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部是我國古代圖書的分類名稱 是指哪四類
我國古代圖書的分類名稱中,四部指將群書分為甲、乙、丙、丁或經、史、子、集四類。
1、晉荀勖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為甲部;諸子﹑兵書﹑術數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汲冢書》為丁部。
2、東晉李充加以調整,以五經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
3、在唐初官修的《隋書·經籍志》中,首次以經史子集四部命名分類,正式確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錄學中的地位。
4、在清朝編輯我國古代最大一部叢書《四庫全書》時,將編輯過程中撰寫古籍提要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匯編成《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便是經史子集分類法的確立。
這種四部分類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為一種傳統分類法,它在類分我國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中國古代集部與小說擴展閱讀:
一、四部確定時,隋志中的分類方法如下
1、經: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論語、緯書、小學;
2、史:正史、古史、雜史、霸史、起居注、舊事、職官、儀注、刑法、雜傳、地理、譜系、簿錄;
3、子:儒、道、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兵、天文、歷數、五行、醫方;
4、集:楚辭、別集、總集;(以上共四部四十類) 道經(附):經戒、餌服、房中、符籙;(均不列書目)佛經(附):大乘經、小乘經、雜經、雜疑經、大乘律、小乘律、雜律、大乘論、小乘論、雜論、記。 (道佛共十五類)
二、到了清代的四庫全書中,四部分類法又有了進一步發展
1、「經部」指儒家的經典。經部之下又有小類。清代的《四庫全書》經部之下又分易、書、詩、禮、春秋、孝經、五經總義、四書、樂、小學十類。
2、「史部」即歷史,包括各種體裁的歷史著作。《四庫全書》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官職、政書、目錄、史評等十五類。
3、「子部」包括政治、哲學、科技和藝術等類的書。《四庫全書》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醫家、天文演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共十四類。
4、「集部」收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著作等。《四庫全書》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五類。
⑵ 四庫全書集部不收白話小說,各位知道為什麼嗎
不只抄是沒有白話小說,戲劇也襲是沒有收錄的。「集部」收歷代作家的散文、駢文、詩、詞、曲和文學評論等著作。《四庫全書》分為楚辭、別集、總集、詩文評、詞曲等五類。白話小說(章回體小說)和戲劇在當時文人和統治階級眼裡根本就不入流,四庫全書這種面子工程怎麼能收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