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說人物形象分析
是評價別人 還是自己寫的
❷ 分析一本小說的人物形象,應從哪幾個方面
第一,可以從人物自身的語言來分析。語言描寫,指人物對話和獨白。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應是他身份、經歷、思想感情的反映。例如,契訶夫的小說《變色龍》中,作者運用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性格,刻畫出警官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狡詐多變、趨炎附勢的卑劣形象。
第二,可以從人物自身的行動來分析。行動描寫,指人物的行為、動作。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動作活起來的,人物的行為是受其思想意識支配的,因此,人物的行動反映著人物的思想和內心世界。例如,魯迅的小說《孔乙己》中寫道:「他從破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這個「摸」的動作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孔乙 己窮困潦倒的境地。
第三,可以從人物的外貌來分析。對人物外貌的描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折射出人物的經歷、命運。例如魯迅的《故鄉》中對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外貌描寫,就反映了閏土性格和命運的變化,從而揭示出封建思想對人的毒害之深。
第四,可以從情節的發展來分析。所謂情節,就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現人物相互關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發展過程。人物性格總是在情節的發展中逐步展現的。例如,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於勒》中,對主人公菲利普夫婦的塑造就是通過情節的展現來完成的。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前後不同變化,展現了他們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本質,也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以及金錢至上的社會現實。
第五,可以從人物的心理活動分析。心理描寫,指對人物在一定環境中思想活動的描寫。心理描寫也是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質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泰格特的小說《窗》中有這樣的描寫:「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產生了一個想法:為什麼偏偏是挨著窗戶的那個人,有幸能觀賞到窗外的一切?為什麼自己不應得到這種機會呢?」這段心理描寫,把人物極度膨脹的私慾和強烈的佔有欲表現了出來。
以上介紹了分析小說中人物的幾種方法,這些方法都不是孤立的,要注意綜合運用。
❸ 高中語文課本中小說的人物形象解析
小說的一來個重要特徵就是自塑造並刻畫有血有肉的、獨具個性特色而又有一定社會普遍意義的人物形象。現行高中語文教材選編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小說作品,就課本人選的名家名篇來分析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刻畫,培養青年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能力,進而引發他們的創作興趣.這個網站上有詳細的解答-www.cnki.com.cn,也比較全面,不錯的。
❹ 如何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一篇小說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即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內活動的具容體環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主要的要素。那麼,如何去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呢?這成為語文教學中小說部分最關鍵的一個知識點。 我認為,首先應該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體現呢?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類人的共同性格。
❺ 小說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1.小說概念及三要素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
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境是小說必須具備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
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人物,我們稱為典型人物,這個人物是作者把現實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煉加工而成的,他不同於真人真事,而是「雜取種種,合成一個」。通過這樣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小說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說是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的。
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幾種: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細節描寫。正面描寫(直接描寫),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3.小說的情節結構
小說主要是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性格、表現中心的。小說的情節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時為了介紹人物和背景在開頭加上「序幕」,為了深化升華主題在結尾加上「尾聲」。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故事來源於生活,但它通過整理、提煉和安排,就比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4.小說中的環境描寫
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小說的環境描寫跟人物的塑造與中心思想有極其重要的關系。環境描寫中,社會環境是重點,主要指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長的歷史背景等等;自然環境指人物活動的具體場景,如地點、氣候、時間、景色、場面等,描寫自然環境(包括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對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氣氛等都有不少的作用。
5.小說的分類
(1)按篇幅分:長篇小說(深刻廣泛地反映社會生活)、中篇小說(展示人生長河中的一個片斷)、短篇小說(截取一個生活片斷,以小見大)和小小說(也叫微型小說,聚集生活的一個小「鏡頭」,見微知著)。
(2)按題材分:歷史小說、現代小說、科幻小說、推理小說、神魔小說、言情小說、偵探小說、武俠小說等。
(3)按體制分: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
(4)按表現手法分:現實主義小說、浪漫主義小說、革命現實主義小說。
(5)按語言形式分:文言小說、白話小說。
■題型及解題技巧
唐山市友誼中學 王淑東
1.故事情節的把握。
分析故事情節是深入理解小說的基礎。所謂情節,是指小說中用於表現人物性格發展變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斷的有機剪輯,又是小說中矛盾沖突發生、展開、發展的過程。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尖銳緊張的矛盾沖突最能凸現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變化發展往往又是在情節的推進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節能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依據。
把握好故事情節,是讀懂小說的關鍵,是欣賞小說藝術特點的基礎,也是整體感知文章的起點。命題者在為小說命題時,也必定以此為出發點,先從整體上設置理解文章內容的試題,其中最為典型的題目是概括故事情節,實現整體感知。
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以下三種題型:①用一句話或簡明的語句概括故事情節;②文中共寫了哪幾件事,請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說的部分內容(包括指出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面對這種試題,我們該如何下手呢?
我們知道,對事件的完整敘述,我們必須按照何時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萬萬不能粗枝大葉,丟失了本該有的要素,此為其一;其二,由於事件的復雜性,我們在概括故事情節時,要避免前後情節的相互交錯,還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對象,做到前後一脈貫通。
2.人物形象的揣摩
分析人物形象是讀懂小說的關鍵。小說主要通過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形象來打動讀者、感染讀者。作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進行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細節等描寫,這一切都是為了刻畫、塑造鮮明而獨特的人物形象。我們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須准確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積淀的愛憎之情,這是准確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我們在閱讀小說時,命題者自然會從分析人物形象這一角度設置試題,具體說來大致包括三種題型:
①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徵;③對文中人物進行客觀公正的評析(包括作者自身對人物的態度和讀者對人物的評價)。面對這些題型,我們該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以從四個方面揣摩: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為他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第二,將典型人物置於典型環境中去理解;第三,通過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過人物間的關系分析人物性格。
3.環境描寫的作用
分析環境描寫是全面理解小說的重要環節。環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動的指定場所和范圍。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有時是為了表現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社會條件,用於烘託人物活動的時代意義,有時是為了渲染氣氛,從側面表現人物的性格,它是整個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對於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時候也要分析環境,要連帶寫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中考試題中常見的題型有三種:①在文中准確地找出描寫環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環境描寫說出其作用;③依據文章內容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
面對這種題型,我們可從五方面進行思考: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②暗示社會環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現人物性格;④渲染氣氛;⑤推動情節的發展。
4.作品主題的挖掘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因此,欣賞小說必須欣賞小說的主題。
在中考閱讀測試中常見的題型有:①找出體現小說主題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概括作品的主題);②讀了全文後,文章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本文對你有何啟迪?談談你的一點體會);③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的理解和看法。
那麼,如何把握小說的主題呢?
①從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時代背景及典型的環境描寫;③從小說的精巧構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題。
5.精妙技巧的捕捉
小說離不開精妙的寫作技巧,在中考試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題型有:①文中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時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是如何為作者表情達意服務的;③在語言運用上有何特點。
解答這類題目,平時要注意掌握小說的各種表現手法,如細節描寫、象徵、對比、襯托、鋪墊、照應、懸念等及其特點;而在語言方面,也要善於概括其特點:如語言精煉、句式整齊而有節奏感、用詞准確而形象、詞語豐富而多樣等。
❻ 如何分析小說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和賞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1、從分析人物的描寫入手。
()正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正面描寫就是通過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來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從而反映作品的主題的描寫。
①通過肖像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肖像描寫它的作用不只是在於勾畫出這個人物的外部特徵,而是為了更好的以「形」傳「神」。
例如《故鄉》中對閏土的描寫:「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項帶銀圈,有一雙紅活圓實的手,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這寫出的是一個活潑、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閏土卻變成:
「身材增加了一倍,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頭戴破氈帽,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著,手提一個紙包和一隻長煙管,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這是一個飽經憂患、歷經滄桑,已變得麻木遲鈍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小說通過對閏土的肖像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性格的巨大變化,從而揭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給人民造成了苦難。
②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例如:小說《守財奴》中有幾處個性化語言描寫,如「咱們中間可有些小小的事情辦一辦。對不對,克羅旭?」「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讓事情擱在那兒牽腸掛肚。你總不至於要我受罪吧。」「„„我覺得更滿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錢。這樣,你愛做多少台彌撒給誰都可了!„„」「克羅旭,你這些話保險沒有錯嗎?可以對一個孩子說嗎?」句句話語,把一個貪欲十足的守財奴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③通過動作行為刻畫人物形象。
例如:小說《守財奴》中「搶梳妝匣」一處動作描寫:「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這一「縱」一「撲」寫得生動極了,使人如見其形,如窺其靈魂,把一個金錢狂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2)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側面描寫,概括地說就是通過他人的言行,來間接刻畫人物的描寫。
例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對賈寶玉的形象刻畫,就使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
林黛玉從王夫人口得知賈寶玉是一個孽胎禍根,是一個混世魔王;從母親口中得知賈寶玉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結果一見,卻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這些側面描寫的目的是欲揚先抑,它極大地豐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認同感。
2、從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入手。
小說的故事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閱讀小說,
既要緊緊抓住人物某個動作或某個事件,同時,也要注意小說情節的曲折跌宕。高考中涉及到的小說往往是微型小說,雖然它寫的是小題材,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斷,卻是生活內容的高度濃縮,應該說正是這高度濃縮的故事情節凸顯了人物形象。
例如小小說《同意》:秘書送進一份文件。王廠長像往常一樣拿起筆輕松熟練地在上面寫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睜大了眼睛,筆從他無力的手中滑到了辦公桌上。第二天,他離開了他熟悉的辦公室。這篇小小說故事情節簡單,但卻把一個只知「同意」的糊塗廠長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從而諷刺了社會上一部分官員不分具體事件,只知道動用手中的權力,結果輸得一塌糊塗的形象。由此可見,小小說的故事情節常常是以小見大,以微見著,所以閱讀時,必須透過情節來分析人物形象。
3、從分析小說的環境入手。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人物的活動,事件的展開,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進行的。小說的環境描寫除了有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的作用外,還有烘託人物性格的作用。
例如孫梨《荷花澱》開篇水生嫂「月下編席」那段環境描寫,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詩意:「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這段描寫很有詩意,它使人物猶如仙子,與明月、清風、銀白的水、透明的霧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構成了妙不可言的詩的境界;同時,這景色又與具有著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應,彼此映襯,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靈美。
在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環境中,人物形象是最主要的要素。閱讀小說時,只有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❼ 如何概括小說中人物的形象特點
小說的基本目的是塑造人物形象。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注意引導學生把握人物刻畫的基本特點,下面主要從三方面簡要分析。(1)了解刻畫人物手段的多樣化的特點。與其他文體相比,小說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段更為多樣化,它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採取和調動一切藝術手段來刻畫人物性格,記錄人物命運和歷程。具體來說,小說刻畫人物手段的多樣化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小說能細致入微地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把筆鋒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內心深處,對人物復雜心理以致最細微的心態變化和最隱蔽的思想潛流做淋漓盡致的披露。如《紅樓夢》中對黛玉的刻畫。 其次,作者還能站出來對人物進行評價。這種評價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另外,小說刻畫人物還能做到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直接與間接相交錯等等。特別是它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能夠超越時空,無所不至,無限無涯。小說在時空藝術處理上的這種開放性,突破了自然的時空形態,而重構起了新的時空形態,如秋日晴空變幻萬端的雲彩,靈動自由,多姿多彩。 (2)主次人物關系的分析。古今中外的優秀小說,大都以集中的筆墨,著力刻畫一個或幾個主要人物,以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徵作為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焦點,並隨之配置和描寫一些必不可少的其他次要人物,組成一個以主要人物為主體的相互襯托、相互作用的形象體系,從而對社會生活驚醒廣泛的藝術概括。在指導閱讀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理清人物和主題的關系,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最能表現作品主題。因此,要使學生正確把握小說中的主次人物關系。如《我的叔叔於勒》中,直接表現資本主義社會人情冷酷、金錢萬能這一主題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婦而不是於勒。 二是從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繫上來分析。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一般是其他人物所圍繞的中心人物。 三是從作者的創作意圖出發來分析。任何一個小說家的主觀意圖大都是通過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來體現的。要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除了參考有關資料外,主要還需要通過對作品本身及其所描寫的人物進行具體分析。
該文章轉自[語文123資源網]: 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908/40716.html
❽ 古龍小說的人物形象分析
《楚留香——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俠骨恐無多》
「聞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極盡妍態,不勝心嚮往之。今夜子正,當踏月來取。君素雅達,必不致令我徒勞往返也。」一張淡藍的短箋,攜著自古至今千百年來都未染上風塵的隱隱的鬱金香芬芳,輕輕舒展在我們的記憶深處。永不能忘卻的,是那張不惹風霜的面孔,一直就在這里,在我們生命可以承受的強度里。
楚留香。這是古龍筆下第一個接近神話的人,像古龍自己說的那樣:優雅、冷靜、瞬間的暴發力,類似於詹姆斯·邦德。不,楚留香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成長期的楚留香系列包括《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鬼戀俠情》、《蝙蝠傳奇》;成熟期有《桃花傳奇》;再加上衰退期的《新月傳奇》和《午夜蘭花》一共八部。
讀楚留香像看偵探小說,步步迷蹤層層抽絲剝繭,讓我們充分領略香帥的風采。在這里,古龍武俠小說中的武功成為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符號,代表了一個人的身份或者本性,而不僅僅是用來廝殺爭斗的工具。在這些詭異的故事裡,楚留香用腦多於動手,兵來將擋水來土淹,機智敏捷得讓人想不佩服他都不可能。
《楚留香系列》的重要意義首先在於古龍在武俠小說創造上的探索。其實,借鑒外國人的故事的事金庸也做過,但是古龍則走得更徹底:他不僅是要把那些藍本為己所用,還嘗試著引入現代的理念,讓武俠這一寫傳統的東西的體裁能夠更為現代人所接受。
先說說他周圍的人吧。
這個系列的最大成就是讓傳統武俠里在江湖上獨來獨往的英雄們頭一次有了真正的意氣相交的朋友:不是任何別的東西,是可以不為任何理由不要任何原因只為了這兩個字就義無反顧的「朋友」!
鐵花是一個粗線條的熊貓兒,動輒大呼小叫,有點自命不凡又自得其樂,是楚留香最好的搭擋與「綠葉」。姬冰雁的形象不夠突出,甚至不如中原一點紅鮮明,那是因為古龍自己對這個角色都比較模糊——他的優點是冷靜、細致、周到,可這些楚留香本人都具備——古龍簡直有點不知拿他怎麼辦才好。幸好香帥也只有兩只手兩只腳,姬冰雁還有用得著的地方。
每一部傳奇里,都有極可愛的女人,走入古龍幻想的理想境界:春風一度,各走各的路。
絕對的朋友與絕對的女人,楚留香一個都不能少。
現在談談楚留香。
這是一個武俠世界裡前所未有的形象,代表了與金梁「俠之大者」完全不同的另一種「俠」——「俠之風流」。後者追求的是本性的舒張,自我的展現。當然,既稱之為「俠」,他們也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也會為正義正氣盡一分力,但理由不是他們身之為「俠」,而是這件事讓他們知道了讓他們遇上了,就這么自然就這么簡單。
楚留香從未殺過一個人,生命造化於天地何等神奇,他不認為自己可以予取予奪。他從不把自己當做法外執行者。
楚留香從血海走到蝙蝠島,已是個無法超越的神了,他的形象被神化。成熟期的古龍筆鋒一轉,一部《桃花傳奇》讓楚香帥有了普通人的感情甚至婚姻生活。
《桃花傳奇》是這個系列裡寫得最好的一本,流暢自然,渾然天成,但喜歡的人可能不多。因為自然常常流之於簡單,流暢往往失之於輕巧。同是講述刻骨銘心的愛情,喜歡《借屍還魂》的遠比《桃花傳奇》多。不知是大家喜歡更曲折離奇的故事,還是不願意楚留香做一個正常人。
在《新月傳奇》里,楚留香開始無可奈何。面對新月與史天王,面對事情一步步滑向自己無法控制不能掌握的境地,楚留香無能為力——他選擇逃避。
不錯,杜先生終究成功了,犧牲那麼大,終於還是格殺了史天王。但請不要忘記,楚留香是冷冷冷冷冷冷地說:「是的,我們成功了。」是非區別已不明顯,為了達到一個目標,就只有不擇手段。而楚留香,不是敗給史天王,他敗在了無法改變的人性和江湖裡。
《午夜蘭花》鬼氣森森,楚留香基本沒有正面出現,他走完了自己人——神——人——鬼的歷程,故弄玄虛的古龍也終究未能挽救自己的頹敗與沒落。
吟到恩仇心事涌,書當快意讀易盡。俱往矣,江湖俠骨恐無多。數風流人物,當看何朝?
《蕭十一郎——古來浪子多少恨,付與江湖醉客聽》
暮春三月,羊歡草長;天寒地凍,問誰飼狼?人心憐羊,狼心獨愴。天心難測,世情如霜……我不知道許多年之後,會不會「紅塵十丈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歲月漸漸模糊了那亮如星子的眼睛,那悲愴滄桑的歌聲,那曾經拔動我們心弦的浪子情懷。但是,在塵封的記憶深處深處,將註定有一個缺口:那是傷過、痛過、痴狂過。
永遠的蕭十一郎!
他是一匹來自洪荒曠野的蒼狼,孤寂江湖載酒行。同樣是俠盜,楚留香非但名聲好得多,人緣也很不錯。反觀蕭十一郎,不知背了多少黑鍋,而且,永不為人所了解。書中有一句話或許可以解釋他的心態:他總覺得背後像是有一根鞭子在追趕著他,讓他永遠不能歇下來。人在江湖,或者原本就是如此。一停下來,就意味著失敗,屈辱的失敗。因此,你只有繼續往前走。
蕭十一郎是古龍筆下性格最健全的男主角之一:知道自己要什麼,又不輕言放棄。
當蕭十一郎遇上沈璧君,便如金風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奈何羅敷有夫,蕭十一郎縱有千種風情,也無法輕易訴說。同是凄婉的愛情,蕭十一郎的處理顯然要比李尋歡成熟得多:他的追求,便是她可以幸福。蕭十一郎沒有勉強過什麼,但也堅定地讓沈璧君知道:如果她要,那麼他就在那裡等她。古龍描寫愛情向來沒有友情那樣細膩,《蕭十一郎》里卻有段很精彩的情節:當二人都落下懸崖,過著簡朴、原始的日子,卻不啻神仙生活。唯有遠離了人世,他們才真心屬於彼此。
沈璧君或許是蕭十一郎要想的女人,但絕不是知已。事實上,相愛的人不會真切地了解對方,因為他們會刻意忽略他們原來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沈璧君會再三地誤會蕭十一郎,不是她不相信他的為人,只不過愛情會令一切變得脆弱。就連信心,也不堪一擊。蕭十一郎唯一的知已是風四娘。恐怕古龍並不相信男女之間可以存在單純的友誼,這就註定了風四娘的悲劇:愛他,但永遠得不到回應。
風四娘是那種特別的女人:把心種在哪裡,便再也不會離去。這么多年了,她看著蕭十一郎成長,一步步長成她更愛的樣子,但不能夠明白地去愛。對於一個女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你就在他面前,他卻不知道或者不願意知道你愛他。風四娘無條件地相信支持他,默默地為他付出一切,只等他苦了累了或是傷了痛了再回頭看看她的安撫。幾乎所有的男讀者都喜歡風四娘,但若現實中真遇上了這么個女人——善解人意、大方爽朗、堅定又不作無謂地糾纏,說不準你還是會選擇辜負她的深情。
玩偶山莊是個很創意的想法,天才和瘋子果真只有一線之差,逍遙侯當之無愧。小公子的惡毒不下於林仙兒,但她的惡毒居然緣自她的深情,這樣的感情實在是令人感慨:最難消受美人恩。
持《蕭十一郎》為古龍第一小說的朋友們有力的論據是:這部作品很具有顛覆性,俠非俠盜非盜,發人深省。假使此書真是古龍第一小說的話,那這個依據反倒最蒼白無力:任何一個上得了檯面的武俠小說作家都多多少少會涉及這方面,深不深刻則看各人功力如何——其中最著名的是金庸的《笑傲江湖》。《笑傲江湖》的深刻還在於其政治寓言的文本問題,《蕭十一郎》單純的是一個人性的問題:虛偽、自私、貪婪,並且永遠認為別人也和自己一般是這么樣的人。
天心難測,世情如霜。人在這世人,任何一種感情都千瘡百孔。但依然有夢,依然要追,心上的傷抵不過眼裡的渴望。
我為這一切而生,也將別無他求。痛苦和回憶困擾著我,也守衛著我——呵,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如果你身在江湖卻瀟灑自如,只緣於你不曾在乎……
《絕代雙驕(一)——魚龍潛躍水成文》
初期的古龍小說,走的仍是傳統武俠的路子,這種鴻篇巨制的大規模傳統武俠小說的集大成者是《絕代雙驕》。
對於此書,其深入人心有目共睹,我就不再贅述了。據我所知,包括歌仔戲在內它的版本至少有七種,不過最好的梁吳版都沒能演出其精髓。
此書或許可以看作承前啟後的作品:既為之前的傳統套路作了個精彩的總結,又囊括了之後的古龍作品裡動人心魄的一切元素。絕對的人性、絕對的自我、絕對的友情與忠誠、絕對的智慧和女人……這都是後來古龍一再重復的命題。
《絕代雙驕》可能是除了《楚留香》之外古龍名氣最大的作品,莊周在《齊人物論》里評古龍小說就是舉出了《絕代雙驕》為例。可惜此人對武俠小說見識鄙陋,既不認同古龍小說,更是把《絕代雙驕》推到了古龍的頂峰之作。
對古龍小說比較熟悉的人都知道,《絕代雙驕》成熟時間偏早,更重要的是古龍真正高於其他武俠小說作家的東西,在這部作品裡並沒有完全闡述開來,所以它縱然很精彩,也算不得古龍的顛峰之作。
專家們論起《白玉老虎》,總是說它幾乎給打回到《絕代雙驕》的水平。這個說法喜歡《絕代雙驕》的朋友們肯定不會認同——《絕代雙驕》也確實要比《白玉老虎》精彩好看得多。但單就小說的藝術成就來講,這句話並不辱沒《絕代雙驕》。
《絕代雙驕》里最精彩的恐怕是情節和對白了。
古龍駕馭長篇的能力在這部書中有很好的表現,他告訴我們:他完全可以向《笑傲江湖》之類靠攏,可是他沒有——倘若如此,他將一輩子活在金庸的陰影之下。難能可貴的是:這么龐大的結構,而且千頭萬緒,古龍差不多照顧得周周全全,殊少漏洞。
三年前,我還在一所乏味的專科學校里揮霍生命時,曾對同寢室租這本小說的女孩說:「小學五年級我看《絕代雙驕》覺得很好玩很精彩,初中再看就只能驚嘆古龍有多麼聰明了,而高中時隨便翻翻都能感到江小魚的悲哀與古龍的無奈。」此女蘭心慧質,看後拍案驚奇:「我終於明白你為什麼說古龍聰明了。」確實,古龍在這里顯示的聰明與機智簡直有點可怕:他漫不經心的一筆到了後來至關重要,他每一步看似水到渠成其實匠心獨運。自始至終,其實我們都被古龍牽著鼻子走:他讓情節發展到哪一步,我們就對著那一個方向感慨:原來真實是這樣的啊。古龍似乎在下筆之初,就想好了每一個環節怎麼設計,每一個細節怎樣布置。而我們,連發出異議的空隙都沒有——緊湊的情節迫得人喘不過氣,你的思想則剛抬頭就又沉入下一波的風雲詭異。我看我十一年來都沒有發現沈輕虹的眼睛之謎,一方面固然是我缺乏邏輯思維兼且粗心,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古龍小說之不可抗拒。
不客氣一點說,古龍以自己豐富的聯想與絕妙的機智,堵塞了我們全部的想像力。而我們,只能順著他的思路沿著故事情節一直往下走,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方再等著古龍給我們一個柳暗花明。
喜歡《絕代雙驕》的還有它精彩的對白,實在好玩又可愛,機智風趣得讓人噴飯。整部書里,到處都閃爍著這種諧趣輕松的話語。古龍在這種小地方的用心,足見得其慧心無雙。
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絕代雙驕》的成功也是源於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虎虎生氣,這種熱情彌補了古龍技巧上的不純熟與筆路的生澀。可能是由於早年寫純文藝作品的緣故,古龍寫起景緻,三兩筆就勾勒得風光怡人,可是除此之外,古龍的手法始終不夠圓熟,他只是以自己的聰明掩飾了文筆的不老道。
《絕代雙驕》的受歡迎,其實有點通俗小說無法逃避的命運在里頭:大家只是要好看的情節、好看的對白、好看的人物而不是別的什麼。而且對有些人來說,還因為這部小說的寫法最正統,屬於那種大一統的江湖模式。於古龍來講,其實這是一種悲哀。
如果一定要在《絕代雙驕》里找毛病,那麼它至少有三個問題:1 獻果神君的眼睛和沈輕虹的鏢銀之迷。2小魚兒的年齡之迷:後半部里移花公主燕南天動不動就是「這二十年來」,可我算來算去小魚兒其時至多十七八歲。3 臭葯之迷:那包害李大嘴的臭葯,開始分明是屠嬌嬌給的,怎麼會變成萬春流的傑作呢?
《絕代雙驕(二)——鴻雁在雲魚在水》
除了《名劍風流》,古龍再沒有哪部作品出現像《絕代雙驕》里那麼多那麼精彩的女性角色:鐵心蘭、蘇櫻、張菁、慕容九、蕭咪咪、邀月憐星——她們春蘭秋菊,各擅專場,且都美不勝收。
二十歲以前看《絕代雙驕》一直不太喜歡鐵心蘭,覺得她朝秦暮楚實在太善變了點。等到年紀稍長,才明白感情的事無法以常理來寸度。鐵心蘭本來打定注意跟隨小魚兒,無論他對她是好是壞,絕對不會改變。可是和她共過無數次患難的花無缺,非但人極出色,對她更是好的沒話講。少女的心,本就易感而多情,更何況人與人之間接觸久了,就難免要生出感情,尤其是在困苦和患難中。就因為面對的是同樣可愛的兩個男人,鐵心蘭所受的委屈與來自本身的痛苦也不少,即使她在感情面前動搖過、猶豫過,我也實在不能狠下心來去指責她。
她是個外和內剛的女孩子,但是在整部書里卻始終處於一種極被動的弱勢地位,總給人以軟弱無能的感覺,可能是古龍成心想讓小魚兒跟花無缺有發揮的機會吧。
最含蓄最內斂的花無缺,感情反倒是最深刻最直接。他對鐵心蘭愛之入骨,絕不肯令她受絲毫委屈,有半分勉強。他心中縱有許多心事,見了鐵心蘭仍只是淡淡笑問:「你好么?」這句淡淡的問候里,含這多少情意!正因為明白鐵心蘭的心意,他不忍心把她的感情拖入矛盾里,就寧可自己痛苦。愛,並不是交換,若真心愛一個人,無論她對他怎樣,他都情深不悔——這正是花無缺的寫照。
不喜歡鐵心蘭的時候,我極力否認小魚兒喜歡過鐵心蘭。當然這是自欺欺人,小魚兒非但喜歡她,還喜歡的有點深。一開始他就主動去纏上這個「神氣的小子」。乃至兩人共同經歷過生死存亡,鐵心蘭對小魚兒另眼相看時,小魚兒一邊警告自己這是糖衣毒葯一邊又情不自禁地飄飄然。就連鐵心蘭多看了花無缺幾眼,他都要生氣。可是,他終究不能敞開心扉對她。這可能是由於小魚兒缺乏安全感所致。惡人谷長大的小魚兒,從小就學會隱藏自己的心思,不會對任何人暢訴心曲,所以,他更需要一個可以觸摸到他的靈魂的女子。小魚兒的性格里其實多多少少有點自卑的情緒,尤其是面對高高在上完美無缺的花無缺時。他的內心絕對沒有笑容那麼輕松。
就是這種安全感的匱乏和極度的自尊,讓他傷害鐵心蘭的同時也傷害自己。他愛鐵心蘭,但無法給她幸福,就乾脆放棄,雖然這種放手讓他痛苦得連笑容都凄慘無比。
好在還有蘇櫻。她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女孩子:聰明、美麗、率真。她知道自己要什麼就努力去爭取。她認為:「只要我喜歡他,無論他喜不喜歡我都沒有關系。何況,就算他現在不喜歡我,我也有法子叫他喜歡我!」讀到此處,當為蘇姑娘浮一大白。這么勇敢、堅定的女孩子,小魚兒想不愛上她也很難。
她的聰穎在於她洞悉一切,卻知道在適當的時候裝裝傻。可以看穿一切又願意分擔一切的女人太少,蘇櫻當是古龍筆下第二可愛的女主角。
當她誤認為小魚兒已死的時候,毫不猶豫要跳下山谷:「我並不是要為他死,我只覺得活著沒什麼意思了。」寥寥幾字,無限情深。面對情敵鐵心蘭,她的表現也可圈可點:「我不會為了你放棄他,只因我若放棄了他,也許反而會令你更為難。」一針見血毫不退讓——所有愛著的人,都應該向蘇姑娘學習怎麼樣去愛一個人。
只有蘇櫻,才是真正可以接觸到小魚兒內心的人。有妻如此,小魚兒當可保持最自由的心和最放縱的靈魂。
相對於蘇櫻和鐵心蘭,鐵萍姑要可憐得多,只因為她愛上了不值得愛的人。若說她對江玉郎的愛情刻骨銘心,那倒也不見得。像她這樣身世可憐遭遇堪悲的女孩子,遇到一個人對她好,為她打點好一切,再加上非蘇櫻那等聰明人不能拒絕的甜言蜜語,鐵萍姑毫無勝算。她是個十分傳統的女人,比較認命,一直以來,她忍受的寂寞太久、壓抑的情感太多,所以一旦發作,就不可收拾。蘇櫻鐵心蘭可以為自己愛的男人而驕傲,但她所愛的男人帶給她的只有羞辱和不幸。作為一個普通的女人,這也未免太悲哀了些。古龍給了她一個看似溫馨美滿的結局,但鐵萍姑配胡葯師實在牽強了點,這是古龍筆下排行第二的尷尬夫妻組合。
《絕代雙驕》里的幾個女性形象充滿了象徵意義:桃花是你青春年少懵懵懂懂同位的女孩,曾同騎竹馬共弄青梅,記得當時年紀小,所以不經意時擦肩而過。鐵心蘭是你初戀的情人,愛得火熱恨得瘋狂,可是你還不懂得珍惜,眼睜睜看她琵琶別抱,縱然滿不在乎她仍是你心底永遠的痛。猶記你還是慘綠少年時,有多嚮往張菁、慕容九嗎?她們身世高貴舉止清華,你忍不住要去招惹,可即使她們動了凡心,也依然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你看著她們或駐足雲霄或陷入泥淖,不過與你無關。等到你漸漸成長,你有了自己的紅顏知己海紅珠、段三姑娘,她們溫柔可親善解人意,惱起來也會推你下水。但你心裡明白,你不願給她們也給你自己機會,你不能過愚夫愚妻的生活。終於,你玩夠了,你收心了,你遇到旗鼓相當門當戶對的蘇櫻,不難看不討厭有時還挺可愛,怎麼辦?結婚過日子去也。
呵呵,你會說,這就是人生啊。
《絕代雙驕(三)——我是一隻魚》
小魚兒之所以是小魚兒,因為他確實是只漏網的小魚,一個人甫出生,就遭遇那麼多的殺戮和死亡。就被迫面對那麼多的陰謀與陷阱,而依然活得像條滑溜的小魚,非江小魚不能。
不能說這種類型的男主角空前絕後,因為韋小寶和楊小邪也在那裡擺著呢。但江小魚這個人絕對是空前絕後的。韋小寶在本質上和江小魚完全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韋小寶沒有思想,所以他活的四處逢源。金庸在塑造這個人物時就把自己擺在了超然的位置上,作者自身和角色之間有一定的疏離,我們讀起來會羨慕會好笑,獨獨不會感同身受。就這一點,楊小邪和韋小寶類似。江小魚有思想會困惑,所以也就會痛苦。古龍在寫他的時候,傾注了太多個人情感,因此我們讀來往往會激動會沸騰。簡而言之,我們是在觀賞韋小寶的生活,卻在感受江小魚的人生。
小魚兒的痛苦,來自於對本身的否定。惡人谷長大的小魚兒,行事雖古靈精怪,但大節未虧,一方面固然是萬春流教導有功,但也不能單純地說萬春流和他的身世來歷對小魚兒的影響如此之大。我看更主要的是身在惡人谷,哈哈兒他們也委實沒有什麼壞事可以言傳身教,頂多是教他行事不擇手段並教他比較現實的觀念。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對小魚兒的調教很成功:小魚兒的聰明,有一大部分來源於他對現實和人性的洞悉。
鐵心蘭有一句話倒說到小魚兒的本質上去了,她說小魚兒在惡人谷長大,心裡總認為自己應該是壞蛋,那個烙印怎麼都消不去,所以他總是裝出一副壞蛋的樣子。可事實上,他非但不壞,還有一顆對人類充滿了熱愛的仁慈的心。這種矛盾和他對自己行事原則的質疑,使他在痛苦中成長。
花無缺在我們眼中,形象很蒼白,這是一種誤解。文質彬彬、溫柔體貼、永遠不會動怒的花無缺,既不狠毒也不奸詐,似乎完全沒有什麼心機。可他整個人就像大海浩浩瀚瀚、深不可測。也正是這個最完美、最幸福、最令人羨慕的無缺公子,連自己都已迷失,他的生命完全為別人而活。和小魚兒決戰之前,他已抱定必死之心,卻連一個訣別的對象都沒有,何等悲哀。「每個人都來求我莫要殺小魚兒,為什麼沒有人去求小魚兒莫要殺我呢?難道我就該死?」是的,花無缺有太多的理由這么悲憤地質問——為什麼,為什麼大家都認為他會堅強一些,要他去承擔那種後果?
江玉郎也絕對是個空前絕後的人物,那份狠毒與狡詐,由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做來,實在是可怕。《絕代雙驕》中有他出現的章節,千萬不要飯前飯後看——飯前看了你吃不下飯,飯後看了你會把吃下的東西都吐出來。「你既然反正是要死的,為何要我陪你一起死呢?你若真的對我好,就該犧牲自己來救我。」對一個痴情而忠貞的少女講出這種話,江玉郎無恥之極。
不過他和小魚兒兩人勾心鬥角的情節很是精彩。
小魚兒一把將他從地上拎起來,厲聲道:「花無缺在哪裡?你說不說?」江玉郎悠然道:「你若想見他,就該敬我,好生求教於我。」小魚兒拳頭又搗了出去,大喝道:「小雜種,我求你個屁。」江玉郎冷笑道:「好,你打吧,但拳頭是問不出話的,你若是我,難道挨了兩拳就會說么?我說出後你難道不打得更凶?」「我打你?我幾時打過你了?」他竟拍拍江玉郎身上的塵土,扶他坐起來笑道:「江兄久違了,近來身子好么?」江玉郎哈哈大笑道:「還好還好,只不過方才被瘋狗咬了幾口。」小魚兒大笑道:「瘋狗素來只咬瘋狗,江兄既沒有瘋也未必是狗,怎會有瘋狗咬你?」江玉郎也大笑道:「如此說來,倒是小弟看錯了。」小魚兒哈哈笑道:「江兄想必是思念小弟,連眼睛都哭紅了,所以目力有些不清。」江玉郎道:「不錯,小弟時時在想,魚兄近來怎樣了呀,會不會忽得了羊癜瘋,坐板瘡?一念至此,小弟真是憂心如焚,哈哈,憂心如焚。」小魚兒也笑道:「小弟本當江兄這樣的人,必定無病無痛誰知今日一看,江兄好像得了羊癜瘋了,否則為何在地上發抖?」
若論隨機應變、心機深沉,確實沒有別人會比這兩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厲害。怪不得軒轅三光要感慨:如果這兩個人早生了幾年,江湖上哪有十個惡人混的份!
有了這三個人,足以撐起一台戲,更何況還有豪氣干雲的燕南天、冷漠高傲的移花公主、各具特色的十大惡人、天生異狀的十二星相……古龍唯一寫砸了的人物是江別鶴:這本來是個很有發揮餘地的角色,如果古龍不是從小魚兒的角度看待一切,江別鶴的偽君子形象可能會比較經典。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江別鶴的偽君子偽得裝模裝樣。
古龍筆下的壞女人本也不少,可是跟白夫人比起來,再壞的女人都得甘拜下風:怎麼可能有這么變態這么惡毒的女人存在!真是教人看了有吞了一隻蒼蠅的感覺。之所以提起她,是因為我簡直從來沒有這么討厭過一個女人,每回看到她都會產生暴力傾向。
白開心是個很特別的角色,這個人不開口則已一說話必定是拆別人的台,恐怕如他開口說的不是挑撥離間、尖酸刻薄的話,不但喉嚨發癢,而且全身難過。更奇怪的是:他一心害別人令別人上當,自己是不是可以從中漁利,卻全然不管。損人不利己:白開心,這名字實在是貼切至極。
關於《絕代雙驕》里的人物,我只有一個疑問:結尾的時候,古龍讓一大群世外高人跑出來究竟有沒有必要?這群人寥寥幾筆,但勾勒的極傳神,不過沒有他們也就是一個很好的故事了,有了他們,對於情節的進展也沒有太大的助益。難道古龍也有香港賀歲片的那種毛病:大結局時讓所有人都出來露個臉,跟我們說聲「恭喜發財」?
❾ 小說人物形象鑒賞
1、從分析人物的描寫入手。
(1)正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正面描寫就是通過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來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從而反映作品的主題的描寫。
①通過肖像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肖像描寫它的作用不只是在於勾畫出這個人物的外部特徵,而是為了更好的以「形」傳「神」。
例如《故鄉》中對閏土的描寫:「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項帶銀圈,有一雙紅活圓實的手,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這寫出的是一個活潑、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閏土卻變成:
「身材增加了一倍,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頭戴破氈帽,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著,手提一個紙包和一隻長煙管,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這是一個飽經憂患、歷經滄桑,已變得麻木遲鈍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小說通過對閏土的肖像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性格的巨大變化,從而揭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給人民造成了苦難。
②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例如:小說《守財奴》中有幾處個性化語言描寫,如「咱們中間可有些小小的事情辦一辦。對不對,克羅旭?」「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讓事情擱在那兒牽腸掛肚。你總不至於要我受罪吧。」「„„我覺得更滿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錢。這樣,你愛做多少台彌撒給誰都可了!„„」「克羅旭,你這些話保險沒有錯嗎?可以對一個孩子說嗎?」句句話語,把一個貪欲十足的守財奴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③通過動作行為刻畫人物形象。
例如:小說《守財奴》中「搶梳妝匣」一處動作描寫:「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妝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著的嬰兒。」這一「縱」一「撲」寫得生動極了,使人如見其形,如窺其靈魂,把一個金錢狂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2)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側面描寫,概括地說就是通過他人的言行,來間接刻畫人物的描寫。
例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對賈寶玉的形象刻畫,就使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
林黛玉從王夫人口得知賈寶玉是一個孽胎禍根,是一個混世魔王;從母親口中得知賈寶玉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結果一見,卻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這些側面描寫的目的是欲揚先抑,它極大地豐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認同感。
2、從分析小說的故事情節入手。
小說的故事情節是小說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閱讀小說,
既要緊緊抓住人物某個動作或某個事件,同時,也要注意小說情節的曲折跌宕。高考中涉及到的小說往往是微型小說,雖然它寫的是小題材,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斷,卻是生活內容的高度濃縮,應該說正是這高度濃縮的故事情節凸顯了人物形象。
例如小小說《同意》:秘書送進一份文件。王廠長像往常一樣拿起筆輕松熟練地在上面寫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睜大了眼睛,筆從他無力的手中滑到了辦公桌上。第二天,他離開了他熟悉的辦公室。這篇小小說故事情節簡單,但卻把一個只知「同意」的糊塗廠長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從而諷刺了社會上一部分官員不分具體事件,只知道動用手中的權力,結果輸得一塌糊塗的形象。由此可見,小小說的故事情節常常是以小見大,以微見著,所以閱讀時,必須透過情節來分析人物形象。
3、從分析小說的環境入手。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人物的活動,事件的展開,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進行的。小說的環境描寫除了有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的作用外,還有烘託人物性格的作用。
例如孫梨《荷花澱》開篇水生嫂「月下編席」那段環境描寫,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詩意:「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這段描寫很有詩意,它使人物猶如仙子,與明月、清風、銀白的水、透明的霧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構成了妙不可言的詩的境界;同時,這景色又與具有著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應,彼此映襯,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靈美。
在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和環境中,人物形象是最主要的要素。閱讀小說時,只有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❿ 如何分析小說中人物的形象
從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賞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寫的回方法:①正面描寫,一般答包括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是指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事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
(2)各種描寫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態、動作描寫: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徵.②語言描寫:A、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B、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③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④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