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09年半月談文章
扎實推進我國農村養老制度建設
從黨的十七大提出「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要求,到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政策原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中國廣大農村開始破題了。這不僅對中國農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對當代中國實現和諧發展也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我們要提高認識,傾注感情,端正態度,把好事做好,把實事做實。
——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一定要從政治高度去認識。
老有所養是人類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社會最基本的責任之一。就目前情況而言,我國大部分農民還游離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之外,這種狀況的存在,與城鄉統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不相符合;與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也有很大差距。胡錦濤同志指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果,無論物質成果,還是精神成果,都應該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所共享,都應該滿足全體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農民,佔中國人口數量的絕大多數。如果廣大的中國農民不能或沒有實現對改革發展成果的共享,就不能說真正實現了科學發展觀。
進一步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的缺失也會嚴重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固然,由於我國生產力水平的制約,由於社會人力物力的制約,農村與城市間的絕對差距不可能馬上消除,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之間的福利差別也不可能完全拉平。但作為同一個國度內的公民,農民有權利要求最起碼的公平正義,政府也有責任保障最基本的公平正義。如果這一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會嚴重挫傷農民支持發展、投身建設的積極性,還會引起社會的對立和沖突。
再進一步看,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對於國民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也是有正面意義的。農村內需不振很大原因是農民為了養老防病,即使有錢也不敢花。如果我們解決了農民養老這一後顧之憂,農村內需必能從根本上得到擴張,從而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必須帶著真感情去投入。
把中國農民納入養老保險,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說到底是要花錢的,甚至還要花一筆不算小的錢。沒有基礎性的資金作保障,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就會流於空談。對此我們是有教訓的。
其實我國並不是從現在才開始考慮農民的養老問題,早在1986年就開始探索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經過十多年的篳路藍縷,到1999年無奈地宣布中止。沒有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完全靠農民自己繳費的積累。以當時農民的收入狀況,顯然不可能完全支撐起這一保障制度。
前車之鑒告訴我們,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各級政府要捨得投入。政府財政是比較緊張,尤其是目前金融危機的情況下更是雪上加霜。即使如此,只要我們帶著感情來投入,正如一位地方領導幹部所言,「政府少上幾個項目,少搞幾個政府工程,錢就可以籌措得到」。
對中國農民帶著感情去投入不是一種施捨,而是基於良心的回報。中國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他們的辛勤耕耘保障了我國的糧食安全;中國農民是我國工業化的付出著,數十年的剪刀差貢獻,使得我國進入了工業化的中期;中國農民是我國城市化的支持者,城市建設用地讓農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城市的高樓大廈又凝聚著農民工的汗水。中國農民為我們的社會做出了這么重大的貢獻,我們為什麼不能拿出發展中積累的部分財富為自己的父老鄉親、兄弟姐妹撐起一張老有所養的保障之網呢?
——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要以務實的態度去推進。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求我們從農民的角度,以務實的態度把每一個環節、每一種因素都考慮充分,照顧周全,制度才能有效運轉。
首先,制度設計要簡便易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涉及的人數眾多,數億農民要參保繳費,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要領取養老金。制度設計要做到繳費和領取時都簡便易行。比如農民流動性比較強,要允許在不同地域參保繳費;農民收入不穩定,萬一不能連續繳費時要能有變通辦法等。
其次,政策出台要務實。政府確定農民個人繳費率時一定要實事求是。把農民個人繳費率定低了,固然影響保障水平,但定得過高會把農民嚇走,而使得保障制度成為不可能。畢竟農民目前收入還不富裕,也不穩定。在我國目前的發展階段,低水平是一個客觀現實。從低水平起步,逐漸提高保障能力。
再次,區域模式要協同。盡管各地基礎不同,情況各異,制度設計可以因地制宜,不必整齊劃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畢竟是全國范圍內的一項制度安排,也只有在全國范圍內通行才有意義。所以各個地方在進行本地制度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普適性和兼容性,避免出現農民工因為保障金不能異地轉移而被迫退保的現象。
❷ 新養老時代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新養老時代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葉澤春最近有點煩
葉澤春最近有點煩。
作為西安某區的一名拆遷辦的普通工作人員,他不得不整天在外跑,處理那些讓人見了就心煩又不得不硬著頭皮來解決的雜碎事情。
葉澤春現在腦海里經常出現一種幻覺:人都是愛錢的動物,在金錢面前,自己的斯文甚至道德都可以淪陷掉!
更讓葉澤春受不了的是,這幾天他在外煩夠了,回到家裡還要忍受寂寞,連一頓熱乎飯都吃不上。一天兩天還能忍受,如今已經快半個月了,一回到家裡,看到那冰鍋冷灶沒有一點生氣的景象,葉澤春就忍不住的想摔碟子摔碗。
葉澤春當初選葉麗的時候,並非完全看中葉麗那自然得像一朵美麗花兒的相貌,更看上了葉麗出身農家的勤苦勁兒。在葉澤春的理解里,一個城市女孩,如果她單獨幹了太多的家務,她的怨氣肯定會像發電廠煙筒里的煙灰一樣向外噴涌,氣勢磅礴。但是葉麗不會,她完全出於自願,甚至給了葉澤春這樣一種錯覺:她幹家務也是一種享受!不信,你看,她一邊干著家務還一邊哼著小曲,臉上總……
❸ 新養老時代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新養老時代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新養老時代
作者:陝西玉周
獲獎介紹
更新時間2011-11-11 11:26:26 字數:847
該文獲得了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孝感市委市政府、孝感學院、香港銅鑼灣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舉辦的首屆「銅鑼灣」杯全球孝文化徵文大獎賽特等獎。這屆大獎賽總共收到自然來稿60多萬,參賽隊伍中不僅有來自北京等全國的大牌作家,而且有來自社會各階層的普通百姓。本文作者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在社會上沒有任何背景。本屆大獎賽堅持了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因此該作品有幸脫穎而出,一舉奪魁。
本次徵文活動評委會由北京、武漢、孝感、三地專家學者組成,其中,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副主任彭學明評論員,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書記、博導彭吉象教授等多名評委曾任矛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評委;分組、分類組建了5個評審小組,各小組聘請知名專家學者擔任首席評委。評審工作採取匿名集中封閉方式,分初評、復評、終評三個階段進行。初評、復評負責向終評工作推薦稿件,終評工作中,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評委會通過表決產生大獎結果。
本篇小說的獲獎理由是:父親英年早逝,爺爺奶奶撫育孫女兒耗盡心血,孫女兒長大成人,贍養爺爺奶奶艱苦卓絕。不僅僅是一個關於孝順與感恩的故事,還是一副關於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的矛盾糾結的現實和歷史畫卷,更是一幕幕懸念不斷的從古演到今的電視連續劇。不僅僅是一個80後女人的孝順故事,還是一部厚重而凝練的史詩。作品直擊張揚時代的一個沉重話……
請採納
❹ 西安和平門新時代養老院電話號碼
你可以在網路主頁上搜索西安和平門新時代養老院電話。
❺ 社會養老保險如何轉移
你只需要要求B市的工作單位辦理正式的勞動合同備案和用工登記手續,並辦理參保手續。在B市的保險辦要一份保險關系轉移函回A市列印參保證明辦理轉移,讓保險那邊直接把你的保險關系轉移到你現在的公司就可以了。
❻ 新時代養老來了,父母有人陪,兒女不麻煩,你願意接受嗎
傳統的養老都是子女負責贍養父母,如今的時代發展得越來越快,人們越來越忙,新時代的養老是把父母送進養老院里,這樣父母有人陪,子女也不麻煩,很多人覺得這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不過我不願意接受讓父母以這樣的方式養老,因為贍養父母不該假借他人之手,父母更加需要子女的陪伴,我們也要珍惜能夠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光。
一、贍養父母不該假借他人之手父母含辛茹苦養大了我們,他們沒有叫苦叫累,也沒有假手於人,當我們長大成人後終於有能力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了,這時候我們不該花錢讓別人來照顧自己的父母,否則會讓親情疏遠。我們應該自己照顧父母,這樣才不辜負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各位讀者,你們又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