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宋子卿是哪部小說人物

宋子卿是哪部小說人物

發布時間:2022-02-10 15:59:32

① 有氣節的人物

岳飛[宋](1103~1142)

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准則。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公元1129年,金兀術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拐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復欲進軍朱仙鎮,惜宰相秦檜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誣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

岳飛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兵非常害怕「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謚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謚忠武,有《岳武穆集》。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 原名雲孫, 字宋瑞, 又字履善, 號文山. 吉州廬陵(今吉安縣)人. 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 寶佑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 因父喪未受官職. 開慶初年(1259)蒙古軍攻鄂州(今湖北武昌), 宦官董宋臣請理宗遷都以避敵鋒, 文天祥上疏請斬董宋臣, 以振奮人心, 並獻御敵之計, 未被採納. 後歷任刑部郎官, 知瑞州等職. 咸淳六年(1270), 因得罪奸相賈似道而遭到罷斥. 德佑元年(1275)正月, 聞元軍東下, 文天祥在贛州組織義軍, 開赴臨安(今杭州, 當時南宋的京城). 次年被任為右丞相兼樞密使. 其時元軍已進逼臨安, 被派往元營中談判, 遭扣留, 押往北就. 二月底, 天祥與其客杜滸等十二人, 夜亡入真州. 復由海路南下, 至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堅持抗元. 景炎二年(1277), 進兵江西, 收復州縣多處. 不久, 為元重兵所敗, 妻子兒女皆被執, 將士犧牲甚眾, 天祥隻身逃脫, 乃退廣東繼續抗元. 後因叛徒引元兵襲擊, 同年十二月, 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縣)被俘. 元將張弘范迫其招降張世傑, 乃書《過零丁洋》詩以訴之. 末句雲:「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次年, 被押送大都(今北京), 囚禁四年, 經歷種種嚴酷考驗, 始終不屈. 於1283年從容就義, 年僅47歲. 文天祥創作了大量的詩、詞和散文作品. 其中詩作達百餘首, 成就很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 其中有《過零丁洋》、《正氣歌》等千古絕唱.

蘇武

蘇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中國中西部陝西西安)人,是西漢盡忠守節的著名人物。父親蘇建,曾經幾次跟隨名將衛青北擊匈奴,後來做過代郡太守。當時的官僚制度規定,父親做官的,其子可以先從品級較低的郎官入仕做官。蘇武也是先任郎官,然後逐步升遷。在漢武帝天漢元年,即公元前100年,他以中郎將之職奉命出使匈奴。由於匈奴的緱王謀劃劫持單於母親閼氏歸順漢朝,而漢朝的副使張勝牽涉在內,蘇武也受牽連。

匈奴單於為了逼迫蘇武投降,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飢渴難忍,就吃雪和旃毛維生,但絕不投降。單於又把他弄到北海(今蘇聯貝加爾湖),蘇武更是不為所動,依舊手持漢朝符節,牧羊為生,表現了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氣節。後來,昭帝即位後,漢朝和匈奴和親,漢朝要匈奴送還蘇武等使臣,但單於卻慌稱蘇武等人已經死去。

後來,漢朝使者有到了匈奴地區,終於得知蘇武依然健在,於是揚言說,漢朝的天子在上林苑中射到一隻大雁,雁的腳上系著帛書,帛書中清楚地寫著蘇武在北方的沼澤之中。單於只好把蘇武等九人送還。

蘇武在匈奴的時間很長,前後共有十九年。

在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蘇武終於回到了長安。第二年,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和桑弘羊被人控告謀反,蘇武和上官父子、桑弘羊原來關系很好,加上他的兒子也參與其中,蘇武被罷官。昭帝死後,蘇武因為參與了擁立宣帝,被賜爵關內侯。

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
屈原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義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懷王的寵信,位為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一個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但是由於在內政外交上屈原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發生了尖銳的矛盾,由於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後來遭到群小的誣陷和楚懷王的疏遠.
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懷王受騙後惱羞成怒,兩度向秦出兵,均遭慘敗.於是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此間張儀又一次由秦至楚,進行瓦解齊楚聯盟的活動,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入了秦的懷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漢北.
懷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約懷王武關相會,懷王遂被秦扣留,最終客死秦國,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沈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漁父》等篇是否為屈原所作,學術界尚有爭議.其中,《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天問》是古今罕見的奇特詩篇,它以問語一連向蒼天提出了172個問題,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學,哲學等許多領域,表現了詩人對傳統觀念的大膽懷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九歌》是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組祭神樂歌,詩中創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戀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所謂"舉賢授能",就是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對權位的壟斷.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寧戚的歷史事跡為例,說明了不拘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與楚國腐朽貴族集團的尖銳對立,表達了他革除弊政的進步要求,而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國危亡,使楚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與此相關,屈原的作品還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現了他堅持"美政"理想,堅持節操,"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斗爭精神;同時表現了他憂國憂民,愛國愛民,矢志獻身祖國的決心.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個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一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
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浪漫主義詩人的傑出代表.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志士,屈原愛祖國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與日月爭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來感召和哺育著無數中華兒女,尤其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難之際,這種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顯.作為一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出現,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而且他所開創的新詩體——楚辭,突破了《詩經》的表現形式,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表現力,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辟了一片新天地.後人也因此將《楚辭》與《詩經》並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歷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1953年,屈原還被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會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任職期間,採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軍隊,獎勵耕戰,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在《美芹十論》、《九議》等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對誇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准備,鼓勵士氣,以恢復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

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辛詞繼承了蘇軾豪放詞風和南宋初期愛國詞人的戰斗傳統,進一步開拓了詞的境界,擴大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無事無意不可入詞的地步,又創造性地融匯了詩歌、散文、辭賦等各種文學形式的優點,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形成了辛詞的獨特風格。辛詞以豪放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鬱、明快、激勵、嫵媚,兼而有之。他善於運用比興手法和奇特想像,對自然界的山、水、風、月、草、木都賦予情感和性格,並有所寄託。他還善於吸收民間口語入詞,尤其善於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而別出新意。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議論過多而顯得晦澀、呆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聲家為變調,而異軍突起,能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吳衡照《蓮子居詞話》說:辛稼軒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產生的消極情緒。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丁汝昌(1836-1895)字先達,號禹廷,安徽省廬江縣北鄉丁家坎村人。他自幼飽受貧困的煎熬,18歲參加太平軍程學啟部,後隨程學啟投到湘軍曾國荃部下,官拜千總。1862年受李鴻章賞識,被編入淮軍「銘」字營,授參將之職,指揮馬隊。1874年因他的三營馬隊被裁撤,遂解甲歸田。1877年被重新起用。1888年被正式任命為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雖是陸軍出身,對近代海軍一無所知,但他好學嗜讀,虛心求教,克盡職守,任勞任怨,北洋水師在他的統帶之下,面貌煥然一新。黃海海戰時,他身先士卒,雖身負重傷,仍不肯下艙裹傷,始終坐在甲板上督戰。威海衛之戰時,他面對敵人的誘降和部分反動官員的脅迫,堅貞不屈,誓死抗敵,最終服鴉片殉國。
蘇武牧羊
蘇武,西漢武帝時中郎將。公元前100年,漢武帝任蘇武為漢朝正使,護送匈奴使節回國。蘇武到達匈奴完成皇命後正准備起程回漢時,發生了一次意外事件。匈奴緱王和漢朝叛使衛律手下的虞常正在策劃叛亂,准備聯絡衛律投降匈奴時所帶來的原漢朝兵將,劫持匈奴單於的母親,逃回漢朝。虞常十分忠心於漢朝,痛恨衛律叛國求榮的可恥行徑,蘇武和張勝出使匈奴,虞常很高興,虞常在漢朝時就和張勝經常來往。虞常秘密地找到張勝說:「聽說漢武帝十分痛恨叛國的衛律,我可以暗地裡埋伏人除掉他。我的母親和弟弟都在漢朝,萬一我出現不測,希望你回漢後能夠照顧他們。」張勝同意了虞常的計謀,並給了虞常一些錢物,支持虞常的行動。不料虞常被人告

② 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品質的歷史人物

1、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作品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

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屈原的作品充滿了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其主要表現是他將對理想的熱烈追求融入了藝術的想像和神奇的意境之中。風調激楚,是屈原楚辭風格。

屈原由於受霄小的排擠陷害,使曾經對他十分信任並依靠他變法圖強的楚懷王,對他產生懷疑以至疏遠放逐;楚襄王當政後,更為昏庸,朝政日益腐敗,楚國面臨亡國的危機,而對屈原這樣的愛國志士迫害有加。

屈原正直的性格,高潔的人格,愛國的行動,反倒都成了罪過。他將自己滿腔憤激的情緒,發而為詩,形成了激楚的情調。這種激楚的情調,在《九章》中表現得十分強烈。

2、蘇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西漢大臣。

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蘇武到了北海,沒有供應糧食,只能掘野鼠所儲藏的果實吃。蘇武拄著漢節牧羊,起居都拿著,以致節上毛全部脫落。過了五、六年,單於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打獵。蘇武會編打獵的網,矯正弓弩,於靬王器重他,供給他衣服、食物。

三年多過後,於靬王大病,賜蘇武馬匹、牲畜、服匿、穹廬。於靬王死後,他的部下也都遷離。冬天,丁靈人盜走了蘇武的牛羊,蘇武又再度窮困。

蘇武在漢朝時,與李陵都擔任侍中的官職。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後單於派李陵去北海,為蘇武設酒宴和歌舞。

蘇武說:「我們蘇家父子沒有什麼功勞,都是因為陛下才能位列將帥,獲爵封侯,兄弟為近臣,我一直都想肝腦塗地來報答他的恩情。現在能夠殺身報恩,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鍋,也覺得快樂。臣子事奉君主,就如同兒子事奉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遺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說了」。

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你就聽從我的話吧!」蘇武說:「我早就已經死了!右校王(李陵在匈奴的爵位)如果一定要讓我投降,就請請停下今日的歡宴,我直接死在你面前!」李陵見蘇武如此真誠,喟然長嘆道:「真是義士啊!我和衛律的罪過上通於天!」說著流下眼淚浸濕了衣襟,決別蘇武而去。

後李陵又到北海,對蘇武說:「區脫地區捕得雲中的活口,說太守以下的吏民都穿著白衣,說皇帝駕崩了。」蘇武聽了向南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數月之久。

3、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

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退守餘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

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

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後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終年47歲。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後錄》、《正氣歌》等。

4、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

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後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岳飛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岳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代表詞作《滿江紅·寫懷》,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輯有文集傳世。

5、於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永樂十九年(1421年),於謙登進士第。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職隨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因嚴詞斥責朱高煦而受宣宗賞識,升為巡按江西,頌聲滿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

明英宗時因入京覲見時不向權臣王振送禮,遭誣陷下獄,因兩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請而復任。土木之變後,英宗兵敗被俘,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升任兵部尚書。明代宗即位,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

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和議後,於謙仍積極備戰,挑選京軍精銳分十團營操練,又遣兵出關屯守,邊境得以安寧。當時朝務繁雜,於謙獨運征調,合乎機宜。其號令明審,令行政達。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招致眾人忌恨。

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復辟,大將石亨等誣陷於謙謀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憲宗時,於謙被復官賜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謚「肅愍」。明神宗時,改謚「忠肅」。有《於忠肅集》傳世。《明史》稱贊其「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他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③ 我給我女兒起的名字大家看下,宋翊塵,生日2012年3月20,18點48.

你雜還給人才改姓了捏 人家姓宋 不姓徐
宋翊寧 嫣 詩 岑 慈 芒 蒂 音 珊 貝

④ 下面兩個人物形象分別出自哪部作品你還能舉出兩部長篇小說的名字及其主人公嗎 保爾.柯察金 宋江

保爾·柯察金是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根據自己的生活所描畫出來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戰士的形象。
宋江是《水滸傳》里邊名號最多的一個,宋江的綽號有四個。一出場就介紹了宋江的三個綽號,這三個綽號實際上就是介紹了宋江的三個性格特點:一個是黑宋江,因為他長得面黑,身體比較矮,這是就他的形體來講的,並不是如林沖、關勝等人英武挺拔,也不如吳用、公孫勝等人那樣溫文爾雅文質彬彬,他長的其貌不揚。第二個是孝義黑三郎,講的是他對待父母,講究孝道,他的孝道貫穿到了他的思想當中,成為他思想的一個部分,並且是他的思想的一個很重要的支撐點;第三個是及時雨,講的是他仗義疏財,扶危濟困,這在後面他陸續和弟兄們交往中能夠看得出來,在這一點上他做得到位。這三個綽號實際上重點介紹了宋江平時的為人和喜好,而且都是正常工作之外的表現,比如「愛習槍棒」、「 揮金似士」、「 排難解紛」、「 扶人之困」等等,這些好處多都具有一些江湖上的感覺,在民間宋江是一個喜歡做好事、願意做好事的熱心人,無論是在家庭倫理上還是在社會關系中他以自己的作為贏得了大家普遍的認可。

⑤ 下面兩個人物形象分別出自哪部作品你還能舉出兩部小長篇小說的名字保爾柯察金,宋江

保爾·柯察金是蘇聯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根據自己的生活所描畫出來的完美的青年革命戰士的形象,他勇敢、堅強,擁有頑強的毅力.
宋江是《水滸傳》里的從物。字公明,北宋末年山東水泊梁山農民起義領袖,也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第一號人物,為梁山起義軍領袖。宋江在一百單八將穩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

小說女主名字叫宋曼頤男主名字叫顧子卿

美女軍團

作者: 流碧

簡介:

這是一個慘無人道的宇宙訓練場,裡面雖回然是游戲的設置,但是卻答充滿著現實的邪惡與感動。全世界的大學生都在玩這款真實的網路游戲,因為不玩,就是死。你們有十年的時間,來打造一艘屬於自己的宇宙機甲戰神。

⑦ 女主叫宋子衿,男主是一名外科教授的小說

屠魔戰士

作者: 大胖

簡介:

這是一部從鬼到神的奮斗史。大法師張致遠在死後居然被打入地獄,真想不到,像自己這么善良公正博愛無敵的人竟然也會下地獄啊!一定要找機會逃走!脫身之後成為地府的通緝犯,結果被捉拿歸案.後來逃到冥界

⑧ 中國古代有的節氣和人有關系,請你列舉出五個相關人物

蘇武、文天祥、鄧世昌、劉胡蘭、岳飛。

1、蘇武

蘇武(前140年—前60年),字子卿,漢族,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代郡太守蘇建之子。西漢大臣。武帝時為郎。天漢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釋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2、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

抗元名臣,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寶祐四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度判官。咸淳六年四月 ,任軍器監、兼權直學士院。

因草擬詔書有諷權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臨安。

五月,在福州與張世傑、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策取海道北復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聚兵抗元。

景炎二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十二月,在五坡嶺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令招降張世傑。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後被解至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於大都就義。

3、鄧世昌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籍貫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現為廣州市海珠區),清末北洋水師將領,民族英雄。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願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光緒帝輓聯如此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為紀念鄧世昌的偉大犧牲,人民創作了《甲午風雲》、《英雄鄧世昌》、《甲午大海戰》等多部文學、影視、戲曲作品,以歌頌其英雄壯舉,還有多處紀念館可供紀念、瞻仰、憑吊。

4、劉胡蘭

劉胡蘭(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別名富蘭,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抗日游擊隊隊員。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進中共婦女幹部訓練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縣雲周西村做婦女工作[2],擔任婦救會秘書,後為主任 ,並成為中共候補黨員。

14歲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15歲英勇就義,毛澤東主席知道後非常傷心,為劉胡蘭題字:"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她也是唯一三代領導人均為其題字的小英雄。

5、岳飛

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岳飛出生於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河南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傳說岳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岳飛少年時期,為人沉厚寡言,常負氣節。喜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書。曾拜周同(《說岳全傳》等改為「周侗」)為師,學習騎射,能左右開弓。

不久周同病故,岳飛每逢初一、十五,都親到墳上祭奠。岳飛之後又拜陳廣為師,學習刀槍之法,武藝「一縣無敵」。岳飛生有神力,不滿20歲時就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時人奇之」。

宣和四年(1122年),童貫、蔡攸兵敗於契丹,河北官員劉韐於真定府(河北正定縣)招募「敢戰士」以御遼(一說是為征遼)。岳飛應募,經過選拔,被任命為「敢戰士」中的一名分隊長。

20歲的岳飛自此開始了他的軍戎生活。賊寇陶俊、賈進在相州作亂,岳飛請命前去除害。岳飛表現突出,帶領百騎騎兵,用伏兵之計,生擒二賊以歸。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趙構下達命令:「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令楊沂中監斬,仍多差兵將防護。」

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宋代史料並無「風波亭」的記載),時年39歲;岳雲和張憲被斬首。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飛的死訊傳出,百姓們都為之哭泣;消息傳到金國,金國大臣們為此酌酒慶賀,並說:「和議自此堅矣!」

⑨ 中國有氣節的人物的故事

1、陶淵明

陶淵明又名陶潛,是我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他所以能創作出許多以自然景物和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與他的經歷和處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公元405年秋,他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

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

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閱讀全文

與宋子卿是哪部小說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死亡請求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瀏覽:16
熾熱小說免費閱讀作者深海與月光 瀏覽:630
能聽的小說閱讀器金牌全免費 瀏覽:725
作者滕月小說 瀏覽:724
主角掌控空間的都市小說 瀏覽:47
玄幻小說暴兵類 瀏覽:466
現代男主是黃埔家族小說 瀏覽:892
冤鬼村有聲小說下載 瀏覽:726
求小說講男主重生後拍了夜店 瀏覽:446
有聲小說亞洲午馬 瀏覽:494
都市小說里陸地神仙 瀏覽:548
和財運天降差不多的小說完結 瀏覽:636
口工小說在線閱讀總裁 瀏覽:148
霆琛雲念小說名字有哪些 瀏覽:571
立海大同人小說 瀏覽:363
囚禁高中生短篇小說 瀏覽:551
有聲小說黃金眼迅雷下載 瀏覽:915
都市言情完結小說系列 瀏覽:501
狼圖騰小說全集閱讀 瀏覽:727
男主叫祁承的校園小說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