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找都市小說。男主是瞎子,吃下隨身玉佩後就透視了。男主有醫術,是學生。家裡被滅,只剩有些曖昧的嫂子。
好像看過,男主好像姓秦,與未過門的嫂子相依為命,受傷後眼睛短暫的瞎了,其內實是容要開啟透視眼,不過忘記什麼書名了!介紹兩本差不多情節的好書給你,希望採納!一本是李閑魚的超品透視,還有一本主角好像叫張斌,反正姓張,書名叫絕品透視
『貳』 跪求小說至尊透視眼全部章節TXT。
『叄』 什麼是哥特
哥特(Gothic)這個特定的詞彙原先的意思是西歐的日耳曼部族。在18世紀到19世紀的建築文化與書寫層面,所謂「哥特復興」(Gothic Revival)將中古世紀的陰暗情調從歷史脈絡的墓穴中挖掘出來。
哥特人的來源:
[編輯本段]
哥特人是日耳曼的部落,從公元第一世紀開始,羅馬人就已經知道他們居住在多瑙河的邊界地區。當匈奴人從中亞往西邊遷移時,哥特人因為受到壓力而從該地區撒離。他們向西遷徙到歐洲,並越過多瑙河以逃離迎面而來的游牧部落。自羅馬衰落之後,中古早期的哥特人就與其他蠻族爭奪西羅馬帝國留下來的土地。
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哥特人來自波羅的海的葛蘭島,當他們南渡至中歐時分裂為兩個群體。西哥特人在公元第二世紀時,定居於今天的羅馬尼亞;東哥特人繼續往東遷移到黑海的西北岸。在376年,西哥特人在匈奴人的壓迫下,從今天的羅馬尼亞南渡多瑙河。合計男子與婦孺的人數約有六萬人。他們打敗來自君士坦丁堡的羅馬軍隊,一度定居在多瑙河南岸,然後向義大利挺進。409年時,西哥特人在國王阿拉烈的領導下劫掠羅馬城,然後往北遷徙到高盧。羅馬人只好讓出西南部的高盧,其勢力最後擴展到今天的整個西班牙。
東哥特人在匈奴人的統治下撒離,跟隨同族人(西哥特人)曾走過的路線,於第五紀後期進入義大利。這項入侵行動乃受到東羅馬帝國的聳恿,因為東羅馬帝國想藉此消耗這些族群的力量,然後以總督的身份去統治義大利。在狄奧多里克(今天瑞士和巴爾乾地區的國王)的指使下,哥特人在488年進入義大利,並在493年完全征服她。
狄奧多里克在526年死後,王國並沒有維持多久。拜占庭以爭取王位繼承為藉口於536年派出由貝利沙魯斯將軍指揮的軍隊到義大利。拜占庭希望重奪義大利,並恢復古羅馬帝國在西方的領土。戰爭一直持續,加上瘟疫和飢荒,鄉間地區遭到嚴重破壞。在552年,東哥特人終於在義大利戰敗。在公元第六世紀的後期,當義大利被新來的蠻族倫巴底人入侵後,東哥特人就被消滅,倖免於難者崩散為小群體。
西哥特人在西班牙的王國就維持得比較久。在公元第五世紀後期,法蘭克的克洛維把西哥特人從法國本土驅趕到庇里牛斯山以外的地區。隨著克洛維去世,其王國也出現分裂,使西哥特人暫時得以喘息。711年,新的威脅來自南方。回教的軍隊從北非渡海而來,僅用了四年的時間就把最後一個哥特王國消滅。
哥特人是史上首批能夠劫掠羅馬城的武力,光憑這點便令後世難忘;而古代世界的秩序也因而開始在歐洲瓦解。他們很欣賞羅馬城並企圖加以維護,讓許多羅馬文化得以留存下來。例如,現代的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羅馬尼亞的語言都是起源自拉丁語,然後受到這些地區的居民影響而形成這些國家的語言,情況與日耳曼語在英格蘭流傳下來類似。
【哥特文學流派】
[編輯本段]
從18世紀末以來的一些文學作品,因為具有共同的基調與文體而被歸類於「哥特小說」。例如:華爾普(Walpole)的《奧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安·拉得克里夫(Ann Radcliff)的《奧多芙的神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侶》(The Monk),當然還有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這些作品戮力於處理殘酷的激情與超自然的恐怖主題,而小說的背景通常建構於荒涼的古堡或者幽深的修道院,主角(通常是稚嫩的少男少女)身陷於無以擺脫的魔性愛欲,和(通常是陽性的)施虐者展開一段以死亡為終結的際遇……在這些小說中包含的情慾/性別(sexual/gender)的關系,古怪地糾纏於神聖與魔鬼的角力;極度的情色高潮來自於破滅(也就是儀式的「完成」)的那一刻。象徵父權的宗教系統與企圖超越的的黑暗(陰性)力量,在某種不可明說的層面,其實隱諱而酷異地分享著「愛欲交配死亡」的快感模式。在當代的恐怖小說陣營中,象安妮·萊斯(Anne Rice)的作品《吸血鬼紀事》(The Vampire Chronicles)就流露出男同性戀情慾與父性機制的復雜互動。
這一時期許多哥特式小說家不斷涌現,不僅哥特文學是對人類自身黑色陰暗面的展示,也是對當時社會正統思維模式的一種挑戰,是一種恐怖,神秘色彩的混合體。哥特小說中比較典型的角色是吸血鬼,例如布來恩·斯托克的《德古拉伯爵》(Dracula),還有埃德加·艾倫(Edgar Allan)詩集中的描寫。斯托克筆下對吸血鬼化身的描述同以往比較走入了對立的角度。(當代作家安妮·萊斯(Anne Rice)的《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和布萊特(Poppy Z. Brite)的《勾魂時分》(Lost Souls)等作品也是斯托克式的延續。)到了20世紀的70年代,朋克作為一種亞文化侵入了主流文化的領域。原始的朋克來自於暴力和強大的顛覆。而原名為「華沙」(Warsaw)的「快樂分裂」(Joy Division)的出現,無疑將這場充滿了破壞慾望和無政府主義的朋克運動帶進了後朋克(Post-Punk)時代。
不過以上只是一種類型,歷史上還有許多更好的作品,
【哥特音樂流派】
[編輯本段]
早期的哥特式音樂代表有如蘇可西與女妖(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包豪斯(Bauhaus)等等。它們充斥著沉鬱厭世的情調。音樂往往冰冷刺骨,既帶有精細的美感,但又同時在音域層面上大量使用偏離旋律線的不協調音,對於一切傳統音樂極端的蔑視。在歌詞與表演概念層面,展現著生命與愛欲的荒涼。從對現實狀態的厭棄,進而追求心靈深淵的奇詭樂趣。在舞台上,她/他們以偏激的狂亂扮裝出現,如蘇可西略帶虐待與被虐情調(SadoMasochistic)的「冰女王」神采,包豪斯的主唱彼特·墨非(Peter Murphy)把自己打扮成冶艷無常的雙性吸血鬼?這種對性別的顛覆與反轉,還表現在對神學(或惡魔學)概念的狂熱執迷。在1981年成立的仁慈姐妹(The Sisters of Mercy),是幾個愛好中世紀風格的男子對於音樂意識的反扼,一度被形容為「狂笑著注視羅馬城燒成一堆瓦礫」的主唱愛特利奇(Andrew Eldritch)一語道破歌德搖滾樂團的宗教立場——對於我們,犬儒精神就如同天主教徒的聖水一樣。
早期的後朋克對於生命的詮釋往往飽含著沮喪與絕望。例如快樂分裂(Joy Division)的主音歌手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於80年的自縊身亡。那些耗損生命而成的音符,成就了快樂分裂(JoyDivision)的不朽經典,見證著整個低調文化。他那套灰暗而孤離的人生觀,隱藏著陰郁的遺傳因子,將整個後朋克文化盡染成深灰與暗黑。八十年代,在迂落的音樂里構築了一個悲觀的年代,至少在英倫及歐陸地下文化的層面上來說如此。在當時的獨立音樂圈裡,趁勢湧出一大批黑暗病態、風格邪異的樂隊,他們的音樂源自於無盡的壓抑,以及對生命的詛咒。如教會(The Mission),所有的夏娃(All about Eve)、列伏林之地(Fields of the Nephilem)、祭儀(The Cult)等等。這些被視為絕望、邪氣、頹廢的樂隊/樂手,從朋克那種過激的破壞意識,反方向潛逃往一個內斂而黑暗的世界——這就是那個占據了搖滾樂大半個八十年代的低調音樂時空。哥特搖滾在英國地下音樂圈的形態與演進,正猶如一派邪教降臨大地時伸出巨魔的手掌。它通過難以想像、天馬行空的邪異素材來悅納聽眾,這就不僅包括了在音樂領域聖靈齊放的空前創造力,也包括了在視覺造型上,所給予人們的前所未有的刺激視覺體驗。中性化的身份造型,濃妝艷抹的打扮,這些並非新浪漫一族的專利。哥特彷彿是新浪漫的個性相反的孿生兄弟,是華美艷麗背後黑暗病態的一面。現在讓我們去了解一下哥特音樂的改良風格和其他相關樂派.產生於比利時的EBM(Electronic Body Music)是一種電子化陰冷黑色的音樂。受德國Krautrock運動中Kraftwerk之類電子樂隊的影響下產生的。
EBM創始樂隊之一Front242以低限化的節拍,抑鬱的聲音和軍國主義突擊隊的裝束被大家認識。The Klinik,Insekt,Dive,Click Click,A Split Second還有後來的Suicide Commando都是BM的一些重要樂隊。Dive和Klinik利用聲納噪音營造出一種冰冷的外太空氣氛。Suicide Commando則融入了更多的舞曲化成分。類似的樂風在美國和加拿大被稱為Instrial,象Front Line Assembly,Skinny Puppy等樂隊。他們製造出的合成音樂和多層次的聲音非常適合帶上耳機去欣賞。Front Line Assembly的經典專輯Classical bumsare Caustic Grip(1990)和Tactical Neural Implant(1992),值得每個喜歡EMB的人去收藏。
說到現在我們還沒有談到德國,那裡可是現在哥特音樂的重鎮。許多德國的樂隊被慣以DARKWAVE的音樂標簽。Project Pitchfork樂隊是德國最早涉及到哥特音樂領域內,雖然他們的樂風有所改變,但一直算是一支流行化的組合。首張專輯《Dhyani》亦為經典,有典型的黑色音樂和評論性的歌片語成。Deine Lakaien樂隊的成員有著深厚的音樂基礎,他們做出了象「Love me to the end」這樣的浪漫主義歌曲。作品帶有著某種程度的中世紀感覺。德國很大一部分組合演唱時保持著自己的母語,例如Goethes Erben,樂隊的名字也就說明了一切。他們的前三張專輯就象是三部曲,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而Lacrimosa,Tilo Wolf這些樂隊通過添加金屬樂的元素不斷的對音樂的表現手法做出嘗試。當然我們必須要知道Das Ich這個組合,他們的經典專輯是《Die Propheten》,專輯中的歌曲機構復雜歌詞充滿著智慧化。陰暗電子樂派代表團體Calvay Nada用德語和西班牙語交錯演唱,他們最有特點的是主唱Brenal的低音,而歌詞方面多涉及政治,社會之類的話題,從這方面看這支樂隊在哥特音樂王國中顯得與眾不同。
總的來說由於浪漫主義情節,德國的大多數樂隊是浪漫的歌曲和陰暗電子化相結合的產物。如今哥特范疇內的音樂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局面。例如陰暗民謠(darkfolk),這種樂風的代表是Current93,Deathin June,Sol Invictus還有Fire+Ice。早期的C93作品比較實驗性難以理解,之後David Tibet利用他個人化的思維開始向聲學民謠的方向探索。C93的前身樂隊Deathin June自從首張專輯Nada推出後頗受爭議,他們甚至被指控為極端的右翼傾向。但DIJ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異教的祭典式的音樂。如果想聽這類音樂推薦給大家去找World Serpent,一個卓越的音樂廠牌,上面的提到的幾支樂隊均在其旗下推出過作品。對了,還有一支義大利的組合Ordo Equitum Solis也應該值得我們的關注。許多哥特樂隊都有著某種中世紀的情節,他們將中世紀時期音樂和現代的創作手法相結合。德國有著許多這樣的中世紀組合,音樂的創作者一般有著良好的古典音樂教育背景,知名的樂團包括Qntal,Estampie,Freiburger Spielleyt等。在義大利這種音樂更有影響,象Ataraxia,Camerata Mediolanense都做出了許多出色的音樂作品。這類組合不僅僅有哥特的聽眾群還吸引著部分古典音樂的欣賞者。而The Moonlay Hidden Beneath a Cloud和Rosa Crux的音樂中吸收了祭典音樂的成分。
當然許多樂隊的風格是非常難以界定的,象義大利的Take Kirlian Camera,20年來樂隊風格年年都有變化。而法國的情慾主義陰暗電子樂隊Die FORM的音樂主題多涉及S/M(性虐待),他們每一部作品多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奇。另一支來自法國的樂隊Collectiond 'Arnell Andrea的鋼琴聲非常有特點,成為自己的獨特的標志。善於創作管弦樂的In the Nursery樂隊的作品非常適合作為電影中的陪樂。在北歐的瑞典,Cold Meat Instry這個廠牌通過多年的努力推出了很多獨一無二的音樂作品。旗下的樂隊風格多樣,如血腥派實驗樂隊Brighter Death Now和Deutsch Nepal,氛圍音樂組合Raisond 'Etre,新古典主義的The Protagonist,天音組合Arcana等。說到天音如果想更好的了解建議去聽一聽like 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Stoa這些代表樂隊。
而在哥特音樂的文本中,我們可以細味到一些涉及宗教、性愛、死亡、絕望、基督以至匪夷所思的虛無論語句,這些都是哥特音樂不可或缺的一環,Gothic Rock,這覆蓋在影像模糊、虛無飄渺的外在軀殼之下的音樂,一切都是那麼神秘。哥特搖滾的風格,可說是繼承自Joy Division的遺傳,尤其是那種把貝司提升至主奏位置的癖好,直至今日的後哥特朝代仍無法完全擺脫。那些抑壓著低沉聲線或扭曲的人聲,沉重如郁結般的貝司,迷幻的吉它聲,充滿控訴力的鼓擊,偶爾發出鬼哭神號般的嘶叫,如同石磨般沉重或是狂野得分崩離析的曲式,還有一張張Rock Music蒼白的面孔∶當你對生命感到茫然無助時,你會想到在它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嗎?是心靈的孤立無援?是死亡陰影的籠罩?還是人世間的悲劇?Gothic Rock,是建築於無意識的抽象表達而多於刻意性的音樂顛覆行為。如同面臨一季暗晦的寒冬氣候,我們被哥特文化侵佔,在非人化的後工業現代社會裡面,追逐著一種活著死亡的體驗。同樣存在著Barry的音樂先覺,除一貫本色的Rock Music在那個悲觀的八十年代裡,Gothic這種棲身於主流文化的陰影里的次文化,其影響力早已越過音樂的界限,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的態度,一個哥特信徒所追求的黑色國度。度過模糊的九十年代,下個世紀今天的哥特搖滾已被解構得支離破碎、殘缺不全,The Sisters Of Mercy,The Mission這些昔日的哥特守護神也早已離棄了他們的信徒。但是在今日的陰暗樂派(Dark-Wave)運動中,在死亡民謠(Death Folk)、後工業噪音(Post-Instrial)、陰暗氛圍音樂(Dark Ambient)以至新古典(Neo-Classical)這些形式主義的風格外殼之下,我們仍然欣喜地發現Gothic依然是這些地下文化中最具生命力和影響力的遺傳基因。在這場突破和沖決了情慾與性別的革命中,歌德次文化追求所謂的理想典範「陰陽同體」(hermaphrodite)成為了砸碎禁錮的美麗武器。看吧,以往被視為妖魔的異類勇敢地擺脫了蒼白的天堂,絞碎天使的面孔,抵達永遠無情的慾望。
在20世紀的後半期侵入非主流音樂的大花園,成為另類音樂中極為殊異的一個支脈。如果你熟悉新音樂歷史脈絡的話,就會知道大約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些樂隊分別頂著「後酷朋克(Post Punk Cool)」、「新古典(Neo-Classical)」或者是「新嬉皮(Neo-Hippies)」的招牌,並逐漸混融成日後的哥特搖滾樂派。
如果說早期的PostPunkCool對生命的詮釋是沮喪與絕望(比如Ian Curtis——Joy Division的主唱——的自殺),那麼「仁慈姐妹」以及同道的樂隊比如「教會(The Mission)」、「全部的夏娃(All about Eve)」、「涅浮林之域(Fields of the Nephilem)」、「祭儀(The Cult)」等樂團所秉持的,可能是睥睨於現實中的種種煩俗,企圖推翻假惺惺的教條,抽取反對與不滿的精神,化為音樂的「反面傳教(negative preach)」。在「教會」的專輯《上帝自己的葯物》(God's Own Medicine)中,開宗明義的第一首歌「荒原」(Wasteland)就嘲諷地唱出「我還是相信上帝,但是上帝已經不信仰我了。」這等堪稱冒瀆的宣言,呈現出駭人的事實:原來長久以來,神與人的權力結構恰如性愛結構的主體與客體。在這張專集中,反復推敲著在推翻信仰的同時,死亡不再是父神用以脅迫的道具,反而是叛徒的情色烏托邦。如同在《愛我愛到死亡》(Love Me to Death)一曲,美妙地鋪陳情慾的高峰不被僵硬的「主控-屈從」(Dominance-submission)關系所固置;也就是說,在死亡(曠缺)的領域,致命的陰性激情並不受到掌管與壓制,發展出自己的美學。
不可否認,「死亡」在哥特搖滾樂的文化層面中,幾乎是個關鍵字。當某些保守的聲音或反挫勢力,企圖以這一點來抨擊哥特搖滾樂與其次文化,我們可以看到兩種回應:如「基督徒之死」(Christian Death)這個經營黑暗、痛苦情愫的樂隊,對他們而言,死亡所演繹/延異出來的腐敗、末世、毀滅等等情境,都足以讓我們逼近「終極高潮」(ultimateorgasm)。在一些專輯如《痛苦劇場》(Only Theater of Pain)、《天使的狂怒》(The Rage of Angels)、《鐵面具》(The Iron Mask)中,「基督徒之死」悉心探索的重心就是這種近乎臨界點的痙攣之美。在其中一首歌曲「死欲」(Death Wish),結尾的歌詞近乎狂喜地陳述「撒旦魔王是最仁慈的野獸」,配合凄厲的音樂,不啻狠狠地嘲弄了宗教/父權體系粗暴地規范在各種事物之上的二元對立價值觀。
另一種反應,也許可以引述布萊特(Poppy Z.Brite)在吸血鬼情色小說選集《血脈深處的愛》(Love in Vein)前言中所說的話:「哥特次文化」(Gothic subculture)並不是禮贊或者愛慕死亡,只是純粹地拒絕畏懼它。在探索死亡的過程,慢慢地和它體膚與共,逐漸與它親近。」這段話正好解釋為什麼像「涅浮林之域」、「還有這些樹」(And Also the Trees)、「意志」(Will)、「利姬雅」(Lycia)、「The Morendoes」等樂隊,會不可自拔地沉浸於「與死去的君王交歡」的髑髏式意象(macabreimage),同時又在這般異端的情慾里浮生出細致的張力。此外,死亡不必然是生命的匱乏,順著這些創作者的脈絡、以及在許多異教神話或惡魔學發現的象徵與寓言,死亡可能是貼近超自然、非人類領域的出口。
在此際90年代的中後期,哥特次文化不但在文學與音樂創作層面綻放,更影響了這個「混雜族群」(包括女性、酷兒、情慾的邊陲份子)的文化生態與身份認同。在情慾與性別的革命,哥特次文化追求所謂的理想典範「陰陽同體」(hermaphrodite)雖然還值得更進一步檢驗,但也是有助於沖迫禁制的美麗武器讓過往被視為妖魔的異類(它者)擺脫單一的天堂,品味自身的慾望與天使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