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作者"簡介提問,懸賞10分.
阿累(1909-1987),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葦,江蘇漣水縣人,畢業於上海藝術大學.1931年參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夏返上海從事寫作和翻譯.解放後,歷任湖南革命大學副校長,省文教廳廳長,省委宣傳部部長,湖南大學校長.
B. 熱愛生命(傑克倫敦)小說塑造了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為什麼沒有寫人物名字
只談名字和意來圖2點:
1.個人源理解主人公即傑克自身,也有人說是泛指,不過有過某種經歷的人創作時,總會下意識客串一把男主角,試想用「湯姆」什麼的,多少影響寫作情緒,覺得有另一個人,而用人稱代詞是可以避免這點的。中長篇這種情況就不可能了。
2.作品一般反映的是作者心聲,或者理想中的世界(呵呵玄幻也是這樣),傑克潛意識里推崇的是某種強者精神,生活的艱難讓他抱有危機感,認為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他總是不斷讀書學習、拚命賺錢、思考哲學,希望找到生命意義,盡管最後失敗。「有時候痛苦的不是死,而是生,恰恰是生,是活著本身」,傑克的話證明了他與馬丁同為一體。他幻想著超越,筆下的人物均是他超人哲學的映射,他知道了起點,卻看不到終點。
C. 有關人物
魯迅先生是五四運動中的一代驍將,中國新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D. 魯迅作品中的人物介紹.
1、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描寫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孔乙己,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為小酒店裡人們嘲笑的對象,從而暴露了當時的社會問題。
孔乙己那可憐而可笑的個性特徵及悲慘結局,既是舊中國廣大下層知識分子認為只有科舉一條出路的悲慘命運的生動寫照,又是中國封建儒家獨尊下科舉制度「吃人」本質的具體表現。
2、阿Q
阿Q是魯迅創作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的主人公。阿Q是貧苦農民,受盡剝削壓迫。他原以為革命就是造反,痛恨它,但當看到統治者在革命面前驚慌失措時,便要求參加革命,最終阿Q被殺。
3、瘋子
瘋子,吉光屯人,他不是一般的瘋子,他憂國憂民;不僅如此,他還具有改革者的勇氣和堅定。他敢於去吹熄長明燈,在被群眾欺騙了一次以後,他堅決要自己去吹熄長明燈,闊亭說要代替他去吹,他堅持自己去熄並說現在就去,這說明他辦事很堅決,上過一次當,不會再被騙。
他知道結局——即使吹熄了長明燈,那些東西也還在,但是他陰鷙的笑容說明他內心很深邃,「我知道的,熄了也還在。然而我只能姑且這么辦。我先來這么辦,容易些。我就要吹熄它,自己熄」;在沒有辦法打開大門的時候,他想出的辦法是放火,這是一種暴力革命,即使是革命失敗後,他也依然在喊這句話。
4、陳士成
他是科舉時代沒落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出自魯迅《吶喊》中的《白光》。因為好幾次落榜科舉後最終因為受不了失敗和無人賞識的悲痛,精神而異常失足落水。 從中反映了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殘害和深刻揭露了舊科舉制度對人的毒害。
5、愛羅先珂
《鴨的喜劇》通過蘇聯盲詩人愛羅先珂在池中放養蝌蚪想聽蛙鳴,後又收養小鴨,結果蝌蚪被鴨吃光這一鴨的喜劇,同時也是蝌蚪的悲劇的故事,揭示了生存競爭、弱肉強食的生命規律所折射出的社會現象,委婉表達了人間不可能無所不愛,唯有反抗強暴,才能保護弱者的思想。
愛羅先珂到北京後,一直哀嘆北京如沙漠般的寂寞,所以買了蝌蚪和小鴨以期造就池沼自然音樂打破人生的沉寂,而蝌蚪被小鴨吃掉的結局,暗示了主人公愛羅先珂最後悄無聲息的離去。
E. 介紹一位你熟悉的名人,注意通過人物的語言,具體事例等,突出人物的特點。題目自擬。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樹人,1898年改名為周樟壽,筆名魯迅,字豫山、豫亭,後改字為豫才。[1]出身於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浙江紹興人,與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魯迅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後與《葯》《故鄉》等小說名篇一同收入小說集《吶喊》。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2]毛澤東主席評價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評論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的精神。[3]魯迅是20世紀中國的主要作家,對五四運動後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是中國現代小說、白話小說和近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是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魯迅一生的著作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論文、散文、翻譯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故鄉》《孔乙己》《詩二首》選進二期課改教材初二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風箏》《雪》《藤野先生》《社戲》被選入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本,《故鄉》節選進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
F. 分析《罪與罰》主人公拉斯科爾尼科夫的形象,試論小說的主題思想
揭露19世紀60年代俄羅斯社會兇殘不仁的最強有力的文學作品之一
非理性的知覺描寫和意識流的運用是現代西方意識流描寫的開端
世界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19世紀的不朽名著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罪與罰》是他的一部卓越的社會哲理小說,它的發表標志著他藝術風格的成熟。小說成功地反映農奴制改革後,資本主義的發展在俄國生活的各個方面,探討了貧窮與犯罪等社會哲理問題,但小說也暴露了作者世界觀的全部矛盾。小說於1866年一發表,立即引起強烈的反響,使作者獲得世界聲譽。
《罪與罰》是一本好書,但不是一道好菜。它會讓幸福單純者突然間笑容凍結,吃不下、睡不好。《罪與罰》所傳達的是一種空前的緊張和極度的痛苦,即使是相隔百年,那字里行間的意境,也仍會隨著書頁的翻動將脆弱的心再度揪緊。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非凡的藝術力量塑造出來的形象深深地印在所有讀過他的作品的人心中。《罪與罰》是世界文學中的不朽作品,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值得一讀再讀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偉大的天才,就藝術描寫力來說,只有莎士比亞能與他相媲美。
--高爾基
讀《罪與罰》會有一種壓抑得內心想呼喊的心境。陀氏的作品在今天世界各國久傳不衰,原因在於它展現了人慾橫流的世上,人們受苦死亡、到處奔突的生活,傳達了那種瞬息萬變、惶惶不安的社會氣氛,那種能夠找到一個安身立命之地的普遍願望。同時在藝術上,陀氏強化了主體意識,使幻夢般的變化、難以捉摸、要死要活的緊張轉折都成了描寫對象,從而在世界藝術中獨樹一幟。
--著名教授 錢鍾文
《罪與罰》絕對經得起最挑剔者的細讀,拉斯克里涅科夫關於"超人"理論的幾段表白值得反復推敲。地主司維特里喀羅夫等人物在小說中的突然出現和奇特的行為使作品自始至終充滿緊張之感,這種人物設置和情節安排值得仔細研究。
--《世界文學史》
《罪與罰》是一部心理小說。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這部小說中的種種非理性的表現和反傳統的手法,為後來的現代主義創作方法開了先河。
--著名翻譯家 張鐵夫
站在20世紀面前的文學先知
當尼采看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後,他跟朋友說他受到很大的震撼與感動。這兩個深深影響20世紀的思想家、文學家從未碰過面,但是對時代的不安思索卻有非常多的共通之處。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中,男主角拉斯克里涅科夫以其聰明絕頂卻與世隔絕的頭腦建構出一個學說:超凡偉人往往有犯罪的天性,因為他需要建構新制度,這種建構勢必帶來毀壞;也因此,偉人的犯罪是合理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透過《罪與罰》中的對話,先知卓見地提出他的質疑:罪惡真的只是社會問題引發的嗎?還是在人性深處尚有其他邪惡是導致犯罪的因子?犯罪跟社會體制的不完善真的是等號相關?拉斯克里涅科夫顯然不相信改善社會制度之路,他認為這世界就是需要偉人,偉人配擁有權力,偉人也夠資格在破而立的過程中犯罪。他舉的例子就是拿破崙。
尼采說《罪與罰》引發他的感到震撼的因素當然很多,但讓我們稀奇訝異的是拉斯克里涅科夫的確說出尼採的"強力意志"觀點。在尼採的"強力意志"觀點底下,人類的確是有上等人下等人的階序的,只是這階序不是用道德價值來區分,而是用強力意志來區分。在這樣的區分底下,敢有大膽的支配力、敢有大膽的實現自我主張,就是強人。反之,犧牲奉獻無我的道德宗教精神,是頹廢的、懦弱的、奴隸的下等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完全沒有與尼采接觸的背景下,能夠透過普遍彌漫的各式各樣的紛陳學說,預先透過拉斯克里涅科夫指出"偉人的福音"觀點與尼采相應,這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尼采同被評為"時代先知"的原因。
這是網上評價這部作品的一些資料。就拉斯克里涅科夫這一人物來說,結合作者本人所受到的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來分析,便可准確把握了。
G. 推薦幾本書
看到3456樓的推薦的都8錯吶,不過尼采弗洛伊德我完全都讀不下去,像讀意識流一樣,看的我內心疲憊不堪,棄在前幾頁N久都懼怕翻起來。那個,我再補充幾本好了
小王子 呵呵,寫給大人看的童話,看得人內心柔軟到不行
傲慢與偏見 人生的一種態度吧,不要以初次印象定義人的品性
瓦爾登湖 人生哲理意味富含
麥田的守望者 塞林格的書,少年的心聲,現實主義豐盈
至於村上春樹的新書1Q84 BOOK 1 ,我還沒讀,不過按評論來看,應該也是值得一讀。挪威的森林看了好多年,說實話好多情節都忘掉了,但確實刻畫的很深,部分人的青春如此真實
杜拉斯的情人寫得很用心,真的很不錯,王道乾老師譯得很成功
川端康成的千隻鶴雪國,心理的描寫很成功,讀得我內心抑鬱不已
另外補充下張愛玲的小團圓,繼承她一貫嘲諷的細膩工筆
推理小說福爾摩斯大家都很爛熟嘛,達芬奇密碼很吸引人,這類書的通性
至於如今的作家,我也很喜歡韓寒,雜文很犀利,小說推他的國吧,讀到「你會發光,應該飛在我前面」眼淚一下子掉下來來著。但是說起雜文的高度來,我也只能想到魯迅了,笑。。。
呵呵我又回來想說下這些不同的見解 O(∩_∩)O~
張愛玲的書確實很吸引人,那種不同時代的錯差感,小資情調,正所謂無法見證才想體會
圍城 婚姻像座城,牆里的人想出來,牆外的人想進來,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的群像
飄 南北戰爭的美國農場主為背景,斯嘉麗形象很飽滿,電影拍得也很成功呢,情節壓縮的很好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推第二譯者韓少功的譯作。生活中人的偽作,媚俗很深刻的一一得到體現。
生活在別處 人的不滿足感,總在渴望別處的美好而忽略眼前的美好。
以上兩本都是昆德拉的名作,哲學意味很強
人生只如初見、思無邪、當時只道是尋常。安意如,呵呵我看是為掃自己盲的,知識點很多,行文隨意自如,值得一讀。
花田半畝 田維,一個美麗女孩最後的生命獨舞!看了後人確實很有感悟,或者說我現在多麼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狼圖騰 推薦一下
三毛的夢里花落知多少和撒哈拉的故事也推,對荷西的懷念,那細細密密的情感感人至深
張小嫻和亦舒的言情也都很別具一格,印象很深的是亦舒筆下的女心理師,如果牆會說話名字很深刻。
京華煙雲 林語堂。裡面姚木蘭很大氣,我很喜歡她,書只讀了一部分,不過看了電視劇
武俠小說 金庸、古龍、梁羽生、還珠樓主、宮白羽、向愷然很知名,可惜我大多都是看電視劇,讀得不多也不知道該推那本
四大名著不說了,另我覺得你如果喜歡,讀下二十四史也很有幫助的
H. 冰心的小說《超人》中的主人公是怎樣的人
《超人》中的主人公是一個冷心腸的知識青年何彬。他認為「世界是虛空的,人生是無意識的」,「愛和憐憫都是惡」,人和人的關系只能是「互相遺棄」,不是「互相牽連」。
有一天晚上何彬聽到一個叫祿兒的孩子在病中的呻吟,忽然「想起了許多幼年的事情——慈愛的母親,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以後每個晚上何彬聽到祿兒的呻吟,就想起了許多的往事,睡不好覺,煩悶得很。何彬為了不聽到祿兒的呻吟,從而拒絕母愛、宇宙和人生、愛和憐憫,而給祿兒醫葯費。祿兒很感謝何彬的恩德,所以去拜訪何彬,可是何彬不理睬他。於是祿兒給他送去了花和信,信中寫道:
「我有一個母親,她因為愛我的緣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親么?她一定是愛
先生的。這樣我的母親和先生的母親是好朋友了。所以先生必要收母親的朋友的兒子的
東西。」
何彬受到祿兒的純朴、天真的啟發和感召,不禁哭起來。何彬明白了:
「世界上的母親和母親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兒子和兒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
牽連,不是互相遺棄的。」
往事的記憶,母親的愛和孩子的天真,深深地震動了一個厭世的、冷心腸的青年的心。 《超人》是《世界上有的是快樂……光明》的延續,它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的知識青年的悲觀厭世的態度,提出這樣的社會問題。所以我認為《超人》也是「問題小說」⑥當時很多「問題小說」是「只問病源,不開葯方」的。但是冰心從「想做一篇樂觀的小說」出發,寫出了給讀者提供解決問題的鑰匙——那就是「愛」——的「問題小說」。
《超人》是表現冰心的「愛的哲學」的代表作,也是冰心早期作品的高峰。
I. 有誰知道「代望舒,徐志摩,艾青,魯迅,巴金,梁啟超,夏衍」相關的知識,就是人物的一些簡介
戴望舒(1905.3.5~1950.2.28)現代詩人。又稱「雨巷詩人」,中國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戴望舒為筆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夢鷗。筆名艾昂甫、江恩等。 浙江杭縣( 今杭州市餘杭區)人。曾赴法國留學,受法國象徵派詩人影響。
徐志摩(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美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艾青,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華人。中國現代詩人。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
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漢族。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入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巴金原名李堯棠,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巴金晚年提議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館。
梁啟超,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夏衍,原名乃熙,字端先,漢族,祖籍河南開封,生於浙江省餘杭縣彭埠鎮嚴家弄。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中國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文學藝術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1995年2月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5歲。代表作品《賽金花》《秋瑾》《包身工》《上海屋檐下》等。
J. 急需冰心《超人》的故事簡介!
在超人這個故事裡,冷心腸的青年何彬,原來是信奉尼採的超人超人哲學,但終為祿兒的行為所感動,在「母愛」和童心的夾擊下,轉而虔信「世界上的母親和母親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兒子和兒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牽連,不是互相遺棄的」。
在小說的開頭作者就給主人公下了一個這樣的定義:何彬是一個「冷心腸」的青年,他不理人家也不和人家輕易的打招呼。我們可以隱約看到似乎只有他是冷的,是他不願去接近人家,人家其實並不排斥他,這里也為後文祿兒的那束花和祿兒母親的感謝埋下了伏筆。緊接著作者有說,何彬永遠得不著一封信。看到這里我就想,就算他沒有朋友,難道他也沒有母親嗎? 他害怕「生氣」,所以杜絕一切有生氣的東西,「凡帶一點生氣的東西,他都不愛」;他有知識,「書架上卻堆滿了書」,這在後面他的那段尼采論中也看的出來;但是他看書只是為了打發無聊的時間、無聊的人生而已,「隨手拿起一本書,無意識的看著」。他的生活就像一個謎,沒有親人連母親都沒有,卻似乎受過好的教育讀國很多的書。
文章的前三段冰心先生娓娓的把何彬介紹給了我們,從外在整體的感覺到他的思想他的感受。短短的三段我們就可以看到他清麗的文風,像他形容何家裡冷清,他寫到「屋裡連一朵花,一根草,都沒有,冷陰陰的如同山洞一般」,讓讀者既能感受到何家裡冷清的氣氛,又不會覺得文字很生冷,反而覺得非常的干凈、舒適。
然後小說出現了另一個重要人物,祿兒。祿兒是聲音先入為主,「這痛苦的聲音,斷斷續續的,在這沉寂的黑夜裡只管顫動」,一個「顫動」讓這個還沒有出現的主人公活了過來,描寫的非常形象,這就是個善良天真的兒童啊。就是為了這個聲音,我們的主人公何彬沒有睡著,他想起了「慈愛的母親,天上的繁星,院子里的花」,注意這里是「慈愛」的母親,他原來也是會用這個詞的!他原並不是這樣冷心腸的!他也有過母親有過童年。在人最孤單最寂寞的時候總是會最容易想起母親吧,這是母愛的力量吧。漸漸的文章的主題快出來了,愛的哲學。
第七個早晨,何終於忍不住了,問程姥姥病人的情況,然後為了讓自己清凈給了他一張可以改變他一生的重要的鈔票。日子慢慢的過去,似乎一切都沒發生,只是他會不經意想起母親,雖然他在竭力的躲避竭力的想做超人。
終於祿兒登場了「仰著黑胖的臉,在門口張著,幾乎要哭出來」,寥寥幾筆一個憨厚可愛的形象躍然紙上。被拒絕的他似乎並不放棄。這也是愛的一種吧?當何睡覺的時候「忽然聽見自己的門紐動了幾下,接著又聽見似乎有人用手推的樣子」,但他「不言不動,只是靜靜的卧著」,他是對周圍的東西漠不關心還是沉浸在自己的母親的回憶之中呢?
第二天,他「自己關著門」忙了一天,好一個關著門,不關著門怎麼算何彬呢?看下面何彬讓祿兒買繩子時,祿兒的一系列的表現:「在對面門後藏著呢」「趔趄的走過來,歡天喜地地接了錢,如飛走下樓去」「跑的通紅的臉,喘息著走上來」,祿兒非常的孩子氣、激動、善良,滿身心都洋溢著愛的光芒,他把幫助何看成是一個很光榮很自豪的事,想用盡全力去愛他,也許也正是這一種毫不掩飾毫不做作的愛打動了他吧。
在夢中,何彬又碰見了他的母親。這里有一段很完整的夢的描寫。夢的過程描寫的非常細致,非常的形象,這也是冰心的風格吧最能把握細膩的地方。夢很朦朧所以不會很有條理,但是母親的形象卻隨著夢的深入逐漸明晰起來。看「緩緩走進一個白衣婦女,右手撩著裙子,左手按著額前,走近了,清香隨將過來,漸漸俯下身來看著,靜穆不動的看著,目光里充滿了愛。」這是埋在心了的情景了吧?這是幻想了很久的相會吧?愛的哲學喚醒了他。「母親啊,,我要坐起來在你的懷里,我們只是互相牽連,永遠不互相遺棄」「母親啊,別走,別走……」「十幾年來隱藏起來的愛的表情,又呈露在何彬的臉上,十幾年來不見點滴的淚兒,也珍珠般散落下來」,全是因為那雙愛的眼睛。愛喚醒了他,母愛和友愛。再怎麼冰冷的心在愛的熾熱前也會融化的。
何醒來後看到了一藍金色的花,這有著陽光般顏色的花是否也像一束陽光照進了何彬冰冷的心呢?看完了祿兒的信何彬什麼定力都盡了,全因為那一句「先生也有母親嗎?他一定是愛先生的,這樣我的母親就和先生的母親是好朋友了」。
最後何彬帶著那一藍花和滿腔的愛離開了,在他的信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不再孤獨了「世界上的兒子和兒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牽連,不是互相遺棄的」,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一個才華橫益的充滿生機青年又回來了。看到最後也許我們都會會心一笑的感嘆,有愛真好,我們都不要做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