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之錦需白熏》最新txt全集下載
花之錦需白熏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紅|袖|言|情|小|說
陌錦意識漸漸清晰,睜開眼看看周圍,一片黑暗,也不知道這人是哪?一股股熏香繞在鼻尖,只覺得全身無力,發軟。陌錦向四周摸索著,可四周都是堅硬的牆壁,唯一的發現就是這兒很小。
「有人嗎?放我出去!放我出去!」陌錦使勁的砸著牆壁大聲的叫喊著。直到聲音沙啞,沒有一點力氣。
「她現在怎麼樣了。還有她是哪裡人,都查到了嗎?」肖熏背對著
李常青,默默的看著窗外。
「回皇上!她喊累了,已經昏睡過去。可屬下並未查到她的背景,好像她是憑空冒出來的一樣。」李常青輕輕皺著眉頭卻依舊溫潤如玉,只是此時多了絲嚴肅。
「哼不管她是那裡人有什麼背景,只要她能救默兒就行!」肖熏黃袖一甩,神情之中帶著一絲堅定,一絲殘忍。
李常青默默的看著皇上,突然眼前浮現出皺著眉頭的那張臉,心中一頓,甩甩頭,瞬間抹去那抹奇異。
----------------------------------------------------……
2. 誰能告訴我哪裡有對巴金 家 春 秋的中人物英文論文
上期刊網找一下
3. 遮天里救了李長青的是誰
醬油救醬油,誰在乎。小說里李長青這個名字最後一次被提到,是這么一段
葉凡道:「林佳被劉雲志、李長青、王艷追殺,最終逃過了一劫,可是卻始終沒有出現,我懷疑她也不在北鬥了,不然應會與我相見。」
4. 楊玉能的藝術成就及榮譽
2008-05-14 11:01:00來源: 安徽市場報(安徽)網友評論 0 條進入論壇
市場報訊(記者胡作法)近 日,由中國散文學會、中國文聯和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等主辦,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華散文精粹·2008年百篇散文精選》一書正式出版發行。此書收編了著名作家鐵凝、嚴文井、牛漢、李國文、舒婷、劉亞洲等大家以及近幾年來嶄露頭角的作家、文友們的一百多篇散文佳作。我省青年作家兼書法家楊玉能的散文《山水清澗》、《楓葉未紅時》和《家的味道》等三篇散文作品也被收入該書。其中,《山水清澗》和《楓葉未紅時》二篇還被評為散文作品一等獎。
(本文來源:安徽市場報 ) 季節的風(外一章)
楊玉能
在微風中盪漾的思想,已經沒有了蹤影。
日子的美麗,張揚著城市的旗幟,高高地飄揚。
水泥與鋼筋混凝土的記憶里,還有鴿群飛來飛去嗎?
這是仲夏的季節,風卷南風吹過正在興建的郊區,陣陣地泥沙拂過窗欞,和充滿尾氣的車輛,讓熱氣拂不去臉龐。
季節的風,吹拂著往日的綠蔭。
而記憶已經成為記憶。
看飛來飛去的麻雀,岌岌可危的樣子。
心思很沉很沉。
這是城市產生的危機,這是後工業毀滅人類自己的天堂。自然還在心裡,自然還在渴望。家園的美麗,不能這樣地毀滅。
季節的風,城市裡的空調還在讓人們沉睡。
而這樣的夏,已經不再讓我們心情快樂。
難道就真的讓自然毀滅在自己的手裡?
把記憶回歸自然。把真情回歸自然。把歷史回歸現實。
鴿群、陽光、雨露、土地的芬芳------
渴望這樣的季節,渴望這樣的風雨;
渴望城市與農村的交融,把自然的美麗展現!
(8 月 10日)
看 美 人
看美人,
她們把美包裹在面料內 ;
多麼地可惜,
就像我的書畫詩歌不能傳世,
只能寄情山水間逍遙.
我多想把我融在美人堆里,
在美人們貼腰細身的年代,
一一錄象, 修補成我的皇家莊園 .
飄逸的風中 ,
讓美人們在樓宇的樓梯間起舞 .
我多想甩掉我的面具,
把放浪的人生揮灑淋漓;
仰望季節 ,
讓風流倜儻被雨打風吹,
美人們卻在世上繼續生長.
我悵然若失,
看美人.
仍然在風中飄逸 ,
整個一個皇家莊園也不及,
這樣的一場場風流.
?2008年8月16日風雨齋
(230051安徽省合肥市青年路182號城南劇院1-602室楊玉能)
我走在家鄉的土地上思考
(安徽 楊玉能 )
五月端午的假期里,我獨自走進家鄉的黃土地。這是一片我生長的土地,此時的風景卻讓我不能夠釋然。
季節的風把秸桿焚燒的煙霧繚繞。天空出奇地陰暗,能見度低地沒有辦法行車。只有步行的腳步聲,才能把自己蘇醒。慘淡的時光里,我獨自嘆息。這樣的時日,村頭的老牛還在甩著尾巴,咀嚼著香甜的草料。
家鄉的村頭,我看見許多插秧的村民,這樣地親近土地;我溫暖的腳趾似乎也已經深入松軟的泥土裡,和著綠色的秧苗,把希望寫進秋天的收獲。
五月的號角已經吹響,田間的勞作和汗雨的垂青,這樣地深入我的腹地,我的鄉土,我真得爽快而心動了。因為,我知道,我行走在家鄉的土地上。
雖然有不和諧的樂章,但是農人的夢想是很現實,土地的播種不能含糊,莊稼的意象是季節的有序;作物耕種分明,不能隨意錯過它們的花期。
當環境被保護的很有序時,自然的規律也是不能夠侵犯;我走進這樣的土地,望著秸桿彌漫的煙霧,心中的隱痛彷彿已經昭然。誰能夠在這樣的季節不焚燒呢?許多的現實是讓時代應該吻合。而非鄉土的理念使然。
其實,我知道所謂的生產方式是在摸索的前進中尋找突破。正若,我此時在土地上如此親近地行走。因為,土地的作用是讓我們在不斷地生長。而人類那些慾望的海是無止境的滋長。
土地決定我們生存和生產的態度,土地決定我們行走的路途有多長遠。此時,我知道,思考的迷霧還在遮蓋著我們的雙眼,自然才是真實地自然。哦!我行走的家鄉,我思考的土地。 (澳門)《華文百花》(澳門)09年第一期目錄
卷首語
·春風的指紋 庄偉傑
名家新作
·黃維梁近作選
·王性初近作選
·劉松林近作選
·雲鶴近作選
·冰夫近作選
·施雨近作選
特殊推薦
·《過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小說力作 嚴朝晨
·中篇小說《過年》短評 阿 成
·關於我寫《過年》張少中
·過年 張少中
小說連載
·第一次上網聊天的故事 紫怡
好看小說
·春暖花開時 劉吾福
·雨街情殤 臨川才子
·雪夜 曹寧元
·偷獵者說 廉世廣
·驚險的約會 王念平
·聽房 侯發山
·房子 張明源
·獅舞 蔡楠
地域風情
·煙花三月盆景游 衍榮
·摘心台懷古
·春節海南遊
·桃花潭印象 楊玉能
·最香最美苗家酸湯周華誠
·游萬佛湖記 張建軍
·真的愛你 香港中大 黃凌
·夜遊臘梅園 涼意如月
·長 白 山 周鐵鈞
·四 道 瀑 記 陳紹新
· 大理三塔 徐永清
情感寫真
·任何時候不言放棄楊錦明
·兒時記憶看電影 江春風
·包裹里的懺悔 徐成龍
·把快樂傳遞給別人 周禮
·尋找完美 殷鋮君
·清明風箏夢 陳韶華
·節氣里的春天 方華
·隔世情書 李曉莉
藝林視點
·靜悟深思 丹青寄情
·醉硯研墨 翰逸神飛 --李卓見書法藝術之
詩人在線
·關 於 季 節
·燕 子
·又 見 春 天
·握 手
·我是春天的情人
·河 橋 底
·故鄉的雲彩
·高原的秋天
·遙 看 春 草
·悲傷,從來都未停止
·遠 行
·愛 的 憑 據
中華群英
·驕子的追求 天方的風采
相約華文百花 促進文化繁榮
·《華文百花》理事會
彩封·編輯風采
·封二:編委剪影
·《華文百花》總第四期封面
藝術寶鑒
·馬麗書畫
·杜鵑書畫
·高大莉書畫
·呂建國書畫
·袁玉堂書畫
·林建業書畫
·蘇海青書畫
·王春生書畫
《華文百花》文學期刊創刊於2007年下半年,是澳門唯一一本大型的並已於九五年開始在內地廣泛發行的集政治、經濟、文化、旅遊等綜合性時政月刊《澳門月刊》的文藝副刊,現已面向內地、台灣、澳門、香港、日本、馬來西亞、印尼、汶萊、韓國、菲律賓、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加拿大、越南、美國、泰國等七十多個國家或地區發行,系大型純文學期刊,全繁體字印刷,每半年出版一期。 主 編:冰洋副 主 編:周承強 黑 馬 王向東 木三一 楊玉能 劉欣東 何玉忠 萬春來
編輯部主任:袁昭
目錄
刊首語
新詩人
周承強的詩歌: 龍王埡茶帶來的幸福時光(組詩)
黑 馬的詩: 村莊內心的禪語(組詩)
蝶雨馨蘭的詩:黑蝴蝶(外二首)
木三一的詩:幻想者表達現實(組詩)
魯緒剛的詩:翻動季節的聲音(組詩)
萬春來的詩:坐在春天的夜晚想故鄉(外一首)
何玉忠的詩:水鄉的橋(外一首)
石桂霞的詩歌:愛上一條魚(組詩)
陳言錦的詩:我一直堅持愛著你(組詩)
馬列福的詩歌:一個人的夏天(外二首)
陳子寒的詩:詩,以夢為馬(組詩)
馬也的詩:粉紅的鉑金(組詩)
谷 均的詩:深入濕地(外二首)
何君華的詩: 母親的詩意(6首)
何 均的詩:不死的眼睛(外一首)張廣卓的詩:花(組詩)
彭世學的詩:南郭先生(組詩)
馬關勛的詩:告別春天
王海雲的詩:思 念(外一首)沉 戈的詩:獨立寒江雪格的詩:我想從石頭里(外一首)劉 榮的詩:那夜的煙花
竹心的詩:一天中最美的時光(外一首)楠 楓的詩:在古鎮(外二首)
謝起義的詩:增城的故事(組詩)張茲旭的詩:我看到一個孤獨的人在練習走過紅綠燈
柳碧青的詩:窗外的雨在迷失中
陳思楷的詩:錦衣夜行(外一首)張敬梓的詩:牛
劉 文的詩:藉助一條河
周 濤的詩:我或者是一枚橘子(組詩)
張凡修的詩:三行微型詩10首
李常青的詩:花開與秘密(組詩)
徐賦的詩:與黑暗分手
鄧萬康的詩:一些女人進行曲
劉雙雙的詩:重逢
李 陸的詩:渴望玫瑰
熊 剛的詩:父親的脊背(三首)
張啟新的詩:給我一塊墳墓大的地方(組詩)
周凌風的詩:布穀鳥的一聲鳴叫
張步伐 的詩:端午隨想(組詩)
魯 川的詩:不老的村莊( 組詩)
何劍聲的詩:寫到春天( 組詩)
冰 洋的詩:握在手心裡的蒼涼(組詩)
新散文
薛凱敏的散文:茶 味
寇洵的散文:回 鄉 散 記
鴻 穎的散文:迷惑中抒情(組章)
楊玉能的散文:《盛開瓶中的桃花》(外五章)
劉欣東的散文:山鄉四月芳菲濃
韓旭的散文:大地上的黑夜、生命及其他
張太成的散文:以自己為明燈
王壟的散文:有你的孤獨(外三章)
新小說
何 均的小說:劉一刀
馬雲飛的小說:抽風
楊 光的小說:山鎮
張艷庭 的小說:培訓
新評論
湯雲明的評論:浮華背後的脆弱
——評當下民刊及論壇現象
《新作家文叢》徵稿啟事 2009年第一期(總第二期)目錄
視野·重點
鷹的話語(散文詩組章)………………………………西 川/ 1
劉虔的散文詩(四章)………………………………劉 虔/ 9
時光:蟈蟈最後的劍光及其他(散文詩組章)………李 耕/18
散文詩(四章) ………………………………………王劍冰/26
靈魂樂隊(三章) ……………………………………章德益/29
五月,在風的故鄉 ……………………………………卓琦培/32
羌山戀歌(五章) ……………………………………張曉林/37
疼痛(五章) …………………………………………周根紅/40
內心燃燒的火焰(四章)………………………………亞 男/43
「後經典」或者實驗詩歌………………………………吳震寰/47
散文詩六章……………………………………………郭野曦/51
秋頌(外四章) ………………………………………馬亭華/54
它在穿過………………………………………………趙宏興/56
木頭記(外二章)……………………………………黃金明/61
散文詩五章……………………………………………鄭小瓊/67
像時光一樣柔軟(五章)……………………………鳴 鐸/72
星光閃耀
奇石的動物園(八章)…………………………………胡 弦/78
城市意象(七章)……………………………………亞 楠/83
詞語或者禪意(五章)………………………………曼 暢/88
沉思歲月(六章) ……………………………………朱多錦/91
散文詩三章……………………………………………李松璋/94
秋獲(五章) …………………………………………黃春祥 /96
疼痛的視覺(五章) …………………………………李八仙 /98
與一尊青銅對視………………………………………鮮 聖/100
拐杖(外二章) ………………………………………楊金玉/103
華韻歲月(外二章)…………………………………秦 華/106
秋水(外一章) ………………………………………李星濤/108
浪漫的詮釋(三章) …………………………………劉向民/110
時間被秋風吹涼(外一章) …………………………何小龍/112
城市景觀雕塑(三章) ………………………………張鐵橋/114
心愛的六月 …………………………………………張 筱/116
一葉知秋(外三章) …………………………………魯本勝/119
散文詩二章 …………………………………………魯 劍/121
被風吹過的季節(外二章) …………………………胥勛才/123
玲瓏的冷蘊(三章) …………………………………賈文華/125
秋天的神話(外一章) ………………………………徐國志/126
散落的意象(二章) …………………………………謝正龍/128
四季歌(四章)…………………………………………廣雨辰/130
西部高地
叩響那片蔚藍(七章) ………………………………張慶嶺/132
秦嶺組章(四章) ……………………………………肖建新/136
西風紅柳(六章)……………………………………屈 直/138
靈山神韻(散文詩組章) ……………………………蓋湘濤/141
大風吹拂敦煌(六章)………………………………堆 雪/147
回望新疆(六章)……………………………………雪 漪/152
西行散記(五章) ……………………………………喬書彥/156
走伊犁(五章)………………………………………獨 步/159
圖木舒克六章 ………………………………………趙 力/162
黃土高原(三章) ……………………………………任隨平/166
秋韻(外四章) ………………………………………蘇洪波/167
陶醉面孔(六章) ……………………………………猶永均/172
行走在祖國的版圖(選四章) ………………………魯緒剛/175
大烏蒙…………………………………………………陳 洪/177
刀子(三章) …………………………………………楊劍文/180
面對一條河流,我只能沉默(外二章)………………鴿 子/182
家在陝北(三章) ……………………………………肖志遠/184
馬尼小鎮的印象(三章)……………………………鴻 穎/187
青春,詩意的放縱 ……………………………………黃振軍/189
最後的浪漫(二章) …………………………………陸曉旭/191
深沉的思索
山谷之上(九章) ………………………………… 周慶榮/193
方文竹的散文詩(七章) ………………………… 方文竹/198
現代愛情及其他(九章) …………………………劉 川/203
那場雪(外五章) ………………………………… 林登豪/207
破綻(外三章) …………………………………… 崔國發/211
思念無盡(外三章) ……………………………… 張宇航/215
內心的風景 (二章)…………………………………曹 雷/218
大海,永恆的呼吸(三章)…………………………林文欽/220
四面八方(外二章) ………………………………空 間/222
茶的光芒(四章) …………………………………洪 洲/225
守望……………………………………………………吳克堅/228
心靈的對話(四章) ……………………………… 蔡培國/229
沂河淌(四章)…………………………………………幾 知/231
雲中游…………………………………………… 凌波飛虹/233
散文詩五章 ……………………………………… 徐向良/235 路………………………………………………………鍾 翔/237
落日黃昏(外一章) ……………………………… 郭光明/239
那些輕飄飄的夢或靈魂………………………………江 飛/241
鳥兒進城(外一章) ………………………………山 君/243
生肖新翻(二章) ………………………………… 趙正文/245
晨韻(外二章) ……………………………………向 翔/247 雖然……………………………………………………悠 幽/250
致大海…………………………………………………松 懷/251
秦俑(外一章) …………………………………… 王彥明/253
走讀山水
北方之冬(三章) …………………………………嚴 炎/255
度假村(外一章) …………………………………桑 原/257
張家界(三章)…………………………………………陳 頡/259
沙島五景(五章)………………………………………原上草/261
歲月深處的泉州(二章) ………………………… 任劍鋒/263
熊貓海瀑布(外二章)…………………………… 川江號子/265
山魂水韻醉湘中(四章) …………………………海 葉/267
八月的行囊(四章) ………………………………符純雲/270
草原……………………………………………………江林紅/272
巴山蜀水行吟(五章)…………………………………劉志宏/274
斷章(七章) ……………………………………… 邱雨秋/277
鳳凰山的秋天…………………………………………黃 澤/280
梨花溝,或春的敘事(三章)………………………吳雪峰/282
贛南及其它(外二章) ……………………………疏 影/285
麗水城的秋天(四章) ……………………………流 泉/287
夢游新疆(五章) …………………………………丁 夢/290
你的名字在水裡………………………………………李 平/294
相遇雪峰寺……………………………………………張泉花/295
鄉土鄉情
紅河岸邊(五章)………………………………………莫 獨/298
回味泥土(五章) ………………………………… 徐澄泉/301
鄉村(三章) ………………………………………司 舜/304
從老屋進進出出(外二章) ……………………… 何敬君/306
山村紀事(四章) ………………………………… 倪俊宇/309
手工製造(四章) …………………………………楊 曄/312
開花的鄉土(五章) ………………………………李 皓/315
燜土豆(外四章)………………………………… 川北藻雪/317
土地的深層(四章) ………………………………高 低/320
民工兄弟………………………………………………曲行禹/322
二哥……………………………………………………吳福成/324
古鎮的夏天(三章)……………………………………蔡 茂/325
散文詩三章……………………………………………池新可/327
紅高粱…………………………………………………李明雨/329
那些梨花飄向哪裡了(外一章) …………………夏 強/330
秋風漸涼(二章)…………………………………… 王忠友/332
如歌的農歷(三章) ……………………………… 吳曉川/333
守望鄉村(三章) ………………………………… 冉茂福/336
閑置的農具(外二章) ……………………………張 雷/337
鄉村筆記(二章) ………………………………… 周大強/339 秋鶩……………………………………………………李劍嘯/340
花開花落
難眠之夜(外四章)…………………………………姚 園/342
春夜冥想(外二章) …………………………………庄偉傑/346
十月,流動在指間的疼痛(三章)………………… 李萬虎/349
靈秀峨眉(三章)………………………………… 靈悅輕歌/351
說到溫暖(四章) ……………………………………李王強/355
走在溫暖的路上(四章)………………………………語 傘/357
綠岸(外二章) ………………………………………謝家雄/361
早起的露(外二章)…………………………………周 亞/364
徜徉(外一章)………………………………………冰 山/366
懷念 …………………………………………………張 燕/368
家(外一章) …………………………………………郭桂傑/369
歲月如歌(外一章)…………………………………李 萍/370
我住在別人住過的地方,想(外一章) …………童靜冬/373
薰衣草(外一章) ……………………………………陳德根/375
依水而居(外一章) …………………………………韓宗夫/376
本土部落
西域:神諭或靈魂的召喚(六章)…………………旗 烈/380
散文詩三章……………………………………………朱大珪/382
風吹曠野(外三章) ………………………………李 凌/385
散文詩四章……………………………………………鮮章平/388
城市燈火(外二章) ……………………………… 徐海岩/391
午夜樂聲(四章) ………………………………… 石桂霞/393
憂傷是支隔夜的歌………………………………… 大路白楊/395
正午的胡楊(二章) ………………………………段 景/397
步伐……………………………………………………孫傳松/399
無聲的訴說(外一章) …………………………… 李艷芳/400
遠望一片雲的自由……………………………………汪志鑫/402 心燈……………………………………………………鄒建奇/404
塔里木的秋天…………………………………………許新傑/405
村莊到底有多遠(外二章) ………………………唐 君/406
麥蓋提的小刀(外一章) …………………………秦 鍾/408
年輕的白樺林
甘南,關於行走的一些詞語(節選)………………伊戈/411
懷念黃昏(外五章) ………………………………畢 亮/415
背朝大海,等待花開(五章)………………………李東旭/418
果實的核(三章) ………………………………… 餘子愚/422
根上有泥(三章) ………………………………… 陶孟德/424
茶山(外二章) …………………………………… 千島/426
繁華落盡見真淳………………………………………陳娟娟/427
流白之光………………………………………………子晗/429
逆風飛揚………………………………………………鄭長春/430
曲韻繞壺音……………………………………………方齊楊/432
暢想……………………………………………………何玉龍/434
春天,春天呵(外一章)……………………………程慶雷/437
舊時光(三章)…………………………………………樊少佳/438
你是我的榮耀(外一章) ………………………… 潘建設/439
耳光,割腕及其他 ………………………………… 何永艷/441
秋雨飄飄(外一章) ……………………………… 周瑩/443
賞秋(二章) ………………………………………楊 筠/445
在似水與非水之間(四章) ………………………田 淼/446
網路散文詩
散文詩五章……………………………………………蔡麗雙/449
摘幾片香江舊時風情(三章) ……………………夏 馬/452
柴達木的情人……………………………………… 王澤群/454
春天撩人的溫暖(外一章) ……………………… 周蓬樺/456
走在家鄉的海灘上(外四章) ……………………蔡 旭/458
冬日,不要忘了到海邊走走 ……………………… 楊錦/461
神秘的張家界(外一章) ………………………… 朱祖仁/463
荒蕪的日子(外二章) …………………………… 楊玉能/466
蝸居筆記(二章) ………………………………… 楊犁民/469
詩意美文
風景和風景的超越……………………………………耿林莽/471
聽風說話………………………………………………龐華堅/475
北方,第一場雪 ……………………………………高 原/477
韭菜坪…………………………………………………彭 澎/479
三月江南(外一篇)…………………………………楊建國/481
時間的城市……………………………………………熊紅久/484
金湖楊的那些樹………………………………………徐梅/486
遺落的歲月(外一篇) ……………………………陸 承/489
作家眼中的作家 三人行…………………………………………………欒承舟/494
一個智者的夜行………………………………………魯 原/499
伊人的情思……………………………………………秦兆基/505
宓月的微笑……………………………………………丁 夢/515
觀點·探索 散文詩:守住寂寞 ……………………………………耿林莽/518
一場寂靜燃燒的大火………………………………… 李仕淦/520
5. 辰東大大「遮天」小說里開篇時的人物「李長青」到後面會不會出現或者這是也是個「坑」
那幾個被一起扔進虎洞里的全都沒死,後來慢慢修煉,想要報復葉凡,然後反被葉凡殺了。哎,這也是一個悲劇啊,怎麼說也是來自同一個地方,最好卻自相殘殺。
6. 12.9愛國運動的背景、內容(時間,地點,人物,口號等)、結果及其歷史意義
背景: 1 北洋軍閥統治黑暗,國內階級矛盾尖銳,這成為五四運動的根本原因。
2 俄國十月革命,給先進的中國人帶來了新的希望。
3 巴黎和會外交失敗,成為運動的導火線
內容:時間:1919年5月4日
人物及地點:以北京為中心,青年學生起到先鋒軍的作用,6月3日以後,
運動中心轉移到上海,工人成為運動的主力軍,運動進入第
二個階段。
口號:「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
結果:中國代表在《巴黎合約》上據絕簽字,北洋政府釋放了被捕的愛國學生,
罷免了曹、路、章的職務,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歷史意義: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在運動中青年學生起
到先鋒軍的作用,工人成為運動的主力軍,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
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在運動中起到領導作用。這次運動提高了中國人民
的覺悟,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創造了條件,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重
要組成部分。一半意義上認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
端(近年來史學界有爭議)。
7. 請問1992年全國會計四大泰斗級人物的姓名我只知道一位上海財大,一位廈大,一位北大,一位中國會計司司
楊紀琬
中國著名會計學家。上海松江人,1917年11月出生,卒於1999年2月6日。
1935年,楊紀琬考入國立上海商學院會計系,畢業後留校任教,並攻讀中英庚款基金會的在職研究生。1939年起至1949年止,先後擔任國立上海商學院、東吳大學、之江大學、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的會計學助教、講師、教授。
1949年調入財政部會計司工作,曾任會計司司長等職務。從1980年起楊紀琬教授主持起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會計法》,並於八十年代初與閻達五教授一道提出並完善了會計管理論。會計管理論在學術界和實務界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成為八十年代會計工作轉軌變型的主要理論依據。其代表作品為《社會主義會計理論建設》。
楊紀琬在任其間,建議及推動恢復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所以是中國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之一。
1995年11月11日,楊紀琬教授從事會計工作60年慶祝會在北京舉行。朱鎔基副總理致電祝賀。
在逝世後,中國官方發表的《楊紀琬同志生平》中稱他為「新中國會計界公認的一代名師」,為中國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的建設、會計理論、會計教育和注冊會計師事業的發展,貢獻畢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而傑出的貢獻。
逝世後,其弟子等在2002年設立了楊紀琬獎學金。
主要出版物
《怎樣閱讀工業企業會計報表》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63年
《會計理論探索叢書》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經濟大辭典: 會計巻》 與婁爾行合編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1年
《中國現代會計手冊》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88年
《成本管理大辭典》 與許毅、王振之合編 由經濟管理出版社出版 1987年
所培養會計學博士一覽
1、汪建熙 中國的股份經濟及其會計問題、1990年
2、陳毓圭 宏觀財務與會計准則、1991年
3、於曉雷 跨國公司與國際會計、1992年
4、晏加源 資產估價、1993年
5、張良武 中國企業集團論、1993年
6、夏冬林 中、美、日、法四國會計比較、1994年
7、向德偉 企業財務風險的評價與控制、1995年
8、謝志華 貨幣商品經營論、1995年
9、李玉環 會計運行機制、1996年、
10、馬賢明 對中國注冊會計師事業發展中若干問題的探討、1996年
11、王林 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換中的有關財務問題、1996年
12、陳建明 獨立審計概論 1997年
13、郜卓 負債會計論 1997年
14、李洪輝 現代公司資本結構論 1997年
15、孟焰 西方現代管理會計的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 1997年
16、朱海林 金融工具會計研究、1999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17、劉海民 試論會計信息產品 2000年(也是王世定博士)
婁爾行
著名會計學家和教育家、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審計學會顧問,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名譽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婁爾行教授。中國大陸第一批四個會計學博士生導師之一(另三人為楊紀琬、葛家澍、余緒纓)
生於1915年7月15日,祖籍浙江紹興,因病於2000年5月28日上午9時10分不幸逝世,享年85歲。
1937年畢業於國立上海商學院會計系,同年赴美國密歇根大學企業管理研究生院深造。1939年畢業,獲企業管理碩士學位( MBA)。學成回國後。他立志報效祖國。1939年至1949年先後在國立上海商學院。私立光華大學。國立臨時大學任講帥、副教授和教授。
1950年起先後在上海財經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和上海財經學院(後改為上海財經大學)任教授,擔任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主任、名譽系主任。婁爾行教授是我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會計學家之一,是新會計學科體系的主要創始人,為排動中國會計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國內外會計界享有很高聲譽。他先後擔任過上海市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會計學會副會長。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及顧問、中國成本研究會顧問、上海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中方專家咨詢組成員,還受聘擔任江西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學院等院校的兼職教授和顧問。
60多年來,婁爾行教授長期堅守在教學崗位,撰寫了大量的論文、專著和教材。1950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成本會計學》,50年代中期主編出版了《工業會計學》。1984年主編出版《資本主義企業財務會計》,第一次系統全面地向國內會計界介紹了西方會計學中具有代表性的基本理論和實務,對我國會計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同年還主編出版了《基礎會計》,在書中對我國以往受蘇聯影響的傳統會計原理和教材體系作出了重大改革。1987年,受國家審計署委託,總結幾十年來審計學研究成果,主編出版《審計學概論》,該書榮列1988年度十大中文暢銷書之一。這些教材甫一問世,就為眾多高等院校採用,並獲得財政部、國家教委等有關部門多項榮譽。
婁爾行教授積極倡導和參與會計教學改革。1981年起,針對當時我國會計專業設置過細、知識面過窄的現狀,他提出了『擴大知識面,培養廣博而專精的人才」的指導思想,重新設置會計課程體系。在他的領導下, 1987年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系被評為全國財稅系統先進集體,1988年由國家教委批准確定為個全國重點學科點。1992年,他以77歲的高齡,帶領會計學系教師開展第二輪教學改革,教改成以排列財政部和原國家教委的高度肯定,並在財經高等院校中推廣。他多次被評為教育系統的市級和校級優秀教育工作者。婁爾行教授畢生從事會計學研究工作,著述宏富、見解精深。半個世紀以來,他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許多有影響力的論文,推動了我國的會計改革和會計教育改革。198O年,他率先組團與美國學者開展中美比較會計研究。1987年,他率上海財經大學會計系部分教師與美國學者合作出版了用英又撰寫的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與審計》,這是建國以來第一部系統闡述中國會計和審計歷史、現狀及制度的英文版學術著作,成為國際會計界了解中國會計的一個窗口。他通過畢生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會計學術思想體系,集中體現在《會計審計理論探索》一書中。
婁爾行教授一生致力於會計教學和學術研究活動,傾其畢生的才智和。心血培養人才才。他一生育人無數,桃李遍天下。他積極獎掖後學,鼓勵後來居上,扶持年輕人擔任會計教學和科研的領導,帶出了一批在會計界頗有影響的中青年會計學者。婁爾行教授一生致力於會計教學和學術研究活動,傾其畢生的才智和。心血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會計人才,上有人無數,桃李遍天下。他積極獎掖後學,鼓勵後來居上,扶持年輕人擔任會計教學和科研的領導,帶出了一批在會計界頗有影響的中青年會計學者。
所培養會計學博士一覽
1、湯雲為 論重置成本會計、1987年
2、張為國、會計目的與會計改革、1989年
3、吳艷鵬 資產計量論、1990年
4、周忠惠 論會計研究的方法論問題、1992年
5、陳信元 凈權益會計理論探索、1994年
6、孫錚 論證券市場管理中的會計規范、1995年
7、張鳴 成本計量論、1995年
8、章國富 論我國會計及其所處社會經濟環境的關系 1997年
葛家澍
1921年3月生於江蘇興化。1945年廈門大學會計系畢業,獲商學士學位。畢業後即留校任教。1956年晉升為副教授,1978年晉升為教授。在校內歷任經濟系副主任和經濟學院院長。50年來,他致力於會計理論和財務會計的教學與研究,在國內達到了領先水平,在海外亦有重要影響。他先後受原教育部和國家教委的委託,主編了全國統編教材《會計基礎知識》(1982年改名為《會計學基穿�獲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會計學導論》、《社會主義經濟核算和經濟效果》、《會計學》等,發表的專著有《市場經濟下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研究》(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重點科研課題,由他主筆)、《通貨膨脹會計》、《物價變動會計》、《現代西方財務會計理論》、《會計的基本概念》以及他的個人論文集《關於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問題》等8部。建國以來他在國內有影響的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在100篇以上。此外,他和他的學生林志軍博士合寫的「Economic Reforms and Accounting Internat ionaliz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發表在美國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AUDITING AND TAXATION第2卷(1993)上;他和學生林志軍博士、劉峰博士三人還在日本西村明教授主編的《亞洲太平洋地區會計》一書中撰寫了該書的第5章中國部分(1995年已出日本版)。由於他的學術成就,從1981年起,被聘任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經濟學)評議組第一屆和第二屆成員,前後共十年。他是我國1981年第一批授予的會計學博士生導師。他培養了我國第一位經濟學(會計學)博士(系整個經濟學方向我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個博士),第一位審計方向的經濟學(會計學)博士和第一位會計學女博士。由他指導的、來自台灣的博士生在1996年獲得經濟學(會計學)博士學位。此外,他還是我國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學術聯系人,指導了第一位進站做會計、審計研究工作的博士後。
所培養會計學博士一覽(2000年後待補)
1、林志軍 會計的假定、假設、原則、1985年
2、李松玉 完全歷史成本計算的通用模型、1987年
3、李若山 論社會經濟權責結構與審計、1989年
4、曲曉輝、論物價變動會計、1989年
5、魏明海 基本會計理論結構、1991年
6、陳少華 公司財務報告目標內容與表達方式、1992年
7、李瑞華 中日會計比較、1992年
8、何凡 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研究、1993年
9、黃世忠 股份制改造、1993年
10、陳瑋 論穩健會計、1994年
11、劉峰 收付實現制權責發生制現金流動制、1994年
12、庄世虹 財務會計概念結構的比較、1994年
13、陳箭深 金融創新及其會計問題研究、1994年
14、方榮義 商譽會計論、1995年
15、李少波 稅務會計基本理論方法研究、1995年
16、李建發 論具有中國特色政府會計與財務報表體系、1995年
17、塗春永 海峽兩岸財務會計——准則與理論研究、1995年
18、鄧傳洲 試論財務會計的現值計量基礎 1997年
19、林斌 不確定性會計 1997年
20、劉宗柳 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研究 1997年
21、陳光 現代商業銀行外部審計研究 1998年
22、桑士俊 論企業分部財務報告 1998年
23、項有志 企業兼並與收購若干會計問題研究 1998年
24、程春暉、全面收益會計研究、1999年
25、李翔華、試論市場經濟下的會計信息系統、1999年
26、任永平、中德財務會計比較研究、1999年
27、范永武、試論會計准則及其變遷——主題從新制度經濟學視角進行的思考、1999年
28、劉傑、中國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實證研究、1999年
29.盧聯生 兩岸關聯方交易信息披露與法律責任之研究 2000年
30.呂勝光 國有企業新上市問題實證研究 2000年
31.胡振超 論上市公司中期財務報告 2000年
32.劉玉廷 商業銀行經營風險及財務會計研究 2000年
余緒纓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會計學家,中國現代管理會計學科奠基人,廈門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會計學科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中國會計學會顧問,國際權威刊物《會計國際學刊》編輯政策部成員,原民盟中央委員、民盟福建省常委、民盟廈門市主委,廈門市政協副主席。(訃告語)
余先生,1922年8月出生於江西靖安,逝世於2007年9月23日上午7時。1945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廈門大學。現任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管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學術帶頭人,廈門大學文科學術委員會委員;深圳大學、中山大學等七校客座(兼職)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會計國際教育與研究中心」主辦的國際權威性會計刊物《會計國際學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編輯政策部成員(該部由從世界多國選聘的5名著名學者組成);中國會計學會顧問;財政部人才中心高級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美國會計學會、會計教育與研究國際學會和加拿大學術會計學會會員。曾任國家教育委員會高級經濟師評委會主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廈門市政協副主席、廈門大學會計與企業管理系主任、廈門大學會計系主任等職務。
1945年余先生畢業並受聘於母校廈門大學任教,從此開始了一生從事的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漫長學術生涯。歲月流逝,半個多世紀彈指一揮間。余先生在教學與科研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研究領域:會計基礎理論、成本、管理會計、企業理財、管理學
●基本觀點:會計是一個經濟信息系統;"現代管理會計"是一門新興的將現代化管理與會計融為一體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包括微觀管理會計、宏觀管理會計和國際管理會計
●代表作品:《管理會計》、《國際管理會計》、《財務會計》、《會計理論與現代管理會計研究》、《企業理財學》、《管理會計學》
所培養會計學博士一覽(2000年後待補)
1、孫寶厚 會計系統論、1987年、
2、陳國鋼 論代理人說與我國國有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1988年
3、陳雙人 管理會計與控制、1989年
4、黃禮忠 論國際管理會計信息與控制系統、1991年
5、盧煥立 論行為科學對現代管理會計的理論意義、1991年
6、熊楚熊 增值會計學研究、1992年
7、於文強 論國際管理會計、1992年、
8、於增彪 行為會計基礎研究、1993年
9、毛付根 企業理財基本理論研究、1994年
10、胡玉明 論資本成本會計、1995年
11、怯來發 現代公司理財與財務風險研究、1995年
12、陳勝群 現代成本管理論、1996年
13、駱德明 以作業管理為基礎的新管理體系研究、1996年
14、孫航 戰略管理會計、1996年
15、傅元略 企業資本結構優化理論研究 1997年
16、林勇峰 現金流動制會計研究 1997年
17、王大洋 An Extract of Potential Implemen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in China Companies 1997年
18、張金良 企業兼並理論研究 1997年
19.胡奕明 金融工具創新若干問題研究 1998年
20.沈藝峰 資本結構理論史 1998年
21.庄昆明 管理控制 1998年
22、林濤、股票首次公開發行問題研究、1999年
23、李常青、股利政策理論綜合性評述與股利信號實證研究、1999年
24、高培業、企業失敗判別理論與實證研究、1999年
25、xiao-li、lin、options、in、corporate、finance、and、internet(e-options)
26、陳志升、企業創新戰略問題研究、1999年
27.賀穎奇 管理控制會計中長期激勵理論研究——現代契約理論的一種解說
28.聶楨 環境管理會計研究 2000年
29.丁鵬 可轉換公司債券若干問題研究 2000年
8. 至真妙成李常青在業界算不算是權威的人物了
李常青是清華大學MBA研修班特聘導師,中國至真妙成協會創始人,中國至真妙成協會會長、教授、第一人,東方精神文化思想傳播者,在業界無論是看風水還是講課都是極其權威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