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考語文 如何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基本信息 小說閱讀----分析人物形象,賞析刻畫方法
【考綱解讀】
在考綱中,對版文學類權文本閱讀明確要求:「欣賞作品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落實到小說閱讀中,即要求我們能夠准確把握小說人物的形象特徵,學會賞析刻畫人物的技巧,分析作品塑造人物的用意或作用(表達思想情感)。
1、關於小說人物的形象特徵:包括兩個方面,外在的特徵和內在的特徵。外在特徵是指人物的外貌、衣著、職業、生活習慣等;內在特徵是指人物的心理狀態、精神品質、命運變遷等。
2、關於人物塑造的寫作方法:包括兩個方面,直接刻畫和間接刻畫。直接刻畫是指對人物的外貌(肖像、衣著)、心理、動作、語言等方面直接描寫以表現人物特徵;間接刻畫更多的是通過環境描寫與他人的言行來體現、烘托、反襯人物的性格命運。
3、關於小說塑造人物的作用:整體上說就是反映社會現實生活。主要包括:一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某種價值觀、道德觀或行為品行;二是通過人物的命運發展來反映某種社會現狀,
㈡ 如何解答小說中的人物形象類考題
初中小說人物形象分析:http://wenku..com/view/55929bdfce2f0066f5332292.html
高考小說人物形象分析:http://wenku..com/view/34caa6637e21af45b307a89c.html
㈢ 如何賞析閱讀題型中的人物形象
賞析閱讀題型中的人物形象需要了解常見設問方式、常用的思考角度以及答題模式。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是小說的基本特徵,被稱為小說「三要素」。我們閱讀小說時可以把「三要素」作為突破口。人物形象的概括與分析,幾乎是小說文本中的必考題,部分考題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題是概括後再分析。
(一)常見設問方式
(1)×××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2)×××具有哪些優秀的品質?請結合文本分析。
(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徵怎樣?請簡要概括。
(二)常用的思考角度
尋找概括分析的切入點,一般從五個方面思考:
(1)從小說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經歷、教養等方面入手。因為這些直接決定人物的言行,影響人物的形象(性格)。
(2)從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過小說對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進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徵。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時最需關注的一點。
(3)從分析情節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徵。在情節的展開中,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行為和心理狀態,再現活生生的鮮明個性。因此,欣賞人物形象,可以從情節入手,據情節論人。在但在分析時要全面,注意區別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和發展變化。
(4)從分析環境入手,探究人物命運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會原因。人物的成長變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與社會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什麼樣的典型環境塑造什麼樣的典型性格。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動的。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還要聯系人物活動的社會歷史背景。這樣才能准確把握人物鮮明的個性,又可以深切理解人物的社會意義。
(5)從人物間的關系、作者的議論(評價)、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評價入手。許多小說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個,這就要求我們准確分析幾個人物之間的關系,確定主次,從他們之間的復雜關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作者的評論或其他人物的評價,更是人物性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三)運用答題模式,規范組織答案
題干若問「某某是一位怎樣的人」,常用的一般模式為「××是一個……(思想性格特點)+……(身份地位)的人」。題干若問某某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就需「××的性格特點:①……②……」。(分條作答)人物形象題要針對試題設題的角度具體靈活作答,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
從具體做法上來看,首先要從小說中圈畫出關於這個人物言行的相關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接著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最後選擇恰當的詞句表述出來。
(3)小說人物形象分析高考題擴展閱讀
當我們把欣賞的重點放在人物形象上時,環境與情節就成為賞析人物形象的依據。
l、從分析環境入手,探究人物命運與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會原因。
小說的環境描寫。通常包括歷史背景、時代氣氛。人物關系,人情風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兩個方面。
自然環境對人物的命運有時也有影響,但真正決定人物命運的往往主要是社會環境。如《祝福》中的祥林嫂與《荷花澱》中的水生嫂,其命運與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為其生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環境之中。
分析環境時,必須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社會環境往往有復合的因素,有幾個因素就應分析出幾個因素。
如契訶夫的《裝在套子里的人》描寫社會環境時。展開矛盾的兩個方面,那個時代,一方面有專制主義的潮流,一方面有民主自由的潮流,反動潮流和進步潮流矛盾沖突著。
而魯迅的《祝福》在描寫社會環境時,展開的更是諸多方面,既有男女不平等問題,又有封建貞操觀念等問題;既有封建禮教問題,又有迷信觀念問題;既有人心冷漠問題,又有社會事業落後問題。在祥林嫂一生的苦難史上,不同的因素起著不同的作用。
第二,分析社會環境應透過當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會歷史內涵。
社會環境主要由主要人物周圍的次要人物組成。那些次要人物,是某種社會力量,是代表某種觀念的載體,分析時應透過這些人物的言行,認識其代表的社會勢力及其觀念。作家總是通過具體的人物體現某種社會勢力或觀念,分析時必須通過具體人物的言行來認識其社會歷史內涵。
《祝福》中表現封建貞潔觀念、主要是讓魯四老爺作為這種觀念的載體。表現迷信觀念,主要是讓柳媽作為這種觀念的載體。因此,在欣賞時,我們就得從魯四老爺的話語中看到封建禮教,從柳媽的話語中看到迷信觀念。只有這樣進行透徹的分析,才能從中領悟到作品所提出的社會問題。
第三,注意人物與環境的辯證關系。
環境決定人物命運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動地作用於環境。從人物在社會環境中的走向,我們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第四,不斷提高認識與分析能力。
對社會、歷史,我們的認識越深刻,那麼,對作品中所描寫的社會環境的認識也就越深刻。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閱讀分析作品時,應該自覺地將作品描寫的社會環境與我們今天的社會環境加以比較,進而認識社會環境。
㈣ 高考小說閱讀如何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品質特徵
人物形象,由外在形象和內在形象兩部分組成。外在形象包回括人物外貌的突答出特點、身份、地位、生活背景。內在特徵包括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質、能力、喜好。概括人物形象以內在為主,以外在為輔。一.概括人物形象要從整體事件入手。二.概括人物形象要緊緊抓住構成事件的故事情節。三.抓住每個情節中的核心細節,進一步完善人物形象。
㈤ 高考小說人物形象概括常用四字詞語
高考小說人物形象概括常用四字詞語包括:
百折不撓 威武不屈 堅強不屈版
堅貞不權屈 寧死不屈 不屈不撓
意志堅定 堅忍不拔 鍥而不舍
堅定不移 成熟穩重 善解人意
風趣幽默 積極進取 正義正直
處事灑脫 淡泊名利 循規蹈矩
熱心助人 豪放不羈 勇敢正義
聰明好學 實事求是 精明強干
足智多謀 大智若愚 嫉惡如仇
憤世嫉俗 心直口快 不拘小節
心靈手巧 謹小慎微 表裡如一
剛正不阿 光明磊落 一視同仁
大公無私 義無反顧 正氣凜然
正直無私 執法如山 剛正不阿
嚴於律己 兩袖清風 忍辱負重
謙虛謹慎 廉潔奉公 豁達大度
鞠躬盡瘁 舍己為人 捨生忘死
捨生取義 一絲不苟 發憤圖強
自強不息 安貧樂道 大義凜然
見義勇為 超然物外 特立獨行
廢寢忘食 持之以恆 奮不顧身
身先士卒 與世無爭 不屈不撓
百折不撓 明辨是非 愛憎分明
安分守己 隨遇而安 溫柔敦厚
和藹可親 平易近人 忍辱負重
委曲求全 知書達禮 同舟共濟
智勇雙全 神機妙算 神通廣大
文韜武略 運籌帷幄 足智多謀
明察秋毫 隨機應變 博學多才
見多識廣 高瞻遠矚 深思遠慮
獨樹一幟 持之以恆 雷厲風行
心胸寬廣 平易近人 和藹可親
沉著冷靜 與人為善 助人為樂
㈥ 高考小說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徵要嚴格分清嗎有什麼不同
要分清楚,二者是有區別的,人物形象是指一個人的形態或姿態,是外在的形姿。而性格特點是指一個人的脾氣習性特點,是內在的習性。
一、指代對象不同
1、人物形象表示一個人的外部特徵。
2、性格特徵則主要是通過動作、語言等來體現人的內在特徵。
二、穩定性不同
1、人物形象可以通過外在條件改變。
2、性格一經形成便比較穩定。
性格是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經形成便比較穩定,它會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表現出來。但是,性格具有穩定性並不是說他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塑的。性格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形成後,生活環境的重大變化一定會帶來他性格特徵的顯著變化。
性格不同於氣質,它受社會歷史文化的影響,有明顯的社會道德評價的意義,直接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風貌。所以,氣質更多地體現了人格的生物屬性,性格則更多地體現了人格的社會屬性,個體之間的人格差異的核心是性格的差異。
㈦ 湖北高考語文課本小說人物分析
具體哪一個?
是誰的小說?
魯迅?契訶夫?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