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巜平凡的世界》小說主要內容一百字內
主要講述了上世紀70年代,自尊好強的農家子弟孫少平在原西縣高中讀書,與地主出身的郝紅梅互愛憐,後郝紅梅與家境優越的班長顧養民談戀愛。同村同班的好友田潤生為此抱不平狠揍顧養民一頓。
倔強的少平不肯承認自己失戀,但開始與自己過於自尊的自卑斗爭,積極參加赴地區會演的排練。好讀課外書的少平敏感、自尊,吸引著縣領導的女兒田曉霞。少平高考落榜回鄉勞動,在經歷了大旱、搶水、死人的事件後,斷然拒絕侯玉英以進城為誘的追求,遠離故土,漂泊攬工。
(1)小說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孫少安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簡介:
1、孫少安
敢於冒險,即使失敗了也有勇氣重新面對生活,不屈服於命運,不向命運低頭,他的夢想是帶著全村富起來。都市對於少安曾經只是一個夢,或許夢想無法實現,但是也不曾破滅,只是深藏在內心偶爾懷念。
他的夢想生來就長著一對矯健的翅膀,他卻徹底折斷了它,他認為它不應飛在天上,他要做一隻腳踏實地在地上爬行的哺乳動物。
2、田潤葉
雙水村村支部書記田福堂的女兒。田曉霞的堂姐。自小和她親愛的少安哥一起長大,十三歲被迫和少安分手,獨自到原西上初中,黃原師范專科畢業,回到原西教小學,後調職黃原團地委。初中開始寄宿在二爸縣革委會副主任田福軍家。看似感情溫厚,容讓溫順,骨子裡透著陝北女子的執拗激烈。
B. 《平凡的世界》內容概要
內容梗概: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也是一部小說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濃縮了中國西北農村的歷史變遷過程,在小說中全景式地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的社會生活。在近十年的廣闊背景下,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 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 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時間跨度從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國近 10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盪氣回腸,不忍釋卷。 而書中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 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1988年5月25日完稿,而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作品榮譽:
1991年3月份《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中國各大高校公布的2017年圖書借閱排行榜,《平凡的世界》位列清華大學第8位;中國人民大學第5位;武漢大學第2位;浙江大學第1位;南開大學第5位。
社會影響:
一個外國學者他提到過,他說實際上應當把作家作品的傑出性和持久性劃等號。路遙就是這樣的作家,和《平凡的世界》永垂不朽。《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嘔心瀝血之作。小說完成後,作者有一段時間甚至不能從書中回到現實世界來,連過馬路也要弟弟攙扶。不久他就去世了。但他的作品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波,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連播了《平凡的世界》,在許多城市,還出現了排隊購買這部作品的現象;人們對路遙也舉行了各種悼念活動,全國發來的唁函唁電有一尺多厚,像雪片一樣,陝西電視台還拍了路遙的專題片。路遙和《平凡的世界》之所以會產生這么大的影響,關鍵在於他的作品貫注了昂揚的奮斗精神。「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咀嚼著這些至理名言,使人們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和希望。從這個意義上看,路遙和他的《平凡的世界》將永遠不會被人們遺忘。
C.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的100字內容簡介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另一部小說《人生》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3)小說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孫少安擴展閱讀:
《平凡的世界》是用溫暖的現實主義的方式來謳歌普通勞動者的文學作品。與《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難轉化為一種前行的精神動力。描寫苦難的新時期作家不乏其人,但真正把苦難轉化為一種精神動力的作家卻並不多,路遙當屬其中之一。
這部小說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青年人,但他們自強不息,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其中,孫少安是立足於鄉土矢志改變命運的奮斗者;而孫少平是擁有現代文明知識、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他們的故事構成了中國社會普通人人生奮斗的兩極經驗。
《平凡的世界》還傳達出一種溫暖的情懷。一是作者對作品中的人物寄予了同情心,對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做到了極大的尊重和認同。不要說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作品中的一些消極人物,如鄉土哲學家田福堂,游手好閑的王滿銀,善於見風使舵的孫玉亭,甚至傻子田二的身上,都直接或間接地折射出人性的光彩。二是作品處處展現溫暖的親情與友情,是一部溫暖人心的小說。
小說中有大量關於人間親情的描寫,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孫玉厚一家了——孫玉厚勤勞樸素、忍辱負重;他的兒女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等自強自立、善解人意、善於幫助別人。小說還書寫了美好的同學之情、朋友之情、同事之情、鄉鄰之情等人間美好的情感。三是作品中的愛情寫得很美,被賦予無比美好的內涵和想像空間。
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無性不成書」的長篇小說創作風氣中是難能可貴的。如孫少平和田曉霞在杜梨樹下近乎柏拉圖式的戀愛,就寫得很純美,讓人為之感動。
這部小說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正是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傳統的自覺繼承。這樣的小說對底層奮斗者而言,無疑具有「燈塔效應」。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能產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影響的原因。
路遙(1949—1992),原名王衛國,中國當代農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石咀驛鄉王家堡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裡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1969年回鄉務農。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作。
大學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因肝病醫治無效在陝西西安英年早逝,年僅42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平凡的世界
D. 《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
《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著名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
全書共三部,時間跨度從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國近10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轉型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為生活默默承受著人生苦難的人們,在這里人性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苦難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盪氣回腸,不忍釋卷。
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而書中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4)小說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孫少安擴展閱讀
《平凡的世界》的藝術特色
一、結構
作品的時間跨度從1975年初到1985年,它全景式地反映了這十年間我國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歷史性變遷。如此龐大的工程,路遙採用了「三線組合法」,即在情節的發展和人物的活動上安排了三條線索,三條線索都以時間為序,並將這十年間我國所發生的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也列入其中。
二、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以傳統的價值觀念及現實主義的創造手法為主,注重故事的連貫性,注重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時又不放過情節上的浪漫主義因素,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小說。路遙是抱著巴爾扎克式的「時代的書記官」的態度來寫作的,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對於以田福生為代表的領導層的描寫上,客觀、准確、真實,由細節捕捉到了當時時代的脈搏和人們觀念轉變的艱難程度。
正如路遙所說:「作家最大的才智應是能夠在日常細碎的生活中演繹出讓人心靈震顫的巨大內容。」因而,單是驚心動魄的情節還不夠,還要有對於生活的深刻體察和洞察,然後用現實主義的筆法將這種體會整合到情節中去。這樣,小說就兼具了恢弘的構架和飽滿韻細節。
三、語言
小說的語言朴實厚重,滲透著作家強烈的感情色彩。在流暢的故事敘述中,經常會出現有關生活意義和價值的點睛之筆出現,比如:「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目標並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人的生命力正是在這樣的煎熬中才強大起來的。
想想看,當沙漠和荒原用它嚴酷的自然條件淘汰了大部分植物的時候,少女般秀麗的紅柳和勇士般強壯的牛蒡卻頑強地生長起來——因此滿懷激情的詩人們才不厭煩高歌低吟贊美它們」!這些至理名言,都是筆之所至,水到渠成,它們甚至被許多讀者銘記在心,成為他們的生活指南。同時,陝北信天游古樸憂郁的情緒和單純明朗的表達方式,以及他們豐富的日常語言,都成為小說的語言素材,賦予了書面語具體可感的形象,也增添了濃郁的地方特色。
E. 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
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
把孫少安和孫少平在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5)小說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孫少安擴展閱讀
一、《平凡的世界》創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而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種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涌,現代派、意識流等文學觀念風靡一時,文學創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變求新令人目不暇接。與此相反,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卻受到「冷落」 。
路遙三年准備、三年創作,為了擴充視野、掌握資料,他進行了大量的閱讀,包括近百部長篇小說,前後近十年的報紙以及其他相關書籍,過著「早晨從中午開始」的生活,同時,他還奔波於社會各階層體驗生活。
第一部初稿的寫作是在一個偏僻的煤礦醫院開始的,從他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可以看到他對文學事業執著的信心和付出的代價:「寫作整個地進人狂熱狀態。身體幾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種純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變為機器人性質」。
第二部初稿的寫作是在黃土高原腹地的一個偏僻小縣城進行的,因為生活沒有規律,路遙身體嚴重透支,最後病倒了。後來吃了百餘副湯葯,身體略有恢復,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繼續寫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賓館進行。1988年5月25日,路遙終於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創作。
二、作者簡介
路遙(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本名王衛國,出生於陝北榆林清澗縣,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曾任中國作家協會陝西分會黨組成員、副主席。
1972 年秋天,路遙被調到延川縣文藝宣傳隊當創作員。同年, 在詩人曹谷溪努力下,延川縣成立了「文藝創作組」,創辦了鉛印的文學刊物《山花》,由幾個在不同單位的文學青年共同編輯,路遙是其中之一。這期間路遙寫了很多詩。
1973 年, 路遙被推選到延安大學中文系讀書。在延安大學期間,路遙在能夠找到的歐洲文學史、俄國文學史和中國文學史的指導下系統閱讀了大量中外文學名著。同年7 月,《延河》發表了他的短篇小說《優勝紅旗》。這是他公開發表的第一篇小說。
10 月, 路遙到西安,參加了《延河》編輯部召集的創作座談會。從這個時候開始,路遙有了接觸柳青、杜鵬程、王汶石等作家的機會, 有幸得到他們的直接教誨。接著, 路遙相繼發表了《姐姐》、《雪中紅梅》、《月夜》等一批短篇小說。
1976年8月,路遙從延安大學畢業後, 被分配到陝西省作家協會主辦的文學刊物《延河》做編輯工作。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F. 《平凡的世界》書簡介
一、簡介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
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是用溫暖的現實主義的方式來謳歌普通勞動者的文學作品。與《人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具有人性的高度,作家把苦難轉化為一種前行的精神動力。
這部小說在展示普通小人物艱難生存境遇的同時,極力書寫了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美好心靈與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作品中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青年人,但他們自強不息,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人物簡介
1、孫少平
一個窮困的農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識的農務實,勇於聽從精神的召喚。無論是吃著高粱面饃、喝著剩菜湯的高中生活,還是下地務農的農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後的打工生活,孫少平身上都昂揚著精神的高傲、揮灑著靈魂的矜持。
物質的匱乏和精神的充盈讓孫少平的生活始終五味雜陳。而生活考驗的不斷加劇和知識視野的不斷拓展,也造就了孫少平保爾般的工作熱情和聖徒般的道德修養。面對歧視他忍辱負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關鍵時刻不計前嫌等等。
自身的物質窮困根本沒有成為他道德修養的束縛,反倒映襯出他人格的完善。而他的愛情選擇也顯示了他的個性特徵。面對高乾子女、大學生田曉霞,他沒有逃避,也沒有感到自卑,他的精神高度足以和她站在一起。
而最終他拒絕金秀的愛情回到惠英的身邊,同樣是他聖徒精神的延伸,強大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感促成了他的選擇。
2、孫少安
哥哥孫少安是奮斗精神的另一個代表,與孫少平追求飛揚的生活不同。他的沉穩和精明都是內斂的。長子的家庭責任和過早的承擔世事,使得孫少安難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縛,變成了農村變革的先覺者。然而,他的愛情和婚姻都遭遇了挫折。
最終,孫少安在初嘗成功滋味的時候不得不面對妻子的去世,正如孫少平在享受愛情甜蜜的時候不得不接受田曉霞的突然死亡一樣,唾手可得的完美生活消失殆盡。
3、田曉霞
田曉霞天真爛漫、單純、善良、勇敢,當她與孫少平偶遇以後,漸漸地發展成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田曉霞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從小在城市中長大,沒有經受過陝西農村的艱苦生活,但是她絲毫沒有城市嬌小姐的樣子,反而非常的朴實、堅強。
田曉霞從小受父親田福軍的影響,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道德覺悟,她很希望自己能夠游覽祖國的大好山川,領略人們的豪情壯志,她很欣賞孫少平的膽量,不止一次地向孫少平吐露自己的志向。
G. 《平凡的世界》主要講的是啥 大概內容
《平凡的世界》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以整個社會的變遷、回思想的轉型為背答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
作品中的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是掙扎在貧困線上的青年人,但他們自強不息,依靠自己的頑強毅力與命運抗爭,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
其中,孫少安是立足於鄉土矢志改變命運的奮斗者;而孫少平是擁有現代文明知識、渴望融入城市的「出走者」。
(7)小說平凡的世界內容簡介孫少安擴展閱讀:
《平凡的世界》以傳統的價值觀念及現實主義的創造手法為主,注重故事的連貫性。
注重完整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時又不放過情節上的浪漫主義因素,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小說。
路遙是抱著巴爾扎克式的「時代的書記官」的態度來寫作的,體現在對於以田福生為代表的領導層的描寫上,客觀、准確、真實,由細節捕捉到了當時時代的脈搏和人們觀念轉變的艱難程度。
H. 平凡的世界 這本小說主要內容是啥
《平凡的世界》小說主要內容:: 以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為社會背景,以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倆的命運為主軸,講述了包括田潤葉、田曉霞、賀秀蓮、田潤生等在內的年輕人面臨現實的挫折、壓力、抉擇,卻從未放棄對理想、愛情堅韌執著的追求。
基本介紹: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