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回到明末當海盜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回到明末當海盜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第一卷 第二章 回到明朝當海盜
「難道政府對你們不管嗎?」徐超前懷疑的問到。
「政府?神仙指的可是朝廷嗎?朝廷哪裡有賑災呀,非但沒有,那些鎮守公公還催交稅款,否則我們也不會背井離鄉的到海上討生活呀。」大當家身後的那個瘦小子說到,說著竟小聲的哭起來了。
「朝庭,公公,難道我是遇到傳說中的穿越了?」徐超前想了想說到:「現在是什麼朝代,哪個皇帝?」
海盜們見徐超前發了一會兒呆,然後問出這樣有些傻傻地問題都是一愣,但不敢違背他的話,大當家立即說到:「神仙,本朝現在是大明朝,而皇帝是誰小民卻不知道,不過聽鄰村的老頭說今年是萬曆四十五年。」
萬曆四十五年?對於喜好歷史的超前絕對不陌生,因為兩年後也就是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薩爾滸之戰,明朝對清徹底的陷入了被動防禦,直到明朝滅完。現在離明朝滅亡還有30年不到的時間,自己應該做什麼呢?是象很多小說里的主人公一樣,身子一擺,王八之氣噴了出來就會有許多……
Ⅱ 大明海寇的小說簡介
大明末年,身臨亂世之間,時勢造英雄,好男兒自當拔刀奮起,嘯聚大海之上,縱橫天地之間!寒風新作,明末風雲第二部之大海篇
Ⅲ 鬧書荒了,哪位能推薦和篡清類似的,要文筆和情節好的
[穿越歷史] 《大宋帝國征服史》作者:cuslaa(童穿金手指種馬爽文、善謀、先海外稱王再造大勢登基)【2.8M】
文案:
十字軍追逐著聖戰的輝煌;
薩拉丁要守衛真主正義的榮光;
燦爛了五百年的阿拉伯帝國尚在苟延殘喘;
恐怖的惡魔則已在大陸東側的北方草原上開始醞釀;
而不同於西方,東方文明在此時正發出歷史上最璀璨的光芒。
我們的主角越過千年的障礙,在時光的長河中逆流而上,
在經歷了最初的慌亂和迷茫之後,他不禁在想:
他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
文明還是滅亡?
[穿越歷史] 《伐清》作者:灰熊貓(身穿、節操滿滿、非種馬爽文、詼諧復國強軍改革)【5.13M】
文案:
永曆十二年底,南明最後一個朝廷的最後時刻,滿清席捲天下之勢似乎已經不可阻擋。
李定國,永曆政權的最後保衛者,憂死異鄉;
鄭成功,漢家衣冠的最後堅持者,遠走海外;
天下皆降闖不降,即使只有幾十個人時也會拒絕滿清的最後一次勸降……
萬里江山盡墨,海內群豪全滅,再不是充滿希望的戰爭,只剩餘絕望的殊死抵抗。
強大的敵人,孤身一人的穿W越者何去何從?
即便能洞悉歷史又有何益?
是漂泊出洋另圖再起,還是背靠大海做殊死一博?
洶涌而來的百萬敵軍如怒海狂潮、無邊無際,手中的一隻孤劍又該如何抵擋?
[穿越歷史] 《奸雄天下》作者:大羅羅(魂穿宋末種馬、娶公主戰爭稱帝、科技強國稱神)【5.43M】
文案:
奸乃奸惡,雄乃豪雄。
治世為權奸,亂世為梟雄,身處末世,則為天下之仰望,是為奸雄。
因為一場事故,某大型遠洋輪船二副陳國棟拋下大好前程,魂邁千年,穿越到了天下將亡而未亡的南宋末年。
前方是鐵馬金戈,身後是萬丈深淵,放眼寰球,又是大有可為之世,且看一代奸雄陳德興如何在狂瀾即倒之時,力挽民族的千年沉淪……
[穿越架空] 《大奸雄》作者:磕蹦(穿越架空隋朝、心黑手狠、系統、種馬、武俠、爛尾)【3.5M】
文案:
【簡版一】: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簡版二】:汝妻子吾自養之,汝勿慮也。
……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結果,前軲轆不轉後軲轆轉——跑岔劈了。
吳凡攜帶「大奸雄養成系統」,來到一個被董卓扭轉歷史已五百年後的平行時空。時為大隋帝國統治時代。很不巧,他還是個被稱作朝廷鷹犬的鷹揚衛小旗。
故事,由此展開。
[穿越歷史] 《春秋小領主》作者:赤虎(身穿頂替趙氏孤兒、金手指力大無窮、種馬、爭霸、發展生產力)【3.76M】
文案:
春秋時代,是中華文明的根源,因為中國一半以上的姓氏都在春秋形成,一半以上的成語形成於春秋時代,我們文化的始源也在春秋……因為有了這段歷史,才給我們留下了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遺產。
一個偶然的原因,某男穿越來到春秋,成為一個春秋時代的封建小領主。
他是幸運的,因為他來到這個偉大時代……的霸主國,成為一名衣食無憂的小貴族,稍稍一努力就能成為掌握話語權的「貴人」,他擁有自己的領地,自己的私軍,自己的家臣團……
然而,他也是不幸的,因為在這個動盪的年代,公卿之間的爭斗從來都是血淋淋的,失敗者被抄家滅族,而晉國的公卿廝殺,慘烈之處尤為這時代之最。
不幸的是,這名穿越者所化身的正是傳說中的「趙氏孤兒」……
[穿越歷史] 《大明海寇》作者:寒風拂劍(身穿明末、種馬、海盜起家、稱帝、金手指:力大、先進技術)【7.38M】
文案:
大明末年,身臨亂世之間,時勢造英雄,好男兒自當拔刀奮起,嘯聚大海之上,縱橫天地之間!
[穿越歷史] 《大宋金手指》作者:聖者晨雷(童穿宋末未被選中繼位的宋理宗、強國爽文、種馬、奮斗、培養班底)【3.2M】
文案:
當野蠻即將摧毀文明、愚昧即將代替智慧的時候,一個現代人如何用金手指改變歷史進程,在中華文明的基礎上建立起全球秩序。
[穿越歷史] 《明末風暴》作者:聖者晨雷(強國、戰爭、稱帝、種馬)【4.62M】
文案:
崇禎五年。 俞國振拔出了刀:凡阻礙華夏前進者,皆殺無赦!
[穿越歷史] 《竊明》作者:大爆炸(微YY種馬、明末爭霸、戰神、剿倭寇、平西南、滅女真、後記稱帝了)【2.7M】
文案:
英雄身負朝野海內之望,魔王胸懷席捲六合之志。
戰必勝、攻必取,中興大明,開萬世太平——英雄簡在兩帝之心。
言必行,行必果,名揚天下,收四海之心——魔王且行叵測之謀。
屍骨漫漫鋪就帝王路——流不盡的英雄血,殺不完的仇人頭。
……
率師伐國,執其君長問罪於前……吾勝而為王,汝敗而為賊……
……
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權……朕之一生行事,無須向你解釋
[穿越歷史] 《三國之蜀漢我做主》作者:三七開(微YY、種馬、金手指:慧眼識英才、穿越劉備嗣子15歲劉封、劉禪出生後逃出城單干、對異族心狠手辣滅族亡種、稱帝)【6.5M】
文案:
重生三國。成了阿斗的便宜哥哥劉封。他能眼睜睜的看著阿斗那小子把蜀漢大好江山讓給別人嗎?
當然是不能。蜀漢大好江山是無數個豪傑一起打下來的,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一個個耳熟能詳,威名赫赫的人物一起造就的輝煌。
豈能拱手讓人。
蜀漢的國運,就讓我來做主吧。
[穿越歷史] 《三國之袁家我做主》作者:臊眉耷目(魂穿袁紹嫡子袁尚、詼諧幽默搞笑爭霸種馬爽文)【5.1M】
文案:
重生在三國,成了袁紹的第三個兒子袁尚,該巧不巧的竟還是在官渡之戰中!
此時的官渡之戰已經接近了尾聲,許攸已經叛逃了袁紹,烏巢的糧草彈指間要被燒,張頜高覽即將投曹,田豐被下了監獄,沮授被困在車牢,七十萬大軍彈指間灰飛煙滅,四世三公家族的衰落註定逃無可逃?
穿越了回三國,袁尚的腦袋還會順著歷史被獻給曹操嗎?
答案是,絕對不行!
官渡之戰的結果和沒落的袁家一族,就由袁尚來力挽狂瀾。
[穿越歷史] 《唐磚》作者:孑與2(身穿、種馬、重情、強國、封國公、唐朝第一聰明人、文風輕松後期微虐HE)【8.66M】
文案:
夢回長安,鮮血浸染了玄武門,太極宮的深處只有數不盡的悲哀,民為水,君為舟,的朗朗之音猶在長安大地回繞,異族的鐵蹄卻再一次踏破了玉門關,此恨何及?
墳墓里的李世民眼見子民塗炭,該發出怎樣的怒號?欄桿拍遍,只能見九州陸沉!
胸中也充滿郁悶之氣,恨不能跨越歷史長河,摘飛星,攬日月,讓乾坤倒轉。
也罷,耳聽得窗外鬼鳴啾啾,秋雨婆娑,剪一枝禿筆,為李唐盛世延篇,去掉陰暗的部分,我的大唐沒有悲哀,只有金戈鐵馬的豪情,氣吞日月的帝王,百戰浴血的猛將,高冠博帶的高士,溫婉賢淑的皇後,父慈子孝,盛世延綿,這是我的大唐,我的《唐磚》。
。。。。。。。。。。。。。。。。。。。。
作者自定義標簽:輕小說、生存、生活
[穿越歷史] 《晚明》作者:柯山夢(和好友身穿明末、海盜起家、種馬、戰爭、稱帝)【4.35M】
文案:
天啟七年(1627)元月,新即位的後金汗皇太極派遣大軍侵入朝鮮,擊潰東江鎮,逼迫朝鮮簽訂兄弟之盟,
二月澄縣民亂,陝西大地危機四伏,四月後金軍回到沈陽,對遼西虎視眈眈,寧錦大戰一觸即發。
各地災亂頻仍,官紳勾結,無數不堪壓迫的農民逃離家園,土地荒蕪,走過259年的明王朝內憂外患,大亂將起。
就在此時,一個臉皮極厚的辦公室主任,和一個只會寫程序的宅男技術員,兩人赤條條來到末路的大明。
「不,我要爭霸天下,給中華不一樣的歷史。」–陳新
「我是不會,但只要給人民自由,他們會創造一切。」–陳新
[穿越歷史] 《我是秦二世》作者:華夏九洲(知人善用、輕松詼諧、種馬、微YY)【3.9M】
文案:
一次莫名的地陷,讓他取代秦二世;
人家穿越都是美女大把,奇遇連連,而我卻要為活命而擔憂;
除趙高,收李斯,救蒙氏兄弟;
平六國遺族復辟,看天下風雲;
抵月氏,拒匈奴,盪平高句麗;
天下我有,美人怎能太少。
奪虞姬,搶戚夫人。
呂雉?額,早就跟老劉暖被窩了。
艷後還沒出來,找個埃及王後做情人也不錯。
泱泱華夏,唯我大秦。
[穿越歷史] 《武唐攻略》作者:府天(嬰穿為武媚娘次子、率性重情、家人和睦、種馬)【4.5M】
文案:
賊老天,你居然讓我成了武則天的兒子!
呸,攻略我有,何懼武唐!
醉卧疏狂高歌,笑看美人紅袖。
一時多少英豪,皆入吾之彀中。
五花馬,千金裘,但求章台謀一醉,仗劍遙指蓬萊宮。
[穿越明末] 《金鱗開》作者:美味羅宋湯(嬰穿崇禎朝太子、復興強國、非種馬、不完美結局)【4.27M】*
文案: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磧里角聲搖日月,回中烽色動樓台。
陵園白露年年滿,城郭青磷夜夜哀。沙場晝夜多風雨,人說太子鐵騎來。
一個成熟的職業經理人,重生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從不接受失敗的靈魂,因此掀起了復興大明的風暴。
從這一刻起——
讓別的民族瓜分大地和海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皇皇大明也需要更多的土地來陣列自己的大炮!
[穿越明末] 《永曆大帝》作者:樓主大大(身穿明末被誤認為皇帝、爭霸、虐日本、種馬)【3.5M】
文案:
永曆皇帝,江湖人稱『跑得快』。據說跑功十分了得,曾創下從湖南跑到廣東,廣東跑到廣西,廣西跑到雲南,雲南跑入緬甸的記錄,但是這一次,因為歷史的機緣巧合,他不跑了!
修兵甲、重生產、開貿易、威懾緬甸、揚威南洋、誓師北上、驅除韃虜、反清復明
但還有一個甲子,這個迷人的時代,就要毀滅在異族的鐵蹄之下……這到底是因為什麼,有沒有倖免的可能?
一隻蝴蝶,穿過千年的時空,來到了這個流光溢彩的時代,帶你閱盡市井的繁華,帶你『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帶你與最頂尖的傢伙把酒言歡,帶你找到所有的答案。
只是不知他扇動小小翅膀,能為這個世界,帶來多少改變……
Ⅳ 找本小說,求書名。主角穿越到海賊,組建曉組織,吃了暗暗果實。是本老書了
大明海寇大明海寇大明海寇大明海寇大明海寇
Ⅳ 求穿越類軍事小說,男主角從現代穿越到古代,用現代科技征戰天下或利用現代科技使古代實現現代化,
1、《天下節度》:主人公在唐朝中扮演了一個節度使的形象,在太平盛世節度使可以管理好一個城池,屯糧屯兵為國家危難之時做准備,各個節度使都立地為王不聽號令,是一個亂世。而主人公作為其中之一的節度使,他是否能脫穎而出,消滅其他的勢力。
2、《狼煙起》:主人公穿越後直接成為一代君主,當時他處在一個亂世,各方諸侯都立地為王。但主人公並不是自私的,他想讓國家恢復到先前統一的樣子,立志要恢復國家最初的模樣。經過無數的謀略和戰爭,總算完成戰國統一。
3、《葬明》:故事背景是設定在明朝末年,明朝末年既有外敵相威脅,也有內亂相擾,而主人公作為一個穿越者,想要維持明朝的統治就要先安內再除外。主人公自己成立了一個軍隊,名叫刑天軍,戰力威猛,軍紀嚴明,為明朝守住了最後一次太平盛世。
4、《大唐軍魂》:主人公穿越到了唐朝時期,作為李靖的孫子來到了這個朝代。主人公先前是現代特種兵的一個將領,來到大唐之後,他進一步的調教大唐的軍隊,軍隊所向披靡,歷戰不敗威名揚於天下。最終鑄成了天下強盛之致的大唐帝國。
5、《夏鼎》:宋朝還沒立足中原起來,當時是五代時期有各個國家。各個國家都各自搶地盤不顧百姓生死。而主人公為大夏效力是大夏的一方將領,主人公穿越到那個亂世,看主人公是如何一統天下成就大業的。
Ⅵ 請問一下誰能給我講一下在明朝抗倭期間,葡萄牙人的態度發至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西方依次崛起的海洋強國,都在實踐中認識到,流動的海水無法讓人駐足,要永久留在某一海域必須建立海上據點。這些國家在美洲、非洲和亞洲的東印度群島都這么著,來到中國自然也不會例外。這也是葡萄牙人進來以後,給中國沿海形勢帶來的最大變化。以往前來騷擾的海盜,不論人多人少,只在沿海一帶搶掠糧食、財物和男女人口,一般搶了就走,並不停留,更不敢輕易深入內地。大多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一擁而來,也一鬨而散。葡萄牙人一來,直闖地方官府,進宮求見皇帝,擺出既來之則安之的架勢。盡管這些兼有海盜和海商兩重身份的葡萄牙人一再被地方官府拒絕,或被駐軍驅趕,欲在中國拿下通商據點的念頭,始終如一,從不放棄。
葡人最先看中的,是浙江寧波附近一個名叫雙嶼的海島。該島重巒疊嶂,樹木蔥蘢,地勢險要,明初整飭海防,專門派出官兵在此駐守。此後天下承平日久,朝廷武備廢弛,島上原有駐軍不知不覺消失,只保留在地方官府吃空餉的花名冊里。兩個本地海盜頭目,一個來自福建的李光頭,一個來自安徽歙縣的許棟,乘虛而入,占島為王。葡寇和倭寇如蒼蠅逐臭,聞腥即至,三股勢力很快在此合流。他們既統御海上的不法生意,所有駛往海外船隻都控制在其手中,一切走私販私活動也都由其包攬;同時,又明火執仗當強盜,劫掠浙江、福建沿海富裕村鎮,甚至攻州掠府,對抗官軍。本地一些「富戶大姓」欲從中分肥,不惜投靠這個中外盜寇聯合體,有的為其打掩護,有的為其通風報信,踩點指路,窩贓銷贓,鬧得閩、浙沿海一帶雞飛狗跳,老百姓生命財產沒有安全保障。
嘉靖二十六年( 1547年 ),南贛巡撫朱紈奉旨赴浙江剿寇,並提督福州、興化、漳州、泉州、建寧五府軍務。他來到浙東,看出葡寇、倭寇和本地海寇結成勢力盤踞雙嶼,是閩、浙沿海禍亂之源,決定拿雙嶼開刀,一舉搗毀這個大匪窟。他先命一名副將掃清外圍,逐步將雙嶼圍困起來,等待時機收網。島上盜寇有恃無恐,竟派人與剛剛抵達寧波城內的日本貢使互通款曲,企圖里應外合,打明軍一個措手不及。朱紈截獲匪首密信,正好將計就計,深夜發動奇襲,將這匪窟踹了個底朝天。在雙嶼圍剿戰中僥幸漏網的李光頭逃回福建,不久又夥同一幫葡萄牙人在自己家鄉作亂,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朱紈帶兵趕到福建,在閩、粵兩省交界的招安將李光頭及96名葡盜捉拿歸案,應受害百姓所請通通斬了。本地一幫與中外盜寇有染的人,在雙嶼之戰後驟失重利,無不懷恨在心,正伺機進行報復。此時,給朱紈安上「擅權濫殺」種種罪名,由一些地方官員出面,買通大奸臣嚴嵩,讓嘉靖爺下旨「系獄論罪」。朱紈不甘受辱,憤然自殺,留下一聲長嘆:「剿外國盜易,剿中國盜難;剿濱海之盜猶易,剿衣冠之盜猶難。」
接替朱紈提督東南沿海軍務的都御史王紓,深知盜寇內外勾結之害,索性集中打擊勾結葡賊、倭寇的大小內奸,嚴密監視里通外國的「衣冠之盜」,外寇因此難以摸清岸上虛實,經常一登岸便陷入滅頂之災。葡人在閩、浙的落腳點相繼被朱紈拔除,又懾於王紓所部咄咄逼人的態勢,不得已退出閩、浙,輾轉回到廣東境內。但葡盜與別的盜寇有所不同,除殺人放火、姦淫擄掠,還把在非洲販賣黑人為奴的惡習帶來,擄掠中國人口,進行轉手倒賣。他們急於在廣東找塊牢靠地盤,囤積贓物,也囤積人口,靠近廣東沿海的澳門島,很快就成了他們的重點目標。
澳門在明代稱為「壕境」,有時也寫成「濠境」,本地人多稱為「蚝境」。這里沿海一帶盛產生蚝,生吃和煲湯皆稱美食中的一絕,相傳還可滋陰補陽,男人吃了壯陽,女人吃了美容,粵人無不喜好這一口。由此看來,「壕境」應是「蚝境」。澳門原屬廣東香山,即現在的中山縣,因此也被稱為「香山澳」。葡人究竟怎樣登上澳門島,並如願以償將其變成殖民地,直到上個世紀末才回歸祖國懷抱。歷來流傳的說法很多,而所有的說法都證明了葡萄牙殖民主義者既狡詐又執著,辦任何事情不達目的不罷休。
有一種說法,葡人曾以距澳門不遠的某小島為駐足地,但嫌地盤太小,海上往來障礙甚多,無法滿足其日益增大的胃口,因而打起了佔領澳門的主意。但因其劣跡斑斑,「佛郎機」這名字幾乎成了魔鬼的代名詞,大人聽了牙齒打戰,小孩聽了咧嘴大哭。他們耍了個心眼兒,欺中國人看白種人差不多都一個模樣,聽其鳥語也無法分辨哪是哪國話,更鬧不清楚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國家。隨便捏造了一個國家的名字,穿上奇裝異服來到澳門,給駐守本地的海道副使送上一份燦爛奪目的見面禮,佯稱是這個子虛烏有國家的貢使,只因海上風高浪大,海水漫進船艙,打濕了貢品,需要趕緊晾曬,請求允許在島上停留數日。海道副使「得人錢財替人消災」,笑眯眯點頭應允。葡人一擁而上,先是搭起臨時性的帳篷暫棲身,用揣在懷里又干又硬的麵包果腹,裝出一副落難的可憐相。及至看到澳門人並無多少警惕性,還不時送來同情的目光,索性壘牆蓋屋囤積貨物,埋鍋砌爐烤麵包燒牛排,賴在島上不走了。
另有一種說法,抗倭名將俞大猷奉旨來廣東剿寇,曾實施分化瓦解中外盜寇的方略,制訂了投降可以免死,還放出「功成重賞其夷目」的話來。狡猾的葡人鑽了這個空子,出賣了一股與其發生過摩擦的中國海盜,向官軍通報消息,非常准確及時,博得了俞大猷的好感。還有一次,俞大猷部在海上追剿一船倭寇,倭寇走投無路,乞求葡人伸出援手。葡人做足了「惺惺相惜」的姿態,隨即引來明軍水師,將這股倭寇一網打盡。葡萄牙人積累了這些「功勞」,便找明軍水師要獎賞,他們一不要金子,二不要銀子,三不要糧食布匹,只求正式批准他們在澳門暫棲身,還拍著胸脯表示日後返回「佛郎機」即「完璧歸趙」。俞大猷以為自己講究信義第一,這些葡人也會一諾千金,便慷慨應允。誰知他們住下以後,再也不提歸國這碼事。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葡人在澳門站住腳以後,很快與馬六甲及印度洋沿岸連成一氣,開通了以澳門為轉運中心的幾條重要航線,既有正常貿易,也有走私販私,還大肆擄掠人口,或送回本國為奴,或轉送他處販賣。當地官府見葡萄牙人如此胡作非為,態度也日益驕橫,都氣憤不過。有武員派兵船將澳門出入的海路一一堵死,不許葡人運載貨物和人口的船隻進出;有文員上書朝廷,歷數葡人在澳門犯下的種種罪行,請求朝廷頒旨將其驅逐出境。這時的嘉靖皇帝吃了太多的長生不老丸,丹毒在體內發作,渾身燥熱難當,虛火升騰不已,日夜忙著臨幸宮中嬪妃,根本無法靜下心來處理朝政,來自廣東的這類摺子一律留中不發。葡人聞訊趕緊裝出笑臉,打點給地方官員送禮,喜愛錢財的送金銀珠寶,貪圖享受的送洋煙洋酒,嗜好美色的送上幾個金發碧眼的小妞,以求彼此相安無事。
1582年,萬曆皇帝執政,因為喜歡上了利瑪竇帶來的西洋玩意兒,海禁便聽之任之。廣東本地官民人等跟葡人相處日久,似乎也見慣不驚,漸漸不拿葡人賴在澳門當回事。相傳,滿洲人努爾哈赤起兵攻打遼東的時候,大明朝廷還特地派人到澳門購買「佛郎機」火炮。葡人以此為資本,面見兩廣總督,要求取得在澳門的永久居留權。隨後來到中國的荷蘭人欺負葡國已經在走下坡路,欲將澳門奪歸己有,搶佔在華貿易的有利位置。葡人借口要抵禦荷蘭人入侵,大張旗鼓在澳門修築城牆,設置寨堡,建立屬於自己的防禦系統,如此一箭雙雕,打好了武裝佔領澳門的基礎。此時中國政府惟一堅持的,是葡人照章繳納租銀和稅銀,在此違法犯罪的葡人也一律交由中國官府處置,算是守住了國家基本的主權。
到了清朝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 ),中國經歷了鴉片戰爭,露出了老大封建帝國百孔千瘡的破敗之相。本來已經沉淪的葡萄牙竟借英國勢力,狐假虎威,停付澳門租金和稅銀,驅逐清政府駐守澳門的官員,在這塊屬於中國的土地上一切自行其是了。1887年12月1日,還由英國出面干預,迫使清政府與葡國簽訂了所謂的《 中葡友好通商條約 》,澳門從此成了葡萄牙貨真價實的殖民地。
澳門的丟失之所以令人刻骨銘心,主要在於葡萄牙這樣一個已經過氣的小國,受了英、荷等海上霸主的擠壓,已經從世界其他所佔領的地盤退出,卻能如願以償從中國掠走這么一塊殖民地,一佔一個世紀,真是匪夷所思。不能說,明清兩代執政者都不關心國家安危,但他們只對來自西北邊陲的危險保持了警惕,而忽視海上頻頻傳來的警訊,特別是正德、嘉靖兩位爺不把葡國佔領馬六甲當回事,結果讓此處成了西方列強挨個入侵的漏斗,由此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命運。葡萄牙人在澳門突出的業績,是將這個偏僻島嶼變成了世界馳名的賭場,聽說現在境內居民赴澳門公幹或旅遊,多少都要掏點錢進賭場賭一賭自家運氣。不知有此雅興的同胞,在這塊曾經淪為葡國殖民地的國土上,是否偶爾也會思索一下我們的國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澳門之失曾是一次很悲慘的應驗,將來還會不會也在別的什麼地方顯出靈驗來?筆者這點兒小小的提醒,自然不包括那些攜公款赴澳門豪賭的貪官污吏,這些蛀蟲的存在,本身就是國家的一個嚴重危機。
倭寇成為沒落大明帝國的切膚之痛
區區70個倭寇從杭州灣穿州過府殺到南京城下,數百或數千把倭刀製造出一起又一起屠城慘案,閩、浙沿海曾一度盡為倭窟。抗倭軍不但要對付兇悍的「真倭」,還要對付令人頭疼的「假倭」,一時難倒了很多抗倭名將。胡宗憲編撰《 籌海圖篇 》,戚繼光辛勤整理記述抗倭秘訣的《 紀效新書 》,期望扭轉有海無防的危險局面。而出身草莽榮登關白和太政大臣的豐臣秀吉,也在謀劃將北京納入日本版圖,由他直接統治偌大一個中國。
汪直,亦商亦盜給大明朝廷帶來的困擾
前些年,我國歷史學界發生過一場重新認識明朝倭患的學術爭論,身為中國人卻與倭人聯手為患閩、浙沿海的汪直,成為這場爭論的焦點人物。
汪直,安徽歙縣人氏,從小跟著父輩闖盪海洋,往返海外國家做生意,也順手牽羊當強盜。他長大成人之後混跡江湖,投奔在雙嶼的海盜頭目許棟,不久當上管櫃,坐了第二把交椅。許棟與李光頭同倭寇、葡寇搭上關系,汪直似乎特別青睞倭人,很快嘰里呱啦滿嘴倭語,從此與倭寇關系也越來越深。朱紈帶兵進剿雙嶼,他僥幸漏網,遠遁日本五島列島,收編被打散的殘部,招募日本的武士、浪人,重新集結大小船隻,繼續往來附近國家亦商亦盜的幹活,很快形成規模,蜚聲中日黑白兩道,被人尊為「老船主」。
日本一些島主和武士集團看重汪直熟悉中國東南沿海情形,手中還握有不少直通官府的內線,無論海上走私販私,還是去中國沿海登岸搶劫,都十分樂意與其攜手合作。中國的瀕海之盜與衣冠之盜則仰仗其有外國勢力做依靠,里外通吃,也爭著搶著前往歸附。史書上說,汪直這塊「香餑餑」,「真倭」、「假倭」無不願意與之結為死黨。「真倭」指的是來自日本的倭寇,「假倭」指的是混跡倭寇隊伍中的中國人。汪直領著這么一支雜牌軍,有機會做生意便當商人,有機會搶掠便做強盜,左右逢源,手眼通天,財源廣進,到了連日本天皇也不得不高看一眼的分上。他自己也因此敢拍著胸脯自稱「徽王」,並傳出「日本三十六島皆聽其指揮」的豪語。中國朝野上下因此視其為製造東南沿海動亂的禍根,從嘉靖皇帝到胡宗憲、俞大猷等剿倭官員無不恨得咬牙切齒,彼此在東南沿海較了多年的勁兒。
如何給這么一個復雜人物蓋棺定論?國內學術界大體分成兩派:一派認定他是「漢奸加倭寇頭目」,應當打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另一派則認為他是「海商領袖」,「反海禁的先驅」,應該將顛倒的歷史再顛倒過來。兩派學者各抒己見,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誰也不肯服誰。這一爭論還延伸到汪直的安徽老家,演變為一場立碑與砸碑的糾葛。那是2005年,有個日本人自願拿出一筆錢,要在安徽歙縣為汪直修建墓園,以表彰其溝通中日貿易的歷史功績,牢記這個象徵兩國「友誼長存」的歷史人物。這年月正盛行「名人效應」,熱衷搗鼓「名人經濟」,當地政府很快有了「歷史搭台,經濟唱戲」的策劃,要把這個墓園搞成一處新的旅遊景點,讓死鬼汪直為今日家鄉掙錢。浙江麗水和南京有兩名年輕大學教師聞訊大怒,今日中國,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居然還有人敢為大漢奸和大倭寇樹碑立傳,是可忍,孰不可忍!兩人自費來到安徽,憤然將剛立起來的汪直墓碑砸了。這消息傳播開來,社會上一時熱評如潮,自然有喝彩的,也有喝倒彩的,當地政府一時左右為難,頗為尷尬。
事實上,汪直既是海商,又是海盜,如前面所說有機會經商便經商,有機會搶劫便搶劫。對照一下歐洲的大航海運動,這似乎是那個時代的一種普遍現象,並非汪直一人獨有的原罪。西方國家參與地理大發現者、往來海外做生意者,海商、海盜一身而兩任是很尋常的事情,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概莫能外。至於那時的日本,該國歷史學家井上清在《 日本歷史 》一書中也直言不諱:「武士,浪人乃強盜本性。」這個東瀛島國土地面積狹小,資源貧乏,本身就具有向外擴張的強烈沖動。世界大航海以來,日本自然跟著時代潮流走。井上清在書中這樣描述當時的景況:「既是自由貿易的商人,又是海盜的倭寇,仍舊使用掛著八幡大菩薩的旗子,叫做八幡船的小船,不怕狂濤巨浪,不顧幕府的禁令和明朝的取締而活動。」
日本民間進行自由貿易的商人如此,由幕府出面進行的「朝貢貿易」或曰「勘合貿易」也如此。嘉靖二年( 1523年 ),日本國左京兆尹大內氏和右京兆尹細川氏同時派人來中國入貢。兩撥貢使前腳跟後腳到了寧波,雙方發生「爭貢風波」,互相動手打了起來。大內氏的貢使宗設追殺細川氏的貢使宋素卿,從寧波到紹興,一路燒殺搶掠,既劫錢財,也劫人口,並迫使被虜者親屬拿銀子贖人,無贖銀者便帶回日本為奴。寧波駐軍出面攔擊,兩名指揮官都死在宗設手下。還有一個名叫周良的日本貢使,因來中國入貢太勤,市舶官員責其違反「十年一貢」之約,連船帶人帶貨物「禮送」出寧波,讓其歇在附近的海島上,坐等三年五載之後的貢期。周良擔心貨物受損,暗裡託付寧波的「富商大姓」將其貢品送往市場發賣,不想換回的銀錢被經手人黑吃黑,翻臉不認這筆賬。周良一氣之下,帶領手下人操起倭刀登岸劫掠,讓寧波「加倍奉還」,帶著搶來的錢物回國向天皇陛下交差。
認真想一想,亦商亦盜大概就是近代商品經濟轉型時期難以避免的一種亂象,如同資本的原始積累總是伴隨假冒偽劣、缺斤短兩、坑蒙拐騙、權錢交易,甚至製造謀財害命的毒奶粉、毒大米、毒蘑菇,等等。這種亂象對當時的明朝政府來說,既是社會秩序面臨的嚴峻挑戰,同時又是發展商品經濟的難得機遇。如果那時的當權者能夠直面海洋,妥善處置,遏制非法經商,引導合法經商,孤立和打擊威脅沿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內外盜寇,有可能將來自海上的危險轉化為巨大的海上商機,大明朝必定出現另一番局面,中國此後的歷史也許要重寫。然而,大明皇帝們的封建腦瓜,缺乏處理這種亦商亦盜復雜現象的政治智慧和經濟頭腦。或者本性使然,壓根就不願意麵對前途未卜的海洋,在內心深處斷然拒絕同商品經濟打交道。因此,一律將復雜問題進行簡單化處理,外交上與日本辦過幾次交涉無濟於事,便雷厲風行「禁海」,一禁解百難。
然而,大海是沿海人民最基本的生存資源和生存空間,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豈能一禁了之?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海禁,其結果「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禁了海商迫使人們都去非法經商,禁了海盜迫使人們都去為盜。那些依靠走私販私或偷盜搶劫為生者,在中國沿海被官軍攆得雞飛狗跳無處容身,便遠遁至一些荒無人煙的海島上。他們既要對抗官府稽查,防止別人前來打劫,還得尋找機會掠奪錢糧財物維持生計。眼看勢單力薄,生活無來源,安全無保障,心裡七上八下,時刻盼著有人收編。這便是汪直為何一呼百應聲勢越鬧越大的重要原因,也是倭寇團伙中為何有時「假倭」多於「真倭」的奧秘所在。當然,「假倭」中還包括大量被皇室貴胄奪走土地,或不堪徭役、賦稅重壓主動放棄土地的無業遊民,或已經落草為寇又被官軍驅趕得走投無路的「山賊」。那是大明朝未能正確處理內亂的另一種危機,無需在此贅述。
筆者前幾年創作長篇歷史小說《 鐵血軍團戰將戚繼光 》,曾經接觸過汪直及其海盜兼海商集團的一些史料。此人走私販私當強盜有據可查,勾結倭寇侵擾我東南沿海、禍害眾多無辜同胞,連他自己也承認是「萬死之罪」,扣頂「漢奸」和「倭寇頭目」的帽子並不為過。但他出身海商家庭,即使幹了這么多不法營生,還一直惦著堂而皇之經營海洋貿易,也是不爭的事實。汪直在日本五島逐漸坐大之後,曾多次以這樣那樣的方式企圖吸引大明朝廷的目光,甚至想著通過「戴罪立功」達到為朝廷接納的目的。嘉靖二十九年( 1550年 ),海盜盧七在浙東沿海搶掠戰船,直犯杭州附近一個富裕鄉鎮,劫走大量婦女財物,停船在杭州灣的馬跡山港,打算遠走高飛。汪直主動率船隊奔襲,俘獲海盜船13艘,斬殺盜寇千餘,並將生擒活捉的賊首盧七和被解救的婦女送與巡撫衙門。此後,地方官府遇倭寇登岸搶劫,暗中請其出動人馬協助清剿,也能欣然應命。這么一個人,順勢拉上一把,也許真的就能棄惡從善。但在朝廷官僚集團的眼裡,「一朝為寇終身是賊」,不論他怎樣往好里表現,照樣發兵進剿,必欲除之而後快。
嘉靖三十五年( 1556年 ),倭寇大舉進犯江浙沿海,不但來了大批「真倭」,也來了大批與汪直有瓜葛的「假倭」,其中包括其干兒子汪滶和侄子汪汝賢。當時出任江浙總督的胡宗憲與之交過幾次手,總是敗多勝少。浙江巡撫阮鶚還被圍困桐城,陷入需拿銀子贖腦袋的尷尬境地。胡宗憲不得已派身邊幕僚去日本招安汪直,事先還從牢獄中放出其老母、妻子,發還其老家被抄物資,營造招安氛圍。汪直喜出望外,提出只要允許開展海上貿易,「吾亦欲歸爾」。他還分析了日本那時的現狀,老天皇已死,新天皇年幼,各島互不相攝,正鬧著內亂,幾乎民窮財盡,到了崩潰邊沿。只要大明朝廷答應繼續與日本開展「厚往薄來」的勘合貿易,通關納稅,不失貢期,他願派人逐島「次第曉諭」,讓那些島主各為禁制,使倭寇不得再去中國跋扈逞凶,「所以不戰而屈人之兵者也」。從這些話中可以看出,這人還是很有一些見識,歸順之心也溢於言表。當時派出的使者也滿口應承,使其疑慮盡消,幡然來歸。
汪直跟著胡宗憲的親信從日本來到舟山岑港,一邊做開市通商的准備,一邊將干兒子汪滶招來面授剪滅倭寇的錦囊妙計。汪滶依計行事,先是暗中指點官軍攻擊進犯瓜洲、上海、慈溪的「真倭」,擒獲了倭寇頭目四助四郎等,迫使真倭殘余逃遁海上。接著通過離間之計,分化陳東、徐海、麻葉幾個海盜頭目,讓其互相猜疑,發生內訌。胡宗憲暗中調集兵馬,在南運河中將其一網打盡,立即斬了捉拿歸案的倭寇頭目,也斬了表示願意歸降的海盜頭目陳東、徐海、麻葉等人,連主動撤去桐城之圍放還阮鶚者,也不能免死。汪直聞訊十分震驚,開始懷疑朝廷招安的誠意。當胡宗憲派汪滶帶著朝廷獎賞的金銀去舟山,請其「榮歸故里」,他固守岑港不肯挪步。汪滶向乾爹表示,胡總督還是有心成全乾爹的歸順,朝廷論功行賞也很大方。汪直連連搖頭說:「你何愚也!吾不在官府手中,他們當然會厚待你;吾若落到官府手中,闔門死期至矣!」然生米已經煮成熟飯,開弓沒有回頭箭,他提出要一「貴官」來岑港做人質,以表明朝廷說話算話。胡宗憲將身邊愛將夏正送來,汪直這才放心去了杭州。
然胡宗憲盡管有心善待汪直,嘉靖皇帝卻不肯答應,還急著要用他那顆賊頭祭奠皇陵,向列祖列宗報告「東南倭患已除」的大好消息。那些過去與汪直有染的權豪勢要也不肯答應,生怕留下這個活口會泄露他們以往種種見不得天日的勾當,請殺汪某的摺子雪片一般飛進京師,話都說得冠冕堂皇。有個叫唐樞的刑部主事力挺胡宗憲,主張刀下留人。他在一封信中說出一番道理:「汪直自願招喻島倭,以夷制夷,立功報效,坐地方安堵東南賦稅之場,復舊生理,似亦便宜良計,實為利之大者。」胡宗憲想保汪直,也是目睹了這人在平倭中無人可以替代的作用,至少可以讓他本人在抗倭總督的位置上坐得安穩些。但來自朝野上下的壓力太大,「通賊」的罪名隨時有可能落到自家頭上。他惟恐招來滿門抄斬的大禍,竟置愛將夏正生死於不顧,將汪直「就地正法」。汪直受刑時大呼:「吾何罪?吾何罪?死吾一人,恐苦兩浙百姓。」果然,不幸被其言中,從此閩、浙、粵諸省倭亂不斷,東南半壁江山又無寧日。
應當說,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在這個事件中,明朝政府容不下的,不只是汪直這樣一個異類,還有他憧憬的海上貿易。而明朝政府失去的,也不只是泱泱大國絕對不可失去的信譽,「去食去兵不可去信」,還有扭轉海上被動局面的一次絕好機會。在此後的倭亂中,中國不但停止了同日本的一切貿易,與琉球國的交往也受到嚴重影響,有琉球國派往大明天朝的貢使,居然在中途被倭寇擄掠而去,使得往來中國成為琉球人的畏途。日本商人在中國海域絕跡潛蹤之後,一些敢於冒險的日本人,聯絡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開辟新的交通線,調轉方向去海上其他地方謀發展。中國的商人也紛紛逃身海外,在東南亞一些國家落地生根。此時,來到南中國海周邊國家的歐洲人,香料、茶葉、絲綢、瓷器生意做得非常紅火,在商品流通中大獲中國高端產品之利。而中國自身的海上貿易卻不斷萎縮,原來設立的幾個市舶司幾乎門可羅雀。當西方國家海洋財富猛增,黃金、白銀多到不得不貶值的時候,大明朝廷仍停留在憑升斗計量大米、小米給各級官員發俸祿。瀕臨海洋的中國撒手放棄海上主動權,又一次嘗到了苦果,卻遠非最後一枚苦果。
1564年,福建巡撫譚綸上摺子懇切陳詞:「世人濱海而居者,不知其凡幾也,大抵非為生於海,則不得食。海上之國方千里者,不知其凡幾也,無中國續綿絲帛之物,則不可以為國。御之怠嚴,則其值愈厚,而趨之愈眾。私通不得,即掇奪隨之。昔人謂,弊源如鼠穴,也須留一個,若還都塞了,處處俱穿破。意正如此。」譚綸在這里用了一個很通俗的比喻,堵死所有老鼠洞,有可能處處都成老鼠洞,道出了實行海禁的弊端。稍後,接替譚綸的福建巡撫許孚遠也痛陳,「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呼籲朝廷開放海禁。朝廷扭扭捏捏,只允許在福建泉州的月港實行有限度的開放,還不許外地人參與,即使本地人也憑「船引」進行總量控制,欲開還禁。到了天啟年間,荷蘭人來中國叩關,朝廷立刻頒旨「以有紅夷,遂嚴海禁」,堵死了剛打開的一絲門縫。
Ⅶ 明朝沿海很多倭寇居然是漢人假扮,為什麼會這樣呢
洪武三十年所頒的《大明律》對海外經商限製得很嚴格,它規定凡私自攜帶鐵貨、銅錢、緞匹、絲綿等違禁物下海,及與外番交易者一律處斬,而且禁止私人製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而對於勾結外族的「謀反大逆」更是異常嚴厲:凡「謀反大逆」,一律首從皆凌遲處死,本宗親族祖父、父、子、孫、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異姓親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僕,凡年滿十六歲以上皆斬。
為了不被誅九族,倭寇必須千方百計掩飾自己的出身。有明一代,造反起義者往往以綽號來掩飾真實姓名,像廣為人知的崇禎時期農民起義,起義領袖都用綽號:紫金梁、八大王、曹操、闖塌天、不沾泥、掃地王等等,包括著名的「闖王」。在東南沿海,就直接可以假扮日本人來掩飾身份。而對於地方官來說,自己轄區的人起來造反大大拖累政績,因此也樂於統統以「倭情」上報。
嘉靖年間持續到隆慶、萬曆年間的四十年,是明朝倭寇為害最烈的時期,史學界稱「嘉靖大倭寇」。在這一階段里,從賊中「迫於貪酷,困於飢寒」的沿海小民才真正是倭寇的主體,而飢寒貧困的根源在於「片板不許下海」的海禁政策。反過來說,嘉靖前期為什麼要實行嚴厲的禁海令呢?是因為正德年間少數葡萄牙走私販兼海盜對沿海城鎮、島嶼肆無忌憚地燒殺搶掠,加上中國海商和日本倭寇在浙江沿海進行的走私貿易,讓明政府感覺貿易會帶來「南方之禍」,才變本加厲地實施禁海,最嚴厲的時刻連捕魚都不允許。禁海令是標準的因噎廢食,雖然並不是禁海招來了日本倭寇,但可以肯定的是,是禁海令刺激出了更多的中國倭寇。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東南濱海地區地瘠民貧,從宋元以來,當地居民一直將出海貿易視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運加上種種服務,可以說大海養活了起碼百萬計的沿海居民。在福建,有句話叫做:「海者,閩人之田。」一紙海禁令無情地把當地居民的「田」給剝奪了,飯碗跟著也砸了。在廣東,潮州、漳州地區一向是通商出海的發舶口,「潮漳以番舶為利」,不許貿易等於斷了他們的生計。對茫然失所的沿海居民來說,眼前擺著兩條路:要麼忍飢挨餓,要麼鋌而走險進行海上走私。潑洗澡水連孩子一起潑了——禁海的弊端明擺著,當時有不少有見識的人都很擔憂。抗倭名將譚綸用了一個「老鼠洞」的比喻,說:「禁海越嚴,則獲利越厚,而趨之者愈眾。比如發現家裡有老鼠,一定要留一個洞,若是都堵上,連好的地方都能被老鼠穿破。」禁海,罷日本朝貢,明朝這兩大舉措看似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帶來的結果,反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為本鄉本土,所以倭寇在東南沿海地區擁有令人難以相信的支持。作戰時,屢屢發生看似荒唐的一幕:倭寇天時地利無所不佔,如魚得水。而代表正義之師的官軍,反而不受歡迎,舉步維艱。一些平民百姓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參加過抗倭戰爭的明人萬表記錄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賊,但貪圖其厚利,任其堆貨,且為打點護送。銅錢用以鑄火銑,用鉛制子彈,用硝造火葯,用鐵制刀槍……大船護送,關津不查不問,明送資賊。」「近地人民或送鮮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邊衛之官,有獻紅被玉帶者……(與)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則拜伏叩頭,甘心為其臣僕,為其送貨,一呼即往,自以為榮,矜上挾下,順逆不分,良惡莫辨。」
所以也難怪謝傑發出這樣的驚呼:「海濱人人皆賊,有誅之不可勝誅者,是則閩浙及廣之所同也。」曾任南京刑部尚書的王世貞則對潮州、漳州、惠州地區的「民寇一家」斷言為:「自節帥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除了總督巡撫等高級官員外,其他的人全是倭寇——這真是一幅令人絕望的場景。對愈禁愈烈的海上走私,時人形象地諷刺道:「片板不許入海,艨瞳巨艦反蔽江而來;寸貨不許人番,子女玉帛恆滿載而去。」全民皆寇,問題爛在自己根子上,難怪防不勝防誅不勝誅。倭寇就是一顆消耗元氣的腫瘤,一直伴隨著明王朝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