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寄奴小說結局

寄奴小說結局

發布時間:2021-12-28 13:47:51

1. 劉裕既然是漢室後裔,為何不建國號為漢,卻稱國號為宋呢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即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首詞是南宋大詞人辛棄疾描述南北朝時期,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的詩句。劉裕可以稱之為南朝第一帝,自他之後的南朝君主再也沒有能夠達到劉裕時期的輝煌。

劉裕是漢室宗親,西漢劉邦的兄弟楚王劉交之後,當然到了劉裕的時候,漢朝早已不在,已經淪為貧苦人家,就像唐朝詩人劉禹錫所描述的一樣:“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雖然這句話中的王謝是指的東晉豪門王導和謝安的家族,但是也可以泛指一切豪門的沒落。

並且劉裕本人的崛起根本就不是靠著漢室宗親的名號起家,也根本就不需要和漢朝攀關系就可以完美的替代東晉,劉裕自己的江山是靠著自己親手打出來的,所以用什麼國號是劉裕自己的事情,劉裕之所以用宋為國號,除了有之前被封宋王的爵位以外,應該也有要區別自己所建立的朝代和老祖宗劉邦建立的朝代不一樣的想法,認為自己的功績可以和劉邦媲美。

2. 外敵未至而大將都自相屠戮,劉裕最終結局如何

公元416年8月,東晉大軍自建康出發、北伐後秦。

公元417年8月,後秦皇帝姚泓舉國投降、後秦國滅。

至此時,中原大地僅余河套大夏和山西北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此時的東晉即是如此,此時的劉裕即是如此。

但是,不如意的歷史總要反復上演,東晉北伐依舊氣吞萬里的開場,也仍舊功敗垂成的收場。


而王鎮惡和沈田子就是這種最可寶貴的人才。

王鎮惡雖然屢屢抗命,潼關貿然出擊竟置全軍於險地,但是他卻屢為先鋒。

沒有其他原因,這個鷹派將軍就適合干先鋒,攻戰殺伐、無往不勝。

沈田子能把一支別路疑兵打成扣關主力,以所部數百陣戰後秦舉國精銳。

這是一種迷之自信,但為將者就得有這種自信,這樣才可能有百人捨命而天下無敵。

劉裕確實是英主,所以沒有王鎮惡還可以找張鎮惡、李鎮惡;沒有沈田子,還有他哥哥沈林子。

但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鍛煉人才,不是花錢的問題,關鍵是時間的問題。

公元417年,劉裕占定關中;公元418年,劉裕痛失關中;公元420年,劉裕代晉稱帝;公元422年,劉裕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這期間,劉裕還怎麼發現、培養和鍛煉既忠誠又能乾的將軍。

劉裕此生最大的敗筆,可能就是組建了一支純粹鷹派的關中團隊。

這些人裡面,包括他十二歲的兒子劉義真,都是霸氣英雄、也是蓋世雄鷹,卻沒有一隻堪為粘合的鴿派人物。

3. 東晉的江山最後為什麼落到了劉裕手中,王謝二家都去哪兒了

王謝二家其實挺不爭氣的,劉裕是靠北府兵發的家,這支部隊最開始是由謝玄控制。但是謝玄死後,北府兵的各路將領開始爭權奪利,而王謝兩家大都是一些清談家族子弟,沒幾個懂軍事的。而北府兵內部的各路將領也不希望空降一個人來跟他們搶權利。所以當時王謝兩家更加熱衷於在首都控制中央的權利,一來他們在軍營中無法服眾,二來他們也吃不了從軍的苦。後期天師道孫恩造反,王謝兩族子弟領軍出征,這些人大都敗多勝少。朝廷沒轍,只能把王牌軍隊北府兵派出來。劉裕通過一次又一次勝利積攢下軍權和威望,更加重要的是,東晉朝廷內部也亂了。那就是世家出身的桓玄起兵造反攻下了建安城,王謝兩家紛紛倒戈。想在新朝繼續風光。可是新皇帝怎麼希望一堆人分他的權力?所以上台以後變著法的削二家的權,就讓王謝兩家權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且因為他們的投降政策,讓他們也失去了攻擊奸臣篡位的道德借口。
劉裕就打著清君側的名義擊敗了桓玄,控制的首都的軍政大權。這個時候王謝已經實力大不如前,而且為了榮華富貴,也只能倒戈到劉裕這邊。
總的來說,在東晉江山後期動亂的時代,確實給過王謝兩家機會,那就是他們有人脈和財富,手上也有兵。但是長期門閥文化生活讓王謝兩家的子孫都變成了一幫蛀蟲,不堪一擊。遇到危險,除了軟弱投降,就沒有其他辦法。輸給劉裕也不算冤枉

4. 劉裕掌權後 謝家的結局

劉裕與謝家有仇,劉裕稱帝時謝家被貶為庶民。

5. 驚心動魄!東晉北府軍的內部鏖戰最後的結局如何

6. 劉裕為什麼被人稱為真小人

他出身寒微,起初為北府劉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級軍官,但他軍事才能傑出,政治眼光敏銳,且素有遠大的志向,很善於把握時機,作戰勇猛果敢,多次克敵制勝。歷史上,要論誰是第一號的帝王終結者,非劉裕莫屬。「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南宋大詩人辛棄疾詩句中的寄奴,就是南朝第一帝——劉裕。

宋朝愛國大詞人辛棄疾有首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中有:「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作者表達了對一個英雄人物的仰慕和對自己報國之志難酬的憤懣。詞中的這位氣吞萬里如虎的人物便是南朝劉宋開國之主宋武帝劉裕。氣吞萬里如虎也成了劉裕名前最知名的代言,就像人生自古誰無之於文天祥,匈奴不滅,何以家為之於霍去病。後人也對劉裕推崇備至,視為千古英雄人物。

劉裕生於落魄貧寒小吏之家,落地便亡母,四歲又喪父,身世凄涼,命運多舛。稍大以長子助繼母養家,雖受千苦萬難,雖日夜奔波仍難維家計,只能負債度日,買履為生。但其人卻不安分務農,性勇好鬥,喜游盪,迷賭博,且好大話,空話。惹得鄰里恥笑,親友奚落。誰也不曾想,世上之事本難料,人說時勢造英雄真不假,當時東晉朝廷面臨北方強敵的軍事壓力,大力徵募江淮壯男入伍,而窮困無路,幹啥啥不成卻自信到自戀堅信自己會富貴的劉裕也進入行伍中,不曾想很快就時來運轉,以其勇猛善戰,足智多謀,指揮有方而多立軍功,陞官神速。劉裕先投冠軍將軍孫無終。後得劉牢之賞識提拔。數年之中,平孫恩,誅桓玄,收巴蜀,滅南燕,伐後秦,使南朝疆域達黃河流域,軍功卓絕,名震海內。被後人譽為南北朝兩位最傑出的軍事統帥之一(另一個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桓玄篡位後,驕奢淫侈,大興土木,百姓苦不堪言,民心思變。元興三年二月,劉裕以打獵為名,聚集百餘人首先在京囗發難,殺死桓修。劉毅也於廣陵得手,誅桓修之弟桓弘。接著,眾人推劉裕為盟主,傳檄四方,各地紛起響應。桓玄見情勢不妙,挾持晉安帝,輕舟逃逸江陵。三月,劉裕率兵進入建康,坐鎮京師,指揮各路人馬乘勝西進。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桓玄被逼逃往西川,當年五月被殺,為益州都護馮遷所殺。時年三十六歲,史稱桓楚武悼帝。不久,桓玄頭顱傳至建康,劉裕命人高懸示眾。使劉裕揚名立萬,一戰成名的就是在討孫恩之亂,孫恩作亂,來勢洶洶,東晉朝廷膽顫心驚,急令輔國將軍劉牢之徵討,劉裕被劉牢之徵調為參府軍事,開始其起家之旅。而此戰中劉裕創造了一個戰爭史上的奇跡:一人手持長刀把上千人的叛軍追的四處逃竄,哭爹喊娘。真是一夫拚命,萬夫辟易,千古奇觀啊!

桓玄敗亡後,劉裕擁立司馬德宗復位,從此控制了東晉朝政。義熙五年(409年)二月,占據齊魯大地的南燕皇帝慕容超對東晉用兵掠取。四月,劉裕率軍攻擊南燕。此戰進行的時間較長,也非常慘烈,一直到次年二月,劉裕才攻入南燕國都廣固城。慕容超見大勢已去,帶領身邊數十人出城逃跑,被劉裕的軍隊生擒,南燕滅亡。隨後,劉裕命人將慕容超押送到建康,並在街市將其斬首,時年二十七歲。孫恩之亂平定,晉朝並沒迎來太平,因權臣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亂政胡為,虎踞荊楚,狼視三吳的大士族軍閥,早就有不臣之心的桓玄就蠢蠢欲動,野心膨脹,起兵殺死司馬司馬元顯父子,控制朝廷大權,意猶未盡,得寸進尺,竟於403年,廢晉安帝為平固王。篡晉立楚。做了其父桓溫想做都沒做成的事。桓玄的才能和威望遠不及其父,其失敗的結局就可想而知,只是曇花一現,3個多月後桓玄的楚便被劉裕滅亡。滅桓玄後劉裕加侍中,進號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獨攬朝政大權。雖大權獨攬,威名日盛,但在門閥政治仍有很大影響的東晉末年,出身寒微,又無甚文化的劉裕根本不會被士家大族正眼看待,內心深處他們十分鄙視這個昔日的履販和賭徒。劉裕深知要揚己長避己短,於是便要通過北伐來進一步提高威望,加強權利和勢力,為最終篡晉做准備。

一些人認為劉裕能從寒微中成長為傑出將帥,一朝開國主,內平叛亂,外伐敵國,恢復舊土,安定晉室,還能算不得一個英雄?還是個大英雄。不過另一些人認為,劉裕因為少時貧寒,性格好鬥蠻橫,又無學識修養,整一個流氓地痞出身,,雖能成就一番人大業,但很難說算得上英雄,有一系列證據:滅南燕一戰,劉裕以廣固久守不降為由,入城後,盡殺王公以下三千人以泄憤,濫殺無辜,殘暴無情非英雄之舉。收復長安,本來是南朝恢復中原的大好時機,但為個人私利野心而置民族大義,國家大局不顧,倉猝南還。夏國趁機奪走長安,從此南朝再難有如此良機和實力北復中原,南朝最終被北朝滅亡。大英雄以天下國家為重,豈是這等野心權勢之人可比?劉裕還心胸狹隘,年輕時因欠債被京口豪族刁逵痛扁,差點喪命,也是命不該死,時任驃騎將軍府長史的王謐路過,見劉裕被毒打仍氣宇軒昂,有股豪傑之氣,腥腥相吸,代他還債救了他一命,桓玄兵敗,刁逵也被牽連,劉裕公報私仇,刁家一族,幾無遺漏,都遭到滅門,把刁氏萬頃土地和大量家財分給貧民,一雪當年被綁在馬樁上示眾的恥辱。

譙縱原是益州刺史毛璩的一名參將。義熙元年(405年),譙縱受命帶兵攻擊桓楚政權,因蜀兵不願意東征,部下發動政變,逼迫譙縱為主,譙縱遂自稱梁、秦二州刺史。東晉朝廷對譙縱割地稱王非常仇視,三次派大軍征討。義熙二年(406年),東晉大將毛修之率兵入蜀,在今渠縣一帶被譙縱部將擊退。義熙四年(408年)晉大將劉敬宣率大軍再次入蜀,在離成都500里的黃虎被譙縱部將擊退。義熙九年,東晉大將朱齡石再率大軍入蜀征討譙縱,這一次晉軍終於一直攻到成都。譙縱雖組織軍民奮力抵抗,但晉軍勢大難敵,成都被朱齡石攻破,譙縱自縊而亡。為了應合民間所謂「昌明之後尚有二帝」的讖言,劉裕先毒死司馬德宗,立司馬德文為傀儡皇帝,雖急不可耐想讓恭帝司馬德文禪讓,卻又假仁假義裝高尚。逼恭帝禪位後又陰狠殘殺之。為以後朝代更替時大殺前朝皇室開個萬惡的頭。所以王夫之痛罵寄奴小子不是東西:其為神人之所憤怒者,惡莫烈於弒君。篡之相仍,自曹氏而已然,宋因之耳。弒則自宋倡之。其後向習,而受奪之主必死於兵與?。夫安帝之無能為也,恭帝則欣欣然授之宋而無異心,宋抑可以安之矣;而決於弒焉,何其忍也!宋之邪心,固有自以萌而不可戢矣。」劉裕為登上最高權位,對昔日的戰友行厚黑之學,先後設計剪除劉毅和諸葛長民等將領。手段卑下,不留一點情面。論軍功劉裕即有一人逐千敵的勇猛,也有高歌猛進,氣吞萬里的北伐,雖未竟全功但也成就非凡。南征北戰,東討西伐,有再造晉室之功。對後秦虛張聲勢不屑一顧,凌凌然豪氣沖天,英雄氣概也!然劉裕為權勢不擇手段,陰狠毒辣,弒毒二帝,罪莫大鄢。公報私仇,陰除政敵顯示他氣量狹小,心狠手辣,非英雄之度量,英雄之正大光明之行為。為真小人?

本人認為劉裕雖毒害已欣然禪位的前帝王確實毒了些,為後世立了不好的先例,其子孫也受其害。但考慮其為帝時已是花甲,而司馬德文又很得民望,才也不俗,為子孫江山計也許是不得已之舉,剪除政敵對任何政治強人和有一定野心的人都是正常之行為,前則大有人在,後則並不鮮見。政治斗爭的殘酷非常情可理解。殺刁逵一族,屠南燕皇族大臣則是濫殺。不過受嚴刑決不求饒且不失豪傑氣概,臨強敵而不膽怯,鎮定從容不就是大英雄之風度?而以其北伐之功業(在南朝北伐中成果最佳),征戰四方,平定叛亂的功勞,其從貧民到開國帝王的傳奇也稱的上英雄之功業。有英雄之氣概,有英雄之事功豈非是英雄人物?

7. 作為一代南北朝名將,檀道濟最後得到善終了嗎

檀道濟在早年投奔了劉裕,跟著他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小的功勞,他也因此在劉裕稱帝後,成為其左膀右臂。

但是檀道濟的結局並不好,在劉裕死後,太子劉義符接班,不過沒多久,便被廢了,又扶持劉義隆為帝,而檀道濟也參與了這個過程。

在除掉謝晦、徐羨之等人後,檀道濟就成為了標靶,朝中無人能夠與之匹敵。

但他畢竟屬於劉裕的重臣,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宋文帝對他仍然是心懷芥蒂,他便提拔了劉義康,由於宋文帝身體不好,所以朝中政事其實都由劉義康處理。

劉義康在宋文帝病重後,擔心無人能夠駕馭檀道濟,爭得皇帝同意後假作詔書,誅殺了檀道濟一家及其親將。

8. 邊荒傳說各個女主角

安玉晴、紀千千、燕飛三人一起飛升了,江文清還為劉裕生下兒子

9. 覬覦後秦的劉裕,最後是不是為赫連勃勃做了嫁衣

除掉劉毅和諸葛長民之後,劉裕又消滅了益州叛軍,擊敗了圖謀漢中的仇池,然後擊敗司馬休之,獲得了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崇禮。

朝議以公道尊勛重,不宜復施敬護軍,既加殊禮,奏事不復稱名,以世子為兗州刺史。——《宋書》·卷二·本紀第二·武帝中

次年更是加領平北將軍、兗州刺史、都督南秦州諸軍事。至此,劉裕一人已經都督徐州、南徐、豫、南豫、兗、南兗、青、冀、幽、並、司、郢、荊、江、湘、雍、梁、益、寧、交、廣、南秦共二十二州。

十二年正月,詔公依舊辟士,加領平北將軍、兗州刺史。增都督南秦,凡二十二州。——《宋書》·卷二·本紀第二·武帝中

這個時候的劉裕,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亂臣賊子了。盡管他沒有篡位,但作為一個臣子,居然在擁有了巨大權力之後而不願放手,本身就證明劉裕的野心早已無法遮掩。

但在篡位之前,劉裕還想在自己的皇冠上點綴一顆寶石,這顆寶石的名字叫後秦。

閱讀全文

與寄奴小說結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年雅璇霍凌沉小說免費筆唱 瀏覽:29
聽鬼故事最恐怖的有聲小說排行榜 瀏覽:403
古代奮斗那些年小說下載 瀏覽:961
征服小蘿莉短篇小說 瀏覽:284
b穿越系統l好看小說 瀏覽:154
女主叫商什麼的穿越小說 瀏覽:284
戰長沙小說大結局是什麼 瀏覽:651
短篇小說女主樹妖 瀏覽:656
小說主角姓葉的醫生 瀏覽:434
主人公叫古帆的小說 瀏覽:324
言情小說女主有雙重人格 瀏覽:904
牛車呂赫若小說全文 瀏覽:628
葉羅麗靈公主的小說全集 瀏覽:908
白粥知他意免費小說 瀏覽:816
免費小說兼職媽咪不要跑 瀏覽:6
玄幻小說經典環境描寫 瀏覽:217
好看偏執小說推薦 瀏覽:633
多男的穿越小說免費下載 瀏覽:128
300原創微小說怎麼寫 瀏覽:335
全國高考語文小說閱讀 瀏覽: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