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祥林嫂、孔已己、子君、夏瑜、眉間尺分別出自魯迅的哪幾個作品
祥林嫂,魯迅小說《祝福》 中人物
孔乙己,魯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選自《吶喊》
子君,出自魯迅《傷逝》
夏瑜,出自魯迅<<葯>>
眉間尺是魯迅《故事新編》里的《鑄劍》中的人物
2. 魯迅的、關於眉間尺的歷史小說是﹖
樓主您好
您說的應該是魯迅的小說
初名《眉間尺》
後改名<鑄劍>
收錄在<故事新編>,內容與傳說基本一致。
3. 魯迅《鑄劍》這一篇中分析眉間尺和黑衣人這兩個形象
1、回答:
(1)眉間尺 本是鑄劍的第一主人公, 但是他生性怯懦 做事遲滯 他主要表現出魯迅先生自身做事謹慎猶豫的一個側面 心理的復雜性更多的被揭示
(2)黑衣人作為魯迅筆下重復出現的形象,是一位精神界的戰士,是對自身的不斷否定的體現,這層表明了他自身的心理謀求,內在的深刻性和有思想的行動渴望以近乎荒誕的手法被更多的彰顯出來.
2、《鑄劍》介紹:
《鑄劍》是魯迅歷史小說的代表,根據干寶的《搜神記》中的《三王墓》改寫,原載1927年4月25、5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8、9兩期,題作《眉間尺》,副題是《新編的故事之一》。1936年1月,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新編》。
3、內容介紹:
故事發生自在周宣王時代的楚國。楚王嗜殺,找來天下第一鑄劍名師干將及其妻子莫邪為他鑄劍。干將夫婦以王妃所孕之鐵,苦幹三年,為楚王鍛了兩把名劍。楚王怕干將為他人所用,劍成之日就斬殺了干將。不想干將夫婦只獻雌劍,未獻雄劍。 干將被害16年後,莫邪含辛茹苦養大兒子眉間尺。莫邪把其父遇害情景告訴眉間尺,眉間尺一改以往柔弱性格,決心以雄劍為父報仇。眉間尺憑一股勇氣來到王城,殺不成楚王,又被通緝捉拿。 俠士晏之敖來見眉間尺,他可以殺楚王,但要借重眉間尺的寶劍和頭顱。眉間尺信任他,把寶劍和自己的頭顱給了晏之敖。晏之敖以獻眉間尺之頭晉見楚王,並設計在煮頭的鼎邊用雄劍砍下了楚王的頭,眉間尺和楚王兩顆頭在鼎中進行殊死搏鬥。眉間尺年幼,不是楚王對手,被楚王的頭咬住不放。晏之敖見狀,拔劍自刎,頭顱掉入鼎中,加入戰局,終於把楚王頭咬得無聲無息。三個頭都煮成了白骨,無法分出彼此,楚國王公大臣出於無奈,只好將三個頭顱均以王禮分而葬之。這就是三王冢的來歷。
4、作者介紹:
魯迅,清朝光緒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市會稽縣東昌坊口新台門濂溪村,初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在南京求學時學名為「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是中國現代小說、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三十八歲時,開始用魯迅為筆名。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魯迅1902年考取留日官費生,赴日本進東京的弘文學院學習。1904年9月,入仙台醫學專科學醫。後棄醫從文(詳見《藤野先生》一文),回到本國從事文藝工作,希望通過文學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奉母命回國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等地擔任教師。
4. 魯迅眉間尺講的是什麼意思,黑衣人是什麼人,3者中有什麼關系
眉間尺是魯迅《故事新編》里的小說《鑄劍》的主人公,為替父報仇,而甘願把自己頭顱交給一個素不相識的黑衣人。後黑衣人履行諾言獻劍殺王
5. 魯迅先生命名為眉間尺的故事是什麼
《鑄劍》是魯迅歷史小說的代表,根據干寶的《搜神記》中的《三王墓》改寫,題作《眉間尺》,副題是《新編的故事之一》。1936年1月,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故事新編》。
眉間尺,因眉距廣尺得名,傳為春秋著名鑄劍工匠干將、莫邪之子。父為楚王 鑄劍而失命,遂立志復仇,以頭賄客,代擊楚王。事跡載《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寶劍》、《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漢趙曄)、《列異傳》(魏曹丕)、《搜神記》(晉干寶)。
6. 魯迅小說《鑄劍》里的黑色人是眉間尺父親的轉世嗎
魯迅的《歷史新編》是小說。
小說中的人物有可能是真實的嘛?
7. 誰有魯迅的《鑄劍人物性格特徵描寫
1.眉間尺形象分析
①他優柔寡斷、怯懦脆弱.
(從他「與老鼠的戲斗」可以看出.)
②他有強烈的復仇思想.
(當他聽到「母親的埋怨」和「父親被殺」事實後,他「毛骨悚然」,「全身燒著猛火」、「毛發閃火星,拳捏得格格響」.這是他性格的第一次重大轉變——決定復仇.)
③他涉世不深、經驗不足、能力有限.
(殺王行為莽撞;干癟臉糾纏,手足無措)
④他成長迅速,抉擇果敢.
(他正確地選擇黑色人幫他復仇,毅然交出自己的頭和劍.這是他性格的第二次轉變,表明他已經趨於成熟.)
2.黑色人形象分析
①黑色人幫眉間尺復仇的出發點是什麼?(難點突破)
參考答案:純粹「復仇」,不圖「回報」,體現出一種「原俠精神」.
②哪些內容可以看出黑色人富有斗爭經驗?
參考答案:阻止眉間尺莽撞刺王;攜眉間尺的頭和劍進入王宮;要王近觀眉間尺的頭在鼎中游動,伺機殺王.
③黑色人「殺王——自刎——直奔咬王——王死沉底」之行為,表現了他什麼性格?
參考答案:與敵斗爭堅決、徹底.
3.眉間尺與黑色人性格比較
眉間尺——涉世不深、怯懦脆弱,不知世道險惡和敵人殘忍.
黑色人——富有經驗、斗爭堅決、徹底;鋤強扶弱,捨生取義.
小說的主人公有三個,那就是眉間尺、黑衣人、國王.分析一下他們的性格不難發現,作者在塑造這三個人物是有著很深的寓意的.首先登場的是眉間尺,在小說的一開始,眉間尺和老鼠的一段曲折就充分暴露了他猶豫不定、缺乏決斷力、盲目善良的性格.對一隻掉落水瓮的老鼠,他由幸災樂禍轉為同情,又由同情轉為憎惡,在反反復復的思想斗爭中終於不小心踩死了老鼠,而踩死老鼠後,他又覺得「彷彿自己作了大惡似的,非常難受.」從這一情節上,可以看到眉間尺是一個很容易向邪惡妥協甚至投降的人,他缺乏摧毀事物的勇氣,也沒有殺戮生靈的決心.對於老鼠這一惡勢力的象徵,他既想毀滅它,又想拯救它,踟躇不決,母親的問話清楚地反映了他的懦弱:「是的,老鼠.這我知道.可是你在做什麼?殺它呢,還是在救它?」殺與不殺,救與不救,成了眉間尺一開始就面對的困惑.然而就在這時,矛盾出現了:懦弱的眉間尺必須為他的父親報仇.殺父之仇讓眉間尺怒火中燒,他拿起父親的劍,准備向最高統治者——國王——復仇.他覺得自己已經「改變了優柔的性格」,然而接下來的一連串細節卻讓他的自我安慰不攻自破,一個孩子差點碰上他的劍尖,都使他驚出了一身汗,而擠在人群里看熱鬧的時候,他又一直在擔心自己背上的劍會不小心誤傷別人,我們看到的依然是那個滿腹悲憫之心的優柔寡斷的眉間尺,並且預感到他的復仇計劃不會成功.作者安排這一情節顯然是有著一定的暗指,這一暗指又顯然與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有關,從這里我們似乎看到了傳統的儒釋文化在國家危急時刻的蒼白無力.
果然,因為有人捏住他的一隻腳,他失去了復仇的機會,而和「干癟臉的少年」的一番糾纏又讓他難以脫身,眉間尺的復仇計劃看樣子是要化為泡影了.在這個時候,小說安排了另一個人物出場,他就是神秘的黑衣人.黑衣人三兩下趕走了「干癟臉的少年」和圍觀的無聊的人群,並且提出願意幫助眉間尺復仇.黑衣人有著令人膽寒的暴戾之氣,他「聲音好像鴟梟」,有著「兩點磷火一般的眼光」.他幫助眉間尺,並不是因為仗義,也不是因為同情,因為「那些東西,先前曾經干凈過,現在卻都成了放鬼債的資本.」在這個言論之下,黑衣人呈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單純為了報仇而報仇的靈魂,他對這個世界已經絕望,甚至已經「憎惡了自己」.這樣一個人,身上有著眉間尺所沒有的摧毀一切的決心,他的極端和眉間尺的畏縮正好形成了互補.眉間尺最終把自己的劍和頭都給了這個素不相識的黑衣人,這種信任很可能就來自黑衣人身上散發出來的那一股殺戮之氣.黑衣人彷彿只是一個符號,一個幫助眉間尺戰勝自我的符號,眉間尺的軀體葬身狼腹,僅剩一個頭顱,跟隨黑衣人踏上了一去不復返的復仇之路.我們可以認為,黑衣人事實上並不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其實是眉間尺內心的另一個自我,眉間尺通過自我毀滅(身首分離)而得到重生,以黑衣人的身份前去復仇.這一點在黑衣人的話中也能得到驗證,「我一向認識你的父親,也如一向認識你一樣.」「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靈上是有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傷,我已經憎惡了我自己!」
那麼他們要去復仇的對象——國王,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國王出場後的第一句台詞就是:「唉唉!無聊!」一個飽食終日,內心空虛的統治者形象浮出水面了.國王殘暴兇狠,不僅殺害了眉間尺的父親,而且一覺得無聊就會「總想尋點小錯處,殺掉幾個人.」看厭了各種雜耍之後,國王覺得更加無聊了.這時,黑衣人出現了,他自稱能夠戲耍小孩子的頭,利用國王的獵奇心理混進了王宮.三個主角終於碰面了,只剩下頭的眉間尺,為了復仇而復仇的黑衣人,以及高高在上的國王,在狹窄的空間里相逢了,小說給他們安排的最後一戰發生在一個裝滿沸水的金鼎里.三個人的頭顱互相撕咬,拼了個你死我活,最終國王不敵眉間尺和黑衣人兩個頭顱的進攻,被咬得「眼歪鼻塌,滿臉鱗傷」,而完成了復仇大業的眉間尺和黑衣人也相視一笑,沉到水裡去了.這一戰帶來的後果是三個主角的頭顱被煮得皮肉稀爛,混到一起去了,而最終王妃和大臣們也沒能分清到底哪個是國王的頭顱,只好把三個頭骨都厚葬了.仇人最終死得同穴,這一情節也有著獨特的寓意,眉間尺復仇的結果是與仇人玉石俱焚,而這和普通的同歸於盡又大不一樣,因為他們的精神混雜到了一起,分也分不清了,毀滅敵人的同時也毀滅了自己,我們不知道這樣的復仇到底成功與否,變革與毀滅的艱難由此也可見一斑,魯迅先生在這里的心情應當是一種無奈和憤懣.
8. 鑄劍。眉間尺、宴之敖人物分析
魯迅小說《鑄劍》,有一位黑色人,名叫宴之敖者。這位黑色人來歷不明,甚至面目也不清楚,但他疾惡如仇,冷峻而不露聲色。面對死亡,他毫不畏懼,只是發出「冷冷地尖利地笑」。黑色人幫助眉間尺復仇,不是一般的仗義同情,而是對國王所代表的惡勢力一種仇恨力量所致,是黑色人自己靈魂深處的動力驅使。黑色人報仇的方式更是奇特詭秘。他用眉間尺的頭,借眉間尺的寶劍,設計引國王至寶鼎前,揮劍取下國王的頭。在眉間尺頭與國王頭展開激戰關鍵時刻,黑色人面不改色,從從容容地劈下自己的頭,加入與國王的搏鬥,幫助眉間尺戰勝國王,完成復仇大業。 黑色人的名字「宴之敖」本來就是魯迅曾經用過的筆名。
9. 魯迅作品集書中主人公眉間尺
眉間尺是魯迅《故事新編》里的《鑄劍》中的人物。
魯迅的《鑄劍》表現了正義的復仇精神,一般人只注意黑衣人的形象,卻忘記了魯迅筆下著力描寫的眉間尺。這個涉世不深的青年,經歷了由優柔到果斷的心理歷程,接受了愛與恨的精神洗禮,為反對暴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他的身上,魯迅謳歌了獻身的精神,呼喊堅強與果毅。這些絕不是空洞的概念,更不是玄虛的猜測。
作品一開始描寫眉間尺對付老鼠的忽擒忽縱的猶豫不決的態度,注意文中三次提及眉間尺克服猶豫的性情和三次提及眉間尺擔心背上的劍誤傷無辜的情節,然後對比他後來毫不猶豫地獻出了劍和自己的頭的果斷。
眉間尺性格的成長就蘊藏在這些話語之中,將這些語言提取出來,就可明了。在作品的話語中,完全可以體悟到,魯迅在冰冷的復仇情緒中,也用滾燙的熱情,呼喚著、期待著中國人的堅強與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