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沒有類似《北京人在紐約》這種間接介紹美國文化的小說注意,是間接,不是那種直接講美國文化的。
美國文化 包括很多啊 而且時間跨度也不小
湯姆叔叔的小屋 黑人的
飄 內戰的
馬克吐溫的 系列 是鍍金時代的
20世紀
1.費茲傑羅(F. S. Fitzgerald)美國 《大亨小傳》(了不起的蓋比茨)(The Great Gatsby)1925
2.4.納巴科夫(Vladimir Nabokov)俄裔美籍 《洛莉塔》(Lolita)1955
3.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美國 《聲囂與憤怒》(The Sound and Fury)1929
4.海勒(Joseph Heller)美國 《第22條軍規》(Catch-22)1961
5.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美國 《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39
6.16.德萊賽(Theodore Dreiser)美國 《美國悲劇》(An American Tragedy)1925
7.瑪克勒絲(Carson McCullers)美國 《同是天涯淪落人》(The Heart Is a Longly Heart)1940
8.馮內果(Kurt Vonnegut)美國 《第五號屠宰場》(Slaughterhouse-Five)1969
9.埃利森(Ralph Ellison)美國 《隱形人》(Invisible Man)1952
10.萊特(Richard Wright)美國 《土生子》(NativeSon)1940
11.貝婁(Saul Bellow)美國 《雨王韓德森》(
Henderson the Rain King)1959
12.奧哈拉(John O"Hara)美國 《在薩馬拉的會合》
(Appointment in Samarra)1934
13.多斯帕索斯(John Dos Passos)美國 《美國》
14.安德生(Sherwood Anderson)美國 《小城故事》
(Winesburg, Ohio)1919
15.詹姆斯(Henry James)美國 《鴿翼》(The Wings
of the Dove)1902
16.詹姆斯(Henry James)美國 《奉使記》(The
Ambassadors)1903
17.費茲傑羅(F. S. Fitzgerald)美國 《夜未央》
(Tender Is the Night)1934
18.法雷爾(James T. Farrell)美國 《「斯塔茲.
朗尼根」叄部曲》(Studs Lonigan-trilogy)1935
19.詹姆斯(Henry James)美國 《金碗》(The
Golden Bowl)1904
20.德萊賽(Theodore Dreiser)美國 《嘉莉妹妹》
(Sister Carrie)1900
21.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美國 《出殯現形
記》(As I Lay Dying)1930
22.華倫(Robert Penn Warren)美國 《國王供奉
的人們》(All the King"s Men)1946
23.威爾德(Thornton Wilder)美國 《聖路易.萊
之橋》(The Bridge of SanLuis Rey)1927
24.包德溫(James Baldwin)美國 《向蒼天呼籲》
(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1953
25.迪基(James Dickey)美國 《解救》(Deliverance
)1970
26.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美國 《太歐陽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1926
27.勞倫斯(D. H. Lawrence)英國 《彩虹》(
Rainbow)1915
28.勞倫斯(D. H. Lawrence)英國 《戀愛中的女
人》(Women in Love)1920
29.米勒(Henry Miller)美國 《北回歸線》
(Tropic of Cancer)1934
30.梅勒(Norman Mailer)美國 《裸者和死者》
(The Naked and Dead)1948
31.羅斯(Philp Roth)美國 《波特諾伊的抱怨》
(Portnoy"s Complaint)1969
32.納巴科夫(Vladimir Nabokov)俄裔美籍 《蒼
白的火》(Pale Fire)1962
33.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美國 《八月之光
》(Light in August)1932
34.克洛厄(Jack Kerouac)美國 《在路上》(On
the Road)1957
35.漢密特(Dashiell Hammett)美國 《馬爾他之
鷹》(The Maltese Falcon)1930
36.華頓(Edith Wharton)美國 《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1920
37.柏西(Walker Percy)美國 《熱愛電影的人》
(The Moviegoer)1961
38.凱賽(Willa Cather)美國 《總主教之死》(
Death Comes to Archbishop)1927
39.鍾斯(James Jones)美國 《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1951
40.奇佛(John Cheever)美國 《豐普肖特紀事》
(The Wapshot Chronicles)1957
41.塞林格(J. D. Salinger)美國 《麥田裡的守望者》
(The Catcher in the Rye)1951
42.劉易士(Sinclair Lewis)美國 《大街》(Main
Street)1920
43.華頓(Edith Wharton)美國 《歡樂之家》(The
House of Mirth)1905
44.威斯特(Nathaniel West)美國 《蝗蟲的日子》
(The Day of the Locust)1939
45.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美國 《戰地春夢》
(A Farewell to Arms)1929
46.貝婁(Saul Bellow)美國 《阿奇正傳》(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1971
47.史達格納(Wallace Stegner)美國 《安眠的天
使》(Angle of Repose)1971
48.達特羅(E. L. Doctorow)美國 《爵士樂》(
Ragtime)1975
49.考德威爾(Erskine Caldwell)美國 《菸草路》
(Tobacco Road)1932
50.甘耐第(William Kennedy)美國 《紫苑草》(
Ironweed)1983
51.斯蒂隆(William Styron)美國 《蘇菲亞的抉擇
》(Sophie"s Choice)1979
52.鮑爾斯(Paul Bowles)美國 《遮蔽的天空》(
The Sheltering Sky)1949
53.凱恩(James M. Cain)美國 《郵差總按兩次鈴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1934
54.唐利維(J. P. Donleavy)美國 《眼線》(The
Ginger Man)1955
55.塔金頓(Booth Tarkington)美國《偉大的安伯
森斯》(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1918
在路上 是上世紀6、7十年代
❷ 嚴曉頻演《北京人在紐約》而出名,如今怎麼樣
一部眾所周知的電視連續劇《北京市人在紐約》,讓觀眾們記住了在劇里飾演姜文老婆郭燕的嚴曉頻。她不似阿春那樣萬種風情,卻意味著了典型性的東方女人——溫婉、知性優雅,有一種委婉之美。再見了嚴曉頻是在剛落下帷幕的金雞百花電影展上,嚴曉頻的生活和工作也依照她自身設置的節奏感井然有序運行。造型藝術之途平平淡淡就可以了,有適合的戲,拍一點,不必一直那麼忙。在嚴曉頻來看,工作僅僅她生命中的一部分,關鍵的或是要把生活的各個方面均衡好。
對於年紀的提高,嚴曉頻也以良好的心態對待。在她的臉部,沒有艷妝的綺麗,更沒有醫療美容的印痕,只是一份歲月沉積出來的雅緻和平靜。我尤其接納人的自然法則,人一但到中年便是中老年,生命是一個過程,我很重視父母給我的人生。
❸ 「北京人在紐約」這部電視劇的結局是什麼啊
結局是王起明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大衛主動約見王起明,說願意提供資金,在危難中幫他一把。大李因車禍遇難,在紐約的許多北京人聚集於墓前,默默流淚。
王起明獲知大李還沒有得到綠卡,而死在這里就意味著他可以永遠留在美國了。北京的鄧衛帶著夢想前來投奔好友王起明。
鄧衛被送到王起明和郭燕剛到紐約時住過的地下室,好友留下500美金,聲言是借給鄧衛的,然後沒有作什麼解釋便離去了,鄧衛沒想到原來的哥們兒竟變得如此無情無義,不禁對著王起明的背影破口大罵。
(3)紐約人在北京小說免費閱讀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紹
美國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講是一個遙遠陌生的國度,來自大洋彼岸的消息也不相同,有人說那裡是天堂,有人說那裡是地獄。大提琴家王起明和妻子郭燕從肯尼迪機場下機伊始就陷入了一種可怕的幻滅感中,為了謀生,王起明進餐館打工,郭燕去工廠幹活。
在嚴酷的現實面前,他們放棄了同甘共苦的初衷,走上了一條充滿競爭,心酸,冷漠的人生之路。 王起明暴發有了錢,郭燕找到新的家,但都沒有因此獲得幸福安寧,在新的生活波折中,王起明大起大落一貧如洗,郭燕被逐出家門流落街頭,他們的女兒也要離家出走。
自由女神依然冷傲注視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湧入紐約淘金尋夢,又有一批中國人走出肯尼迪機場。
❹ 孫儷搭檔靳東將出演哪部新劇
前段時間有影視圈人士透露《北京人與紐約客》女主角會邀請孫儷擔任主演,男主角會搭檔老幹部靳東。電視劇有望在2018年播出,兩位演技派的加盟讓大家堅定了這肯定是部好劇。
真的好期待啊。
❺ 陳道明夫婦雙雙辭演的《北京人在紐約》,為何讓王姬留下了一生遺憾
鄭曉龍沒有放棄,四處奔走,絞盡腦汁,最後一方面通過抵押貸款拿到部分資金,一方面中央電視台拿出電視劇的3分鍾廣告時間算作投資,總算湊夠了拍攝費用。
但這仍然是一筆巨款,鄭曉龍不敢輕視,害怕電視劇撲街,投資失敗,他早早地留出了給銀行的利息錢,並且給劇組打招呼,這筆錢堅決不能動。
這算是「破釜沉舟」的一次嘗試。
《北京人在紐約》只有21集,但是內容非常豐富,人物命運的跌宕起伏看起來非常過癮,給當年相對狹隘的電視劇創作方向打開了更加廣闊的視野。
它當年為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盈利70萬,是該機構成立以來第一部盈利的作品。
❻ 誰知道<北京人在紐約>的結局(具體點的)
大結局裡女主角對男主角說的一句話:「在經歷了風風雨雨後,我們已經從我每夜做夢都怕失去你的情人關系,變成了一種相濡以沫的朋友關系。」
詳情:
蜜月歸來,原先自己的客戶已經成了王啟明的。大衛發現了郭燕對他的背叛,於是把她趕出了家。啟明在街上遇到無家可歸的郭燕,告訴她,女兒吸毒並出走。
美國經濟陷入周期性下降,啟明的不動產投資損失慘重。為了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啟明又想藉助過去曾讓他大賺一筆的地方--大西洋賭城。然而,好運盡逝,啟明輸掉了一切。
❼ 《北京人在紐約》txt全集下載
北京人在紐約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❽ 《北京人在紐約》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北京人在紐約》(曹桂林)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北京人在紐約
豆瓣評分:7.5
作者:曹桂林
出版社:中國文聯出版社
出版年:1991-8
頁數:254
內容簡介:
「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這大概就是曹桂林先生在美國打拚十多年的最大感悟,《北京人在紐約》以曹桂林的親身經歷為藍本,描繪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從大陸尤其是北京到美國的一批新移民的心路歷程,其中的辛酸,欣喜,無助,掙扎以及東西方兩種文化價值觀的碰撞,恐怕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曹桂林虛構的王起明的形象就是這些大陸新移民的縮影。以本書為基礎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曾在中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作者簡介:
曹桂林(Glen Cao),男,1947年生於北京。小學畢業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畢業後在中央廣播藝術團任大提琴演奏員。1980年初攜妻子一同赴美,同年底在美國創建了C&J KNITWEAR公司,主要設計和生產美國高檔針織時裝,任公司總裁。《北京人在紐約》是曹桂林的處女作。
❾ 電視劇 紐約人在北京 有沒有原著小說或者劇本
電視劇 紐約人在北京 沒有原著小說或者劇本
❿ 誰知道<北京人在紐約>的結局(具體點的)
純書本里的結局是,王啟明破產了,郭燕知道阿春和王啟明的關系後就病倒了,家裡正火急火燎的時候,寧寧交的那幫朋友知道寧寧爸有錢,就打電話把寧寧當人質向王啟明要錢,王啟明帶著一些身上僅有的錢去換寧寧,慌亂中歹徒開槍擊中了寧寧,寧寧身亡。之後北京的哥們這時候來到美國,王啟明在焦頭爛額的時候把他的朋友送到王啟明剛到紐約起家的地方-地下室。然後就結束了。書中真正的後果還沒交代完。
曹桂林還寫了下部《王啟明回北京》,但好像沒拍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