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西湖梅-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2. 百年雲煙只過眼,不為繁華易素心這句話出自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是形容梅花(人)的品質高潔淡泊,不追名逐利
3. 「不為繁華易素心」出自哪裡
西湖梅
元·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是形容梅花(人)的品質高潔淡泊,不追名逐利
4.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怎麼理解
這首詩是形容梅花(人)的品質高潔淡泊,不追名逐利 梅花倒也罷了,花開花內落,造化天成容,總有定數,是不會改變的。對於人來說,真正能夠做到「不為繁華易素心」實在是不易。面對著萬丈紅塵、聲色犬馬,有幾個真正能夠依然保持初衷呢。 不是什麼聖人,也看不破這紅塵,只是希望在自己的一方塵世里不改變自己的本真,保留一點自我罷了!
這首詩歌名字是《西湖梅》,作者為元代的馮子振。馮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號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縣人。自幼勤奮好學,肄業於漣濱書院。元大德二年(1298)登進士及第,時年47歲,人謂「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學,先召為集賢院學士、待制,繼任承事郎,連任保寧(今四川境內)、彰德(今河南安陽)節度使。晚年歸鄉著述。世稱其「博洽經史,於書無所不記」,且文思敏捷。下筆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頗豐,傳世有《居庸賦》、《十八公賦》、《華清古樂府》、《海粟詩集》等書文,以散曲最著。
5. 「百年雲煙只過眼,不為繁華易素心」這句話出自哪裡
出自:元代馮子振《梅花百詠 其十六 西湖梅》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意思是:蘇堤的邊上有一片梅花林,六橋的風月景色是他的知音。不管桃花李花有多爭奇斗艷,梅花依然保持著他的孤傲和樸素。
蘇老堤:即蘇堤;
六橋:蘇堤上的六座石拱橋,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
(5)不為繁華易素心小說免費擴展閱讀:
馮子振的其他古詩
1、《鸚鵡曲·赤壁懷古》
茅廬諸葛親曾住。早賺出抱膝梁父。笑談間漢鼎三分,不記得南陽耕雨。
嘆西風卷盡豪華,往事大江東去。徹如今話說漁樵,算也是英雄了處。
譯文:諸葛亮曾親自以草屋為家,抱膝長吟,從容瀟灑,可惜早早被劉備騙出山來經營天下。他談笑間輕而易舉地奠定了三分漢室的格局,卻忘了南陽在雨中耕作的舊日生涯。
那西風卷盡了歷史的風流繁華,往事隨著大江滾滾東去,怎不叫人感嘆嗟呀。一直到現在,漁夫樵子還談起諸葛亮在赤壁大戰中的傳說和佳話,大概也算是英雄的一種結局吧。
2、《鸚鵡曲·農夫渴雨》
年年牛背扶犁住,近日最懊惱殺農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
恨殘霞不近人情,截斷玉虹南去。望人間三尺甘霖,看一片閑雲起處。
譯文:年復一年在牛背後耕作扶犁,近日裡可使農夫懊惱之極。稻苗肥壯正等著楊花吐穗,苗都要枯死了,卻是響晴的天不下一絲雨。
可恨蒼天不顧人們渴雨的急切心情,讓殘霞把要下雨的白虹沖斷,雲朵向南飄去。農夫們注視著那片白雲,盼望能在人間降下三尺好雨。
3、《鸚鵡曲·野渡新晴》
孤村三兩人家住,終日對野叟田父。說今朝綠水平橋,昨日溪南新雨。
碧天邊岩穴雲歸,白鷺一行飛去。便芒鞋竹杖行春,問底是青簾舞處?
譯文:這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只有兩三戶住家,人煙稀少。和我朝夕相處的,是淳樸的農村父老。他們說起今天溪水猛漲,水面齊平了小橋,又說昨天溪南今春的第一場雨,下得真是不小。
碧湛湛的天空中,雲朵飄回了山洞的舊巢。一行白鷺急著離開原地,撲翅飛得高高。我當即穿上草鞋,攜帶手杖,乘興踏游春郊。就不知掛著青簾的酒店,上哪兒才能找到?
6. 不為繁華易素心的介紹
《不為繁華易素心》是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陸傑峰。
7. 《不為繁華易素心》詩眼倦天涯txt全集下載
《不為繁華易素心》詩眼倦天涯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回
內容預覽:
「小姐,答小姐!老爺回來了!」
「噢!知道了!」我連忙脫下身上的男裝,順手拿了床頭的一件水藍色挽絲裙換上。在手忙腳亂地挽好發髻後,我整了整衣襟,捻了一方綉帕向外款款踱步而去。還未進大堂,響亮的嬰兒啼哭聲就傳至我耳畔。莫非坊間的傳言是真的?我皺了皺眉頭,不動聲色地提起裙角,跨過了門檻。
抬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容貌清秀的年輕女子正輕輕地拍撫著一個尚在襁褓里的嬰兒。看來,坊間的傳言是真的了。前些日子爹日日晚歸,竟是這個緣由。那時我雖起疑,卻不曾想到這一層。我的心裡隱隱抽痛,卻逼自己不得露出一絲不悅。
「爹,你回來啦。」我低眉順眼地行了一個禮。
「恩。這是你三娘。」依舊是冷漠而疏離的語氣,我早已習慣。
「素心見過三娘,這一定是三弟吧,這模樣生得真好,日後定會有大成就。」我沖那清麗女子笑了,她愣了一下,眼裡閃過一絲驚奇。據坊間的傳言,她是一個極命苦的女子,她爹死了她卻沒有錢來安葬他,於是就上演了一場……
8. 不為繁華易素心的目錄
第一章 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
人生有所「止」2
人生的重與遠 4
夫子有病不得醫 7
一顆小小的螺釘 9
清高的人是可恥的 11
第二章 一撇一捺,一個「人」字能寫多大
有才無德不足觀 14
要魚還是要熊掌 16
那「仁」卻在燈火闌珊處 17
千古一辯義與利 19
今天你誠信了嗎 21
挺直脊樑骨 23
聖人之德,凡人之德 25
第三章 修身之道,雕琢人性的美玉
喚醒心中的「聖人」 29
每天進步一點點 30
修身,先把心放正 32
舉頭三尺有神明 33
人啊,認識你自己 35
克己為仁 37
第四章 強心健智,彈一曲心靈的「將軍令」
找到「勇」的準星 41
勇者有懼 44
孔子的「金鍾罩」 45
孟子的「鐵布衫」 47
君子的自強之道 49
第五章 與人與己樂,活出幸福的人生境界
幸福是一種心態 53
放棄生活中的「第四塊麵包」 55
活出曠達的人生 57
俯仰無愧,君子之樂 59
家是幸福的船 61
第六章 淡泊明志,浮躁時代的靜心課
給心靈找個安靜的角落 65
知止而後定,淡泊成就人生 66
看淡名利 69
無欲速,無見小利71
得意失意皆從容 73
耐得住寂寞 75
第七章 中庸之道,方與圓的人生藝術
畫蛇添足,過猶不及 79
哀而不傷致中和81
以德報怨還是以直報怨 84
人和之道,和而不同 86
中庸,是一種變通 88
第八章 處世之道,人情練達即是文章
知人者智 92
君子慎言 93
儒家的人際相對論 96
人脈是利器 97
一上一下,一仁一智 100
第九章 進退有方,水是無言的智者
智者樂水 104
沉默的君子 105
大智若愚最難得 107
「忍」者無敵 109
德之賊 112
第十章 霧里看花,借一雙慧眼看世界
孔子斷案的訣竅 115
洗臉洗腳皆有學問 117
猴子可以為師矣 119
別被耳朵蒙住了眼 121
小原則,大原則 123
第十一章 我欲君子,斯君子矣
君子之心與小人之腹 126
知錯能改方顯君子風度 129
文質彬彬真君子 130
君子之爭 132
君子善養生 133
第十二章 以禮立身,有禮行遍天下
不學禮,無以立 137
擺正自己的位置 139
不敬,如禮何 141
厚禮非禮 143
來而不往非禮也 145
第十三章 風行草偃,馭人以德的領導藝術
幹部就是先干一步 148
端坐北辰星 150
把人才放對位置 152
唯情可以動人 154
民無信不立 157
第十四章 職來職往,儒家的「職道」
懷才不遇先自省 160
別給自己找借口162
功勞越大越危險 164
直言犯上,更要巧言勸上 166
事無大小,全力以赴168
第十五章 學而不厭,學習是最明智的投資
為什麼要學習 172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174
滴水可以穿石 176
學海無涯樂作舟 178
學,不可不問 180
學與思相輔相成 182
學一身屠龍技,空悲切 185
第十六章 人生得一知己,不亦樂乎
知己難求189
「不如己者」亦可為友191
朋友也分損與益 193
道不同,不相為謀 195
不挾的交友之道 197
君子之交,清淡如水 199
諍友難當 201
友誼,讓利益走開 203
第十七章 忙碌的年代,我們如何盡孝
百善孝為先 207
子欲養而親不待 209
孝在心裡,也寫在臉上 212
父母犯錯怎麼辦 215
做得,做不得 217
最好的禮物 220
不孝有五,啃老為大 222
9. 不為繁華易素心的內容簡介
《不為繁華易素心——儒學大師給現代人的智慧心語》從儒家的經典,尤其是先秦儒家經典中選取其精華部分,以符合現代人閱讀習慣的方式,針對現代人最迫切需要解答的問題,開出了一張對症下葯的方子,用輕松的筆觸為現代人生和儒家思想架起了一座橋梁。一個人究竟怎麼活,才能活出有價值的人生,才能活出幸福的人生?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心靈更強大?怎麼樣才能讓我們不再浮躁?什麼是中庸處世之道?一怎樣為人才能做到進退自如?職場之上,我們該怎樣面對上級,又該怎樣面對下級?生活之中,我們該如何與朋友相處,又該如何孝敬父母?在《不為繁華易素心——儒學大師給現代人的智慧心語》中,儒家的聖賢們將為我們一一解答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聆聽先哲的智慧;活出圓滿的人生。
10. 「不為繁華易素心」出自哪首詩
「不為繁華易素心」出自《西湖梅》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