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發表文學作品用真名好還是用筆名好
這要看你是怎麼想的
之所以要用筆名
為的就是避免被人打擾到私生活
如果你不在乎
想要上演生活秀
那就用真名咯
將來出名了
你走到哪裡誰都認識你
你的「私生活」將毫無「隱私」可言
這種生活相信一般人是不會喜歡吧
❷ 作者發表文章或出版小說一定要用筆名嗎,不能用真實姓名
用筆名是為了隱藏自己的現實生活信息,不影響日常生活(以防被人人肉),你用真名也是可以的,並沒有強制規定禁止用真實姓名
❸ 為什麼現在的小說家不用真名去用昵稱呢
顧名思義即用筆時的署名,也可以說是作者在發表作品時用的別名。
筆名與本名不同。本名是一個人原本的姓名,包括家族的符號(姓氏)和由父母所命定的名字。筆名則無須標明家族的符號,也無須徵得他人的同意。如果說本名是父輩人的選擇和命定的話,那麼筆名則是本人的選擇和命定。因此,筆名強烈地表現或隱含著命定者、使用者的意願、個性和偏愛。
筆名的出現,在中國應該是近代的事情。明代萬曆年間刊行的長篇小說(金瓶梅詞話),署名蘭陵笑笑生。這個「蘭陵笑笑生」,既不是作者的姓名,又不是作者的字型大小或別署,應該說是作者的筆名了。如果是筆名,那麼它大約是我國最早出現的筆名了。清末(1905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孽海花),最初刊行時,署「愛自由者發起,東亞病夫編述」,後來才改為 「曾樸著」。其中「愛自由者」是金松岑的筆名,「東亞病夫」則是曾樸的筆名。此外,(老殘游記》題為「洪都百煉生」,也當為劉鸚的筆名。以上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一批筆名。
「五四」時期的新文學運動,造就了一大批現代作家和詩人。這些作家和詩人,在發表文學作品時,大多用筆名。如: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號尚武。其他筆名還有郭鼎堂、石淪、麥克昂、高汝鴻、易坎人等。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其他筆名還有幾十個。如:玄珠、郎損、方婆、止敬、蒲牢、微明、石萌等。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茉甘。其他筆名還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餘一、佩竿等。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
冰心,原名謝婉瑩。
❹ 寫小說有必要起筆名嗎
1、避免麻煩
有利於發表自己的觀點筆名是一種化名、代名,作者使用筆名,總有一些不願披露真名的原因,為避免引起文字麻煩,特用筆名行世。此類筆名通常見於學術爭鳴或 表自以為尚不成熟的文章。
2、學術爭鳴
是一種思想的交鋒,真理的探求,論辯 雙方總是各執一端,觀點相左,但論辯者的人際關系卻並不一定互相對立,有的可能是同學好友,有的是師生關系,上下級關系,有的在同一單位工作。如果使用本名展開論辯,就會礙於情面,或因其他原因,不敢放筆為文;但用筆名,則可直抒己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3、尚不成熟的觀點
有的作者因為在報刊發表自己尚不成熟的觀點,或為了有助於稿件的採用,也使用筆名。鄧拓在《燕山夜話》中有這樣一段話:「誰也不必諱言,有些人看文章的好壞,是以作者有沒有名聲和名聲大小來做判斷的,這使作者本人有時也很苦惱。署一個筆名就省去 種麻煩,說好說壞只看文章如何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常常遇見許多作者有些學習和研究的心得, 是還不很成熟,用他的本名寫文章發表,似乎反而覺得不夠鄭重,用一個筆名發表就比較好。好處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則在作者方面,即不必考慮萬一意見有錯誤而發生什麼不良影響,又可以對自己發表的意見大膽負責。二則在 者方面,對於這種意見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更可以毫無顧忌地提出自己的見解,甚至於發表某些批評和商討的文章。」
迫於環境,使用筆名以避嫌在現代文學史上,不少作家因為言論不自由,為了避免文禍,不得不經常使用筆名避嫌,這實際上是一種筆戰藝術。
署名多變,活躍版面有的作者經常在同一家刊物或報紙上發表文章,有時甚至同時發表數篇文章,如果 是署同一個名字,今天某甲,明天還是某甲,前面某乙,後面又是某乙,讀者就會覺得單調,而用筆名變換一下,版面就活躍多了。此種筆名,有的出於編輯之手,是編輯臨時代擬的。
4、不求聞達
故意隱姓埋名這話似乎說得有點奇怪,應稍加說明。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肥」。有的作者性格特別,他文章是要寫的,但不想就此揚名,因而有意隱姓埋名,示人以不可測;也有的作者因視某些文章為雕蟲小技,算不了什麼名堂,但能換幾塊稿費還是好的 於是隨便化上一個筆名,這是別一種形式的「不求聞達」。
❺ 中國古代的文人會給自己取「筆名」嗎
中國古代的很多文人都有自己的筆名,古代很多作家都有自己的筆名,他們取筆名的用意即可以在亂世自由的表達對統治者的憤世忌俗,又可以在亂世明哲保身,還可以很好的舒展自己的個性。
歷史上還曾經出過一對文學伴侶他就是蕭紅和蕭軍他們的筆名就叫小小紅軍,可以說這個筆名表達的意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現代我有一個比較喜歡的作家,他的筆名比較有趣,他就是唐家三少,他說:我以前很喜歡喝豆漿,一般都會叮囑一句「糖加三勺」,因此它的筆名就是唐家三少。
❻ 科幻小說作家使用筆名的壞處
會影響讀者對作者本人的印象,影響作者對科幻小說得閱讀性。
筆名是作者發表作品時,隱去真實姓名所署的別名。這種文學現象比較常見,魯迅《花邊文學·序言》:「我本也可以就此擱筆,但為了賭氣,卻還是改些作法,換些筆名,託人抄寫了去投稿。」巴金《沉默集·序》:「但是我也用過別的筆名發表了幾篇文章。」同樣用於自己創作、發表作品時的假名,但原因諸多。如因自己名字不夠達到讓自己滿意的程度,因而換自己所喜愛的名字。也會與自己的個性、創作的體裁、自己的感情等原因掛鉤。同時有些人也會將自己的性格、感情寄託在這個名字上,或將自己喜歡的字眼拼湊成一個名字。筆名現已與作品的名稱同樣重要,有時候只需要看一下筆名便可了解此人的性格、感情及他/她的作品的性質。
❼ 發網路小說必須用筆名嗎可不可以用原名
當然可以,很多大作家也一樣用原名啊,錢鍾書、周作人不都是。筆名一個是在發表一些言論時避免麻煩,保護自己。另一個就是裝酷了。。畢竟原名是父母取的,筆名可以自由發揮選擇自己喜歡的
❽ 為什麼作家都會給自己起一個筆名
這樣會顯得很有文藝,而且一般筆名都會符合自己的寫作風格,會有更好的代入感,看著心情也會不一樣
❾ 為什麼作家往往都起筆名筆名的來歷是
筆名:
筆名:顧名思義即用筆時的署名,也可以說是作者在發表作品時用的別名。
筆名與本名不同。本名是一個人原本的姓名,包括家族的符號(姓氏)和由父母所命定的名字。筆名則無須標明家族的符號,也無須徵得他人的同意。如果說本名是父輩人的選擇和命定的話,那麼筆名則是本人的選擇和命定。因此,筆名強烈地表現或隱含著命定者、使用者的意願、個性和偏愛。
筆名的出現,在中國應該是近代的事情。明代萬曆年間刊行的長篇小說(金瓶梅詞話),署名蘭陵笑笑生。這個「蘭陵笑笑生」,既不是作者的姓名,又不是作者的字型大小或別署,應該說是作者的筆名了。如果是筆名,那麼它大約是我國最早出現的筆名了。清末(1905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孽海花),最初刊行時,署「愛自由者發起,東亞病夫編述」,後來才改為 「曾樸著」。其中「愛自由者」是金松岑的筆名,「東亞病夫」則是曾樸的筆名。此外,(老殘游記》題為「洪都百煉生」,也當為劉鸚的筆名。以上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一批筆名。
「五四」時期的新文學運動,造就了一大批現代作家和詩人。這些作家和詩人,在發表文學作品時,大多用筆名。如: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號尚武。其他筆名還有郭鼎堂、石淪、麥克昂、高汝鴻、易坎人等。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其他筆名還有幾十個。如:玄珠、郎損、方婆、止敬、蒲牢、微明、石萌等。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茉甘。其他筆名還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餘一、佩竿等。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
冰心,原名謝婉瑩。
作家成百上千,筆名自然五花八門。如果分門別類,大致可有以下幾種類型:
1;取自詩詞的筆名:
張恨水,本名張心遠。其筆名出自南唐李後主李煌的詞但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其筆名出自「聖人陶鈞萬物」之句。
2;取自成語的筆名:
巴人,原名王任叔。其筆名出自成語「下里巴人」。馬識途,原名馬千木。成語有「老馬識途」。
3 ;取自代稱的筆名:
戴望舒,原名戴朝第。「望舒」是我國神話中為月神駕車的神。也用以指月亮。
焦菊隱,原名焦承志。「菊」即『』菊部」的略稱。「菊部」是中國古代對戲曲的統稱,又作「鞠」部,為舊時戲曲界或戲班的泛稱。
4 ;取自外語的漢語譯音的筆名:
周立波,原名周紹儀。「立波」為英語Liberty(自由)的漢語譯音。
5 ;以外國名字的譯音漢字為筆名:麗尼,原名郭安仁。「麗尼」為郭安仁小時所認識的一個外國女孩。這個女孩過早地逝去了,郭安仁常懷念他們之間的友情,於是便以女孩子的譯音漢字「麗尼」為筆名。
拆姓而成的筆名:
曹禹,原名萬家寶。萬的繁體字為「菌」,即,「、-」(草字頭)下一個「禹」字。「草」的諧音字為「曹」,曹在百家姓之中;拆姓為筆名,便成了曹禹。
①以原名的諧音字為名:
田間,原名童天鑒。「天鑒」 的諧音字為「田間」,童天鑒便以其名字的諧音字為筆名。
拆自己原名中的字為筆名:
金庸,原名查良銷。「鋪」字為「金」字旁和「庸」字組成,查良據便拆「鐳」,以「金庸」為筆名。
以自己所喜愛的書中人物為筆名:
三毛,原名陳平。「三毛」是張樂平所畫的《三毛流浪記》中的人物,也是陳平所喜愛的人物,於是陳平便以「三毛」為筆名。
以自己所崇敬的人的名字(或筆名)為據,衍化成自己的筆名:梁羽生,原文陳文統。陳文統喜歡讀武俠小說家白羽的作品,所以當自己寫武俠小說時,便取「羽生」加「梁姓為筆名。「羽生」,系謙稱自己是「白羽」的學生。馬寧,原名黃震村。他從馬克思和列寧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為筆名。
有感而起的筆名:
白該,原名黃碧珠。她因反抗封建包辦婚姻而出走,後留學日本。在日本,她當過女工和咖啡店侍女;感嘆自己的悲苦,她便以「白藤」 為筆名。
以隱含懷念故鄉之情的字為筆名:柔石,原名趙平復。他的故鄉有一座石橋,石橋上刻有「金橋柔石」四字。他便以「柔石」為筆名。
以個人的偏愛為筆名:
白朗,原名劉東蘭。好因喜歡白色的純潔和明朗,而以「白朗」為筆名。
以某種人生哲學為筆名:
流沙河,原名余勛坦。他因願做一粒流沙追隨時代潮流而 以「流沙」為筆名。後因發現其他作者也以「流沙」 為筆名,便添加一個「河」字,成為「流沙河」。
此外,作家使用筆名發表文章的興盛期在五·四新文化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新中國建國之後,使用筆名的作家越來越少了。如建國初期開始嶄露頭角的作家王蒙、從維熙、劉紹棠、林斤潤等,大多使用本名。新時期十年中涌現出來的作家,大多也使用本名發表小說。如:劉心武、張潔、中傑英、韓少華、史鐵生、毛志成、李龍雲等。(有些作家也是在五六十年代開始發表作品,但在新時期十年中煥發青春,進人創作旺盛期,並進入一流作家行列)。當然,以上這些作家有的曾使用過筆名。如:從維熙,早期曾以碧征、從纓為筆名。也有的現在還有筆名,不過那是在發表雜文或文藝隨筆時。如:劉心武,有時用筆名趙壯漢。名家如此,其他大大小小的作家,更多的是以本名發表作品。應該說2使用不使用筆名,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以詩詞文賦為正宗。「街談巷議」之言的「小說」,是不入「安邦治國」 的「大達」之文的。因此,小說家在古代是沒有什麼社會地位的。作小說者,大多為窮愁潦倒的文人。到了現代,小說逐步在文學領域抬頭,小說家便隨之令人刮目相看。但在舊的傳統觀念影響之下,在某些舊式大家庭和某些舊腦筋的人當中,小說依舊難登大雅之堂。另外,小說中的故事和人物又極容易為人猜測和「對號入座」,所以小說家往往署以筆名,兔惹是非。
當代社會一掃舊時風氣。在正常的情況下,小說家、詩人等名噪一時,往往成為眾多讀者、文學愛好者和初習寫作者尊崇的對象,且不必再擔心家庭成員(大家族大部分已解體)的指責(恰恰相反,他們大多以此為榮)。因此,作家署真實姓名便無後顧之憂。況且尚有一些作者唯恐天下不知其名,自然不再隱其名而另起筆名了。只是有些人對寫具有諷刺意味的刺人疼處的雜文尚有疑慮,於是便常常冠以筆名。
在本名中,有男起女名和女起男名的現象;在筆名中,也有男起女名和女起男名的例子。如:郭沫若曾以「安娜」為筆名,茅盾用「四珍」、「冬芬」等筆名。還有直冠「女士」的筆名,如:茅盾曾用「馮虛女士」,劉半農曾用「范奴冬女士」。柳亞子用「松陵女士」。寫戰爭小說《紅日》的作家吳強早年曾以「吳薔」為筆名(其本名為汪六濱),因常被人誤為女性,且成為他人開玩笑對象,他便取「薔」的諧音字「強」為名。女作家取帶有男性色彩筆名的有:綴士。
❿ 文人為什麼要用筆名
筆名主要用於作品的署名,每個人的文化背景、出身經歷、文化素養、心理特質以及其他種種個人因素,都可能影響到筆名的啟用。文人用筆名可以避免麻煩。學術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