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那些地方流行天葬
天葬,就是將死者的屍體喂鷲鷹。鷲鷹食後飛上天空,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
目前,西藏自治區仍然盛行天葬。
㈡ 在古代,埋葬人是怎麼埋的
李璇 Moira的日誌
土葬
最古老、最普遍的方式之一。在我國,已知最早的土葬是舊石器時代的北京山頂洞人。新石器 時代的墓葬已有大量發現。當時人們實行土葬主要是為了防止死者被野獸吃掉,同時也是為了 使死者的得到永恆的安息和葬地。初期的土葬不用棺材,只是將死者用樹皮等物稍加包裹,埋入地下,不起墳墓。以後為了便於辨認和紀念,逐步起墳修墓。土葬方式一般通行仰身直肢式,手放在兩胯旁,不像西方人那樣兩手交叉於胸前。仰身代表睡眠的姿勢,表示死者得到了安息。 雲南拉祜族人認為,如果把死者仰身葬就會使更多的人死亡,所有讓死者俯首側身而卧,兩手交叉胸前。
由於巫術和宗教的影響,古人普遍承認陰間的存在。為了使死者在陰間有個安定的歸宿,常要 給死者穿上干凈的新衣,為了讓死者在陰間有房子住,棺材和墓室也就應運而生,地上的墓丘 也越修越大。豪奢之家墳墓內外皆華貴精美,豪富之家為了使死者在陰間用度不缺乏,還要在 棺柩和墓穴之中放入陪葬品,帝王之家甚至以人做陪葬,帝王的墓穴稱為地宮。除了放置棺材 之外,還有陪葬品、長明燈、牆壁上有壁畫等,地宮分為幾室,主室放棺材,附室放陪葬品, 他們死後仍要享受榮華富貴。
在上古時期,氏族成員死後,都實行氏族叢葬,葬入公共墓地。後來公共墓地往往成為下層社 會人民的埋葬地,稱為「義冢」,因為墳墓大小不一,墓與墓間的距離也沒有定製,比較混亂, 所以又稱為「亂葬岡」。統治者的墓地又演變為家族墓地。古代的家族墓地是維護社會倫理道德的一種方式。
初期的墳墓沒有墓碑,立碑的目的只是為了便於識別墳墓,在墓碑上題刻文字,始於漢代。墓碑銘記載死者的姓名、籍貫、家世、生平事跡,宣揚死者的功德,或文章著作、逝世時間、 葬地,最後是銘文。石碑可以留存千百年之久,既可以使死者流芳千古,同時也能起到勸化世人的功用。
火葬
火葬也是古老而普遍的喪葬方式之一。在我國已有大約4000——5000年的歷史,在甘肅臨洮出 土的陶器中發現有骨灰,說明火葬在原始社會已經開始了。有文字記載的火葬最早見之於先秦 時期的文獻,《墨子》、《列子》、《荀子》中都有記述。如《荀子》「大略篇」說:氐羌的俘虜,不擔憂其被捆綁繫纍,而擔憂死後不被焚燒。當時,火葬是西北地區游牧民族的習俗。
佛教從東漢時期傳入我國,僧人和信徒都實行火葬,逐漸影響到全國。唐、五代、宋、元時期,民間火葬比較普遍,尤其風行於江南各省。瘟疫流行之後死人太多,或貧賤之家無錢又無地埋 葬時往往如此。《水滸傳》中就有關於武大郎被火葬的描寫。但是,儒家文化排斥火葬,宋、元、明、清時期,政府都曾明令禁止過火葬。現代社會文明開放,移風易俗,國家大力提倡火葬。
火化後的骨灰,處理方式各民族有所不同。游牧民族有掘坑掩埋和撒入江河的習慣。佛教僧人及信徒,多裝於陶罐之中,再放入墓塔,或埋於墓地。漢族人吸收了他們的方式或將骨灰撒向山河大地;或留以紀念,祭供於靈堂;或裝於陶罐、石匣、木棺之中埋入墓地。作為死者的象徵,骨灰的處理是一件莊重的事情。
漢人的喪葬方式一般以土葬和火葬為主,少數民族地區除了土葬和火葬外,葬法還有多種
天葬
這是西藏及臨近地區十分盛行的一種葬法。大約始於十世紀,藏人死後,一般用牛馱到天葬場,將屍體仰面平放,由喇嘛念經超度,燃燒樹枝使靈魂隨輕煙升天,同時引來蒼鷹和烏鴉,喇嘛用刀在死者身上劃開皮肉,然後由天葬師將屍體分解,以屍肉飼喂蒼鷹和烏鴉,待蒼鷹和烏鴉吃完屍肉,又將死者的骨架和顱骨打碎,拌上血水糌耙,讓蒼鷹和烏鴉把屍首吃得一點不剩最好,證明死者已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如果不曾吃完,則說明死者罪孽深重,將墮入地獄。天葬時喇嘛不停地念經,家人跪在一旁,向天禱告,祈求亡人靈魂升天。甘肅地區的天葬,略有不同,死者的屍體放在一塊大石頭上,由親人把屍體的衣服脫去,喇嘛念經後即離去,過幾天再來看,如果屍體已經被蒼鷹和烏鴉吃光,就證明死者已經升天,然後就地堆石壘墳。
水葬
靠近江河湖海的地區還流行一種水葬法。四川大渡河沿岸的漢人對患麻風病而死的人,實行水葬。藏族對患傳染病而死的人,用牛將屍體馱至江邊,先由喇嘛念經敲鼓,超度亡靈。然後把屍體投入江中水葬。雲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也有實行水葬的。水葬有全屍與分屍之別,有的把屍體捆成一團,裝入木盆等物中拋入大江,有的把屍體碎裂,扔到江里。
風葬
藏族、東北、內蒙古等地流行的一種風葬法。藏人的葬法是將屍體焚化,再有親人帶到高山頂上順風揚撒。藏人認為,骨灰被風刮到哪裡,哪裡就是他的轉世之地。鄂倫春人和鄂溫克人的葬法是將屍體裝入柞木鑽成的棺材或用獸皮裹屍,放在野外並架在樹上任其風干,然後再撿骨埋葬。
崖葬
古代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流行的一種古老的葬法,包括懸棺葬和崖洞葬。人們將棺材放在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將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種圖案,銘文等等。我國目前已發現有殷商、戰國、兩漢、南北朝、唐、宋、元時期的懸棺。以四川地區為多,蜀地人以為死人的靈魂升天可為仙,入地則成鬼,故以崖葬為高尚。北方人和漢人有少數地區使用崖葬。比如,漢代中山靖王與山東曲阜魯王的墓葬方式就是崖葬,眾多的崖穴是由人工開鑿而成,規模宏大,儼然地下宮殿。
塔葬
是藏族最高貴的一種葬式,又稱靈塔葬。只有極少數大活佛死後才能實行這種葬禮。先把屍體脫水,再用各種葯物和香料處理後藏入塔內,永久保存。在布達拉宮內有這類靈塔。
高棺葬
美國印第安人特林基特族的頭領去世以後,屍體裝入一個雕刻的象大鯨魚似的棺材裡,然後把 棺材用木桿高高托起,矗立在半空中,棺材成為部落的紀念碑。
其他葬
原始社會仰韶文化中,人們把夭折的兒童放入瓮中,實行瓮棺葬,瓮棺埋在住屋附近。瓮底有孔,以便於死者的靈魂出入。
近現代赫哲族人把夭折的兒童用樺樹皮困吊於樹枝上,是為了使死者的靈魂轉生。他們認為,孩子的屍體埋在地下,幼小的靈魂無力從地下鑽出來轉生,其母可能會因此喪失生育能力。
在一些瑤族地區,人們把夭折的嬰兒用草席包裹後埋在屋旁的山崗之上,或父母親的床下,或放在籃子、笸箕等容器中,吊掛在樹林中,希望死者的靈魂早日轉生。
古代傈傈族人把死嬰的心臟和骨頭砸碎扔到山谷里,以防靈魂來討債。古人認為,孩子來到這個家中或是來報恩,或是來討債。罵不聽話的孩子常常稱為「討債鬼」。孩子夭折也被視為討債鬼。
古代少數民族有坐棺和立棺的埋葬方式。如:僚人用豎棺埋葬死者。
苗族有扭頭葬,即將死者的頭扭向背後,表示死去的老人正在扭頭看著後人的成長,可以保佑後人。高車人掘地為坎,將死者坐放其中。
一些高山族人安葬死者的方式,是讓死者以蹲踞的姿勢豎埋在死者生前的床下,這是高山族人吃飯的姿勢,表示死者仍然與家人生活在一起。
安葬觀念
各民族對葬法有不同的看法。這些觀念往往與原始宗教和巫術有關。各民族文化普遍都承認有人間、陰間、天堂、地府。靈魂不死是喪葬觀念的核心,安放屍體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安放靈魂。不過,各民族對靈魂不死的認識有所不同,導致了人們對喪葬方式的態度不同。漢族人一般以土葬為榮耀,墓地的風水關繫到家族的興旺乃至國運的長久,所以盡量厚葬,帝王更是大興土木。其中也含有忠孝的觀念,與封建意識形態緊密相關,且十分復雜,這里不做贅述。
西藏人普遍相信有來世,重視天葬,以求轉生,視土葬為懲罰,是犯人和瘟疫病人死後的葬法。雲南普米族人認為,火葬可以把死者的靈魂送到天上,土葬是將死者的靈魂連同屍體一起埋入了地下,是為了防止「惡死」者的靈魂再投胎托生為人。
布依族對正常死亡的人實行土葬,而對於非正常死亡和客死他鄉的人則實行火葬,認為這種人的靈魂不潔,祖宗不會接納。
我國大多數民族都是以土葬為主,認為死人「入土為安」。
職業殯葬
我國最早的職業殯葬服務始於西周,是國家一級的官吏「冢大夫「和「墓大夫「。他們只為國家官吏提供殯葬服務,該行業也具有壟斷性,而且世代世襲。
以後逐步商業化,據北魏時期楊之炫的《洛陽伽藍記》記載,洛陽市北有慈孝、奉終二里,里內之人以賣棺槨為業,喪車為事,有唱輓歌的等等。反映了當時殯葬服務社會化的情況。
唐代輓歌郎
職業的輓歌郎是專門為喪事提供唱輓歌服務的。
唐代長安城裡已有了很多的凶肆。唐代傳奇小說《李娃傳》中的滎陽生,淪落到「凶肆」,即當時出售喪葬用品並承辦喪事的場所,當了一名唱輓歌手。他被「東肆「的人請去,與另一「凶肆」--「西肆」的輓歌手比歌,場面十份的熱鬧。
殯葬儀式的娛樂化
原始時代的殯葬儀式已有了娛樂的風俗。文獻記載,在春秋時期,南方祭神時有「作歌樂」並「鼓舞」的習俗,仍保留著遠古的遺俗。魏晉南北朝時期,一些士人故意在喪期作一些歌舞(及飲酒食肉)等怪誕舉動。是出於對禮法的鄙視。喪事的娛樂性是蒙元人喪葬儀式的特點。明朝初年(1368年),御史高元侃上書請求廢止這一習俗。我們在《紅樓夢》中賈府給秦可卿辦喪事的描述看,其中也具有相當的娛樂性質。說明民間喪事的娛樂性是難以禁絕的,它在生活內容單調而刻板的中國古代農村無形中成了娛樂的補充形式,並可沖淡殯葬的悲哀和恐怖氣氛。
㈢ 少年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好心贈給他墳地,日後得到怎樣的報答
朱元璋被稱為「乞丐皇帝」,是因為他年少時家境貧寒做過乞丐,甚至家人去世他都沒有錢來埋葬。少年朱元璋無力埋葬家人,鄰居劉繼祖好心贈給他墳地,日後得到怎樣的報答呢?
朱元璋報恩
在朱元璋還沒有做皇帝的時候,劉繼祖和他的夫人就已經去世了。做了皇帝的朱元璋並沒有忘記這件事,雖然劉繼祖不在了,但是他封了劉繼祖的兒子為官,並且官位世襲,劉繼祖的後代,享受了近300年的貴族身份和榮華富貴。這樣看來,朱元璋並非一昧地刻薄寡恩。
總的來說,由於古代人非常重視身後事,如果家人無法安葬,簡直是太凄慘了。劉繼祖贈給朱元璋的那塊地,給子孫後代帶來了300年的榮華富貴,也是好人有好報了。
㈣ 劉繼祖贈地給朱元璋埋葬家人,他後來得到什麼回報了
朱家有五口人。一場瘟疫降臨,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更可憐的是,父母和大哥死後,連棺材都沒有,也沒有土地可以埋葬。中國人講究掃墓,朱元璋不忍看著自己的父母和兄弟落得個不好的下場,就帶著二哥去找村裡的地主劉德家求情,希望對方給他一塊地埋葬親人。就在兩兄弟走投無路的時候,村裡一個叫劉繼祖的人突然找到了他,允許朱元璋把他的父母兄弟葬在他的荒地上。不僅如此,劉繼祖還送給朱元璋兄弟幾件舊衣服,讓他們把親人的屍體裹好再下葬。雖然現在還沒有棺材,但至少比被裸屍掩埋要好,也算是一點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