈而矛盾的戲劇效果。
畫作方面:作品包括名著插畫、人物畫、風景畫。描繪作品中的情節,展現內心的思緒,而以水墨畫西方山水。十九年流亡期間,「海」成了他繪畫的主題。

H. 你知道維克多.雨果是一位什麼人物嗎

是一位法國作家。

維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國作家,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他的一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創作力經久不衰。他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創作的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卷小說、12卷劇本以及21卷哲理論著,共計79卷,而且每篇作品都堪稱經典之作。

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短篇小說《「諾曼底」號遇難記》。

同時,他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畫家,其作品包括名著插畫、人物畫、風景畫,終其一生共創作了幾千幅畫作,而且他畫的不是歐洲的主流畫,畫的主要是中國特色的水墨畫。

法國詩人波德萊爾贊譽雨果:「我們的詩人,是詩歌中的風景畫家之王。」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曾說:「在文學界和藝術界的所有偉人中,雨果是惟一活在法蘭西人民心中的偉人。」

(8)林晚林向冉是哪部小說的人物擴展閱讀:

1831年,維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義小說《巴黎聖母院》誕生。豐富的想像,怪誕的情節,奇特的結構,成為這部小說的重要特色。

女主人公愛斯梅拉達是一個非常善良熱情的姑娘,而卡西莫多是故事的男主人公,雖然他長相醜陋,但是正是這個長相醜陋的敲鍾人多次救下女主人公,並且一心一意的愛著她。最後由於卡西莫多的養父克洛德的陷害,兩人都離開了世界。

這部作品以曲折離奇和相互對比的手法,將善與惡,美與丑表達出來。「萬物中的一切並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後,美與惡並存,光明與黑暗相共。」

《巴黎聖母院》面世之後,曾多次改編為電影、動畫片、戲劇等。

1862年,雨果完成了自己最成功的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代表作《悲慘世界》。「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這句耳熟能詳的經典語錄就出自這部小說。

小說規模宏大,人物形象近百人,約120萬余字,主題是寫人類與邪惡之間不懈的斗爭,人類本性是純潔善良的,將一同走向幸福,但要經過苦難的歷程。

小說的基本情節主要圍繞主人公冉·阿讓的悲慘生活經歷,「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小說還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

在文學的世界中,雨果用一支筆將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人道主義、反對暴力、以愛制「惡」,成為貫穿雨果一生活動和創作的主導思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維克多·雨果

I. 玖月晞的《白色橄欖樹》是否有原型

有原型小說。

《白色橄欖樹》

作者:玖月晞

出版時間:2019年

小說故事簡介:

這是專一個拆彈特種屬兵李瓚和戰地記者宋冉的故事。

維和特種兵李瓚在東國救下了踩雷的女記者宋冉,兩人由此相識相知相愛。李瓚與宋冉兩人的愛情平淡而純粹,沒有過多的波折與誤會,從一而終,相守相望,歲月靜好的樣子在他們身上得到顯現。

但他們並沒有因此成為戀愛腦,除了守護愛情守護彼此,一直不曾放下的是守護信仰。

(9)林晚林向冉是哪部小說的人物擴展閱讀:

《白色橄欖樹》作者介紹:

席九月是一位網路小說作家。晉江文學網署名作者。別名叫29、阿玖。

最著名的小說有《親愛的阿基米德》、《年輕的你是如此美麗》和《他知道風從哪邊來》。其中一部小說《你很美》被改編成電影《你很年輕》,然而,原著在最後受到質疑,《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奉獻》都是東野圭吾寫的。

J. 冉愛讓是哪部小說人物

樓主你好
冉阿讓是中譯名,,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傳世經典名著《悲慘世界》的主角。
他是一個被壓迫剝削的一無所有的流浪漢,,,因為飢餓搶了商店裡的一塊麵包,被判了十年勞役。。釋放後,他經過一個村莊,到一個主教家裡去偷東西,,偷完以後被憲兵抓住,然後押到主教家裡去問罪,主教卻說,這是我的兄弟,他手裡的銀器是我送給他的。他沒有犯任何罪。。就是這樣普通的一句話感化了這個快要走上邪路的老男人。從此他改過向善,做了半輩子好事。他救了許多的人,直到最後甚至連那個用了十多年致力於踏遍全國各地追捕他的警察都放棄了追捕,反而用自殺來表達自己的愧疚。
整本書穿插了三條線索,一是主人公冉阿讓一生的起落,二是一個用盡一生時光追捕他的警察的執著和放棄。三是時代的變革給人的思想帶來的沖擊。

閱讀全文

與林晚林向冉是哪部小說的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古文小說重生 瀏覽:181
一本小說女主角叫夜雨 瀏覽:883
女主叫秦玥的穿越小說 瀏覽:33
在線閱讀小說銀河張抗抗 瀏覽:55
免費幻情小說大全 瀏覽:119
女主強大學院穿越小說 瀏覽:516
弗里蒂克布朗寫的小說續寫的題目 瀏覽:747
女主是妲己的軍旅小說 瀏覽:652
餓都市異能小說完結 瀏覽:52
女養男重生文現代小說 瀏覽:343
第二封情書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161
男作者寫的女主小說 瀏覽:791
修建古代城市的小說 瀏覽:631
重生庶女類型小說排行榜 瀏覽:178
碧血劍金庸小說txt 瀏覽:732
父愛成癮霍水兒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210
超好看後宮都市小說 瀏覽:653
主人公叫張顯風的小說 瀏覽:752
都市男修真的小說推薦 瀏覽:410
美女絲襪合集小說全集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