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中越十年戰爭時有誰那時成年了啊那時戰爭對國內老百姓影響大嗎
實際上當時對老百姓的影響並不大
當時的中越戰爭從85年開始規模就下來了,86年的時候開始比較大規模地組織英模代表團,到處巡講
而且當時經濟搞活,老百姓最關注的就是如何賺錢改善自己的生活
② 十年中越戰爭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對越反擊戰的戰略得失
1961年5月,肯尼迪派遣一支特種部隊進駐南越,武裝介入越南內戰。當時中蘇在意識形態問題上惡語相向,爭吵不休。但是在全球戰略利益上,中蘇還是一致的。所以,中國出槍,蘇聯出飛機。中美蘇就在越南這塊地上幹了起來。這就像三國時候的魏蜀吳,雖然,劉備和孫權私下裡也為荊州爭來斗去,但是合力抗曹操還是一點不馬虎的。
蘇聯人高馬大,加上越南人好勇鬥狠,美國人已經很吃力了。更糟糕的是,周恩來還通過外交途徑告訴美國,打仗可以,但是不能越過北緯17度線,否則中國出軍。這是不是個空頭支票我不知道,反正美國真的像是司馬懿怕了諸葛亮,硬是不敢越過北緯17度。這樣,北越軍隊有勝無敗,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幾年下來,美國實力消耗嚴重。美國人民有個特點,從來不關心什麼正義非正義,打勝仗就支持,打敗仗就反戰。6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反戰運動一潮接一潮。越戰開始的時候70%美國人贊成增加防務費用,也就是說支持打仗,到1969年尼克松任職時,比例降到了不足10%。(從伊拉克看,美國人現在還是這個德性)。
70年代初,美國人開始尋求戰略緩和。毛周抓住這一機會,1972年打破中美僵局,實現戰略和解,中美蘇大三角成為全球關系大框架。可見,毛周外交的原則始終是國家利益,而不是意識形態。其原則,也是始終是維持中美蘇之間的平衡,從而獲得最大的戰略利益。
70年代初,中美戰略和解。但是中國外交仍然非常獨立。79年,中越一戰,標志著中國徹底放棄外交上的獨立,站到了美國一側。我的意思不是說中越不能戰,但是打到什麼規模,目的是什麼,決策者一定要清楚。
小國,屬於大國的戰略棋子,毛周向來是以和為主,恩威並施,即使打,也是斗而不破。實際上毛周時代,在1974年我國就和南越打了一個小規模的海戰。雖然規模小,但是搶回了西沙群島,戰略意義非同小可。79年開始的中越南疆之戰,前後10年。毛周時代,哪一戰需要10年。蔣介石3年,美國3年,印度3個月。一個小小越南,10年。這一下,徹底把這個戰略棋子打沒了。
中國戰略轉向,美國因此從中蘇夾擊的態勢中擺脫出來。中國是平衡美蘇的一個關鍵砝碼,毛周一直小心翼翼的調節自己的位置,來保持自己和美蘇之間的均勢。中國徹底倒向美國,蘇聯單獨承受美國的壓力。雖然80年代蘇聯勢力一度擴張,但獨木難支,10年以後蘇聯宣告解體。而這時,中國的國際地位也無可避免的衰落了。蘇聯解體後,美國開始敲打中國。1993年銀河號事件。1999年美轟炸我大使館。2001年,美電子偵察機入侵我國南海。
大國地位的一個主要標志是有多大能力參與國際事務以及避免外國勢力介入國內事務。看毛周時代,南北朝鮮的北緯38度國境線,南北越南的北緯17度停火線,中國都是決定力量。而如今,不但新疆、西藏問題國際化,連一個小小的台灣也成了國際問題。以前,中國的外交斗爭在美國的後院拉美,而現在,美國逼近中國的戰略腹地新疆、蒙古。東北方面,韓國意識形態已經完全美國化。我國面臨的安全形勢幾乎和1931年日本入侵前一樣惡劣。
越南之戰,醉翁之意不在酒。小小越南,久拖不決,其目的是為了幾大軍區輪戰,借機大軍區司令互調,軍中勢力全部調整。這樣就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但是代價是毛周辛辛苦苦20年奠定的的中美蘇三國框架付之流水。
從長遠來看,美國獨大,對於中國的安全非常不利。這就像三國爭霸的時候,如果孫權聯曹抗劉,短期有利。但是一旦曹操消滅劉備,接下來孫權就很危險了。所以,長久之策是聯劉抗曹,而不是聯曹抗劉。
我覺得我們安全形勢的變化以及國內安全問題的國際化已經說明了這個道理。
這種情況在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多次。南宋末年,南宋,蒙古和金又是一個三國爭霸。1211年,成吉思汗親率大兵攻金。金國雖然屢戰屢敗,但實力所在,蒙古貴族長期不能達到滅亡金朝的目的。因此,蒙古和金國不約而同向南宋派遣使者,希望結盟。結果南宋君臣選擇助強攻弱,和蒙古結盟。1234年,南宋軍與蒙古軍聯合攻佔蔡州,金朝滅亡。接著,蒙古就開始對南宋的進攻。
是聯弱抗強,還是聯強抗弱,一個正確的戰略關乎國家長治久安。孫權聯弱抗強,三國始終保持鼎立格局;而南宋聯強抗弱,助蒙攻金,結果金亡而宋危。今天的共和國,20年間重文輕武,戰略選擇和南宋多麼接近。1211-1234,蒙古和宋國的友好關系保持了20年。1979-1989,中國和美國的友好關系也只保持了10年。蘇聯解體後,中美關系急轉直下。美國一下子就從親親密密轉為步步進逼。如今中國被重重包圍,不就是南宋末年歷史的重演嗎。
(不管怎樣,戰爭中流血犧牲的勇士是永遠值得尊敬的。)
③ 求一本關於中越邊境戰爭的小說
李存葆的小說《高山下的花環》,還改編為同名電影。
④ 越南自衛反擊戰有什麼小說
《高山下的花環》《中越戰爭秘錄》《兄弟,替我回家》《穿越死亡》《血色山茶花》《橡膠林的記憶》《老山狙擊手》《縱深地帶》《西線軼事》《國之利芒》《滴血木棉》《浴火南疆》《敵人沒死》《雷場上的相思樹》《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十八號貓耳洞》《一本打開的日記》(老山篇)等等
⑤ 求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書,最好是紀實之類的比較真實的。小說不需要
中越戰爭實錄,放心無毒:http://wanghuazhang123.blog.163.com/blog/static/449315200861911123212/
中越/台海戰爭記實
《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戰例選編》版一套5冊
西線凱歌權克爾出版(香港)有限公司:1979對越戰爭親歷記 王志軍著 我在淘寶網買的, 共花了130元 最大特點;客觀,真實。國內是不會發行的!~
⑥ 推薦幾本關於的越戰小說
遠徵士兵的之越戰的血
⑦ 中國自衛反擊越南憶錄文學作品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官方稱為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則又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中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以下簡稱越南)之間的戰爭。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二十世紀九十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1]
⑧ 虎嘯南疆 中越戰爭全紀實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虎嘯南疆中越戰爭全紀實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⑨ 越戰小說排行榜前10名
越戰復小說《死亡地帶》制
越戰題材小說《煙樹》
越戰題材小說《歲月之間》
<發卡山一日>
邁克爾·黑爾的長篇小說《快件》
硝煙散盡--越戰長篇小說
我的越戰- 最新章節
補充問題回答上面就是美國的《煙樹》很好看
還有就是中國的越戰小說比如
中越戰爭
老山界
越戰秘聞
⑩ 中越戰爭秘錄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鏈接:
《中越戰爭秘錄》是由金輝,張惠生,張衛明編寫,由時代文藝出版社於1990年出版的一部紀實文學作品。該書以真實的筆觸、大量鮮為人知的事實,披露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的真實背景和世界各國的關注與議論,展現了戰爭的殘酷、戰場的慘烈及戰士們頑強的戰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