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誰有《兔子不吃窩邊草》全文
已上傳。
2. 求《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全文
自然界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兔子不吃自己窩邊的草,偏要跑的老遠的地方去吃,而老遠處的兔子又跑到這里來,吃了這里的草,這真讓人費解,莫非兔子也覺得「家草不如野草香」?
這種規律在大自然也廣泛演繹著,曾看一個有經驗的老農夫喂牛,盡把一些枯草擱到高高的棚檐上,牛非得掂起腳來才能吃得到的地方,我納悶了,「這些稻草又不是很新鮮,為什麼還要這么刁難牛兒啊?還不如送到它嘴邊吧。」老農夫詭秘的告訴我:「如果把草放在地上,它聞都懶得聞,浪費草料,牛兒又長不好。」果不其然,一會兒牛就千方百計的掙著吃,還嚼得津津有味,分明有幾絲成功的喜悅。
難怪說大自然的各種動物都有靈性了,也許這是動物的本能吧,都有股犟性,得來全不費工夫的偏不要,就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贏得的。人類也有這樣的脾性,一個班的男女們往往視而不見,哪怕他與她明明是天作之合;一個公司的也難成佳偶,也許是受了這句老話的影響,什麼「兔子不吃窩邊草」,本來是一句有趣的笑話罷了,現在倒用來束縛自己的言行,也許很多珍貴的事物就在這「偏偏無意」中流失掉了。
在情場當中,人們竟然陷入這樣的怪圈,天時、地利、人和都齊全的美好緣分,他不屑一顧,熟視無睹,而對於縹緲的希望,他偏偏用心良苦。阿強和麗麗是同班同學,老早就認識,一直有著不錯的交情,大家暗地裡覺得他們倆很契合,實際上也挺般配的,有時調侃阿強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呀,追啊!」他真的以為大家是在嘲笑他,「『兔子不吃窩邊草』,天天見呢。」女孩天生也有些羞怯,也許是真的太熟了,沒有新奇和熱意,再怎麼合適也在無奈中慢慢散淡了……就這樣,大學四年一晃而過,兩人之間的感情也還是那樣要死不活,沒什麼進展,真的是浪費了老天的苦心呢。
很多事情在我們眼皮底下,竟然這么容易流失,無怪乎很多痴情人都感嘆「老天將緣分把我捉弄」,只有找到幸福的人才驕傲的覺得「緣分妙不可言」,真是奇怪。
古語雲,「近水樓台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而現在很多人面對老天的恩寵,卻過於靦腆,感覺「受之不恭」了,等到緣分錯過花謝去,才會把周星馳那段經典的名言捧來一遍又一遍地大發感嘆:「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好好珍惜,等到錯過之後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一定勇敢對他/她說出那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為這份愛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可笑,可嘆!當初擺在面前都不好好珍惜,非要等到機遇錯過之後才一片傷心一片淚水,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辦公室里的故事也是荒唐,天然的美好緣分往往容易錯過,很多白領青年對平時生活中的情意熟視無睹,於是就想到要去那些新鮮的地方去獵奇,以為那一瞬間的愉悅,就是真的愛情。一些白領情緣大型聯歡會上,總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尷尬,本來相識,面對面感覺沒有一點興趣,等到對方蒙起面紗,就展現出無限誘人的魅力。我有兩個同事本來早就相識,總是嘆緣分難,緣分難,後來他與她在一次活動中關系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他們當時參加的那個節目是用電話通話,在這樣「陌生」的環境中,好感滾滾而來,話匣打開了,心潮湧涌了,兩人都嘆相見恨晚,雙方約定見面後,不竟大為詫異,原來就是熟識的人嘛!老天如此厚愛,卻模糊不覺,只是總把目光拋到老遠,有的時候,緣分就在你身邊,芳草就在你窩邊,為什麼一定要弄巧成拙、舍近求遠呢?
在心理上,我們應該突破這重迷霧,這樣會發現身邊很多東西很美好,值得我們珍惜。而且,感情的考驗和培養是需要時間的,有些感情具有天然的優越條件,具有更充分的機會對雙方了解、深入,情投意合才是幸福的家嘛,如果偏偏錯愛,一味求遠求新,那就是自討苦吃了,老天再怎麼眷顧你你也會覺得那於理不合,非要找個星天外的,這樣的人真是有點怪性。感情的發生和培養是雙向的,兩人之間要多了解、多交流,這樣的感情根基才牢固,僅憑一時意氣找個悅目的,未必就一定是悅心的,而情感的深處是心靈的交流,不只是感官的愉悅。所以,從這句古話看開去,很多美好情意流失了,卻陰差陽錯的錯愛了……
當緣分悄悄來臨的時候,不要愚昧的把眼光倔強地盯在偏遠的方向,我們人類比一般動物有著更高級的智慧,不要過於羞怯,過於古怪,以至錯失良緣、遺恨終生。在情感的論壇中,常常聽人抒發「錯過一時,錯過一生」這樣的感嘆,這在生活當中是經常發生的。生活中奇跡經常會出現,如果你用心的話。有一天緣分來到你面前,請不要以懷疑的眼光把它推遠,如果面前的美好人或事物,你都不懂得珍惜,那生活中還有什麼值得你留戀的呢?等你走近了遙遠的將來,你還會錯過。並非遙不可及的,就是最好的,當然遠方也許貯存有我們生命的緣分,然而,如果我們養成了好高婺遠,不懂得珍惜眼前的潦草習慣,即便有朝一日真愛來臨了,我們也會茫然漠視,遺憾地錯失啊。就像一個從不把今天放在眼裡的人,誰稀罕他明天可以怎麼把握光陰開創一片奇跡呢?一個以潦草的心態對待容易得來的美好,這份美好也會流失掉;即便他以後再從遙遠的地方再採摘一朵來,而當鼻子貼近花瓣的時候,又感覺此花不香了。
3. 皮皮魯和魯西西的作者
鄭淵潔簡介
50後作家。出生於河北石家莊一個下級軍官家庭。其父原籍山西浮山。其母原籍浙江紹興。祖父和外祖父都是醫生。讀過小學四年級,服過5年兵役。在工廠看過5年水泵。最高學歷證書為汽車駕駛執照(大貨)。無黨派。1977年選擇用母語寫作作為謀生手段。1985年創刊至今的《童話大王》半月刊是全部刊登鄭淵潔一人作品的雜志,創刊21年總印數逾億冊。皮皮魯、魯西西、羅克、舒克和貝塔是他筆下的人物。不輕視名利。性格自閉。心胸不開闊。易怒。愛聽鼓勵話。聞過不喜。寵辱都驚。喜走獨木橋。患有強迫症,臨床表現為像對待父母和領導那樣對待孩子。成功秘訣:只聽鼓勵話,遠離其它話。近期做法:刪除勃客上一切不喜歡聽的話,只保留鼓勵話。他頑固地認為鼓勵能將白痴變成天才。生活禁忌:吸二手煙時過敏(凡在距離其一米之內吸煙者,都將被其認定為謀殺他的人,不共戴天)。飲食習慣:分餐制;早餐後吃一根香蕉;午餐晚餐後各吃一個蘋果;不食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