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戈拉》是泰戈爾的著名作品,試論作者在塑造成女主人公戈拉時所運用的主要藝術手法
外國文學史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00540
一、單項選擇題
1. D 2. D 3. B 4. D 5. C
6. B 7. C 8. C 9. C 10. A
11. B 12. C 13. B 14. B 15. A
16.A 17.C 18.C 19.B 20.A
21.B 22.D 23.C 24.C
二、多項選擇題
25.A B E 26.A B 27.B C E 28.A B C D
29. B C D E 30. A B D E 31. A B C D E 32. A B C D E
三、名詞解釋
[參考答案]
33.(1)18世紀70至80年代,在德國發生的一場文學運動。
(2)要求個性解放,崇尚天才和叛逆,推崇自然和自我。
(3)代表作家有席勒和歌德。
34.(1)荒誕派戲劇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法國,60年代後流行於歐美其他國家的一個反傳統戲劇流派。
(2)它沒有完整連貫的情節,沒有戲劇沖突,舞台形象支離破碎,人物語言顛三倒四,它表現的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痛苦的,人與人的關系是無法溝通的。
(3)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庫、貝克特、品特和阿爾比等。
35.(1)是日本民族創造的一種形式最短小的詩歌形體。
(2)由「五、七、五」句式共17個音組成,含蓄、凝煉,追求一種淡雅、靜寂和雋秀的意境。
(3)代表作家是被尊為「俳聖」的松尾芭蕉。
四、簡答題
36.(1)答爾丟夫是17世紀宗教偽善者的化身,表裡不一,將自己裝扮成虔誠的教士。實際上卻是貪食貪睡貪財貪色的惡棍。
(2)惡行敗露時,立刻露出猙獰面目,利用法律,串通官府,企圖置他人於死地。
(3)他的行為向世人昭示了這種偽善者與法律、宗教、官府、宮廷聯系密切,是偽善社會的產物,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和危害性。
37.(1)個人的悲劇: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使苔絲始終不向環境和命運低頭,但她又相信人的一生是由命運安排的。
(2)時代的悲劇:資本主義大工業侵入宗法制鄉村,宗法制農民紛紛破產,道德秩序與生活秩序一樣產生了混亂。苔絲內心的純潔與所處環境的沖突形成了悲劇的因素,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毀滅了苔絲。
38.(1)「軍規」本身就是一種高度抽象和集中,象徵著冥冥中統治世界的神秘力量,變化無常,莫測高深;
(2)作為一條軍規,它是強制性的;它運用了自相矛盾的推理邏輯,在似是而非中包藏著禍心;
(3)它的本質在於它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圈套,是一種永遠無法擺脫的困境,是現代西方人對世界的一種感受。
五、論述題
[參考答案]
39.堂·吉訶德是個滿腦子騎士幻想而又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特徵的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復雜形象。
(1)他是個滿腦子騎士幻想的不切買際的幻想家的典型。理想與現實脫節,主觀與客觀分離是其主要特徵。受流行的騎士小說的毒害,他迷上了騎士道,試圖恢復過時的騎士道。因而,雖然動機良好,但行為卻極其荒唐,效果也極壞。吃盡了苦頭。出夠了洋相。
(2)同時,他還是一個具有人文主義特徵的可敬的人物。他有淵博的學識,崇高的理想,有為真理和正義而獻身的精神。他打起仗來勇往直前,無所畏懼。且道德高尚,誠實守信。他心目中的騎士道實際上也是他的人文主義理想的載體和寄託。
(3)當時的西班牙社會沒有提供實現其理想的土壤,因而造就了這個可笑而又可敬的矛盾形象。
(4)這個形象具有重要意義。通過他,既諷刺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家,也表達和寄託了人文主義理想,同時.還表達了對當時西班牙社會的苦澀理解。
40.(1)人物對話富有論辯性。戈拉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與別人爭論,有助於揭示人物性格和內心思想。
(2)人物形象的鮮明對比。戈拉與畢諾耶,戈拉與哈倫的對比更深刻地刻畫出人物形象。
(3)優美的抒情格調。在描摹戈拉的言行時,伴隨著作者的強烈抒情。
六、分析題
[參考答案]
41.相同點:
(1)葛朗台的一切信仰都以金錢利害關系為基礎,他搞政治投機,正是為了經濟掠奪。波留希金具有強烈的積聚財富的慾望,一天到晚為財物的積累和貯存而奔波。
(2)貪婪使葛朗台被金錢所奴役,最終在對黃金的渴欲中送命。貪婪使波留希金變成了財富的奴隸,成為受物質支配的異化了的人。
(3)吝嗇使葛朗台喪失人性,他對妻子、女兒、侄子毫無感情可言。吝嗇使波留希金失去了性別,他過著乞丐一般的生活,和兒女斷絕親情。
不同點:
葛朗台是法國19世紀初期一個資產階級暴發戶,他的最大特徵是巧取豪奪。
他的發跡是靠侵佔大革命的勝利果實與剝奪人民財富發家致富的,充滿了血腥與罪惡。
波留希金是19世紀俄國農奴制度崩潰時期的地主,他的最大的特徵是沒落和墮落,他殘酷地壓榨和剝削農奴,他的沒落表現了俄國農奴主階級的衰亡。
嘿嘿,,,,,地址是http://www.qhzk.com/qhzk_zk/stdq/ljst/2001.10/2001b0540st.htm
全部答案
Ⅱ 泰戈爾人物介紹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
人物經歷
1861年5月7日,泰戈爾生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由於是父母最小的兒子,拉賓德拉納特被家人親昵地叫做「拉比」,成為家庭中每個成員鍾愛的孩子,但大家對他並不溺愛。小拉比在加爾各答先後進過四所學校,雖然他對這四所學校都不喜歡,但他在長兄和姐姐的監督下受到良好的教育。泰戈爾在文學方面的修養首先來自家庭環境的熏陶。他進過東方學院、師范學院和孟加拉學院。但是他生性自由,厭惡刻板的學校生活,沒有完成學校的正規學習課程。他從小就醉心於詩歌創作,從13歲起就開始寫詩,詩中洋溢著反對殖民主義和熱愛祖國的情緒。13歲以後,泰戈爾發表了長詩《野花》、《詩人的故事》等。
1878年,他遵照父兄的意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但他不喜歡法律,於是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創作。
1881~1885年,出版抒情詩集《暮歌》、《晨歌》、《畫與歌》,還有戲劇和長篇小說。戲劇和小說多取材於史詩和往世書,詩歌富於浪漫主義色彩。
1884年,他離開城市到鄉村去管理祖傳的佃戶。他在這里熟悉下層人民的生活,觀察祖國故土和自然。1901年,為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了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後來發展成為有名的國際大學。
1886年,詩集《剛與柔》出版,標志著他在創作道路上進入面向人生與現實生活的時期。詩集《心中的嚮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獨特風格開始形成。這一時期還寫了劇本《國王與王後》和《犧牲》,反對恢復婆羅門祭司的特權和落後習俗。
1905年以後,印度民族運動進入高潮時期,孟加拉人民和全印度的人民都起來反對孟加拉分裂的決定,形成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毅然投身於這個運動,充滿激情的愛國營人義憤填膺,寫出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篇。但是,沒有多久,泰戈爾就同運動的其他領袖們發生了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國人的所謂「直接行動」。他主張多做「建設性的」工作,比如到農村去發展自己的工業,消滅貧困與愚昧等等,但部分群眾不接受他的意見,由於失望,他便退出運動。從此以後,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他過著遠離現實斗爭的遲隱生活,埋頭於文學創作。
19世紀90年代是泰戈爾創作的旺盛時期。從1891年起,在他主編的《薩塔納》雜志上,發表《摩訶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說,主要是反對封建壓迫,揭露現實生活中不合理現象。他發表了《金帆船》、《繽紛集》、《收獲集》、《夢幻集》、《剎那集》5部抒情詩集,1部哲理短詩《微思集》和1部《故事詩集》。收入《繽紛集》的敘事詩《兩畝地》是作者民主主義思想的最高表現。從《剎那集》起,他開始用孟加拉口語寫詩。他的第二部英譯詩集《園丁集》里的詩大多選自這一時期作品。
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和《渡船》中有真實記錄。他另有兩部長篇小說《小沙子》和《沉船》。
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這期間還寫了象徵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同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後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和《奉獻集》里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為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1915年,他結識了甘地。他同印度國大黨早就有聯系,還出席過國大黨的代表大會。但是,他同國大黨的關系始終是若即若離的。他同甘地,有很真摯的私人友誼。但是,他對甘地的一些做法並不贊同。這兩個非凡的人物並不試圖掩蓋他們之間的意見分歧。同時從道義上和在社會活動中,他們總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1916年,泰戈爾來到日本,他對日本這樣充滿生機的一個新興國家,頗多感慨。後來他從日本又到了美國,以「國家主義」為題,作了許多報告,他譴責東方和西方的「國家主義」。1929年,他訪問了加拿大之後到了美國,又遭到美國移民官員扣留和盤問。
1919年,發生了「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了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非常氣憤,挺身而出,寫了一封義正辭嚴的信給印度總督,提出抗議,並聲明放棄英國國王給他的「爵士」稱號。
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仍堅持寫作,發表劇本《摩克多塔拉》、《紅夾竹桃》,長篇小說《糾紛》、《最後的詩篇》及一些詩作。
1924年,他訪問了中國。他從年幼時起就嚮往這個古老而富饒的東方大國,並且十分同情中國人民的處境,寫文怒斥英國殖民主義者的鴉片貿易,這次訪問終於實現了他多年的願望。
1930年,泰戈爾訪問了年輕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他在那裡看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使他極為振奮,興之所至,寫成了歌頌蘇聯的《俄羅斯書簡》一書。
1934年,義大利法西斯軍隊侵略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泰戈爾立即嚴厲譴責。
1936年,西班牙爆發了反對共和國政府的叛亂,他站在共和國政府一邊,明確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的倒行逆施。1938年,德國法西斯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他寫信給在那兒的朋友,表示對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關懷和聲援。
1939年,德國法西斯悍然發動世界大戰,他又應歐洲朋友之邀,撰文怒斥德國「領袖」的不義行徑。泰戈爾一貫痛恨法西斯。但是對被欺壓的弱小民族,他則表示無限同情。特別是對中國,他更是始終抱有好感與希望。
1941年8月6日,泰戈爾在加爾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靜地離開人世,成千上萬的市民為他送葬。
Ⅲ 泰戈爾的長篇小說《戈拉》的內容是怎樣的
1901年,泰戈爾發表了他最優秀的長篇小說《戈拉》。作品的主人公戈拉,是印度教青年教徒的領袖。他有熾熱的愛國心,也有明顯的宗教偏見。他竭力使青年們相信:英國統治前的印度是十全十美的,因此人們要建立起對祖國的信心,開展反對殖民帛度的斗爭,爭取祖國獨立自由。但是他又認為,這種對祖國的信心,應該建立在對印度教規矩的嚴格遵守之上。他愛上了一位同印度教對立的梵社的姑娘,但為了遵守印度教的訓誡,勸她同別人結婚。他到農村去,看到教派糾紛使人們相互隔閡,造成了許多禍害,思想發生了變化。後來,他知道自己是愛爾蘭人的後裔,便拋棄宗教偏見,自己也感到獲得了自由,並號召人們從印度的偉大歷史中汲取力量,為爭取祖國的獨立解放而奮斗。
Ⅳ 泰戈爾小說《戈拉》簡介,主人公…………
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
Ⅳ 戈拉的人物形象
戈拉
小說主人公戈拉是一個尊崇祖國的傳統,願意為印度而獻出自己的一切,並以自己的堅定信心去感染身邊的知識分子,喚醒麻木中的廣大民眾的愛國主義者。
他身上具有著其他人所不具有的品質:其一,是他的犧牲精神和闊大的胸懷。戈拉為了印度的獨立解放,可以犧
牲自己的一切,大學畢業後他全身心投入到祖國的解放事業。他深入農村了解民間疾苦,為同胞伸張正義,不惜坐牢吃苦。其二,執著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戈拉的愛國熱情來源於他內心深處的信念,他知道印度不僅有偉大的過去,也有會有光明的未來。盡管現在的印度貧困、落後、愚昧、迷信,但他深信「另外還有一個真實的印度,一個充實而富足的印度。」其三,他感覺敏銳,以小見大,他有一種整體性思維。戈拉看問題不是就事論事,往往通過現象把握本質,從事物間的普遍聯系中看待事物的價值和意義。
但他個人也有著自我局限的特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一種「唯我獨尊」的自傲。他從小就是「領袖」,習慣於指揮別人、教訓別人。其二,拒絕、迴避對異性的戀情。戈拉常常無端迴避或拒絕這種自然的感情。當他與蘇查麗妲彼此暗暗相戀時,他猶豫彷徨,不敢面對,甚至自我壓抑。其三,盲目受制於傳統習俗。戈拉出於愛國熱情,對印度教的一切都加以維護,還把陳規陋習當作自身的戒律來束縛自己。對於種姓制、不可接觸制、對婦女的歧視等習俗都竭力維護,發展到不顧事實的地步,甚至在現實面前碰了壁還固執己見。
Ⅵ 《戈拉》主要講了什麼
《戈拉》是泰戈爾長篇小說方面的代表作品,寫於1910年。
它所表現的是19世紀70、80年代印度民族復興時期的社會生活。當時各個階層的人民紛紛覺醒,反對殖民統治、謀求獨立自主的意識深入人心,開展民族解放運動的條件業已成熟。不過,由於印度社會的種種復雜情況,民族運動內部的矛盾犬牙交錯。其中,有一派強調接受外國文化,鏟除封建陋習;但是他們中間有人輕視民族傳統,盲目崇拜外國。這就是「印度梵社」。另一派則反對崇拜外國文化,主張發展民族文化;但同時又提倡復古主義,維護落後習俗。這就是「新印度教」。《戈拉》寫在20世紀初葉,因而也具有新的時代特徵。這時國大黨溫和派與急進派斗爭激烈。急進派反對與殖民當局妥協,要求民族獨立;但是同時也提倡復古主義,保護落後傳統。小說主人公戈拉的身上既有19世紀末新印度的特點,又有20世紀初急進派的影子。
這部小說以正統派新印度教徒戈拉的家庭和梵社姑娘蘇查麗妲的家庭為主要舞台,以戈拉和蘇查麗妲的愛情為主要線索,謳歌印度青年救民族出水火熱情,批判宗教教派的偏見,揭露殖民主義的罪惡,號召人民群眾聯合起來,為了民族解放事業貢獻力量。
在這部小說里,愛國的青年知識分子戈拉和畢諾業的形象、正在覺醒起來的婦女蘇查麗妲和羅麗妲的形象、體現了作者理想的人物安楠達摩依和帕瑞什的形象以及買辦洋奴的代表人物哈蘭的形象等都寫得頗有深度,並且相當生動。
小說的主人公戈拉是正統派新印度教徒,印度愛國者協會主席。他的身上集中地體現了當時先進知識青年的特點——澎湃的愛國熱情,積極的活動精神和戰斗精神;狹隘的民族觀念和宗教觀念,缺乏明確的斗爭方向和實際辦法。在一方面,他無限熱愛印度,無限關心印度,准備為她獻出自己的一切;他堅決相信印度必將獲得自由和獨立。但在另一方面,他的思想偏見也是相當嚴重的。他嚴格遵守印度教所有的清規戒律,小心保護婆羅門種姓的純潔。雖然他這樣做並非出於純粹的宗教感情,而是出於對外國傳教士攻擊印度的反感,是想把印度教當作團結群眾、接近人民的工作;可是這類行動卻常常在事實面前碰壁,不僅得罪自己周圍的親友,而且也給社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小說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描寫了戈拉克服自己的思想偏見的過程:首先,他所耳聞目睹的社會現實和他的思想偏見發生了沖突。他到農村後發現,所謂「通過服務、愛情、同情、自尊和對全人類的尊重,給予所有的人以力量、生命和幸福的宗教,連影子也看不到。傳統只是把人分為各個等級,又把不同的等級互相隔離,甚至把愛情也趕得老遠;它不願人類探索的結果得以實現,只是在人類來往的路上到處設下障礙」。這種盲目的束縛所造成的殘酷、罪惡的結果,已經被他看清楚了,他再也不能用自己織成的幻想之網來欺騙自己了。其次,他與蘇查麗妲的戀愛也和他的思想偏見發生了沖突。從第一次見到蘇查麗妲起,他就對她產生了愛慕之心。但是,由於蘇查麗妲是個梵社成員,所以他千方百計地壓制自己的感情。這種努力是違心的,不合情理的。愛情在奮力地推動著他向前進,偏見卻又拚命地加以阻撓,使他的內心矛盾和沖突達到了空前劇烈的程度。最後,他從養父母嘴裡知道了自己出生的秘密——他不是印度人,而是愛爾蘭人。聽到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起初他感到周圍一片空虛,茫然不知所措;隨後便覺得身心獲得自由,精神無限振奮,他激動地高聲說:「今天我自由了!我用不著害怕被玷污或失掉種姓了——現在我用不著每走一步都盯著地面來保持潔凈了。……現在我真的有權為她服務了,因為真正的勞動場所已經在我面前展開——這不是我自己想像出來的——這是為3億印度兒女謀福利的真實的場所!」到了這時,戈拉終於徹底地克服了思想偏見,成長為一個頭腦清醒的愛國者。
《戈拉》是泰戈爾所寫的篇幅最長的長篇小說。它通過個人之間和家族親友之間的復雜關系,著重表現當時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在歷史上確實存在的。它廣泛、真實地展示了孟加拉社會生活的畫面,深入、細致地探索了印度民族命運的課題。它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鮮明的、豐滿的、有血有肉的,不少次要人物形象也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徵,從他們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時代的風貌。由於這些因素,使得這部小說具有了史詩一般的性質,給人以宏偉壯觀的感覺。
《戈拉》在藝術表現上也有鮮明的特點。
首先是它的論辯性。這部小說主要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和論辯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表現人物性格的特點。無論是在父母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情人之間和朋友之間,還是在不同教派、不同觀點的人們之間都要進行論辯,並且這些論辯往往涉及祖國、民族、政治、社會、宗教、種姓等當時印度人所密切關注的課題。這是因為小說的主題和題材具有社會性和爭議性,小說的主要人物又是知識分子,他們處於開始覺醒階段,需要探討許多認識問題,實際行動常常跟不上去。這種論辯性對於加強小說思想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來說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若就藝術表現的生動性和多樣性而言卻帶來了某些不良的影響。
其次是它的抒情性。泰戈爾是個抒情詩人,他的小說也經常帶有濃郁的抒情味道。在這部小說里,作者無論是在描繪景物、布置環境時,還是在敘述事件、刻畫人物時都懷著滿腔的熱情,讀者彷彿能夠從中感覺到他那顆火熱的愛國之心在劇烈地跳動。尤其是在戈拉由於知道自己的出生秘密而拋掉自己的思想偏見後所發表的大段抒情獨白,更把小說的抒情推上了高潮,頗有激動人心的藝術效果。
Ⅶ 如何評價《戈拉》
戈拉》是泰戈爾所寫的篇幅最長的長篇小說。它通過個人之間和家族親友之間的復雜關系,著重表現當時社會和政治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在歷史上確實存在的。它廣泛、真實地展示了孟加拉社會生活的畫面,深入、細致地探索了印度民族命運的課題。它刻畫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鮮明的、豐滿的、有血有肉的,不少次要人物形象也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徵,從他們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時代的風貌。由於這些因素,使得這部小說具有了史詩一般的性質,給人以宏偉壯觀的感覺。
Ⅷ 《戈拉》簡介、作者是誰
《戈拉》作者是泰戈爾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913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長篇小說《戈拉》發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