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莫泊桑結局反轉小說

莫泊桑結局反轉小說

發布時間:2021-11-02 05:53:50

A. 莫泊桑的短篇小說結尾呈現的特色

1、在選材上,莫泊桑對特殊的、奇特的事件不感興趣,他的短篇都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圖景為內容,摹寫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態。平淡准確一如現實生活,沒有人工的編排與臆造的戲劇性,不以驚心動魄的開端或令人拍案叫絕的收煞取勝,而是以一種真實、自然的敘述藝術與描寫藝術吸引人。由於作者觀察精細、善於開掘,卻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實和社會的本質。篇幅雖短,蘊含極深,平淡小事,意義不凡。給人以以小見大的藝術享受。
2、情節並不復雜,但構思布局非常精妙,別具一格。
A.莫泊桑在有的作品中,甚至不用情節作為短篇的支架與線路,他總以十分纖細、十分隱蔽、幾乎看不見的線索將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聯起來,聰明而不著痕跡地利用最恰當的結構上的組合,把主要者突出出來並導向結局。如《一家人》,一個公務員家庭從頭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發生的日常生活,不是一個故事,而是某種現實。情節淡化與生活圖景自然化,是現代小說的一個特點。
B.有的採取矛盾「層遞法」,通篇小說起伏跌宕,或一開始就造成極大的懸念,然後出人意料的急劇轉折。多姿多彩、生動有趣。
3、在表現形式上,莫泊桑是爐火純青的技藝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種既定的規則,而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方式與手法。在描述對象上,有時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事件的某個片段,有時是某個圖景,有時是一段心理活動與精神狀態。既有故事性強的,也有情節淡化的甚至根本沒有情節的。既有人物眾多的,也有人物單一的,甚至根本沒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時序上,有順敘、有倒敘、有插敘,有目前與過去兩重時間的交叉。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觀描述的,也有主觀描述的,有時描述者有明確的身份,有時又身份不明。描述方式的多樣化與富於變化,提高了敘述藝術的水平,大大豐富了短篇小說的描述方式。
4、採用自然樸素的白描手法,寫景狀物能抓住神髓,細致,准確傳神。
5、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與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與在一定境況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的心理與性格真實。不迴避英雄人物身上的可笑之處與缺點錯誤。人物性格都是通過情節開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很少斧鑿痕跡。
6、語言規范、優美,清晰、簡潔、准確、生動。

B. 莫泊桑小說結局的特點

是一位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叔本華的影響內,滲容透了濃厚的悲觀主義。莫泊桑在自己的短篇里,總是滿足於敘述故事、呈現圖景、刻畫性格,在思想性是值得肯定的價值,是對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批判與諷刺。他揭露得較多的是資產者的道德淪喪、生活放盪;他還比較多地揭示了資產階級家庭中的冷酷,這種冷酷有時表現為漠然與隔閡的關系,有時則演化為深刻的仇恨與尖銳的矛盾。
莫泊桑短篇小說思想性的另一頗具特色的內容,是對小人物、公務員、雇員的人道主義的同情。由於莫泊桑本人就是公務員行列中的一員,他對小公務員雖不乏諷刺與嘲笑,但基本上抱憐憫的態度。
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寫實方法是與他的現實主義典型化的藝術思想不可分的,善於以白描的筆法進行勾畫是他的特長,而以豐富鮮明的色彩進行細致的描繪,亦是他才能之所在他摒棄華麗的辭藻,使用最規范的語言,追求「一個字適得其所的力量」。他的文學語言清晰、簡潔、准確、生動,像一池透明的清水。他的語言不僅與他精練的敘述方式、簡明的白描手法相得益彰,巧合天成。
希望對你有用

C. 如果莫泊桑的《項鏈》的結局與文章是相反的,應該怎樣寫

馬蒂爾德夫婦終於還給了夫人項鏈,和原來那條一摸一樣。馬蒂爾德夫人長舒了一口氣,她覺得身上的包袱終於卸下了,她不再欠別人什麼了,她的靈魂自由了。她在馬路上忘情地奔跑著,漂亮的寬邊小圓帽落到地上,也顧不上去撿。正當他們忘乎所以的時候,一輛馬車飛馳而來,馬蒂爾德夫人在這恍惚間永遠長眠於馬蹄下,她的臉上卻是滿足與幸福。只剩下馬蒂爾德先生頂著白發,跪在地上,在風中無聲地呼嚎。。。。。。

D. 在高潮戛然而止,小說結局出乎意料的文章

「最後的常青藤葉」

歐·亨利的許多小說都是高潮戛然而止結局出乎意料的~!

E. 莫泊桑短篇小說的結局有什麼好處

其實他的小說結尾,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給人留下了很大的回味餘地,耐人尋味當然是最主要的。一篇好的作品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是最好的。
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比如<項鏈>

F. 有什麼比較好看的神反轉的故事型書籍推薦的

法國作家莫泊桑的作品的結局經常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出生,編劇,主要作品《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一生》、《漂亮朋友》。
莫泊桑(1850~1893)法國作家,是一位19世紀後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1850年8月5日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讀法學,適逢普法戰爭爆發,遂應征入伍。退伍後,先後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職。19世紀70年代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准備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 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除了《羊脂球》(1880)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於勒》(1883)、《米隆老爹》(1883)、《兩個朋友》(1883)、《項鏈》(1884)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作了6部長篇:《一生》(1883)、《俊友》(又譯《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居伊·德·莫泊桑是十九世紀法國最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他勤奮地創作了一生,由於過度勞累得了精神錯亂病,後來被送進巴黎的一家瘋人院。公元1893年7月6日莫泊桑逝世,年僅43歲.

G. 莫泊桑式結尾是什麼

莫泊桑短篇小說構思巧妙,往往先把故事背景勾畫出來,然後便描寫人物,或相貌特點、慣有動作,或口頭禪等,接著展開故事情節,內容也不復雜:或是釣魚或是打獵或是社會新聞,最後情節突然一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故事也就結束了。

《我的叔叔於勒》中未見時盼望,遇見後害怕,確認後躲開,情節的跌宕變化,就充分展示了這種「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莫泊桑式結尾的魅力;

第一,給人「出乎意料」的驚奇感,給人巨大的心靈撞擊;第二,給人想像的餘地、思考的空間;第三,又在「情理之中」,符合故事發展的規律、人物性格的邏輯;第四,突出了人物形象,凸顯了小說主題。這類結尾方式,除了《我的叔叔於勒》外,在《項鏈》等小說中也多採用。

(7)莫泊桑結局反轉小說擴展閱讀:

寫作特點:

莫泊桑短篇小說思想性的另一頗具特色的內容,是對小人物、公務員、雇員的人道主義的同情。由於莫泊桑本人就是公務員行列中的一員,他對小公務員雖不乏諷刺與嘲笑,但基本上抱憐憫的態度。

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寫實方法是與他的現實主義典型化的藝術思想不可分的,善於以白描的筆法進行勾畫是他的特長,而以豐富鮮明的色彩進行細致的描繪,亦是他才能之所在他摒棄華麗的辭藻,使用最規范的語言,追求「一個字適得其所的力量」。

他的文學語言清晰、簡潔、准確、生動,像一池透明的清水。他的語言不僅與他精練的敘述方式、簡明的白描手法相得益彰,巧合天成。

H. 莫泊桑《項鏈》的結局是怎樣的

十年之末,他倆居然還清了全部債務,連同高利貸者的利錢以及由利上加利滾成的數
目。
駱塞爾太太像是老了。現在,她已經變成了貧苦人家的強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婦人了。亂
挽著頭發,歪歪地系著裙子,露著一雙發紅的手,高聲說話,大盆水洗地板。但是有時候她
丈夫到辦公室里去了,她獨自坐在窗前,於是就回想從前的那個晚會,那個跳舞會,在那
里,她當時是那樣美貌,那樣快活。
倘若當時沒有失掉那件首飾,她現在會走到什麼樣的境界?誰知道?誰知道?人生真是
古怪,真是變化無常啊。無論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點點小事。
然而,某一個星期日,她正走到香榭麗舍大街兜個圈子去調劑一周之中的日常勞作,這
時候忽然看見了一個帶著孩子散步的婦人。那就是伏來士潔太太,她始終是年輕的,始終是
美貌的,始終是有誘惑力的。
駱塞爾太太非常激動。要不要去和她攀談?對的,當然。並且自己現在已經還清了債
務,可以徹底告訴她。為什麼不?她走近前去了。
「早安,約翰妮。」
那一位竟一點兒也不認識她了,以為自己被這個平民婦人這樣親熱地叫喚是件怪事,她
支支吾吾地說:
「不過……這位太太!……我不知道……大概應當是您弄錯了。
「沒有錯。我是瑪蒂爾德·駱塞爾呀。」
她那個女朋友狂叫了一聲:
「噢!……可憐的瑪蒂爾德,你真變了樣子!……」
「對呀,我過了許多很艱苦的日子,自從我上一次見過你以後;並且種種苦楚都是為了
你!……」
「為了我……這是怎樣一回事?」
「從前,你不是借了一串金剛鑽項鏈給我到部里參加晚會,現在,你可還記得?」
「記得,怎樣呢?」
「怎樣,我丟了那串東西。」
「哪兒的話,你早已還給我了。」
「我從前還給你的是另外一串完全相同的。到現在,我們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
價。像我們什麼也沒有的人,你明白這件事是不容易的……現在算是還清了帳,我是結結實
實滿意的了。」
伏來士潔太太停住了腳步:
「你可是說從前買了一串金剛鑽項鏈來賠償我的那一串?」
「對呀,你從前簡直沒有看出來,是嗎?那兩串東西原是完全相同的。」
說完,她用一陣自負而又天真的快樂神氣微笑了。
伏來士潔太太很受感動了,抓住了她兩只手:
「唉。可憐的瑪蒂爾德,不過我那一串本是假的,頂多值得五百金法郎!……」

I. 為什麼說莫泊桑的小說《項鏈》的結尾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是這么覺得——
如果在看小說時來講,出現這樣一的結局是令人大吃一驚的,因為畢竟那是在主人公艱辛奮鬥了那麼多年以後才賺回了那麼多的錢。
但是其實因為女主人公內心的高傲——自命不凡,只因為自己的臉蛋,她是那麼的虛榮。女人有些許的虛榮並不是一些壞事,但如果過頭了就會很不好。那麼她的命運就將因她的虛榮而改變,翻天覆地。
人生需要一場磨難,來打磨一個人的缺陷。
可是事實卻往往是命運造化弄人,才有了悲劇。
情理之中是因為那個項鏈如果真的值那麼多錢的話,在那個時代,「有錢」的富人會把它借給一個如此平凡甚至有些窮困的小家庭主婦么?答案是否定的。
那婦人如此輕松的借給女主人公一條「價格不菲」的項鏈,是於情於理都不太合適的。起碼要個借條?弄個押金?如此簡單,所以有問題。再同讀一遍全文,便會發現小說的結局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J. 莫泊桑在旅途上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那個青年就是伯爵,伯爵夫人應該是得的可能是類似腦部腫瘤導致失憶類的疾病而不是肺病,在伯爵夫人打發走老僕人時原文中寫到。伯爵夫人一開始說要他回去陪伯爵,老僕人眼中瞬間流露出非常吃驚的表情(因為當時車上的青年就是伯爵)所以老僕人結結巴巴的准備問他的疑問,然而還沒說女主人又改口說不要他陪同准備讓他就在故土養老還要他把衣服和帽子留下。這下老僕人就打消了之前的疑問。並接受了這個新的理由,雖然還是有些奇怪但是對於主人們這些奇怪的要求他服侍了這么久已經見怪不怪了。再結合後面說的雖然伯爵夫人只和那個青年聯系一次但卻有一種認識了二十多年的感覺,以及伯爵夫人死後那種絕望的情緒絕不是一見鍾情的人死後可以達到的,還有最後那個列車上女的說他們兩個人其實是。(說明那個女的肯定知道他們是什麼關系,但是一見鍾情的話又不可能,一見鍾情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代表文章最後說的那個女的知道他們的關系而且被他們的事情感動哭了。因為盡管一方失憶一方不離不棄;並且伯爵夫人雖然喜歡青年(盡管不知道他是自己丈夫卻沒有做出絲毫出軌的事)讓男青年更加感動,所以不敢和伯爵夫人有更親密的接觸,為的是讓伯爵夫人在最後的日子安心度過,而不會因為和「陌生人」過於親密的接觸而受到良心的譴責

閱讀全文

與莫泊桑結局反轉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人公叫張顯風的小說 瀏覽:752
都市男修真的小說推薦 瀏覽:410
美女絲襪合集小說全集 瀏覽:356
女主人公叫蘇林的小說 瀏覽:540
主角開始就是皇帝的完結小說 瀏覽:580
小說主角境界突破 瀏覽:912
武俠小說龍乘風 瀏覽:601
最小說玄幻文 瀏覽:689
萌蘿莉穿越小說 瀏覽:407
青春的國外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49
重生大宋君王小說下載 瀏覽:195
大清康熙同人小說 瀏覽:62
女主是特工的抗戰小說推薦 瀏覽:554
寶文小說網 瀏覽:600
查理九世24冊免費閱讀下載小說 瀏覽:38
現代名人風流小說 瀏覽:676
高歌小說名字 瀏覽:780
現代奇幻小說有哪些 瀏覽:917
關於同志類的小說推薦一下 瀏覽:573
主角叫唐詩的小說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