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找關於對金庸武俠小說中某一人物的賞析
(一)喬峰—最具悲劇色彩的豪傑
本人一直認為,金庸小說中,性格描寫最突出的一個人物就是喬峰。他集博大、深沉、正直、真誠、熱情、傲岸、勇敢於一身,從他的身上,總是能看到升騰起的一股逼人的豪氣與血性,是真正能凸現「英雄」這個詞彙的化身。
他武功高強,少年得志,成為素受景仰的天下第一幫的幫主,時人稱為「南慕容、北喬峰。」但命運似乎更多的不是一帆風順,他的身世之謎帶給他無盡的煩惱,也讓他從巔峰一下子跌落下來。他一生堅持主張抗遼,卻不想自己竟然是遼人,不得不迫人扼腕悲憤。在民族大義和個人恩怨上,他有過矛盾與彷徨,但他與生俱來的英雄氣概使他毅然選擇了大義,這就是英雄的實質。
點評:在抓精神文明的今天,呼喚一個喬峰,就是呼喚血性,而血性是一個民族崛起的精神標志。
(二)韋小寶—最具諷刺效果的小丑
憑著一張三寸不爛之舌,以及八面玲瓏的手腕,再加上一點令人捧腹的小聰明,一個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的街頭小混混,居然在康熙王朝混到了高官爵位,真是令人不勝感慨。所以本人認為這無疑是武俠小說中的一部《官場現形記》,通過一個很別致的人物,從側面反映出官場的本質。
他把堂堂的大清王朝及睿智的康熙玩弄於股掌之間,更兼吃喝嫖賭樣樣俱全,尤其令眾多男人嫉妒的是,以他一個貌不驚人、不學無術的無賴竟然能娶到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如果說他還有某項特長,只怕就是他的精於世故,因為他成功地周旋於兩個對立的集團。從他的身上,可以強烈感受到極具喜劇諷刺的特色。
點評:建議貪官們多研究研究,討論討論,也許能從中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
(三)楊過—最富激情魅力的男人
金先生曾經在他自己的評論中提到過,在他寫過的人物裡面,他最欣賞的就是楊過。為什麼呢?大概金先生也是喜歡楊過剛毅的雄風,男性的魅力,以及對愛侶的痴痴追求。那種對女性恬適的雅緻和纖細的溫柔,正是眾多女性心目中情人的形象。哪怕是斷了一臂的時候,依然受到少女芳心的眷顧。
楊過的成功,在於他的意志、熱情和追求。在當時一個崇尚禮教的風氣下,他敢於摒棄世俗,不顧一切地與之奮斗。他對小龍女的愛,是對詮釋愛情的偉大頌歌。他掙脫年齡的限制、輩份的限制、性格上的限制,毫無顧忌地去愛。這種愛,永遠是驚心動魄的。所以當他將愛深深地注入到整個生命,不再注重任何形式,而只是心靈的那種絕不背叛的刻骨銘心。以他的這種境界,難怪有人說他是情聖。
點評:讀慣了瓊瑤小說纏綿悱惻的少女們,也來認識一下武俠小說中的愛情經典吧。
(四)郭靖—最朴實無華的英雄
一個大智若愚的英雄,背負起一個民族興衰的重任,雖然哪個搖搖欲墜的南宋朝廷是他獨力所不能挽回的,但他義無返顧,有一種民族的力量九轉回腸,他就是郭靖。
在郭靖身上,似乎能看到岳飛的影子,雖然他沒有武穆的謀略,但他身邊有個輔佐他的女諸葛黃蓉。絕妙的搭配,正顯現出郭靖粗獷的一面。剛毅沉鬱,壯懷激烈,仰天長嘯,慷慨悲歌,匡扶的是民族的大業,流盡的是英雄的鮮血,表現出中華民族的靈魂。
點評:時代精神的象徵,民族英雄的典範。
(五)張無忌—最優柔寡斷的領導
張無忌的一生可以說是一部傳奇。他迭逢奇遇,莫名其妙當上了明教的教主,然而他胸無大志,又無遠見,靠著一幫為他捨生忘死的下屬,支撐起戴在他頭上教主的光環。最後,正是由於他的用人失察,成就了另外一位梟雄的歷史。
張無忌是所謂正邪兩派紛爭的產物,在正派面前,他是邪;在邪派面前,他轉而走向正,這些造成了他怯懦、迷惘、軟弱的性格。而後他夾雜在兩個女人中間,無法選擇。他的優柔寡斷,最終葬送了他的事業和愛情。
點評:解讀張無忌,可以使許多政治家從中吸取慘痛的教訓。
(六)令狐沖—最重情重義的大俠
中國人自古以來最尊師重道,令狐沖無疑為我們做出了表率,盡管他的師父是那麼的奸詐陰險。為情,他對小師妹那聞之斷腸的痴心,換來的只不過是幾許惆悵;為義,他恪守著對任我行的承諾,換來的也只不過是別人的趕盡殺絕。
很多人認為,令狐沖是豪放不羈的,除了情與義,他好象對什麼都不在乎。名譽、地位、權利在他眼中如糞土,然而一旦牽涉到情義兩字,就熱血沸騰,或者他的本質就是為情義而生。
點評:如果選擇他做丈夫,你不用擔心他會三心二意;如果選擇他做朋友,你也不用擔心他會背信棄義。
以上轉載之網路,具體可看網路金庸小說某一人物,只要是知名的都有詳細的說明。
② 請你對《金庸小說》人物名字進行賞析。
天龍八部」是佛教用語,象徵世間百態。八部眾中以天眾和龍種居首,所以叫做「天龍八部」。《天龍八部》是金庸先生的巔峰之作,情節峰迴路轉,跌宕起伏,既有臨風小酌,也有盪寇鏖兵,既有對月繾綣,又有血灑疆場。《天龍八部》飽含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佛家說,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人的一生都在受這七苦的煎熬。書中眾多的武林高手,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玄慈方丈、段延慶,神山上人、逍遙派三巨頭等,他們雖有絕世的武功,但無一倖免的墮入佛家所說的七苦輪回之中,身懷萬人羨慕的武功,卻一生中無一刻能夠快樂,最終只能是王霸雄圖,血海深恨,盡歸塵土!人生不如意的事往往居多,我們平常人不也是在受著七苦煎熬么?小說以大理小王爺段譽的離奇遭遇開篇,筆墨馳騁於大理、大遼、大宋、西夏、吐蕃。書中所說的「天眾」即應當是大俠蕭峰,這位經歷了人世滄桑的粗豪大漢,身高膀闊,目光如電,一生豪氣干雲,義薄雲天,令人一見之下就被他折服,與郭靖胡一刀似乎是一路人馬,但又截然不同。郭靖秉性憨厚,蕭峰卻精明細致,郭靖是仁人義士,而蕭峰卻是草莽英雄,郭靖抗拒蒙古人入侵中原是為了民族大義,萬死無悔,而蕭峰不願南下侵宋憑的只是一點側隱之心。相比之下,我覺得我更喜歡段譽,青衫磊落,溫文爾雅,痴得可愛,卻不乏瀟灑慷慨之氣。大理是一個崇尚佛法的小國,大理王室歷來以江湖規矩行事,段譽從小學習佛法,天資聰穎,天真善良,雖然身處王室豪門卻從不以地位壓人。蕭峰的慷慨是性格上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揮毫大氣,而段譽的慷慨卻是道家的出塵瀟灑。
《神鵰》從頭到尾,整部書,都在寫一個「情」字。「問情是何物」,是全書的主旨。《神鵰》中,郭靖、黃蓉和楊過之間的沖突,是社會規范和人性的沖突。在沖突的過程中,黃蓉甚至運用了陰謀,本來已佔上風的黃蓉尚且要如此,可知人性掙脫枷鎖的力量是何等巨大。
《神鵰》中楊過歷盡種種艱苦,而成為一代大俠,接受了郭靖「俠之大者」的訓言,但是楊過還是楊過。郭靖替他取名字:「名過,字改之。」是一種希望,他失望了,楊過沒有改變他的本性,這正是金庸在《神鵰》中特別強調的一點。
倚天屠龍論英雄
張無忌個性比較復雜,也比較軟弱,一生總是受他人的影響,被環境所支配,無法解脫束縛。他一生輕信而隨和,只因他從小生長在遠離人生的北極冰火島,身邊只有父母,義父三位對他之人,這些人的話,他總是十分相信的,如此,他對於人世間其他人的相信就未免成了輕信,對他人的「遵從」,則成了沒主意的拖泥帶水了。在愛情上,他就始終猶豫不決,對於周芷若、趙敏、殷離與小昭這四為位姑娘,似乎對趙敏用情最深,最後對周芷若也這般說了,但在他內心深處,究竟如何卻難預料,他的個性已是這樣,一切發展全得憑性格而定,連作者也無法干預了。他原先難下抉擇,依他心願,是要同娶四美,只是後來,連遭變故,才使他認定了趙敏這位異族的紅顏知己,其餘三人結局實是可悲可嘆,趙敏身為兵馬大元帥之子,統帥江湖,卻對「反賊」一見傾心,最終糞土諸侯,浪跡江河。
這也是金庸筆下第一對異族之間的愛情,它超出了民族仇恨,此安排表現了作者的非凡氣概。金庸前期作品中漢人為天下的思想太濃,於此,民族平等觀念崛起,他觀念轉變也由此開始。
張無忌其父是武當弟子,母親為「魔教」中人,再加上義父謝遜,「邪氣」占的比重稍重,而他又當了江湖中人人痛恨的魔教教主,又於蒙古君主-民族之敵相知,而圍在身邊的四人又各有各的「歇氣」:趙敏自不必說;殷離魔教,師從紫衫龍王,練邪門武功:周芷若雖出身名門,但依從師父,速成九陰真經,加之為血洗新婚之恥,弄得也帶了三分邪氣;小昭雖最為純潔善良,然而身份最為詭秘,竟是波斯明教之女,張無忌既不似郭靖得剛正守禮,剛毅果斷,大氣磅礴;也不似楊過的至性至情,慷慨激昂,沖動滅裂,他為人處世一點也不邪,所以他大業未成,便頹然舊隱,他雖「邪氣」倒並未漲多少,俠氣卻真的消退不少。
張無忌註定失敗。因為任他武功再高,終究不能做政治領袖。當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教主,勉強做了,結果就是必定失敗。中國3000年的政治史,早就有了定論,中國成功的領袖,一是「忍」,克已之忍,客人之忍還有對敵人之殘忍;二是決斷英明;三是有極強的權力欲,可他連半個條件也沒有。張無忌不如周芷若、趙敏,更不如部下朱元璋、陳友諒,簡直是望塵莫及;當然可說是他「不想干」,可他又「干」了,這本身就是一件苦澀之事,等待他的不僅是失敗,更有隨之而來的茫然,以至最後選擇歸隱,屈己從人。
③ 金庸小說人名解析。
《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田歸農:竊以為這是一個很土很傻的名字,後來得知中國自古是農業國家,社稷二字便是田地糧食之意,田歸農意思大約是將天地收歸的田地歸還給農民,又這樣本事的不是君王,也是名臣。因此這也算是胸懷大志的名字。
苗人鳳:取人中之鳳,古代鳳為雄,凰為雌。苗人鳳一代大俠,武功人品卻也配得上人鳳二字。
程靈素:她是毒手葯王的關門弟子,名字取自《靈柩》《素問》兩本醫學經典。應其醫生身份及高超的醫術吧。
《連城訣》
丁典:又號「菊花劍客」。。。據悉取自「目不識丁,三墳五典」具體有什麼意義,並未深究。
凌霜華:書中贊她「人淡如菊」。有說凌霜華既「凌霜花」似指菊花。典出司空圖〈詩品。典雅〉:「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天龍八部》
王語嫣:一聽便令人心動的名字,書中有說意為「語笑嫣然,和藹可親」。貌若天仙的神仙姐姐,也是金庸筆下有名的奇女子。
蕭遠山,蕭峰:父子二人一「遠山」,一「峰」均顯出魁梧神勇,俱是睥睨天下.旁人遇見他,只有仰望,敬慕,無法征服,正和人物神韻。對應天龍八部「帝釋天」。
鳩摩智:有種說法是鳩摩智對應八部中的「迦樓羅」,與文中對應也有一定道理。其人確如其名雖陰險奸詐,但也睿智聰慧,當失去一切後頓悟,終成一代高僧。
趙錢孫:因看到好友在與蕭遠山激戰時的慘死,竟當場嚇暈,從此如同行屍走肉,自稱趙錢孫。也是個有趣的卻也可憐的人物。
包不同:特立獨行,最愛唱反調,但對於慕容氏忠心耿耿。口頭禪「非也,非也」,有一女名為包不靚,實在是與眾不同的人,結局死於莫容復之手,算是一悲劇。
無崖子:出自《莊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正體現了他對所有知識的追求與研究,也反映出他的博學。
阿朱、阿紫:對應天龍八部里的乾達婆和緊那羅,《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朱赤為正,絳紫為邪,人亦取其意。姐妹二人對於蕭峰來說是兩種極端吧。
虛竹:虛者空也,竹者亦中空,固空字為虛竹的特性,中空才能容!對應天龍八部「摩呼羅迦」。
段延慶:這延慶二字,似是對應其一生悲苦,但是在最後發現了自己居然有兒子,而且馬上就要做皇帝了,英俊瀟灑,武功高強。這個對他來說是一個可以讓他忽略一切仇恨和煩惱的喜事,值得慶賀.只不過這份喜悅來的過於遲了。延後相慶,也許就是段延慶名字的由來。
木婉清:出自「水木清華,婉兮清揚」,也是美人一個人。
《射鵰英雄傳》
包惜弱:因童年時愛惜小動物,不忍殺生,書塾教書的父親故取名惜弱(這都可以取名夠晚的)
穆念慈:《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在這里暗指穆念慈的仁厚善良(不善良洪七公也不能教她3天),還有對愛情的執著不忘.還好生了個成器的兒子,穆念慈這憋屈的一輩子還算有點神采。
裘千仞:《莊子 秋水》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
④ 金庸武俠人物性格分析
小龍女(《神鵰俠侶》)
終南山上,古墓之中,住著這樣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子,她就是小龍女。在金庸小說中的女性人物中,她顯得那麼清麗絕俗,孤傲冷峻,那麼遺世獨立,矯矯不群。彷彿從天而降的仙女,宛若畫中走出的人物。或許是長期古墓中的生活讓她不知世道復雜,人心險惡;或許是《玉女心經》的開化讓她保持冰清玉潔,纖塵不染。
黃葯師(《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都是很有個性的人物,而其中東邪恐怕是最有個性的一位了。
黃葯師非孔非聖,特立獨行,又居住在海上的桃花島,因而得了「東邪」的名號。他非黑非白,又亦黑亦白。他精通陰陽五行,諳熟絲竹音律。
他狂放,被人誤會要向他報仇,卻根本不屑於解釋;他重情,妻子死後一直念念不忘,無法釋懷;他蠻橫,弟子偷了他的《九陰真經》,就遷怒於所有弟子,將他們一一打殘;他愛國,幫助郭靖守衛襄陽,立下功勛。
在他身上,一半是仙,一半是人。他既孤傲出世,又熱衷論劍;他既愛護妻女,又殘害門徒;他既看破紅塵,又積極進取。
韋小寶(《鹿鼎記》)
在金庸小說主人公中,幾乎清一色的是善良俠義的人,只有韋小寶是個例外。他出生於揚州的妓院中,從小就生活在混亂的市井裡,這也造就了他這樣一個潑皮無賴。陰險狡詐,貪財好色在他是家常便飯。憑借著自己鑽營的能力,從一個小太監走到鹿鼎公。
然而,即便是這樣一個被否定了的人物,他的身上依然不乏閃光點。韋小寶和康熙成為好朋友,就心甘情願地為康熙賣命,為這個小皇帝做了很多事情,解了很多煩憂,體現著他對於朋友的真誠。韋小寶無意中被天地會推舉為堂主,與天地會群雄也結成了鐵哥們,於是當康熙要炮轟天地會的總部時,是他急忙出來透露消息,才免除了一場災難,體現著他的仗義。他雖花心地娶了七個老婆,但對於每個內人都很關心愛護,體現著自己的紳士風度。
⑤ 誰能幫我綜合分析一下金庸小說中各個人物的性格
從金庸小說和《紅樓夢》論九種性格女人
金庸先生的小說多半是虛構的,其娛樂性較強,但內中人物未免失於單純,美好。而且人物的結局也大都是完美的。因此總結他小說中的人物性格,不免有局限性。紅樓夢是作者人生經歷,經過五刪五增,人物更加豐滿同時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因此本人將兩套書的人物性格進行了歸納總結,得出以下主要九種性格的女人。並且加以分析議論。希望大家補充指導。
1.聰明伶俐,才華橫溢,飽經世故,本身能自立自強,獨立於男人而生存。能以智勝勇,臨危受命,談吐卓識,不但可以幫助丈夫,更可增加家庭生活情趣。最得男人歡心,同時不可抗拒。上上人物。
金庸先生最佩服這類女性,他崇拜的也可能是這種女性。因此在他的小說中提到最多。如黃蓉,霍青桐,李沅芷,程靈素,袁紫衣,殷素素,趙敏。
紅樓夢中薛寶釵。
2.知書識禮,溫文爾雅,心地慈悲,能自我約束。
這一類女性德才謙備,雖然沒了上一類的小聰明,卻更重養性,有一種超脫塵世的清高逸致,令人景仰愛重。上上人物。
金庸:苗若蘭儀琳
紅樓夢:無。由於該類人物有些靈逸之氣,在紅樓夢這本較現實的書中就少了。
3.精明強干,世故勢力且有極強的權力欲。上中人物。
這一類人心懷大志,向男人統治地位發出挑戰,以求自己的智力得到充分發揮。是女權倡導者的急先鋒。精神可嘉,勇氣可佩,但由於太撥尖容易引起世俗不滿,比男人付出雙倍汗水,卻要承受雙倍心酸。
金庸:無。可見金庸小說中仍脫不了傳統的枷瑣。
紅樓夢:王熙鳳探春
4.潑辣開朗,心直口快,敢愛敢恨。上中人物。
這一類人心胸寬廣,沒什麼心計,不開心也能很快忘記,同時較少吃虧,也不大會惹人算計。活得痛快精采。也是女權主義者。
金庸:岳靈珊、陸無雙、周綺、鍾靈
紅樓夢:史湘雲
5.內心有遠志,但能修身養德,深明韜晦之道,能隱忍,甘心寂寞。不計較眼前得失。
這一種人的才氣比第三種人為高,志向則不低。雖沒有那麼快那麼多的風光,但是不容易招人嫉妒,沒那麼辛苦,下場是更圓滿更長久的。有大將之風。上上人物。
金庸:周芷若前半段。
紅樓夢:襲人。平人。
6.無才無德,只有些小聰明。得勢時優勢欺人,不可一世,惹人憎厭,又無才德為倚傍,因此往往極容易極快的被旁人欺負,又無能力自救,象個可憐蟲。這一類人是女子中最可憐也最不受人憐憫的,由於書讀得少,又無慈悲心,造成了悲劇。下下人物。
金庸:阿珂建寧郡主、木婉清、殷離、溫青青
紅樓夢:晴雯林黛玉妙玉
7.封建制度的受害者,衛道士。懦弱無能,安於現狀,奴性十足。依附於男人的羽翼下而生,命運完全交託在旁人手裡。一旦環境改變就將承受可悲的下場。下中人物。
這一類人容易得到男人的憐愛,卻難以得到男人的敬愛和喜愛。即使能把男人抓住,也是一個沒有獨立人格和完整生命的女人。可憐可嘆。
金庸:雙兒阿碧
紅樓夢:邢夫人、李紈、迎春
8.看穿世情,明哲保身,才德庸碌,不關心除了自己生計和結婚以外的任何人和事。
這一類人太過平庸,粗俗。在現實生活中是最多的。一生如一張白紙,等到去世那天的作為和出生那知差不多。但在小說中不宜出現。中中人物
金庸:小龍女王語嫣(諸位發現她二人若不是擁有驚世駭俗,笑傲群芳的美貌,就沒什麼可寫的了。)
紅樓夢:惜春。
9.無才無德,極自私,虛榮心嫉妒心極強,容不得旁人有一點超越自己之上,睚眥必報。
這一類人正因為無才無德,更容易嫉火中燒,不從修才修德來獲取他人敬愛,卻一味把時間精力用來害人。被仇恨和嫉妒煎熬,絞盡腦汁,勞累筋骨,卻永遠不能換取幸福生活。下場一般較慘。下下人物。
金庸:馬夫人、王語嫣的母親王夫人、阿紫、李莫愁、童姥、李秋水
紅樓夢:趙姨娘
⑥ 對金庸里人物的評價
金庸和梁羽生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尤其是中國的古典詩詞。可能跟大多數讀者的感覺不同,我甚至覺得梁羽生的詩詞工夫更擅一籌,而金庸的涉及面要寬很多,對歷史文化古籍的研究有獨到之處,這使得他施展騰挪大法時得心應手,能夠隨手拿來為文增色。
男女情事的描寫在每部作品中都是塑造人物的關鍵之處,兩個人的筆下這類事情都比較干凈,很少有做作肉麻無病呻吟之處。歐陽克如此一個尋花問柳之輩,對黃蓉的感情也是很真。比較而言,梁羽生作品這方面的表現稍差一些,不像金庸筆下男女主人公你來我往,從情愫潛生至柳暗花明,一步一步走來般引人入勝。在我看來,金庸是寫男女情事的大專家,他對男女心理的刻畫令人叫絕,因此也真不明白為什麼瓊瑤有那麼多的讀者。
對於朋友之義,我感覺兩個人並非沒有著墨,但鮮有古龍筆下的李尋歡阿飛這種朋友之情。天龍中倒是有三個男主人公,可很難說他們之間的情義到了李阿的程度。倒是江南七怪之間的義氣讓人感嘆。
所有的作家都各有所長,對他們的要求就如同郭靖在桃花島聽黃歐蕭箏之戰時所想:明明一方再高一點便可講對方擊敗,可為什麼做不到呢?郭靖後來相通了,想必你我大家也想得通。
來個排名吧(這下爭論大了,千萬別跟我打嘴仗…)
金庸作品: 射鵰,笑傲,鹿鼎,飛狐…
金庸人物男性:郭靖,令狐沖,喬峰… … … … 小寶
金庸人物女性:程靈素,黃蓉,郭襄
梁羽生作品: 雲海,萍蹤,七劍…
梁羽生人物男性:金世遺,張丹楓
梁羽生人物女性:呂四娘,李沁梅
不得不進入人物世界。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對武俠小說來講我感覺還是應該圍繞人物展開,其他的三個方面不應沖淡此中心。基於上文談到的大背景,個人情義與國家民族大義的沖突使他們筆下一個個形象飽滿鮮明。
郭靖,喬峰應是其中典型。郭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雖然自小愚笨,但大是大非從不含糊,嘔心瀝血保家衛國。喬峰身上的血性更是不用花費任何筆墨。梁作中的張丹楓最有資格劃在民族大俠的行列,其身世其言行讓我總是想到劉松仁主演的萍蹤俠影,讓我想到啼血的杜鵑(很奇怪,我也不知為何)。呂四娘的色彩相對於他們三位要差一些,但作為俠女來講很不容易了,愛恨情仇和比較寬廣的視野胸懷俱存(幾位女大俠不要說我重男輕女啊,呵呵)。
令狐沖是我在這些作品中除郭靖外最欣賞的形象,他有誠義情義,但不墨守成規(除了師門的事情之外),盡管不時裝作幾分灑松,但內心纖細脆弱的他活得卻是很累。金世遺張無忌的人性和遭遇頗讓人感慨,他們作為歷史的角色並不很關鍵,張無忌雖掛著明教首領的頭銜,但感覺明教的扯入本身就很有幾分牽強。楊過我不想評論,盡管我們是本家,但很不以他為然。而那個小寶呢?<<小寶與康熙>>中張衛健的扮相讓我感覺很到位(至少比陳小春的印象深,不過梁朝偉和周星弛的小寶我沒看過),很痞的一個有情有義有愛有恨辦事伶俐果斷的自私的俠義人物,簡直復雜到了極點。且不論我是否欣賞他,金庸的筆下能出這么個形象就讓我佩服的很。
事實上,金庸的每一部作品都至少給讀者留下性格很鮮明的一個人物,相對來講,梁羽生可能太拘泥於歷史的沖突,沒有給人性太多發揮,使得他的那麼多人物中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鳳毛麟角。七劍下天山能說是圍繞凌未風來寫的么?而孟華兄弟真如同小說名字那樣,給我們的印象如流星一般。只有張丹楓,金世遺,呂四娘,馮琳,厲勝男等寥寥幾人。
雲海玉弓緣被許多讀者推為梁羽生的精品,心有戚戚焉,其中厲勝男的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讓我感覺美中不足的是很少給她直接描寫,多以別人的印象來襯托。性格如此復雜的一位女人,刻畫手法頗類似趙敏殷素素任盈盈出現的前期。作為小說的女主人公,她們是不是需要站在主體的地位,由作者來描繪而不是總由他人來反襯呢?而金世遺,有時候我把他跟令狐沖聯在一起,覺得這兩個人都有些可憐,但令狐沖還是稍顯幸運寫。金世遺,梁羽生給的名字註定了他凄苦曲折一生。
說說武功吧。梁羽生筆下武功頂呱呱的正派角色分布不廣,玄機老人一支和天山一支,占據了武林的半壁江山。金世遺中年之後也指點了不少人物,成就了不少人才。總的印象是,金庸對道家頗幾分推崇,鍾南山和武當山為罪的次數較多,而少林武功的博大精深根深蒂固(以覺遠和掃地老僧可見)。張無忌郭靖楊過等等的武功跟僧和道的武學修養有著扯不清的關系。五嶽中華山派也不乏響當當的角色,令狐沖和袁承志是其中代表。對於西南邊陲的段氏,千萬不可忽視。
天山一支被梁羽生大大贊嘆,並歸入武林正宗甚至領袖的行列,跟金庸小說中南武當北少林兼五嶽的武林歸宗頗不相同。我感覺金庸相對來說更「正統」一些,至少從武功最高者的歸屬上接近於此。並不是說天山派就不值得推崇,事實上正是梁的作品讓我對天山非常嚮往。只是跟我的最初印象不同,要知道武當少林的名聲流傳了多少年啊!各種武功中讓我最皺眉頭的是梁羽生筆下一遍又一遍的「天魔解體大法」,唉,真是一種救命(抑或催命?)武功。
從另一方面來講,梁羽生的「正統」體現在很少讓主人公通過吃草喝葯長功力。找到什麼邪氣的武功密籍很普遍,但細細數來,梁的筆下還真少見吃蛤蟆飲蛇血的蛇例。金庸筆下的邪性的事情很多,尤以天龍八部為甚。除了其中的幾個人物外,我對這部作品評價很一般(原因自然還有金庸杜撰的幾個背景頗讓我感到莫名其妙,尤其是雁門關外中原武林跟喬峰一家子的恩怨)。
前幾天忽然有了興致,草草翻了翻梁羽生的天山系列和張丹楓系列,把金庸的射鵰也溫習了一次。突然發現兩人作品中居然有一些人名(自然並非很重要的人物)很相近,甚至相同(當然並非僅指射鵰)。在此我想並沒必要班門弄斧地點出,比我痴比我細的武俠迷武俠通想必早已看到。
這點發現自然無關痛癢,倒是他們作品的其他部分頗令我著迷。並不敢針對兩人的高下做比較,那隻會引來無休止的爭論。僅僅就作品談作品,與各位回顧。
就歷史和事件背景來說,兩人的作品大多關注在宋元明清,是典型的民族矛盾錯綜復雜時期。宋與遼金蒙的戰火;漢人間爭奪江山的明初明末;明與清之間數不清的恩恩怨怨。跟陳青雲卧龍生之流不同,金梁的作品都架構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對漢族的讀者更有吸引力。很奇怪梁羽生對張士誠及其相關事宜的推重,不知道是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在其中。
小說主角展現自我的場所分析起來也有幾分意思。梁羽生對遙遠的天邊很感興趣,有冰山,西域,海島,草原,自然還有少數民族的生活。金庸的小說自然也少不了天涯海角,事實上武俠身上千奇百怪事情的發生怎能少得了名山大川沙漠荒灘呢!為體現人物內心的爾虞我詐和身手的飛檐走壁,皇宮大院也是必備的演出場所。
但總體來看,金庸小說的主體最終還是回到中原大地來打江山,而梁羽生小說中的人物相當大比例經常在天之涯海之角練功比武殺敵。
對金庸《射鵰英雄傳》郭靖的人物評價
我看過金庸的很多小說,對《射鵰英雄傳》有著獨特的好感,也許是因為金庸這篇小說的人物塑造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尤其是郭靖。
郭靖是個大俠,他不會象韋小寶一般玩世,不會象張無忌最終歸隱,他的一生都為民謀利,為國出力,他性格梗直不屈,待人寬容友善,為國忠肝義膽,他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象他的小紅馬一樣賓士在事業的邊疆,青年就領蒙古軍爭城掠地,平定西域,吞並金國。是成吉思汗的虎將。南歸後,武藝得到老一輩的極力推崇,隱隱有新一代武學大師風范。再加上對國事的關心,很快成為武林中的新一代領袖。蒙古軍南征,他率武林人士艱守近十年,直到城破身亡。英雄一生,可歌可泣,他是金庸人物俠之大者。
對武功,郭靖的成就也不錯,華山論劍接黃葯師300招不敗,以後更是不斷修為,爐火純青。可惜他的悟性極低,成為武學大師簡直是奇跡,多虧碰上N個明師的指導,再加個人的超人勤奮!但是,他只會停滯在前人所到的地步,他天資魯鈍,沒有創新,不可能闖出什麼郭家拳或郭家劍來。
可交際是郭靖的一大弱點。當我看到郭靖當著黃容的面跑出門追穆念慈時,都被他嚇出了一身汗。穆念慈怎能比得上黃容?(個人認為啊)就算比得上黃容也不能當著黃容的面追出去啊!
當楊過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耍的他團團轉,除了兵法武功,他對人情世故知之甚少。要不是精明的黃蓉,他很多時候都要尷尬死。家有賢妻,真是他的福分啊。
金庸要告訴我們些什麼?笨鳥先飛,好!事故圓滑,不一定就不好!
⑦ 金庸小說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論金庸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本文嘗試描述金庸小說中女性形象的三個基本特徵,由此對金庸小說中反復出現的一男多女、眾星捧月的愛情模式展開分析,並探求這一模式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礎上揭示金庸小說中女性形象沒有真正獲得獨立人格這一事實的緣由。最後就新派武俠小說在兩性關系問題上的困境進行初步思考。
金庸的十二部長篇、兩部中部、一部短篇小說,除短篇《越女劍》和中篇《白馬嘯西風》外,主人公全部是男性,女性形象的數量、深度、厚度都遠遠不及男性形象。然而金庸仍然創造出了一系列呼之欲出、各具神韻的女性形象,這就為本文提供了合適的分析對象。
和其它文學種類相比,武俠小說是典型的男性寫給男性看的書。在近年來越來越深入扎實的金庸小說研究中,探討兩性關系、愛情、女性的文章不多。最有收獲的是三方面:一是探討俠義進取精神和金庸小說對傳統文化、民族精神的重塑;二是反思正統文學史對金庸和武俠小說的偏見,進而就「雅俗之辨」進行思考;三是歸納和評價金庸小說的藝術特色和創作手法。
第一方面的研究收獲最豐。陳墨在《金庸小說與漢民族的文化批判》巧妙地指出金庸,「往往不自覺地褒揚少數民族,貶抑中原漢人」,從早期「狹隘的民族主義立場中跳出來」,批判漢族文化中虛偽、柔弱的方面。嚴家炎的《論金庸小說的現代精神》指出,和傳統武俠小說相比,其現代精神表現在否認「快意恩仇」、濫殺無辜;超越狹隘的民族觀念,用平等開放的態度處理民族問題;放棄正邪兩分觀念,「以大多數群眾的利益考察各派斗爭」;人生觀兼顧「社會責任與個性自由」;特別可貴的是「潛藏獨立批判意識」,尤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冷成金認為金庸小說「以充沛的現代意識為主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梳理和闡揚」,「暗合了我們民族重塑文化本體的百年祈盼」。與此相似,周寧發現眾多男主人公的父親「缺失」,他們的「身世之謎是民族命運的象徵」,而「武俠小說創作和閱讀使華人在幻想中完成文化認同式」。嚴偉英詳細梳理了《金庸創作的思想歷程》,順時間考察金庸的生活經歷與思想感情變化,推測寫《俠客行》前金庸經歷了骨肉慘劇,而李敖在《我的自白書》中提到金庸曾夭折一子,大慟——筆者佩服嚴偉英敏銳。
第二類題目有林煥平的《關於文壇重排座次問題》、孔慶東《金庸小說的文化品味》、劉炳澤《金庸的末班車與文學觀念的變革》、陳墨的《金庸的產生及其意義》。總的來說,金庸小說的價值和地位正在得到越來越明確的肯定,傳統的「學院研究」對金庸和整個通俗文學採取了越來越開放、理智的態度。
第三類題目數量較少,宗源把金庸與英國間諜偵探小說家勒卡雷進行比較,側重藝術手法,認為二者都達到了「雅俗共賞」的高境界。《淺談金庸古龍的創作方法和風格》側重求二者之同,沒有指出二人各自的特點。嚴家炎從金庸小說為什麼吸引人切入,總結其情節上的繼承、借鑒與創新。馮其庸借《論〈書劍恩仇錄〉》,指出金庸小說的風格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視」,「現實主義基礎上的浪漫主義精神,大寫意的手法,重在塑造人物的精神氣質。」作為紅學專家、著名學者,馮先生著文本身就是對金庸小說的褒揚,證明學術界對金庸小說的接納與肯定——當然,仍有不同意見,但不改變總的態度。
特別突出的是陳墨的金庸研究系列著作,《金庸賞評》、《金庸小說賞析》、《金庸小說之謎》、《金庸小說人話》、《金庸小說藝術論》和《金庸小說與中國文化》,「共近200萬字的書稿」。此外金庸的散文和評論亦散見各處,如《韋小寶這傢伙》,深入淺出論述了韋小寶和中國人的性格,《金庸論俠》是他在北大回答學生提問的記錄。金庸一手寫小說一手寫政論,想來他的政論在大陸出版應該不會遙遠,這將成為金庸小說研究的重要材料。
和本文一樣專門論述女性形象、兩性關系的專題文章甚少,主要散見於第一類論述「小說——文化」的文章之中。陳墨在《金庸小說中的愛情觀》里指出,金庸筆下愛情的特點是「廣泛性多樣性」和「深刻性獨創性」,寫出了「愛與人性、命運、道德、倫理」的關系。古代的郭靖、楊過和張無忌的形象中,實際上注入了現代意識。他舉陳家洛、石清不敢愛「女強人」的故事為例,指出金庸揭穿了「男人強大的神話」,「寫出了某種真相」。韋小寶娶了七個老婆則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男女關系的文化景觀」。
嚴偉英緊密結合作品指出《神鵰俠侶》的愛情描寫表明當時金庸的「寫作思想處於重要轉折階段」。師徒相戀、女方失身兩個關鍵情節的設計有很強的叛逆傾向。胡一刀夫人的形象標志著1959年其「言情創作步入成熟」。嚴偉英獨具慧眼地指出,在古代男人多妻,實際生活中丐幫幫主完全可能嫖妓,婚姻常常有金錢考慮等等,而金庸一概抹去這些「世俗特徵,維護愛情童話的純潔性,維護童話人物的更高尊嚴」。孔慶東指出「金庸寫情不遜於任何人,廣度、深度、力度均為大師級,是言情又超言情」。馮其庸一針見血地批判陳家洛獻出香香公主「既無情又無義」,「表面上是陳家洛自己作出了犧牲,實際上是污辱了喀絲麗」,對才智武功兼備的美人霍青桐一掬同情淚。
本文試圖在考察上述論述的基礎上對金庸小說的女性形象做相對集中全面的分析,分析對象以十二部篇的女主人公為主,她們是:《書劍恩仇錄》——霍青桐、喀絲麗;《碧血劍》——夏青青;《射鵰英雄傳》——黃蓉;《神鵰俠侶》——小龍女;《雪山飛狐》——-苗若蘭;《飛狐外傳》——袁紫衣、程靈素;《倚天屠龍記》——趙敏、周芷若;《連城訣》——戚芳、水笙、凌霜華;《天龍八部》——阿朱、王語嫣;《俠客行》——阿綉;《笑傲江湖》——任盈盈、岳靈珊;《鹿鼎記》例外,七個女子都不能算女主人公。
金庸賦與這些人物青春、美貌、聰敏和善良,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共同特徵,真正的特徵必須是人物的靈魂精髓和人格核心,是全書情節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性格基礎」,滲透在人物的一切言行中,而且對全書思想寓義的最終形成不可或缺。按此標准,金庸小說中女性形象具有如下特徵:她們是「愛情動物」,有「仙化」傾向,以她們清純的性情反襯男性世界的污濁。
愛情動物:「愛情動物」可以概括金庸小說中女性形象的最核心特點。
不但上述十餘人,包括書中的大小配角,幾乎無一例外。她們在書中最主要乃至唯一的功能是作為男主人公的追求者、追求對象、戀人或妻子。金庸筆下的母親形象少而單薄。男主人公的母親里,著墨最多的是張無忌之母殷素素。《倚天屠龍記》里前十回她實際上擔任了女一號的任務,但她在書中主要是「張翠山的戀人、妻子」,而非「張無忌的母親」。
她在張翠山自刎後毫不遲疑地殉情,當時張無忌只有十歲。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胡夫人,她殉情時胡斐尚在襁褓之中。刀白鳳並沒有為獨子段譽選擇生存。
這些「母親」在男女愛情和母子親情間傾向於前者,更加弱化了她們的「母親」角色。《俠客行》後記中金庸稱這部書中「我所想寫的,主要是石清夫婦愛憐兒子的感情。」但閔柔是否石破天之母不能完全斷定,即使假定是,金庸對其母子之情的描寫仍然很單純,沒有寫出深厚的層次感來。
女性在小說可能擔任的兩種最常見角色其中的一種淡化得近於無,使得她們在愛情中的表現更加突出。離開愛情故事的框架,她們的美麗與善良無人能賞;她們的勇敢與多情也將失去「用武之地」;她們的才藝點綴在自己的愛情里,更點綴在書中。尤其是她們的去留行止緊緊追隨意中人,並且常常是女性主動相隨,這在古代的真實生活中不能發生,卻在金庸小說中多次出現:《書劍恩仇錄》中總兵千金李沅芷「霍霍青霜萬里行」,仗劍追趕余魚同;《射鵰英雄傳》里穆念慈一路偷偷追隨楊康,只為在窗外偷偷看他一會兒;《天龍八部》里王語嫣這個標准閨秀竟跟著慕容復萬里遠赴西夏,鍾靈離家尋找段譽竟至臉上微有風霜之色;《倚天屠龍記》里趙敏多次尾隨張無忌,關鍵時刻就冒出來;《笑傲江湖》里儀琳和父親不戒和尚下恆山上華山找令狐沖,而聖姑任盈盈以未嫁之身背一個青年男子到少林寺治傷,在中國古代簡直匪夷所思。
為什麼這種歷史上乃至當代都有罕有的情形在武俠小說中並不讓人感受到突兀和虛假?
誠如華羅庚所言,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武林(江湖)這一特定的、虛構的世界,固然非古代社會所能比,甚至也比當代社會自由。在這個亦真亦幻的世界裡,作者和讀者達成默契,對許多社會規范和現實限制忽略不計。然而言行自由度的超現實不等於人物性格和知、情、意的超現實。「霍霍青霜萬里行」令人信服,不僅因為李餘二人身在江湖,更由於它符合人性的真實。在古代里可以找到許多女子願意隨戀人、丈夫遠行而不得的例子。李白的《長相思》:「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杜甫的《新婚別》:「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倉皇。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金昌緒的《春怨》:「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正是有這種深沉熱烈的感情做基礎,金庸筆下女性形象種種驚世駭俗追求愛情的言行,雖然違背歷史的真實,卻達到了人性的真實。
金庸筆下的男性形象不乏有情人,他們同樣為愛情付出真誠和執著。
郭靖專一、楊過不羈於世俗只求真情實現、丁典的執著、段譽在愛情中的痴迷與無私……絲毫不比女性在愛情中的表現遜色。但男性形象在愛情之外還蘊含著國家政治、民族關系、社會規范與個性自由、理想人格、人生價值等等多層次、多方面的角色功能。女性形象顯然遠不如男性形象內容豐富。她們的整個身心投入愛情之中,她們的命運系於愛情中,她們的形象在愛情和婚姻中完成。如果可以粗略地把一個人物的結局歸入「悲劇」或「喜劇」,那麼女性形象不必考慮是否有事業、國家、人生等其它層面,她們只有愛情,兩情相悅、得成佳偶便是「喜劇」,相思無望、遇人不淑便是「悲劇」。男性形象顯然遠不止此。《射鵰英雄傳》結尾:「兩人一路上但見白骨散處長草之間,不由得感慨不己,心想二人鴛盟雖諧,可稱無憾,但世人苦難方深,不知何日方得太平。」對國家命運的擔心主要來自郭靖,而非黃蓉。《倚天屠龍記》結尾時,張無忌事業的失落、人格的大缺憾、他關心的百姓命運,一系列問題都沒有答案,心滿意足的只能是趙敏而非張無忌,更不是讀者。所以,同是有情人,同在為情苦,女性形象的核心特徵是「愛情動物」,男性形象則不是。
與善良純情的女主人公們不同的是另一類型的女性:怨婦。《神鵰俠侶》中的李莫愁,《俠客行》中的梅芳姑,《天龍八部》中的葉二娘、秦紅棉、王夫人、康敏,《笑傲江湖》中儀琳之母啞婆婆。愛情的失敗使她們變得乖戾、暴躁、自私,甚至狠毒。表面上的強悍獨立,恰恰源於一種深刻的依賴心理和狹隘的人生境界。她們認為應該供自己依賴、欣賞自己、照顧自己的男性讓自己失望了,所以她們有權不負責任、報復社會。菟絲草依附大樹未遂,便變成了毒藤,終其一生也沒能長成一棵樹。
縱觀金庸小說主要女性形象,唯一一個不能歸入以上兩類的例外,是《笑傲江湖》中的恆山派掌門人定閑師太。這位是得道高尼,胸懷寬廣、勘破生死,堅持正義而又不拘泥禮俗,臨死前將掌門人之位傳給當時「聲名狼藉」的令狐沖。這一驚世賅俗的選擇意味著定閑師太超越了三重觀念:一是門戶之見——令狐沖不是恆山派弟子;二是正邪之分——令狐沖早已走上「邪路」;三是男女之別——讓這個青年男子領導和管理一群尼姑。更難得的是做出這一選擇時她是那麼從容、自然,既無疑慮,也不自得。同為「反封建禮教先行者」,和楊過之「狂」、黃葯師之「邪」相比,定閑師太無視禮教而不以為意,俯視人生而不以為傲,境界更高。囿於史實,金庸未能給定閑師太更高的聲望和地位,但她的精神光輝完全不遜於《天龍八部》里的灰衣僧和《倚天屠龍記》里的張三豐。這一女性形象是罕有的不以愛情為生命的特例,她代表的人生境界和哲理寓意超越了日常生活層面,已經極少性別色彩。
仙化:金庸筆下女性形象的第二特點是「仙化」。
黑格爾認為:「愛情在女子身上特別顯得最美,因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現實生活都集中在愛情里和推廣成為愛情。」和第一個特徵「愛情動物」相適應,金庸筆下的女子普遍美麗、健康、善良、純潔,在刀光劍影、血腥權詐之中讀來,更覺清新爽目。實際生活中女性的小器、自私、虛榮、乖戾,金庸很少寫到。略有一點放到年輕女子身上,也都在可諒、可解、可憐甚至可愛的范圍之內。黃蓉的小器刁蠻使人覺得是出於對郭靖的深愛;溫青青吃醋吃得有些過頭,但她因為自己是私生女一定很自卑,也可以理解;小龍女願意幫蒙古人,因為他們贊成自己和楊過的婚事,有些人覺得是「不識大體」,有些人卻恰恰愛她「不食人間煙火」;戚芳意志不堅,沒能一直忠於對狄雲的愛情,但她一生善良、命運不幸,讓人嘆她憐她不忍責怪她。
在對女性形象普遍進行「凈化」之外,金庸營造了一系列情景交融的「美人出場」意境。每逢寫到這里,文字如詞賦般文雅典麗。
黃蓉第一次以女兒身出場是在梅林邊的湖上,四周冰雪瑩然。《天龍八部》里鍾靈、木婉清、阿碧、阿朱、王語嫣,更是「美」不勝收。阿碧出場,緊接在鳩智摩和段譽的性命相博之後,氣氛為之一緩。阿碧渾身上下散發著吳越文化的氣息,人品與方言、山水、民俗高度濃縮在阿碧出場的這一段文字里。沒有對家鄉文化的深徹了解和深切眷戀,阿碧的出場不會這么精彩。《倚天屠龍記》里趙敏出場神秘而幻麗,旅途之中突然把男主人邀到秀麗的園林中喝酒。金庸此處寫趙敏重在寫神韻,她身上各種氣質混雜,每一種氣質都預示看這個人物形象的一個側面。
仙化傾向最集中的表現在兩部書的女主人公形象上。她們幾乎被塑造成仙女,具有絕俗的美貌和風姿、內心純潔天真、不知世事,心地和身上的衣服一樣潔白無瑕。一是《書劍恩仇錄》中的香香公主,一是《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
香香公主的美被金庸用浪漫手法大加渲染,「那少女的至美之中,似乎蘊含著一股極大的力量,教人為她粉身碎骨,死而無悔。」香香公主的眼淚能讓清軍士兵愧疚自殺,讓殘忍鷙刻的清朝統帥兆惠「心腸竟也軟了」。她的美被賦與了凈化靈魂的力量,近於仙子。
香香公主的美來自她極端的純真、善良,小龍女的美則來自她極端的沖虛、寧靜。香香公主更多現實生活的氣息,她有親情關系,有政治立場,深刻地捲入了全書主要矛盾,即反清復明的紅花會與清政府的矛盾。小龍女這一形象則顯然是受《莊子》啟發而創造出來的。「藐射姑之山,有神人居焉」。她沒有親人,與古墓外的世界沒有任何利害關系和感情聯系。她唯一「有所求」的,是與楊過的愛情。正因為沒有其它任何東西可為之分心,她的愛情特別強烈執著。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會如此「仙化」?首先,武俠小說的主要閱讀對象是男性,而且是通俗作品。與高雅文學相對,通俗文學主要是追求普遍性而非精英氣質,追求閱讀中的認同感受而非獨特的個人體驗,追求對現存文化的認同而非對現有文化的反思(當然,金庸小說在許多地方已經達到了雅俗共賞進而溶解「雅俗之分」的境界。不過在「仙化」女性形象這一現象上,金庸更多地傾向於通俗)。不論男性讀者的文化層次、生活經歷、氣質性格如何千差萬別,對異性美的欣賞和嚮往卻不會相差太多。美麗的女性形象為書中的主人公,更為讀者,在緊張的生活和巨大的「事業壓力」之外提供了使他們愉悅、放鬆的審美對象。金庸採取通俗的姿態把女人美化,但不墮入庸俗。寫女性和情愛時絕不涉及色情,即使在香香公主裸浴、小龍女被姦汙這樣「有機可乘」的情節上,作家的分寸拿捏得仍然很准。這與金庸的家世和修養關系很深。海寧查家在清代號稱「一門七進士,叔侄兩翰林」,進入本世紀,海寧查家仍然俊彥輩出。文學上有詩人、翻譯家查良錚(穆旦),小說家、政論家查良鏞(金庸),音樂上有歌唱家蔣英(錢學森的夫人、金庸的表姐),政界有查濟民先生。金庸的作品是傳統文化中誕生的奇跡,他本人亦是幾百年傳統家學熏陶出的「寧馨兒」。
和金庸恰恰相反,古龍把中華傳統文化中和現代西方觀念中女性觀的糟粕「兼容並包」,他筆下的女性風塵氣重,他精心渲染的「林仙兒」恰恰毫無仙氣。嚴偉英《輝煌掩不住的陰暗》對古龍小說兩性觀念的「惡俗」剖析得針針見血,不用我再廢話。
金庸「仙化」女性的第二層原因是他在女性形象身上自覺或不自覺地寄託著他對理想人性、對「人應該過什麼樣一種生活」的憧憬和設想。香香公主是生長於大漠的回族少女,小龍女是古墓里長大的孤兒。她們與現實生活、與漢族文化、與俗世中的「主流意識形態」相隔絕,保存著一片純潔心田。這正折射出作者對自己所處的文化深刻的批判,對男性處境地的無可奈何——書中的男性很難擺脫兩種選擇:或失其本心成為「壞蛋」,或堅持真心成為「倒霉的好人」。
為什麼金庸小說中沒有仙化的男性形象?為什麼金庸關於理想生存狀況的設想沒有寄託在著墨更多的男主人公身上?
男性主人公中人格高尚健全的不乏其人,但他們都很坎坷、艱難,甚至極為不幸。實際上仙化女性恰恰表明小說作者沒能更深入地了解和剖析女性。金庸對男性的人格、男性的成長、男性在社會中的處境、男性的內心世界,顯然遠遠比對女性把握得更准,體會得更透,思考得更多。這很自然,每個個體了解人類的心靈最主要的途徑就是體察自已的心靈。作家筆下的每一種情感和情境,都是他在心中經歷過的。我們永遠不會說出自已從未想過的言語。
小說史上一號主人公與小說家幾乎總是同性別的,佳作更罕有例外。
因為不了解,所以才有幻想的空白。古今中外男性作家創造「完美的女性」,很主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不能像了解男性一樣徹底地了解女性。神秘和無知成正比。他們總傾向於塑造女性形象來寄託和代表光明、愛、和平、智慧這些「圓滿」的意象,大約是他們對男性、對自已失望之餘,於是以為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可以開發的品種——女人。但丁的貝阿特麗采、歌德的「永恆之女性」、里爾克詩歌中潛藏的智慧沉靜的女性聽眾,莫不如此。
反觀女性作家,她們筆下女性的可笑、可鄙、可憐、可惡、可恨大多比男作家入木三分。當然女性作家也一直不斷地重造人格美好的女性形象,但夏洛蒂.伯朗特的簡.愛、簡.奧斯汀的伊麗莎白和愛瑪、弗吉尼亞.伍爾芙的拉姆奇太太、喬治.桑的雅典娜、狄金森詩中的抒情主體,仍然是塵世凡人。她們除了明顯的人格缺陷外,更和殘酷紛繁的現實有著極緊密的聯系。她們和男性一樣在掙扎、在艱難地尋求、在被壓迫、在妥協,絕不是生來完美、纖塵不染。女性比男性更清醒地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仙女。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香香公主魔法般的魅力在男性世界裡不論回漢、長幼、正邪都所向批麾,可到駱冰、李沅芷、周綺、關明梅眼中,她的光環消失了,還原成一個極漂亮的少女而已。周綺看不慣她,為霍青桐打抱不平,關明梅本來准備殺她,她們都認為香香公主違背了道德准則。金庸或許沒有明確意識到兩性眼中的「仙女」何其不同,不過他忠於生活,透露出部分實情——對女性形象的仙化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天然的兩性吸引和男性對女性的無知。其實,男性的惡德和弱點,女性一樣不少。
人性與性別沒有聯系,性別只不過和時代、地域、年齡、民族一樣,使人性呈現出表面的多樣性。仙化的女性形象很大程度上是男性慾望和幻想的投射,而不是女性本身。
「清女」與「濁男」:金庸小說中女性形象的第三個基本特徵是她們組成的至情至真的女性群體與權利熏心的男性世界形成鮮明對照。
男女愛情為人類諸多感情中最強烈、最豐富、最有詩意的一種,它產生在人最敏感、最有活力的青春歲月,一直被作家們作為人類真性、真情、真心的代表和象徵。文學中「愛情」的內涵幾乎總是遠遠大於現實中的愛情。以「愛情動物」為人格核心的女性群體自然可能構成「至情至性」的載體。恰如曹雪芹把他的理想寄託在大觀園里、女兒國中。
第一個特徵「愛情動物」符合歷史現實和中國女性的客觀狀況;第二個特徵「仙化」則代表了作者對女性人格的主觀評價。在這兩個特徵的基礎上,運用比較的方法一看,我驚奇地發現金庸小說中「女清」「男濁」竟如此分明。
金庸揭露人性丑惡的代表作是《笑傲江湖》、《連城訣》。兩部書都是寓言。《連城訣》寫奪財,《笑傲江湖》寫爭權。人性的貪婪、自私、陰險、奸詐、兇殘、虛偽集體亮相。然而,在這兩個群魔亂舞的世界裡,竟然找不到一個女性是姦邪之徒。《連城訣》里較重要的男性角色,除了狄雲和丁典,全都是貪婪控制的魔鬼。書中女性形象很少:戚芳、凌霜華、水笙。
她們的家庭背景和武功學識各異,但不約而同地在爾虞我詐的環境中保持著純朴的心。 在未知人世險惡前,她們的純潔善良不足為奇,動人的是在遭受邪惡欺騙和暴力迫害之後,知道了人世險惡仍然堅持著人性中美好的東西。最具有震撼力的情節是戚芳在馬上就可以和狄雲逃走前一刻,出於夫妻恩情去救丈夫,被泯滅天良的丈夫匕首刺胸而死。
戚芳缺乏趙敏、任盈盈那樣的識人慧眼,也缺乏黃蓉、阿朱面臨困難和障礙時的堅定意志,然而這個純朴的鄉下姑娘卻用生命證明了她是多麼無心機。《笑傲江湖》人物更多,規模更大,嚴偉英在《金庸創作的思想歷程》中推測「幾年後創作的《笑傲江湖》,基本框架就彷彿從《連城訣》脫化而來」。和《連城訣》一樣,《笑傲江湖》也沒有「壞女人」。書中有姓名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任盈盈、岳靈珊、儀琳、曲非煙、寧中則、定靜師太、定閑師太、定逸師太、藍鳳凰、老不死、啞婆婆、王夫人。她們不爭名利,不施陰謀,不害人。岳靈珊移情別戀也許讓一些讀者忿恨,然而金庸在書中安排了足夠有力的理由,沒有寫明而已。
一、餘人彥調戲扮成酒家女的岳靈珊,林平之仗義誤殺了他,表面上這條人命成為林家滅門的緣由,但岳靈珊焉能不感激林平之?欽佩林平之?
二、令狐沖在林平之入華山門下之前已經結交「採花大盜」田伯光,中間夾進另一個美貌少女儀琳,這不可能不影響岳靈珊對令狐沖的印象。
三、岳靈珊負責直接指導林平之練劍,朝夕相處。恰恰此時令狐沖在山頂面壁一年。請注意:這兩件事都是岳不群安排的。從後文岳不群使「沖靈劍法」誘勸令狐沖重歸華山看來,他當時完全了解獨生女與大弟子的感情進度。岳靈珊是岳不群手上的一顆棋子,用好了,全盤皆活。她若和林平之成親,岳不群則可以父親和師父的雙重身份享有他早已垂涎的《辟邪劍譜》。後來令狐沖身價飈升,他又可以把已經與林平之訂婚的女兒當作最有效的誘餌來釣令狐沖。
完全可以設想令狐沖面壁那一年,心思如此縝密的岳不群不會對岳靈珊和林平之的關系無所作為。所以岳靈珊實在是一枚可憐又可悲的棋子。這枚棋子至死痴情不改,一支福建山歌伴著她走向毀滅。
「男濁女清」的對比除了體現在對財富名利權勢的不同態度上,也體現在男女對待愛情、兩性關系的不同態度上。
金庸小說中男女主人公的愛情觀都很純潔、很現代化,男主人公愛情觀高出傳統才子佳人小說和舊武俠小說之處,陳墨在《金庸的產生及其意義》中歸為四點:愛情關系一對一;美女不再是給英雄的獎賞,英雄一樣經歷愛情的磨難;女性及其愛情故事在書中占據中心地位;將女性、愛情、婚姻視為人生重要內容。
然而金庸的浪漫精神並未阻礙他揭露男性在兩性觀念上的陰暗面。小說中有三處情節頗耐人尋味。
一是《笑傲江湖》中嶽不群與藍鳳凰在船上會面。藍鳳凰爽朗大方、霽月光風,正是「人」該有的樣子,反而引得「君子劍「和弟子們心神不寧。我以為這里的假道學可以與魯迅的《肥皂》對比著讀。
二是《連城訣》中汪嘯風決意拋棄水笙的心理過程。最初他考慮過接納被血刀老祖「玷污」的水笙——實際上未成事實。這代表了傳統道德對男性「高標准、嚴要求」的一面,要求他們承擔一切,其中也不無自視甚高的成分。然而隨即另一種想法佔了上風,娶一個失貞女子豈不顏面掃地?前後兩種觀念完全相反,然而都不是叛經離道、荒謬絕倫,它們都在正統思想、「主流意識形態」允許范圍之內。
汪嘯風對水笙的拋棄含有一個前提:水笙不是人。推理如下:財產和物品沒有知情意識,拋棄破損的財產不會使它們憤怒、恐懼或屈辱→拋棄水笙時不必考慮她的反應,水笙不具有知情意識→知情意識是人特有的→水笙不是人。社會道德體系很復雜,不同的標准和不同的層次適用於不同的范圍,達成和平共處。尤其要注意,默許的而不是宣講的、不成文的而不是成文的、下意識的而不是理智選擇的道德規范,實際上在的生活中更有力地支配著我們的行動。一種規范、一種價值觀如果常常被學者掛在嘴上,寫入文章中,刊在頭版頭條,恰恰證明它尚未真正溶化成為支配社會的精神力量。幾曾見過有人著文號召《我們中國人要講面子》?
三是陳家洛在霍青桐,喀絲麗兩姐妹之間陷入矛盾時的心理活動:「『——唉,難道我的內心深處,是不喜歡她太能幹麼?』想到此處,矍然心驚,輕輕說道:『陳家洛,陳家洛,你的胸襟竟是這般小么?』」另一方面
⑧ 分析金庸小說的一個人物(400字以上)
一、楊過的「狂」是金庸對人物的塑造
金庸曾經說過:「中國古典傳統小說大致是以人物為主。我個人寫武俠小說的理想是塑造人物。武俠小說的情節都是很離奇的、很長的,要讀者把這些情節記得很清楚不大容易。我希望寫出的人物能夠生動,他們有自己的個性,讀者看了印象深刻。同時我構思的時候,亦是以主角為中心,先想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如何,情節也是配合主角的人性,這個有怎麼樣的性情,才會發生怎麼樣的事情。」
因此,楊過的性格很可能在金庸寫小說之前就已經基本確定下來,那就是「狂」。楊過叫「西狂」,跟「東邪」「北俠」「南僧」齊名。這四絕之中只有「西狂」「東邪」兩個是依據性格命名的。而「北俠(丐)」「南僧(帝)」卻是依據身份來命名。而一個人物的稱號體現他的性格的,做這本書的主角,必然是性格十分的鮮明飽滿。
《神鵰俠侶》是的主線是楊過從一個小頑童成長為神鵰大俠。無論楊過的性格在成長中發生的哪些變化,但是都脫離不了一個主旋律,那就是狂!
二、楊過的「狂」既是他的優點又是他的缺點
「狂」在字典裡面有很多種不同的解釋。有積極的有消極的,有褒的有貶的,有好的有不好的。正好一一對應楊過的優點缺點在不同環境時的表現。「狂」的豐富含義直接體現在楊過的性格鮮明飽滿。因為楊過的狂,讓他成為武功高強的一代大俠,同樣也因為楊過的狂讓他飽受挫折大悲大苦。「狂」是形容程度強的形容詞。如果優點是正數,缺點是負數,「狂」是一個大於一的正數。如果一個人性格中帶有狂的因子,優點缺點都乘以「狂」這樣這個人的優點缺點都會變得相當突出。
孔子說:「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與狂相對的就是狷,兩者之間就是中庸。真正能夠中庸之道的人在現實中是很少的。所以孔子才說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與狂者、狷者相交往了。奉行中庸之道就能消除人性的很多缺點,卻連很多優點也一並讓其消失了。變成了一個既沒有什麼突出優點又沒有什麼突出缺點的一個人,完完全全就把人平庸化了。有突出優點的人必然有突出缺點,常常突出優點在換一個環境換一個場合換一種情況就會變成突出缺點。金庸在塑造郭靖這樣理想化的大俠之後其塑造人物變得更成熟塑造出一個優點缺點都相當鮮明突出的大俠楊過。
無論是歷史上還是文學作品上,我們都常常為那些性格優點缺點非常明顯的人物所吸引所打動。他們都是性情中人,堅持自己獨立的個性,不為時移世易。這樣的人最能吸引人打動人。他們的性格中的優點使得他們埋向成功,同樣,因為時世的改變,他們原本的優點已經不適應時世的變化發展,而變成缺點,使得他們面臨失敗。項羽就是這樣的例子:「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的個性成敗深深打動了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為他寫下這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
同樣,楊過也是性格鮮明,優點缺點非常突出的人,楊過的優點使他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功,使他在逆境中自強不息不斷進取成為一代大俠。同樣,楊過性格中的缺點使他飽受辛酸大悲大苦,回想起來不禁為年少狂妄胡鬧差點誤入歧路而暗自心驚。
優點缺點都突出的人更能讓人對其產生愛憐,愛其優點憐其缺點。這正是楊過與小龍女之間的愛情天殘地缺感天動地的重要原因。
三、「狂」的豐富含義決定楊過豐滿性格表現
「狂」有很多種不同的含義,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所作為。結合在楊過性格方面就是有所表現。狂首先是指「人的精神失常」,「瘋癲」。 有些喜歡楊過的人不能接受楊過的狂其中有「精神失常」是「瘋癲」的。很簡單,想像一下,你深愛著的人突然離開你了或者遭遇難以面對的現實問題,你會不會精神失常或者發瘋發狂?「狂妄」 ,楊過的性格帶有狂妄好理解。楊過從小就性格剛烈爭強好勝,當他的武功越強本事越大,有了狂妄的資本,又怎能不狂妄一回呢?「你既知我是神鵰俠,怎地對我的說話不加理睬?」這種狂妄,更多的是體現的是楊過的霸氣。「狂放」楊過是狂放不羈、任性放盪。他自小愛逗人為樂,生性頗有幾分流氣,對於男女大防,楊過並沒有任何理會。陸無雙初遇楊過是一個「骯臟猥瑣的一個牧童」,楊過裝瘋賣傻,多次輕薄於她,使得她賭咒發誓:「明日待我穴道鬆了,定要在這傻蛋身上斬他十七八刀。」郭芙當初問過楊過,武家兄弟究竟是誰比較好,楊過笑道:「倘若他二人好了,我楊過還有指望幺?」郭芙從來沒有聽到過有人對她說過一句輕薄之言,她受不了別人對她輕薄。楊過此言一出,就為他日後被砍斷右臂埋下了伏筆。
狂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意思,就是猛烈、強烈。因此,楊過的笑是狂笑;楊過的哭是狂哭;楊過的怒是狂怒;楊過的喊叫是狂叫狂喊;楊過的嘯是狂嘯;楊過的奔跑是狂奔.......楊過的情感是:愛是狂的,情是深的,正因為有狂,楊過大悲大喜大苦大樂。
楊過的「狂」更是突顯其保護女子的男兒本色,楊過拜師的時候發誓要保護小龍女足見其狂。正是因為楊過的「狂」促使他對小龍女的身份認同的變化,練玉女心經的時候就「只覺小龍女是個依賴自己保護的小妹子,更不當她是姑姑師父」。更加令到小龍女「不自禁生出依賴順從之情,師尊的架子尊嚴忽然盡去,兩人目光偶爾相對,一個憐惜回護,一個仰賴求助,突然間心靈相通。」
楊過的「狂」更加體現在他的武功修為方面。楊過的性格是「狂」,而武功是跟心境緊密相關的,楊過的「狂」也是跟武功一脈相成的。書裡面有這樣的描寫:楊過想把他所學的各家門派武功結合成一門自己獨創的武功,「心中如亂絲般絞成一團,再難支持,仰天摔倒,昏了過去。 達爾巴遙遙望見他瘋瘋癲癲,指手劃腳,不知幹些甚幺,突然見他摔倒,大吃一驚,要去相救。」金輪國師笑道:「別去拂亂他心思。只可惜你才智平庸,難明其中道理。」更是交代了楊過修煉武功常人難以理解的瘋狂。
楊過的「狂」還體現在長嘯上。「一人內功練到一定境界,往往會不知不覺的大發異聲。後來明朝之時,大儒王陽明夜半在兵營練氣,突然縱聲長嘯,一軍皆驚,這是史有明文之事。此時楊過中氣充沛,突然間難以抑制,作嘯聲聞數里。」
楊過集百家之長結合自己悲苦人生自創的黯然銷魂掌更是只有在狂悲的心境中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必須在悲痛欲絕的時候才能發揮驚人的威力。
「狂」在古代是指不拘一格,氣勢猛烈,蔑俗輕規。古代有作為的文人大多是狂士。「狂」同智者相聯,是種可貴的精神力量。沒有「狂」,就沒有突破常規的勇氣。 文武雖然不同,但是在精神境界方面是統一的。「狂」同勇者相聯,是種創造歷史改變歷史的力量。楊過智勇雙全武功高強,正是因為他的「狂」使得他有一種開拓進取的冒險精神,先是出奇制勝帶領眾豪傑把蒙古兵左右兩翼前鋒全軍覆沒,再把郭靖曾數次遣兵襲擊始終無功的蒙古大軍的南陽糧草一夕之間放火將它燒了。在襄陽大戰中楊過更是勇猛果敢,沖進敵方千軍萬馬,擊斃蒙古大汗蒙哥挽救了襄陽。是「狂」成就了楊過神鵰大俠的美名。
可見楊過的「狂」是有很豐富的表現的,曾經有人問過我:「難道瘋瘋癲癲就是楊過的狂嗎?」我想,我現在可以回答他,「瘋瘋癲癲」不是楊過的「狂」,而是其中一方面的表現而已!楊過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
四、為什麼大家叫楊過做西「狂」
西「狂」,這個「西」就不必討論了。關鍵就在於這個「狂」字。
在華山之顛,黃蓉贈楊過一個「狂」字。黃葯師首先叫好,說道:「東邪西狂,一老一少,咱兩個正是一對兒。」 楊過道:「小子年幼,修為日淺,豈敢和各位前輩比肩。」 黃葯師道:「啊哈,小兄弟,這個你可就不對了。你既居了一個『狂』字,便狂一下又有何妨?再說以你今日聲名之盛、武功之強,難道還勝不過老頑童嗎?」黃葯師知道女兒故意不提周伯通,是要使他心癢難搔,索性擠他一擠。楊過也明白他父女的心意,和小龍女相視一笑,心想:這個「狂」字,果然說得好。
黃蓉贈楊過一個「狂」字一下子就得到黃葯師叫好,緊接著楊過夫婦二人都覺得這個「狂」字,果然說得好。 首先從黃蓉的角度看,為什麼叫楊過做「狂」。「狂」首先有「邪」。黃蓉在在教楊過讀書寫字的時候就覺得楊過跟她父親很像。楊過記誦極速,對書中經義卻往往不以為然,不住提出疑難。黃蓉常自覺得:「這孩子讀聖賢書,有些想法跟我爹爹十分相似,如我爹爹教他,二人談起來倒必投機。」「狂」跟「邪」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離經叛道厭惡世俗禮教的條條框框。而「狂」更體現的是激進的反抗。禮教大防那章楊過要娶師父小龍女而跟郭靖發生的激烈沖撞把楊過的「狂」表現到了極致。「狂」會讓一個人失去理智,不辯利害,幾乎完全受自己的情感控制著行動。當郭靖用死亡來威迫楊過認錯的時候,楊過寧願死也不認錯,激烈的情感沖擊,這就是「狂」。絕請谷斷腸崖前,黃蓉看到楊過知道小龍女又一次離去後,是如此的痛不欲生,失去小龍女後的發狂......這讓黃蓉覺得楊過的性格就是「狂」,而金庸正是通過黃蓉之口點出楊過的性格就是「狂」。
黃葯師眼中楊過的「狂」:當聽到楊過說「偏要她既做我師父,又做我妻子。」黃葯師鼓掌笑道:「好啊!你這幺想,可又比我高出一籌。」楊過不但邪得可以,狂也狂得可以。楊過提出傳揚邪名不一定要做黃老邪的徒弟,結拜兄弟也可以。著實讓黃葯師見識了楊過少年的狂妄。如果說黃葯師的邪隱藏得深不可測,而楊過的狂卻是鋒芒畢露表露無遺,卻有無法猜測。當知道世上並沒有南海神尼這個人時,楊過臉色大變呆立不動,一顆心便似欲從胸腔中跳將出來,仰天一聲長嘯,震動屋瓦,雙目中珠淚滾滾而下。也難怪黃蓉猜不透楊過的心思,楊過的「狂」是不完全遵循常規的。黃蓉就是覺得沒有小龍女在身邊,楊過發狂起來,誰也猜不到他會干出什麼事情來。
從小龍女的角度看楊過的「狂」,楊過的「狂」是狂熱,熱情如火。也只有楊過火熱的性格火一般的情感沖擊之下才令到小龍女那冷若冰霜的外表徹底融化,沉睡的情感在楊過的活潑的童心呼喚下蘇醒。
「狂」是楊過的無悔選擇,正是因為「狂」,才有大苦大甜,楊過認為:「大苦大甜遠勝於不苦不甜。我只能發痴發顛,可不能太太平平的日子。」
五、「狂」的變化發展
幼而狂,楊過從小就很「狂」。從他跟完顏萍談起父仇就可以可看出,楊過從小就有強烈的復仇意識,對於一個從小沒有爹的孩子,受盡歧視,是多麼渴望自己能有一個爹爹。當楊過的媽媽臨死之前勸楊過不要為爹爹報仇,少年楊過大聲喊道:「我不答應!我不答應!」這是楊過少年的「狂躁」「沖動」,少年人有點沖動是很正常的。書裡面有楊過跟郭芙都蟋蟀的情節:郭芙見自己的無敵大將軍一戰即死,很不高興,轉念一想,道:「楊哥哥,你這頭小黑鬼給了我罷。」楊過道:「給你幺,本來沒甚幺大不了,但你為甚幺罵它小黑鬼?」郭芙小嘴一撇,悻悻的道:「不給就不給,希罕嗎?」拿起瓦盆一抖,將小黑蟀倒在地上,右腳踹落,登時踏死。楊過又驚又怒,氣血上涌,滿臉脹得通紅,登時按捺不住,反手一掌,重重打了她個耳光。 郭芙也有不對的地方,但也不可否認,少年時期的楊過的確是沖動暴躁了點。
當楊過長大了點,這種少年的沖動暴躁才漸漸地消除。原著中有這樣的描寫:小龍女但覺如此安穩過活,世上更無別事能及得上,但想他嚮往紅塵,終難長羈他在荒山之中,說道:「過兒,咱倆的武功雖已大非昔比,但跟你郭伯父、郭伯母相較,又怎地?」楊過道:「我自然還遠遠及不上,但你跟他們大概各有所長。」小龍女道:「你郭伯父將功夫傳了他女兒,又傳了武氏兄弟,他日相遇,咱們仍會受他們欺侮。」 一聽此言,楊過跳了起來,怒道:「他們若再欺侮我,豈能跟他們干休?」小龍女冷冷的道:「你打他們不過,那也枉然。」楊過道:「那你幫我。」小龍女道:「我打不贏你郭伯母,仍然無用。」楊過低頭不語,籌思對策。沉吟了一會,說道:「瞧在郭伯伯的份上,我不跟他們爭鬧就是。」小龍女心想:「他在墓中住了兩年多,練了古墓派內功,居然火性大減,倒也難得。」其實楊過不過年紀長了,多明事理,想起郭靖相待自己確是一片真情,心下感激,甘願為他而退讓一步,何況與郭芙、武氏兄弟也無深仇大恨,只不過兒時為了蟋蟀而爭鬧揪打而已,此時回想,早已淡然。
因此,從楊過成長來看,「狂躁」「沖動」不能就說是楊過的「狂」,而是楊過的「狂」在某一成長時期內的表現。
隨著楊過的不斷成長變化,「狂」也在變化。在絕情谷劍房裡面,楊過接過君子劍笑稱自己是「浪子」而非「君子」。浪子是無所約束的,而君子卻是有所約束。楊過那時的確不能算是君子,可是自從楊過得到那君子劍以後就在自己的腦裡面形成了一個君子准則。小龍女叫他抱郭襄去換解葯為他所拒絕,理由就是如果這樣做了,又怎麼能配得上用這把君子劍呢?這正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楊過的成長也包含了從浪子向君子轉變的過程。但是楊過絕對不是孔子提出的「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楊過的君子更多地體現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所以到後面我們看到一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楊過。英雄大俠都給人一個好印象就是不近女色,楊過也的確是做到了這點。書裡面這樣說道:楊過少年時風流倜儻,言笑無忌,但自小龍女離去之後,他鬱郁寡歡,深自收斂,十餘年來行走江湖,遇到年輕女子,他竟比道學先生還更守禮自持,生怕再惹起風流罪過,對人不住。在女色方面,楊過從「狂」到「狷」,狷者潔身自守,反映出了楊過成長為無論從武功還是人品都同樣優秀的一代大俠。
六、「狂」的爆發
人們常認為悲劇結局更能賺眼淚,可是有時候喜劇結局也能賺取眼淚。十六年後,楊過跟小龍女終於在絕情谷底重逢了。
楊過到後來熱血如沸,拉著小龍女的手,奔到屋外,說道:「龍兒,我好快活。」猛地躍起,跳到一棵大樹之上,連翻了七八個斤斗。
這一下喜極忘形的連翻斤斗,乃楊過幼時在終南山和小龍女共居時的頑童作為,十多年來他對此事從來沒想起過,那料到今日人近中年,突然又來這幺露了一手。此時他輕功精湛,身子在半空中嬌夭騰挪,使出小龍女當年所教的「夭嬌碧空勢」。小龍女縱聲大笑,甚幺「少語、少笑、少喜、少樂」的禁條全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這是楊過跟小龍女重逢後楊過喜極忘形翻斤斗表達自己心中狂喜的描寫。這個細節我以前看小說的時候忽略掉的感動情節。後來看了電視劇後才提醒了我重新注意一下這個細節。正是金庸寫情最傳神的地方。一切能夠表達情感的動作都可以稱為舞蹈,這是廣義上的舞蹈。古人說,言之不足當歌詠,詠歌不足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切言語都無法表現楊過此時的狂喜,惟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當想想為什麼楊過會如此地喜極忘形的連翻斤斗的時候,不禁想起那十六年零一日的漫長煎熬,漫長等待。這是一種苦盡甘來,最後雖然以喜劇收場,可是讓我覺得比悲劇更要來得打動人。一想到楊過這一朝狂喜是那十六年零一日的漫長悲苦累積的噴發,不禁潸然淚下......
⑨ 金庸小說人物分析
首先復我要說的是,他說的不對。制 我解釋下為什麼:在<鹿鼎記>這個書中,金庸一改往日的俠義精神,與狹隘的民族情結,把一個不會武術的普通人寫的那麼神奇,而天地會卻是一事無成,武功已經不成為武俠小說的主流,這點與老舍的《斷魂槍》是異曲同工的妙處。而康熙最後放掉韋小寶,完全是出於朋友情,兄弟義,與當時社會的形勢共同作用的結果,康熙並沒有把韋小寶當奴才,這都是海大富作為一個「資深太監」奴才思想作祟的結果。 看金庸小說,直到《鹿鼎記》才是筆鋒一轉,由武俠轉為無招的江湖,沒落的江湖,這個妙處必須要領會到。整部小說,不僅沒有了以往抗金,反清,抗蒙等等的狹隘民族情結,反而把一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大清國寫的如此國富民強,這是金庸的創新,也是我們必須領悟到的。 所以,我們要看到康熙這個帝王平凡人性的一面,也要看到金庸筆下,一代明主的風采,所以忽略海大富的那句話吧,韋小寶到最後也是康熙的朋友···
⑩ 請對《金庸小說》中人物名字進行賞析。
1.《飛狐外傳》苗若蘭:《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2.《連城訣》丁典:《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
3.《天龍八部》無崖子:《莊子·逍遙游》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4.《天龍八部》蘇星河:《桂枝香·金陵懷古》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5.《天龍八部》李秋水:《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匯流
6.《天龍八部》逍遙子:《莊子·逍遙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
7.《天龍八部》阿朱、阿紫:《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
8.《天龍八部》木婉清:《詩經》水木清華,清揚婉兮
9.《射鵰英雄傳》穆念慈:《尚書.大禹謨》帝念,念慈在慈
10.《射鵰英雄傳》黃葯師:《大寶積經》譬如大葯師,善能療治一切疾病
11.《笑傲江湖》曲非煙:《迷夢詩四十韻》非煙含瑞氣,馴雉潔霜毛
12.《笑傲江湖》余滄海:《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13.《笑傲江湖》岳不群:《離騷》鷙鳥之不群兮
14.《笑傲江湖》任盈盈:《古詩十九首》盈盈一水間
15.《書劍恩仇錄》文泰來:《易經》否極泰來
16.《神鵰俠侶》小龍女:《冷齋詩話》吳城小龍女
17.《神鵰俠侶》楊過:《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8.《神鵰俠侶》霍都:《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馮名子都.倚仗將軍勢,調戲酒家胡
19.《神鵰俠侶》武修文:《尚書·武成》王來自商,至於豐,乃偃武修文
20.《俠客行》石中玉:《詩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1.《俠客行》石破天:《李憑箜篌引》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21.《倚天屠龍記》殷素素:《古詩十九首》纖纖出素手
22.《碧血劍》溫青青:《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3.《碧血劍》袁承志:《禮記·祭義》君子所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
24.《碧血劍》溫青青:《莊子·德充符》唯松柏獨也,在冬夏青青
25.《碧血劍》何紅葯:《揚州慢》念橋邊紅葯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