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東陵大盜的故事
清東陵(Eastern Royal Tombs of the Qing Dynasty) 清東陵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最後一個王朝首要的帝王後妃陵墓群,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築,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慈禧)太後等後陵四座、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計埋葬14個皇後和136個妃嬪。
河北遵化清東陵是清代三陵中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陵區。陵區內有帝陵5座,後陵4座、分別葬有5位皇帝、15位皇後、136位嬪妃、1位皇子、共計157位清皇族成員。1961年國務院首批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逐年撥發專款對陵寢建築進行維修和保護。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1928年秋天,蔣介石為了擴充實力,用裁軍和整編雜牌軍的辦法招兵買馬,排除異己。原奉系軍閥孫殿英不甘心被蔣介石吞並,便以缺乏軍餉為由,借軍事演習之機,開進東陵,盜掘了清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後的陵墓。
盡忠愛國的副軍長那辛庭對孫殿英的用心有所察覺,日夜兼程趕回東陵。途中遭遇垂涎副軍長職位已久的五師師長譚溫江暗算,未能及時趕到。看到民族文化遺產慘遭洗劫,那辛庭氣憤至極,急忙將此事密報平津衛戍司令部。司令部參謀長朱綬光接到密報後,假意制止這次行動,實則企圖染指分贓。
《東陵大盜》不久,盜墓消息傳出,舉世震驚。國內愛國志士和團體紛紛要求查明真相,嚴懲罪犯;一些軍閥、政客則煽風點火,企圖從中漁利;一批批洋人打著收藏家、商人的旗號,企圖收買珍寶,帶往國外。一時間小小的遵化城籠罩在神秘莫測的氣氛中……
盜寶毀陵事件被公諸於眾後,孫殿英驚惶失措,於是急於將珍寶出手的他將珠寶、文物以兩噸黃金、五個師的裝備為代價,和美國詐騙犯華萊士達成交易。那辛庭得信後,在宴會上以酒醉為名擺脫了孫殿英,奪出了珠寶、文物。不料轉移時被孫殿英發現,派兵扣住了那辛庭。雙方正在苦戰之中,兩伙蒙面人自天而降,搶走了全部珠寶文物,劫走了那辛庭。那辛庭也被截獲珍寶的一夥蒙面道人蒙上雙眼押到了深山。
蒙面道人的首領道長沈九本想殺掉那辛庭,但卻被他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膽識和愛國正氣所感動。沈九派人將那辛庭蒙上雙眼穿峽越谷帶入藏兵洞,在那裡那辛庭看到神龕上供著無數義和團陣亡將士的牌位,地上堆著許多洋槍和東陵珍寶。那辛庭潸然淚下,他深深地被這些真正的炎黃子孫所感動。
與此同時,孫殿英和朱綬光的部隊也緊跟其後,幾方奪寶之兵與拚死保衛珍寶的眾道人展開了激戰,但終因寡不敵眾,被迫退於藏兵洞內。道長沈九陣亡,那辛庭為倖存道人和珍寶的安危下山求見閻錫山。
閻錫山親自主持了「清東陵文物展覽會」並宣布委任那辛庭為保護文物全國委員會會長。展覽會結束後,閻錫山又命人將珍寶登記裝箱,押送到了保文會。然而不久又傳出了「保文會國寶被洗劫一空」的說法。在法庭上,孫殿英振振有辭,直指那辛庭勾結土匪盜寶。為證實真假,那辛庭在各界監督下開箱查驗。令人不解的是,雖然珍寶箱鎖鑰未開,封條未動,但所有珍寶箱里都變成了一堆破磚爛瓦。那辛庭驚呆了。至此,一氣成瘋的那辛庭被推上了軍事法庭的被告席,而真正的禍首卻逍遙法外,從此給世人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
② 關於東陵大盜是那本書
我也是高中生,我現在高二的學生,當然,我不敢說教你什麼學習方法,但我畢竟和你一樣是高中學生,在學習上有一點心得,就藉此和你交流一下。
歷史:我認為歷史的學習,並不是上課很認真就可以的,即使上課認真聽,晚上回家認真復習也不會成績很高,我有一段時間,歷史不及格,也找不出原因來。
後來我爸在家天天看「百家講壇」,於是我也跟著看,可能是我本就對這個比較感興趣,看了幾期,就越來越愛看了,不知不覺,上課時老師講到我從「百家講壇」里了解的哪個朝代,於是我就跟著老師說,老師說什麼也能回答上來了。之後,老師找我談了一次話,老師說:「學歷史,不能局限在書本上,也不能靠書本上的東西做題,書本上的東西太少了。我看我最近講的那個課題你好像很了解,興趣也提高了。」於是我就把這幾天的事說了一遍,老師聽了說這個方法很好,因為歷史是博大精深的,我們書上只能學到理論,卻無法將歷史應用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學歷史就是為了:用歷史的教學和經驗,讓現在的生活過得更好。
之後,老師還給我推薦了一些紀錄片,比如《大國崛起》,《鄭和下西洋》,《東陵大盜》,《末代皇帝溥儀》等,這些紀錄片在土豆網上就有,而且看著一點也不乏味。
特別是《大國崛起》,這部紀錄片曾經在CCTV2播過,是中國唯一一部從社會各個方面,對幾個崛起的國家進行全面的闡述,而且中間用現在科技手段,加上歷史資料,和電視劇中的資料,以及實地的考察,詢問專家,對美國,英國,日本,荷蘭等國家的興衰進行了辯證又精彩的評論。從「新航路開辟」到「大航海時代」,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二次工業革命」,從「荷蘭稱霸海上」到「大英的『日不落』帝國建立」... ...是我看過的最精彩的紀錄片之一了!
還有一個我學歷史的小方法,嘿!別笑我,我覺得很管用的,就是:看出穿越的愛情小說,我沒看你是男生是女生,愛不愛看言情小說,還有玄幻的。其實我以前也看這樣的小說,但後來,我接觸了穿越小說,先看的是「穿清」的,看得特著迷,以至於我把那裡面的古詩,文學方面的知識全背下來了,又不懂的地方,還從圖書館借來了清朝的史書,現在我都把清朝的事情背的滾瓜爛熟了,其實也沒花太多功夫記,只要是喜歡,看兩遍就記下來。
我穿越小說看多了,對歷史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了,文學底子也在漸漸提升,寫作文的功底也高了!但務必要記住:一定不能上癮,當自己對這段歷史感興趣是,趕緊去翻正規的史書,不要被小書中的情節迷惑了雙眼。還有,最好看根據史實寫的小說,不要看架空文。
學歷史,最重要的是融會貫通!!!比如:老師講乾隆盛世,你就得想到,大概在這期間:別的國家在干什麼,像法國大革命,英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日本的幕府統治等等。還有就是要對學過的東西進行規律性總結,比如:咱們學的《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學完就會發現,分析改革,不管哪國,不管什麼時期,都從三方面入手,即:背景(原因),措施,結果(影響,作用)。只要知識串聯起來,中國史,乃至世界史,都會變得很簡單!
現在,我的歷史成績已經提高很多了,老師為例幫助我更好的學習,還讓我當了歷史課代表,希望你的成績也能提高!
地理:地理這門學科,是我學的最「傳奇」的了,從班級倒數,到年級第一,呵呵!從討厭地理,到長大想當導游。回首兩年時間,我已經從不知道中國的土地面積,學到了現在許多知識的爛熟於心,嘿!總之,就是開竅了。
我在這里告訴你幾個我考試時做簡答題的方法,我在考試之前都是不復習的,所以選擇題總是要錯幾個,但大體基本上是不跑分的。答題的作答主要看方法,因為他每次讓分析的城市呀,旅遊景點呀都不一樣,但是不管位置怎麼變,答題的模式總是不變的。
就那旅遊經典的開發條件來說: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不管是自然的還是人文的,都要從交通,環境,客源地等方面來分析。所以他一問我開發的有利條件,像:地形平坦,交通通達性好,由公路鐵路貫穿,旅遊資源獨特,環境優美,距發達地區近,距客源地近...這些「套話」是少不了的,在練習一下材料,基本上就可以拿到滿分了!
還有地理的學習,就是平常的積累,你可以在家中掛上地圖,我早上起來後,一邊穿衣服,就一邊看地圖,沒有刻意的背省市,簡稱,鄰國什麼的,但是不出半個月,我就全記住了。還有,比如你要出去玩,要多向導游打聽打聽這里的地質地貌啊,山名字的由來啊,這里的風土民情啊,等等,這樣你的地理成績還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的!
政治:政治本人的心得不是太多,因為政治這個哲學,我的確有一點搞不懂,但是平常在學政治是,要注意把知識分區,比如:什麼屬於唯物論部分,什麼屬於辯證法部分,什麼屬於認識論部分,什麼屬於歷史唯物主義部分。
只要將知識分成塊,在答題的時候就簡單多了,因為假如一道大的簡答題吧,前面給你一大段材料,但後來的問題大多數是:請用***觀點來回答著個問題。
如果你把知識分塊了,當你覺得這道題既能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解釋,也能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解時。你一想,矛盾不屬於***部分的原理,而物質和意識屬於,這樣就不會答串理論,答錯理論了!
還有,學政治,要多看新聞,特別是學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那裡;關於一個中國,和一國兩制那裡;還有經濟生活,國家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那裡。新聞里總是說這個,天天看,都能背下來了,那時,你就自然而然的學會了!
總說:不知道你發沒發現,高中的好多知識都是連著的,比如歷史的近代民主思想那本書和政治的國家結構那本書,兩本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所以要學會知識的遷移。
總結下來,有以下幾點吧:1.培養興趣
2.融會貫通
3.知識遷移
4.規律總結
5.平時積累
我知道我的學習方法並不全面,並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最真實的!沒有最好的學習方法,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基於個人的學習經歷有限,所以這能給你提供以上的學習方法,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完全手打版!我只希望,像咱們一樣在高中,特別是高二高三的學生們,學習能夠輕松一點,快樂一點!能夠從我的愚鈍的學習方法中,借鑒一二,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祝你早日擺脫郁悶的處境,成績快快提高!加油!~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
快來一起分享吧~~~
③ 東陵大盜資料
孫殿英,行伍出身,1928年投靠國民黨,任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因在河北馬蘭峪盜掘清東陵而聞名。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反蔣,失敗後為張學良收編。抗戰爆發後,歷任冀察游擊總司令、新五軍軍長,1943年在河南對日作戰時被俘,旋投汪偽任「豫北剿共軍總司令」。抗日戰爭結束後又追隨蔣介石反共反人民,打內戰。1947年被俘,病死。
1928年春,原奉軍收編之積匪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東陵旁的馬蘭峪,蓄意長期挖墳盜寶。當時,國民革命軍北伐已進入河北地區,奉軍北撤,而冀東一帶散匪非常多,異常肆虐。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剿撫。路途中,孫殿英屢見東陵殿宇富麗堂皇,為了籌措剿匪資金,起了盜墓的想法。接著,他得知馬福田進駐馬蘭峪准備掘陵的消息,馬上命令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 看守陵寢的末代翼長阿和軒往,趕跑了馬福田。同時,為遮人耳目,他們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開始計劃盜墓行動。 1928年夏,軍閥孫殿英在河北省遵化縣成功的完成了盜陵。所盜的兩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後的東陵。 然而,當時的動亂年代中,照舊領兵當官, 而且日後步步高升,直至升到先遣總司令;所捕獲的重犯譚溫江也被保釋出獄, 繼續當他的師長……這種反常現象正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孫殿英是河南省永城人,本名孫魁元,號殿英,人們大都叫他孫老殿。 民國初年,軍閥連年混戰,割據為王者比比皆是。孫殿英也乘勢而起,糾集隊伍,稱雄一方。為謀取更大的勢力,孫殿 英先後投奔過豫西鎮守使丁香玲、國民軍長葉荃等人,後又轉投胡匪出身的張宗昌,深受張的賞識,被任命為師長。孫殿英搖身一變,通過種種手段,將自己的部隊發展成為一個軍事集團。後來,孫殿英率部與國民黨作戰,開始很有利,後來見形勢不妙,便投降蔣介石,被任命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在河北遵化一帶駐防。1928年夏,孫殿英率部駐扎薊縣馬伸橋,這里與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對於孫殿英來說,清室皇陵無疑是他垂涎已久的一塊大肥肉。清室皇陵共有五處,三處在遼寧省,兩處是滿清入關後在河北省遵化縣和易縣的東西二陵,這是清陵的主要部分。乾隆時期是滿清最鼎盛的時期,慈禧太後則是滿清掌權者中窮奢極欲者之一,所以,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後的陵墓最為奢侈,裡面放置了無數稀世珍寶。 當年清室讓位時,東陵不僅設有護陵人員,機構仍然承襲清制,而且還有旗兵、綠營兵駐陵守護,宗人府、禮工部等機構分別承擔陵寢一切事務。但是隨著世事的變遷,東陵漸漸脫離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軍閥手中。護陵大臣名存實亡,常不在官署,不僅不能有效保護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賣財物。於是,對東陵的破壞與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圖全面挖掘偷盜,大發橫財。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第二次北伐成功。其時,孫殿英率部駐防在薊縣的馬伸橋,此地離清東陵僅一山之隔。當時有個慣匪馬福田,探知東陵地區無人看守, 乾隆棺槨
就夥同其他匪徒竄到東陵盜寶。孫殿英聞訊,抓住這個時機,調動一團兵力,開到馬蘭峪,以軍事演習為名封鎖了馬蘭峪東陵,打跨了馬匪後,把東陵三十里內戒嚴,順勢掘東陵。 7月上旬,孫殿英部以軍事演習施放地雷為名,驅走全部守陵人員,封鎖關隘,實行戒嚴,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由於封鎖嚴密,所以外界雖有傳聞,卻不明真相。在動手盜陵的第三天,譚溫江前往北平晉謁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打探風頭,一見風平浪靜,次日馬上返回東陵,放手盜掘。盜墓之前,孫殿英先致函遵化縣知事,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由,要求遵化縣代雇騾馬車30多輛,以便從其他地方裝運軍糧。就這樣,孫殿英便為轉運盜墓財寶鋪好道路。當年留下的照片表明:起初,匪兵們並不知道地宮入口,而是遍地開挖,寶頂上、配殿外、明樓里都留下了他們挖掘的痕跡。1928年7月盜墓隊最終找到了地宮入口。原來,在高大的明樓後面,有一個「啞巴院」,傳說招募的工匠都是啞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機密。 在啞巴院北面的琉璃影壁,影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清東陵的陵寢結構大同小異。琉璃影壁下正隱藏著地宮入口。如果從正面橫向挖掘,會遇上條磚砌死的隧道;如果從寶頂上垂直往下開掘,則會增加多倍的距離;而如果從琉璃影壁下直接墜入,便能就近打通金剛牆,從最短途徑進入地宮。能找到這個捷徑的人,恐怕熟知內情。慈禧陵和乾隆陵稍有不同,由於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慈禧陵沒有啞巴院。在明樓底下進入古洞門,過道盡頭則是一道內部澆鑄了鐵筋的牆壁,它的裡面就是「金剛牆」。地宮的入口就在這金剛牆下。東陵修建得十分堅固,要完全刨開地磚不是件容易的事,匪兵們盜寶心切,便動用了炸葯。在硝煙彌漫的殘磚斷石中,再向下深挖 數丈,終於呈露出一面漢白玉石牆,它就是金剛牆。從牆中間拆下幾塊石頭,露出一個黑森森的洞口。一進宮門,匪兵們便被宮中金碧輝煌的建築迷住了,他們瘋狂地搶掠 孫殿英夜盜東陵
著,從腳下的金磚到天花板上的金龍,無不被他們奪走。而譚溫江此行的最大目標是要找到慈禧的地宮。入地宮的路徑非常隱秘,匪兵們一時無法找到。一位曾在這里建陵的老人,說出了地宮的門路。地宮的入口找到了,但十分堅固,普通器械根本無法打開,最後,他們搬來炸葯,這才打開入口。 孫殿英炸開慈禧太後的定東陵,得慈禧葉赫那拉氏之屍,雖歷經十數年而不腐。孫部從金槨內棺盜竊了大量稀世珍寶。但他仍不滿足,再掘乾隆皇帝弘歷的裕陵,他親自進墓點視寶物,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畫、書簽、寶劍等無算。裝了四五十箱,加封蓋章後拉回軍營。後來他回憶說:「乾隆的墓堂皇極了,棺材內乾隆屍體已化,只留下頭發辮子。陪葬寶物不少,其中最寶貴的是頸上的一串朝珠,一百零八顆中最大的兩顆是朱紅色,和一柄九龍寶劍,劍鞘面上嵌了九條龍,劍柄上嵌滿了寶珠……」 從清內務府的《孝欽後入殮,送衣版,賞遺念衣服》冊和李成武的《愛月軒筆記》所載,可見慈禧墓的隨葬品之巨,價值之連城。關於乾隆裕陵中的寶物,因無詳細記載可查,僅能根據發現的贓物及孫殿英部盜墓時所用的車輛之多來推算了。早在盜陵之前,孫殿英就曾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名,向遵化縣征調大車30輛,可想而知這30輛大車要裝多少寶物。 另外,從截獲和上交的盜陵贓物也可看出。孫殿英、譚溫江等盜掘東陵後急於想銷贓,四處活動國內外有關人士。譚溫江等人潛入北平(今北京),暗中委託古玩商黃百川代銷珍寶,被衛戍司令部截獲。8月4日,青島警察廳偵探隊在大港碼頭緝獲孫殿英部逃兵張岐厚等三人,查獲其攜帶的寶珠36顆。據張交待,其還在天津賣了10顆,得幣1200元,這46顆寶珠是在慈禧地宮撿到的。一個士兵尚且能擁有46顆寶珠,那連、營、團、旅、師、軍長所得的寶物就可想而知了。8月14日,天津警備司令部又在海關查獲企圖外運的東陵文物,計有35箱,內有大明漆長桌1張、金漆團扇及瓦麒麟、瓦佛仙、瓦獵人、瓦魁星、描龍彩油漆器、陶器等,系由某古董商委託通運公司由北平運到天津,預備出口,運往法國,所報價值2.2萬元。與此同時,在遵化截獲所謂國民政府內務部接收大員宋汝梅企圖攜帶的銅質佛像24尊,以及乾隆所書用拓印條幅10塊。在東陵案發兩個多月後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上交東陵文物中,有金鑲鐲、紅寶石、藍寶石、碧璽、漢玉環、翡翠、紅珊瑚龍頭、花珊瑚豆、瑪瑙雙口鼻煙壺、白玉鼻煙壺等300餘件。由此可見孫殿英部所盜寶物之巨。孫殿英掘墓盜寶被發現後,滿人嘩然。部分旗人團體,以及遜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張園)的溥儀等滿人上告到蔣介石那裡,要求嚴懲。此事一時轟動全國。 然而,就在政府大員調查之時,孫殿英卻坦然自若,竟以十二軍軍長和案情以外的「第三者」身份,向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遞交呈文,為盜陵的要犯、第八師師長譚溫江辯護,羅列譚與盜陵案絕無關系的種種理由。徐源泉看了孫的呈文,叫人捎信給孫,給孫指點迷津:你孫殿英這次辦事太過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韙,各方已經大嘩,我也難以一手遮天,進行庇蔭。可是有關關鍵人物你們都要設法疏通,行與不行,看你們的手段。你們這回擄獲不少,外人傳說有幾萬萬,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風浪平息下來,你們要下大本錢。甚至各軍團長、各軍長門前也要設法打點,只要他們不群起而攻之,民眾方面是可以壓服的。孫殿英心領神會,連忙從東陵贓物中挑選一批珍貴的,其中一柄九龍寶劍,劍面上嵌有九條金龍,劍柄上嵌有寶石,孫托戴笠送給了蔣介石;另一柄寶劍托戴笠送給了何應欽。乾隆頸項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顆,據說是代表十八羅漢,是無價之寶,那最大的朱紅色的兩顆,孫在天津時送給了戴笠;慈禧的枕頭是一個翡翠西瓜,孫托戴笠送給了宋子文;慈禧嘴裡含的一顆夜明珠最為珍貴,開是兩塊,合攏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則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發,孫將這件寶物也托戴笠送給了宋美齡。孔祥熙和宋靄齡見後十分眼紅,孫便又挑選了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去,才算了事。並將價值50萬元的黃金送給了閻錫山。 孫殿英辯解說:「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 並說:我發掘滿清東陵,有3個好處。第一,滿清入關之時,大興文獄,網殺士人,象呂留良,戴名世這樣的人,都被開棺戮屍,我雖不才,亦知道佛經有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滿清統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發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豐藏國庫。[1] 自東陵被盜後,清室遺臣多次到衛戍司令部要求嚴懲盜陵兇犯,但要犯譚溫江卻被保釋出獄,其他盜陵人犯又多逃出北平。各界人士紛紛電請政府,要求從速秉公處理,北平總商會請求組織特別法庭審判此案。不得已,閻錫山電令衛戍司令部從速組織軍事法庭,軍事法庭由商震上將任審判長。迫於輿論,陸軍監獄馬上將保釋在外的譚溫江重新收押,聽候審判。與此同時,第六集團軍總指揮徐源泉也將譚溫江以前呈報所謂馬蘭峪剿匪所得的東陵珍寶加封保存,移送衛戍司令部,並向外界表示對部下決不寬貸。東陵盜案於1928年12月中旬由軍事法庭開庭調查,此後即歸於沉寂。直至次年4月20日方開庭預審,至6月8日終審。預審中,主犯譚溫江拒不承認盜掘一事,而主謀孫殿英更是逍遙法外,他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新編獨立第二旅旅長,並協同任應岐討伐張宗昌。6月15日,軍事法庭決定擬出審判書呈報中央,將譚溫江等嫌疑犯在押,故久懸未決的東陵盜案結束。 軍事法庭上報幾個月過去了,因案情盤根錯節,難以判決。這時孫殿英已率領軍隊到隴海線上與閻錫山、馮玉祥取得聯系,又在嵩山附近民軍中收撫了兩萬多人,深得閻、馮的器重。經孫殿英與閻錫山交涉,譚溫江亦被釋放。以後孫殿英不斷加官進祿,提任安徽省主席、暫編第五軍軍長。在抗日戰爭時期,他和龐炳勛投敵組織新五軍。日本投降後,他又成為「曲線救國」的「忠臣」,被委派為先遣軍總司令,與人民解放軍為敵。在人民解放軍解放河南湯陰的戰役中,這個20多年來一直逍遙法外的盜陵主犯,終於被解放軍生擒,後死於戰犯收留所中。
④ 孫殿英清東陵盜寶記是怎麼回事啊 想了解下~~~
1928年,軍閥孫殿英為籌措軍餉,以演習的名義,封鎖十三陵地區,然後用炸葯將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後的東陵炸開,將陪葬的財物搬去一空,甚至開館,將兩位墓主人棄屍荒野。引起舉國震動,但由於局勢混亂,大盜墓賊孫殿英竟一直逍遙法外,甚至還屢屢陞官。
⑤ 誰有 東陵盜寶,又名天玄錄,txt全集版本,謝謝
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m
⑥ 東陵大盜由什麼改編的
第二次北伐期間,國軍第六軍團十二軍軍長孫殿英進駐清東陵所在的馬蘭峪,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封鎖四周,工兵營炸開慈禧墓,盜寶奸~屍,為民雪恨……
雖然被告到南京政府,後來有人發現慈禧的夜明珠出現在宋美齡的腳上……此案不了了之。
⑦ 關於東陵盜寶的小說
東陵大盜是東陵大盜
⑧ 東陵大盜主要講的是什麼
原奉系軍閥孫殿英不甘心被蔣介石吞並,便以缺乏軍餉為由,借軍事演習之機,開進東陵,盜掘了清乾隆皇帝和慈祥太後的陵墓
⑨ 什麼是東陵盜寶事件
1928年春,蓄意長期挖墳盜寶。當時,國民革命軍北伐已進入河北地區,奉軍北撤,而冀東一帶散匪非常多,異常肆虐。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剿撫。路途中,孫殿英屢見被拆毀的東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盜運,遂起了不義之心。接著,得知馬福田進駐馬蘭峪准備掘陵的消息,認為天賜良機,馬上命令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同時,為遮人耳目,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開始有計劃的盜墓行動。
孫殿英在軍部召開緊急會議,宣布崩皇陵也是革命,是繼承孫中山先生的遺志,為革命做出貢獻的「正義」之舉,並由馮養田宣布行動方案。至此,一場曠世罕見的盜寶事件,拉開了序幕。
以孫殿英為首的盜墓者用了7天7夜的時間,盜掘了清皇家陵園東陵地宮。
⑩ 東陵盜寶案傳奇--作者:蘇金星先生著
去起點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