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小說家當中高覺新的人物形象

小說家當中高覺新的人物形象

發布時間:2022-02-21 04:31:20

A. 巴金作品《家》中高覺新的形象

他是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最豐滿、最感人的藝術典型。高覺新聲於一個沒落的封建大家庭中,也受到傳統的教育和五四新思潮的影響。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使他處於大家庭斗爭的旋渦中,使他形成溫良懦弱的悲劇任務。作品通過這一形象,揭露封建禮教制度的吃人的本質,也向讀者指出大膽反封建的道路。覺新是巴金在《家》中所塑造的眾多人物最為血肉豐滿的一個。他的性格鮮明突出,而又充滿著矛盾,他是介於高家封建家長與叛逆青年之間有著「兩重人格的人」。由於原型是作者的大哥,所以作者在寫這個人物時投注了很多情感。小說的第六章集中描寫了這個人物,純真而軟弱,痛苦而又自甘沉淪。以後基本就沒有什麼大的發展。覺新在中學里是一個成績優良的學生。四年課程修滿畢業的時候又名列第一。他對於化學很感到興趣,打算畢業以後再到上海或北京的有名的大學里去繼續研究,他還想到德國去留學。但是,他這美好的幻想很快就象肥皂泡一樣破滅了,他的父親要他成親,好早日讓老太爺抱上重孫子,早日實現高家的四代同堂。他愛梅,但是由於家長的一時任性,把他們的愛情活活拆散了。另定了李家的親事。他只好絕望地痛哭。從這一點上說,在梅和瑞珏的悲劇沒有出現之前,他是高家這個大家庭中封建宗法制度的第一個犧牲品。這是值得同情的。

B. 《家》主要人物形象

《家》課文中人物形象:

覺新委曲求全懦弱順從。
覺民平時溫和謙遜;中庸不像覺新那麼軟弱回,也答不像覺慧那麼激進。
覺慧高家最具批判與反抗意識的一個人當時社會進步青年的典型代表。
馮樂山腐朽守舊頑固殘忍。
高老太爺專橫、冷酷的同時,也流露出長輩慈祥的一面;親情未泯。
克明作風比較正派。
克安、克定吃喝嫖賭、抽大煙、捧戲子,揮金如土;"坐吃山空的敗家子"典型。
梅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在憂郁、苦悶、悲傷之中漸漸消瘦、憔悴,最後含冤死去。
瑞珏典型的賢妻良母。
鳴鳳痛心疾首而又無力反抗。
琴是黑暗家庭中一線希望的火花,勇敢;蔑視封建禮教,爭取自由解放。

C. 《家》中高覺新人物形象分析

巴金筆下的高覺新是封建家庭中的「長房長孫」,這種特殊的地位便決定了他的命運及他特殊的性格,因而在分析高覺新的悲劇性格時筆者採用一分為二的方法,他的性格中佔主導地位的是怯弱,但他也有反抗的一面,即在妥協中有反抗.他受過「五四」新思潮的影響,清醒地認識到舊家庭和舊禮教是奪去他生命和幸福的罪魁禍首,但由於封建倫理的束縛及他自身對「家」的依戀,使得他在封建專制面前妥協了,成為一個「多餘人」.

D. 巴金的《家》中覺新的人物形象怎麼分析

巴金的《家》中覺新的人物形象是這樣的:

1、思想性格雙重性。《家》中高覺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軟弱者,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又怯於行動的知識分子形象和"多餘人",是在封建家庭和舊禮教的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劇典型,具有雙重性格;

2、首先,具有良好的素質,才資優異,聰明好學,有著美好的理想和追求;

3、高覺新自小就是個聽話、孝順的好孩子,這是一種合於傳統禮教的孝子賢孫的理想性格,是父母心目中的"寧馨兒",卻也是導致他悲劇命運的致命弱點;

4、他性格中與善良本性分不開的是怯懦,這個性格不僅註定了他人生的被動,也註定了他終究"躲"不過各種災難和厄運。他曾經有過夢想,想做化學家,讀書也很用功,在中學四年畢業期滿的時候,是成績名列全校第一的優秀生,曾想畢業後繼續上大學,甚至去德國留學深造;

5、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觀念和封建禮教嚴重地扭曲,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他受到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們的斗爭,另一方面,長房長孫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養又使他逆來順受,客觀上扮演了一個舊禮教舊制度的維護者的形象。

E. 論文:巴金《家》中高覺新的人物形象淺析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寫,求提綱

網路"高覺新"詞條是從下面四個方面分析的:
http://ke..com/view/1075778.htm
1 思想性格雙重性
2 懦弱的思想根源
3 犧牲自我
4 最具有悲劇內涵

F. 請問《家》中高覺新是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我們走進他的《家》
——巴金作品影視劇全記錄之一

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曾經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青年的案頭聖經。
《家》
故事梗概 成都高公館,一個有五房兒孫的大家族。高老太爺是這個大家庭的統治者,五房中的長房有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他們的繼母及繼母的女兒淑華,因為父母早亡,現在是大哥覺新當家。
覺新是長子長孫,早熟而性格軟弱,受過新思想的熏陶卻不敢頂撞長輩,他年輕時與梅表妹相愛,但卻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後他過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愛自己美麗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別是出嫁不久後梅就成了寡婦,回到成都,兩人的見面帶給他無窮的痛苦。不久,梅在憂郁中病逝。
覺民與覺慧在外參加新文化運動和學生運動,遭到爺爺的訓斥,並被軟禁家中。覺民與表妹琴相愛,但爺爺卻為他定下親事,覺民為此離家躲避,覺新夾在弟弟與爺爺中間受氣。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對家中的丫頭鳴鳳有朦朧的好感。高老太爺要將鳴鳳嫁給自己的朋友孔教會會長馮樂山做妾,鳴鳳在絕望中投湖自盡,覺慧決心脫離家庭。
高老太爺發現最疼愛的兒子克定騙妻子的錢去組織小公館,並在外欠下大筆債務,老四克安也大嫖戲子,在此打擊下一病身亡。家中大辦喪事,將要生產的珏被高老太爺的陳姨太以避血光之災為由趕到郊外生產,覺新不敢反對,因照顧不周,珏難產而死。覺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認這個家庭應該出個叛徒,他支持覺慧離家去上海。
《家》是巴金最喜愛的作品。最初,小說在《時報》上連載,每天一千字左右,後來因為戰爭中斷過一段時間,《時報》又換了編輯。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說太長,報社不想繼續登下去。收到信後巴金將剩下的稿子全寄了過去,並聲明如果報紙願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費。用他的話說,「為讀者寫作」的他「總算盡了作家的責任」。這樣,《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春》
故事梗概 覺慧逃出家庭後獲得了自由,但家中的悲劇還在一幕幕上演。覺新兄弟的繼母周氏的娘家人來到成都,要為覺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聰明美麗的女孩,卻被頑固的父親許給荒淫的陳家,大家都替她惋惜,覺新在她身上看到梅與珏的影子,卻無力幫助。這時,覺新的愛子海兒不幸病死,他對生活更加沒有了信心。覺民與琴則積極參加學生運動,並鼓勵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
三房的淑英被父親許給馮家,她極力想掙脫不幸的命運,甚至想過效仿鳴鳳去死,覺民與琴決心幫助她脫離家庭,去上海找覺慧。蕙完婚後過著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為婆家不肯請西醫耽誤了醫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覺新,也使他開始支持覺民等人的計劃。最終,淑英在覺民等的幫助下,被護送到了上海。在《春》的結尾,覺新等人收到她從上海的來信,信中傾吐了她獲得自由後的幸福。
《春》寫了一個女孩如何鼓起勇氣走出家門,它無疑給了許多年輕人以叛逆的勇氣,巴金因此也成了許多想要叛離家庭的年輕人的「咨詢對象」,在眾多的咨詢者中,有一個女孩寄給他一張照片並約他見面談談。一見面,這個女孩就談起自己守舊的父親,並表示想脫離家庭。巴金誠懇地勸說女孩不要沖動,認為年輕人羽翼未豐前不宜輕易地踏入復雜的社會。此後,這個女孩遇到麻煩時,常常找他傾訴。她就是蕭珊,後來成為巴金的妻子。
《秋》
故事梗概 蕙的靈柩停在廟中已經一年多,她的丈夫忙著續弦,根本沒想到要讓她入土為安。在覺新與覺民的「威脅」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塗的父親又將兒子枚推入火坑,枚才17歲,就有了肺病的跡象,父親周伯濤不願承認兒子有病,卻忙著給他娶了馮家的小姐為妻,兩人感情不錯,但妻子脾氣很大,枚夾在她與長輩間受氣,婚後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兒。
三房的克明在女兒跑後有所悔悟。兩個弟弟卻想賣掉公館分家,兒子又不爭氣,克明在郁悶中丟下懷孕的妻子去世。淑英的丫頭翠環敬佩覺新為人,三太太決定將她給覺新。
高公館賣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覺新給覺慧與淑英的信中,他寫到各房的情況。四房五房繼續著荒誕的生活,幾個堂弟依然頑劣成性。三房與他們住得很近,保持著親密關系。他自己娶了翠環並將她當作妻子看待,至於覺民與琴,也按他們的意願舉行了新式婚禮並即將出外工作。
《激流三部曲》中最有光輝的形象當然是家庭的叛逆者,但最成功的卻無疑是「多餘人」覺新。對於這個人物,巴金有太多的情感。巴金的大哥堯枚在父母死後,獨立支撐著整個家庭,在給巴金的信中他傾吐出家庭中的種種罪惡,這些素材給了巴金靈感,他決定用「大哥」做線索來揭示一個大家庭的衰敗。難得的是,堯枚知道這個想法後,寫信來鼓勵巴金寫作。正當巴金寫完《家》的第六章《做大哥的人》時,訃電來到,堯枚在精神重壓下自殺了。在《秋》里,巴金給了覺新一個幸福的結局,對堯枚來說,也許這是一個最後的安慰吧。

●話劇《家》
人藝版(1984年)
編劇:曹禺
導演:藍天野
首演:1984年4月1日
這是一部老中青三代人同台演出大戲。瑞珏的扮演者羅歷歌還憑藉此劇贏得了當年的戲劇梅花獎。她的同學王姬、鄭天瑋和宋丹丹也在劇中出演主要角色。
明星版(2003年)
編劇:曹禺
導演:陳薪伊
全劇最大新意是把巴金獻給他哥哥的一首詩作為線索。奚美娟的瑞珏、陳紅的鳴鳳、程前的覺慧都表演得非常出色,特別是83歲的孫道臨扮演的高老太爺。
●戲曲《家》
川劇 《激流之家》恢復了覺慧在小說中的主角地位,瑞珏則從舞台上消失。
滬劇 將流派唱腔作為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大膽嘗試管弦樂隊的配器和20人合唱團。
越劇 劇中,鳴鳳跳湖後,覺慧與覺新將有一番激烈的較量,而這一沖突,曹禺的話劇本則不曾表現過。

給電視劇《家·春·秋》卸包袱

巴金的名著《家》,早已改編成話劇搬上過舞台,也改編成電影上過銀幕,而在1986年,四川電視台計劃把《家·春·秋》合在一起搬上屏幕,在當時的確是破天荒的舉動。
從1986年開始策劃醞釀,1987年投入拍攝,主要在四川選景投拍,最後在上海搭景拍攝製作完成。當19集大型電視連續劇《家·春·秋》在中央電視台、上海電視台、四川電視台和全國電視台播出以後,反響很強烈,我們電視台接到了許多觀眾的熱情來信,或鼓勵,或詢問,或建議,據說當時還有不少青年去書店購買巴老的著作,一時掀起了「巴金熱」。
原四川廣電廳廳長盧子貴撰文回憶道,在李致同志的薦引下,他們幾位電視藝術工作者拜會了巴老。「巴老慈祥、親切、和藹、風趣,一下解除了我們對這位文壇巨子的拘謹心理,當向他簡要匯報後,他毫不猶豫地表示贊同,並出乎意料地說了一段話。大意是,我那些作品是幾十年前寫的,是用小說的形式表現的,你們電視劇是在現在把它展現給觀眾。希望你們根據電視藝術的特點和規律,大膽去再創作,只要對觀眾有益,我都支持。你們改編好了,我的小說也生輝,即使你們改編得不那麼好,也不會影響。
巴老還風趣地說:「過去曹禺曾改編《家》為話劇,變動比較大。這不要緊,曹禺是曹禺的《家》,巴金是巴金的《家》,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可以相互並存。」這種豁達開明的態度,給當時劇組極大的鼓舞。

《家》的花樣年華

《家》的初版本
《家》的單行本最早是由上海開明書店在1933年5月初版。此前曾以《激流》的名字在上海的《時報》上連載,連載時間是1931年4月18日到1932年5月22日。
一年以後,開明書店第一個為巴金的《激流》出了單行本,這就是現在的初版本《家》。初版本《家》至今已經鮮為人見了。在解放前出版的《家》的各個版次里,它印刷裝幀可謂都是比較精美的。初版本的封面設計得既簡朴又醒日,封面的底色為白色,上面用褐色線條勾勒「激流」兩個美術字,又在兩字之上疊加——黑色的「家」字和「巴金著」的字樣,格外醒目。書脊標有「開明書店出版」,大方的封面設計寓意明了,讀者一看便知,這本《家》就是不久前在《時報》上連載的《激流》。
初版本《家》與在《時報》連載時稍有修改,巴金在看單行本校樣的時候增補了高老太爺死後分家的幾段內容。《家》的原稿在《時報》上登載後丟失了,因此,這三頁增補的原稿便成了《家》僅存的原稿。1987年10月,在北京舉辦的《巴金文學創作生涯六十周年展覽》上,這三頁《家》的原稿同《春》和《秋》的原稿一道與廣大讀者觀眾見了面。這些珍貴的手稿是巴金在上世紀60年代捐贈給北京圖書館的。
1937年,開明書店要排印《家》的新5號字本,巴金對作品做了較大的修改,刪去了書中的40個章節小標題,從此往後,《家》的章節只以數字為序,再也沒有文字了。
1984年,上海文藝出版社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二套新文學大系。這套現當代文壇上的鴻篇巨制由著名現代文學專家學者丁景唐主持,由著名編輯大家趙家璧擔任顧問。這套大系收入了1927年到1937年現代文學第二個十年中的重要作品。其中第九集中有巴金的《家》,這是根據開明書店的初版本,除了封面和版權頁沒有,豎排改為橫排,繁體字改為簡體字,一切都依照初版本排訂的,再現了初版本《家》的原貌。
特製本與合訂本
1937年底,上海開明書店根據巴金手邊保存的惟一一份清樣改定稿重排了《家》,第二年1月,修訂版正式印行。1938年3月,「激流三部曲」的第二部《春》問世。開明書店特地為巴金裝訂了前兩部的特製本送給他。其中《家》的外殼封面用的是淺褐色的綢緞面,刺綉以深褐色的五角楓葉裝點,封面無字,只是書脊有一燙金「家」字。《春》的外殼封面選用淺綠色綢緞面,配以茶綠色五角楓葉圖案裝點,同樣封面無字,書脊燙金「春」字,典雅醒目。1940年,巴金的《秋》出版了,開明書店又為《秋》做特製本,這次的硬殼封面用的是中國傳統的龍鳳呈樣圖案,對照書中高家的沒落結局,這倒是耐人尋味。開明書店為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做的三本特製本,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其珍貴價值可想而知,如今這三部特製本也保存在中國現代文學館。
另外,巴金的《春》初版後,開明書店還為作者做過一冊《家》與《春》的合訂本,封面是硬殼綠絲絨的,書脊的中間印有燙金的「激流第一集家與春巴金著」一行字,書的環襯為墨綠色,無版權頁。所收入的《家》為1937年2月出版的修訂本,除了「激流總序」、「呈現給一個人代序」、「五版題記」外,還附了「十版改訂本代序——給我的一個表哥」。合訂本《家》與《春》之間隔有一頁草綠色紙,宛如一片茵茵綠草充滿生機。
修改了一生的版本
《家》,是巴金在27歲時寫成的一部小說,他十分珍視這部小說,修改幾乎伴隨著他的大半生。他在1957年6月寫的《與讀者談家》的後記中說:「我最近重讀了《家》,我仍然很激動。我自己喜歡這本小說,因為它至少告訴我一件事情,青春是美麗的東西。我始終記住,青春是美麗的東西。而且它一直是我的鼓舞的源泉。」
小說第40回,覺慧離家出走時,許多人去送行,惟有劍雲沒去,第一版覺慧對覺民這樣說:「我知道他患了很重的肺病,恐怕活不到多久了。」到1937年2月十版修訂本中,作家做了這樣的改動:「他得了肺病,倒應該好好地養一兩年才行。」到了1953年3月小說沐浴著新中國的陽光再次與廣大讀者見面時,作家將這句話又改成:「他身體不好,應該好好地將息。」從劍雲病情的改動,我們不難看出,作家不希望他小說中的青年「死亡」,希望他們的美麗的青春總有一天會發出燦爛的光芒。這些改動流露出作家善良的心地以及對青年一代殷切的希望。
1982年7月,四川人民出版社開始出版十卷本的《巴金文集》,第一卷中收入的就是他的《家》,巴金一如既往地對小說進行了修改,不過,這次改動得最少,他說可能這是最後—次了。1984年12月,巴金在為香港天地圖書公司發行的「激流三部曲」所寫的序時說自己今天已決定不再改動《家》了,但原因不是不想改動了,他說:「我不是在寫『樣板小說」』。 (本報綜合報道)
參考資料:裡面有,麻煩你慢慢找吧

G. 巴金小說《家》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網路而來。
若有用,望採納,謝謝。
高覺新,是高家的長房長孫,在小說中,作者著重描寫刻畫了他這個形象。作者把他塑造成一個深受封建禮教毒害的典型人物。覺新雖接受過五四新思潮的激盪,但又處在這樣一種特殊的位置,深受封建倫理綱常特別是「孝」道的熏染,於是,作者付與他委曲求全的怯懦順從性格。他在高家的事務上兢兢業業,辦得僅僅有條,但在自己的婚姻、願望上,總給讀者一種無奈的感覺。他喜歡遠房表妹梅,但又無法違抗老太爺的旨意,來放棄自己的妻子瑞珏,他只有把痛苦留給自己;他既同情支持弟弟們的反封建斗爭,但又無法放手掉高家的事業,他只能選擇「作揖主義」哲學。全篇小說他給我一種非常痛苦的感覺,簡直是一個悲劇形象。在我認為,作者之所以塑造覺新這個悲劇人物,不但是為了喚起讀者對這一時期這類人不幸的同情,而且主要是對這種人的嚴厲批判。由此可見,作者的用意是如何了。但我要補充的是高覺新在這個中國社會新舊交替和轉型時期,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
高覺民與高覺慧,他們很幸運,沒有他們大哥那樣活得那麼累,還能在高等學府成就大業。那麼作者為何要把他們放在人物塑造的首要地位呢?因為,在當時,他們又是典型的一類人,但他們兩兄弟又有著不同。首先來看覺民,雖然他在外和弟弟覺慧大搞一些反封建的活動,來開導當時內地有著迂腐思想的人們,但在自己家裡卻又無法抗拒來自高老太爺的封建禮教的束縛。在他對遠房親戚張太太女兒琴的愛情上表現出一種想愛又不敢愛的情緒,只是再默默地煎熬罷了,最後作為家中反封建的一員,卻還是沒走出這個家,還是深陷在這個泥潭中;覺慧,一個血氣方剛的青年,可以說他是小說中的一個亮點,也可以說他是覺新的另一個極端。在小說中,高家經歷了由盛到衰的大起大落,但他唯一的意願就是能走出這個家,走出這個滿是封建禮教的世界。家中,老太爺是至高無上的,惟有他會在老太爺面前因感到不滿而沖撞他,也正是這次他被禁閉了很長一段時間,從而堅定了他走出這個家的信念。他愛丫鬟鳴鳳,他恨老太爺,與覺民相比他敢愛敢恨,毫不掩飾。最後,他勇敢地走出了高家。
作者塑造這兩兄弟,可以看出也花了很多心思。我以為,覺慧的氣質、願望、行為等,幾乎都是作者年輕時的真實寫照,從覺慧身上,可以看到作者的影子。我猜測,作者是因為自己在反封建運動當中不希望看到一代青年沉淪下去,便在對封建禮教的憎恨中塑造了這幾個人物,表現出作者對年青一代充滿了信心和希望。這兩個人物的塑造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
下面讓我來說說小說中的幾位女性。
瑞珏,覺新的妻子,她善良、厚道、柔情,作為高家的長孫媳,又為了照顧自己的兒子和丈夫,只能在這個家中和覺新一起維護著封建禮教的權威,但在某些事情上,還是可以看到她對新生活的嚮往;梅芬,高家的親戚,在對覺新的愛情上失利後,就變得沉淪乏志,沒有了反抗精神,溫順馴良地吞咽著舊禮教的無情惡果。鳴鳳,高家的一個小丫鬟性情剛烈,但心靈純潔,在對覺慧的愛意下她並沒有因主僕差異而感到不可能,最後,她為了這段感情,以死向封建專制發出了強烈的抗議。

H. 《家》高覺新人物形象分析是什麼

《家》中高覺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軟弱者,是一個能清醒認識到自己的悲劇命運又怯於行動的知識分子形象和"多餘人",是在封建家庭和舊禮教的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劇典型,具有雙重性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具有良好的素質,才資優異,聰明好學,有著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高覺新自小就是個聽話、孝順的好孩子,這是一種合於傳統禮教的孝子賢孫的理想性格,是父母心目中的"寧馨兒",卻也是導致他悲劇命運的致命弱點。

2、其次,思想性格被封建宗法觀念和封建禮教嚴重地扭曲,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他受到了五四新思想的熏陶,同情弟弟們的斗爭,另一方面,長房長孫的地位和封建家庭的教養又使他逆來順受,客觀上扮演了一個舊禮教舊制度的維護者的形象。

五四文化思潮對於高覺新的影響

覺新受到了五四新思潮的影響,清晰地認識到是舊家庭和舊禮教奪去了他的青春,但是與覺慧等人從五四文化思潮中汲取了人權、平等的觀念不同。

他從中吸取的則是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和劉半農的作揖主義,他之所以信奉這樣的主義,是因為這樣的主義能夠把《新青年》的理論和他們這個大家庭的現實毫不沖突地結合起來,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論,另一方面又能順應著舊的環境生活下去,而自己並不覺得矛盾。

I. 巴金的《家》中覺新的人物形象分析

1、覺新的思想是進步的,他讀書很好,曾想過留學,但是他不敢面對威嚴的爺爺,不忍看繼母的境況,所以他只能接受包辦婚姻。不幸卻又接二連三地到來,奪走了他的妻子和的孩子,他深愛的女人也因為他離世。但覺新也在不斷地改變,他既聽從家中的長輩的話,也同時為三弟和二妹的出走籌集款項。

2、覺新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忍耐力,能夠忍受命運的一切不公。他壓抑著自己的痛苦,強顏歡 笑,從不在行動上有反抗,一切悲苦一個人默默忍受。他一切聽從別人的指手畫腳,丟掉了自己做人的基本權利,似乎他的存在只是為著證明著封建勢力的強大。

3、釀成覺新悲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的因素,也有客觀的因素。他出生在高家這個大戶人家,是家族裡長房的長孫,長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特殊的身份,他能獲得家族繼承權,又有確保家族平安發展的責任。

所以作者說,在他出世的時候,他的命運便決定了。他的成長歷程中無形地伴隨著這一種使命感,整個家族的擔子都落在他一個人的身上,同時也開始了他艱辛苦楚的人生。也是這個大家庭的成長環境中不斷地忍辱負重,造成了他的軟弱。

同時,他的骨子裡深受封建家族思想的影響。必須順從長輩的觀念已經深深刻在他的心中,所以他對每一個長輩的話都言聽計從,他都從來不曾想過反抗。

4、覺新與梅表姐青梅竹馬,可是,這最終只是一場夢。當他被告知婚事早已被安排好,讓他絕望地將自己關在房間痛哭,但是,他卻只是默默地忍受,絕不對長輩提出異議。在長輩們的安排下,他接受了,也獲得了短暫的安寧。

然而,在梅表姐又一次闖進他的生活時,他才發現,他還是始終忘不了她。然而,這時他們已經不可能了,他只能在假山面前獃獃地說:「梅,我對不起你。」而這也是她最後一次見到梅表姐。在梅去世後,他無比心痛,含淚向她問候。他們的愛情悲劇,落幕在他的低聲哭泣中。

5、覺新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犧牲品。封建專制和封建禮教奪去了他的青春;奪去了他的幸福;奪去了他的前程;奪去了他愛的兩個女人。覺新的悲劇是社會的悲劇,是封建專制和封建禮教對人性摧殘的結果。

覺新順從、軟弱等性格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中國漫長的封建專制統治和壓抑個性的封建文化。他受過「五四」新思潮的影響,清醒地認識到是舊家庭和舊禮教奪去了他的青春和幸福。

但封建主義倫理道德,長房長孫特殊地位的約束,家業興衰的重託,舊意識將他生命的活力和稜角消磨殆盡,造成了他委屈求全、逆來順受的性格。使他成為 「讀 過新書,過舊式生活 」的人,成為奉行「不抵抗主義 」、「作揖主義」的人。

(9)小說家當中高覺新的人物形象擴展閱讀:

覺新性格的形成原因:

1、長子玄孫的地位。

覺新是高家的長房長孫,在封建大家庭中,長房長孫也叫 "承重孫",也就是說,大家庭的未來責任應該由他來負,是大家庭的繼承人,這種家庭結構就要求覺新必須維護這個制度,並處處對這種家庭制度起保證作用,所以覺新的命運在他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

在過早地成親,父親又過早地死去之後,他秉承父親的遺願,為了保護自己這一房的利益,小心翼翼地在各種各樣的人事關系和卑瑣的事務中到處周旋,接受來自物質和精神的壓力,扮演著人生悲劇的角色,由此,現實和理想就出現了尖銳的沖突,並造成了覺新性格的兩重性。

2、 封建等級制度和封建倫理道德長期的毒害,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成為了強大的政治力量和思想統治的力量。

封建主義倫理道德特別是所謂"孝"的毒害,長房長孫特殊地位的約束,已經將覺新的生命活力和稜角消磨殆盡,造成了他委曲求全、懦弱順從的性格。

他害怕別人說閑話,時時考慮光宗耀祖,擔心高家從他手中敗落,害怕承擔不肖的罪名等,因此盡管他能夠清楚地意識到自身命運的悲劇性,每次還總是自告奮勇地把頭往絞索中伸,造成一個又一個的悲劇,這是在封建專制主義重壓下我們民族普遍具有的國民性。

3、從五四文化思潮中汲取了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和劉半農的作揖主義。

覺新受到了五四新思潮的影響,清晰地認識到是舊家庭和舊禮教奪去了他的青春,但是與覺慧等人從五四文化思潮中汲取了人權、平等的觀念不同,他從中吸取的則是托爾斯泰的不抵抗主義和劉半農的作揖主義。

他之所以信奉這樣的主義,是因為這樣的主義能夠把《新青年》的理論和他們這個大家庭的現實毫不沖突地結合起來,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論,另一方面又能順應著舊的環境生活下去,而自己並不覺得矛盾。

4、覺新的悲劇既是性格的悲劇,更是社會的悲劇,概括了封建末世整整一代知識分子的生活命運,具有悲劇的深刻性和典型性。

J. 《家》中覺新的人物形象是什麼

覺新是一個復雜性格的人物。他是一個清醒認識到自己悲劇命運的懦夫。
1、 自願的犧牲自己。因為受到過五四新思潮和反封建的新空氣的影響,他切身認識到封建家庭制度必然崩潰的命運。但他受到的封建教育和封建家庭倫理觀念的影響太深,作為封建家庭的「孝子賢孫」,使他自願地挑起家庭的擔子。他自願為家庭犧牲自己,不敢反抗。
2、 他是一個自覺的懦夫,對封建家長的專制意志處處退讓、順從甚至做幫凶。他犧牲了梅、瑞珏,還勸說覺民接受高老太爺定的馮家的親事。
為了維護封建家庭他付出了自己和親人的慘重代價。覺新的悲劇是封建末世的封建知識分子的悲劇。他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命運,由此產生了絕望、悲觀等心態。這一形象對現代中國的某些知識分子具有很大概括力。

閱讀全文

與小說家當中高覺新的人物形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河東流去小說在線閱讀 瀏覽:104
短篇小說如何概論內容 瀏覽:393
現代穿越男主是總裁女尊小說 瀏覽:746
丁墨免費完整小說 瀏覽:491
唐穎小的小說城府全文免費閱讀 瀏覽:322
超級手機抽獎系統小說 瀏覽:45
折草記有聲小說 瀏覽:339
有沒有細致描繪古代生活的小說 瀏覽:437
女主角是夏朵的小說 瀏覽:976
仙俠小說已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214
武俠系統小說主角白凡 瀏覽:400
後宮獨寵的小說推薦 瀏覽:613
主角苦逼的玄幻小說 瀏覽:272
愛格完結小說百度 瀏覽:300
主角和小賣部老闆啪啪的小說 瀏覽:412
簡言季深的小說叫什麼名字 瀏覽:605
都市主角重生小說 瀏覽:611
現在公務員可以寫小說么 瀏覽:14
小說妖媚全文閱讀目錄 瀏覽:968
軍婚寶寶小說免費完結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