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定義形式歸納宋遼金時期的詩歌流派特色
中國宋遼金時期文學流派及其特色:
1.二劉
北宋文學家劉敞、劉攽兄弟的並稱。劉敞善制詔,劉攽則通史學,曾幫助司馬光修《資治通鑒》,影響更大。詩作方面,劉敞詩較為呆板,劉攽詩則較為工練。「二劉」博學多才,為文敏贍,世人注目。
2.二安
宋詞人辛棄疾、李清照的並稱。辛棄疾字幼安,李清照號 易安 居士,故稱。「二安」分別是宋豪放詞派與婉約詞派的主要代表,在宋詞創作上都有突出的地位。辛詞大都抒寫抗敵報國的情懷,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以及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屈辱投降的揭露和批判,慷慨悲壯,筆力雄健,風格豪放。李詞前期多寫閨情及悠閑生活,後期則有辭鄉別土、國破家亡的悲傷,語言清麗,含蓄深沉。
3.二晏
宋初的晏殊、晏幾道父子,二人皆以詞名,世稱「二晏」,或稱「大小晏」。他們的詞上承南唐遺風,但沒有俗艷輕薄,在詞作的發展上各有自己的特點。大晏是以從容淡雅之筆寫生平富貴之態,小晏則是以凄婉低徊的吟唱,抒寫「古之傷心人」語。
4.二窗
指南宋詞人吳文英、周密。吳文英號夢窗,詞集為《夢窗詞》;周密號草窗,詞集為《草窗詞》,後人論詞常以「二窗」並稱。「二窗」深受南宋末衰靡詞風影響,多詠物、應酬之作,很少接觸社會現實,但卻講究字句工麗,音調和諧。兩人詞風又各有特點:吳詞晦澀、瑣屑;周詞凄楚、沉重。吳文英的詞作較為豐富,影響也大;周密身處宋、元之際,晚年篇什也有國破城春之哀,但多散失。
5.九僧
北宋初詩僧希晝、保暹、文兆、行肇、簡長、惟鳳、宇昭、懷古、惠崇等九人的並稱。北宋歐陽修《六一詩話》:「國朝浮屠以詩名於世者九人,故時有集號《九僧詩》。」「九僧」不滿西昆體,彼此唱和,互相影響,形成一股勢力。其詩大多精思錘煉,不象楊億輩浮華艷麗。但九人皆推崇晚唐賈島、姚合,追求清苦、幽僻的格調,所寫又大多是日常生活瑣事,多寒峻色彩,成就與影響都很小。
6.晏歐
北宋詞人晏殊和歐陽修的並稱。二人詞作多以委婉曲折的手法來表現男女戀情,符合宋詞幽隱深約的傳統審美風格。
7. 三蘇
指北宋文學家蘇洵及其子蘇軾、蘇轍三人。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才識》條:「蘇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蘇。蓋洵為老蘇、軾為大蘇,轍為小蘇也。」「三蘇」都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散文風格雄健流暢,被後人列入「唐宋八大家」和「唐宋十大家」之中。
8.元佑體
指北宋哲宗元祐年間(公元1086—1094年)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等人的詩風。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元祐體,蘇黃陳諸公。」但他們的詩風並不相同。其中黃庭堅、陳師道的詩作集中反映了江西派詩歌特點,而蘇軾的詩作卻別具風格。
9.中興四大詩人
指南宋詩人尤袤、楊萬里、范成大和陸游。又稱四人又合稱「尤楊范陸」。四人詩歌有反映民生疾苦、批判屈節投降之作,表現出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又能擺脫早年所受江西詩派的影響,風格清閑明麗,流暢豪放。其中,陸游成就最大,推為南渡詩人之冠。尤袤作品多已散佚。楊萬里和范成大都寫過不少具有愛國思想和關心人民疾苦的作品。四人中,尤詩平淡雋永,楊詩坦率自然,范詩清閑溫潤,陸詩激壯悲涼。
10.永嘉四靈
南宋詩人徐照字靈暉、徐璣字靈淵、翁卷字靈舒、趙師秀號靈秀的並稱。四人字中都帶有一個「靈」字,而且都是浙江永嘉人,故有此稱。「四靈」反對江西詩派,走晚唐詩人賈島、姚合的道路,「四靈」或為布衣,或任微職,都是命運落拓的貧寒之士。他們的生活面狹小,詩歌內容也比較單薄,只有少數詩寫到民生疾苦或時事,多數作品的內容是題詠景物,唱酬贈答。其山水詩,思想平平,而語言卻自然圓熟,風格清閑淡遠,寫景不露斧鑿痕跡,較能糾正江西派以學問為詩的習氣。「四靈」中,趙師秀成就較大。
11.蘇門六君子
指北宋蘇軾門下黃庭堅、晁補之、張耒、陳師道、秦觀、李廌六人。但「六君子」文學見解並不一致,作品成就和風格也不相同。黃庭堅等五人以詩詞為主,李廌則以文見長,成就和影響在「六君子」中最小。後有《蘇門六君子文粹》傳世。參見「蘇門四學士「條。
12.蘇門四學士
指北宋蘇軾門下四個文學家。《宋史•文苑•黃庭堅傳》記載,黃庭堅「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士。」「四學士」並沒有繼承蘇軾的藝術風格,各人藝術成就和風格也不相同。秦觀以詞著稱;張耒以詩見長;黃庭堅詩、詞在當時都有大名,在宋文壇上有很大影響;晁補之原以散文受知於蘇軾,後寫詩詞,皆無出色的作品。其中,秦觀的詞和張耒的詩成就較為突出。秦詞以寫情見長,又有身世之感,屬婉約一派。張詩對社會矛盾有所反映,風格平易舒坦,同黃庭堅的搜奇抉怪的作風大不相同。在宋詩中頗具特色。
12.蘇辛
指宋豪放派代表詞人蘇軾、辛棄疾。蘇、辛打破「詞為艷科」的傳統觀念,擴大題材,沖破音律束縛,在宋詞發展史上有傑出貢獻。明王世貞《藝 卮言》:「詞至辛稼軒而變,其源實自蘇長公。」二人詞風豪邁奔放,縱橫慷慨。蘇詞於豪放中含有曠達、飄逸及超塵絕俗的幻想和人生如夢的虛無色彩;辛詞在豪放中卻含有悲歌慷慨、熱情橫溢的愛國激情,具有更為強烈的現實意義。
13.蘇梅
指北宋詩人蘇舜欽、梅堯臣。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蘇舜欽以詩得名,學書亦飄逸;然其詩以奔放豪健為主。梅堯臣亦善詩,雖乏高致,而平淡有工,世謂之蘇梅。」蘇、梅竭力反對西昆體浮艷萎弱的詩風,寫有一些抨擊時政,揭露黑暗的詩篇,為北宋前期現實主義詩人的突出代表。
14.蘇黃
指北宋文學家蘇軾、黃庭堅。後人論詩,常以「蘇黃」並舉。蘇軾詩顯示了北宋詩歌革新成就;黃庭堅開創的江西詩派,則影響整個宋代詩壇。以蘇黃為代表的元祐體風靡一時。但二人詩歌又有不同:蘇詩題材廣泛,風格清閑誼健,氣象闊大;黃詩內容狹窄,風格生新瘦硬,氣象森嚴。
15.歐蘇
北宋散文家歐陽修、蘇軾的並稱。北宋詩文革新運動自歐陽修開創,由蘇軾完成。其散文明白曉暢,平易近人,為後世散文家們所學習和效法。但兩人文風又各有特色。明楊慎《丹鉛錄•歐蘇之文》條評曰:「歐陽公之文,粹如金玉,蘇公之文,浩如江河。」
16.歐梅
北宋詩人歐陽修、梅堯臣的並稱。歐、梅以平暢詩風矯西昆體靡麗之習,推動北宋詩文革新運動。詩多直接描寫社會生活,現實意義較強;又都不尚聲律,以文為詩,有散文化、議論傾向。
17.周柳
宋詞人柳永、周邦彥的並稱。兩人皆精於音律,多制長調,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有相近之處,故後人常以兩人並舉。但柳詞較為通俗,周詞則以典雅為宗。
18.周姜
宋詞人周邦彥、姜夔的並稱。兩人皆精於音律,善自創新調,被後人視為兩宋格律詞派的代表。
19.姜張
指南宋詞人姜夔和張炎。張炎論詞,推崇姜夔,加以兩人都講究格律聲韻,詞風相近,故被後人並稱為「姜張」。
20.豪放詞派
宋詞派。以其詞風飄逸豪放而得名。蘇軾開創,辛棄疾完成;同派詞人還有黃庭堅、晁補之、陸游、陳高、劉過、劉克庄等。蘇軾不滿艷麗衰弱的詞風,認為詞與詩有同樣的表現手法和社會功能,把豐富多彩的生活寫進詞里,達到「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地,使詞人從「樽前」、「花間」走向較為廣闊的人生。蘇軾又「不喜剪裁以就聲律」,「故為豪放不羈之語」,將詞從音樂中解放出來,成為獨立的文學樣式。蘇軾的詞論和實踐為豪放派奠定了基礎。自此,詞即分為以他為首的豪放和以柳永為首的婉約兩大派。至南宋,辛棄疾、陸游等人繼承蘇軾的革新精神,進一步提出「以文為詞」,詞的內容和范圍更加擴大,形成了以辛棄疾為首的「辛詞派」。豪放派詞作反映的社會生活較婉約派廣闊、深刻,格調高昂、健康。但也有人生如夢等消極情緒的流露。
21.月泉吟社
宋亡後遺民組織的詩社。浙江浦人吳渭,宋末曾任義烏縣令,入元後隱居吳溪,創立「月泉吟社」,延請鄉里遺民謝翱等主持社事。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春,以《春日田園雜興》為題,征賦五、七言律詩。次年正月,徵得二千七百三十五卷,評選出二百八十名詩友,並將前六十名之詩匯集為一卷刊行,名曰《月泉吟社詩》。入選詩的作者都用假名而將真名另注於下。如將第一名「連文鳳」改稱「羅公福」等。吳渭寫有一卷《月泉吟社》,記載此事本末,附於詩集之後。《月泉吟社詩》語句和平溫厚,沒有警拔之詞,卻多隱含追懷宋室之意。
22.婉約詞派
宋詞派。主要詞人有柳永、周邦彥、李清照、姜夔、張炎等。他們認為「詞變艷科」,「詩庄而詞媚」。詞作大多寫情愁別緒及個人際遇,缺乏重大的社會意義,卻講究音律格調,辭藻色彩,風格清婉絢麗,故稱婉約詞派。這一詞派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
23.一祖三宗
元代方回論詩排斥西昆體,推崇江西派,認為杜甫是唐詩之冠,推為一祖;北宋黃庭堅、陳師道和南宋陳與義都師法杜甫,推為三宗。黃庭堅等三人都是江西詩派主要作家,崇奉杜甫,卻持論偏狹,詩作大多題材狹窄。陳與義不拘於江西派成規,一些反映兩宋間動亂之作,傷時撫事,蒼涼悲壯,從思想風格到句法聲調,確有似杜甫之處。黃庭堅、陳師道也有受真情實境激發所作之篇,清新流暢,並無奇險古怪、乏情寡味之感。
24.大晟詞派
北宋婉約詞派。宋徽宗崇寧年間(公元1102—1107)創立大晟府,並以周幫彥為提舉,招集詞人、樂師整理古音、古調,創作新樂,名「大晟樂」;詞人按調填詞,世稱「大晟詞」;在「大晟府」形成的以周幫彥為首的詞派即為「大晟詞派」。同派者還有萬俟詠、晁端禮、田為、晁沖之等。大晟詞派產生於北宋末上層社會,作品多稱頌帝德、歌詠太平,描寫風花景色,感嘆人生如夢;內容空虛,感情頹傷,卻極力鍛煉字句,協和音調,整飭格律、詳加鋪敘;開了姜夔、吳文英形式主義詞風的先河。大晟詞人中也有一些旅愁、懷古和寫景之作,反映出北宋衰亡時期某些文人學士的精神面貌,語言典雅、含蓄,詞風清疏、明快;他們還整理了一些在當時流傳、但尚未定型的古調,並創作了許多慢曲、引、近、犯等新調,成為後人填詞的規范。
25.山谷體
指北宋黃庭堅(號山谷)的詩風。又稱庭堅體。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列有「山谷體」。黃庭堅反對晚唐和西昆體的侈靡詩風,詩學杜甫,強調「無一字無來處」,提倡「奪胎換骨」、「點鐵成金」,為詩避熟就生,著意創新,「以文字為詩,以才學為詩,以議論為詩」,化俗為雅,以故為新,形成了其痩硬奇拗的獨特詩風,影響了一大批作家,以至形成江西詩派。直至明清,仍有人模仿其詩。
26.王荊公體
指北宋王安石(封荊國公)的絕句風格。嚴羽《滄浪詩話•詩體》,列有「王荊公體」,王安石罷相隱居後,生活與心情的改變,引起其詩風的變化,由早年的直賦其事,不假安排,轉而為注重藝術的錘煉,語句的精工。尤其是寫景詠物小詩,修辭巧妙,精於對偶,刻畫入微,意境清新。且含蓄深婉,閑雅沖淡,給人以從容不迫之感。有些小詩還往往蘊涵深邃的人生哲理。蘇軾、黃庭堅、楊萬里、徐俯等詩家對王安石晚年詩皆推崇備至。
27.東坡體
指北宋蘇軾(號東坡居士)的詩歌風格。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中,列有「東坡體」。蘇軾的詩,題材廣泛。其寄志抒情詩,取材新穎,視野開闊,格調健朗。寫景之作,色彩鮮明,氣勢飛騰,刻畫入微,搖曳生姿。蘇軾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以文為詩」,以雄健之筆寫景抒懷,境界闊大。其尤長於古體與七言歌行,體情狀物,即事述理,詩思深厚。東坡體一直享有盛譽,不僅「蘇門六君子」受其影響,金代還曾掀起「蘇詩運動」。明代的「公安派」,清代的錢謙益、宋犖、查慎行等,都十分推崇蘇詩。
28.永嘉四靈
南宋詩人徐照字靈暉、徐璣字靈淵、翁卷字靈舒、趙師秀號靈秀的並稱。四人字中都帶有一個「靈」字,而且都是浙江永嘉人,故有此稱。「四靈」反對江西詩派,走晚唐詩人賈島、姚合的道路,「四靈」或為布衣,或任微職,都是命運落拓的貧寒之士。他們的生活面狹小,詩歌內容也比較單薄,只有少數詩寫到民生疾苦或時事,多數作品的內容是題詠景物,唱酬贈答。其山水詩,思想平平,而語言卻自然圓熟,風格清閑淡遠,寫景不露斧鑿痕跡,較能糾正江西派以學問為詩的習氣。「四靈」中,趙師秀成就較大。
29.白體
宋末的方回說:「宋鏟五代舊習,詩有白體、昆體、晚唐體。」(《送羅壽可詩序》)說宋初詩壇已經鏟除「五代舊習」,稍嫌誇張,但把宋初詩風歸為三體,則頗為准確【註:北宋末年蔡居厚在《蔡寬夫詩話》中說:「國初沿襲五代之餘,士大夫皆宗白樂天詩,故王黃州主盟一時。祥符、天禧之間,楊文公、劉中山、錢思公專喜李義山,故昆體之作,翕然一變。」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辯》中則認為:「國初之詩,尚沿襲唐人,王黃州學白樂天,楊文公、劉中山學李商隱,盛文肅學韋蘇州。」除開盛度詩名不著可以不論,蔡、嚴二人都認為宋初詩壇上有兩個流派。方回首次提出宋初詩壇上實有三體,很有眼光。參看白敦仁《宋初詩壇及「三體」》,《文學遺產》1986年第3期】。
「白體」詩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詩的一批詩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鉉等人。宋初朝廷優待文臣,且提倡詩賦酬唱,所以當時的館閣之臣唱酬成風,且編成了許多唱酬詩集,例如李昉與李至的《二李唱和集》,李昉等人的《禁林宴會集》、徐鉉等人的《翰林酬唱集》等。他們的詩歌主要是模仿白居易與元稹、劉禹錫等人互相唱和的近體詩,內容多寫流連光景的閑適生活,風格淺切清雅。顯然,這種詩風僅僅是模仿了白居易詩風的一個方面,而且與五代詩風一脈相承。(文章來源:《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三卷第五編第一章第二節,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0.西昆體
西昆體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藝術特徵。楊億等人最推崇唐代詩人李商隱,兼重唐彥謙。西昆集中的詩大多師法李商隱詩的雕潤密麗、音調鏗鏘。不但《無題》、《闕題》一類詩直接模擬李商隱詩,而且《漢武》、《明皇》等作也是脫胎於李的詠史詩【註:例如楊億的《無題》(巫陽歸夢隔千峰)、錢惟演的《無題》(絳樓初分麝氣濃)便是同擬李商隱《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一首的,詳參王仲犖《西昆酬唱集注》,中華書局1982年排印本】。西昆集中詩體多為近體,七律即佔有十分之六,也體現出步趨李商隱、唐彥謙詩體的傾向。西昆詩人學習李商隱的藝術有得有失,其得益之處為對仗工穩,用事深密,文字華美,呈現出整飾、典麗的藝術特徵。
然而西昆體在藝術上也有嚴重的缺點。由於西昆體詩人專門模仿李商隱詩的藝術外貌,而缺乏李詩蘊涵的真摯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往徒得其華麗的外表而缺乏內在的氣韻,就像泥塑木雕的美人總是少有神采一樣。至於模仿得不很成功的詩更是雕繢滿眼而支離破碎。而且西昆體詩人專事模仿而缺乏創新精神,沒有自成一家的氣概,所以雖然風行一時而終難在文學史長河中得以自立。至真宗天禧年間,就有伶人扮演成李商隱而身穿破爛衣服,諷刺西昆詩人說:「吾為諸館職撏扯至此!」(劉分攵《中山詩話》)可見這種專事模仿的詩風不久就被人看作是剽竊了。
由於《西昆酬唱集》中有些詩篇含有譏刺時政的意向,特別是楊、劉等人寫的一組《宣曲》詩被指責為影射真宗朝的掖庭之事,所以真宗在大中祥符二年(1009)即下詔指責其「浮艷」詩風,時距《西昆酬唱集》的成書還不到一年。但是真宗下詔的真正目的並不是要振作詩風,而詔書對西昆體的指責也並未切中要害,所以西昆體並沒有因此即告衰歇【註:劉克庄《後村詩話》前集卷二:「君謨以詩寄歐公,公答雲:『先朝楊、劉,風采聳動天下,至今使人傾想。』」可見西昆諸子不僅傾動一時,而且其影響直到歐陽修的時代仍未泯滅】。
西昆體衰歇的真正原因是其自身的兩個致命弱點,一是詩歌題材范圍狹窄,缺乏時代氣息;二是詩歌藝術立足於模仿,缺乏自立精神。帶有這些缺點的詩風雖然也能風行一時,但它所取得的成就肯定難以超越前人的藩籬,所以絕不能承擔起在唐詩之外另闢藝術新境的歷史任務。盡管西昆體的成就高於白體和晚唐體,但它們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晚唐五代詩風的沿續。從白體、晚唐體到西昆體,宋代詩人先後在唐代詩歌中選擇白居易、賈島、和李商隱作為學習的典範。由於宋初詩人在藝術上還缺乏必要的經驗積累,還沒有樹立創建一代詩風與唐詩爭雄的信心,所以他們未能取法乎上,以李白、杜甫為典範,而只能先以白居易等中晚唐詩人為學習對象。但是這種摸索過程事實上為後來的詩文革新提供了經驗和教訓,所以宋初詩歌仍是宋詩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文章來源:《中國古代文學史》第三卷第五編第一章第四節,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1.晚唐體
「晚唐體」詩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賈島、姚合詩風的一群詩人,由於宋人常把賈、姚看成是晚唐詩人,所以名之為「晚唐體」。「晚唐體」詩人中最恪守賈、姚門徑的是「九僧」,即劍南希晝、金華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沃洲簡長(沃洲山在浙江新昌)、青城惟鳳、淮南惠崇、江東宇昭、峨眉懷古。 現今九僧的說法,主要源自司馬光的《溫公續詩話》。他們尤重五律,時有精警斷句。另相傳進士許洞會「九僧」賦詩,「出一紙,約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風、雲、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鳥』之類,於是諸僧皆擱筆。」(歐陽修《六一詩話》)
32.後山體
宋詩風格流派之一。具體指北宋陳師道(號 後山 居士)詩風。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中,列有「後山體」。陳師道推崇杜詩,為詩講究章法、用字,對杜詩遣詞造句、格律推求有所吸收。其詩得杜甫沉鬱之氣,寫離別之情,窮愁之態,多有真意。且用字謹嚴,思致深厚,朴質流暢,脈絡分明,自成一格,為後人所推許。
33.江西詩派
宋詩派。北宋末,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推黃庭堅為宗派之首,以下,「列陳師道、潘大臨、謝逸、洪芻、饒節、僧祖可、徐俯、洪朋、林敏修、洪興、汪革、李錞、韓駒、李彭、晁沖之、江端本、楊符、謝薖、夏倪、林敏功、潘大觀、何覬、王直方、僧善權、稿荷,合二十五人以為嗣,謂其源流皆出豫章也。」黃庭堅為江西人,故有江西詩派之稱,但其中並不都是江西人。黃庭堅等人論詩反對西昆體,師法唐代杜甫、韓愈、孟郊,強調效法活脫,崇尚工力,注重琢磨,但要求「無一字無來歷」,倡導「點鐵成金」和「脫胎換骨」之法。所作大多意境狹窄,又追求奇崛,善作拗體,往往失於晦澀,遭人非議。但對後世影響很大。
34.江湖派
南宋詩派。書商陳起刊行《江湖前集》、《江湖後集》、《江湖續集》、《中興江湖集》等,收九十餘詩人作品,後遂稱這些詩人為江湖派。江湖詩人都為科考落第文士,政治不得志,浪跡江湖,彼此唱和。他們並無統一明確的文學主張。如不滿江西派,卻又有人學它的文風;不滿「四靈」,但也有受其影響。所作或為博得時人賞識,或為求賞於名門大宅,成就不高。其中也有人不受江西派束縛而繼承陸游傳統。少數詩作,諷刺時事,反映民生疾苦,頗有激情和氣勢,主要作者是劉克庄、戴復古、方岳、姜夔、劉過等。
35.楊誠齋體
指南宋楊萬里(號誠齋)的詩歌風格。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中列有「楊誠齋體」。楊萬里詩多描寫田園山川的自然風光,以寫景詠物見長。一景一物,略加點綴,往往意趣盎然,融進其對自然景色的真摯熱愛,且觀察細致,描寫生動逼真。即興之作,多吸收口語、俚語、謠諺入詩,鍛煉出自然清新、活潑通脫的語言風格,創作出新穎別致的意境。作詩善用「活法」,且想像豐富,構思新巧,形象具體而鮮明,又幽默詼諧,妙趣橫生。他所創作的「誠齋體」,在當時獨樹一幟,一反江西詩派生硬冷澀之弊,曾產生很大影響。
36.辛派
南宋豪放詞派;辛棄疾為首,故名。唱和者有陸游、劉過、陳亮、韓元吉、楊炎正等;劉克庄、劉辰翁則是此派的後勁詞人。辛派產生於南宋民族矛盾日益尖銳時期,詞人們以激昂慷慨之詞反對和議,主張抗戰,充滿勝利的信心,表現出共同的愛國思想傾向。又繼承蘇軾豪放詞風,突破傳統束縛;且喜用長調,少用小令,不事雕琢,語言激郁流暢,內容廣闊,氣勢磅礴,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因民族矛盾日漸加深,辛派人數增加,影響擴大,成為南宋最大的詞派。至清代,陳維崧 、蔣士銓等人仍以辛派詞作為學習的典範。
37.宋初三體
宋初詩壇上的三種流派。元方回《桐江續集》卷三二《送羅壽可詩序》說:「詩學晚唐不自『四靈』始。宋鏟五代舊習,詩有『白體』、『昆體』、『晚唐體』。」這就是所謂的「三體」。白體詩派以王禹偁為代表;「晚唐體」詩派以「九僧」、寇準、林逋、魏野等人較為著名;「西昆體」以楊億、錢惟演、劉筠為代表。直至歐陽修倡導古文運動興起,蘇軾等人推波助瀾,此三體才逐漸消歇。
38.陳簡齋體
指南宋陳與義(號簡齋居士)的詩風。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中,列有「陳簡齋體」。陳與義推崇黃庭堅、陳師道,重視句法,以詩句凝練,曾為朱熹所稱賞。其詠物之作,重神似而輕形似,雖質朴無華卻情韻橫生,意態宛然。用典較少,語句明凈,音調響亮,形象也較為豐滿。尤其是南渡之後,為詩力圖在內容上有所開拓,由描述個人情趣轉而為抒寫家國之恨。詩風也由江西末流的沉摯清苦而變為沉鬱蒼涼,時常以雄闊壯麗之景,寄寓悲涼激越之情,有老杜筆意,逐漸突破黃、陳瘦硬詩風而自成一體。
39.邵康節體
指北宋邵雍(卒謚康節)的詩歌風格。邵雍強調以安於本性為滿足的「自得」,力圖擺脫「清累」,追求掃除情感蔽障、物我兩忘的境界。因而,其詩往往「以論理為本,以修詞為本」。其詩以實坦為主,自成一體,故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中稱之為邵康節體。但其借詩談理,而忽略藝術形象的創作,曾遭人指評。
40.易安體
指南宋詞人李清照(號 易安 居士)的詞風。李清照生當北宋末年、南宋之初,前期詞作,主要描寫閨情、離愁,風格清麗妍媚。後期詞,往往是國仇家難與寫景狀物相交織,多悲慨凄傷之情。以詞感時,擴大了詞的境界。其詞深受李煜、晏殊、歐陽修、秦觀諸家影響,善於融情入物,筆法委婉細膩,創造出了清麗雅潔的意境。且擅長白描,又能熟練地運用口語,形成通俗曉暢、通脫自然的語言風格。又其詞比興手法交互運用,含蓄蘊藉,富於弦外之音。且聲調優美,和諧妥帖。以其在藝術上的別具風致,被辛棄疾等推為「易安體」。
41.格律派
南宋詞派。代表作家為姜夔、吳文英、張炎、史達祖、周密、王沂孫等。格律派繼承北宋周邦彥偏重形式格律的詞風,創作上講求辭句的雅正工麗,音律的協和精密。格律派作家都精通音律,注重藝術形式的探索創作,善於自創新腔,把宋詞的格律技巧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使詞更加謹嚴圓熟。在詞史上,格律派被作為詞壇正宗受到很多人的推崇。直到清代,以朱彝尊為代表的浙西詞派仍奉姜夔、張炎為宗主。
42..韓海蘇潮
指唐古文家韓愈、宋古文家蘇軾的散文風格特點。明楊慎《丹鉛總錄》:「李耆評之雲:韓如海,柳如泉,歐如淵,蘇如潮。」
2. 求阮笙綠,獨木舟,夏七夕所有短篇小說!!!!!!
獨木舟的小說
《深海里的星星》 《你是我的獨家記憶》 《月亮說它忘記了》 《深海里的星星2》 《我亦飄零久》 《深海里的星星》再版 《深海里的星星2》再版 《一粒紅塵》《荊棘王冠·致無盡的歲月》 《時光會記得》
短篇小說
《聽說宜靜最後不是嫁給了大雄》
《後來的我總想起從前的你》
《天暗下來,你就是光》
《你我永隔一江水》
《你來過一下子,我想念一輩子》
《如果艾佛森去了森林狼》
《你已錯過我的嘉年華》
《世上無人是天使》
《世界那麼小,還是弄丟了你》
《所有的親吻都會抵達彼岸》
《二月十三號至此為止》
《小苔的秘密愛情》
《誰說你跟雙子座沒有好結果》
《金魚的記憶是七秒淚光》
《你的笑像泉水叮咚響》
《無法抵達的森林》
《親愛的你在哪裡,我好想你》
《請讓我看到冬天的盡頭》
《你可還記得SD畫冊》
《親愛的,是你嗎》
《所有的陸地最終都沉沒海底》
《曾有舊時光給我們幸福》
《他是艷陽誰是月光》
《我忘記了你的臉》
《只有黃色可以像愛情一樣美》
《如果你看見我的阿波羅》
《城堡小妖的寂寞日記》
《你用什麼回憶我》
《我只是你流浪過的一個地方》
《等待的眼淚是傾斜的海》
《哪裡還有第二個你》
《請你只當囈語聽》
《若不是我愛過,又將你失去》
《尋找我親愛的不良少女》
《隔開我們那條河叫時光》
《終於等來你愛我》
《你是我彼此遇見的後會無期》
《用一生拾荒換一個星夜》
《威尼斯一直在下沉》
《我也不想這么樣》
《孫汀嶼,你是不是真快樂》
《總有一天我會炸平長沙》
《我愛過一個陌生人》
《你就像個小孩》
《全世界,只想你來忘記我》
《孔明燈最後落到了哪裡》
《我最恨你的七件事》
《一生不能再見》
《我不能悲傷的坐在你身旁》
《其實他沒有那麼喜歡你》
《為你一人四海朝天》
《你要記得我》
《在最初的時光里,遇見你》
《兔子的肚子里有一封信》
《原諒我不記得忘記》
《如果沒有你》
《欠你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
《你的眼睛為什麼會流汗》
《天使不懂海豚的痛》
《最好的時光》
《能不能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親愛的姑娘你別回頭》
《縱使寂寞開成海》
《時光會遠行》
夏七夕小說
《後來我們都哭了》 《我和你的笑忘書》 《妖孽只在夜裡哭》 《後來我們都哭了》再版 《絕世風光·突然七年似塵埃》
《後來我們都哭了》完結篇(《後來我們都哭了》II)後來I 更名為《傷城》後來II更名為《廢墟》
短篇小說
《跨過莫北的似水年華》
《傷痛不過百日長》
《不是所有的南方都叫溫暖》
《下個冬季的白色婚禮》
《我喜歡你是寂靜的》
《不見茶花好多年》
《海是倒過來的天》
《藍色氣球和蘇夏》
《人生若只如初見》
《你是我的天下無雙》
《悲傷的穿山甲找不到穿山乙》
《帶著眼淚去流浪》
《如果貓七忘記了摩天輪》
《長樂未央》
《請收留奧菲利亞的第4個影子》
《童話傷城風景涼》
《永遠告別流離失所》
《消失的彩虹少年》
《那年夏天的一場浮華童話》
《往南往北,忘南忘北》
《燈籠易碎,恩寵難回》
《無處告別》
《如果你是我眼底的一滴淚》
《走失在記憶里的塔塔》
《愛你,是我孤單的心事》
《寧生,你不來,我不老》
《你的路途,看不到我蒼老》
《剎那翻過年少的風景》
《青春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你的夏至不挽留》
《再美的肖
邦,也彈不出我的悲傷》
《讓我感激你,曾予我歡顏》
《天夏,你是我的整個天下》
《唯獨你是無可取代》
《我的吻註定吻不到最愛的人》
《天央的青春,海嘯不憂傷》
《世界上唯一的企鵝先生》
《你驚艷了我的時光》
《那年的文字,叫做滄海桑田》
《她會替我好好愛你》
《我不敢叫你的名字》
《暗地裡的病孩子》
《你給不起的未來,我來告別》
《就讓記憶永不復甦》
《我的心曾悲傷過七次》
《看海的信已失效》
《你是七月,你愛陸安生》
《我在灰燼中等你》
《我怕好時光》
《我住在回憶里》
《我一直愛著過去,愛著你》
《微藍左岸》
《往南方的歲月去,往溫暖的歲月去》
《天堂在哪裡,我要去找你》
《天上的織女飛呀飛,地上的牛郎追呀追》
《如果我變成回憶,退出你的生命》
《花開荼蘼更無花》 《用我半世繁華,換你一襲婚紗》 《你怎會哭得像個小孩》 《我不是你的哆啦A夢》
《分手,我依舊想起你》 《妖孽只在夜裡哭》 《三個七年》
《可惜不是鍾無艷》
《錯過一時,便是一世》 《他不是歸人,只是過客》 《你是我心底的一世憂傷》
《你是我等不到的路人》
《如今這里荒草叢生沒有鮮花》
《並蒂蓮》
《摩天輪,獨自轉》
《愛情泡沫》
《隔開我們的那條河叫時光》 《飛過有你的城市》 《誰的曼珠沙開在彼岸》 《是否路過你的城》
《那個女孩教會我的事情》 《那不是星光是牙套閃亮》 《不死城》
《天使也一樣》
《你在回憶里絢爛》 《數到七,不憶你的淺笑》
《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 《比巧克力固執的是愛情》
《綠了櫻桃紅了芭蕉》 《你若沒有歸期,我便安於宿命》 《原來失去你的那一天,我便已開始蒼老》 《薔薇開盡綠蔭涼》
《你是我的天下無雙》 《第二個夏天,我遇見你》 《誰記得玻璃藍的海水》 《天使離開的夏天》
《就當春天的花沒開過》 《帶著眼淚去流浪》 《你是我血液里的毒》 《破碎的燕尾蝶還做最後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