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老頭》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高老頭
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小說主人公高老頭向讀者展示了一份特別的父愛。他把女兒當做天使,樂於犧牲自己來滿足她們的種種奢望。
為了女兒的體面,他歇了生意,隻身搬進伏蓋公寓;為了替女兒還債,他當賣了金銀器皿和亡妻的遺物,出讓了養老金,弄得身無分文;最後,仍然是為了給女兒弄錢,他竟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去「殺人放火」。
作者有意識把高老頭的父愛誇張到「荒謬的程度」,「任何東西都不足以破壞這種感情」。然而,這種「偉大的父愛」卻為世道所不容,為女兒所拋棄。高老頭的父愛是巴爾扎克的理想家庭形式,又藉以批判了「污穢、狹小、淺薄的社會」,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偉大,但從客觀效果而言,他真實揭示了病態「父愛」產生、發展和終結的社會原因,這一點倒是偉大的。
2.拉斯蒂涅
巴爾扎克的這部小說以「高老頭」命名,但它並非是以這個人物為中心的。在寫作過程中,拉斯蒂涅是貫穿小說始終的主要人物。拉斯蒂涅在《人間喜劇》中經常出現,是青年野心家的形象。
他的第一次出現是在《高老頭》中。《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是一個發展著的人物形象,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描寫了他野心家形成的全過程,這便是此書最大價值之所在。
3.鮑賽昂夫人
鮑賽昂夫人是復辟時期貴族婦女的典型。她出身高貴,是普高涅王室的最後一個女兒,巴黎社交界的皇後。她的客廳是貴族社會中最有意義的地方,誰能在她的客廳露面,「就等於有了一封貴族世家的證書」,在上流社會通行無阻。
巴黎的資產階級婦女,做夢都想擠進去。但實際上她表面雖然顯赫一時,內心卻有衰落的感覺。她意識到金錢才是社會的真正主宰,唯利是圖即道德原則。但是她自己卻因襲著貴族的傳統和傲慢,詆譽資產階級婦女。可以說,她這個人是識時務的,但又不肯順應潮流。
4.伏脫冷
他的真名叫約格·高冷,外號「鬼上當」,他是《人間喜劇》中重要的資產階級野心家形象。在《高老頭》里,他是潛逃的苦役犯,高等竊財集團辦事班的心腹和參謀,經營著大宗贓物,是一個尚未得勢的兇狠的掠奪者形象。伏脫冷很能幹,手下有一班爪牙。
他的閱歷廣,對上層社會很熟悉,看透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的真相。他對拉斯蒂涅一針見血地指出:「強盜和統治者的差別只在於見血與不見血而已。」大資產階級不過是受法律保護的大盜,這個社會有財便是德。
⑵ 高老頭人物特點
《高老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1、高老頭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小說主人公高老頭向讀者展示了一份特別的父愛。他把女兒當做天使,樂於犧牲自己來滿足她們的種種奢望。
為了女兒的體面,他歇了生意,隻身搬進伏蓋公寓;為了替女兒還債,他當賣了金銀器皿和亡妻的遺物,出讓了養老金,弄得身無分文;最後,仍然是為了給女兒弄錢,他竟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去「殺人放火」。
2、拉斯蒂涅
《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是一個發展著的人物形象,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描寫了他野心家形成的全過程,這便是此書最大價值之所在。
拉斯蒂涅本來是法國某省的破落子弟,家庭節省一切開支,供他到巴黎上大學,希望將來重振家業。這種做法在法國復辟時期是很普遍的。
3、鮑賽昂夫人
鮑賽昂夫人是復辟時期貴族婦女的典型。她出身高貴,是普高涅王室的最後一個女兒,巴黎社交界的皇後。
她的客廳是貴族社會中最有意義的地方,誰能在她的客廳露面,「就等於有了一封貴族世家的證書」,在上流社會通行無阻。巴黎的資產階級婦女,做夢都想擠進去。但實際上她表面雖然顯赫一時,內心卻有衰落的感覺。
4、伏脫冷
他的真名叫約格·高冷,外號「鬼上當」,他是《人間喜劇》中重要的資產階級野心家形象。在《高老頭》里,他是潛逃的苦役犯,高等竊財集團辦事班的心腹和參謀,經營著大宗贓物,是一個尚未得勢的兇狠的掠奪者形象。
伏脫冷很能幹,手下有一班爪牙。他的閱歷廣,對上層社會很熟悉,看透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的真相。他對拉斯蒂涅一針見血地指出:「強盜和統治者的差別只在於見血與不見血而已。」
(2)小說高老頭人物分析擴展閱讀:
《高老頭》創作背景:
19世紀上半葉是法國資本主義建立的初期,拿破崙在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中徹底敗北,由此波旁王朝復辟,統治一直延續到1830年。由於查理十世的反動政策激怒了人民,七月革命僅僅三天便推倒了復辟王朝,開始了長達18年的七月王朝的統治,由金融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權。
《高老頭》發表於1835年,也即七月王朝初期。剛過去的復辟王朝在人們的頭腦中還記憶猶新。復辟時期,貴族雖然從國外返回了法國,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可是他們的實際地位與法國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因為資產階級已經強大起來。
剛上台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頒布新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向資產階級做出讓步,以維護搖搖欲墜的政權。資產階級雖然失去了政治權力,卻憑借經濟上的實力與貴族相抗衡。
到了復辟王朝後期,資產階級不僅在城市,而且在貴族保持廣泛影響的農村,都把貴族打得落花流水。復辟王朝實際上大勢已去。巴爾扎克比同時代作家更敏銳,獨具慧眼地觀察到這個重大社會現象。
《高老頭》作者簡介:
巴爾扎克,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一生創作96部長、中、短篇小說和隨筆,總名為《人間喜劇》。
其中代表作為《歐葉妮·格朗台》、《高老頭》。100多年來,他的作品傳遍了全世界,對世界文學的發展和人類進步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稱贊他「是超群的小說家」、「現實主義大師」。
⑶ 《高老頭》人物鑒賞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它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 小說主人公高老頭向讀者展示了一份特別的父愛。他把女兒當作天使,樂於犧牲自己來滿足她們的種種奢望。為了女兒的體面,他歇了生意,隻身搬進伏蓋公寓;為了替女兒還債,他當賣了金銀器皿和亡妻的遺物,出讓了養老金,弄得身無分文;最後,仍然是為了給女兒弄錢,他竟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殺人放火」。 對這樣一個「慈父」,巴爾扎克贊嘆「他無異於一個基督教神聖的殉道者」。有人也曾贊賞他「表現了人類崇高的至性」。其實,這都是把高老頭的父愛抽象化,神聖化了。事實上,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單純,而帶著階級的復雜性,他的父愛是交織著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的金錢法則的。從封建宗法倫理道德觀出發,他認為父女之愛天經地義,「父道」是家庭、社會的軸心;但他又懷著往上爬的虛榮心,把對女兒的「愛」作為攀援名貴、抬高地位的手段,結果,原本高尚的感情變得庸俗、猥瑣。
高老頭
高老頭的父愛的悲劇,既是個性發展必然結果,也是時代的必然產物。一方面是由於他心理偏執的近乎瘋狂的父愛,使他成為父愛的犧牲品;另一方面又由於社會的發展,使他與社會行為准則脫節,從而使他成為社會的犧牲品。在道德上,高老頭並沒有完全接受資產階級一套,還拖著一條「宗法道德的尾巴」。從內容到形式,高老頭的父愛都是基於這種宗法道德觀念,因受到資本主義金錢關系的無情沖擊,而呈病態、畸形的。它是兩種社會交替時期的產物。他的父愛交織著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的金錢法則。因而具有自我抹殺性,正如高老頭自己所說:「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 作者有意識把高老頭的父愛誇張到「荒謬的程度」,「任何東西都不足以破壞這種感情」。然而,這種「偉大的父愛」卻為世道所不容,為女兒所拋棄。高老頭的父愛是巴爾扎克的理想家庭形式,又藉以批判了「猥瑣、狹小、淺薄的社會」,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偉大,但從客觀效果而言,他真實揭示了病態「父愛」產生、發展和終結的社會原因,這一點倒是偉大的。
⑷ 高老頭這個人物形象的分析
高老頭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小說主人公高老頭向讀者展示了一份特別的父愛。他把女兒當做天使,樂於犧牲自己來滿足她們的種種奢望。
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單純,而帶著階級的復雜性,他的父愛交織著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的金錢法則。從封建宗法倫理道德觀出發,他認為父女之愛天經地義,「父道」是家庭、社會的軸心。
但他又懷著往上爬的虛榮心,把對女兒的「愛」作為攀援名貴、抬高地位的手段,結果,原本高尚的感情變得庸俗、污穢。高老頭的父愛的悲劇,既是個性發展必然結果,也是時代的必然產物。
(4)小說高老頭人物分析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外省破落貴族子弟、良知尚存的窮大學生拉斯蒂涅來到巴黎尋找個人出路,並找到了遠房親戚鮑賽昂子爵夫人。他所住的寒傖的伏蓋公寓和上流社會交際場所的豪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強烈刺激了他出人頭地的慾望。在舞會上,他結識了貴婦人雷斯多伯爵夫人,當他向這位夫人發起攻勢時,卻因為不慎提到她的父親高里奧老頭而吃了閉門羹。
他向鮑賽昂子爵夫人討教,夫人告訴他:「想要成功,必須以牙還牙對付這個社會,越沒心肝,越高升得快……」。她唆使拉斯蒂涅去追求高老頭的小女兒——銀行家紐沁根的夫人。
高老頭靠在大革命時代囤積麵粉發了大財,他很疼兩個女兒,給她們每人大筆陪嫁,使她們攀了門好親事,而自己在破舊的伏蓋公寓中被女兒榨乾。這給拉斯蒂涅上了人生第一課。
在公寓里,他的鄰居、逃犯伏脫冷告誡他:「在這個人堆里,不像炮彈一般轟進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鑽進去。清白老實一無用處……」。伏脫冷讓他去勾引泰伊番小姐,然後派人殺死泰伊番小姐的哥哥,從而獲得大筆的遺產。雖然拉斯蒂涅的良心未泯,棄之不用,但這是他的人生第二課。
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完成了拉斯蒂涅的社會課程:公寓里的住客老姑娘米旭諾為了3000法郎的獎金出賣了伏脫冷,阿瞿達侯爵為了20萬法郎利息的陪嫁而拋棄了鮑賽昂夫人,紐沁根鯨吞妻子的財產,大女兒為了舞會上的風光才來看望高老頭,而拿到票據後也不管老頭暈過去轉身就走。
後來折返只是因為高老頭沒有在票據上簽名。而在高老頭彌留之際和整個葬禮上,兩個女兒一個也沒來看他,只有拉斯蒂涅與僕人克利斯多夫為他送葬。白日將盡,塞納河兩岸又漫漫亮起燈火,拉斯蒂涅埋葬了他青年人的最後一滴眼淚,上紐沁根太太家吃飯去了。
⑸ 《高老頭》中主要人物性格
1人物形象分析——高老頭
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小說主人公高老頭向讀者展示了一份特別的父愛。他把女兒當做天使,樂於犧牲自己來滿足她們的種種奢望。
為了女兒的體面,他歇了生意,隻身搬進伏蓋公寓;為了替女兒還債,他當賣了金銀器皿和亡妻的遺物,出讓了養老金,弄得身無分文;最後,仍然是為了給女兒弄錢,他竟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去「殺人放火」。
作者有意識把高老頭的父愛誇張到「荒謬的程度」,「任何東西都不足以破壞這種感情」。然而,這種「偉大的父愛」卻為世道所不容,為女兒所拋棄。高老頭的父愛是巴爾扎克的理想家庭形式,又藉以批判了「污穢、狹小、淺薄的社會」,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偉大,但從客觀效果而言,他真實揭示了病態「父愛」產生、發展和終結的社會原因,這一點倒是偉大的。
3人物形象分析——鮑賽昂夫人
鮑賽昂夫人是復辟時期貴族婦女的典型。她出身高貴,是普高涅王室的最後一個女兒,巴黎社交界的皇後。她的客廳是貴族社會中最有意義的地方,誰能在她的客廳露面,「就等於有了一封貴族世家的證書」,在上流社會通行無阻。
巴黎的資產階級婦女,做夢都想擠進去。但實際上她表面雖然顯赫一時,內心卻有衰落的感覺。她意識到金錢才是社會的真正主宰,唯利是圖即道德原則。但是她自己卻因襲著貴族的傳統和傲慢,詆譽資產階級婦女。可以說,她這個人是識時務的,但又不肯順應潮流。
⑹ 高老頭主要人物形象
《高老頭》是法國作家巴爾扎克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834年。
該講述主人公高老頭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起家的麵粉商人,中年喪妻,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為了讓她們擠進上流社會,從小給她們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時給了她們每人80萬法郎的陪嫁,可他的兩個女兒生活放盪,揮金如土他的愛輕而易舉就被金錢至上的原則戰勝了。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
小說主人公高老頭向讀者展示了一份特別的父愛。他把女兒當做天使,樂於犧牲自己來滿足她們的種種奢望。
為了女兒的體面,他歇了生意,隻身搬進伏蓋公寓;為了替女兒還債,他當賣了金銀器皿和亡妻的遺物,出讓了養老金,弄得身無分文;最後,仍然是為了給女兒弄錢,他竟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去「殺人放火」。
對這樣一個「慈父」,巴爾扎克贊嘆「他無異於一個基督教神聖的殉道者」。有人也曾贊賞他「表現了人類崇高的至性」。
其實,這都是把高老頭的父愛神聖化了。事實上,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單純,而帶著階級的復雜性,他的父愛交織著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的金錢法則。
從封建宗法倫理道德觀出發,他認為父女之愛天經地義,「父道」是家庭、社會的軸心;但他又懷著往上爬的虛榮心,把對女兒的「愛」作為攀援名貴、抬高地位的手段,結果,原本高尚的感情變得庸俗、污穢。
高老頭的父愛的悲劇,既是個性發展必然結果,也是時代的必然產物。一方面是由於他心理偏執的近乎瘋狂的父愛,使他成為父愛的犧牲品;另一方面又由於社會的發展,使他與社會行為准則脫節,從而使他成為社會的犧牲品。在道德上,高老頭並沒有完全接受資產階級一套,還拖著一條「宗法道德的尾巴」。
從內容到形式,高老頭的父愛都是基於這種宗法道德觀念,因受到資本主義金錢關系的無情沖擊,而呈病態、畸形的。它是兩種社會交替時期的產物。
他的父愛交織著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的金錢法則。因而具有自我抹殺性,正如高老頭自己所說:「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
作者有意識把高老頭的父愛誇張到「荒謬的程度」,「任何東西都不足以破壞這種感情」。然而,這種「偉大的父愛」卻為世道所不容,為女兒所拋棄。
高老頭的父愛是巴爾扎克的理想家庭形式,又藉以批判了「污穢、狹小、淺薄的社會」,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偉大,但從客觀效果而言,他真實揭示了病態「父愛」產生、發展和終結的社會原因,這一點倒是偉大的。
高老頭對女兒的愛已經超出了常理,高老頭父愛的激情是無限的膨脹,以致到了有悖常理,難以理解的地步。
高老頭的悲劇固然是當時的社會造成的,金錢的魔力,無止境的享樂的慾望,摧毀了一切人類的感情,毒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甚至使人變得連禽獸都不如。
阿雷達為了20萬年息的陪嫁出賣愛情,伏脫冷為了攫取一筆資本而引誘拉斯蒂涅參與殺人勾當,高老頭的全部財產和感情都奉獻給了女兒,而女兒們卻只是在缺錢的時候想起父親,為了一件金銀鋪綉的裙衫,竟然逼父親賣掉最後的餐具,明明知道父親快咽氣了,女兒心中盤算的卻是如何到巴黎名門貴胄的舞會上去出風頭,即便踩著父親的身體走過也再所不惜。
但是,高老頭為自己的悲劇也應付不可推卸的責任。外因要靠內因起作用,環境的影響是通過人物自身的內因起作用的。他不為自己內在的情感所奴役,不把感情全部傾注到女兒身上,不把他的父愛發展到極端,他對女兒們的愛也不會變畸形。
(6)小說高老頭人物分析擴展閱讀:
這部作品在展示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觀的進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現《人間喜劇》的藝術成就和不足之處方面,都具有代表意義。
其藝術風格是最能代表巴爾扎克的特點的作品之一。
⑺ 高老頭人物形象
1、高老頭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小說主人公高老頭向讀者展示了一份特別的父愛。他把女兒當做天使,樂於犧牲自己來滿足她們的種種奢望。
為了女兒的體面,他歇了生意,隻身搬進伏蓋公寓;為了替女兒還債,他當賣了金銀器皿和亡妻的遺物,出讓了養老金,弄得身無分文;最後,仍然是為了給女兒弄錢,他竟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去「殺人放火」。
對這樣一個「慈父」,巴爾扎克贊嘆「他無異於一個基督教神聖的殉道者」。有人也曾贊賞他「表現了人類崇高的至性」。其實,這都是把高老頭的父愛神聖化了。事實上,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單純,而帶著階級的復雜性,他的父愛交織著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的金錢法則。
從封建宗法倫理道德觀出發,他認為父女之愛天經地義,「父道」是家庭、社會的軸心;但他又懷著往上爬的虛榮心,把對女兒的「愛」作為攀援名貴、抬高地位的手段,結果,原本高尚的感情變得庸俗、污穢。高老頭的父愛的悲劇,既是個性發展必然結果,也是時代的必然產物。
一方面是由於他心理偏執的近乎瘋狂的父愛,使他成為父愛的犧牲品;
另一方面又由於社會的發展,使他與社會行為准則脫節,從而使他成為社會的犧牲品。在道德上,高老頭並沒有完全接受資產階級一套,還拖著一條「宗法道德的尾巴」。
從內容到形式,高老頭的父愛都是基於這種宗法道德觀念,因受到資本主義金錢關系的無情沖擊,而呈病態、畸形的。它是兩種社會交替時期的產物。
他的父愛交織著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的金錢法則。因而具有自我抹殺性,正如高老頭自己所說:「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
作者有意識把高老頭的父愛誇張到「荒謬的程度」,「任何東西都不足以破壞這種感情」。然而,這種「偉大的父愛」卻為世道所不容,為女兒所拋棄。
高老頭的父愛是巴爾扎克的理想家庭形式,又藉以批判了「污穢、狹小、淺薄的社會」,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偉大,但從客觀效果而言,他真實揭示了病態「父愛」產生、發展和終結的社會原因,這一點倒是偉大的。
高老頭對女兒的愛已經超出了常理,高老頭父愛的激情是無限的膨脹,以致到了有悖常理,難以理解的地步。高老頭的悲劇固然是當時的社會造成的,金錢的魔力,無止境的享樂的慾望,摧毀了一切人類的感情,毒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甚至使人變得連禽獸都不如。
阿雷達為了20萬年息的陪嫁出賣愛情,伏脫冷為了攫取一筆資本而引誘拉斯蒂涅參與殺人勾當,高老頭的全部財產和感情都奉獻給了女兒。
而女兒們卻只是在缺錢的時候想起父親,為了一件金銀鋪綉的裙衫,竟然逼父親賣掉最後的餐具,明明知道父親快咽氣了,女兒心中盤算的卻是如何到巴黎名門貴胄的舞會上去出風頭,即便踩著父親的身體走過也再所不惜。但是,高老頭為自己的悲劇也應付不可推卸的責任。
外因要靠內因起作用,環境的影響是通過人物自身的內因起作用的。他不為自己內在的情感所奴役,不把感情全部傾注到女兒身上,不把他的父愛發展到極端,他對女兒們的愛也不會變畸形。[6]
2、拉斯蒂涅
巴爾扎克的這部小說以「高老頭」命名,但它並非是以這個人物為中心的。在寫作過程中,拉斯蒂涅是貫穿小說始終的主要人物。拉斯蒂涅在《人間喜劇》中經常出現,是青年野心家的形象。他的第一次出現是在《高老頭》中。
《高老頭》中的拉斯蒂涅是一個發展著的人物形象,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中描寫了他野心家形成的全過程,這便是此書最大價值之所在。
拉斯蒂涅本來是法國某省的破落子弟,家庭節省一切開支,供他到巴黎上大學,希望將來重振家業。這種做法在法國復辟時期是很普遍的。小說開始的時候,他21歲,是個熱情且具才氣的青年,聰明帥氣,抱著發家致富、步步高升的想法在巴黎學法律。
他本來想在畢業以後憑自己的本領按部就班地向上爬。但在巴黎不到一年,家境的貧寒和巴黎社會的繁華就使他向上爬的慾望增強了十倍。他發現在巴黎,女人對社會生活很有影響,於是就想去征服幾個可以做他後台的婦女。
他從自己姑祖母處知道有一遠房表姐鮑賽昂夫人。就去向她求教向上爬的經驗。當時鮑賽昂夫人正是情場失意,滿腹怨恨,她對拉斯蒂涅說:「這社會不過是傻子和騙子的集團,要以牙還牙來對付這個社會。你越沒心肝就越升得快。
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做驛馬。把他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到達慾望的最高峰。」她讓拉斯蒂涅隱藏起自己真實的想法,要善於作假,並在巴黎找個出人頭地的太太作幌子。當時,她認為主宰地位的是金錢,就叫拉斯蒂涅去勾引有錢的紐沁根太太,作為他上爬的跳板。
她說:「你能愛她就愛她,不能愛她利用她也好。」鮑賽昂夫人還把他帶到社交界。這樣,鮑賽昂夫人就給拉斯蒂涅上了極端利己主義的第一課,成為他向上爬的第一個領路人。拉斯蒂涅從鮑賽昂夫人豪華的府上回到他的公寓,環境強烈的對比更刺激了他的慾望。他要在上流社會鬼混,就需要錢。
於是,就昧著良心寫信回家,要母親和妹妹湊1200法郎給他。但這時的拉斯蒂涅還沒有完全放棄靠學問爭取前途的想法,沒有完全喪失良知。在寫信回家以後,他心裡也難受得要命。當他知道高老頭為女兒犧牲自己的一切以後,認為高老頭真偉大。他同情高老頭,挺身出來做他的保護人,直到最後料理高老頭的喪事。
他的第二個領路人是伏脫冷。伏脫冷是個潛逃的囚犯。他有豐富的社會經驗,熟悉統治階級的內幕。
目光銳利,一眼就看出拉斯蒂涅不顧一切向上爬的心思。他想把拉斯蒂涅拉為同夥。他對他說:「這個社會有財便是德,凡是渾身污泥而坐在車上的都是正人君子,渾身污泥而搬著兩腿走路的,都是小人流氓,扒竊一件隨便什麼東西,你就得到法院廣場上展覽。
大家拿你當把戲看。偷上100萬,交際場中就說你是大賢大德。」他告訴拉斯蒂涅:「要向上爬,勢必你吞我、我吞你,像一個瓶中的許多蜘蛛。」他說:「你知道巴黎人是怎樣打天下的?不是靠錢財的光芒,就是靠腐蝕的本領。
在這個人堆里,雄才大略是少有的,遍地風行的是腐化墮落。」他還對拉斯蒂涅說:「要弄大錢就得大刀闊斧地干,人生就是這么回事,跟廚房一樣的腥臭。要撈油水就不要怕弄臟手。只消事後洗干凈。今日所謂的道德,不過是這一點。」他指引拉斯蒂涅去色引泰伊番小姐。泰伊番小姐的父親是個大銀行家。
在大革命時代謀財害命。巴爾扎克在短篇小說《紅色旅館》里寫了他的發家史。他為了保存財產,把全部財產傳給兒子,就把女兒趕出了家。伏脫冷建議他們兩個合作,由拉斯蒂涅去追求泰伊番小姐,他設法去弄死她的哥哥。
這樣,泰伊番小姐就有一百萬家財陪嫁了。伏脫冷要求事後能得到20萬法郎。拉斯蒂涅雖不敢接受這個建議,但伏脫冷的話已深深印在了他的心裡。以後他看見泰伊番小姐,就有個聲音在耳邊回響:「80萬,80萬……」
這兩個引路人都對拉斯蒂涅分析了社會寡廉鮮恥的本象。金錢的力量招引他走以牙還牙,以不道德對不道德,不擇手段的極端利己主義的道路。他們的話形式上雖不同,但本質一樣。拉斯蒂涅曾說:「鮑賽昂夫人文文雅雅對我說的,伏脫冷赤裸裸地說了出來。」拉斯蒂涅既要不顧一切地向上爬,必然要按他們的話去做。
他先去追求紐沁根太太,發現她沒有財權(她的陪嫁被丈夫控制著)。他發現計劃落了空,眼看著自己沒有錢,沒有前途,便又想起了伏脫冷的計劃,轉而追求泰伊番小姐。但就在這時,伏脫冷被捕了。拉斯蒂涅只好去追求紐沁根太太,因為他不想冒觸犯法律的危險。
他的野心家性格是在伏脫冷被捕,鮑賽昂夫人被拋棄和高老頭之死三幕慘劇之後才完成的。
3、鮑賽昂夫人
鮑賽昂夫人是復辟時期貴族婦女的典型。她出身高貴,是普高涅王室的最後一個女兒,巴黎社交界的皇後。她的客廳是貴族社會中最有意義的地方,誰能在她的客廳露面,「就等於有了一封貴族世家的證書」,在上流社會通行無阻。
巴黎的資產階級婦女,做夢都想擠進去。但實際上她表面雖然顯赫一時,內心卻有衰落的感覺。
她意識到金錢才是社會的真正主宰,唯利是圖即道德原則。但是她自己卻因襲著貴族的傳統和傲慢,詆譽資產階級婦女。可以說,她這個人是識時務的,但又不肯順應潮流。她和西班牙侯爵阿瞿達相愛了三年,她的愛情是真摯的。
但是她的情夫為了要娶一個有400萬陪嫁的資產階級貴族小姐而拋棄了她。因此,她要告別巴黎社交界。臨別時她舉行了一個隆重的舞會,巴爾扎克用無限同情和婉惜來描寫了這個告別舞會的場面。
小說寫到:「鮑賽昂府四周被五百多輛車上的燈照得通明透亮,無數上流社會的人都來送她,猶如古時的羅馬青年對著一個含笑而死的斗獸喝彩。
在金碧輝煌的大廳里,樂隊奏著音樂,她內心卻一片荒涼。在別人眼裡,她身著白衣,安閑靜穆,背地裡她流著眼淚焚燒情書,作著出走的准備。」
巴爾扎克用襯托對比的手法,極力渲染了她退出歷史舞台時的悲壯氣氛,唱出了一曲無盡的輓歌。以後鮑賽昂夫人在《棄婦》中再次被棄。她的悲劇,形象地說明了復辟時期貴族階級的衰落和資產階級的得勢。高貴敵不過金錢,愛情敵不過金錢。
4、伏脫冷
他的真名叫約格·高冷,外號「鬼上當」,他是《人間喜劇》中重要的資產階級野心家形象。在《高老頭》里,他是潛逃的苦役犯,高等竊財集團辦事班的心腹和參謀,經營著大宗贓物,是一個尚未得勢的兇狠的掠奪者形象。伏脫冷很能幹,手下有一班爪牙。
他的閱歷廣,對上層社會很熟悉,看透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的真相。他對拉斯蒂涅一針見血地指出:「強盜和統治者的差別只在於見血與不見血而已。」大資產階級不過是受法律保護的大盜,這個社會有財便是德。
他只要有400萬法郎就是「四百萬」先生,合眾國的公民,誰也不會來盤問他過去的歷史了。他要發展,要以惡對惡,要以不道德對不道德,既像炮彈般轟進去,又像瘟疫般鑽進去,謀財害命,引誘青年,不擇手段地去攫取財富。
他熟悉法典,會鑽法律的空子,從不在落網的時候被判死刑。他很注重江湖義氣,從來沒有出賣過人。他對拉說:「說我是惡棍、壞蛋、無賴、強盜都行,只是別叫我騙子,也別叫我奸細。」連抓他的暗探也說他是條好漢。
他的目的就是再搞20萬法郎,然後到美洲去買200個黑奴,辦大種植場。
這個形象有很大的冒險性。伏脫冷反抗社會,是因為他受社會很大的排擠,野心不能得逞。他研究社會,揭露社會,是為了順應這一套向上爬,只要他向上爬的野心一旦得逞,他便會變成維護現行制度的鷹犬。
這個形象在許多作品中出現。《高老頭》寫他1819年被捕,以後他再次逃走,到西班牙過後又化妝回到法國。在《幻滅》里,他以西班牙神父的面目出現,在《交際花盛衰記》里,他當上了巴黎秘密警察廳廳長,在《貝姨》里他當上公安處處長,爬上統治階層。
據說,巴爾扎克寫這個形象是以巴黎一個秘密警察頭子的經歷作為原形的。伏脫冷這一形象很復雜,他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揭發者,也是罪惡的製造者。巴爾扎克對他的態度也是矛盾的,既把他寫成社會罪惡的代表,加以批判,又欣賞他的灑脫、意氣、能力,通過他的冷嘲熱諷,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批判。
小說中伏脫冷被捕的場面很有英雄氣概,當時在場的畫家說:「把他畫下來倒是挺美的呢!」伏爾蓋公寓的人都同情他,對出賣他的米雪諾小姐都很氣憤,大家對她喊:「滾出去,奸細!」都反對和她住在一個公寓里。像這樣精明強悍的強盜,也敗在金錢手下!
(7)小說高老頭人物分析擴展閱讀:
一、簡介
《高老頭》(法語:Le Père Goriot)是法國小說家、編劇家奧諾雷·德·巴爾扎克於1835年所著的小說,收錄於《人間喜劇》系列小說中的《私人生活場景》章節。
故事背景設於1819年的巴黎。 這本書是巴爾札克對拜金主義最深刻的描述及抨擊,亦為《人間喜劇》系列的代表作之一。
《高老頭》最初是以連載的方式刊登,時間在1834年冬至1835年,被廣泛認為是巴爾扎克最重要的作品。[2]巴爾扎克使用了獨特的寫作手段,即將另一部小說中的角色用在自己的作品當中。
小說也因它現實主義的風格而著名,使用微小的細節來進行人物或潛台詞的描述。小說的背景是波旁王朝復辟,復辟對法國社會影響深遠;個人在社會上取得更高的地位時小說的主題。巴黎城也有自己的特色– 特別是年輕的拉斯蒂涅, 他來自法國南部省份。
巴爾扎克用過高老頭和其他人來對家庭和婚姻進行了分析,並對此表現出了悲觀的態度。小說獲得的評價褒貶不一。有的評論家對作者刻畫人物和細節做出了褒獎;另一些作家則對腐敗和貪婪的描述反唇相譏。
不管怎樣,巴爾扎克的小說被大眾接受,常常被改編為戲劇或電影。它創造出了一個法語詞「Rastignac」(拉斯蒂涅),即巴結權貴、不擇手段地攀高枝的傢伙。
二、寫作背景
1、歷史背景
《高老頭》的開篇是1819年6月,時值拿破崙慘敗滑鐵盧,波旁王朝重回王位。伴隨路易十八歸來的貴族和工業革命所生育的資產階級之間矛盾重重。
在這一期間,法國社會緊綳,底層階級貧窮困苦。有的估算數據現實,大約3/4的巴黎人一年掙不到500–600法郎,無法維持生活的最低標准。
於此同時,這種巨變導致社會流動性成為可能,這在上世紀舊制度內是不可想像的。適應新社會統治的個人有時會從平凡的地位升入社會高層,這令老牌權貴十分不滿。
2、文學背景
1834年,當巴爾扎克開始寫《高老頭》時,他已經寫了一些書,包括使用化名的粗糙作品。1829年,他出版了《舒昂黨人》,這是他第一次使用自己的真名;之後是《劉易絲·蘭勃特》(1832)、《夏倍上校》(1832)、《驢皮記》(1831)。
在此期間,巴爾扎克開始寫了一系列小說,並最後編訂為《人間喜劇》,描述了十九世紀早期法國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一個吸引巴爾扎克的是犯罪。在1828-29年冬,法國改邪歸正的尤金·弗朗西斯·維多克出版了回憶錄,記敘了罪犯的種種經過。巴爾扎克在1834年與他見面,並使用他作為伏脫冷的原型。
三、作者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法語: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原名奧諾雷·巴爾扎克(Honoré Balzac),法國19世紀著名作家,法國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者之一。
他創作的《人間喜劇》(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說,寫了兩千四百多個人物,是人類文學史上罕見的文學豐碑,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網路全書」。
⑻ 《高老頭》中人物分析
高老頭是個在父愛方面失去理智的人 他的兩個女兒過貫了奢侈生活 而丈夫給他們的錢又不多 因此他們一次一次向父親伸手 直至榨乾 我感覺兩個女兒都沒有人性尤其是大女兒
⑼ 高老頭人物形象分析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悲劇的一個縮影。小說主人公高老頭向讀者展示了一份特別的父愛。他把女兒當做天使,樂於犧牲自己來滿足她們的種種奢望。
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單純,而帶著階級的復雜性,他的父愛交織著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的金錢法則。從封建宗法倫理道德觀出發,他認為父女之愛天經地義,「父道」是家庭、社會的軸心;但他又懷著往上爬的虛榮心,把對女兒的「愛」作為攀援名貴、抬高地位的手段,結果,原本高尚的感情變得庸俗、污穢。高老頭的父愛的悲劇,既是個性發展必然結果,也是時代的必然產物。
高老頭的父愛是巴爾扎克的理想家庭形式,又藉以批判了「污穢、狹小、淺薄的社會」,高老頭的父愛並不偉大,但從客觀效果而言,他真實揭示了病態「父愛」產生、發展和終結的社會原因,這一點倒是偉大的。
《高老頭》著重揭露批判的是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小說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為背景,主要寫兩個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麵粉商高里奧老頭被兩個女兒冷落,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的閣樓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會的腐蝕下不斷發生改變,但仍然保持著正義與道德。
同時還穿插了鮑賽昂夫人和伏脫冷的故事。通過寒酸的公寓和豪華的貴族沙龍這兩個不斷交替的主要舞台,作家描繪了一幅幅巴黎社會物慾橫流、極端丑惡的畫面,披露了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喪和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揭示了在資產階級的進攻下貴族階級的必然滅亡,真實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特徵。
老頭對女兒的愛已經超出了常理,高老頭父愛的激情是無限的膨脹,以致到了有悖常理,難以理解的地步。高老頭的悲劇固然是當時的社會造成的,金錢的魔力,無止境的享樂的慾望,摧毀了一切人類的感情,毒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甚至使人變得連禽獸都不如。
⑽ 高老頭人物分析
一、高老頭畸形的父愛表現。。小說中還有大量的語言、動作、行為的描寫,全方位的表現出高老頭超乎尋常的熱烈父愛。語言如,他說:「她們順便對我笑一笑,噢!那就象天上照下一道美麗的陽光,把世界都鍍了金」①116,「你覺得這些小生命每滴血都是你的血,是你的血的精華……她們眼神有點兒不快樂,我的血就凍了。你終有一天知道,為了她們的快樂而快樂,比你自己快樂更快樂。」②130「我愛我的女兒,還勝過上帝愛人類」③130;動作行為如:高老頭偷偷跑到街角去等女兒們的馬車出現,嗅女兒的信紙,吻女兒的腳,用頭蹭她的裙裾。他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只愛女兒的狹小世界裡,別人只有提及和他女兒有關的事情,他的眼睛才會發亮,才會精神百倍,否則他就對周圍的人和事表現出漠不關心,迷迷糊糊,本人也顯得老態龍鍾。這種種現象,刻畫了一個瘋狂愛女的父親,一種畸形的父愛,體現了巴爾扎克所說的「無比巨大力量的感情」。二、高老頭父愛的畸形心理。一個人意識行為上的表現必然決定於他內在的性格心理,高老頭所表現出來的畸形父愛,與他心理狀態上的畸形有著密切的聯系。畸形心理之一:高老頭是巴黎的那種陶里龐人,心裡有一股極高的情感。他娶的老婆是他崇拜贊美、敬愛無邊的對象,他為擁有她而驕傲,他們過了七年圓滿的幸福生活,後來他的妻子不幸早逝,他的高尚的情感受到了一次很大的挫折,他只好將所有的愛轉移到妻子留下的女兒身上,在她們身上實現自己情愛的目標。開始他是滿足她們物質和金錢的需求,只要求女兒跟他親熱一下作為回敬;後來就只希望和她們在一起,想方設法接近女兒,雖然女兒表現出厭煩,但他變異了的父愛慾望發展到極端,無法自控,「好像賭棍離不開賭場」,他心理上無法遠離女兒。此時高老頭對女兒異乎尋常的愛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愛的激情,父愛不再是純粹的父愛,是父愛、情愛的混合,最後竟異化成為一種病態的心理。如他臨死前的自白,「我的嗜好,我的情婦,我的一切,便是兩個女兒」④266。只要能看上她們一眼,聽別人提起女兒,他精神上就感到滿足,甚至他的病也會好起來。他的異常反應讓別人誤會他的女兒是他的情婦,但他絲毫不覺,他已經完全失去自我,他的存在只是為了愛女兒,否則他就會質疑活著的意義。他的這種畸形心理最終為女兒的墮落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畸形心理之二:高老頭是資產階級社會營造者中的一員,和那個時代所有的人一樣,他將金錢看得非常重要,認為沒有金錢世界末日就要到了。他對金錢盲目的崇拜,認為金錢可以買到一切,甚至可以買到女兒的愛。作為父親,由於他的這種病態心理決定了他父愛的內容多半是滿足女兒的物質生活,用金錢來滿足女兒的一切慾望。他沒有盡到一個真正作父親的責任:用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方法教育女兒,使她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他自己節儉,卻縱容地給予女兒奢侈的享受,這種一味地金錢上的給予和寵愛,使女兒們養成了揮霍和向他們的父親索取的習慣,且對他的給予已熟視無睹。他只教會女兒怎樣被人愛,卻沒有教導女兒怎樣去愛別人。甚至為了給女兒找錢,他願意殺人放火;當他無力替女兒還債時,他覺得慚愧死了;手頭沒有錢給女兒時,他說:「不中用了,再不能說是父親了!」在他的人生哲學里,金錢和父愛似乎可以劃等號。就在他行將就木之際,他想的還是賺上幾百萬,繼續買女兒的愛。從高老頭滲入骨髓的對金錢的崇拜,其畸形心理可見一斑。事實上高老頭這種畸形心理是他所處的時代的畸形造成的。高老頭的女兒們變得無情、無恥、喪失道德倫理,成為崇尚金錢的資產階級貴婦,其中固然有社會風氣和社會教育的敗壞作用,但也是因其用金錢換取父愛的畸形心理造成的。三、高老頭性格上的矛盾性。金錢是資本主義新時代的標記,而父愛是過了時的宗法制殘留感情,這兩者構成高老頭的矛盾性格之一。在社會上,高老頭是個資產者,順應時代,追逐金錢,榮升為資產階級暴發戶。可是,在家庭內,卻是個時代的落後者,他在生意上的聰明才智到女兒那裡卻顯得笨拙起來。他還保留著對亡妻和女兒的一片痴情,達到了病態的、瘋狂的地步。他把血親之愛擺到高於金錢的地位上,因而錢盡情絕,這個「父性基督」就象野狗一樣,慘死在公寓里。高老頭的矛盾性格,是濃厚封建宗教觀念的商業資產者的典型,是社會由宗法制向資本主義急劇轉變時代的產物。他的矛盾性格導致了他人生中的悲劇,是一個通曉資產階級生意經卻不通曉資產階級人生哲學的資產者的悲劇。高老頭在臨死前的罵聲中也體現了對女兒的愛,是他矛盾性格上的另一方面。高老頭在見不到女兒時,有幾次「惡狠很」的咒罵女兒,「簡直是些下流東西,流氓婆」;「把她們抓來!叫警衛隊,叫軍隊!」「將來她們的孩子會替我報仇的。」⑤269這些咒罵不能說不狠。但恰恰反襯了高老頭對兩個女兒深深的愛。每次咒罵之後,高老頭馬上就會否認自己咒罵過她們:「誰說的?你知道我是疼愛她們的!」罵過之後想到的是要為女兒上奧特賽掙錢。把女兒的不孝怪罪到女婿身上「是我女婿不準她們來的呀。殺死他們!殺雷斯多!殺紐沁根!他們是我的兇手!」⑥269其實最初高老頭就知道女兒的無情無義,只不過他一直過著自欺欺人的生活。他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每次受到女兒的怠慢之後,內心也很痛苦矛盾,但他不去反省或者不敢去面對,反而千方百計低眉順眼的用金錢去討好女兒,他的這種矛盾性格導致事態的惡性循環,加速了他悲劇性結局的進程。他潛意識里痛恨女兒的不孝,所以當他在最後神志不清時,對女兒惡毒地咒罵;當他清醒時他又回到自己的虛幻世界裡,不可遏止的思念女兒,渴望見到女兒,替她們擔憂。明知他早已被女兒遺棄了,卻不願誠認,他的這種矛盾性格最終使他傷心欲絕,精神崩潰,導致腦溢血爆發,要了他的性命。四、高老頭父愛的悲劇及其原因。若高老頭那甘願舍棄一切只求得女兒幸福的父愛能得到女兒們的些許感動、溫情和回報,那麼這個人物便不是一個悲劇了。而我們看到的卻是高老頭那兩個過慣了奢華生活的女兒永無止盡地搜刮他的錢財,當他被榨乾後便被她們無情地拒之門外。她們過著奢侈的生活,而她們的父親卻在骯臟、陰冷、寒酸的伏蓋公寓中節衣縮食,孤苦無告。小女兒但斐納似乎對父親還存有一絲感情和憐憫,而阿娜斯大齊卻是徹底的冷酷,她甚至不親自去高老頭那裡取她要做衣服的錢,為了她的情人和虛榮將她的父親徹底逼上了死路。但即使是小女兒,也沒有在高老頭將死之時去看望他,他帶著對女兒的愛和詛咒孤零零地死在了伏蓋公寓。高老頭是一部徹底的悲劇,他為女兒耗盡所有資產和最後的一份精力,而他的女兒卻連他喪葬的費用都不肯承擔。若沒有青年大學生拉斯蒂涅傾囊相助,打點喪葬費用,那麼高老頭將會被拋屍街頭。高老頭的父愛,那讓旁觀者和讀者動容的父愛,在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並沒有得到他女兒們的一絲回饋。其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卻遭到那樣無情的對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實質是封建宗法觀念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戰勝的悲劇,是封建宗法制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這一新舊交替時期社會現象的反映。高老頭那堅韌的為女兒無私奉獻的精神,確實有其偉大之處,被稱頌為「父性的基督」。但是探究造成他悲劇的原因:首先是他對女兒不明是非的溺愛,何況父愛已發展到畸形。高老頭對女兒的愛,無非是希望維系小市民那種天倫之樂的生活情趣。他試圖在女兒身上花費大批的金錢來「買」他們的感情「我一向對她們百依百順。小姑娘想入非非的慾望,都給她們滿足。十五歲就有了車!要什麼有什麼。」⑦267為了讓兩個女兒和她們的丈夫都不敢怠慢他,兩個女兒結婚時,高老頭給了她們每人八十萬法郎,使高老頭暫時獲得了「她們家永遠有我的一份刀叉。我同她們的丈夫一塊吃飯。」⑧265臨死前,高老頭還想「擁抱她們」「再看她們一次。」還擔心著「她們的財產遭到了危險,又是落在怎樣的丈夫手裡!」面對不孝的女兒,他還替女兒辯護:求上帝,說女兒一向孝順,「歸根結底,你們沒有罪。朋友,她們是沒有罪的!請你對大家都這樣說,別為了我為難她們。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⑨267在自己被病折磨得「五臟六腑都在燒」的情況下,仍念念不忘「天哪!我死了,誰替她們掙錢呢?我要為她們上奧特塞去,上奧特塞做面條生意。」⑩269對於女兒的絕情,高老頭卻怪罪於兩個女婿「女婿是毀壞女兒的壞蛋,他把一切都污辱了。再不要有結婚這回事!結婚搶走我們的女兒,叫我們臨死看不見女兒。」⑾269臨死前的高老頭仍掙扎著說「我祝福她們,祝福她們」。高老頭在處理家庭問題時,由於對女兒建築在金錢上的畸形的愛而忘了保存自己的金錢的「實力」。要知道,他的兩個女兒是完全由他親手用資產階級道德觀培養起來的資產階級盪婦,她們滿腦子便是「金錢萬能」,所謂的「天倫之樂」、「父女之情」,對她們不過是對牛彈琴,她們的金錢至上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地烙在心底。因此,可以說,高老頭畸形的父愛,是造成其悲劇的原因之一,是自食其果。其次,資產階級社會的利己拜金原則,無情地滲透到家庭的至親骨肉之間。在崇尚金錢萬能的資產階級社會,「崇高的父愛」是斗不過金錢的。資產階級社會是一個追逐金錢的世界,在資產階級那裡,每樁婚姻都是一次交易,婚姻的背後也可能蘊藏著罪惡的陰謀。但裴納為了金錢嫁給了紐沁根,拉斯蒂涅為了金錢去追求但裴納,潛逃苦役犯伏脫冷盅惑拉斯蒂涅謀財害命,娶銀行家泰伊番的女兒維多莉。以金錢為交易甚至還滲透到至親骨肉之間,「資產階級撤下了罩在家庭關繫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就是當時社會拜金主義和極端利己主義典型人物。當高老頭有錢時,他們對高老頭的照顧是「多麼周到、體貼」,「好爸爸,上這兒來;好爸爸,上那兒去。她們家永遠有我的一份刀叉。」⑿265,「她們陪我坐著車子上戲院,我在她們的晚會里愛待多久就待多久。她們承認是我的女兒,承認我是她們的父親。」⒀265他們「恭恭敬敬瞧著我,就像恭恭敬敬瞧著錢一樣。」⒁265當高老頭財產所剩不多而搬到伏蓋公寓時,他在女兒、女婿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先是遭到女兒的白眼,女婿的侮辱,後來竟很難登上女兒的家門,只能偷偷摸摸的看女兒。財產被榨乾後,臨終前想見女兒一面也不可能。高老頭「呼天搶地的哭訴」也喚不回女兒的到來,只能長嘆一聲,說:唉,愛了一輩子的女兒,到頭來反給女兒遺棄。總之金錢毀滅人性,敗壞良心,破壞家庭親情。高老頭是金錢關系的受害者,同時他也是實施者與受害者的統一。五、父愛形象的典型化和其意義 作者巴爾扎克在塑造人物的問題上,主張強調特性,也強調共性;使典型個性化,個性典型化;又說典型人物應該把那些多少和他類似的人的性格特點集於一身。高老頭的性格是典型化的,被稱為近代的李爾王,他的形象塑造在巴爾扎克的諸多作品中具有代表性。高老頭作為巴爾扎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不止是一個人物,而是時代的典型,他不僅是那個時代與時俱進的資產者,有著那個時代人追逐金錢的本能和自私自利的共性,同時他也是宗法制社會父愛的典型。整部小說由高老頭絕望的父愛構成了最強音。巴爾扎克唯心地認為「慾念」是人的基本要素,強調「慾念就是整個世界;沒有慾念,宗教、歷史、小說、藝術都是無用的」,高老頭的「慾念」就是父愛。他又說悲劇的因素也不僅限於個人的性情氣質,而尤在乎淫靡腐化的社會環境。所以巴爾扎克總是把體現某一「慾念」的人物性格放在一定的生活環境中來研究它的具體發展過程,從不孤立起來描寫它。而他要求通過生活環境來塑造人物性格這一現實主義基本原則的確立,又是和他深信人是環境的產物這個觀點相聯系的。對什麼樣的人就安排什麼樣的環境。浪漫派作家通過大自然描寫來抒發人物的內心感受,巴爾扎克則藉助於物質環境的描寫來刻畫人物性格,這是巴爾扎克一個獨創的手法。同時他把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推向了以高老頭的父愛反襯出金錢的罪惡。在高老頭的人物塑造過程中,作者將頹敗、粗俗和寒傖的伏蓋公寓與巴黎上流社會的奢華相對比,並著重描敘了物質環境,如伏蓋公寓、公寓的周圍、城市、街道以及室內裝璜和日常生活用具等。鮮明的對照突出高老頭父愛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