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金庸十四部作品的時間先後順序
《天龍八部》 北宋
《射鵰英雄傳》 南宋
《神鵰俠侶》 宋末元初
《倚天屠龍記》 元末明初
《碧血劍》 明末清初
《鴛鴦刀》 清初
《飛狐外傳》 清
《雪山飛狐》 清
《白馬嘯西風》 清
《鹿鼎記》 清 康熙
《書劍恩仇錄》 清 乾隆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沖這類人物所追求的目標。因為想寫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所以本書沒有歷史背景,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 (金庸自己說的)
《俠客行》 《連城訣》書上沒說
❷ 金庸小說歷史年代排列順序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
二.北宋後期
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
三.南宋中後期
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
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張三豐90歲到張無忌22歲)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計是明朝中期
因為有武當派,而且書中官職是明朝的,並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還
有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俠客行》:明朝
因為有武當派,並且書中好象沒有什麼民族矛盾,而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
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
六.清朝
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
鰲拜死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為1670年,韋小寶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那是1689年
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
因為《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
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
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歷)
書上開頭就寫了「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
13.《鴛鴦刀》:清朝
書上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連城訣》:清朝
這個沒什麼大道理,因為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這可是金庸授權的,而且從
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馬嘯西風》:清朝
❸ 金庸所有武俠小說里的連貫時間線是怎樣的
越女劍 戰國
天龍八部 五代十國/北宋/遼/金
射鵰英雄傳 南宋
神鵰俠侶 南宋末/元初
倚天屠龍記 元末
笑傲江湖 明
碧血劍 明末
鹿鼎記 清初康熙
書劍恩仇錄 清 乾隆
雪山飛狐 清 乾隆
飛狐外傳
❹ 哪位大神可以幫忙梳理下金庸小說的時間線
金庸的小說如果是按照他成書的時間來講的話
1955年是書劍恩仇錄,
1956年是鴛鴦刀和碧血劍
1957年是射鵰英雄傳。
1959年是神鵰俠侶和雪山飛狐。
1960年是飛狐外傳。
1961年是倚天屠龍記和白馬嘯西風,鴛鴦刀。
1963年是天龍八部和連城訣。
1965年是俠客行。
1969年是鹿鼎記。
1971年是碧血劍。
十五部作品連起來時。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其中越女劍排除在外。
有人分析,這也是金庸在香港這個特殊的地方,所誕生出的特殊的敏感和氣質。在動盪之中有著強烈的愛國情懷。
還有的人將每一個人物和歷史軸相對應,真正寫出了金庸人物的歷史軸,那是骨灰級的粉絲。比如某年某月國家有什麼大事,而楊康誕生在哪裡?又比如某年某月,歷史上有什麼大事?蕭峰在做什麼?這其實看起來既幽默又深沉。不是我這短短的篇幅可以承載的。希望大家自己去翻找。
希望我的答案你能夠滿意!
❺ 金庸武俠按發生時間如何排列
按背景時間排序為:
1、《越女劍》:春秋末年吳越爭霸時期,約公元前473年--前463年
2、《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3、《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公元1199年--1221年
4、《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或六年--開慶元年,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5、《倚天屠龍記》:南宋末--元末明初,公元1262--1263年
6、《連城訣》: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7、《碧血劍》: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或順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8、《俠客行》:清初
9、《白馬嘯西風》:清初順治年間
10、《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
11、《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12、《飛狐外傳》: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13、《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
14、《鴛鴦刀》:清中前期約公元1644年--1796年
15、《笑傲江湖》:不明,有論證應為清朝
(5)金庸小說人物時間軸擴展閱讀:
金庸武俠小說的藝術價值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
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道德規范的沖突。顯然,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
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謳歌。
❻ 求教:金庸作品裡故事 時間順序
金庸小說的時代順序
⒈越女劍———越王句踐復國
⒉天龍八部——北宋
⒊射鵰英雄傳—南宋
⒋神鵰俠侶——南宋末
⒌倚天屠龍記—元末
⒍俠客行———明中(因為已有武當愚茶道長,故在倚天之後)
⒎笑傲江湖——明中(鹿鼎記:前朝有令狐沖……碧血劍:五毒教於五仙教何惕守100年)
⒏碧血劍———明末
⒐鹿鼎記———清康熙
⒑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⒒飛狐外傳——清乾隆
⒓雪山飛狐——清乾隆
⒔鴛鴦刀———清
⒕連城訣———晚清(作者依照長工和生的故事取材,故此推論)我想俠客行與笑傲江湖的順序或有爭議,可以互換。
❼ 金庸的15部小說的時間順序
按寫作出版時間順序:
《書劍恩仇錄》( 年)、《碧血劍》(1956 年)、《射鵰英雄傳》(1957-1959 年)、《雪山飛狐》(1959 年)、《神鵰俠侶》(1959-1961 年)、《飛狐外傳》 (1960 年)、《倚天屠龍記》(1961 年)、《白馬嘯西風》(1961 年)
《鴛鴦刀》(1961 年)、《連城訣》(1963 年)、《天龍八部》(1963-1966 年)、《俠客行》(1965 年)、《笑傲江湖》(1967 年)、《越女劍》(1970 年)、《鹿鼎記》(1969-1972 年)
按故事發生時間順序:
《越女劍》 東周、《天龍八部》 北宋、《射鵰英雄傳》 南宋、《神鵰俠侶》 宋末元初、《倚天屠龍記》 元末明初、《笑傲江湖》 明、《碧血劍》 明末清初、《鴛鴦刀》 清初、《白馬嘯西風》 清、《鹿鼎記》 清 康熙、《書劍恩仇錄》 清 乾隆、《飛狐外傳》 清 乾隆、《雪山飛狐》 清 乾隆
《俠客行》與《連城訣》發生時間未知。
(7)金庸小說人物時間軸擴展閱讀: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14部武俠小說的首字,構成了這幅對聯。加上另一部短篇《越女劍》,「金庸作品集」風靡了整個華人世界。
北宋詞人柳永的詞作在當時流傳很廣,以致於「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而金庸的武俠小說以及根據金庸作品改變的電視劇、電影的流傳,以今日傳媒業之發達,說其傳播程度遠超柳永當不為虛。在幾十年時間里,金庸作品被一再翻拍,牢牢占據電視機的熒屏,一批批明星因為主演金庸武俠劇而成名。
在圖書方面,金庸作品暢銷幾十年,銷售過億冊,大概也只有特殊時期下「毛選」所創造的記錄能與之相比。而其作品由「盜版」而正版,由單品種到全系列的引進出版,更伴隨著國人版權保護意識的萌芽和發展,與改革開放30年同步。
時至今日,金庸作品也從「成年人的童話」進入了各種版本的中國文學史,成為學者們的研究課題。
❽ 求金庸著作的時間年表
1、1955年 《書劍恩仇錄》
1955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連載一年,奠定武俠文學基業。
2、1956年 《碧血劍》
1956年,在《香港商報》全年連載《碧血劍》,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3、1957年—1959年 《射鵰英雄傳》
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4、1959年 《雪山飛狐》
1959年始連載於香港《新晚報》。英譯本由莫錦屏翻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1993年推出。
5、1959年—1961年 《神鵰俠侶》
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6、1960年—1961年 《飛狐外傳》
1960年—1961年首次連載於《武俠與歷史》雜志。該書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卻寫於其後,二者互相關聯,卻不完全統一。
7、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白馬嘯西風》
1961年10月—11月連載於香港《明報》,一篇著力寫「情」的小說。
8、1961年 《倚天屠龍記》
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把《明報》自《神鵰俠侶》以來所產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把讀者的眼光和注意力吸引和固定在了《明報》上。
9、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鴛鴦刀》
最初連載於1961年5月1日—28日的香港《明報》。敘述了江湖上盛傳的鴛鴦寶刀的秘密以及圍繞它發生的故事。
10、1963年《連城訣》,又名《素心劍》
最初在1963年刊載於《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送的《東南亞周刊》,書名本做《素心劍》。
11、1963年—1966年 《天龍八部》
這部小說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前後共有三版,並在2005年第三版中經歷6稿修訂,結局改動較大。
12、1965年 《俠客行》
1965年首次連載於《東南亞周刊》,主要敘述一個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經歷。
13、1967年 《笑傲江湖》
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1969年完成。小說通過敘述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的經歷,反映了武林各派爭霸奪權的歷程。
14、1969年—1972年 《鹿鼎記》
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年-1972年間。2015年,金庸授權北京市西城區非遺保護中心,將《鹿鼎記》改編為評書,由「連派評書」唯一繼承人連麗如及其弟子播講。
15、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越女劍》
發表於1970年1月《明報晚報》上。小說藉助歷史上的傳說和事實,不但抒發了歷史情懷,還表現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國之仇與個人的愛結合在一起。
❾ 金庸有哪些作品 按時間線先後順序排
作品和順序:
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❿ 想問一下誰知道金庸的幾部小說,按歷史時間的順序應該怎樣排序
我這個可能會比較准確:
金庸的小說,有很多部之間都有多多少少的聯系(按從古至今排序)
1:越女劍
理由:發生時代在春秋,時間夠遠了吧,那時候可能孔子還沒有
2:天龍八部
理由:發生在北宋,小說中喬峰帶阿紫治病期間遇到一位人物叫完顏阿骨打,此人便是金的開國皇帝,而在排名第二的小說《射鵰》中,出現的皇帝正是金的最後一個皇帝完顏鴻烈。
3:射鵰英雄傳
發生在南宋,這部小說將作為排序的基準點
4:神鵰俠侶
理由:南宋,不用說了吧,就是不喜歡金庸也應該多多少少聽過吧
5:倚天屠龍記
理由:發生在元末明初,倚天劍、屠龍刀正是郭靖和黃蓉臨死鑄就的,還有小說中說的前輩郭襄正是他倆人的女兒,而且小說最後出現了小龍女的後代,所以發生時代在神鵰俠侶之後。
6:笑傲江湖
理由:明朝中期,倚天屠龍記里張三豐創立武當,而在笑傲江湖裡,沖虛道長正是其第四代傳人,所以此部小說在《倚天屠龍記》之後。
7:碧血劍
理由:發生在明末清初,倚天屠龍記發生在明初,而笑傲江湖裡張三豐第四代傳人沖虛也充其量是明朝中期的事,而碧血劍卻發生在明朝瀕臨滅亡之際,所以排位《笑傲江湖》之後。
8:鹿鼎記
理由: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的事,況且碧血劍里還是小丫頭的公主在鹿鼎記里已是得道的獨臂神尼。
9: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鴛鴦刀
理由: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