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分別是誰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分別是莫泊桑,契訶夫,歐亨利。
歐·亨利 美國作家,也是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歐亨利是一個幽默的人,他年輕的時候做過很多職業,他時常帶給人們歡樂,他所經歷過的事情也最終成為他的素材因素。他創作過300多篇小說,他在各地遊走中也見到了很多貧苦的農民。她們的生活狀況以及與她們純潔的品質之間的反差,他用文章來描寫她們純真,勇敢,勤勞等品質。歐亨利也創作了他獨特的結尾,後來也被稱作歐亨利式結局。也就是結尾跌宕起伏構思巧妙,往往讓人出乎意料。
②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分別是誰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是:法國的莫泊桑; 俄國的契訶夫; 美國的歐·亨利。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
2、契訶夫:
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
3、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
(2)雨果與誰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擴展閱讀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莫泊桑患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巨大的勞動強度,使他逐漸病入膏肓。
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莫泊桑於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代表作品有《項鏈》《漂亮朋友》《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等。
③ 莫泊桑和哪兩個人被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契訶夫和歐抄·亨利。
居伊·德襲·莫泊桑,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品有《項鏈》《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於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3)雨果與誰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擴展閱讀:
契訶夫的小說的特點:
契訶夫的小說緊湊精煉,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其劇作對19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的狀況。
他的作品的兩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並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契訶夫被認為是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④ 誰和莫泊桑.契訶夫合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1)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訶夫
十世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
⑤ 劉紹棠與哪國的和哪國的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你看錯了吧,劉紹棠,中國著名鄉土文學作家,"荷花澱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運河鄉土文學體系"創立者。
現在一般認為契訶夫,莫泊桑,歐亨利和馬克吐溫(現在可近似認為,代表的短篇小說《競選州長》)為世界短篇小說巨匠,分別為俄,法,美,美
⑥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是:法國的莫泊桑; 俄國的契訶夫; 美國的歐·亨利。
居伊·內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紀後容半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曾拜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短篇小說藝術大師。
威廉·西德尼·波特。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
(6)雨果與誰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擴展閱讀:
莫泊桑繼承了福樓拜、巴爾扎克、斯湯達等現實主義大師的寫實傳統,同時又追隨左拉等自然主義先驅人物,在寫作中他正視現實、尊重歷史,特別是不讓自己在作品中出現。他的文章中幾乎找不到平鋪直敘的說教,他的創作最大特點就是善於隱藏自己。
同時,他更巧妙地掌握了如何在隱藏的同時,傳達給讀者自己的觀點,最終給讀者以啟迪和教育。這種隱藏並不是真正的隱藏,他恰到好處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題,比那些平鋪直敘的陳述和冗長的道理更耐人尋味。
⑦ 被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的都是誰
莫泊桑
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1880年發表第一個短篇小說《羊脂球》,此後陸續寫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小說,博得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贊譽。他的創作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紀後半期的法國社會現實,無情地揭露了資產階級道德風尚的丑惡,對下層社會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說構思新穎,描寫生動,人物語言個性化,布局謀篇別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羊脂球》、《項鏈》等,長篇小說《一生》、《俊友》(又譯做《漂亮的朋友》等。
契訶夫
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短篇小說藝術大師。他的早期合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於悲劇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代表作有短篇小說《變色龍》、《苦惱》、《凡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歐·亨利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現實主義著名作家。曾被誣告罪入獄三年。後遷居紐約,專事寫作,他幾乎每周寫一篇短篇小說,供報刊發表。他一生創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對腐朽的資本主義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虛偽的道德給予揭露和諷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白菜與皇帝》,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等。
⑧ 契科夫與法國的什麼和美國的什麼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①莫泊桑、歐亨利 ②碎瓊亂玉 迤邐 緊 【解析】 試題分析:這些考查的都是文學常識中的經典,應該熟練掌握。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⑨ 被譽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的法國作家。
莫泊桑(
Maupassant 1850
~
1893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是世界
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他們分別是
法國
莫泊桑,
美國
歐亨利,和
俄國
契
訶夫,擁有「短篇小說之王」的美名
.
又和俄國契訶夫稱為「雙壁」18
50
年
8
月
5
日生於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
19
世紀
70
年代是他文學創作的重要准備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
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
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
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瑣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
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描寫人情世態,構思布
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除了《羊脂
球》
(
1880
年創作)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作了包括《一
家人》、《我的叔叔於勒》、《米隆老爹》、《兩個朋友》、《漂亮朋友》、
《項鏈》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短篇的主
題大致可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我的叔
叔於勒》;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
品格,如《歸來》;第三是描寫普法戰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羊
脂球》這本書是由《羊脂球》、《我的叔叔於勒》、《菲菲小姐》等短篇
小說組成
.
莫泊桑短篇小說布局結構的精巧、典型細節的選用、敘事抒情的
手法以及行雲流水般的自然文筆,都給後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莫泊桑的長
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作了
6
部長篇小說:《一生》、《俊
友》、《溫泉》、《皮埃爾和若望》、《像死一般堅強》和《我們的心》,
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
居斯塔夫·福樓拜
(
1821-1880
)
是
19
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生於法國諾曼底盧昂醫生世家。
童年在父親醫院里度過,醫院環境培養了他細致觀察與剖析事物的習慣,
對日後文學創作有極大的影響。福樓拜在中學時就熱愛浪漫主義作品,並
從事文學習作。早期習作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
1840
年,他赴巴黎求學,
攻讀法律,期間結識雨果。
1843
年放棄法律,專心文學。
1846
年,回盧昂,
結識女詩人路易絲·柯萊,隨後有近十年的交往。定居盧昂期間,他埋頭
寫作,偶爾拜會文藝界朋友,直到生命最後時刻。晚年,他曾悉心指導
莫
泊桑寫作。
[1]
1857
年,福樓拜出版代表作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
轟動文壇。但作品受到當局指控,罪名是敗壞道德,毀謗宗教。此後,他
一度轉入古代題材創作,於
1862
年發表長篇小說《薩朗波》。但
1870
年
發表的長篇小說《情感教育》,仍然是一部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作品。小
說在揭露個人悲劇的社會因素方面,與《包法利夫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外,他還寫有《聖·安東尼的誘惑》(
1874
)、未完稿的《布瓦爾和佩
庫歇》
(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奇特的傑作被很多西方現當代作家、批評家視
為福樓拜的巔峰之作,其對
19
世紀末及至
20
世紀文學,尤其是現代主義
文學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
、劇本《競選人》(
1874
)和短篇小說集《三故
事》(
1877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