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本小說小說男主穿越到平行世界的未來遇到了一個游戲公司女總裁完事成為了游戲公司的設計師第一個游戲
摘要 穿越到游戲商店
B. 世界上近代最有名的設計師有哪些舉出10個
卡爾·拉格菲爾德、三宅一生、瓦倫蒂諾·加拉瓦尼、川久保玲、華倫天奴、高田賢三、山本耀司、克里斯汀-迪奧、亞歷山大·麥昆、喬治·阿瑪尼。
1、卡爾·拉格菲爾德
卡爾·拉格斐(1933年9月10日-2019年2月19日,Karl Lagerfeld),出生於德國漢堡市,德國著名服裝設計師。
人們稱他為「時裝界的凱撒大帝」或是「老佛爺」。2013年11月因涉嫌歧視胖子的言論被法國女性團體起訴。
說起卡爾·拉格斐,腦海里的第一反映永遠是Chanel的藝術總監招牌式的表情,佩戴著墨鏡,手拿抓扇、腦後拖著辮子,就是這永恆的墨鏡白發長辮的人卻佔領時尚圈制高點。
他永遠像「吃飽人參」一樣精力旺盛,精通德、英、法、意文,妙語連珠,他情迷傳統,又憧憬未來,被傳媒封為「當代文藝復興的代表」。
2019年2月19日,卡爾·拉格斐逝世,享年85歲。
2、三宅一生
三宅一生(1938年4月22日-),1938年4月22日出生,日本著名服裝設計師,他以極富工藝創新的服飾設計與展覽而聞名於世。
其後創建了自己的品牌,它根植於日本的民族觀念、習俗和價值觀,成為知名的世界優秀時裝品牌。
3、瓦倫蒂諾·加拉瓦尼
Valentino(瓦倫蒂諾·加拉瓦尼登),這位以富麗華貴、美艷灼人的設計風格著稱的世界服裝設計大師,用他那與生俱來的藝術靈感,在繽紛的時尚界引導著貴族生活的優雅,演繹著豪華、奢侈的現代生活方式。
他經營的Valentino瓦倫蒂諾品牌以考究的工藝和經典的設計,成為追求十全十美的社會名流們的忠愛。
他出色的成就被世界時裝界公認為雄居於包括法國的聖·洛朗、皮爾·卡丹等人在內的世界八大時裝設計師之首。
具傳奇色彩的時裝大師 Valentino Garavani 與他的商業夥伴 Giancarlo Giammetti 於 1960 年創立了 Valentino。
以 Valentino Garavani 命名的男女配飾系列,包括:手袋,皮鞋,小型皮具,腰帶以及手飾。高級訂造服的設計細節亦可見於凡此精美配飾系列,且多屬手工製造。
Valentino 的經典元素如花卉圖案、蝴蝶結和蕾絲亦予重新詮釋,令極富現代感的 Valentino 配飾更優雅精緻。
4、川久保玲
川久保玲(かわくぼ れい,英文:Rei Kawakubo,1942年10月11日-)是一位日本的服裝設計師,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1973年,她在東京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並向世界展示了一種革命性的新型穿衣方式。
1980年代前期,她以不對稱、曲面狀的前衛服飾聞名全球,受到許多時尚界人士的喜愛,從那開始,她就一直在為實驗而奮斗,永遠創造著比時裝界流行超前得多的原型和概念服裝。
此外,日本的知名服裝設計師當中,川久保玲是少數幾個未曾到國外留學,而且未曾主修過服裝設計的特殊設計師。
5、華倫天奴
卓凡尼·華倫天奴(GIOVANNI VALENTINO),著名時裝設計師,出生於義大利那不勒斯市(NAPLES),為世界頂級名牌[華倫天奴]始創家族之第三代繼承人。
6、高田賢三
高田賢三(1939年2月27日-),生於日本兵庫縣姫路市,日本時尚設計師。著名時尚品牌Kenzo(包括香水,化妝品及時裝)的創始人。
高田賢三這位法國籍的日本時裝設計師用自己的名賢三命名的KENZO品牌,已經不僅僅是時裝業的精品,在化妝品、香水領域也是大名鼎鼎。
KENZO的時裝不是那種標新立異的拔高,它有一點點傳統,有許多熱情的顏色,有活生生的圖案,還有幾分狂野。幾乎每一款都能找到實際穿著的場合,但吸引力之強卻使你絕不厭倦。
在雲集中提到:高田賢三還是青年的時候,他遠赴巴黎開始他的國際時裝設計師生涯,他有備而來,已經在日本對服裝有了深入的研究,雖然,他設計的服務對象從東方人轉為西方人,但絲毫沒有礙障,而從此,他開始了不以國界為設計范疇的國際性工作。
7、山本耀司
山本耀司,1943年出生於日本,日文名Yohji Yamamoto,是世界時裝日本浪潮的設計師和新掌門人。他以簡潔而富有韻味,線條流暢,反時尚的設計風格而著稱。
8、克里斯汀-迪奧
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 Dior),1905年年出生於格蘭維爾,是一名設計師,也是迪奧的創始人,畢業於科學政治學院。1957年不幸卒於心臟病。
9、亞歷山大·麥昆
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本名:Lee Alexander McQueen,1969年3月17日-2010年2月11日),出生於倫敦,英國著名服裝設計師,有「壞孩子」之稱,被認為是英國的時尚教父。
1991年,進入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獲藝術系碩士學位。1992年,自創品牌。1993年起相繼在英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的服裝公司工作。
在倫敦的一次時裝展中被《Vogue》的著名時裝記者IsabellaBlow采訪報導,使他從此走上國際舞台。1994年,擔任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的裁縫教師。
1996年,為法國著名的「紀梵希」(Givenchy)設計室設計成衣系列。1997年,取代John Galliano擔任Givenchy這法國頂尖品牌的首席設計師。
1998年,他設計的「紀梵希』99春/秋時裝展」在巴黎時裝周上獲得一致好評。他在1998年裡為影片《泰坦尼克號》的女主角扮演者凱特溫絲萊特設計了她出席奧斯卡頒獎晚會的晚裝。
2010年2月11日,Alexander McQueen在倫敦家中自縊身亡。
10、喬治·阿瑪尼
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是一位著名的義大利時裝設計師。出生於義大利皮亞琴察,學習過醫葯及攝影,曾在切瑞蒂任男裝設計師,1975年創立喬治·阿瑪尼公司。
現在已成為時裝界最響亮的品牌之一。曾獲奈門-馬科斯獎、美國國際設計師協會等獎項,曾在14年內包攬了全球30多項服裝大獎。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喬治·阿瑪尼排名第367。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卡爾·拉格菲爾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宅一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瓦倫蒂諾·加拉瓦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久保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卓凡尼·華倫天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田賢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山本耀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克里斯汀·迪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亞歷山大·麥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喬治·阿瑪尼
C. 為真實的世界設計的書評
「創造的個體以一種十分自我的方式表達自己,他們以犧牲觀眾或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這股風潮像癌細胞一樣從藝術開始,迅速波及大多數的手工藝門類,最終也影響到了設計。」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無論是平面設計還是工業設計,嘩眾取寵(設計界的術語是:創意)似乎是最先被人們了解和(作為一種默認的職業素質)接受的。那些有著毫無意義線條的海報、誇張的畫冊開本、一點兒也沒有「請吃飯」含義的餐桌和坐起來極不舒適的椅子構成了我們這個視覺華麗的世界。設計師們對風格的追求已經超越一般意義上的探索,演變成另一種「設計」身份認同。然而事實上,所謂的風格多樣化其實和設計需求沒有多大關系,它更像是一種消費需求。某種莫名的自我感覺良好使得設計師們認為設計足夠改變世界——呃⋯⋯可能沒這么厲害,但至少也能保持持久價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1934年曾選定了397件被認為具有「持久價值」的設計,然而令人沮喪的是有396件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剩下的那個是燒杯),而更多的例子存在於20、30、50、70、80年代,並一直延續至今。設計師們急切地想要改變世界,他們為「未來」做設計,並期望通過這種前瞻性來彰顯自己的傳奇色彩,大師誰都想當,未來的人們會自動忽略你做過的那些猥瑣拙劣的設計並緊盯著你的代表作,堅定地認為此人這一輩子都在為真實世界的美好而奮斗著。假如說對「未來」的熱衷等於是對「現在」的不滿,那也多少可以讓人理解。但問題之一就是「新」的東西常常包含著試驗(自然也包含著試驗的失敗),然而現實世界則是以成功為導向的文化體系,對失敗的容忍程度很低,這也就意味著設計師既要負責開拓也要負責失敗之後的責任。此種環境催生出許多「成熟」的設計公司和跨國設計事務所,其作品飽含著老道、世故和油腔滑調的設計伎倆。所有這些最終將設計師導向了一個趨勢與行業規則:即美好世界的定義是由設計師作出的,而凡是不美的區域都可以被歧視。貧困地區、第三世界、基礎設施、政治權利和人權被剝奪的地區、病、老及殘障群體,他們的世界顯然都不包括在內。也就是說,真正的真實世界仍然在設計師們的臆想之外艱難的存在著,我們所謂的「設計師責任」其實本身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虛假概念。在維克多看來,就算是經典的設計,也可能因為新時代所產生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觀念而變得可以持續改進。然而,也正是這種設計思路過於精密和細致,它所包含的設計價值過於宏大,設計必須展示除了美學和功能之外的更高價值,即:設計是一種人類對自我世界的持續進化。而這種觀點被高度消費主義的商業世界視為「反常規」的烏托邦幻想。這就產生了一個怪異的現象,設計師們認為自己能夠改變世界,維克多也認為設計可以改變世界。但世界並沒有被很徹底地改變,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設計師們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嘗試著改變世界,而真實的世界則被所有人忽略掉了。造成上述情況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最原初的責任可能就是來自設計教育的缺陷:關於設計學校的弊端似乎就是專業技能教太多了,從而忽視了那些和設計密切相關的思潮,例如社會、環境、經濟和不斷變幻的流行文化。而正是技術主義導致了設計師逐漸成為了外觀裝飾家和大眾稱為「美工」的那類專門技術員。而且,即使是技能,現如今的設計學校也都走在一條保守中庸的路線上。包豪斯、構成和瑞士國際主義風格之類的。甚至學生們也被要求從事手工製作,海報、版畫、絲網印刷⋯⋯諸如此類,完全忘記了2000年之後是觸摸屏和在線數據處理的新時代。這是 CSS 、Html5 、和動態交互程序的時代,學習使用圓規和錘子對這個時代的設計師來說毫無意義。維克多說道:「⋯⋯學習必須是一種狂熱的體驗⋯⋯因為學習就是改變。教育就是一個程序,其中,環境改變了學習者,而學習者也改變了環境。」這就是所謂的完整的設計(integrated design),意即設計師不應該過分追求設計技巧的深度,而應該注重設計內涵(與設計責任)的廣度,畢竟,設計作品是要與人溝通並且與當下社會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如今,維克多在 70′s 所闡述的這些關於設計責任的問題很多已經在新千年得到解決,他把很多設計師無法企及的公共政策和所能支配資源都歸結為設計責任的激進態度大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解決。盡管來說舊世界的很多問題被解決了,但新問題仍舊層出不窮。每一代設計師都面臨著每一代的新問題,每一代設計師面臨的新問題仍舊需要激進的觀點去提示以便改進,在此意義上,維克多的態度仍舊具有參考價值,即便在學界來說,他描述的是一個「不真實」的真實世界。
D. 推薦幾本高科技小說
《末日岩帝》、《絕世天才系統》、《設計師》、《天工》、《汽車的黑色科學與技術》。以上五本小說屬於高科技、技術流的小說,書荒時可以用來消遣。
5、《汽車的黑色科學與技術》:主角持有黑色科技使汽車工業崛起主要人物通過平行世界,卻發現世界汽車產業水平不高,得到了一個功能強大的手機應用系統,具備了原有的所有汽車技術,從通用的維修到通用的改裝,到汽車的生產過程。
E. 有哪些設計類的書籍值得推薦
整理了這個問題下答案里值得推薦的設計類書籍,然後依據被推薦的次數整理出書籍推薦的排名,以下是排名前十的設計類書籍。
一、《設計中的設計》
《設計中的設計》是眾多設計師都推薦的一本設計書,這本書是具有世界影響的設計師的原研哉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設計到底是什麼?」的回答。 設計來源於生活, 它的意義定會超越技術的層面,為我們的生活觀和人生觀注入力量。
二、《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
《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出自一位世界級設計師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之手,將優秀設計的秘訣歸納為對比、重復、對齊和親密性四條基本原則,並用簡潔通俗、幽默生動的文筆,同時配以大量經過修改進行前後對比的實例圖解和設計練習(並提供解答),直觀而清晰地傳授給讀者。
三、《設計心理學》
《設計心理學》的作者是唐納德·諾曼也稱Donald Norman。 書中強調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哲學,提醒消費者在挑選的物品,必須要方便好用,易於理解,希望設計師在注重設計美感的同時,不要忽略設計的一些必要因素,因為對於產品設計來說,安全好用永遠是競爭的關鍵。
四、《版式設計原理 • 案例篇》
《版式設計原理 • 案例篇》是由四個設計師合著完成,本書從版式結構、文字要素、色彩、圖片、網頁版式五個章節,將很多設計法則中的成功案例和失敗案例進行對比你,引導讀者思考什麼才是更好的版式設計。當讀者完成思考後在文章的下一頁給出作者的觀點,並指出對應的設計要點。這樣讓讀者帶著問題去思考,使讀書更具有趣味性,通過案例對比的方法快速而牢固地掌握版式設計的基本原理。
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刪
八、《設計師的自我修養》
《設計師的自我修養》是由字體設計師、中國十大最具靈感年輕設計師之一的左佐編寫的。
九、《點石成金》
《點石成金》的作者史蒂夫·克魯克根據自己多年從業經驗,去剖析用戶心理,在用戶使用的模式、為瀏覽進行設計、導航設計、主頁布局、可用性測試等方面提出了許多獨特的觀點,並給出了大量簡單、易行的可用性設計的建議。這本書短小精悍,語言輕松詼諧,書中穿插大量色彩豐富的屏幕截圖、趣味叢生的卡通插圖以及包含大量信息的圖表,使枯燥的設計原理變得平易近人。
十、《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
《平面設計中的網格系統》的作者是約瑟夫·米勒–布羅克曼,他被譽為「瑞士平面設計先驅」。 本書主要介紹了網格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旨在為平面和空間的設計師們提供一個實際的工具,讓他們可以從概念、組織結構和設計上更有效、自信地處理和解決視覺問題。
除了這些書籍,還有一些優秀的設計類網站,大家也可以通過這些網站看看優秀的作品,找找創意靈感、提升設計思維。
F. 世界上最出名的平面設計師有些作品有那些
學設計不如學【視頻剪輯】。理由很簡單,容易學(不像其它行業學習成本高,難度大),適合短期3-4個月短期學習,而且行業缺口非常大,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點擊進入】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學習網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17r-575861771
因為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製作剪輯大量的短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剪輯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輯師高薪水。
而且剪輯這個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電腦技術,也不需要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的片要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都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但是要學好學精,就一定要找專業負責的培訓機構了,推薦這個領域的老大——【王氏教育】
在「短視頻剪輯/短視頻運營/視頻特效」處理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2&zdhhr-11y17r-575861771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G. 世界著名傢具設計大師都有誰以及他們的代表作
丹麥著名傢具設計大師-Hans Wegner 維納出生於安徒生的故鄉歐登塞,畢業於哥本哈根工藝美術學校,是丹麥乃至世界上20世紀最偉大的傢具設計師之一。他與其他丹麥傢具設計師一樣,本身就是手藝高超的細木工,因而對傢具的材料、質感、結構和工藝有深入的了解。這正是他成功的基礎。1946~1953年和1938~1942年,他分別在雅各布森和莫勒的建築師事務所擔任傢具設計師。1943年,他與莫根森合作創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在他漫長的設計生涯中,最有名的設計量1949年設計的為"椅"(The Chair)的扶手椅,它使得維納的設計走向世界,也成了丹麥傢具設計的經典之作。他的設計很少有生硬的稜角,轉角處一般都處理成圓滑的曲線,給人以親近之感。精緻的細部處理和高雅質朴的造型。這種椅迄今仍頗受青睞,成為世界上被模仿得最多的設計作品之一。維納早年潛心研究中國傢具,1945年設計的系列"中國椅"就吸取了中國明代椅的精華,1947年他設計的"孔雀椅"被放置在聯合國大廈。維納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設計師,一生作品累累。他1959年被倫敦皇家藝術協會授予皇家工業設計師榮譽稱號。Hans Wegner 去年1月26號去世,在他92年的一生中,設計了超過500條椅子,被稱為「椅子的大師」。 吉瑞特·托馬斯·里特維德Gerrit T. Rietveld 二十世紀最有創新精神的室內和傢具設計師,荷蘭學派的鼻祖。他在生活中和Piet Mondrian有密切接觸,度過了De Stijl新塑形語言的創造時期。De Stijl是激進的設計團隊,它預見了藝術符號簡化為單純的幾何抽象符號的深刻變革。作為雕塑家,他製作裝飾和概念物,將平面的元素,如豎線、原色、體塊結合起來。其代表作有:1924年作為建築師設計的Casa Schr�0�2der;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文化遺產名錄。1918年,他以設計師身份設計了Rood/Blauw(更大眾化的名字是紅和藍),集中體現了De Stijl的美學觀點。他為了表現直線素材的表達潛力而設計的這個作品,已成為設計史上的經典之作。得益於Cassina和Rietveld的繼承人在1971年簽訂的協議,這把椅子現在仍然在生產。1923年的 Schr�0�2der 1小桌,1934年的Zig Zag椅子,以及1935年的Ut recht單人沙發和長沙發是他最著名的作品。馬歇·拉成斯·布勞耶
布勞耶是五位經典設計大師中最年輕的一位,1925年當他只有23歲時就設計出後來幾乎家喻戶曉的「瓦西里椅」,該椅因第一次應用新材料彎曲鋼管作家用傢具而名垂史冊。然而在布勞耶長久的設計生涯中,材料的新或舊並非他設計中的主要力量,對他而言,現代社會中的任何材料,只要恰當理解並合理使用,都會在設計中表現出內在的價值。 布勞耶生於匈牙利,父親是一位醫生,布勞耶從小喜愛繪畫及雕刻,18歲時獲得一筆獎學金去維也納藝術學院學習。然而,設計思想非常邀進的布勞耶在維也納只呆了5個星期,因為他發現自己的藝術才華更應投入實用藝術中去,卻發現自己對許多基本工具都不熟悉,認識到從頭學起的重要性,他最終來到德國進入剛剛成立的包豪斯設計學院。在包豪斯期間,他分別結識了格羅皮烏斯、密斯、柯布西耶等設計大師,在建築設計方面受其影響很大,但布勞耶傢具設計方面的天才卻令所有同仁敬佩。畢業後布勞耶留校任教,成為包豪斯教師,並負責傢具設計專業。 布勞耶在包豪斯讀書的4年間,是現代藝術運動早期最活躍的時期之一,這使布勞耶有機會接觸到各種先鋒派藝術觀念,其中最有影響的就是表現主義,「風格派」,和結構主義。先給你部分這些資料。
H. 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作品
福田繁雄(日)與崗特蘭堡(德)、切瓦斯特(美)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福田繁雄被譽為「五位一體的視覺創意大師」,即:多才多藝的全能設計人、變幻莫測的視覺魔術師、推陳出新的方法實踐家、熱情機智的人道關懷者、幽默靈巧的老頑童。福田的每一種新觀念都是他不斷探索,嘗試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結晶。他總是棄舊圖新,並系統地將各種創意、革新加以融會貫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觀想像力的飛躍以及他控制和營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謬的視覺形象中透射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和連續性。由於他在設計理念及實踐上的卓越成就,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設計界譽為「平面設計教父」。
福田繁雄先生曾經指出:「設計中不能有多餘」。從這個觀點中不難看出他的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美學講究的「恰倒好處」有某一個共通的契合點。我們就是要學習這些大師,解讀他們的設計。田繁雄是日本當代天才的平面設計家,他既深諳日本傳統,又掌握現代感知心理學,他的作品緊扣主題、富於幻想、令人著迷,同時又極其簡潔,具有一種嬉戲般的幽默感,並善於用視幻覺來創造一種怪異的情趣。
福田先生的每一種新觀念都是他不斷探索,嘗試不同可能性的方法的結晶。日本當代天才平面設計家的他總是棄舊圖新,並系統地將各種創意、革新加以融會貫通。每一批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觀想像力的飛躍以及他控制和營造作品的匠心。他在看似荒謬的視覺形象中透射出一種理性的秩序感和連續性。
岡特·蘭勃,國際公認的歐洲「視覺詩人」的代表人物。對當代的視覺設計產生過十分重要的影響。岡特·蘭勃生長在梅克倫堡的鄉村,這段成長經歷深深影響著他作品中的媒體使用和藝術內容的表達方式,他的作品背後隱含了更多的體力勞動和傳統的手工藝。在作品裡他關注的是主題的物質性。他總是賦予這些主題更多的意義,每一幅招貼都給觀賞者以想像的空間,透過那些隱喻的物體聯想實際事物。
岡特·蘭勃認為,圖形設計師是這樣的一些職業工作者,它們通過形態的變化將某種社會事物濃縮成一種視覺符號,標記和代碼,從而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經濟、宗教和文化運動價值的東西,並以此來表現任何主體。??
美國的西摩·切瓦斯特 國際著名設計大師
畢業於美國Cooper州立藝術學院
1954年創立著名的」波什平(Pushpin)」集團公司
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AGI、AIGA會員
Cooper州立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國際廣告研究設計中心名譽主任
工作廣泛涉及動畫片、書籍裝幀、插圖、
企業形象設計、環境設計、包裝等領域
導向了20世紀新美國視覺設計運動
他與福田繁雄(日)、崗特蘭堡(德)並稱「世界三大平面設計師"
I. 《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第4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第4版)》([美] Robin Williams)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https://pan..com/s/1JOeBXC8tmExEkh7QfyHLJQ 提取碼: krd9
書名: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第4版)
作者:[美] Robin Williams
譯者:蘇金國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1
頁數:252
內容簡介:
暢銷設計入門書最新版,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設計師
在這個創意無處不在的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設計師。簡歷、論文、PPT、個人主頁、博客、活動海報、給客人的郵件、名片……,處處都在考驗你的設計能力。
美術功課不好?沒有藝術細胞?毫無設計經驗?
沒關系!在設計大師RobinWilliams看來,設計其實很簡單。在這部暢銷全球多年、影響了一代設計師的經典著作中,RobinWilliams將優秀設計的秘訣歸納為對比、重復、對齊和親密性四條基本原則,並用簡潔通俗、幽默生動的文筆,同時配以大量經過修改進行前後對比的實例圖解和設計練習(並提供解答),直觀清晰地傳授給讀者。通過本書,普通讀者很快就能夠自信地設計出專業級別的作品,而專業設計師也將從中獲得靈感和解決問題的途徑。
RobinWilliams 世界著名設計師、技術專家和暢銷書作家。通過寫書和授課,她已經影響了整整一代數字設計師。同時,作為Adobe和Mac技術社區內的偶像級專家,她擁有大批擁戴者。她是PublishMagazine、AdobeMagazine等雜志的專欄作家,是MacWorldExpo等業界重要活動和組織的顧問委員會成員,還創辦了SantaFe電影藝術學院。除本書外,她還著有幾十部暢銷圖書和獲獎著作,包括《寫給大家看的Web設計書》等,有的書已經被翻譯為十幾種文字,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圖靈社區對她做過訪談,收錄在本書內,感興趣的讀者看看被豆瓣網友評為「J.K.羅琳似的艱苦奮斗代表」的Robin是如何自我定位的。
作者簡介:
RobinWilliams
世界著名設計師、技術專家和暢銷書作家。通過寫書和授課,她已經影響了整整一代數字設計師。同時,作為Adobe和Mac技術社區內的偶像級專家,她擁有大批擁戴者。
她是PublishMagazine、AdobeMagazine等雜志的專欄作家,是MacWorldExpo等業界重要活動和組織的顧問委員會成員,還創辦了SantaFe電影藝術學院。除本書外,她還著有幾十部暢銷圖書和獲獎著作,包括《寫給大家看的Web設計書》等,有的書已經被翻譯為十幾種文字,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