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天龍八部小說人物點評

天龍八部小說人物點評

發布時間:2021-12-16 21:37:55

A. 金庸小說人物評論

指名第一
武功:★ ★ ★ ★ ★
智商:★ ★ ★ ★ ★
情商:★ ★ ★ ★ ★
英雄指數:★ ★ ★ ★ ★
攻擊力:★ ★ ★ ★ ★
「北蕭峰,南慕容」,已花了大筆墨著力渲染烘托的大人物慕容公子還沒有出場,蕭峰卻沒有半點徵兆,倏然而至,開門即現一座重巒疊嶂的奇峰。
此又是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寫法。此書文筆跌宕變幻,奇彩多姿,極深極博。
蕭峰一出場就確立了無人可以比擬的高大雄偉形象。
更為新鮮的色彩,更為迅速和強有力的英雄意志撲面而來,遼闊而蒼茫的激情進入更高更無限的精神空間,更為悲壯的命運交響樂迸發出更原始和狂野的呼喊。
在蕭峰的面前,既往的一切陳述都變得蒼白和空洞,無可阻擋地進行價值的消解和缺失。
蕭峰的出現是空谷來風,是平地的一聲春雷,是我們所有凡人瑣屑生活中夢寐以求渴望的高貴氣息,是英雄有力、驕傲、堅定的自白。
段譽喝彩道:「好一條大漢!這定是燕趙北國的悲歌慷慨之士。」
僅此一句話,就足可表現出蕭峰天人般大氣磅礴、神威凜凜之氣勢。
真正的大英雄不需要渲染,不需要造勢,不需要烘托。
他只要就在那裡隨隨便便地一站,就足可壓倒周圍的一切,讓其他任何人也不能逼視。
這種大英雄,千萬人中,你一眼就可看出。
段譽書生意氣,與蕭峰斗酒一段,讀之豪邁之情頓生。
想世間何處可尋此等人物?可與之論杯,可與之暢懷,可與之忘憂,同消萬古之閑愁。
段譽好福氣,雖然情場失意,但卻有幸與蕭峰這般絕頂人物結為兄弟。
蕭峰也好眼力,能賞識段譽百無一用書生意氣中與生俱來的高貴。
蕭峰道:「你這人十分真爽,我生平從所未遇。」
真即是善,即是美,即是英雄本色。在人性的本質上,兩人卻是對等。日後還有一個虛竹,也惟其一派本性的純真,使他們能聲氣相求,許為知音。
包不同自詡為「英氣勃勃」,其實比蕭峰差了幾許,就是比段譽也不用提。
觀其仆而知其主,包不同如此託大囂張,目空一切,慕容公子又怎能有大胸襟容納天下英雄?
蕭峰膽大心細,行方智圓,一舉手一投足,不怒自威,確為絕品人物。
境界自高,當然不屑於包不同這樣的尋常人物,微微一笑中,就可使尋常人物羞愧得無地自容。
當然,包不同不碰釘子是不知道進退的。再加上風波惡一來,兩人更是忘乎所以,大打出手。
風波惡中五色蠍毒之後,蕭峰便欲上前為之吸毒,除大勇猛,大智慧之外,還有大慈悲,真處處讓人心服!
段譽搶上前,爭去此功,他服食過萬毒之王莽牯朱蛤,此事自是小菜一碟。
蕭峰要救人,是惻隱之心;段譽要救人,卻是天性純良。兩者一般大仁大義的,但細微處又有所區別。
風波惡和包不同,其實並非那樣糟糕,只不過是遇上了蕭峰,當然米粒之珠不能爭光,只好比將下去。
看風波惡只求有架打便心滿意足,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境界亦是不俗。包不同吃了大虧,高吟「技不如人兮,臉上無光……」而去,輸得也很瀟灑,另有一種覺悟。
丐幫倏然起了叛亂,蕭峰倏然又消大禍於無形,膽識超人,誰人可比?
杏子林叛亂,最能見出蕭峰的英雄氣概和英雄的無奈。
叛亂之起,人人慾殺蕭峰而後快,但蕭峰天人般的威風凜凜,竟又震懾得眾人不敢輕舉妄動。
這是天才和群眾之間常常存在的悲劇關系。
群眾往往是盲目的,往往易於被煽動而對指引過他們的天才忘恩負義,而天才又往往是孤獨的,對群眾的愚昧最多隻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蕭峰平息叛亂,卻毫無喜悅之意,反而有著說不出的孤寂和失落。
他找不到對手,手中的鐵拳無從著落,他空有一身英雄氣概,卻不知使向誰處。
敵意像悶濁的空氣一樣迅速、輕盈、充滿惡意和諷刺地糾纏著他,使他感到窒息和乏力,他空洞地揮舞著手,喘著氣,不知道應該如何出擊。
最高傲的,最不屑於辯解和言辭修飾的豪傑,卻不能不痛心地容忍著群眾懷疑和怨毒的眼光。
看蕭峰一件事一件事娓娓道來,以求群眾的諒解,英雄的無奈和落寞,已到了自虐和放棄的邊緣。
對敵人可以像秋風掃落葉一般的無情,但對同志呢?英雄的傷心和無奈正在於這里了。蕭峰細數背叛他的宋長老的功績,然後刀光一閃,插入自己肩頭,自流鮮血;此後奚長老、陳長老、吳長老等,如法炮製。
英雄的心中在泣血,他要讓自虐的快感舒緩精神上孤獨的隱痛。
「蕭峰並非一味婆婆媽媽的買好示惠之輩」,這才是他最真實的心聲。大英雄豈要去向世人證明自己的清白?今日蕭峰這樣做了,實是有違本心,實是對同門弟子無可奈何的痛心疾首。
經過錯綜復雜的混亂和令人不安的漫長准備,蕭峰的悲劇像雪崩一般彌漫著巨大的痛苦爆發了出來,情感激烈的矛盾像脫韁的野馬沖刺狂奔,已近於崩潰的極限。
蕭峰的悲劇是所有英雄千古同之一哭的命定的悲劇。
沒有人可以打敗他,但他卻不能不在冥冥的天意麵前束手無策,做困獸之斗。
命運和蕭峰開了一個太大的玩笑!
那些盲目的、愚昧的、沒有主見的,易於被煽動的群眾,卻被事實證明是對的,在俗世的道德准則面前,蕭峰反而是錯了。他竟是契丹人,是自己一直堅定和義無反顧地仇視的異族中的一員,他自己竟是不共戴天的敵人的同類。那些背叛他的同志、朋友、群眾和別有用心之人,並不是在冤枉他,一切都事出有因,他只能放棄,退出是非之地,靠自己超人的意志去進一步求證和忍受。
從智光大師口中所述蕭峰之父的故事,讀來驚心動魄,既殘酷血腥又令人惻然不忍。
那又是一個大英雄被命運無情地捉弄,還是沒有人能打敗他,打敗他的只是冥冥之中不可測度的天意。
本是要來做和平使者的異族大英雄,被中原武林義士誤解。為了民族的利益,帶頭大哥、汪幫主、智光等眾多正派高手,不惜以埋伏、暗算、圍攻的手段圍剿蕭峰之父。
雖然蕭峰之父也是天人一般的武功絕世,以寡敵眾,奮力保護愛妻弱子,當絲毫不會武功的妻子被慘殺之後,蕭峰之父萬念俱灰,抱著妻兒屍體投崖自殺。當其躍下懸崖之後忽發現兒子並沒有死,又奮力將兒子擲上懸崖,其過人的武功,過人的心智,確是萬人中難得一選。
這樣的一個蓋世大英雄無端被害,自是能深深打動讀者,讓人心意難平。
一對英雄父子,一般的悲慘命運,致命的危機更加突出其偉大的英雄氣概,挑戰著人類生活中悲劇所能達到的極限。
冥冥中的天意,無端而起的陰謀,大者是命運的無奈,小者是像康敏這樣瑣屑的怨毒,因緣湊巧,陰差陽錯,蕭峰踏上了不歸路。
蕭峰是金大俠所有小說中近乎完美的大英雄。
他有著鋼鐵般堅定的意志,任是天大的挫折,也絕不灰心和低頭,心中既有懸疑,就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然而,無中生有的冤屈和罪名,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加諸在他的身上。
蕭峰迴去探望養父母,卻見到養父母橫死在家中,少林僧人力證他即是兇手;去少林見他的受業恩師玄苦大師,又見到玄苦大師慘死,又被小沙彌言之鑿鑿,硬說他就是兇手。愈是要查真相,真相愈是撲朔迷離。
蕭峰對阿朱講他七歲殺人一段,駭人之極。
大英雄行事不可以常理測度,蕭峰少年時即有奇氣,自非常人。
聚賢庄一戰,讀之可讓人熱血沸騰,是金大俠小說中經典難忘的場面。論《天龍八部》,不談到此段,幾乎是不可能之事。
何為真正英雄?
不在其極端的場面、極端的情感沖突,不在其芸芸眾生俗不可耐的瑣屑的喧嘩中,這些都難以將英雄的本色浮雕般塑為永恆。
愈是那種孤立無援,那種遼闊的苦寂,那種讓人恐懼的既沒有回聲又沒有適當布景的空洞舞台上的絕對孤獨,愈是悲劇性地表達出生命最為深刻和本質的絕望。
英雄在寒冷的天空無奈和痛苦地飛翔,翅膀上毀滅的火焰燃燒出神聖的火光。蒼白的背景,漠然的世俗,平庸的盲目,揭示著人性中丑惡的一面和愚昧所能達到的極限。而英雄的意志卻在嗜血的自虐中達到其內在道德上的完滿。愈多的流血,愈多的疼痛和愈多的野蠻,自虐般的激情就愈是快意地享受著與命運搏殺的血腥盛宴,英雄精神的航行愈高揚風帆。
明知是死地,明知勢力懸殊有去無回,但蕭峰慨然而行,挺身赴難。
嘆眾人百般猜疑,怎麼也不敢相信為了一個嬌怯的少女,蕭峰就這么沉著安詳地送上門來。
愈寫眾人的機心,愈見蕭峰的坦盪;愈寫眾人的畏縮,愈見蕭峰的豪情。
蕭峰以君子之心度人,眾人卻以小人之心看他。天才和群眾之間的悲劇,千古同之。
忽然極緊迫之時,蕭峰要討幾碗酒喝。愈是從容,愈見局勢之緊張。
英雄近酒遠色,蕭峰儼然有水泊梁山好漢之古意。
金聖嘆評《水滸》論武松為天人,蕭峰何嘗不是天人。看他有闊處,有毒處,有正處,有良處,有快處,有真處,有捷處,有雅處,有大處,有警處,實是金大俠小說中之第一人。
大氣磅礴,勇猛剛健,是為闊;七歲殺人,不受冤屈,是為毒;誓不殺一漢人,是為正;義釋背叛他的丐幫長老,是為良;出手即重創雲中鶴,是為快;英雄有淚亦盡彈,是為真;杏子林快刀斬亂麻平息叛亂,是為捷;激賞段譽書獃子之爽氣,是為雅;單刀於聚賢庄應戰群雄,是為大;於客店中探得薛神醫大撒英雄帖,是為警。蕭峰的一身集有郭靖之闊,楊過之毒,張無忌之正,石破天之良,令狐沖之快,周伯通之真,黃葯師之捷,陳家洛之雅,洪七公之大,胡斐之警,不作第一人,可乎?
看蕭峰有十分酒就有十分精神,大喝一聲:「哪一個先來決一死戰?」
氣魄宏大,凜然天神。英雄亦有作困獸之斗的時候,不亦悲乎?
看大宋官兵殘殺契丹婦孺,漢人狼子歹心耶?胡人狼子歹心耶?胡漢之分,是否有終極的道德意義?漢人是否就代表著善良和正義?胡人是否就代表罪惡和邪惡?蕭峰一定要作涇渭分明的選擇嗎?一定要站在漢人的一邊,或是站在胡人的一邊?
忽然間蕭峰發現了自己正是不折不扣、血統純粹的契丹人,他一時無法正視這種殘酷的現實。
外在的教育和道德規范的強大慣性力量,折磨和捉弄著蕭峰純朴的內心。教育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
換了別人,比如郭靖、張無忌,肯定很難轉過這個彎。但蕭峰是天人,他的身上聚集了英雄一切美好的優點和弱點。
蕭峰並不鑽牛角尖,他很快就解開了這致命的郁結。他豁然開朗,「從今以後,不再以契丹人為恥,也不以大宋為榮」。
英雄只是半神,他畢竟還有人性的弱點。英雄的弱點是強大的意志必須有所寄託。
仇恨之執著,亦如世間諸般執著,既有化不開時,就有看不透處。急於尋找真相,真相卻更遙遠。執念既生,心智就有所壅塞,洞察就會缺少清明,由此鑄成滔天大禍,追悔莫及。
蕭峰的致命弱點,即在此死結上。
致命的弱點在適宜的溫度和土壤中發芽開花,結出異彩和有毒的悲劇果實。
蕭峰一定要救活和治好阿紫,他不能讓阿朱的悲劇在阿紫身上重演。
蕭峰日夜操勞照顧著阿紫的病勢,他勞累之極,其實也是充實之極,有寄託之極。
極度的勞作可以帶給人慰藉,有了事情做,就有了逃避的法門,就有了活下去的意義。
蕭峰是天人般人物。
看他為阿紫買人參,後來金銀用完了,不客氣地闖進葯店伸手就拿,使人想到《水滸》中鐵牛李大哥,「一若天地間之物,任憑天地間之人公用之」,此即是真處。
蕭峰的身上,確有諸般水滸好漢的古意,令人回味無窮。
蕭峰在長白山中打虎一段,又讓人想起武松打虎。
人是神人,虎是怒虎,蕭峰忽然又有武二之凜然威風,此亦是金大俠異樣過人之筆墨。
蕭峰豪傑,傾服女真英雄。
蕭峰和女真朋友打獵時遇到一隊契丹人,交戰起來蕭峰自是所向披靡,擒得其首腦。後來蕭峰見其人頗有英雄豪傑慷慨大氣的風度,遂起惺惺相惜之意,平白就要放了那人。那人感激之餘,對蕭峰甚為佩服,兩人就此結為兄弟。蕭峰此一善意俠義之舉,帶給了他意想不到的大際遇。此真所謂好人有好報,行善必有餘慶。
蕭峰義釋和結拜的兄弟竟是大遼國契丹皇帝耶律洪基。蕭峰這次落葉歸根,真正做了契丹人,而且還是官位很大的契丹人,這是命運的諷刺,亦是命運的恩賜。
蕭峰結交耶律洪基,反倒是耶律洪基的福氣。
蕭峰本不想做官,要帶阿紫不辭而去,卻見耶律洪基變生肘腋,面臨危險,這才留下來為耶律洪基助一臂之力。
蕭峰自有大丈夫大英雄的豪氣,段譽這等書生可與之論交,耶律洪基這等皇帝也一般看待。只認兄弟,不管其他。同甘共苦,而非趨炎附勢。這才是正義之所在。
挽危瀾於既倒,蕭峰再次成為耶律洪基的救命恩人。在極危險緊急的情況下,蕭峰為大局著想,接受了耶律洪基南院大王的封號。
造化弄人,使蕭峰從一個誓與契丹為敵保家衛國的漢民英雄,變成了契丹大遼國之中流砥柱。然而,這一切的改變都只是表象,真正不變的還是蕭峰大英雄的那一顆大仁大義、俠骨柔腸的本心。
英雄亦是人,誰能不怕死?蕭峰坦言自己也有怕死的時候。但英雄的不同,在於能將這怕死之心收起,置之死地而後生,不是因怕死而逃避,而是有膽有識,有勇有謀,臨危不懼,由此生長出浩然磅礴、如長虹貫日般的正氣。
蕭峰道:「我和人斗大都是被迫而為,不得不鬥。」說來輕描淡寫,其中卻有多少的驚心動魄,萬千危機。
命運的輕易和無理繼續在震動著讀者和蕭峰。
在中原蕭峰萬般忍耐和克己,處處想要有所作為,卻偏偏成為眾人的死敵,視之為大奸大惡之徒。而在北國,蕭峰避世無為,隨遇而安,反無意間立了大功,消弭一場大亂,避免多少人頭落地,生靈塗炭,為百姓做了大好事。
種瓜得豆,種豆卻得瓜,因果顛倒,是非倒置,天意難違。
英雄在任何場景中都必然地成為主角,這是英雄的幸運,也是英雄的悲劇。
越是逃避,蕭峰卻越是被更快更猛地推向了前台。
舊的矛盾尚未消解,新的沖突卻更激烈和致命地沖刺而來。
耶律洪基不僅封以蕭峰高官,還指望他領兵南下,進攻中原,蕭峰的難題更大了!從表象的道德來說,蕭峰既是契丹人,就應是耶律洪基的臣民,就應服從皇帝高貴的意志;但從小在中原長大的蕭峰,又怎能做如此之事?
違背耶律洪基,從公(皇帝)從私(義兄)的角度,都是不義;帶兵進犯中原,殘害大漢百姓,卻是不仁。
蕭峰如何處置難題?
蕭峰是真英雄大豪傑,嫉惡如仇,又心懷慈悲,對敵人決不妥協,又處處以天下蒼生為念。灰衣僧贊其有菩薩心腸,蕭峰本就是羅漢轉生。
耶律洪基躍馬立丘,顧盼自豪,正顯出蕭峰的落寞和心事重重。
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往往因其自由不拘的性情,而不能適應官場生活。
看蕭峰每日與遼國臣僚將士為伍,言語性子,都是格格不入,英雄雖居要職,卻寂寞異常。
蕭峰不接受耶律洪基宋王之封號,帶遼兵攻打大宋,耶律洪基惡念頓起,全然忘記當年蕭峰是如何救他性命。
政治官場,多此忘恩負義之徒,任是英雄好漢的純良本質,也會被權力的毒劑腐蝕扭曲。
耶律洪基利用了阿紫對蕭峰的痴愛,使蕭峰中毒受擒。
英雄的悲劇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深淵的邊緣,以一種極地中寒冷而炫目的白光,驚心動魄地升起。
激昂的淚水,隕石般從星際急速墮落的隔世般的傷感,使我們變得純粹和透明,使我們能夠勇敢地去承擔。
宏大壯麗的結局帶給我們永恆的回味和感激,英雄在我們的想像中長生不老,永遠如一道春日裡的陽光,照亮了我們心中的一切沉悶、無聊、灰暗和濕熱的情感迷霧。在英雄生活著的這片幻象的壯麗原野上,我們可以自由地呼吸廣闊天空中清新和美好的空氣,永遠使我們的心靈激盪。
蕭峰完成了他壯美和意味深長的宿命。
胡漢之爭,胡漢的分別有什麼意義,在臨死前,蕭峰隱約看出了這一點,人道的尊嚴,人性的自由和平等,才是適宜的答案。
但蕭峰的悲劇正是先覺者的悲劇,他接近了真理,卻超越不了現實。
他沒有一個可以去忠實的社會,也沒有一幫他可以去指引的群眾。
只有解放全人類,最後才能解放自己。
這句話是至高無上的真理。
當英雄的思想已遠遠超越他所處的那個社會之時,悲劇就不可避免了,他太孤獨了,他找不到同類,他只有把最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以自己的毀滅來提醒人們的覺悟。

B. 如何評價《天龍八部》這部小說

看《天龍八部》,我覺得喬峰與段譽是兩大主角,代表了兩個不同的人生。喬峰在這部小說里就是「求不得」這一主題的代表人物,而段譽則更應該是歷練人間的佛子。看喬峰慕容復,《天龍八部》是一部悲劇;看段譽鳩摩智,《天龍八部》更像是佛門弟子頓悟的過程,無謂喜悲。

C. 分析金庸《天龍八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小說特點

這沒有上萬字,回答不了啊

D. 天龍八部人物介紹

《天龍八部》人物介紹如下:

1、段譽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大理國「鎮南王」段正淳的養子(實為段延慶和刀白鳳所生)。他博學多才,英俊善良,但又迂腐固執,厭惡殺戮爭斗。無量山上先後遇上鍾靈,木婉清,嬉笑怒罵間於兩人心中播下情種。因不小心闖入無量山的「琅環福地」中,從洞中一尊玉像處習得「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

2、蕭峰

蕭峰(1060-1093),原名喬峰,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的男主角。蕭峰生於遼國,長於大宋,實為契丹人,他的生父為遼國珊軍總教頭蕭遠山,因受奸人所害骨肉分離,蕭峰周歲時被寄養在少室山下的農戶(喬三槐夫婦)之家,取名為喬峰。他武功蓋世,師從少林和丐幫,與慕容復並稱為「北喬峰南慕容」,為江湖年輕高手中的雙峰。

3、虛竹

虛竹,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男主角之一。本是少林寺內的無名小僧,性格木訥老實、但記性甚好。相貌醜陋,濃眉大眼、鼻孔上翻,雙耳招風、嘴唇甚厚,又不善於詞令。但為人忠厚善良,待人坦誠。不強求而盡得之。

24歲時隨師父發放名帖下山,誤打誤撞破解了蘇星河的珍瓏棋局,成為逍遙派掌門無崖子的關門弟子,得了無崖子修煉了七十餘年的內力,並成為逍遙派掌門。

4、阿紫

阿紫,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人物,是段正淳與情婦阮星竹所生之次女,阿朱的妹妹。其自小在丁春秋門下長大,自小與星宿人共處,性格行事學得十分毒辣,然而毒辣之中亦不乏天真與執著。

阿紫年齡漸長之後,丁春秋對阿紫產生了非分之想,她便偷走丁春秋的神王木鼎,並逃離了星宿派。在小鏡湖畔,她遇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段正淳和阮星竹,親姐姐阿朱,並結識了姐夫蕭峰。之後蕭峰誤殺摯愛阿朱,阿朱臨死時囑咐照顧自己的妹子阿紫並對她保護周到。

5、王語嫣

王語嫣,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女主角之一,段正淳與情婦李青蘿之女,無崖子與李秋水的外孫女。外貌和段譽朝思暮想的石洞仙子相似。自小與母親生長在曼陀山莊內寸步未離,與表哥慕容復為青梅竹馬,為他熟讀各派武學秘笈,能看出各家武功招式,是一位武學理論家,卻不諳武功。

6、阿朱

阿朱是在《天龍八部》中登場的虛擬人物,段正淳與阮星竹之長女,為慕容復二婢之一,居"聽香水榭",武功不俗,擅易容術。她活色生香,嬌俏可喜,個性精靈頑皮,古靈精怪,善解人意,聰明伶俐。她與前丐幫幫主蕭峰相戀,最後喬裝為段正淳,被蕭峰誤殺於小鏡湖青石橋。

拓展資料:

劇情簡介

北宋年間,外族紛紛覬覦大宋國土,形成漢、遼對立的局面。丐幫幫主喬峰因拒絕副幫主妻康敏之愛遭報復指為契丹人後裔而受盡中原武林人士唾棄。喬峰為平反遂四齣追查身世,期間認識了大理世子段譽及虛竹和尚,並結拜為兄弟。

喬峰追尋身世時屢遭奸人所害,含冤莫白,更錯殺紅顏知己阿朱,後為救朱妹阿紫尋醫至大遼,輾轉成為大遼國南院大王,但與中原關系則更趨惡劣。

段譽為人豁達開朗,對貌若天仙的王語嫣一見傾心,可惜語嫣只鍾情其表哥慕容復,令三人陷入一段糾纏不清的苦戀。虛竹天性純良,宅心仁厚,深得高人指點,武功高強,後被選為西夏駙馬。

喬峰、段譽和虛竹在異域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漢遼相爭的時勢下,各種江湖及情感上的恩恩怨怨正等著他們去面對。

網路--天龍八部

E. 天龍八部小說主人公評價600字

「北蕭峰,南慕容」,已花了大筆墨著力渲染烘托的大人物慕容公子還沒有出場,蕭峰卻沒有半點徵兆,
倏然而至,開門即現一座重巒疊嶂的奇峰。
此又是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寫法。此書文筆跌宕變幻,奇彩多姿,極深極博。

蕭峰一出場就確立了無人可以比擬的高大雄偉形象。
更為新鮮的色彩,更為迅速和強有力的英雄意志撲面而來,遼闊而蒼茫的激情進入更高更無限的精神
空間,更為悲壯的命運交響樂迸發出更原始和狂野的呼喊。
在蕭峰的面前,既往的一切陳述都變得蒼白和空洞,無可阻擋地進行價值的消解和缺失。
蕭峰的出現是空谷來風,是平地的一聲春雷,是我們所有凡人瑣屑生活中夢寐以求渴望的高貴氣息,
是英雄有力、驕傲、堅定的自白。
段譽喝彩道:「好一條大漢!這定是燕趙北國的悲歌慷慨之士。」
僅此一句話,就足可表現出蕭峰天人般大氣磅礴、神威凜凜之氣勢。
真正的大英雄不需要渲染,不需要造勢,不需要烘托。
他只要就在那裡隨隨便便地一站,就足可壓倒周圍的一切,讓其他任何人也不能逼視。
這種大英雄,千萬人中,你一眼就可看出。
段譽書生意氣,與蕭峰斗酒一段,讀之豪邁之情頓生。
想世間何處可尋此等人物?可與之論杯,可與之暢懷,可與之忘憂,同消萬古之閑愁。
段譽好福氣,雖然情場失意,但卻有幸與蕭峰這般絕頂人物結為兄弟。
蕭峰也好眼力,能賞識段譽百無一用書生意氣中與生俱來的高貴。
蕭峰道:「你這人十分真爽,我生平從所未遇。」
真即是善,即是美,即是英雄本色。在人性的本質上,兩人卻是對等。日後還有一個虛竹,也惟其一
派本性的純真,使他們能聲氣相求,許為知音。
包不同自詡為「英氣勃勃」,其實比蕭峰差了幾許,就是比段譽也不用提。
觀其仆而知其主,包不同如此託大囂張,目空一切,慕容公子又怎能有大胸襟容納天下英雄?
蕭峰膽大心細,行方智圓,一舉手一投足,不怒自威,確為絕品人物。

境界自高,當然不屑於包不同這樣的尋常人物,微微一笑中,就可使尋常人物羞愧得無地自容。
當然,包不同不碰釘子是不知道進退的。再加上風波惡一來,兩人更是忘乎所以,大打出手。
風波惡中五色蠍毒之後,蕭峰便欲上前為之吸毒,除大勇猛,大智慧之外,還有大慈悲,真處處讓人
心服!
段譽搶上前,爭去此功,他服食過萬毒之王莽牯朱蛤,此事自是小菜一碟。
蕭峰要救人,是惻隱之心;段譽要救人,卻是天性純良。兩者一般大仁大義的,但細微處又有所區別。
風波惡和包不同,其實並非那樣糟糕,只不過是遇上了蕭峰,當然米粒之珠不能爭光,只好比將下去。
看風波惡只求有架打便心滿意足,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境界亦是不俗。包不同吃了大虧,高吟「技不
如人兮,臉上無光……」而去,輸得也很瀟灑,另有一種覺悟。
丐幫倏然起了叛亂,蕭峰倏然又消大禍於無形,膽識超人,誰人可比?
杏子林叛亂,最能見出蕭峰的英雄氣概和英雄的無奈。
叛亂之起,人人慾殺蕭峰而後快,但蕭峰天人般的威風凜凜,竟又震懾得眾人不敢輕舉妄動。
這是天才和群眾之間常常存在的悲劇關系。
群眾往往是盲目的,往往易於被煽動而對指引過他們的天才忘恩負義,而天才又往往是孤獨的,對群
眾的愚昧最多隻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蕭峰平息叛亂,卻毫無喜悅之意,反而有著說不出的孤寂和失落。
他找不到對手,手中的鐵拳無從著落,他空有一身英雄氣概,卻不知使向誰處。
敵意像悶濁的空氣一樣迅速、輕盈、充滿惡意和諷刺地糾纏著他,使他感到窒息和乏力,他空洞地揮
舞著手,喘著氣,不知道應該如何出擊。
最高傲的,最不屑於辯解和言辭修飾的豪傑,卻不能不痛心地容忍著群眾懷疑和怨毒的眼光。
看蕭峰一件事一件事娓娓道來,以求群眾的諒解,英雄的無奈和落寞,已到了自虐和放棄的邊緣。
對敵人可以像秋風掃落葉一般的無情,但對同志呢?英雄的傷心和無奈正在於這里了。蕭峰細數背叛
他的宋長老的功績,然後刀光一閃,插入自己肩頭,自流鮮血;此後奚長老、陳長老、吳長老等,如法炮

制。
英雄的心中在泣血,他要讓自虐的快感舒緩精神上孤獨的隱痛。
「蕭峰並非一味婆婆媽媽的買好示惠之輩」,這才是他最真實的心聲。大英雄豈要去向世人證明自己的
清白?今日蕭峰這樣做了,實是有違本心,實是對同門弟子無可奈何的痛心疾首。
經過錯綜復雜的混亂和令人不安的漫長准備,蕭峰的悲劇像雪崩一般彌漫著巨大的痛苦爆發了出來,
情感激烈的矛盾像脫韁的野馬沖刺狂奔,已近於崩潰的極限。
蕭峰的悲劇是所有英雄千古同之一哭的命定的悲劇。
沒有人可以打敗他,但他卻不能不在冥冥的天意麵前束手無策,做困獸之斗。
命運和蕭峰開了一個太大的玩笑!
那些盲目的、愚昧的、沒有主見的,易於被煽動的群眾,卻被事實證明是對的,在俗世的道德准則面
前,蕭峰反而是錯了。他竟是契丹人,是自己一直堅定和義無反顧地仇視的異族中的一員,他自己竟是不
共戴天的敵人的同類。那些背叛他的同志、朋友、群眾和別有用心之人,並不是在冤枉他,一切都事出有
因,他只能放棄,退出是非之地,靠自己超人的意志去進一步求證和忍受。
從智光大師口中所述蕭峰之父的故事,讀來驚心動魄,既殘酷血腥又令人惻然不忍。
那又是一個大英雄被命運無情地捉弄,還是沒有人能打敗他,打敗他的只是冥冥之中不可測度的天意。
本是要來做和平使者的異族大英雄,被中原武林義士誤解。為了民族的利益,帶頭大哥、汪幫主、智
光等眾多正派高手,不惜以埋伏、暗算、圍攻的手段圍剿蕭峰之父。
雖然蕭峰之父也是天人一般的武功絕世,以寡敵眾,奮力保護愛妻弱子,當絲毫不會武功的妻子被慘
殺之後,蕭峰之父萬念俱灰,抱著妻兒屍體投崖自殺。當其躍下懸崖之後忽發現兒子並沒有死,又奮力將
兒子擲上懸崖,其過人的武功,過人的心智,確是萬人中難得一選。

這樣的一個蓋世大英雄無端被害,自是能深深打動讀者,讓人心意難平。
一對英雄父子,一般的悲慘命運,致命的危機更加突出其偉大的英雄氣概,挑戰著人類生活中悲劇所
能達到的極限。
冥冥中的天意,無端而起的陰謀,大者是命運的無奈,小者是像康敏這樣瑣屑的怨毒,因緣湊巧,陰
差陽錯,蕭峰踏上了不歸路。
蕭峰是金大俠所有小說中近乎完美的大英雄。
他有著鋼鐵般堅定的意志,任是天大的挫折,也絕不灰心和低頭,心中既有懸疑,就一定要查個水落
石出。
然而,無中生有的冤屈和罪名,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加諸在他的身上。
蕭峰迴去探望養父母,卻見到養父母橫死在家中,少林僧人力證他即是兇手;去少林見他的受業恩師
玄苦大師,又見到玄苦大師慘死,又被小沙彌言之鑿鑿,硬說他就是兇手。愈是要查真相,真相愈是撲朔
迷離。
蕭峰對阿朱講他七歲殺人一段,駭人之極。
大英雄行事不可以常理測度,蕭峰少年時即有奇氣,自非常人。
聚賢庄一戰,讀之可讓人熱血沸騰,是金大俠小說中經典難忘的場面。論《天龍八部》,不談到此段,
幾乎是不可能之事。
何為真正英雄?
不在其極端的場面、極端的情感沖突,不在其芸芸眾生俗不可耐的瑣屑的喧嘩中,這些都難以將英雄
的本色浮雕般塑為永恆。
愈是那種孤立無援,那種遼闊的苦寂,那種讓人恐懼的既沒有回聲又沒有適當布景的空洞舞台上的絕
對孤獨,愈是悲劇性地表達出生命最為深刻和本質的絕望。
英雄在寒冷的天空無奈和痛苦地飛翔,翅膀上毀滅的火焰燃燒出神聖的火光。蒼白的背景,漠然的世
俗,平庸的盲目,揭示著人性中丑惡的一面和愚昧所能達到的極限。而英雄的意志卻在嗜血的自虐中達到
其內在道德上的完滿。愈多的流血,愈多的疼痛和愈多的野蠻,自虐般的激情就愈是快意地享受著與命運

搏殺的血腥盛宴,英雄精神的航行愈高揚風帆。
明知是死地,明知實力懸殊有去無回,但蕭峰慨然而行,挺身赴難。
嘆眾人百般猜疑,怎麼也不敢相信為了一個嬌怯的少女,蕭峰就這么沉著安詳地送上門來。
愈寫眾人的機心,愈見蕭峰的坦盪;愈寫眾人的畏縮,愈見蕭峰的豪情。
蕭峰以君子之心度人,眾人卻以小人之心看他。天才和群眾之間的悲劇,千古同之。
忽然極緊迫之時,蕭峰要討幾碗酒喝。愈是從容,愈見局勢之緊張。
英雄近酒遠色,蕭峰儼然有水泊梁山好漢之古意。
金聖嘆評《水滸》論武松為天人,蕭峰何嘗不是天人。看他有闊處,有毒處,有正處,有良處,有快
處,有真處,有捷處,有雅處,有大處,有警處,實是金大俠小說中之第一人。
大氣磅礴,勇猛剛健,是為闊;七歲殺人,不受冤屈,是為毒;誓不殺一漢人,是為正;義釋背叛他
的丐幫長老,是為良;出手即重創雲中鶴,是為快;英雄有淚亦盡彈,是為真;杏子林快刀斬亂麻平息叛
亂,是為捷;激賞段譽書獃子之爽氣,是為雅;單刀於聚賢庄應戰群雄,是為大;於客店中探得薛神醫大
撒英雄帖,是為警。蕭峰的一身集有郭靖之闊,楊過之毒,張無忌之正,石破天之良,令狐沖之快,周伯
通之真,黃葯師之捷,陳家洛之雅,洪七公之大,胡斐之警,不作第一人,可乎?
看蕭峰有十分酒就有十分精神,大喝一聲:「哪一個先來決一死戰?」
氣魄宏大,凜然天神。英雄亦有作困獸之斗的時候,不亦悲乎?
看大宋官兵殘殺契丹婦孺,漢人狼子歹心耶?胡人狼子歹心耶?胡漢之分,是否有終極的道德意義?
漢人是否就代表著善良和正義?胡人是否就代表罪惡和邪惡?蕭峰一定要作涇渭分明的選擇嗎?一定要站
在漢人的一邊,或是站在胡人的一邊?
忽然間蕭峰發現了自己正是不折不扣、血統純粹的契丹人,他一時無法正視這種殘酷的現實。
外在的教育和道德規范的強大慣性力量,折磨和捉弄著蕭峰純朴的內心。教育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
以毀滅一個人。
換了別人,比如郭靖、張無忌,肯定很難轉過這個彎。但蕭峰是天人,他的身上聚集了英雄一切美好
的優點和弱點。

蕭峰並不鑽牛角尖,他很快就解開了這致命的郁結。他豁然開朗,「從今以後,不再以契丹人為恥,也不以
大宋為榮」。
英雄只是半神,他畢竟還有人性的弱點。英雄的弱點是強大的意志必須有所寄託。
仇恨之執著,亦如世間諸般執著,既有化不開時,就有看不透處。急於尋找真相,真相卻更遙遠。執
念既生,心智就有所壅塞,洞察就會缺少清明,由此鑄成滔天大禍,追悔莫及。
蕭峰的致命弱點,即在此死結上。
致命的弱點在適宜的溫度和土壤中發芽開花,結出異彩和有毒的悲劇果實。
蕭峰一定要救活和治好阿紫,他不能讓阿朱的悲劇在阿紫身上重演。
蕭峰日夜操勞照顧著阿紫的病勢,他勞累之極,其實也是充實之極,有寄託之極。
極度的勞作可以帶給人慰藉,有了事情做,就有了逃避的法門,就有了活下去的意義。
蕭峰是天人般人物。
看他為阿紫買人參,後來金銀用完了,不客氣地闖進葯店伸手就拿,使人想到《水滸》中鐵牛李大哥,
「一若天地間之物,任憑天地間之人公用之」,此即是真處。
蕭峰的身上,確有諸般水滸好漢的古意,令人回味無窮。
蕭峰在長白山中打虎一段,又讓人想起武松打虎。
人是神人,虎是怒虎,蕭峰忽然又有武二之凜然威風,此亦是金大俠異樣過人之筆墨。
蕭峰豪傑,傾服女真英雄。
蕭峰和女真朋友打獵時遇到一隊契丹人,交戰起來蕭峰自是所向披靡,擒得其首腦。後來蕭峰見其人
頗有英雄豪傑慷慨大氣的風度,遂起惺惺相惜之意,平白就要放了那人。那人感激之餘,對蕭峰甚為佩服,
兩人就此結為兄弟。蕭峰此一善意俠義之舉,帶給了他意想不到的大際遇。此真所謂好人有好報,行善必

有餘慶。
蕭峰義釋和結拜的兄弟竟是大遼國契丹皇帝耶律洪基。蕭峰這次落葉歸根,真正做了契丹人,而且還
是官位很大的契丹人,這是命運的諷刺,亦是命運的恩賜。
蕭峰結交耶律洪基,反倒是耶律洪基的福氣。
蕭峰本不想做官,要帶阿紫不辭而去,卻見耶律洪基變生肘腋,面臨危險,這才留下來為耶律洪基助
一臂之力。
蕭峰自有大丈夫大英雄的豪氣,段譽這等書生可與之論交,耶律洪基這等皇帝也一般看待。只認兄弟,
不管其他。同甘共苦,而非趨炎附勢。這才是正義之所在。
挽危瀾於既倒,蕭峰再次成為耶律洪基的救命恩人。在極危險緊急的情況下,蕭峰為大局著想,接受
了耶律洪基南院大王的封號。
造化弄人,使蕭峰從一個誓與契丹為敵保家衛國的漢民英雄,變成了契丹大遼國之中流砥柱。然而,
這一切的改變都只是表象,真正不變的還是蕭峰大英雄的那一顆大仁大義、俠骨柔腸的本心。
英雄亦是人,誰能不怕死?蕭峰坦言自己也有怕死的時候。但英雄的不同,在於能將這怕死之心收起,
置之死地而後生,不是因怕死而逃避,而是有膽有識,有勇有謀,臨危不懼,由此生長出浩然磅礴、如長
虹貫日般的正氣。
蕭峰道:「我和人斗大都是被迫而為,不得不鬥。」說來輕描淡寫,其中卻有多少的驚心動魄,萬千危
機。
命運的輕易和無理繼續在震動著讀者和蕭峰。
在中原蕭峰萬般忍耐和克己,處處想要有所作為,卻偏偏成為眾人的死敵,視之為大奸大惡之徒。而
在北國,蕭峰避世無為,隨遇而安,反無意間立了大功,消弭一場大亂,避免多少人頭落地,生靈塗炭,
為百姓做了大好事。
種瓜得豆,種豆卻得瓜,因果顛倒,是非倒置,天意難違。
英雄在任何場景中都必然地成為主角,這是英雄的幸運,也是英雄的悲劇。
越是逃避,蕭峰卻越是被更快更猛地推向了前台。
舊的矛盾尚未消解,新的沖突卻更激烈和致命地沖刺而來。
耶律洪基不僅封以蕭峰高官,還指望他領兵南下,進攻中原,蕭峰的難題更大了!從表象的道德來說,
蕭峰既是契丹人,就應是耶律洪基的臣民,就應服從皇帝高貴的意志;但從小在中原長大的蕭峰,又怎能
做如此之事?
違背耶律洪基,從公(皇帝)從私(義兄)的角度,都是不義;帶兵進犯中原,殘害大漢百姓,卻是
不仁。
蕭峰如何處置難題?
蕭峰是真英雄大豪傑,嫉惡如仇,又心懷慈悲,對敵人決不妥協,又處處以天下蒼生為念。灰衣僧贊
其有菩薩心腸,蕭峰本就是羅漢轉生。
耶律洪基躍馬立丘,顧盼自豪,正顯出蕭峰的落寞和心事重重。
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往往因其自由不拘的性情,而不能適應官場生活。
看蕭峰每日與遼國臣僚將士為伍,言語性子,都是格格不入,英雄雖居要職,卻寂寞異常。
蕭峰不接受耶律洪基宋王之封號,帶遼兵攻打大宋,耶律洪基惡念頓起,全然忘記當年蕭峰是如何救
他性命。
政治官場,多此忘恩負義之徒,任是英雄好漢的純良本質,也會被權力的毒劑腐蝕扭曲。
耶律洪基利用了阿紫對蕭峰的痴愛,使蕭峰中毒受擒。
英雄的悲劇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深淵的邊緣,以一種極地中寒冷而炫目的白光,驚心動魄地升起。
激昂的淚水,隕石般從星際急速墮落的隔世般的傷感,使我們變得純粹和透明,使我們能夠勇敢地去
承擔。
宏大壯麗的結局帶給我們永恆的回味和感激,英雄在我們的想像中長生不老,永遠如一道春日裡的陽

光,照亮了我們心中的一切沉悶、無聊、灰暗和濕熱的情感迷霧。在英雄生活著的這片幻象的壯麗原野上,
我們可以自由地呼吸廣闊天空中清新和美好的空氣,永遠使我們的心靈激盪。
蕭峰完成了他壯美和意味深長的宿命。
胡漢之爭,胡漢的分別有什麼意義,在臨死前,蕭峰隱約看出了這一點,人道的尊嚴,人性的自由和
平等,才是適宜的答案。
但蕭峰的悲劇正是先覺者的悲劇,他接近了真理,卻超越不了現實。
他沒有一個可以去忠實的社會,也沒有一幫他可以去指引的群眾。
只有解放全人類,最後才能解放自己。
這句話是至高無上的真理。
當英雄的思想已遠遠超越他所處的那個社會之時,悲劇就不可避免了,他太孤獨了,他找不到同類,
他只有把最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以自己的毀滅來提醒人們的覺悟。

F. 《天龍八部》是金庸的經典小說,我們如何賞析這部作品呢

《天龍八部》無疑是「金庸式」悲劇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懷著悲天憫人的創作心態,誇張地描繪了各色人物在命運操縱和慾望支配下的種種心態和情狀,刻畫了塵世眾生的痛苦和悲哀。

這么恢宏超常的眾生,結篇卻是發了瘋的慕容復在墳園沈浸於帝王的幻想,一群小兒嬉笑著扮演臣民換糖吃。一個明白不過的寓言:紅顏轉瞬白骨,才能、功業、野心、愛恨如露如電,夢幻泡影。在這個寓言之下,那前面五大卷的熱鬧同歸於一個幻影,悲天憫人,《天龍八部》里奇異的緣法,未必是顛覆英雄主義,但至少有著深刻的悲傷和疑問,亦正是這悲傷和疑問,成全了英雄之所以為英雄。

G. 天龍八部金庸小說鑒賞

《天龍八部》是千百個掀天巨浪,而讀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葉扁舟上。一個巨浪打過來,可以令讀者沉下數十百丈,再一個巨浪掀起,又可以將讀者抬高數十百丈在看《天龍八部》的時候,全然身不由主,隨著書中的人物、情節而起伏。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龍八部》,又是一個新的巔峰。一個接著一個的巔峰,這是金庸創作力無窮無盡的證明,每一部小說,都有不同的風格,都帶給讀者新的感受。到了《天龍八部》,以為以後,總不能再有了,但是還有更新的巔峰。《天龍八部》的想像力,比《倚天屠龍記》又進了一步。更不受拘束,更放得開,浪漫激情更甚,堪稱是世界小說的傑作。《天龍八部》一開始就釋名: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羅迦。接著又解釋了「八部」每一個的含義。照這樣的篇名看來,金庸是想寫八個人,來表現這八種道神怪物。可是,《天龍八部》中,哪八個人,是代表這八種道神怪物的!哪一個人代表哪一種,曾經詳細下過功夫去研究,都沒有結論。誰是夜叉?是「香葯叉」木婉清?木婉清在書中的地位一點也不高,當然不能代表八部之一。段譽是什麼呢?喬峰又是什麼呢?我的結論是,金庸在一開始之際,的確有著寫八個人,來表現八種道神怪物的意願但是寫作前的計劃,意願是一回事,寫出來的小說是怎樣的,又是一回事。聽起來好象很玄,但事實上,每一個從事過小說創作的人,幾乎都有過同一經驗:計劃在創作過程中,往往無法實踐,會中途突然改變,會有新的意念突然產生,會無法控制自己。金庸寫《天龍八部》之際,一定也出現了這樣的情形。所以結果,才有了這樣一部浩淼如海的小說,已不能在小說中找到某一個人去代表一種什麼意念,而是所有的人交雜在一起,代表了一個總的意念。這樣的情形,比原來創作計劃來得好,也使《天龍八部》更高深、更浩瀚、大氣磅礴,至於極點。
: O0 A- F/ B! u# s" e( N. e榆林|榆林論壇|塞上風|陝北|大漠|陝西 《天龍八部》在結構上採取了寫完某一個人之後,再寫另一個人,而又前後交錯,將不同的人聯結起來的一種獨特結構。這種結構,《水滸傳》用過。比《水滸傳》每一段更有可觀之處,整體結構新鮮。若還有人懷疑「古今中外,空前絕後」的八字解語,不必再與之辯論了。《天龍八部》在一個一個寫主要人物出場的前後銜接上,已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小說之中,可以比擬的,也只有宋江忽然一下子踢翻了一個烤火大漢的炭火,而這個大漢就是武松而已。《天龍八部》中每一個人物都及其出色,其中寫了一個悲劇人物,尤其是驚天動地這個悲劇人物是大英雄,大豪傑,有力量可以做一切事,但是卻無法改變他自己的悲劇命運。意外的遭遇,不是悲劇。明知會朝這條路去走,結果是悲劇,但仍然非朝這條路去走不可,這才是悲劇。《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劇。那樣的悲劇,古今中外的小說中並不多見。《天龍八部》中,金庸將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寫得更透徹。普天下敬仰的少林寺方丈,會有私生子。這種寫法,在以後兩部極重要的作品之中,更反復得到了發揮,而終於在《鹿鼎記》中,建立了「反英雄」的觀念。「英雄」必需是人,人一定有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不會受任何桎梏而改變。虛竹和尚對神的崇仰,無人會加以懷疑,但是他終於還是做不成和尚,那無關於環境,而是虛竹根本上是一個人!人的地位在英雄、菩薩的地位之上,就算將之目為神道妖魔,都不能改變人的地位。論故事之離奇曲折,人物之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想像力之豐富,天龍八部在金庸所有其他作品之上。所不明者是金庸何以在「釋名」中保留了「這部小說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這句話。整部小說,雲南大理,至多隻佔了五分之一的地位。由此也可以證明,創作前的意念計劃,和創作過程中的靈感泉涌是兩回事。用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來隱喻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始自《天龍八部》。「星宿派」是在隱喻什麼組織,明眼人一看便知,知了之後,還一定會發出會心的微笑。同樣性質的隱喻,在《笑傲江湖》中又出現了一次,如果將創作的年代,和當時在中國大陸上發生的事結合起來看,更加有趣。《天龍八部》中出現的武功,有丁春秋的「化功大法」,和段譽的「朱蛤神功」,都是能吸取他人功力以為己用。在《笑傲江湖》中,這種形式的武功得到發揮,在武功的想像力方面,也是一種突破。到這里為止,一直很少提到金庸小說中的各種武功描寫,而且在以後的篇幅中,也不準備詳細提及。雖然武功是武俠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武俠小說中最容易寫的一部分。金庸小說中的武功描述部分,當然精妙絕倫,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來,似乎不必專門提出來詳細討論了。看《天龍八部》,到喬峰率領燕雲十八騎,馬蹄翻金,直驅少林寺,視天下英雄為無物之際,當呼嘯而狂吞烈酒。看《天龍八部》到虛竹在冰窖之中,經不起天地間第一誘惑,而與夢姑共赴歡樂之際,宜遙思情人而飲蜜酒。看《天龍八部》到小康將段正淳肩頭上的肉咬下一塊來之際,宜會心微笑而飲醇酒。看《天龍八部》到梅、蘭、竹、菊四少女大鬧少林寺之際,宜開懷而呷香酒。看《天龍八部》到段譽終於蒙王語嫣青睞之際,宜手舞足蹈而浮甜酒。看《天龍八部》到少林寺老僧說佛,眾皆拜服,慕容博和蕭遠山雙手相握,互望而笑之際,宜心平氣和而飲淡酒。看《天龍八部》到一陣風風波惡種種行徑之際,宜飲劣酒。看《天龍八部》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至死搏鬥,宜飲酸酒。看《天龍八部》到喬峰大鬧聚賢庄,為阿朱與群雄捨命相拼之際,可飲辣酒。看《天龍八部》至虛竹誤打誤撞,解了珍瓏棋局之際,可飲喜酒。看《天龍八部》到虛竹、段譽、喬峰三人結義兄弟,聯手抗敵之際,可飲陳酒。看《天龍八部》到王夫人設計擒情郎之際,宜飲新酒。看《天龍八部》,從頭至尾,一氣呵成,廢寢忘食,甚至床頭人相對如同陌路,宜掩卷沉思,以書作酒,可以大醉。《天龍八部》中的冰蠶,是天下最可愛的蟲。《天龍八部》中的游坦之,是天下最可憐的人。阿朱最柔情萬種。別怪阿紫,她心中有說不出的苦。趙錢孫心中有說不出的苦。慕容復心中有說不出的苦。喬峰心中有說不出的苦。葉二娘、玄慈心中有說不出的苦。天山童姥、李秋水心中有說不出的苦。那麼多人有說不出的苦,可是偏偏全書不苦,苦化為激情,洋溢在全書之中
# S5 f5 l- W/ v& l7 J, H$ y( F榆林|論壇|塞上風|陝北|大漠|陝西 bbs.ssfeng.com( g3 y1 F' H2 K5 @
《天龍八部》中最快樂的人,是李傀儡,已經知道了人生如戲,應該快樂,不知道的,才會悲苦。《天龍八部》的超絕成就,在於整部書包羅萬有,有各種各樣的人,有各種各樣的武功,有各種各樣的情節,簡直就象是包羅萬有的汪洋大海。《天龍八部》中的悲劇人物是喬峰。《天龍八部》中的喜劇人物是段譽。《天龍八部》中奇遇最多的人是虛竹。《天龍八部》中失望最多的人是慕容復。《天龍八部》中最幸運的人是鳩摩智。《天龍八部》中最不幸的人是風波惡、包不同、鄧百川。《天龍八部》中最痴情的人是游坦之。《天龍八部》中最無情的人是玄慈。《天龍八部》中最濫情的人是段正淳。《天龍八部》中最專情的人是葉二娘。《天龍八部》中最誠實的人是南海鱷神。《天龍八部》中最虛偽的人是耶律洪基。

H. [80分]求天龍八部主要人物的點評

《天龍八部》是千百個掀天巨浪,而讀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葉扁舟上。一個巨浪打過
來,可以令讀者沉下數十百丈,再一個巨浪掀起,又可以將讀者抬高數十百丈在看《天龍八
部》的時候,全然身不由主,隨著書中的人物、情節而起伏。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龍八
部》,又是一個新的巔峰。

一個接著一個的巔峰,這是金庸創作力無窮無盡的證明,每一部小說,都有不同的風
格,都帶給讀者新的感受。到了《天龍八部》,以為以後,總不能再有了,但是還有更新的
巔峰。

《天龍八部》的想像力,比《倚天屠龍記》又進了一步。更不受拘束,更放得開,浪漫
激情更甚,堪稱是世界小說的傑作。

《天龍八部》一開始就釋名:八部者,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
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羅迦。接著又解釋了「八部」每一個的含義。照這樣的篇名看來,金
庸是想寫八個人,來表現這八種道神怪物。

可是,《天龍八部》中,哪八個人,是代表這八種道神怪物的!哪一個人代表哪一種,
曾經詳細下過功夫去研究,都沒有結論。

誰是夜叉?是「香葯叉」木婉清?木婉清在書中的地位一點也不高,當然不能代表八部
之一。段譽是什麼呢?喬峰又是什麼呢?

我的結論是,金庸在一開始之際,的確有著寫八個人,來表現八種道神怪物的意願但是
寫作前的計劃,意願是一回事,寫出來的小說是怎樣的,又是一回事。

聽起來好象很玄,但事實上,每一個從事過小說創作的人,幾乎都有過同一經驗:計劃
在創作過程中,往往無法實踐,會中途突然改變,會有新的意念突然產生,會無法控制自
己。

金庸寫《天龍八部》之際,一定也出現了這樣的情形。所以結果,才有了這樣一部浩淼
如海的小說,已不能在小說中找到某一個人去代表一種什麼意念,而是所有的人交雜在一
起,代表了一個總的意念。

這樣的情形,比原來創作計劃來得好,也使《天龍八部》更高深、更浩瀚、大氣磅礴,
至於極點。

《天龍八部》在結構上採取了寫完某一個人之後,再寫另一個人,而又前後交錯,將不
同的人聯結起來的一種獨特結構。這種結構,《水滸傳》用過。比《水滸傳》每一段更有可
觀之處,整體結構新鮮。若還有人懷疑「古今中外,空前絕後」的八字解語,不必再與之辯
論了。

《天龍八部》在一個一個寫主要人物出場的前後銜接上,已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小說
之中,可以比擬的,也只有宋江忽然一下子踢翻了一個烤火大漢的炭火,而這個大漢就是武
松而已。

《天龍八部》中每一個人物都及其出色,其中寫了一個悲劇人物,尤其是驚天動地這個
悲劇人物是大英雄,大豪傑,有力量可以做一切事,但是卻無法改變他自己的悲劇命運。

意外的遭遇,不是悲劇。

明知會朝這條路去走,結果是悲劇,但仍然非朝這條路去走不可,這才是悲劇。

《天龍八部》中喬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劇。那樣的悲劇,古今中外的小說中並不多
見。

《天龍八部》中,金庸將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寫得更透徹。普天下敬仰的少林寺方丈,
會有私生子。這種寫法,在以後兩部極重要的作品之中,更反復得到了發揮,而終於在《鹿
鼎記》中,建立了「反英雄」的觀念。

「英雄」必需是人,人一定有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不會受任何桎梏而改變。

虛竹和尚對神的崇仰,無人會加以懷疑,但是他終於還是做不成和尚,那無關於環境,
而是虛竹根本上是一個人!

人的地位在英雄、菩薩的地位之上,就算將之目為神道妖魔,都不能改變人的地位。論
故事之離奇曲折,人物之多,歷史背景之廣泛,想像力之豐富,天龍八部在金庸所有其他作
品之上。所不明者是金庸何以在「釋名」中保留了「這部小說以《天龍八部》為名,寫的是
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這句話。整部小說,雲南大理,至多隻佔了五分之一的地位。
由此也可以證明,創作前的意念計劃,和創作過程中的靈感泉涌是兩回事。

用武俠小說中的人物來隱喻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始自《天龍八部》。「星宿派」是在隱
喻什麼組織,明眼人一看便知,知了之後,還一定會發出會心的微笑。同樣性質的隱喻,在
《笑傲江湖》中又出現了一次,如果將創作的年代,和當時在中國大陸上發生的事結合起來
看,更加有趣。

《天龍八部》中出現的武功,有丁春秋的「化功大法」,和段譽的「朱蛤神功」,都是
能吸取他人功力以為己用。在《笑傲江湖》中,這種形式的武功得到發揮,在武功的想像力
方面,也是一種突破。

到這里為止,一直很少提到金庸小說中的各種武功描寫,而且在以後的篇幅中,也不準
備詳細提及。雖然武功是武俠小說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是武俠小說中最容易寫的一部
分。金庸小說中的武功描述部分,當然精妙絕倫,但比起其他精彩部分來,似乎不必專門提
出來詳細討論了。

看《天龍八部》,到喬峰率領燕雲十八騎,馬蹄翻金,直驅少林寺,視天下英雄為無物
之際,當呼嘯而狂吞烈酒。

看《天龍八部》到虛竹在冰窖之中,經不起天地間第一誘惑,而與夢姑共赴歡樂之際,
宜遙思情人而飲蜜酒。

看《天龍八部》到小康將段正淳肩頭上的肉咬下一塊來之際,宜會心微笑而飲醇酒。

看《天龍八部》到梅、蘭、竹、菊四少女大鬧少林寺之際,宜開懷而呷香酒。

看《天龍八部》到段譽終於蒙王語嫣青睞之際,宜手舞足蹈而浮甜酒。

看《天龍八部》到少林寺老僧說佛,眾皆拜服,慕容博和蕭遠山雙手相握,互望而笑之
際,宜心平氣和而飲淡酒。

看《天龍八部》到一陣風風波惡種種行徑之際,宜飲劣酒。

看《天龍八部》到天山童姥和李秋水至死搏鬥,宜飲酸酒。

看《天龍八部》到喬峰大鬧聚賢庄,為阿朱與群雄捨命相拼之際,可飲辣酒。

看《天龍八部》至虛竹誤打誤撞,解了珍瓏棋局之際,可飲喜酒。

看《天龍八部》到虛竹、段譽、喬峰三人結義兄弟,聯手抗敵之際,可飲陳酒。

看《天龍八部》到王夫人設計擒情郎之際,宜飲新酒。

看《天龍八部》,從頭至尾,一氣呵成,廢寢忘食,甚至床頭人相對如同陌路,宜掩卷
沉思,以書作酒,可以大醉。

《天龍八部》中的冰蠶,是天下最可愛的蟲。

《天龍八部》中的游坦之,是天下最可憐的人。

阿朱最柔情萬種。

別怪阿紫,她心中有說不出的苦。

趙錢孫心中有說不出的苦。

慕容復心中有說不出的苦。

喬峰心中有說不出的苦。

葉二娘、玄慈心中有說不出的苦。

天山童姥、李秋水心中有說不出的苦。

那麼多人有說不出的苦,可是偏偏全書不苦,苦化為激情,洋溢在全書之中。《天龍八
部》中最快樂的人,是李傀儡,已經知道了人生如戲,應該快樂,不知道的,才會悲苦。

《天龍八部》的超絕成就,在於整部書包羅萬有,有各種各樣的人,有各種各樣的武
功,有各種各樣的情節,簡直就象是包羅萬有的汪洋大海。

《天龍八部》中的悲劇人物是喬峰。

《天龍八部》中的喜劇人物是段譽。

《天龍八部》中奇遇最多的人是虛竹。

《天龍八部》中失望最多的人是慕容復。

《天龍八部》中最幸運的人是鳩摩智。

《天龍八部》中最不幸的人是風波惡、包不同、鄧百川。

《天龍八部》中最痴情的人是游坦之。

《天龍八部》中最無情的人是玄慈。

《天龍八部》中最濫情的人是段正淳。

《天龍八部》中最專情的人是葉二娘。

《天龍八部》中最誠實的人是南海鱷神。

《天龍八部》中最虛偽的人是耶律洪基。

《天龍八部〉是金庸作品極其特出的一部小說,在武俠小說中的地位,堪稱第一,在金
庸作品之中,排位第二。

I. 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你最喜愛哪個人物為什麼

掃地僧,太有才了,這可能就是人到了一定境界之後的覺悟吧,做最低層。

J. 在小說《天龍八部》中虛竹的人物形象分析

虛竹,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本是少林寺小僧,性格木訥老實,相貌醜陋,濃眉大眼,鼻孔上翻,雙耳招風,嘴唇甚厚,又不善於詞令。24歲時隨師父發放名帖下山,誤打誤撞破解蘇星河的珍瓏棋局,成為逍遙派掌門「無崖子」的關門弟子,得了無崖子七十餘年的內力,並成為逍遙派掌門。後來被天山童姥強迫傳授武功,童姥施計逼虛竹和公主破葷戒。無意間再得到天山童姥、李秋水的內力,亦被傳為靈鷲宮宮主,又和蕭峰、段譽結拜兄弟。最後拯救被鳩摩智挑戰的少林,降服丁春秋,並明白自己的身世。西夏國王招納駙馬,和公主相認。 角色分析虛竹身世凄涼,他從小生長於少林,天性純良,宅心仁厚,也正因為此,他幸得高人指點,練就一身非凡的武功。在靈鷲宮,虛竹為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人解除了生死符的困苦。他的這一義舉,受到他們的擁戴。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人自願臣服於虛竹的旗下,聽從他的差遣。他的所作所為,也打動了一直在場的段譽,他們義結金蘭。在少林寺,當看到喬峰、段譽和眾兄弟飲酒、再敘結義之情時、虛竹按捺不住、不顧寺中長老的阻攔,跑到喬峰和段譽面前說:「今日我們眾兄弟有難同當」。正如喬峰所說「你不畏艱巨、大義而出,足見是一個重義輕生的大丈夫、好漢子。」 最終,虛竹助喬峰擊敗了丁春秋,為喬峰鏟除了一個勁敵。當聽到喬峰被遼帝所擒時,他帶領靈鷲宮的所有人員,助喬峰脫離險境。並且和段譽智擒遼帝,這促使遼帝立下「在有生之年,永不侵宋」的誓言,為宋遼的百姓盡了一份勉力。千古民間俠客夢。武俠夢是中國文化史上有名的四夢(神仙夢、明君夢、清官夢、武俠夢)之一。因此,俠義行道在遠古就受到民眾的青睞。在當今,俠客那種行俠仗義、打抱不平等品質成為觀眾要求伸張正義的社會沖動的宣洩渠道,體現了俠義傳統的一種傳承方式。喬峰、段譽、虛竹三人為了信義, 捨生忘死,榮辱與共,他們的俠義行為,打動了一代又一代人,也對一些為了某種利益,背信棄義、拋棄親情、忘卻友情、只顧私情的人是一種強有力的鞭撻。

閱讀全文

與天龍八部小說人物點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強女主小說推薦類似葉綰綰 瀏覽:769
現代修真仙葯草小說 瀏覽:986
女主是殺手的小說男女都強 瀏覽:351
中考小說閱讀考什麼 瀏覽:799
梁羽生小說女主命運 瀏覽:956
文筆好的玄幻修真小說 瀏覽:27
小說穿越校園男主專一 瀏覽:806
主人公是唐傑的小說 瀏覽:830
穿越小說女主會仙術 瀏覽:979
總裁小說網txt下載 瀏覽:215
亞馬遜漂流記有聲小說 瀏覽:813
網路小說黑火 瀏覽:486
女主在部隊訓練的小說 瀏覽:563
月關哪本小說好看 瀏覽:898
莫言短篇小說大嘴 瀏覽:314
洛天依同人系統小說 瀏覽:435
女主當空姐的小說 瀏覽:484
哈金小說落地在線閱讀 瀏覽:720
不用下載的好看小說網站迅雷下載地址 瀏覽:447
玄幻煉丹完結小說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