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連續劇平凡的世界與原著小說有差距嗎
差距很大
很多情節小說裡面是沒有的
人物也做了調整,有的兩個人被編劇合並成了一個人
整部小說完全被掏空的基礎上,重新被填上了血肉,活脫另一個「人」的樣子!
建議你看原著
請採納~
B. 對路遙《平凡的世界》的文學評價
評價鑒賞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給中國文學創造的神話,不僅是一個呈現在眼前的小說世界,以及他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活在我們中間,而且還打開一扇精神世界的大門,人生格局就此改變:空闊、寬容、堅硬、柔軟、寫實,這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紀錄片《路遙》製片人吳建榮評價)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路遙獲得了這個世界裡數以億計的普通人的尊敬和崇拜,他溝通了這個世界的人們和地球人類的情感。(陳忠實評價)
《平凡的世界》是用溫暖的現實主義的方式來謳歌普通勞動者的文學作品。與《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難轉化為一種前行的精神動力。描寫苦難的新時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難轉化為一種精神動力的作家卻並不多,路遙當屬其中之一。這部小說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青年人,但他們自強不息,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其中,孫少安是立足於鄉土矢志改變命運的奮斗者;而孫少平是擁有現代文明知識、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們的故事構成了中國社會普通人人生奮斗的兩極經驗。
《平凡的世界》還傳達出一種溫暖的情懷。一是作者對作品中的人物寄予了同情心,對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做到了極大的尊重和認同。不要說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作品中的一些消極人物,如鄉土哲學家田福堂,游手好閑的王滿銀,善於見風使舵的孫玉亭,甚至傻子田二的身上,都直接或間接地折射出人性的光彩。二是作品處處展現溫暖的親情與友情,是一部溫暖人心的小說。小說中有大量關於人間親情的描寫,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孫玉厚一家了——孫玉厚勤勞樸素、忍辱負重;他的兒女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等自強自立、善解人意、善於幫助別人。小說還書寫了美好的同學之情、朋友之情、同事之情、鄉鄰之情等人間美好的情感。三是作品中的愛情寫得很美,被賦予無比美好的內涵和想像空間。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無性不成書」的長篇小說創作風氣中是難能可貴的。如孫少平和田曉霞在杜梨樹下近乎柏拉圖式的戀愛,就寫得很純美,讓人為之感動。
這部小說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正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自覺繼承。這樣的小說對底層奮斗者而言,無疑具有「燈塔效應」。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能產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影響的原因。(延安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梁向陽評價)
平凡的世界 (路遙所著經典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1991年3月份《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一版於1986年12月在文聯出版社出版;第二版於2012年3月在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正式發行。
C. 有人說《平凡的世界》是被過譽的名著,為什麼這樣說
小說描寫了改革開放初期,農村青年男子孫少安兄弟為了改變自身命運,從農村走向城市,經歷了種種喜怒哀樂,最終過上了別人羨慕的生活。小說於1991年獲得了第3屆茅盾文學獎,路遙從此也成為全國著名作家。
其二,此小說充滿理想化色彩,對人性本質挖掘深度不夠。小說是貼著大地飛行的藝術,跟現實生活若即若離。在寫作目的上,是通過人物命運的起伏,來表現一個時代的共性,記錄時代真相,而不是按照個人理想來抒發個人情緒,塑造烏托邦世界。在這一點上,路遙由於生活閱歷較淺,他寫作《平凡的世界》時才35歲左右,所以,把他筆下的主人公,如孫少安、孫少平兄弟,田曉霞等人物,都塑造成了道德楷模,幾乎沒什麼瑕疵,以至於他們太完美,成了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D. 如何評價《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說
《平凡的世界》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沒有之一。這里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平凡的,但是每一個人物又折射出不平凡的光芒。同時在平凡的人性當中,可以讓每一位讀者的靈魂得到升華。這就是我對於小說總體的感覺。
路遙曾經立下誓言,要在40歲之前完成也不能夠打動人心的巨著,《平凡的世界》是他拼搏奮斗的結果,就是他與病魔抗爭,結出的最豐碩的成果。
《平凡的世界》描寫的是黃土高原,在那一塊貧瘠的土地上,人們不斷的奮斗,不斷的追求,不斷的探索,從而成就了這一群朴實無華的平凡人。
每一個角色都充滿了立體感,讓人在讀的時候,好像都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這群可愛的人,在這片故土上生生不息,同時又充滿著對生活的希望,對幸福生活的渴求。殊不知這群平凡的人們,卻閃爍著最偉大的人性光芒。
故事是圍繞孫少平和孫少安弟兄兩個人的情感軌跡來寫的。
孫少安,一個貧困家庭當中走出的男子,但是他腦子裡面充滿了新奇的想法,為了改變這個世界,不惜與命運抗爭,帶領全隊人擺脫窮困。在面對喜歡他的田潤葉的時候,他也不忘記自己是一個窮家薄業裡面走出來的兒子,不敢高攀,可是他從來也沒有想到,他的這份絕情,對別人的傷害有多大。
孫少平,一個受過高中教育的農家子弟,從小就知道家庭情況,天天吃著黑面饃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對於別人的東西從來都不奢求。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懂得生活的真與善,懂得人性的美與丑。所以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奮斗,最終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完成了那不平凡的世界的歷史巨著。特別是在煤礦中的那一段日子,可以說是經受著生與死的考驗,也讓他終於明白生活的真諦是什麼。
讀完《平凡的世界》,再看看周圍的一切,我突然覺得自己的渺小,有同時覺得生活的偉大,正是這無數的平凡的小生命,才組成了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
E. 《平凡的世界》為何讀者反響強烈,一些專家卻評價不高
首先是因為《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比較適合年輕人去讀的,而專家一般都是年齡比較大的人。《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路遙的著作,裡面不僅描寫了當時鄉村的生活,也描寫了很多的愛情,因此這本書是一部比較偏向於愛情方面的書籍,所以說專家對這些東西並不是太敏感,因此他們覺得這本書並不是太好。
總之,《平凡的世界》這本書並不被專家們所認同,是因為專家們對待這本書的態度不同,因此導致了他們覺得這本書不好。
F. 為什麼《平凡的世界》得不到中國當代文學界的認可以及《平凡的世界》的硬傷
為什麼說《平凡的世界》得不到中國當代文學界的認可呢!從我十年前上中學的時候這本書就很熱了,一直到現在還有人討論,怎麼就說不認可了!估計是文學界的所謂領導專家不認可吧。
G. 你覺得《平凡的世界》是被過譽的名著嗎
《平凡的世界》的確很勵志,但從藝術上看,路遙刻畫的人物比較刻板的,他的敘事和語言也是非常粗糙的,全景式的展現了身處黃土高原的農村人的生活,以及時代的變遷。只有未來人們的眼睛,撥開歷史風塵的睫毛,從歷史角度看問題,才能辨別這部長篇是否名不副實。
H. 你認為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是悲劇還是喜劇
那是我們曾經的生活,有悲有喜。
I. 如何看待《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
《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我覺得作者從用筆的角度來說是寫的不錯的,但是這個故事帶蓋,我並沒有看懂是什麼意思,我不是很喜歡這個結局,因為會讓人覺得壓抑,我很喜歡那種大團圓式的結局。
J. 你們怎麼看《平凡的世界》這本小說
《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值得一看,文章用詞生動傳神,是一部反映當時中國面貌的現實主義小說。雖然社會冷酷,但主人公們堅強自信,百折不饒,小說富於了主人高尚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