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叩柴扉驚鶴夢明月千里故人來的翻譯
草堂話舊圖
作者:唐寅
松間草閣倚岩開,岩下幽花嬈露台。
誰叩柴扉驚鶴夢,月明千里故人來。
這是描寫中秋賞月的一首詩,第一句是寫周圍環境,第二句是寫夜景的,第三句是有客遠來,第四句點明中秋明月皎潔,和故人一起觀月。
其實他並不是像唐伯虎點秋香那般——他出身於商人家庭,地位比較低下,在當世「顯親揚名」主導下,刻苦學習,11歲就文才極好,並寫得一手好字。16歲中秀才,29歲參加南京應天鄉試,獲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匯考,「功名富貴」指日可待.與他同路趕考的江陰大地主徐經,暗中賄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試題。事情敗露,唐寅也受牽連下獄,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負的唐寅對官場的「逆道」產生了強烈的反感。性格行為流於放浪不羈。唐寅與同鄉「狂生」張靈交友,縱酒不視諸生業,後在好友祝允明規勸下,才發奮讀書,決心以詩文書畫終其一生。後遠游祝融、匡廬、天台、武夷諸名山,並盪舟於洞庭湖、彭蠢,然後鬱郁回到蘇州。晚年信奉佛教,自號六一居土。曾作詩自責,說大丈夫雖不名,也應慨當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樣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印章。被南昌寧王宸濠聘用後,發現寧王有反意,於是裝瘋回到蘇州,從此放盪不羈,思想比較頹廢。 這兩句詩,即是他仕途受挫,經歷坎坷,在作畫後引發的感慨——誰叩荊扉驚鶴夢,月明千里故人來。
② 關於江南的詩詞
1、《憶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2、《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唐代:韋庄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譯文:人人都說江南好,遊人應該在江南待到老去。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比天空還青,遊人可以在有彩繪的船上聽著雨聲入眠。江南酒家賣酒的女子長得很美,賣酒撩袖時露出的雙臂潔白如雪。年華未衰之時不要回鄉,回到家鄉後必定悲痛到極點。
3、《江南春》唐代: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譯文: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台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4、《江南逢李龜年》唐代: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5、《送杜十四之江南 / 送杜晃進士之東吳》唐代: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淼茫。(淼茫 同:渺)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譯文:兩湖江浙緊接壤,河道縱橫水為鄉。您去正值春江滿,煙雲彌漫水茫茫。暮色深沉天已晚,孤舟一葉停何方?心隨友人望天涯,無限思念痛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