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沈從文小說有哪兩大系列
沈從文創作的小說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以湘西生活為題材,一種是以都市生活為題材,前者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後者通過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喪失。其筆下的鄉村世界是在與都市社會對立互參的總體格局中獲得表現的,而都市題材下的上流社會「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與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燭照下獲得顯現,正是他這種獨特的價值尺度和內涵的哲學思辨,構起了沈從文筆下的都市人生與鄉村世界的橋梁,也正由於這種對以金錢為核心的「現代文學」的批判,以及對理想浪漫主義的追求,使得沈從文寫出了《邊城》這樣的理想生命之歌。
❷ 如何理解沈從文的湘西世界
沈從文生長在荒僻而風光如畫、民風古樸的湘西鳳凰縣。湘西是沈從文情感的源頭和歸宿。他用秀麗的文字和真摯的感情在作品中盡情謳歌故土以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展示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湘西世界。
沈從文的湘西系列作品寫出來湘西自然風光的幽靜、清新、、美麗,富有民族風情的奇風異俗,還有人們那淳樸、善良、熱情、堅韌、頑強等閃爍著人性光輝的美好品性。沈從文對湘西人性美和人情美作理想化的表現,意圖與他憎惡的都市文明病抗衡,喚起社會對我們民族悠久醇厚的美好品質的關注和回歸,從而為湘西民族和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注入新的活力。「湘西」代表了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體現了人與自熱契合的生命形式的復歸。
❸ 簡析沈從文筆下湘西世界的特點
《沈從文的湘西》特點:
沒有塵世間的喧嘩。從朴實簡單的鄉村生活以及風俗來體現『人文美』。他筆下的湘西是耐人尋味的,像一杯濃茶,只有細細品才能品出文中的美。又如同一條長長的古巷,通向夢與美好。
《沈從文的湘西》內容簡介:
《沈從文的湘西》作者沈從文是現代中國文學的大師,他的一生很富於傳奇性.人們提起沈從文,便不能不談到湘西,去了湖南沅水邊,也不可能不想起沈從文的作品,而他一生的傳奇,也大都和湘西有關。
在他的筆下,湘西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到處充滿神秘感的地方,那裡的山山水水世俗人情,都是故事,都是詩歌,也都是圖畫。著名攝影師卓雅,以敏銳、細膩的鏡頭,將沈從文的湘西呈現給讀者,文字里的湘西和照片中的湘西,互為襯托,又互相輝映。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漢族,但有部分苗族血統。
沈從文當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說代表人物。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抗戰爆發後到西南聯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東大學任教。
1946年回到北京大學任教,建國後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服飾的研究,1988年病逝於北京。
(3)沈從文小說世界的基本擴展閱讀
《沈從文的湘西》賞析:
沈從文先生墓地位於貫穿鳳凰城的沱江下游右岸的一座微峭的山崖之上,地勢雖稱不上高,卻也足夠讓人在其上俯覽鳳凰城的大部。
從文先生的一部分骨灰就與他的夫人張兆和女士合葬於這山崖之上,沒有高聳的墓碑,華麗的墓地,只是一塊肅穆的岩石,岩石上簡單的幾句話就已銘刻著先生一生的理想與追求。
先生的一部分骨灰則撒於沱江之中,上游的水壩的建成,使得沱江不再洶涌,從文先生的靈魂也得以平靜安詳的閑游於鳳凰城。
❹ 沈從文小說,散文的主要成就
沈從文對現代文學的貢獻在於他創造了詩意的抒情小說文體,他把詩和散文引進小說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從而大大擴大了小說的表現領域和審美功能.
沈從文小說的主要貢獻是他創造了一個特異的"湘西世界".他以湘西人,鄉下人的視角,來贊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樸和風俗的古雅.並以這樣一個世界來觀照,批判,否定他所生活的,他認為是丑惡的都市社會.因此,沈從文的小說同三十年代主流文學以階級,階層的觀念分析考察社會不同,他是取地域的,文化的視角,通過兩種文化的對峙來表達自己的文學理想.
簡析沈從文短篇小說的藝術特色及思想
藝術特色:沈從文短篇小說的主要藝術特色集中在他對文體的創造上。他創造了三種基本文化形態:描述湘西與都市下層人物日常生活與命運的寫實故事。如《丈夫》《牛》《菜園》等運用的溫情的現實主義。根據民間、宗教故事創作的浪漫傳奇。如《媚金.豹子.與那羊》《神巫之愛》《月下小景》等運用的是浪漫主義的手法;嘲諷、抨擊現代都市「上等人」所謂「文明」的諷刺小說。運用的批判現實主義。
其次,沈從文追求文體結構的千變萬化互不雷同。他所持的是逆向型思維方式,不拘常格,求異思變。文體的自覺使作家獲得了文本結構與文本解放的極大自由。結構自然、流暢和千姿百態;表現在文體上則使他的小說打破各種文體間的界限,產生了明顯的邊緣性:有些運用散文筆致,似抒情散文,有的帶有童話色彩,似民間故事。
思想:對湘西勞動人民窮苦命運的關注、同情,對現代都市文明的嘲諷、批判,對湘西完美人性的表現與思考,重建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創作用意。
❺ 沈從文的小說主要的取材是哪方面
沈從文小說的取材主要有兩種:
一、對理想人性和人生的追求:湘西題材小說。
沈從文的湘西題材小說展現了兩種人生形式。
1.現實的人生形式。
《柏子》《蕭蕭》《丈夫》《會明》等小說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湘西底層人民古樸和諧、樂天安命的生存狀態和自在無為的人生形式。這種生活既是庄嚴的,又是悲涼的。
2.理想的人生形式。
在《邊城》《龍朱》《媚金·豹子·與那羊》《月下小景》等小說中,表現了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呈現出牧歌式的「邊城」世界。
湘西世界
沈從文小說的主要貢獻是他創造了一個特異的「湘西世界」。他以湘西人、鄉下人的視角,來贊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樸和風俗的古雅。並以這樣一個世界來觀照、批判、否定他所生活的,他認為是丑惡的都市社會。因此,沈從文的小說同30年代主流文學以階級、階層的觀念分析考察社會不同,他是取地域的、文化的視角,通過兩種文化的對峙來表達自己的文學理想。 湘西邊民社會生活的描寫,貫穿著沈從文對不同人生形式和生命形態的表現和探求。沈從文說: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這神廟供奉的是人性,其全部著作所負載的內容就是對"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追求,而這種健康、完善的人性在湘西人的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不管是故鄉還是人生,一切都應當美一些!丑的東西雖不全是罪惡,總不能使人愉快,也無令人由痛苦見出生命的庄嚴,產生那個高尚情操」
「吾人的生命力,是在一個無形無質的『社會』壓抑下,……直接游離成為可哀的慾念,轉入夢境,找尋排泄,因之重新得到調整,見出穩定。這雖不是多數人必經的路程,也正是某些人生命發展的一種形式,且即生命最庄嚴一部分。」 二、對都市醜陋人性的描繪:都市題材小說
《紳士的太太》(兩性關系)、《大小阮》(義利取捨)、《八駿圖》(自然生命活力)著意於表現都市上流社會的病態,反映都市上流社會人生的道德墮落、人性扭曲和生命衰頹。
藉助於湘西地方巫卜文化的流風余韻,沈從文創造了富於浪漫情調的人性世界,情慾世界。
在湘西人們朦朧的宗教意識中,對於「跳儺」一類宗教性活動,心理與其說是宗教的,不如說是審美的:對於人間的美的追求,對於人性滿足的追求,瘋狂中表觀的是人性的飢渴。
兩個「互相參照的世界」,兩種文化相互發明,每一種後面都隱藏著另一種:「城市文化」使「湘西文化」具有了理想化了的形態,而「湘西文化」則使「城市文化」真正呈現出病態。尋找和發現「對立物」,也有可能成為一種審美創造的動力。
❻ 論述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
沈從文對中國現代文學最大的貢獻,在於他從作品到理論構建的"湘西世界".如詩如畫,恬靜淡遠,風格獨具的"湘西世界"是沈從文獨特的功利原則和美學觀的顯現.作者生命賴以生成的那一方偏遠的水土養成了其向美求善的生活理想,而都市文明的虛偽勢利的現實又撞破了其夢幻.這是沈從文構築其理想的"湘西世界"的根本動因.<邊城>是沈從文湘西小說的代表作,是"湘西世界"優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現.<邊城>是一首人性美的頌歌.作家所著力表現的是一種超越"自在"的"自為"性的生命形態.在"邊城"里,人與自然諧和統一於生命完美的形態中.而翠翠、二佬、大佬對於自由愛情的幻想和追求,則體現了他們生命中的自由意志和純粹神性,表明他們是新一代湘西古樸人性的繼承者.
以《邊城》為例,《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撐他所構築的湘西世界的柱石。他通過一個古樸曲折的愛情故事表現了對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我們從沈從文筆下的湘西世界的總體的大敘事的角度考察《邊城》,則不難發現他的真正的命意在於建構一個詩意的田園牧歌世界,支撐其底蘊的是一種美好而自然的人性。從《邊城》中,我們看到沈從文筆下詩畫般的湘西世界,自然山水滂沱而又秀美,人們單純而又勇敢,沒有貧富、地位之分,均以誠摯為美的,以親善為人之本,使讀者置身於溫馨的世界,這種描寫手法本身就是對爾虞我詐無情的鞭撻。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寶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污染的原始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狀寫湘西自然之明凈,目的在於襯托湘西人清水般的心靈。他筆下的湘西風情與現實中的都市世界形成鮮明的對比。
❼ 沈從文的作品展示了「兩個文學世界」,一是「都市世界」另一個是
沈從文的作品展示了「兩個文學世界」,一是「都市世界」另一個是「湘西世界」。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苗族湖南鳳凰縣人,14歲時他投身行伍浪跡湘川黔邊境地區。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沈從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從文子集》等30多種短集小說集和《邊城》、《長河》等6部中長篇小說。
從小說的體裁來看沈從文的小說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回憶往事類如《在私塾》、《福生》、《懷化鎮》、《連長》等;
二、記敘類充滿生命力的邊地風俗或生活場景的如《山鬼》、《龍朱》、《柏子》等;
三、人物描寫類如《丈夫》、《菜園》以及代表他最高成就、藝術上也最為成熟的代表作《邊城》等。
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他認為「美在生命」雖身處於虛偽、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醉心於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緻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築,這廟供奉的是「人性」。《習作選集代序》)
沈從文的創作風格大多都是以湘西的風土人情、社會風俗為主體以濃郁的鄉土意識為主導思想,寫湘西社會古樸的人情美、人性美比較生活化,而且他的小說語言簡朴易懂句式簡潔明了,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展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彩。整個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如他那實在而又頑強的生命,給人教益和啟示。
沈從文不管走到哪兒,都堅持自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鄉下人,毫不做作,他以自己是一個鄉下人為驕傲。在他的作品中,他以湘西人,一個鄉下人的視角,來贊美湘西的山水美景,人的淳樸和風俗的古雅。並以這樣一個觀點來進一步批判、否定他所生活的,他認為是丑惡的都市社會。因此,沈從文的小說同三十年代主流文學以階級、階層的觀念分析考察社會不同,他是取地域的,文化的視角,通過兩種文化的對峙來表達自己的文學理想。
沈從文創作的小說主要有兩類,一種是以湘西生活為題材,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一種是以都市生活為題材,通過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喪失。其筆下的鄉村世界是在與都市社會對立互參的總體格局中獲得表現的,而都市題材下的上流社會「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與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燭照下獲得顯現。
❽ 沈從文小說世界的基本特點
詩化散文化
優美如詩,美好的世界與境外桃園般的人情與氛圍。
人物都粗獷朴實
環境都依山傍水的原始。
情感都真摯純真。
❾ 沈從文的小說創作有些什麼特點
創作風格
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他要求小說的詩意效果,融寫實、紀夢、象徵於一體,語言格調古樸,句式簡峭、主幹突出,單純而又厚實,朴訥而又傳神,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凸現出鄉村人性特有的風韻與神采。
沈從文以鄉村為題材的小說是典型的鄉村文化小說,它不僅在整體上與都市「現代文明」相對照,而且始終注目於湘西世界朝現代轉型過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規定的鄉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跡及歷史命運。整個作品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哲學思考,一如他那實在而又頑強的生命,給人教益和啟示。
沈從文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和反思者,他認為「美在生命」,雖身處於虛偽、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卻醉心於人性之美,他說:「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
選小地作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緻,結實、對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築,這廟供奉的是「人性」(《習作選集代序》)。
沈從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煥,字崇文,後改名沈從文,筆名有休芸芸、懋琳、甲辰、上官碧、小兵、炯之等,齋名窄而霉齋,男,湖南鳳凰人,中國現代文學家、小說家、散文家和考古學專家。
(9)沈從文小說世界的基本擴展閱讀:
一、小說集
《蜜柑》、《雨後及其他》、《神巫之愛》、《龍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如蕤集》、《從文小說習作選》、《新與舊》、《主婦集》、《春燈集》、《黑鳳集》、《蕭蕭》、《阿麗思中國游記》、《邊城》、《長河》。
二、散文集
《從文自傳》、《記丁玲》、《湘行書簡》、《飄零書簡》、《湘西》、《廢郵存底》、《燭虛》、《雲南看雲集》。
三、學術著作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龍鳳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