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說大全 > 宋瓷唐奭免費全文小說

宋瓷唐奭免費全文小說

發布時間:2022-03-03 15:50:15

① 舊唐書列傳

這個題真難,列傳150呢,不過還是給你弄來了。。。。

卷五十一列傳第一
後妃上
序言
高祖太穆皇後竇氏
太宗文德皇後長孫氏
賢妃徐氏
高宗廢後王氏良娣蕭氏
中宗和思皇後趙氏
中宗韋庶人
上官昭容
睿宗肅明皇後劉氏
睿宗昭成皇後竇氏
玄宗廢後王氏
玄宗貞順皇後武氏
玄宗楊貴妃
卷五十二列傳第二
後妃下
玄宗元獻皇後楊氏
肅宗張皇後
肅宗韋妃
肅宗章敬皇後吳氏
代宗睿真皇後沈氏
代宗崔妃
代宗貞懿皇後獨孤氏
德宗昭德皇後王氏
德宗韋賢妃
順宗庄憲皇後王氏
憲宗懿安皇後郭氏
憲宗孝明皇後鄭氏
女學士尚宮宋氏
穆宗恭僖皇後王氏
敬宗郭貴妃
穆宗貞獻皇後蕭氏
穆宗宣懿皇後韋氏
武宗王賢妃
宣宗元昭皇後晁氏
懿宗惠安皇後王氏
昭宗積善皇後何氏
卷五十三列傳第三
李密
單雄信
卷五十四列傳第四
王世充
竇建德
卷五十五列傳第五
薛舉
子仁杲
李軌
劉武周
范君璋
高開道
劉黑闥
徐圓朗
卷五十六列傳第六
蕭銑
杜伏威
輔公祏
闞稜
王雄誕
沈法興
李子通
朱粲
林士弘
張善安
羅藝
梁師都
劉季真
李子和
卷五十七列傳第七
裴寂子律師 律師子承先
劉文靜弟文起 文靜子樹義 樹藝
封李孟嘗等功臣
劉世龍
趙文恪
張平高
李思行
李高遷
許世緒
劉師立
錢九隴
樊興
公孫武達
龐卿惲
張長遜
李安遠
卷五十八列傳第八
唐儉
長孫順德
劉弘基
殷嶠
劉政會
柴紹
平陽公主
馬三寶
武士
兄士稜 次兄士逸
卷五十九列傳第九
屈突通
子壽 詮 詮子仲翔
任�
丘和
子行恭
行恭子神績
許紹嫡孫力士
力士子欽寂 欽明
紹次子智仁 少子圉師
李襲志
弟襲譽 兄子懷儼
姜
子行本 行本子簡簡子晞 簡弟柔遠
柔遠子皎 皎子慶初
卷六十列傳第十
宗室太祖諸子 代祖諸子
永安王孝基
淮安王神通
襄邑王神符
長平王叔良
襄武王琛
河間王孝恭
廬江王瑗
淮陽王道玄
江夏王道宗
隴西王博乂
卷六十一列傳第十一
溫大雅子無隱
弟彥博彥博子振挺
大有
陳叔達
竇威子惲
兄子軌 軌子奉節
軌弟琮
從子抗 抗子衍
抗子靜 靜子逵
抗季子誕
誕子孝慈 孝慈子希玠 誕少子孝諶
抗季弟璡
卷六十二列傳第十二
李綱子少植 少植子安仁
鄭善果
從兄元�
楊恭仁
子思訓
思訓孫睿交
恭仁弟續
續孫執柔
執柔子滔
執柔弟執一
恭仁少弟師道 師道兄子思玄
皇甫無逸
李大亮
族孫迥秀
卷六十三列傳第十三
封倫子言道 兄子行高
蕭瑀子銳
兄子鈞 鈞子瓘 鈞兄子嗣業
裴矩子宣機
宇文士及
卷六十四列傳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序言
隱太子建成
衛王玄霸
巢王元吉
楚王智雲
荊王元景
漢王元昌
酆王元亨
周王元方
徐王元禮子茂 曾孫延年
韓王元嘉
彭王元則
鄭王元懿
霍王元軌
虢王鳳
道王元慶
鄧王元裕
舒王元名
魯王靈夔
江王元祥
密王元曉
滕王元嬰
卷六十五列傳第十五
高士廉
子履行
真行
長孫無忌
卷六十六列傳第十六
房玄齡
子遺直 遺愛
杜如晦
弟楚客
叔淹
卷六十七列傳第十七
李靖
弟客師
客師孫令問 令問孫彥芳
李績
孫敬業
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八
尉遲敬德
秦叔寶
程知節
段志玄
張公謹
子大素 大安
卷六十九列傳第十九
侯君集
張亮
薛萬徹兄萬均
盛彥師
盧祖尚
劉世讓
劉蘭
李君羨
卷七十列傳第二十
王珪
曾孫旭
戴胄
兄子至德
岑文本
兄子長倩
長倩子羲
格輔元
杜正倫
卷七十一列傳第二十一
魏徵
卷七十二列傳第二十二
虞世南
李百葯
子安期
褚亮
劉孝孫
李玄道
李守素
卷七十三列傳第二十三
薛收
兄子元敬
子元超
元超從子稷
桃思廉
顏師古
弟相時
令狐德棻
鄧世隆
顧胤
李延壽
李仁實
孔穎達
司馬才章
王恭
馬嘉運
卷七十四列傳第二十四
劉洎
馬周
崔仁師
孫湜
湜弟液
液子論
液弟滌
卷七十五列傳第二十五
蘇世長
子良嗣
韋雲起
孫方質
孫伏伽
張玄素
卷七十六列傳第二十六
太宗諸子
恆山王承乾
楚王寬
吳王恪子成王千里
濮王泰
庶人佑
蜀王愔
蔣王惲
越王貞子琅邪王沖
紀王慎
江王囂
代王簡
趙王福
曹王明
卷七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韋挺
子待價
弟萬石
楊纂
族子弘禮 弘武
弘武子元亨 元禧
劉德威
子審禮
審禮子易從
審禮從父弟延嗣
閻立德
弟立本
柳亨
族子范
兄子奭
孫渙

崔義玄
子神慶
卷七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於志寧
高季輔
張行成
族孫易之 昌宗
卷七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祖孝孫
傅仁均
傅奕
李淳風
呂才
卷八十列傳第三十
褚遂良
韓瑗
來濟
上官儀
卷八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崔敦禮
盧承慶
劉祥道
李敬玄
李義琰
孫處約
樂彥瑋
趙仁本
卷八十二列傳第三十二
許敬宗
李義府
少子湛
卷八十三列傳第三十三
郭孝恪
張儉
蘇定方
薛仁貴
程務挺
張士貴
趙道興
卷八十四列傳第三十四
劉仁軌
郝處俊
裴行儉
子光庭
卷八十五列傳第三十五
唐臨
孫紹
張文瓘
兄文琮
從弟文收
徐有功
卷八十六列傳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諸子
燕王忠
原王孝
澤王上金
許王素節
孝敬皇帝弘
章懷太子賢
懿德太子重潤
庶人重福
節愍太子重俊
殤帝重茂
卷八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裴炎
劉禕之
魏玄同
李昭德
卷八十八列傳第三十八
韋思謙
子承慶
嗣立
陸元方
子象先
蘇瑰
子頲
從父兄干
卷八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狄仁傑
族曾孫兼謨
王方慶
姚�
弟珽
卷九十列傳第四十
王及善
杜景儉
朱敬則
楊再思
李懷遠
子景伯
景伯子彭年
豆盧欽望
張光輔
史務滋
崔元綜
周允元
卷九十一列傳第四十一
桓彥范
敬暉
崔玄暐
張柬之
袁恕己
卷九十二列傳第四十二
魏元忠
韋安石
子陟
子斌
從父兄子抗
從祖兄子巨源
趙彥昭
蕭至忠
宗楚客
紀處訥
卷九十三列傳第四十三
婁師德
王孝傑
唐休璟
張仁願
薛訥
王晙
卷九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蘇味道
李嶠
崔融
盧藏用
徐彥伯
卷九十五列傳第四十五
睿宗諸子
序言
讓皇帝憲
惠庄太子撝
惠文太子范
惠宣太子業
隋王隆悌
卷九十六列傳第四十六
姚崇
宋璟
卷九十七列傳第四十七
劉幽求
鍾紹京
郭元振
張說
子均 
陳希烈
卷九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魏知古
盧懷慎
子奐
源乾曜
從孫光裕
光裕子洧
李元紘
杜暹
韓休
子洽、洪、汯、滉
裴耀卿
孫佶
卷九十九列傳第四十九
崔日用
從兄日知
張嘉貞
弟嘉佑
蕭嵩
子華
張九齡
侄仲方
李適之
子季卿
嚴挺之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尹思貞
李傑
解琬
畢構
蘇�
子晉
鄭惟忠
王志愔
盧從願
李朝隱
裴漼
從祖弟寬
王丘
卷一百一列傳第五十一
李乂
薛登
韋湊
從子虛心 虛舟
韓思復
曾孫佽
張廷珪
王求禮
辛替否
卷一百二列傳第五十二
馬懷素
褚量
劉子玄
兄知柔
子貺餗匯秩迅迥
徐堅
元行沖
吳兢
韋述
弟逌 迪
卷一百三列傳第五十三
郭虔瓘張嵩
郭知運子英傑
王君賈師順
張守珪
牛仙客
王忠嗣
卷一百四列傳第五十四
高仙芝
封常清
哥舒翰
卷一百五列傳第五十五
宇文融
韋堅
楊慎矜
王
卷一百六列傳第五十六
李林甫
楊國忠
張暐
王琚
王毛仲陳玄禮
卷一百七列傳第五十七
玄宗諸子
靖德太子琮
庶人瑛
棣王琰
庶人瑤
靖恭太子琬
庶人琚
夏悼王一
儀王璲
潁王
懷哀王敏
永王璘
壽王瑁
延王玢
盛王琦
濟王環
信王�
義王玼
陳王珪
豐王珙
恆王瑱
涼王璿
汴哀王璥
卷一百八列傳第五十八
韋見素子諤 益 益子顗
崔圓
崔渙
子縱
杜鴻漸
卷一百九列傳第五十九
馮盎
阿史那社尒子 道真
叔祖蘇尼失 蘇尼失子忠
契苾何力
黑齒常之
李多祚
李嗣業
白孝德
卷一百一十列傳第六十
李光弼
王思禮
鄧景山
辛雲京
卷一百一十一列傳第六十一
崔光遠
房琯
子孺復
從子式
張鎬
高適
暢璀
卷一百一十二列傳第六十二
李暠
族弟齊物 齊物子復
暠族弟若水
李麟
李國貞
子錡
李峘弟 嶧
弟峴
李巨子則之
卷一百一十三列傳第六十三
苗晉卿
裴冕
裴遵慶
子向
向子寅 寅子樞
卷一百一十四列傳第六十四
魯炅
裴茙
來瑱
周智光
卷一百一十五列傳第六十五
崔器
趙國珍
崔瓘
敬括
韋元甫
魏少游
衛伯玉
李承
卷一百一十六列傳第六十六
肅宗代宗諸子
肅宗十三子
代宗二十子
卷一百一十七列傳第六十七
嚴武
郭英乂
崔寧弟寬 密
從孫蠡
蠡子蕘
從孫黯
嚴震
嚴礪
卷一百一十八列傳第六十八
元載
王昂
李少良 郇謨
王縉
楊炎
黎干劉忠翼
庾准
卷一百一十九列傳第六十九
楊綰
崔佑甫
子植
植再從兄倰
常�
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七十
郭子儀子晤 映
史臣曰
子曜
晞晞子鋼


曖子釗

釗子仲文
子儀弟幼明幼明子昕
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七十一
仆固懷恩
梁崇義
李懷光
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七十二
張獻誠
弟獻恭
獻甫
獻恭子煦
路嗣恭
子恕
曲環
崔漢衡
楊朝晟
樊澤
李叔明
裴胄
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七十三
劉晏
第五琦
班宏
王紹
李巽
卷一百二十四列傳第七十四
薛嵩弟
嵩子平嵩族子雄
令狐彰
子建


田神功弟神玉
侯希逸
李正己
子納
納子師古
師道
宗人洧
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七十五
張鎰
馮河清
劉從一
蕭復
柳渾
卷一百二十六列傳第七十六
李揆
李涵
陳少游
盧
裴諝
卷一百二十七列傳第七十七
姚令言
張光晟
源休
喬琳
張涉
蔣鎮
洪經綸
彭偃
卷一百二十八列傳第七十八
段秀實子伯倫
顏真卿子頵 碩 曾孫弘式
卷一百二十九列傳第七十九
韓滉
子皋?
弟洄
張延賞
子弘靖
弘靖子文規 次宗
卷一百三十列傳第八十
王嶼道士李國禎 附
李泌
子繁
顧況
崔造
關播
李元平
卷一百三十一列傳第八十一
李勉
李皋
子象古
道古
卷一百三十二列傳第八十二
李抱玉
李抱真
王虔休
盧從史
李芃
李澄
族弟元素
卷一百三十三列傳第八十三
李晟
子願



子憑 恕 惎
甥王佖
卷一百三十四列傳第八十四
馬燧
子暢
兄炫
史臣曰
渾瑊
子鎬

卷一百三十五列傳第八十五
盧杞
子元輔
白志貞
裴延齡
韋渠牟
李齊運
李實
韋執誼
王叔文
王伾
李景儉 呂溫 韓曄 韓泰 陳諫 凌准
程
皇甫鎛
弟鏞
卷一百三十六列傳第八十六
竇參
從子申
齊映
劉滋
從兄贊
盧邁
崔損
齊抗
卷一百三十七列傳第八十七
徐浩
趙涓
子博宣
劉太真
李紓
邵說
於邵
崔元翰
於公異
呂渭
子溫
恭 儉 讓
鄭雲逵
李益
李賀
卷一百三十八列傳第八十八
趙憬
韋倫
賈耽
姜公輔
卷一百三十九列傳第八十九
陸贄
卷一百四十列傳第九十
韋皋
劉辟
張建封
子愔
盧群
卷一百四十一列傳第九十一
田承嗣
侄悅
子緒
緒子季安
田弘正
子布
張孝忠
子茂昭茂昭子克勤
弟茂宗
茂和
陳楚
卷一百四十二列傳第九十二
李寶臣
子惟岳
惟誠
惟簡惟簡子元本
王武俊
子士真
士清
士平
士則
士真子承宗
承元
王廷湊
子元逵
元逵子紹鼎
紹鼎子景崇
景崇子鎔
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九十三
李懷仙朱希彩
朱滔
劉怦
子濟

濟子總
程日華
子懷直
懷直子權
李全略
子同捷
卷一百四十四列傳第九十四
尚可孤
李觀
戴休顏
陽惠元
李元諒
韓游�
賈隱林
杜希全
尉遲勝
邢君牙
楊朝晟
張敬則
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九十五
劉玄佐
子士寧 附李萬榮
養子士干
董晉
陸長源
劉全諒
李忠臣
李希烈
吳少誠
弟少陽
少陽子元濟
卷一百四十六列傳第九十六
薛播
鮑防
李自良
李說
嚴綬
蕭昕
杜亞
王緯
李若初
於頎
盧徵
楊憑
鄭元
杜兼
裴玢
薛伾
史臣曰
卷一百四十七列傳第九十七
杜黃裳
高郢子定
杜佑
子式方
式方子悰
子從郁
從郁子牧
卷一百四十八列傳第九十八
裴
李吉甫
李藩
權德輿子璩
卷一百四十九列傳第九十九
於休烈子肅
肅子敖
敖子琮
令孤峘
歸崇敬
子登
登子融
奚陟
張薦
子又新 希復 希復子讀
蔣乂
子系 伸
柳登
弟冕
子璟
沈傳師子詢
卷一百五十列傳第一百
德宗順宗諸子
舒王誼
通王諶
虔王諒
肅王詳
文敬太子謜
資王謙 代王諲 昭王誡
欽王諤
珍王諴
郯王經等
卷一百五十一列傳第一百一
高崇文
子承簡
伊慎
朱忠亮
劉昌裔
范希朝
王鍔
子稷
閻巨源
孟元陽
趙昌
卷一百五十二列傳第一百二
馬璘
郝廷玉
王棲曜
子茂元
劉昌
子士涇
李景略
張萬福
高固
郝玼
段佐
史敬奉野詩良輔
卷一百五十三列傳第一百三
姚南仲
劉乃
子伯芻
孫寬夫 端夫 曾孫允章
袁高
段平仲
薛存誠
子廷老廷老子保遜保遜子昭緯
盧坦
卷一百五十四列傳第一百四
孔巢父
從子戡


許孟容
呂元膺
劉棲楚
張宿
熊望
柏耆
卷一百五十五列傳第一百五
穆寧
子贊 質 員 賞
崔邠
弟鄯


竇群
兄常 牟 弟庠鞏
李遜
弟建
薛戎
弟放
卷一百五十六列傳第一百六
於
韓弘
子公武
弟充
李質
王智興
子晏平 晏宰
卷一百五十七列傳第一百七
王翃兄翊
郗士美
李鄘
孫磎
辛秘
馬摠
韋弘景
王彥威
卷一百五十八列傳第一百八
武元衡
從父弟儒衡
鄭余慶
子澣
澣子允謨
茂諶
處誨
從讜
韋貫之兄綬 弟纁
子澳
卷一百五十九列傳第一百九
衛次公子洙
鄭絪子秪德
秪德子顥
韋處厚
崔群
路隨 父泌
卷一百六十列傳第一百一十
韓愈
張籍
孟郊
唐衢
李
宇文籍
劉禹錫
柳宗元
韋辭
卷一百六十一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李光進
弟光顏
烏重胤
王沛
子逢
李珙
李佑
董重質
楊元卿子延宗
劉悟
子從諫孫稹
劉沔
石雄
卷一百六十二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潘孟陽
李翛
王遂
曹華
韋綬
鄭權
盧士玫
韓全義
高霞寓
高瑀
崔戎
陸
張正甫子毅夫
毅夫子禕
卷一百六十三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孟簡
胡證
崔元略
子鉉鉉子沆
元略弟元受 元式 元儒
杜元穎
崔弘禮
李虞仲
王質
盧簡辭
兄簡能
弟弘正
簡求
簡能子知猷
簡求子嗣業 汝弼
卷一百六十四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王播弟炎
弟起
起子龜 龜子蕘
播子式
炎子鐸
李絳
楊於陵子景復 嗣復 紹復 師復
卷一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韋夏卿
王正雅
族孫凝
柳公綽
子仲郢
孫珪 璧

弟公權
伯父子華
子華子公度 公器
崔玄亮
溫造
子璋
郭承嘏
殷侑
孫盈孫
徐晦
卷一百六十六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元稹
龐嚴
白居易
弟行簡
從父弟敏中
卷一百六十七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趙宗儒
竇易直
李逢吉
段文昌
子成式
宋申錫
李程
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韋溫
蕭佑
獨孤郁
弟朗
錢徽父起
子可復
高釴
弟銖

子湜
馮宿
弟定
從弟審
封敖
卷一百六十九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李訓
鄭注
王涯
王璠
賈餗
舒元輿
郭行余
羅立言
李孝本
卷一百七十列傳第一百二十
裴度
子識 撰 讓 諗
卷一百七十一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李渤
張仲方
裴潾張皋
李中敏
李甘
高元裕兄少逸
李漢
李景儉
卷一百七十二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令狐楚
弟定
子緒

綯子滈 渙
牛僧孺
子蔚
蔚子徽 僧孺子藂
蕭俛
弟傑 俶
從弟仿
仿子廩
李石
弟福
卷一百七十三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鄭覃
弟朗
陳夷行
李紳
吳汝納
李回
李�
李固言
卷一百七十四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李德裕子燁
卷一百七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憲宗二十子
惠昭太子寧
澧王惲
深王悰
洋王忻
絳王悟
建王恪
鄜王憬等
穆宗五子
懷懿太子湊
安王溶
敬宗五子
悼懷太子普
梁王休復
讓王執中 紀王言揚
陳王成美
文宗二子
庄恪太子永
蔣王宗儉
武宗五子
宣宗十一子
懿宗八子
僖宗二子
昭宗十子
德王裕
棣王等
嗣襄王熅
朱玫
王行瑜
卷一百七十六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李宗閔
楊嗣復
子授
損 技 拭 撝
楊虞卿
弟漢公
從兄汝士
馬植
李讓夷
魏
周墀
崔龜從
鄭肅
盧商
卷一百七十七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崔慎由父從
弟安潛
伯父能 能子彥曾
慎由子胤
崔珙兄琯
弟 璪 璵 璵子澹 澹子遠
弟球
盧鈞
裴休
楊收
兄發
兄假
子鉅 鏻
弟嚴 嚴子涉注
韋保衡
路岩
夏侯孜
劉瞻
劉瑑
曹確
畢諴
杜審權
子讓能
彥林 弘徽
劉鄴
豆盧瑑
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趙隱
弟騭
子光逢 光裔 光胤
張裼子文蔚 濟美 貽憲
李蔚
崔彥昭
鄭畋
盧攜
王徽
卷一百七十九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蕭遘弟蘧
孔緯
韋昭度
崔昭緯
張浚
朱朴
鄭綮
劉崇望
兄崇龜
弟崇魯
崇謨
徐彥若
陸扆
柳璨
卷一百八十列傳第一百三十
朱克融
李載義
楊志誠
張仲武
子直方
張允伸
張公素
李可舉
李全忠子匡威 匡籌
卷一百八十一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史憲誠
子孝章
何進滔
子弘敬
韓允忠
子簡
樂彥禎子從訓
羅弘信
子威
卷一百八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王重榮
子珂
王處存
弟處直
諸葛爽
高駢
畢師鐸
秦彥
時溥
朱瑄
母弟朱瑾
卷一百八十三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
序言
獨孤懷恩
竇德明
長孫敞
武承嗣
韋溫
王仁皎
吳漵
竇覦
柳晟
王子顏
卷一百八十四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序言
楊思勗
高力士
李輔國
程元振
魚朝恩
竇文場 霍仙鳴
俱文珍
吐突承璀
王守澄
田令孜
楊復光
楊復恭
卷一百八十五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五上
良吏上
序言
韋仁壽
陳君賓
張允濟
李桐客
李素立
薛大鼎
賈敦頤
李君球
崔知溫
高智周
田仁會
韋機
權懷恩
馮元常
蔣儼
王方翼
薛季昶
卷一百八十五下列傳第一百三十五下
良吏下
裴懷古
張知謇兄知玄 知晦 弟知泰 知默
楊元琰
倪若水
李浚
陽嶠
宋慶禮
姜師度
強循
潘好禮
楊茂謙
楊瑒
崔隱甫
李尚隱
呂諲
蕭定
蔣沇
薛�
李惠登
任迪簡
范傳正
袁滋
蘋
閻濟美
卷一百八十六上列傳第一百三十六上
酷吏上
序言
來俊臣
周興
傅游藝
丘神績
索元禮
侯思止
萬國俊
來子珣
王弘義
郭霸
吉頊
卷一百八十六下列傳第一百三十六下
酷吏下
姚紹之
周利貞
王旭
吉溫王鈞 嚴安之 盧鉉
羅希奭
毛若虛
敬羽裴升 畢曜
卷一百八十七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七上
忠義上
序言
夏侯端
劉感
常達
羅士信
呂子臧
張道源
李公逸
張善相
李玄通
敬君弘
馮立
謝叔方
王義方
成三郎
尹元貞
高睿子仲舒 崔琳
王同皎周憬
蘇安恆
俞文俊
王求禮
燕欽融郎岌
安金藏
卷一百八十七下列傳第一百三十七下
忠義下
李
張介然
崔無詖
盧奕
蔣清
顏杲卿子泉明
薛願龐堅
張巡
許遠
程千里
袁光庭
邵真
符璘
趙曄
石演芬張名振
張伾子重政
甄濟
劉敦儒
高沐
賈直言
庾敬休
辛讜
卷一百八十八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
序言
李知本
張志寬
劉君良
王君操
趙弘智
陳集原
元讓
裴敬彝
裴守真
李日知
崔沔
陸南金弟趙璧
張琇兄�?
梁文貞李處恭 張義貞 呂元簡
崔衍
丁公著
羅讓
卷一百八十九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學上
序言
徐文遠
陸德明
曹憲
歐陽詢
朱子奢
張士衡
賈公彥
張後胤
蓋文達
谷那律
蕭德言
許叔牙
敬播
劉伯庄
秦景通
羅道琮
卷一百八十九下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邢文偉
高子貢
郎余令
路敬淳
王元感
王紹宗
韋叔夏
祝欽明
郭山惲
柳沖
盧粲
尹知章
徐岱
蘇弁
陸質
馮伉
韋表微
許康佐
卷一百九十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文苑上
序言
孔紹安
袁朗
賀德仁
庾抱
蔡允恭
鄭世翼
謝偃
崔信明
張蘊古
劉胤之
張昌齡
崔行功
孟利貞
董思恭
元思敬
徐齊聃
杜易簡
盧照鄰
楊炯
王勃
駱賓王
鄧玄挺
卷一百九十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中
文苑中
郭正一
元萬頃
喬知之弟 備 劉希夷
劉允濟
富嘉謨
員半千
劉憲
沈佺期弟全交
陳子昂
宋之問
閻朝隱
賈曾
許景先
賀知章
席豫
齊澣
王澣
李邕
孫逖
卷一百九十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下
文苑下
李華
蕭穎士
陸據
崔顥
王昌齡
孟浩然
元德秀
王維
李白
杜甫
吳通玄兄通微
王仲舒
崔咸
唐次
劉蕡
李商隱
溫庭筠
薛逢
李拯
李巨川
司空圖
卷一百九十一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序言
崔善為
薛頤
甄權
宋俠
許胤宗
乙弗弘禮
袁天綱
孫思邈
明崇儼
張憬藏
李嗣真
張文仲李虔縱 韋慈藏
尚獻甫
孟詵
嚴善思
金梁鳳
張果
葉法善
僧玄奘
神秀慧能 普寂 義福
一行泓
桑道茂
卷一百九十二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隱逸
序言
王績
田游岩
史德義
王友貞
盧鴻一
王希夷
衛大經 李元愷 王守慎 徐仁紀 孫處玄
白履忠
王遠知
潘師正
劉道合
司馬承禎
吳筠
孔述睿
陽城
崔覲
卷一百九十三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
序言
李德武妻裴氏
楊慶妻王氏
楊三安妻李氏
魏衡妻王氏
樊會仁母敬氏
絳州孝女衛氏
濮州孝女賈氏
鄭義宗妻盧氏
劉寂妻夏侯氏
楚王靈龜妃上官氏
楊紹宗妻王氏
於敏直妻張氏
冀州女子王氏
樊彥琛妻魏氏
鄒保英妻奚氏
宋庭瑜妻魏氏
崔繪妻盧氏
奉天縣竇氏二女
盧甫妻李氏 王泛妻裴氏
鄒待徵妻薄氏
李湍妻
董昌齡母楊氏
韋雍妻蘭陵縣君蕭氏
衡方厚妻武昌縣君程氏
女道士李玄真
孝女王和子
卷一百九十四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上
突厥上
始畢可汗
處羅可汗
頡利可汗
突利可汗
思摩
車鼻
單於 瀚海二都護府
骨咄祿
默啜
毗伽可汗
登利
卷一百九十四下列傳第一百四十四下
突厥下
序言
處羅可汗
射匱可汗
統葉護可汗
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
咄陸可汗泥孰
沙羅咥利失可汗
乙毗沙羅葉護可汗
乙毗射匱可汗
阿史那賀魯
阿史那彌射
阿史那步真
突騎施烏質勒
蘇祿
卷一百九十五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回紇
卷一百九十六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吐蕃上
卷一百九十六下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吐蕃下
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南蠻 西南蠻
林邑國
婆利國
盤盤國
真臘國
陀洹國
訶陵國
墮和羅國
墮婆登國
東謝蠻
西趙蠻
蠻
南平獠
東女國
南詔蠻
驃國
卷一百九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泥婆羅
黨項羌
高昌
吐谷渾
焉耆國
龜茲國
疏勒國
於闐國
天竺國
罽賓國
康國
波斯國
拂菻國
大食國
卷一百九十九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東夷
高麗
百濟國
新羅國
倭國
日本國
卷一百九十九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
北狄
鐵勒
契丹
奚國
室韋
靺鞨
渤海靺鞨

烏羅渾國
卷二百上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安祿山
子慶緒
高尚
孫孝哲
史思明
子朝義
卷二百下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朱泚
黃巢
秦宗權

② 宋代葯物學家寇宗奭編著的《本草衍義》記錄了哪些內容

宋代葯物學家寇宗奭編著的《本草衍義》,在生物觀察、糾正前人的不實之詞方面顯示了較高水平。

在動物方面,寇宗奭通過實地觀察,證實前人所謂有三足蝦蛛和鸕鶿繁殖時「口吐其雛」的說法都屬無稽之談。

在植物方面,寇宗奭能抓住植物的一些具體特徵去辨別。如用莖和葉脈之間的不同,區分蘭和澤蘭。對寄生植物如菟絲子和桑寄生根的生長方式有出色的觀察。對植物生長、發育、生殖、分布現象都加以關注和探索。

他注意到百合的珠芽,指出這種「子」不生長在花中,對這種不花而「實」的現象表示困惑。寇宗奭還仔細地比較了植物須根與塊根的形態差別。他曾通過簡單的解剖實驗來加深對花的認識;觀察到今天稱之為無限花序的一些特徵。

在種子的傳播和植物營養繁殖方面,寇宗奭也做過細致的觀察。如書中「蒲公草」條說:「四時常有花,花罷作絮,絮中有子,落處即生。所以庭院亦有者,蓋因風而來也。」在「白楊」、「景天」等條下,他記述了這些植物的營養體極易生根,指出這是它們容易繁殖發展的原因。此外,《本草衍義》還記述了不少生物節律現象、性別知識等,這些在古代植物學發展史上都有深遠的影響。

從上述唐宋時期以前的葯用生物學來看,其成就是很高的,對我國古代博物學的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至後來的明清時期,這方面的研究更有了新的發展。

③ 宋朝著名的醫學家

朱肱是北宋末年的一代名醫,中醫內外科都是傳奇人物,尤其是膏葯治療頸肩腰腿痛極其獨特。

④ 我國唐宋時期關於冰糖的記載有哪些

我國唐宋時期的「糖霜」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冰糖。那時又名糖冰。製作糖霜顯然必須能掌握比製作砂糖更高、更豐富的結晶蔗糖的技術,因此它的出現較晚些。最早提及「糖霜」一詞的是北宋的兩位大文學家,一位是蘇東坡(1037~1101),元祐年間他在潤州(今江蘇鎮江)金山寺送別四川遂寧僧人圓寶時曾做詩:「涪江與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另一位是黃庭堅(1045~1105),元符年間他在戎州(今四川宜賓)收到梓州(今四川三台)雍熙長老饋贈的糖霜後,做詩答謝:「遠寄蔗霜知有味,勝於崔浩冰晶鹽。正宗掃地從誰說,我舌猶能及鼻尖。」

宋人寇宗奭所撰《本草衍義》(卷二十三)也提到:「甘蔗今川、廣、湖南北、二浙江東西皆有……石蜜、沙糖、糖霜皆自此出,惟川浙者勝。」由此可知,北宋時糖霜已是四川涪江流域的名特產了。其質地臻善,外觀可與琥珀、水晶媲美。

南宋初年,四川遂寧府(今四川省遂寧縣)人王灼於紹興元年至二十三年間(1131~1153)撰寫了著名的《糖霜譜》),它全面地敘述了我國南宋前的蔗糖史,對糖霜的介紹尤為翔實。其中有關於糖霜製作的內容可歸納摘要如下:

「糖霜」一名「糖冰」。宋代時「福唐(福州)、四明(浙江寧波)、番禺(廣東)、廣漢(今川甘兩省交界的白水江流域及四川涪江流域)、遂寧(四川遂寧縣)有之,以遂寧者為冠。四郡所產甚微而碎,色淺味薄,才比遂寧之最下者」。

⑤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

《黃鶴樓記》

1957 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佔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古黃鶴樓 「 凡三層,計高 9 丈 2 尺,加銅頂 7 尺,共成九九之數。 」 新樓要雄偉多了,加了層 5 米高的葫蘆形寶頂,樓共五層,高 50.4 米,比古樓高出將近 20 米。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在主樓周圍還建有勝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古樓底層 「 各寬 15 米 」 ,而新樓底層則是各寬 30 米。因此,黃鶴樓不是修復,而是重建。它保留了古樓的某些特色,但更多的是根據現在的需要和人們對審美觀點的變化來設計的。新黃鶴樓比舊樓更壯觀。這是因為飛架大江的長江大橋就橫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則是這 24 層的晴川飯店。這一組建築,交相輝映,使江城武漢大為增色

黃鶴樓內部,層層風格不相同。底層為一高大寬敞的大廳,其正中藻井高達 10 多米,正面壁上為一幅巨大的 「 白雲黃鶴 」 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著長達7米的楹聯:

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
大江東去,波濤洗凈古今愁。

黃鶴樓的建築特色,是各層大小屋頂 , 交錯重疊,翹角飛舉,彷彿是展翅欲飛的鶴翼。樓層內外繪有仙鶴為主體,雲紋、花草、龍鳳為陪襯的圖案。

第一層大廳的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 「 白雲黃鶴 」 為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四周空間陳列歷代有關黃鶴樓的重要文獻、著名詩詞的景印本,以及歷代黃鶴樓繪畫的復製品。

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有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瑾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樓記兩側為兩幅壁畫,一幅是 「 孫權築城 」 ,形象地說明了黃鶴樓和武昌城相建誕生的歷史;另一幅是 「 周瑜設宴 」 ,反映三國名人去黃鶴樓的活動。

三樓大廳的壁畫為唐宋名人的 「 綉像畫 」 ,如崔顥、李白、白居易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

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為幾個小廳,內置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里圖》等長卷、壁畫。

走出五層大廳的外走廊,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里高出江面近 90 米,大江兩岸的景色,歷歷在望,令人心曠神怡。黃鶴樓所在的蛇山一帶辟為黃鶴樓公園。種植了許多花草樹木,還有一些牌坊、軒、亭、廊等建築。有一個詩碑廊,收藏著許多刻有歷代著名詩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帶的古代景點都將陸續修復。

岳陽樓為位於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岳陽,岳陽古稱「巴陵」,位於湖南省北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與綿延萬里的長江在這里交匯,名冠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岳陽樓就座落在傍水而生的一古城西門城頭。岳陽,山、水、樓俱備,風景如畫,名勝古跡眾多。岳陽風光之美,集中在洞庭湖而鍾於岳陽一樓。以岳陽樓、君山為中心而構成的巴陵勝景,聞名遐邇,素以「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而享譽天下,不愧為「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的岳陽樓,武昌的黃鶴樓,南昌的膝王閣,合稱"江南三大名樓」。岳陽樓矗立於洞庭湖東岸,岳陽市西門城牆上,西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北望滾滾東去的萬里長江,水光樓影 ,相映成趣,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的盛譽,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初唐時,稱為「南樓」,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岳陽樓高21.5米,三層、飛檐、純木結構。樓頂覆蓋黃色琉璃瓦,造型奇偉,「岳陽樓」匾額為郭沫若手書。歷史上的詩人如杜甫、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均前來登臨覽勝,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陽樓名揚天下。公元1045年,慶歷四年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請好友、文學家范仲淹作了《岳陽樓記》,從此,岳陽樓更加聞名遐邇。岳陽樓內陳設別具特色。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一、二樓各嵌有一副《岳陽樓記》雕屏,一樓雕屏是公元十九世紀的復品;二樓所嵌雕屏為公元十八世紀大書法家張照所書,字型方正、筆力雄渾、技法多變、獨具匠心,為傳世一級珍品。三樓所嵌雕屏是毛澤東書杜甫詩《登岳陽樓》,筆法雄健奔放、形神兼備。雕屏金光耀眼、熠熠生輝。1988年岳陽樓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陽樓久經滄桑,屢毀屢修。現在看到的岳陽樓,是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整個樓的建築,可用八個字來概括:四柱、三層、飛檐、純木。岳陽樓主樓高3層,高達15米,中間以4根大楠木撐起,再以12根柱作內圍,周圍繞以30根木柱,結為整體、整個建築沒有用一顆鐵釘,沒有用一道巨梁。 12個飛檐,檐牙高啄(似鳥嘴在高空啄食)。屋頂為黃色琉璃瓦,金碧輝煌。曲線流暢,陡而復翹,宛如古代武士的頭盔,名叫盔頂。盔頂下的如意斗拱,狀如蜂窩玲瓏剔透。古籍里載述,岳陽樓「純木結構,盔式樓頂」這種古老的建築,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和輝煌成就。
再說民間故事。緣於歷史悠久、地位重要,岳陽樓修建(而且屢毀屢修)工藝精巧,而且歷代人文薈萃,因此,岳陽和洞庭湖畔流傳著許多關於岳陽樓的傳說故事,具有多方面的社會價值。其中關於修建岳陽樓的就分別有魯班,呂洞賓、張果老等名匠、仙人;關於講述岳陽樓淵源的,則有《魯肅閱兵台》、《岳陽樓三個字》等;關於岳陽樓雕屏的,又有《張照題屏》、《真假雕屏》;關於岳陽樓風情的,最出名的自然是《呂洞賓三醉岳陽樓》,此外還有《朗吟亭》如果把岳陽樓附近有關風物的傳說故事也算進去的話,那麼,就還有《梅溪橋》、《金鵲山》、《柳毅井》、《七十二仙螺造君山》、《二妃墓和君山》、《慈氏塔的故事》等等。可見岳陽樓及有關的傳說故事何其多也、展現的風采又是怎樣的豐美綺麗。

岳陽樓聯
岳陽樓上有一幅對聯: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氣爽,岳州城東道岩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這副對聯把岳陽樓的地理、歷史都寫出來了。
古往今來,岳陽樓不知吸引著多少遊客!
據史書記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劉備、孫權爭奪荊州,魯肅率萬人屯守巴丘,築巴丘城。巴丘就是岳陽的最初稱呼。而岳陽樓,傳說是當年魯肅在洞庭湖訓練水兵時的閱兵台。唐開元四年(公元七一六年)中書令張說駐守岳州,把這個樓大加修葺,並定名為「岳陽樓」。從此,詞人騷客,登樓賦詩,時有絕唱。據說李白為岳陽樓寫過聯句:「水天一色;風月無邊」。宋慶歷四年(公元一零四四年),郡守滕子京又一次修葺了岳陽樓,並請范仲淹撰寫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岳陽樓名聯佳作甚多,這里再輯錄幾幅:
後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
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來第一樓。
四面河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放不開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吞得盡胸中雲夢,方可對仙人吟詩。

⑥ 宋史•列傳第七十七

以下是正文全文:
張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穎悟絕倫,家貧無書,從人假三史,旬日即歸之,曰:「吾已得其詳矣。」凡書皆一閱不再讀,宋綬、蔡齊以為天下奇才。舉茂材異等,為校書郎、知崑山縣。又中賢良方正,選遷著作佐郎、通判睦州。

趙元昊且叛,為嫚書來,規得譴絕以激使其眾。方平請:「順適其意,使未有以發,得歲月之頃,以其間選將厲士,堅城除器,為不可勝以待之。雖終於必叛,而兵出無名,吏士不直其上,難以決勝。小國用兵三年,而不見勝負,不折則破;我以全制其後,必勝之道也。」時天下全盛,皆謂其論出姑息,決計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為:「入寇當自延、渭,巢穴之守必虛。宜屯兵河東,卷甲而趨之,所謂攻其所必救,形格勢禁之道也。」宰相呂夷簡善其策而不果行。當召試館職,仁宗曰:「是非兩策制科者乎?何試也?」命直集賢院,俄知諫院。夏人寇邊,方平首乞合樞密之職於中書,以通謀議。帝然之,遂以宰相兼樞密使。時調諸道弓手,刺其壯者為宣毅、保捷,方平連疏爭之,弗聽。既而兩軍驕甚,合二十餘萬,皆市人不可用,如方平言。

夏竦節制陝西並護諸將,四路以稟復失事機,且詔使出師,逗遛不行。及豐州陷,劉平等覆師,主帥皆坐譴,竦獨不預,方平劾罷之,而請四路帥臣,各自任戰守。西師久未解,元昊亦困弊,方平言:「陛下猶天地父母也,豈與犬豕豺狼較乎?願因郊赦,引咎示信,開其自新之路。」帝喜曰:「是吾心也。」是歲,改慶歷赦書,敕邊吏通其善意,元昊竟降。既,以修起居注使契丹。契丹主顧左右曰:「有臣如此,佳哉」騎而擊球於前,酌玉卮飲之,且贈以所乘馬。還,知制誥,權知開封府。府事叢集,前尹率書板識之,方平獨默記決遣,無少差忘。進翰林學士。元昊既臣,而與契丹有隙,來請絕其使,議者不可。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失久和之強敵,非計也。宜賜元昊詔,使之審處,但嫌隙朝除,則封冊暮下。如此,於西、北為兩得矣。」時韙其謀。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

初,王拱辰議榷河北鹽,方平見曰:「河北再榷鹽,何也?」帝曰:「始立法耳。」方平曰:「昔周世宗以鹽課均之稅中,今兩稅鹽錢是也。豈非再榷乎?」帝驚悟,方平請直降手詔罷之。河朔父老迎拜於澶州,為佛老會七日,以報上恩,事具《食貨志》。加端明殿學士、判太常寺。

禁中衛卒夜變,帝旦語二府,獎張貴妃扈蹕功。夏竦即倡言:「當求所以尊異之禮。」方平聞之,謂陳執中曰:「漢馮婕妤身當猛獸,不聞有所尊異;且皇後在而尊貴妃,古無是事。果行之,天下之責,將萃於公矣。」執中瞿然而罷。

帝以豐財省費訪群臣,方平既條對,又獨上數千言,大略以為:「祥符以來,務為姑息,漸失祖宗之舊。取士、任子、磨勘、遷補之法壞,命將養兵,皆非舊律。國用既窘,則政出多門;大商豪民乘隙射利,而茶鹽香礬之法亂。此治忽盛衰之本,不可以不急。」帝覽對甚悅,且大用,會判官楊儀得罪,坐與交,出知滁州。頃之,知江寧府,入判流內銓。

以侍講學士知滑州,徙益州。未至,或扇言儂智高在南詔,將入寇,攝守亟調兵築城,日夜不得息,民大驚擾。朝廷聞之,發陝西步騎兵仗,絡繹往戍蜀。詔趣方平行,許以便宜從事,方平曰:「此必妄也。」道遇戍卒,皆遣歸,他役盡罷。適上元張燈,城門三夕不閉,得邛部川譯人始造此語者,梟首境上,而流其餘黨,蜀人遂安。

復以三司使召。方西鄙用兵,兩蜀多所調發,方平為奏免橫賦四十萬,減鑄鐵錢十餘萬緡。又建言:「國家都陳留,當四通五達之道,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國耳。兵恃食,食恃漕運,以汴為主,汴帶引淮、江,利盡南海。天聖已前,歲調民浚之,故水行地中。其後,淺妄者爭以裁減役費為功,汴日以塞,今仰而望焉,是利尺寸而喪丘山也。」乃畫上十四策。富弼讀其奏,漏盡十刻,帝稱善。弼曰:「此國計大本,非常奏也。」悉如其說行之。

遷尚書左丞、知南京。未幾,以工部尚書帥秦州。諜告夏人將壓境,方平料簡士馬,聲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論其輕舉,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輕舉?寇之不得至,有備故也。倘罪之,後之邊臣,將不敢為先事之備矣。」方平不自安,請知南京。

英宗立,遷禮部尚書,請知鄆州。還,為學士承旨。帝不豫,召至福寧殿,帝馮幾言,言不可辨。方平進筆請,乃書雲:「明日降詔,立皇太子。」方平抗聲曰:「必穎王也,嫡長而賢,請書其名。」帝力疾書之,乃退草制。

神宗即位,召見,請約山陵費,帝曰:「奉先可損乎?」對曰:「遺制固雲,以先志行之,可謂孝矣。」又請差減錫賚,以乾興為准,費省什七八。方平進詔草,帝親批之,曰:「卿文章典雅,煥然有三代風,又善以豐為約,意博而辭寡,雖《書》之訓誥,殆無加也。」其見稱重如此。

拜參知政事。御史中丞司馬光疏其不當用,不聽。光解中丞,曾公亮議用王安石,方平以為不可。數日,遭父憂,服闋,以觀文殿學士留守西京。入覲,留判尚書都省,力請知陳州。安石行新法,方平陛辭,極論其害,曰:「民猶水也,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兵猶火也,弗戢必自焚。若新法卒行,必有覆舟、自焚之禍。」帝憮然。

韓絳主西師,慶卒亂,京西轉運使令一路各會兵於州,民大駭。方平持檄不下而奏之,帝曰:「守臣不當爾邪!」命罷諸郡兵。召為宣徽北院使,留京師。王安石深沮之,以為青州。未行,帝問祖宗御戎之要,對曰:「太祖不勤遠略,如靈夏、河西,皆因其酋豪,許之世襲;環州董遵誨、西山郭進、關南李漢超,皆優其祿賜,寬其文法。諸將財力豐而威令行,間諜精審,吏士用命,故能以十五萬人而獲百萬之用。及太宗謀取燕薊,又內徙李彝興、馮暉,於是朝廷始旰食矣。真宗澶淵之克,與契丹盟,至今人不識兵革。三朝之事如此。近歲疆埸之臣,乃欲試天下於一擲,事成徼利,不成詒患,不可聽也。」帝曰:「慶歷以來,卿知之乎?元昊初臣,何以待之?」對曰:「臣時為學士,誓詔封冊,皆出臣手。」帝曰:「卿時已為學士,可謂舊德矣。」

契丹泛使蕭禧來議疆事,臨當辭,卧驛中不起。方平謂樞密使吳充曰:「但令主者日致饋勿問,且使邊郡檄其國可也。」充啟從之,禧即行。除中太一宮使。

王安石弛銅禁,奸民日銷錢為器,邊關海舶不復譏錢出,錢日耗。方平極論其害,請詰安石:「舉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頗采其言,而方平求去。進使南院,判應天府。帝曰:「朕欲卿與韓絳共事,而卿論政不同;欲置卿樞密,而卿論兵復異。卿受先帝末命,訖無以副朕意乎?」遂行。

高麗使過府,長吏當送迎,方平言:「臣班視二府,不可為陪臣屈。」詔但遣少尹。王師征安南,方平言:「舉西北壯士健馬,棄之炎荒,其患有不可勝言者。若師老費財,無功而還,社稷之福也。」後皆如其言。

新法鬻河渡坊場,司農並及祠廟,宋閼伯、微子廟皆為賈區。方平言:「宋王業所基,閼伯封於商丘,以主大火;微子為始封之君,是二祠者,亦不得免乎?」帝震怒,批牘尾曰:「慢神辱國,無甚於斯!」於是天下祠廟皆得不鬻。數請老,以太子少師致仕。官制行,廢宣徽使,獨命領之如故。哲宗立,加太子太保。元佑六年,薨,年八十五。贈司空。遺令毋請謚,尚書右丞蘇轍為請,乃謚曰文定。

方平慷慨有氣節,既告老,論事益切,至於用兵、起獄,尤反復言之。且曰:「臣且死,見先帝地下,有以借口矣。」平居未嘗以言徇物、以色假人。守蜀日,得眉山蘇洵與其二子軾、轍,深器異之。嘗薦軾為諫官。軾下制獄,又抗章為請,故軾終身敬事之,敘其文,以比孔融、諸葛亮。晚,受知神宗。王安石方用事,嶷然不小屈,以是望高一時。守宋都日,富弼自亳移汝,過見之曰:「人固難知也。」方平曰:「謂王安石乎?亦豈難知者!方平頃知皇佑貢舉,或稱其文學,辟以考校。既入院,凡院中之事,皆欲紛更。方平惡其人,檄使出,自是未嘗與語也。」弼有愧色,蓋弼素亦善安石雲。

王拱辰,字君貺,開封咸平人。元名拱壽,年十九,舉進士第一,仁宗賜以今名。通判懷州,入直集賢院,歷鹽鐵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誥。慶歷元年,為翰林學士。

契丹使劉六符嘗謂賈昌朝曰:「塘濼何為者?一葦可杭,投棰可平;不然,決其堤,十萬土囊,即可路矣。」仁宗以問拱辰,對曰:「兵事尚詭,彼誠有謀,不應以語我,此誇言爾。設險守國,先王不廢,而祖宗所以限敵人也。」至是,又使六符來,求關南十縣,斥太宗伐燕為無名,舉朝莫知所答。拱辰曰:「王師征河東,契丹既通使,而寇石嶺關以援賊。太宗怒,遂回軍伐之,豈謂無名?」乃作報書曰:「既交石嶺之鋒,遂有薊門之役。」契丹得報,遂繼好如初。帝喜,謂輔臣曰:「非拱辰深練故實,殆難答也。」

權知開封府,拜御史中丞。夏竦除樞密使,拱辰言:「竦經略西師,無功稱而歸。今置諸二府,何以厲世?」因對,極論之。帝未省,遽起,拱辰前引裾,乃納其說,竦遂罷。又言:「滕宗諒在慶州,所為不度,而但降秩守虢,懼邊臣則效,宜施重責。」未聽,即家居,求自貶。乃徙宗諒岳州,敕拱辰赴台。入見,帝曰:「言事官第自舉職,勿以朝廷未行為沮己,而輕去以沽名。自今有當言者,宜力陳毋避。」

僧紹宗以鑄佛像惑眾,都人競投金冶中,宮掖亦出貲佐之。拱辰言:「西師宿邊,而財費於不急,動士心,起民怨。」詔亟禁之。蘇舜欽會賓客於進奏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風其僚魚周詢、劉元瑜舉劾之。兩人既竄廢,同席者俱逐。時杜衍、范促淹為政,多所更張,拱辰之黨不便。舜欽、益柔皆仲淹所薦,而舜欽,衍婿也,故因是傾之,由此為公議所薄。

復以翰林學士權三司使。坐舉富民鄭旭,出知鄭州,徙澶、瀛、並三州。數歲還,為學士承旨兼侍讀。帝於邇英閣置《太玄經》、蓍草,顧曰:「朕每閱此。卿亦知其說乎?」拱辰具以對,且曰:「願陛下垂意《六經》,旁采史策,此不足學也。」

至和三年,復拜三司使。聘契丹,見其主混同江,設宴垂釣,每得魚,必酌拱辰酒,親鼓琵琶以侑飲。謂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狀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使還,御史趙抃論其輒當非正之禮,「異時北使援此以請,將何辭拒之?」湖南轉運判官李章、知潭州任顓市死商真珠,事敗,具獄上,拱辰悉入珠掖庭。抃並劾之。除宣徽北院使,抃言:「宣徽之職,本以待勛勞者,唯前執政及節度使得為之,拱辰安得污此選?」乃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歷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積官至吏部尚書。

神宗登極,恩當轉僕射,歐陽修以為此宰相官,不應序進,但遷太子少保。熙寧元年,復以北院使召還。王安石參知政事,惡其異己,乘二相有故,出為應天府。八年,入朝,為中太一宮使。

元豐初,轉南院使,賜金方團帶。再判大名,改武安軍節度使。三路籍民為保甲,日聚而教之,禁令苛急,往往去為盜,郡縣不敢以聞。拱辰抗言其害曰:「非止困其財力,奪其農時,是以法驅之,使陷於罪罟也。浸淫為大盜,其兆已見。縱未能盡罷,願財損下戶以紓之。」主者指拱辰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報國也。」上章不已。帝悟,於是第五等戶得免。

哲宗立,徙節彰德,加檢校太師。是年薨,年七十四。贈開府儀同三司,謚懿恪。

論曰:方平、拱辰之才,皆較然有過人者,而不免司馬光、趙抃之論。豈其英發之氣,勇於見得,一時趨鄉未能盡適於正與?及新法行,方平痛陳其弊,拱辰爭保甲,言尤剴切,皆諤諤不少貶,為國老成,望始重矣。若方平識王安石於辟校貢舉之時,而知其後必亂政,其先見之明,無忝呂誨雲。

張忭字杲卿,韓城人。舉進士,為楚邱主簿。南京留守王曾稱其有公輔器。累官度支員外郎。夏竦經略陝西,薦其才,換六宅使、涇原秦鳳安撫都監。未幾,以母老,求歸故官,得知絳州,改京西轉運使。知鄧州,又以母辭。或指為避事,范仲淹言於朝曰:「張忭豈避事者?」乃許歸養。歷戶部判官、開封府推官,至知雜御史。

張堯佐緣恩驟用,知開封府;內侍楊懷敏夜直禁中,而衛士為變,皆極論之。忭性質朴,不善擇言,至斥張貴妃為一婦人,謂懷敏得志,將不減劉季述。仁宗讀之不懌,以語陳升之。升之曰:「此忠直之言,不激切,則聖意不可回矣。」帝乃解。以天章閣待制知慶州,改龍圖閣直學士、知秦州。

初,青唐蕃部藺氈,世居古渭,積與夏人有隙,懼而獻其地。攝帥范祥無遠慮,亟城之。諸族畏其逼,舉兵叛。忭至,請棄勿城。詔戶部副使傅求審視之,以為不可棄,與忭議殊。先是,副總管劉渙討叛羌,逗撓不時進,忭命他將郭恩代之,羌乃潰去。渙黜其功,讕訟恩多殺老稚,以撼忭。朝廷命張方平守秦,徙渙涇原,亦徙忭青州。將罪忭,方平辭曰:「渙、忭有階級,今互言而兩罷帥,不可為也。」忭乃復留。

至和二年,召兼侍讀,拜御史中丞。劉沆在相位,以御史范師道、趙抃嘗攻其惡,陰欲出之。忭曰:「天子耳目之官,奈何用宰相怒而斥?」上章力爭之,沆竟罷去。帝見忭指切時事無所避,謂曰:「卿孤立,乃能如是。」對曰:「臣仰托聖主,致位侍從,是為不孤。今陛下之臣,持祿養望者多,而赤心謀國者少,竊以為如陛下乃孤立爾。」帝為之感動。

契丹主宗真遣使繼其畫像來,求帝畫像,未報而死。子洪基立,以為請,詔忭報聘,諭使更致新主像。契丹欲先得之,忭曰:「昔文成以弟為兄屈,尚先致敬,況今為伯父哉!」遂無以奪,乃復以洪基像來。嘉佑三年,擢樞密副使,遷參知政事、樞密使。忭愛惜官資,凡內降所與,多持不下。見帝春秋高,前後屢進言儲嗣事,卒與韓琦同決策。

英宗立,請老,帝曰:「太尉勤勞王家,詎可遽去?」但命五日一至院,進見無蹈舞。司馬光上疏言:「近歲以來,大臣年高者皆不敢自安其位,言事者欲以為名,又從而攻之。使其人無可取,雖少壯何為?果有益於時,雖老何傷?忭為人忠謹清直,不可干以私,若使且居其位,於事亦未有曠廢也。」忭請不已,始賜告,令養疾,遂以彰信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許州,改鎮河陽三城。拜太子太師致仕。熙寧十年薨,年八十六。贈司徒兼侍中,謚曰康節。

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自力,器識宏遠,為一時名輩稱許。中進士第,通判海州,為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賜銀緋。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沖,水不為患。僚吏鄭陶、饒奭挾持郡事,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歸化卒,皆故時群盜。奭造飛語曰:「卒得廩米陳惡,有怨言,不更給善米,且生變。」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歸而犯夜者,斬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闔府股慄。

加直集賢院、知青州。坐失舉澠池令張誥免,久乃起,監密州酒。知滁州,山東有寇李二過境上,告人曰:「我東人也,公嘗為青州,民愛之如父母,我不忍犯。」率眾去。

召修起居注。歐陽修後至,朝廷欲驟用之,難於越次。概聞,請郡,除天章閣待制、糾察在京刑獄,修遂知制誥。逾歲,概始代之。郊祀,當任子、進階爵,乞回其恩,封母郡太君。宰相謂曰:「君即為學士,擬封不久矣。」概曰:「母年八十二,願及今拜君賜以為榮。」乃許之,後遂為例。

蘇舜欽等以群飲逐,概言:「預會者皆館閣名士,舉而棄之,觖士大夫望,非國之福也。」不報。求知蘇州,終母喪,入為翰林學士。聘契丹,契丹主會獵,請賦《信誓如山河詩》」詩成,親酌玉杯為概勸,且授侍臣劉六符素扇,寫之納袖中,其禮重如此。還,兼侍讀學士。諫官郭申錫論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諭申錫毋面從,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

以龍圖閣學士知鄆州、應天府,代韓絳為御史中丞。絳以論張茂實不宜典宿衛罷,概至,首言之,茂實竟去。御葯院內臣有寄資至團練使者,謂之暗轉。概請明限以年,詔俟出院優遷之,毋得累寄。擢樞密使、參知政事。數以老求去。熙寧初,拜觀文殿學士、知徐州。自左丞轉吏部尚書,前此,執政遷官,未有也。以太子少師致仕,退居十五年,嘗集古今諫爭事,為《諫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賜詔曰:「請老而去者,類以聲問不至朝廷為高。唯卿有志愛君,雖退處山林,未嘗一日忘也。當置於坐右,時用省閱。」元豐六年薨,年八十八。贈太子太師,謚曰康靖。

概秉心和平,與人無怨怒。雖在事如不言,然陰以利物者為不少,議者以比劉寬、婁師德。坐張誥貶六年,念之終不衰,誥死,恤其家備至。歐陽修遇概素薄,又躐知制誥,及修有獄,概獨抗章明其罪,言為仇者所中傷,不可以天下法為人報怨。修得解,始服其長者。為鄆州時,吏按前守馮浩侵公使錢三十萬,當以職田租償。概知其貧,為代以己奉。其平生所為類此。

概初名禋,嘗夢神人金書名簿有「趙概」,遂更雲。

胡宿,字武平,常州晉陵人。登第,為揚子尉。縣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數千人。以薦為館閣校勘,進集賢校理。通判宣州,囚有殺人者,將抵死,宿疑而訊之,囚憚棰楚不敢言。辟左右復問,久乃雲:「旦將之田,縣吏縛以赴官,莫知其故。」宿取具獄翻閱,探其本辭,蓋婦人與所私者殺其夫,而執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諒大興學校,費錢數十萬。宗諒去,通判、僚吏皆疑以為欺,不肯書歷。宿誚之曰:「君輩佐滕侯久矣,苟有過,盍不早正?乃陰拱以觀,俟其去而非之,豈昔人分謗之意乎?」坐者大慚謝。其後湖學為東南最,宿之力為多。築石塘百里,捍水患,民號曰胡公塘,而學者為立生祠。

久之,為兩浙轉運使。召修起居注、知制誥。入內都知楊懷敏坐衛士之變,斥為和州都監,未幾,召入復故職。宿封還詞頭,且言:「懷敏得不窮治誅死,已幸,豈宜復在左右?」命遂寢。

慶歷六年,京東、兩河地震,登、萊尤甚。宿兼通陰陽五行災異之學,乃上疏曰:「明年丁亥,歲之刑德,皆在北宮。陰生於午,而極於亥。然陰猶強而未即伏,陽猶微而不能勝,此所以震也。是謂龍戰之會,其位在乾。若西北二邊不動,恐有內盜起於河朔。又登、萊視京師,為東北少陽之位,今二州置金坑,多聚民鑿山谷,陽氣耗泄,故陰乘而動。宜即禁止,以寧地道。時以為迂闊。明年,王則果以貝州叛。皇佑五年正月,會靈宮災,是歲冬至,郊,以二帝並配。明年大旱,宿言:「五行,火,禮也。去歲火而今又旱,其應在禮,此殆郊丘並配之失也。」即建言並配非古,宜用迭配如初。時議者謂士大夫言,七十當致仕,其不知止者,請令有司按籍舉行之。宿以為非優老之義,當少緩其期法:武吏察其任事與否,勿斷以年;文吏使得自陳而全其節。及言皇佑新樂與舊樂難並用;禮部間歲一貢士不便,當用三年之制。皆如其言。

唐介貶嶺南,帝遣中使護以往。宿言:「事有不可測,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殺直臣之名。」帝悟,追還使者。遷翰林學士,知審官、刑院。李仲昌開六塔河,民被害,詔獄薄其罪。宿請斬以謝河北,仲昌由是南竄。袞國公主下降,將行冊禮。宿諫曰:「陛下昔封兩長主,未嘗冊命,今施之愛女,殆非漢明帝所謂『我子豈得與先帝子等』之義也。」

涇州卒以折支不時給,出惡言,且欲相扇為亂。既置於法,乃命劾三司吏。三司使包拯護弗遣。宿曰:「涇卒固悖慢,然當給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與,計吏安得為無罪?拯不知自省,公拒制命,紀綱益廢矣。」拯懼,立遣吏。韓琦守並州,請復其節鎮。宿言:「參、商為仇讎之星。國家受命於商丘,而參為晉地。今欲崇晉,非國之利也。宋興削平四方,並最後服,故太宗不使列於方鎮,八十年矣,宜如故便。」議遂止。後琦秉政,卒復之。

拜樞密副使。曾公亮任雄州,趙滋顓治界河事。宿言於英宗曰:「憂患之來,多藏於隱微,而生於所忽。自滋守邊,北人捕魚伐葦,一切禁絕,由此常與斗爭。南北通好六十載,內外無患,近年邊遽來上,不過侵誣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詰,何至於興甲兵哉?今搢紳中有恥燕薊外屬者,天時人事未至,而妄意難成之福。願守兩朝法度,以惠養元元,天下幸甚。」宿以老,數乞謝事。治平三年,罷為觀文殿學士、知杭州。明年,以太子少師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贈太子太傅,謚曰文恭。

宿為人清謹忠實,內剛外和,群居不嘩笑,與人言,必思而後對。故臨事重慎,不輒發,發亦不可回止。居母喪三年,不至私室。其當重任,尤顧惜大體。在審官、刑院,擇詳議官,有在選中者,嘗監征榷,以水災負課。同列謂小累不足白,宿竟白之,而薦其才足用,仁宗聽納。同列退而誚曰:「公固欲白上,倘緣是不用,奈何?」宿曰:「彼之得否,不過一詳議官。宿平生以誠事主,今白首矣,忍以毫發欺乎?為之開陳,聽吾君自擇爾。」少與一僧善,僧有秘術,能化瓦石為黃金。且死,將以授宿,使葬之。宿曰:「後事當盡力,他非吾所冀也。」僧嘆曰:「子之志,未可量也。」其篤行自勵,至於貴達,常如布衣時。

子宗炎,從子宗愈、宗回。

宗炎字彥聖,由將作監主簿鎖廳登第。為國子大宗正丞、開封府推官、考功吏部郎中。舊制,選人改京官,舉將小絓吏議,輒尼不行。宗炎請先引見,俟舉者罪即追止,從之。

哲宗崩,遼使來弔祭,宗炎以鴻臚少卿迓境上。使者不易服,宗炎以禮折之,須其聽命,乃相見。暨還,升為卿。初,父宿使遼,遼人重之。其後宗炎婿鄧忠臣迓客,客問:「中外嘗有充使者否?」忠臣以宿告,且言:「前使鴻臚,其子也。」客嘆:「胡氏世不乏人。」俄以直龍圖閣知穎昌府,歷密州而卒。

宗炎善為詩,藻思清婉。歐陽修守亳,與客游郡圃,或誦其詩,修賞味不已,以為有鮑、謝風致。其重之如此。

宗愈字完夫,舉進士甲科,為光祿丞。宿得請杭州,英宗問:「子弟誰可繼者?」以宗愈對。召試學士院。

神宗立,以為集賢校理。久之,兼史館檢討,遂同知諫院。修內卒盜皇城器物,宗愈言:「唐長孫無忌不解佩刀入東上閣門,校尉論當死。今禁卒為盜,而入內都知不能覺察,願正其罪。」殿帥直廬在長慶門內,久而自置隸圉。宗愈曰:「嚴禁旅,所以杜姦宄也。奈何令私人得為之?萬一凶黠者竄名其間,將不可悔。請易募老卒。」

王安石用李定為御史,宗愈言:「御史當用學士及丞、雜論薦,又須官博士、員外郎。今定以幕職不因薦得之,是殆一出執政意,即大臣不法,誰復言之?」蘇頌、李大臨不草制,坐絀;宗愈又爭之,安石怒,出通判真州。歷提點河東刑獄、開封府推官、吏部右司郎中。

元佑初,進起居郎、中書舍人、給事中、御史中丞。時更定役法,書成,衙校募不足者,聽差入等戶。宗愈言:「法貴均一,若持兩端,則於文有害。是乃差法,非募法也。請刪之。」

哲宗嘗問朋黨之弊,對曰:「君子指小人為奸,則小人指君子為黨。君子,蓋義之與比者。陛下能擇中立之士而用之,則黨禍熄矣。」明日,具《君子無黨論》以進。拜尚書右丞。於是諫議大夫王覿論其不當,而劉安世、韓川、孫覺等合攻之,朝廷依違。逾年,出覿潤州,而言者愈力。乃罷為資政殿學士、知陳州,徙成都府,蜀人安其政。召為禮部尚書,遷吏部,卒,年六十六。贈左銀青光祿大夫。

宗回字醇夫,用蔭登第,為編修敕令官、司農寺干當公事、京西轉運判官、提點刑獄、京東陝西轉運使、吏部郎中。紹聖初,以直龍圖閣知桂州,進寶文閣待制。坐系平民死,降集賢殿修撰、知隨州,改秦州、慶州,復為待制。

先是,熙河將王贍下邈川有功,帥孫路不樂贍,奪其兵與王愍。朝廷知之,以宗回代路,加直學士。時青唐瞎征內附,而心牟欽氈勒兵立別酋隴拶,還其地,勢復張。瞎征大懼,自髡為僧以祈免。王贍怨孫路,因言青唐不煩兵可下。至,則駐宗哥城不進。宗回怒,日夜檄趣之,且戒贍曰:「青唐兵甚弱,隴拶稚子,何能為,而怯懦逗遛,吾將以軍法從事。」又遣王愍復至邈川,聲言代贍。贍懼,乃率步騎掩青唐,據之,隴拶降。詔以青唐為鄯州,邈川為湟州。未幾,屬羌郎阿章叛,拒官軍。宗回遣將王吉、魏釗討之,皆敗死。又遣鈐轄種朴往。朴言:「賊鋒方銳,且盛寒,宜少緩師。」宗回不聽,督之急。朴不得已,行,亦敗死。於是轉運判官秦希甫言湟、鄯難守,以為棄之便。事下宗回,宗回持不可,希甫罷去。會徽宗棄鄯州,於是任伯雨再疏其罪,奪職知蘄州。

還,為待制。歷慶、渭、陳、延、澶州。兄宗愈入黨籍,宗回亦罷郡。居亡何,錄其堅守湟、鄯之議,起知秦州。進樞密直學士,徙永興、鄭州、成德軍,復坐事去。大觀中卒,贈銀青光祿大夫。

胡氏自宿始大,及宗愈仍世執政,其後子孫至侍從、九卿者十數,遂為晉陵名族。

論曰:張忭清忠諒直,趙概雅量過人,胡宿學通天人之奧,考其立朝大節,皆磊落為良執政。宗愈仍居右轄,而學術視宿則有間矣。宗回非邊將材,其守河湟之議,蓋以趣種朴於死,蘄合上意,以解其責爾。若胡氏之世大也,殆脫萬人於水死,而陰德之所致與?

⑦ 搜文言文《新唐書·奸臣列傳》上

新唐書
(0人評分) 0.0
作者:歐陽修、宋祁等
《新唐書》是北宋時期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記載唐朝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新唐書》前後修史歷經17年,於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書》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我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為以後《宋史》等所沿襲。
地址http://www.gushice.com/bookindex_91.html dAD. 可以在線閱讀的哦

⑧ 哪位好心人士幫幫忙(舊唐書 苗晉卿傳 古文翻譯)

譯文:
苗晉卿是上黨壺關人,世代以儒學著稱. 苗晉卿年輕時好學,擅長寫文章,並進士及第.開元二十四年,和吏部郎中孫遜一起擔任中書舍人.開元二十七年, 苗晉卿以中書舍人的身份掌管吏部銓選官吏的事務. 苗晉卿性格謙遜柔和,參加銓選的官吏訴說索要好的官職的,即使有的上書多達幾千字,甚至有的人口吻臉色都非常嚴厲的, 苗晉卿一定包容他,一點怒色都沒有.

開元二十九年,擔任吏部侍郎.前後主持官吏銓選達五年之久,他的政策很寬松,官吏多以此而做姦邪的事,賄賂大行.當時天下太平,每年參加銓選的官吏有一萬多人.李林甫擔任尚書,在朝廷上專權,選拔官吏的事務都委託苗晉卿和與他同級的吏部侍郎宋遙主持,參加選拔的官吏既多,每年還任命其他有見識的官員一起考察參加選拔的官吏的書判,務必要實事求是.天寶二年的春天,御史中丞張倚的兒子張奭參加選拔, 苗晉卿與宋遙因為張倚正被唐玄宗器重,打算取悅依附他, 參加選拔的官吏並寫判的共六十四人,分甲乙丙科, 張奭被定為甲科.人們知道張奭不讀書,所以議論紛紛.有個叫蘇孝慍的人,曾經擔任范陽薊令,事奉安祿山,把此事完整地告訴給安祿山.安祿山當時備受玄宗恩寵,朝見玄宗都不按照固定的時間,因此向玄宗奏報了這件事.玄宗召集全部科舉及第和參加官吏銓選的人,到花萼樓親自測試,合格的人十個中沒有一二個. 張奭手拿著試紙,一整天沒有寫一個字,當時人稱他」曳白」.玄宗大怒, 苗晉卿被貶為安康太守,宋遙被貶為武當郡太守,張倚被貶為淮陽太守.玄宗下敕說:」在家中不能教育自己的兒子,選拔官吏的時候,卻託人徇私.」當時的士子都把這件事當成笑談.

到安祿山叛亂時, 苗晉卿潛逃隱遁在山谷中,奔到南方的金州,.正好唐肅宗到達鳳翔,親自寫詔書追詔苗晉卿奔赴肅宗所在地,當天就拜為左相,軍國大事全部向他咨詢. 苗晉卿寬厚廉謹,處理政事從大處著手,不責問小的過錯,所到之處都能使百姓受益.魏地的人思念他,為他立碑頌德.等到官至宰相,小心畏慎,未嘗抵觸別人的意旨.他天性聰明敏捷,對事務熟練通達,百官的公文,看一眼就能知曉,而且用修身守住官位,靠智慧保全自己,議論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漢代的胡廣.永泰元年四月去世.

⑨ 我想找描寫古代帝王穿戴的,越詳細越好.還有就是古代盛大儀式的描述,例如祭天,狩獵,檢閱三軍等.拜託

1)先秦時期,有關帝王祭祀前代帝王的記載,多為祭祀天地之神時的配祀,專祭古帝王者亦有。[11]但比較少見。秦漢以降,皇帝祭祀古代帝王的記載便漸漸多起來了。例如: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出遊,行至雲夢,「望祀虞舜於九嶷山」。[12]後浮江東下至錢塘,「上會稽,祭大禹」。[13]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因周興而邑立後稷之祠,血食天下,於是詔令天下立靈星祠,常以歲時祠以牛,祀後稷。[14]漢高帝死後,令各郡及諸侯王國皆立高廟,以祀高祖。漢文帝時,於長安東北渭河北岸建五帝廟,祭五天帝(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黃帝),帝各一殿,殿各一門,殿門之色與各天帝色同。[15]雖然五天帝非古帝王,但這可能是於同一廟內集中祭祀五天帝之始。漢武帝時,亳人謬忌奏請祠泰一神,說:「天神貴者泰一,泰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東南郊,日一太牢,七日,為壇開八通之鬼道。」[16]於是,武帝命於長安城東南郊立泰一祠,按照謬忌所說祭祀泰一神。雖然泰一也是神,但是,為輔佐天帝之神,如同帝王的賢臣。因此,這又可能是祭祀名臣名將的發端。

東漢建武七年(公元31年)五月,光武帝要與卿大夫、博士商議「漢當郊堯」之事。侍御史杜林諫阻說:「民無愚智,思仰漢德,樂承漢祀。基業特起,不因緣堯。堯遠於漢,民不曉信,言提其耳,終不悅諭。……郊祀高帝,誠從民望,得萬國之歡心,天下福應,莫大於此。民奉種祀,且猶世主,不失先俗。……宗廟至重,眾心難違,不可卒改。……方軍師在外,祭可且如元年郊祀故事。」[17]意思是說,漢室興起,追根溯源,不在於堯,而是高帝(劉邦)之功,應當順民心好好地祭祀高帝。但現在軍隊將士還在外打仗,天下尚未平定,還是按照建武元年(公元25年)郊祀時的樣式而行罷,先不祭祀高帝。這一意見被光武帝採納。直到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平定隴、蜀之後,才增廣郊祀,高帝配食。這種祭祀漢高帝的方式比在高廟祭祀更為隆重。光武帝死後,明帝二年(公元59年)於明堂祭光武帝。同年十月,「西巡狩,幸長安,祠高廟。」十一月,「遣使者以中牢祠蕭何、霍光。帝謁陵園,過式其墓。」[18]這是目前所見到的在位皇帝祭祀前代名臣的最早記載。明帝時,還在不同季節分別祭祀五天帝及臣神。立春之日,迎春於洛陽東郊八里,祭青帝、句芒,祭時,車旗服飾皆為青色。立夏之日,迎夏於南郊七里,祭赤帝、祝融,屆時車旗服飾皆為紅色。立秋之日前十八天,迎黃靈於中兆(去都城五里),祭黃帝、後土,屆時車旗服飾皆為黃色。立秋之日,迎秋於西郊九里,祭白帝、蓐收,屆時車旗服飾皆為白色。立冬之日,迎冬於北郊六里,祭黑帝、玄冥,屆時車旗服飾皆為黑色。[19]這是將天帝與臣神同祭的一例。元和二年(公元85年)二月,章帝東巡狩,將至泰山,於道上派使者到濟陰成陽靈台祀帝堯一太牢。次日,於漢武帝在汶上所建明堂宗祠五天帝,光武帝配祀。又一天,各用一太牢遙遙告祀漢高祖、太宗、世宗、中宗、顯宗於明堂。之後巡幸魯國,祠東海恭王及孔子、七十二弟人。四月,回到洛陽,為告廟還京,各用一特牛祭漢高祖與光武帝。[20]

東晉孝武帝寧康三年(375年),祭先代帝王之禮制又有較大改變,「故事祀皇陶於庭尉寺,新禮移祀於律署,以同祭先聖於太學。舊祀以社日,新改用孟秋,以應秋收。」[21]北魏天興三年(400年)五月,道武皇帝東巡,遂幸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遣使者以太牢祠帝堯、帝舜廟。」[22]又神瑞三年(415年)六月,明元帝東巡,幸涿鹿,登橋山,觀溫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黃帝廟。至廣寧(今涿鹿),登歷山,祭舜廟。」[23]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詔曰:「法施於人祀,有明典;立功垂惠祭,有常式。……凡在祀令者有五帝:堯樹則天之功,興巍巍之治,可祀於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舜播太平之風,致無為之化,可祀於廣寧;禹御洪水之災,建天下之利,可祀於安邑(今陝西運城東):周文公制禮作樂,垂範萬葉,可祀於洛陽;其宣尼廟已於中省別敕有司行事。自文公以上,可令當界牧守各隨所近,攝行祀事,皆用清酌尹祭也。」[24]

上面列舉的種種事例說明,自秦漢至北朝的六七百年間,封建統治者對先代帝王和名臣的崇祀,雖說代有所為,未曾間斷,但是多有變化,在祭祀的時間、地點、方式、禮儀等方面,未有定製、常制,具有明顯的隨機性。

(2)隋統一天下後,整肅禮制,對先代帝王和名臣的崇祀亦成定製。在舉行禘、袷大祭(五年一禘祭,在孟夏;三年一袷祭,在孟冬)時,「並以其日,使祀先代王公帝堯於平陽,以契配;帝舜於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之蒲州),咎鯀配;夏禹於安邑,伯益配;殷湯於汾陰(今陝西萬榮縣西南),伊尹配;文王、武王於灃渭之郊,周公、召公配;漢高帝於長陵,蕭何配。各一太牢而無樂。配者饗於廟庭。」[25]可見,隋代祭祀先代帝王與名臣,已形成定時、定地、定式的制度。
唐初,貞觀之禮,無祭先代帝王之文。顯慶中,經禮部尚書許敬宗奏請後,「聿遵故事,三年一祭。以仲春之月,祭唐堯於平陽,以契配;祭虞舜於河東,以咎鯀配;祭夏禹於安邑,以伯益配;祭殷湯於偃師,以伊尹配;祭周文王於鄷,以太公配;祭武王於鎬,以周公、召公配;祭漢高祖於長陵,以蕭何配。」[26]可知,唐初祭祀先代帝王與名臣,基本同隋制。時至中唐,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玄宗天寶六載(747年)正月十一日,勅「三皇五帝,創物垂範,永言龜鏡,宜有欽崇,三皇:伏羲,以勾芒配;神農,以祝融配;軒轅(黃帝),以風後、力牧配。五帝:少昊,以蓐收配;顓頊,以元(玄)冥配;高辛,以稷、契配;唐堯,以羲仲、和叔配;虞舜,以夔、龍配。其擇日及置廟地,量事營立。其樂器請用宮懸,祭請用少牢(羊、豕),仍以春秋二時致享。共置令、丞,令太常寺檢校。」轉年五月十五日詔:「上古之君,存諸氏號,雖事先書契,而道著皇王,緬懷厥功,寧忘咸秩。其三皇以前帝王,宜於京城內共置一廟,仍與三皇五帝廟相近,以時致祭天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其祭料及樂,請准三皇五帝廟,以春秋二時享祭。歷代帝王肇跡之處,未有祠宇者,所由郡置一廟享祭,取當時將相德業可稱者二人配享。夏王禹都安邑,今(指唐代,下同)夏縣,以虞伯益、秩宗伯夷配。殷王湯都亳,今谷熟縣,以阿橫伊尹、左相仲虺配。周文王都酆,今咸陽縣,現有廟,以師鬻熊、齊太公望祀。周武王都鎬,入文王廟同享,太師周公、太保召公配。秦始皇帝都咸陽,丞相李斯、建軍王翦配。漢高祖起沛,今彭城縣,太傅張良、相國蕭何配。後漢光武帝起南陽,司徒鄧禹、將軍耿弇配。魏武帝都鄴,侍中荀彧、太尉鍾繇配。晉武帝都洛陽,司空張華、將軍羊祜配。後魏道武皇帝起雲中,太尉長孫嵩、尚書崔元伯配。周文帝起馮翊,尚書蘇綽、大將軍於謹配。隋文帝封隋漢東,僕射高熲、大將軍賀若弼配。令郡縣長官春秋二時擇日粢盛蔬饌時果、配酒脯,潔誠致祭。」[27]據此而知,唐玄宗天寶年間,於京城長安建置兩個帝王廟,曰三皇廟五帝廟、曰三皇以前帝王廟。這是歷史上於京城建帝王廟,集中祭祀唐代以前帝王的肇始。除此之外,唐代還在先代帝王發跡之處建廟,令地方長官按時致祭。也就是說,自唐玄宗始,祭祀歷代帝王實行「雙軌制」,享祭的帝王和名臣也大大增多。

由上述可知,隋唐之世,對歷代帝王和名臣的崇祀制度進一步完善,隨機性減少,基本形成定製。特別是盛唐時,開創了在京城修建古代帝王廟的先例。

(3)迨至兩宋,國都汴梁和杭州都沒有帝王廟的建置,對先代帝王及名臣的祭祀,分別在其陵廟所在地舉行。所祭的先代帝王和名臣進一步增多,且有主次重輕之分。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詔曰:「歷代帝王,或功濟生民,或道光史載,垂於祀典,厥惟舊章。兵興以來,日不暇,有司廢職,因循暇曠墜。或廟貌攸設,牲牷罔薦;或陵寢雖存,樵蘇靡禁。仄席興念茲用惕然。其太昊(葬宛丘,在陳州)、女媧(葬趙城縣東南,在晉州)、炎帝(葬長沙,在潭州)、黃帝(葬橋山,在坊州)、顓頊(葬臨河縣,在澶州)、高辛(葬濮陽頓丘城南,在澶州)、唐堯(葬城陽谷林,在鄆州)、虞舜(葬九疑上,在永州)、夏禹(葬會稽,在越州)、成湯(葬汾陰,在河中府)、周文王武王(並葬京兆咸陽縣)、漢高祖(長陵)、後漢世祖(原陵在河南洛陽縣)、唐高祖(獻陵在耀州三原縣東)、太宗(昭陵在京兆醴泉縣北九嵕山),十六帝各給守陵五戶,蠲其他役,長吏春秋奉祀。他處有祠廟者,亦如祭享。商中宗太戊(葬大名內黃縣東南)、高宗武丁(葬陳州西華縣北)、周成王康王(並葬京兆咸陽縣)、漢文帝(霸陵在京兆萬年縣東界)、宣帝(杜陵在京兆萬年縣東南)、魏太祖(高平陵在相州鄴縣西南)、晉武帝(峻陽陵在河南洛陽縣東南)、後周太祖(成陵在耀州富平縣西北)、隋高祖(太陵在鳳翔扶風縣東南)十帝,各給三戶,歲一享。秦始皇(陵在京兆昭應縣)、漢景帝(陽陵在京兆咸陽縣界)、武帝(茂陵在京兆西平縣)、後漢明帝(顯節陵在河南洛陽縣東南)、章帝(恭陵在河南洛陽縣東南)、魏文帝(首陽陵在孟州首陽山)、後魏孝文帝(長陵在耀州富平縣東南)、唐元宗(泰陵在同州蒲城縣東南)、肅宗(建陵在京兆醴泉縣)、憲宗(景陵在同州蒲城縣西北)、宣宗(正陵在耀州雲陽縣西北)、梁太祖(宣陵在河南伊闕縣東北)、後唐庄宗(雍陵在河南新安縣東)、明宗(徽陵在河南洛陽縣東北)、晉高祖(顯陵在河南壽安縣西北)十五帝,各給二戶,三年一祭。周桓王(葬河南澠池縣東北)、靈王(葬河南城西南柏亭西周山上)、景王(葬河南洛陽縣太倉中)、威烈王(葬河南城陽城中西北隅)、漢元帝(渭陵在京兆咸陽縣)、成帝(延陵在京兆咸縣陽)、哀宗(義陵在京兆咸陽縣)、平帝(康陵在京兆咸陽縣)、後漢和帝(慎陵在河南洛陽縣東南)、殤帝(康陵在慎陵塋中庚地)、安帝(恭陵在河南洛陽東北)、順帝(憲陵)、沖帝(懷陵,並在河南洛陽縣東西)、質帝(靜陵在河南洛陽東南)、獻帝(樿陵在懷州修武縣故涿鹿城西北)、魏明帝(平陵在河南河清縣大石山)、高貴鄉公(葬河南洛陽縣瀍澗之濱)、陳留王(葬相州鄴縣西)、晉惠帝(太陽陵河南洛陽縣東南)、懷帝、愍帝(並葬晉州平陽縣)、西魏文帝(永陵在耀州富平縣東南)、東魏孝靜帝(葬相州鄴縣西漳水北)、唐高宗(乾陵在乾州奉天縣西北)、中宗(定陵在耀州富平縣西北)、睿宗(橋陵在同州蒲城縣西北)、德宗(崇陵在耀州雲陽縣北)、順宗(豐陵在耀州富平縣東北)、穆宗(光陵在同州蒲城縣北)、敬宗(庄陵在耀州三原縣)、文宗(章陵在耀州富平縣西北)、武宗(端陵在耀州三原縣東)、懿宗(簡陵在耀州富平縣西北)、僖宗(靖陵在乾州奉天縣東北)、昭宗(和陵在河南緱氏縣、梁少帝(葬河南伊闕縣)、後唐末帝(葬河南洛陽縣東北),三十八帝陵,州縣常禁樵採。」[28]

顯然,宋朝對前代帝王和名臣的崇祀,雖然不在京城建帝王廟集中舉行,而是在各代帝王陵寢所在地分散進行,但是,所崇祀的歷代帝王和名臣不僅進一步增多,而且區別對待,有主有次,特點分明。

(4)元代崇祀先代帝王之典不廢,但沒有唐、宋隆重。每年春秋仲月命侍臣到平陽祭堯帝廟,到山西河東、山東濟南、河南濮州、湖南道州祭舜帝廟,到山西龍門祭禹帝廟。祭時只是燒香致敬,讀祝文。湯陰羑里城周文王祠,鳳翔府歧山周公廟,亦命有司奉祀,但有牲無樂。值得稱道的是,元代還增建了一批古帝王廟,如至元十二年(1275年),立伏羲、女媧、舜、湯等廟於河中解州、洪桐、趙城(俱在陝西境內),十五年(1278年)修會川盤古王祠等。[29]

(5)明朝對歷代帝王和名臣的崇祀極為重視,超越前代。先是,洪武三年(1370年)遣使訪尋先代帝王陵寢,得七十九處。經禮官考查後,認定功德昭著者三十有六,為伏羲(在河南陳縣)、神農(在湖廣酃縣)、黃帝(在陝西中部縣)、少昊(在山東曲阜)、顓頊(在北平滑縣)、唐堯(在山東東平縣)、虞舜(在湖廣寧遠縣)、夏禹(在浙江會稽縣)、商湯(在山東滎河縣)、中宗(在北平內黃縣)、高宗(在河南陳縣)、周文王(在陝西咸陽)、武王(在咸陽)、成王(在咸陽)、康王(在咸陽)、漢高祖(在咸陽)、文帝(在陝西咸寧)、景帝(在咸陽)、武帝(在陝西興平縣)、宣帝(在長安)、光武(在河南孟津縣)、明帝(在洛陽)、章帝(在洛陽)、後魏文帝(在陝西富平縣)、隋高祖(在陝西扶風縣)、唐高祖(在陝西三原縣)、太宗(在陝西醴泉縣)、憲宗(在陝西蒲城縣)、宣宗(在陝西涇陽縣)、周世宗(在河南鄭縣)、宋太祖(在河南鞏縣)、太宗(在鞏縣)、真宗(在鞏縣)、仁宗(在鞏縣)、孝宗(在浙江會稽縣)、理宗(在會稽)。然後,遣官往祭。洪武帝親制祝文,每陵給銀二十五兩置備祭物。並命奉祀官見有陵寢被盜發者,要掩埋好;毀壞的地方,要修補完整;有廟堂頹圮者,要加以修葺;當地官府要嚴禁採伐陵木,並每年按時祭以太牢。其後,所祭帝王陵雖有個別調整,但保持著三十五個或三十六個之數。每陵設陵戶二人看守,又各立一碑,鐫刻祭期和牲帛之數,以便當地官府遵照致祭。六年(1373年),洪武皇帝認為五帝、三王及漢、唐、宋創業之君,都應該於京城立廟祭祀,故在(南京)欽天山之陽修建了歷代帝王廟。這是唐玄宗於國都長安建立三皇五帝廟之後,又一次於京城正式建立歷代帝王廟。南京歷代帝王廟,正殿五室,中一室祀三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東一室祀五帝(少昊金天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西一室祀夏禹、商湯、周文王;又東一室祀周武王、漢光武、唐太宗;又西一室祀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元世祖。不久,以周文王終服事殷,唐高祖本太宗之力而得天下,遂寢其祀,增祀隋高祖(後罷)。廟中所祀十六位帝王[30]皆塑袞冕坐像,只有伏羲、神農不加冕服,因為那時候還未有衣服。歷代帝王廟建成後,規定每年春秋仲月上旬甲日致祭。洪武皇帝曾親自到廟中祭祀先代帝王。二十一年(1388年),洪武皇帝詔諭以歷代名臣從祀。禮官遵旨擬定了三十六人的名單,經洪武皇帝審查並剔除、增補後,遂定風後、力牧、皋陶、夔、龍、伯夷、伯益、伊尹、傅說、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召虎、方叔、張良、蕭何、曹參、陳平、周勃、鄧禹、馮異、諸葛亮、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郭子儀、李晟、曹彬、潘美、韓世忠、岳飛、張浚、木華黎、博爾忽、博爾術、赤老溫、伯顏等三十七人,從祀於歷代帝王廟東、西兩廡。至此,明初於歷代帝王廟祭祀的帝王和從祀的名臣形成定製。應當特別指出的是,洪武間還在中都鳳陽亦建有一座歷代帝王廟,又在北平(元大都改名)城金城坊修建一座元世祖廟,專祀元代明君世祖忽必烈。

永樂年間,大規模營建北京宮殿城池並遷都時,未及在北京建造帝王廟,對歷代帝王廟和名臣多在天壇舉行郊祀大典時附祭,南京和中都的歷代帝王廟,則遣南京太常寺官行祭禮。至嘉靖九年(1530年),釐正祀典,廢除郊祀附祭歷代帝王之制,決定在皇城西建立一座帝王廟。初擬就靈濟宮(在靈境胡同)改建,只因地狹,改於阜成門內路北保安寺故址新建。十年(1531年)二月春祭,時因建廟工程未竣,嘉靖帝臨時在文華殿親祭歷代帝王和名臣。同年九月,廟成。正殿五室,名曰景德崇聖之殿;殿前為景德門,左、右為東、西兩廡,殿後有祭器庫;景德門外有神庫、神廚、宰牲亭、鍾樓。外門之前為景德街,兩端有坊。新建的北京歷代帝王廟中,起初所祀的歷代帝王和名臣與南京歷代帝王廟相同,即有十六位帝王各三十六位名臣,不同的是廟中殿廡內只設帝王和名臣的神主牌位,而沒有塑像。至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採納禮科給事中陳棐的建議,撤除元世祖和元臣木華黎、博爾忽、赤老溫、伯顏之祀。此後在歷代帝王廟享祀的只有十五位帝王,三十二位名臣。[31]

北京歷代帝王廟的建成,使北京城增添了一座重要的皇家廟宇建築,為明朝統治者創造了崇祀歷代帝王和名臣的固定專用場所,將明代崇祀歷代帝王和名臣的活動推向高潮,豐富了北京的歷史文物特別是祭祀文化,意義重大。

(6)有清一代,將封建統治者崇祀歷代帝王和名臣的禮制與活動,總其大成,推向頂峰。清室入關,定鼎北京,宮殿城池,沿用明舊。歷代帝王廟也成為清室繼承前明的一宗歷史文化遺產,並在完善崇祀歷代帝王和名臣的禮制上,較明代「更上一層樓」。

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初一日,「始祀遼太祖、金太祖、世宗、元太祖、明太祖於歷代帝王廟,以其臣耶律曷魯、完顏粘沒罕、斡里不、木華黎、伯顏、徐達、劉基從祀。」[32]不僅糾正了明代只讓元世祖入帝王廟享祀而冷落遼、金之主及名臣的偏頗,而且也沒有忘記剛剛被滅亡的大明國開國之君及主要功臣,從而使入歷代帝王廟內享祀的帝王增加到二十一位,從祀的名臣增加到四十一位(包括新增祀的唐臣張巡、許遠在內)。[33]十七年(1660年)六月,「禮臣議言廟祀帝王,止及開創,應增守成令辭,並罷宋臣潘美、張浚祀。從之。於是增祀商中宗、高宗、周成王、康王、漢文帝、宋仁宗、明孝宗,而遼、金、元太祖皆罷祀。」[34]此後,帝王廟中享祀帝王增至二十五位,享祀名臣減至三十九位。康熙嗣服,以遼、金、元太祖畢竟有開創之功,故復入廟享祀。康熙六十年(1721年)四月,「詔釐定歷代帝王廟崇祀祀典」。[35]翌年十月,康熙帝諭曰:「歷代帝王每朝崇祀不過一二主,或廟享其子而不及其父,或配食其臣而不及其君。應將凡曾在位,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外,盡宜入廟崇祀。」又諭:「明愍帝無甚過失,國亡由伊祖所致,愍帝不可與亡國者例論。而萬曆、泰昌、天啟三君,不應入祀。其歷代配饗功臣,有治安之世輔佐有功者,應量加增補。」[36]同年十二月,雍正皇帝依遵聖祖諭旨,增祀帝王和名臣神牌,並立碑以紀。此後,增祀夏啟、仲康、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發,商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庚丁、太丁、帝乙、周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宣王、平王、桓王、庄王、僖王、惠王、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敬王、元王、貞定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靚王、漢惠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明帝、章帝、和帝、殤帝、安帝、順帝、沖帝、桓帝、靈帝、昭烈帝,唐高祖、高宗、睿宗、玄宗、肅宗、代宗、德宗、順宗、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遼太宗、景宗、聖宗、興宗、道宗,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高宗、孝宗、光宗、寧宗、理宗、度宗、端宗,金太宗、章宗、宣宗,元太宗、定宗、憲宗、成宗、武宗、仁宗、泰定宗、文宗、寧宗、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憲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愍帝,共一百四十三位。從祀功臣則增廣四十位,有黃帝臣倉頡,商臣仲虺,周臣畢公高、呂候、仲山甫,漢臣劉章、魏相、丙吉、耿弇、馬援、趙雲,唐臣狄仁傑、宋璟、姚崇、李泌、陸贄、裴度,宋臣呂蒙正、李沆、寇準、王曾、范仲淹、富弼、韓琦、文彥博、司馬光、李綱、趙鼎、文天祥,金臣呼嚕,元臣博果密、托克托,明臣常遇春、李文忠、楊士奇、楊榮、於謙、李賢、劉大夏。[37]這些新增祀的帝王神牌,按照朝代與原祀帝王加以合並,供在一龕。這樣,景德崇聖殿中有的五龕增為七龕。每龕供奉的帝王分別是:伏羲、神農、黃帝為一龕。
少昊、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為一龕。
增祀的十三位夏王、二十五位商王,與原祀的夏禹、商湯共四十王,合為一龕。
增祀的三十一位周王,與原祀的武王共三十二王,合為一龕。
增祀的漢十九帝和唐十四帝,與原祀的漢高祖,光武帝、唐太宗共三十六帝,合為一龕。
增祀的遼五帝、宋十三帝和金三帝,與原祀的遼太祖、宋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共二十五帝,合為一龕。
增祀的元九帝和明十一帝,與原祀的元太祖、世祖、明太祖共二十三帝,合為一龕。這樣,歷代帝王廟正殿分設七龕,供奉的歷代帝王總計為一百六十四位。另外,增祀的名臣倉頡、畢公高、仲公甫、魏相、耿弇、宋璟、 裴度、李沆、王曾、富弼、間彥博、李綱、文天祥、博果密、常遇春、楊士奇、於謙、劉大夏十八位,與原祀的風後、傅說、召公奭、召穆公虎、張良、曹參、周勃、房玄齡、李靖、許遠、李晟、韓世忠十二位,在東廡享祀;原在西廡的夔、伯夷、伊尹、鄧禹、諸葛亮、郭子儀、曹彬、宗翰、穆呼哩、徐達也十位移祀於東廡。這樣,東廡便有四十位名臣享祀。而西廡原祀力牧、周公旦、太公望、方叔、蕭何、陳平、杜如晦、張巡、岳飛九位,增祀的仲虺、呂候、尹吉甫、劉章、丙吉、馬援、趙雲、狄仁傑、姚崇、李泌、陸贄、赫魯、呂蒙正、寇準、范仲淹、韓琦、司馬光、趙鼎、托可托、李文忠、楊榮、李賢二十二位亦安置在西廡。原在東廡享祀的皋陶、龍、伯益、馮異、耶律曷嚕、宗望、巴延、劉基八位移請到西廡。這樣,在西廡享祀的歷代名臣則有三十九位。東、西兩廡共供奉歷代名臣七十九位。[38] 雍正七年(1729年)繕葺帝王廟,歷四年而工竣,豎碑以記。乾隆元年(1736年),謚明建文皇帝曰恭敏惠皇帝,入帝王廟享祀,位次明太祖之後。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帝王廟,正殿原覆綠琉璃瓦而改易黃琉璃瓦。二十九年(1764年)工訖,乾隆皇帝親祭,有御制碑文可證。[39]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諭:「朕因覽《四庫全書》內《大清通禮》一書所列廟祀歷代帝王位號,乃依舊《會典》所定,有所弗愜於心。敬憶皇祖《實錄》,有敕議增祀之諭。令查取禮部原議紅本,則系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內具題。爾時諸臣不能仰體聖懷,詳細討論,未免歷陋就簡。我皇祖諭旨,以凡帝王曾在位者,除無道、被弒亡國之主,此外盡應入廟,即一二年者亦應崇祀。煌煌聖訓,至大至公。上自羲軒,下至勝國,其間聖作明述之君,守文繼體之主,無不馨香妥侑。不特書生臆論無能仰喻高深,即歷代以來升禋議禮,未有正大光明若此者也。乃會議疏內聲明偏安亡弒不入祀典,而仍入遼、金二朝,不入東西晉、元魏、前後五代,未免意有偏向。視若仰承聖意,而實顯與聖諭相背。朕意若謂南北朝偏安不入祀典,則遼、金得國亦未奄有中原,何以一登一黜?適足啟後人之訾議。即因東西晉、前後五代有因篡得國,擯而不列,如(曹)操,丕不得為正統之例。殊不知三國時正統在昭烈,故雖以陳壽《三國志》之尊魏抑蜀,而卒不能奪萬世之公評。至司馬氏篡竊以還,南朝神器數易,如宋武帝崛起丹徒,手移晉祚,自不能掩其篡奪之罪。其他雖祖宗得國不正,而子孫能繼緒承體,即為守文中主,亦不可概從闕略。況自漢昭烈以至唐高祖統一區夏,時之相去三百餘年,其間英毅之辭,節儉之主,史不絕書,又安可置不論?至於後五代,如朱溫以及郭威,或起自寇竊,或身為叛臣,五十餘年,更易數姓,中華統緒,不絕如線。然周世宗承藉郭氏余業,憑有疆域,尚不失為令主。此而概不列入,則東西晉、前後五代數百年間創業之主,祀典缺如,何以協千秋僅論?他若元魏雄據河北,地廣勢強,太武、道武,勤思政理,講學興農,亦可為偏安英主。並當量入祀典,以示表章。朕前命館臣錄存楊維禎《正統辨》,諭內,詳細宣論以維禎所辨正統在宋而不在遼、金之說為是。所以存春秋綱目之義,見人心天命之悠歸。且檢閱孫承澤《春明夢余錄》所載明代崇祀古帝王位號,原本列遼、金二朝。今《(大清)通禮》內崇祀遼、金而不入東西晉、前後五代,似此互相入主出奴,伊於何底?是皆議禮諸臣有懷偏見,明使後世臆說之徒謂本朝於歷代帝王未免區分南北,意存軒輊,甚失皇祖降諭之本意也。至明之亡國,由於神、熹二宗紀綱隳而法度弛,愍帝嗣統時,國事已不可為,雖十七年身歷勤苦,不能補救傾危,卒且身殉社稷,未可與荒淫失國者一例而論。是以皇祖睿裁,將神、熹二示撤出,而愍帝則特令廟祀。褒貶予奪,毫釐不爽,實千古大公定論。乃諸臣於定議時轉復將漢之桓、靈增入。豈未思炎漢之亡亡於桓、靈,而不亡於獻帝乎?從前定議未將東漢全局詳審論斷,轉使昏暗之君叼廟食,所議未為允協。夫自古帝王統緒相傳,易代以後,饗祀廟廷,原以報功崇德。至於嚴篡竊之防,戒守成之主,或予式奪,要必衷於至當,而無所容心於其間,方協彰癉之義。所有歷代帝王廟祀典,著大學士、九鼎更行悉心詳議具奏,並著於定議後,交四庫館恭錄皇祖諭旨並朕此旨於《通禮》廟饗卷首,以昭殷鑒歷朝,垂示萬年之至意。」[40]遵照乾隆皇帝的這道諭旨,又將晉元帝、明帝、成帝、康帝、穆帝、哀帝、簡文帝,(南朝) 宋文帝、孝武帝、明帝,(北朝)齊武帝、(南朝)陳文帝、宣帝,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五代)唐明宗、周世宗,以及唐憲宗、金哀宗等二十五位帝王,列入歷代帝王廟祀典。[41]從而使歷代帝王廟內享祀的帝王增加到一百八十八位。其中,中龕供三皇,三位;左一龕供五帝;右一龕供夏、商諸王,四十位;左二龕供周諸王,三十二位;右二龕供漢、晉、南北朝諸帝,四十位;左三龕供唐、五代、宋、遼諸帝,三十八位;右三龕供金、元、明諸帝,三十位。

玄幻小說什麼看著爽啊!

我給你介紹玄幻中的武俠修真1我覺得修真最好的是凡人修仙傳,但是自從內這本書出來之後多了容很多凡人流的,本人建《修仙之旅》(作者茂茂加貓貓)《紫府仙緣》《修仙見聞錄》《修真傳》(前面基本跟凡人修仙傳一摸一樣但是後來寫的不怎麼樣了)還有《仙逆》前面基本跟凡人修仙傳一樣的,但是後來有人說作者抄襲忘語的,後來改了形式。其他的好的修真小說,《無極魔宗》(雖然還可以,但是主角太變態了,有點不符合邏輯)《獸血沸騰》(作者規劃的很好,也很長比《七界傳說》七部還要長但是有點黃,也有點暴力)還有《七界傳說》真的不錯看的很帶勁,但是主角也有點變態,歸仙之境來的太早,《七界傳說後傳》也不錯但是還沒有前傳寫的好。樓主如果喜歡《凡人修仙傳》的話,我我建議樓主先看《修仙之旅》(作者茂茂加貓貓)《紫府仙緣》《休閑見聞錄》之後才看《仙逆》《修真傳》後面的修真小說是本人介紹的估計樓主會喜歡,希望被採納!!

閱讀全文

與宋瓷唐奭免費全文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主人公渡劫的小說九轉 瀏覽:257
韓娛小說女主sunny 瀏覽:31
神農都市小說 瀏覽:922
男主成為魔帝重生都市的小說 瀏覽:15
童林傳有聲小說百度 瀏覽:298
虐戀總裁的換心新娘小說46 瀏覽:241
言情小說中狗血的情節有哪些 瀏覽:380
中考閱讀小說題目 瀏覽:741
短篇束縛調教性奴小說全集 瀏覽:872
女主一言不合就炫富小說 瀏覽:252
初戀逆轉系統快穿小說 瀏覽:385
重生修真小說完結排行 瀏覽:477
養成搶奪小說現代 瀏覽:356
他是嬌病灰姑娘短篇小說 瀏覽:651
男主和女兒肉小說全文閱讀全文 瀏覽:1000
近十年50部最受歡迎網路小說排行榜 瀏覽:152
天涯十大小說排行榜百度雲 瀏覽:576
修真小說最強排行榜 瀏覽:808
如何購買小說霸道總裁求抱抱 瀏覽:437
蜜秘花園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