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穿越重生 > 古代小說文化簡史叢書古代小說與方言

古代小說文化簡史叢書古代小說與方言

發布時間:2020-12-29 18:31:50

1. 我國古代小說發展歷程是什麽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里程及其規律

第一部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歷程;第二部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在發展過程中的規律。第一部分是從縱的方面論述,第二部分是從橫的方面論述,全文縱橫交織,互相補充,完整地闡述了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

第一部分講發展過程,作者是按幾個階段來寫的。1.起源:神話傳說。2.發展:魏晉南北朝志怪志人。上述兩個階段中,小說同歷史歸於一類。3.成熟:唐代傳奇。脫離歷史而成為獨立的文學創作。4.繼續發展:宋元話本小說、演義小說。5.頂峰:明清文人獨立創作,寫平凡的人和事。

作者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抓住了兩個關鍵。第一個是文學與歷史的關系。蕭統的文學定義說,「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就是指出文學作品必須有想像虛構,還要講求文采。神話傳說、志人志怪,都是靠實地訪問,從民間搜集而記錄下來的,所以同歷史歸於一類。唐代傳奇,有想像虛構並講求文采,因此就離開歷史而發展成為文學創作了。第二個關鍵是文人加工民間傳說與文人獨立創作的關系。宋元話本小說、演義小說,都是文人採用民間傳說而進行再創作的,寫的都是非凡的人物,不尋常的英雄;明清小說,發展成為文人的獨立創作,寫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抓住上述兩個關鍵,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進程就容易理清了。

第二部分講發展規律,作者列舉了四條。這四條與第一部分的內容密切相關。例如第一條,「中國的小說是來自民間的,是人民群眾思想、願望以及生活實際的反映。中國小說的每次發展、進步都是由優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間學習,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這在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幾個階段都可以得到證明。又如第二條,「史傳文學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影響」。這從中國古代小說的幾個發展階段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作者在課文中只談了「對人的看法和描寫」一點,在另外的文章中還談了幾點(參照「有關資料」)。

二、學習重點說明

1.融會貫通,理解課文

課文論述的內容極為豐富,從時間說,從遠古到清末;從范圍說,小說發展的規律,頭緒紛繁。因此,必須下功夫貫通起來理解,才能正確把握課文的內容。

首先,把第一部分講發展歷程的內容按時間順序串連起來理解。在這中間,可以把發展歷程分為五個階段、兩個關鍵。理解了這些,就理解了第一部分內容。其次,把第二部分講發展規律的內容與第一部分的內容結合起來理解。例如第二條規律,因為古代小說脫胎於史傳文學,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對史傳文學的傳統有所繼承,這首先表現在對人的看法和描寫上。反之,理解了第二部分內容,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第一部分。例如,理解古代小說脫胎於史傳文學,那麼也就不難理解小說發展過程中話本小說、演義小說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了。

2.舉一反三,用實例說明規律

在課文中,作者已經舉了不少實例來說明規律。因此,學生從課文中不難得到啟發,模仿著用自己熟悉的例子去進一步說明課文闡述的規律。例如,作者已經用《三國演義》《水滸傳》說明第三條規律,但失之於簡單,不妨要求學生把說明具體化。甚至有些學生熟悉的但作者沒有涉及的例子,也不妨要求學生去說明課文中提到的某些規律。這是學習課文的延伸,也有助於進一步深入地理解課文。

●解題指導

一、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表。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融會貫通,把握課文基本內容。

朝代
發展階段
體裁特點
規律

魏晉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話傳說
1.中國的古代小說是來自民間的,古代小說的每次發展都是由文人作家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2.史傳文學對中國古代小說很有影響。3.古代小說創作立足於現實。4.由於受封建文化的壓迫摧殘,古代小說的發展極為艱難。

魏晉南北朝
發展
志怪志人


成熟
唐傳奇

宋元
繼續發展
話本

明清
頂峰
①演義小說
②文人獨立創作,關注平凡人生的現實主義小說

二、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並說明它們在闡明課文觀點上的作用。

1.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

2.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

3.明鏡照物,妍媸畢露。

4.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時紀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本題中所列引文,都是文言,需要學生切實弄懂,知道它們的含義;還要求學生了解它們在說明文章觀點上的作用。

1.意思是,文學作品所描寫的對象具有積極意義,其內容的表達、形式的安排,都經過作者深沉的構思、想像,其辭藻、音律、用典等藝術形式都比較講究。事,指作品描寫的對象。沉思,深沉的構思。義,指思想內容。翰藻,指作品的辭采。課文引用蕭統的這兩句話,是為了說明蕭統對文學與歷史等學術著作的區別已經有所認識,到唐代,我國的古代小說終於脫離歷史而發展成為文學創作。

2.意思是,愛它而要知道它有缺點,恨它而要曉得它有長處。缺點、長處必須都寫下來,這才是真實的記錄。課文引用《史通》的這些話,是為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對史傳文學傳統的繼承,首先表現在能夠辯證地認識人和描寫人。

3.意思是,明亮的鏡子照物體,物體的美麗和醜陋全都清晰地顯露出來。妍,美麗;媸,醜陋。課文引用這兩句話,是為了說明《水滸傳》寫人藝術的高明。

4.意思是,雖然我的書名為志怪,也不專寫鬼神,卻時時寫人間的變異,也略微蘊含著鑒戒。課文引用吳承恩的話,是為了說明《西遊記》是立足於現實的。

三、作者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為例說明第三條規律,其中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例的說明較簡略,試把這兩例中的一例的說明具體化。

以《水滸傳》為例。作者寫北宋宋江農民起義,是立足於現實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元末爆發了農民大起義,群眾性的反抗運動風起雲涌。它們規模宏大,波及的范圍廣泛,其間又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產生,因此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傳說施耐庵同元末的農民起義運動有一定的聯系,甚至親自參加了起義的隊伍。可見,《水滸傳》描寫的農民起義,正是立足於現實的基礎上的。

四、試把讀過的《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范進中舉》等課文聯系起來理解,想想它們體現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規律,並寫成一二百字的短文。

它們體現了課文提出的四條規律。寫一二百字的短文,可以重點談其中的一條。

●教學建議

一、指導學生以舊知求新知,舊知、新知融會貫通,理解課文。高三學生,應該讀過一些中國古代小說,也讀過不少史傳散文,例如中國古代四大著名長篇小說、話本小說,志人志怪小說、神話傳說等,又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中的一些散文等。要調動學生的這些積累去理解課文,這樣就容易得多。

二、理解我國古代小說與史學的關系,是把握課文內容的關鍵。第一部分講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過程,小說脫離史學而獨立,這是關鍵性的進步;第二部分講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規律,小說繼承史傳文學的優秀傳統,這是關鍵性的規律。因此,指導學生把握課文,要抓住關鍵不放鬆。

三、這篇課文有一定難度,不要求學生全部讀懂,能懂多少就算多少。這篇課文的教學只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使學生知道怎樣融會貫通地去閱讀有一定難度的文章。

四、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可以把「有關資料」中某些東西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結合資料去閱讀課文。

●有關資料

一、關於「文學」的含義(胡經之)

對於文學是語言藝術這種認識,中外都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才逐漸明確。

在中國,「文學」的含義曾有幾度變化。在先秦時代,「文學」是「文章」(「文」)和「博學」(「學」)的總稱,「文學」包括了整個文化,先秦諸子的哲學、道德、政論文章,都被說成是「文學」。到了秦漢時代,「文學」還是總括「儒學」和「文章」,但二者漸趨獨立,「文學之士」逐漸分離為二:一類歸「文苑」,一類屬「儒林」。像司馬相如這類從事辭章詩賦創作的文人,和那些專門研究儒學經術的學者分開來了。發展到魏晉時代,「文學」和經學、玄學、史學都分立發展。到了齊梁時代,更進而把「文學」細分為「儒」和「學」,把「文章」細分為「文」與「筆」。史傳、奏議這一類文章歸入「筆」,屈原、宋玉、枚乘、司馬相如等人辭章詩賦一類算作「文」(梁元帝蕭繹的《金樓子·立言篇》對此有所闡明)。「文」「筆」的劃分,表明了齊梁時代對於文學的了解逐漸深入。對於「文」和「筆」的解說,前人眾說紛紜,清代學者常把有韻的稱「文」,無韻的稱「筆」。其實,「文」與「筆」的原則,不只在有韻無韻,也不只在言辭的美,還在於有無情采。齊梁時代就有人把「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的「文」和一般的文章區分開,「文」不僅要有特殊的言辭,而且要有特殊的情采,即所謂「流連哀思」,「情靈搖盪」。這種對「文」的看法,接近今天所說的藝術的文學或美的文學的意思了。「文」和「筆」的區分,把藝術的文學或美的文學同其他文學(其實是文章)從內容和形式上區別開來了。可惜,齊梁時人常常只把詩賦一類視作「文」,而小說一類卻排除在外。在創作實踐中,齊梁文學的情采,也只局限在貴族上流社會的狹小天地,偏向於追求「翰藻」的華美,形式主義弊禍嚴重。到了隋唐時代,為了反對形式主義,出現了古文運動,取消了「文」「筆」之分,甚至以「筆」為「文」,「文學」變成了「明道」之器,不區別藝術的文學和道德文章了。發展到宋代,「文學」乾脆成為「載道」之具,道學代替了「文學」。幸而,自先秦以來,歷代對於「詩」的看法一直較接近於藝術的文學或美的文學這種意思。自唐代開始,「詩」和「文」的區分更加明顯,語言藝術的特點在唐詩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戲曲、小說和一些散文中也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但長期以來,封建文人把戲曲、小說之類看作雕蟲小技,不能列入「文學」殿堂,那些並無語言藝術特點的文章卻被尊為「文學」正宗。只是到了現代,人們終於把這些具有語言藝術特點的詩歌、小說、劇本和散文稱之為文學,而把那些並無語言藝術特點的文章列在文學之外。於是,文學是語言藝術的含義就確定下來了。

在國外,「文學」含義的變化,也經歷了類似的途徑。古希臘時代,史詩、悲劇早已很發達,但「文學」並不專指這類東西,而是總括一切文化。西方用拉丁文littera一語來表示一切書寫的東西,小至一個字母,大到整個文化,包括具有語言藝術特點的東西,全包羅在內。中世紀神學統治一切,包羅萬象,文學被淹沒在神學之中。文藝復興以後,特別是啟蒙運動以來,科學的發展,學術的細分,使得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史學、美學等等都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科學。剩下那些不能歸入科學之列的詩歌、劇本、小說等等,獨立出來,稱之為文學。

《美利堅網路全書》(1963年版)里說道,文學「詞源上的意思是一切書面的或印刷的東西」。直到現在,「還流行著關於文學的兩種對立的觀念。一種觀念認為,一切說得好的東西都是文學,認為文學風格標志文學和非文學的區別」;「另一種看法認為,文學的核心和基本的特點是在於它是想像的表述形式,一切文學都是虛構的」。日本《萬有網路大事典》(1973年版),也把文學分為廣、狹二義:「廣義的文學是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東西。」「就狹義來說……亦即與文藝同義。」這說明今人對於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的本質和特徵,認識越來越精確,越來越深刻。

(節選自《文藝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二、中國古代小說的性質和范圍(石昌渝)

討論中國小說文體,首先碰到的是小說的性質和范圍的問題。小說是敘事性散文(清代駢文小說《燕山外史》是極個別的例外),與敘事詩的區別是清楚的,比如陳鴻的《長恨歌傳》是小說,白居易的《長恨歌》是詩,一個是散文,一個是韻文,雖然同是敘事,但文體的區別一目瞭然。比較不容易區別的是小說與史傳。

小說與史傳都是敘事散文,都同樣有人物有情節有主題,都同樣有作者概述和場景描寫,它們的區別何在?司馬遷的《史記》,抽出一個片斷來,例如《鴻門宴》,那場景描寫有行動有對話有細節,性格栩栩如生,可以說與小說沒有分別。但是,盡管它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它卻是史傳而不是小說。根據就在它是據實而寫。古代小說,特別是歷史演義小說,其人物和情節也許是有一些歷史依據的,但作者不過是借它們來抒發自己的胸臆,創作中不免要對原來的事實加以選擇,加以強調,加以重組,加以虛構補充,總體上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本質是虛幻的,因此它是小說而不是史傳。明代謝肇說:「凡為小說及雜劇戲文,須是虛實相半,方為游戲三昧之筆。亦要情景造極而止,不必問其有無也。」(《五雜俎》卷十五)清初丁耀亢則進一步指出小說的價值與史傳的價值不同,「小說始於唐宋,廣於元,其體不一。田夫野老能與經史並傳者,大抵皆情之所留也」(《續金瓶梅集序》)。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是「史貴於文」,小說因其虛妄無稽而長期遭到輕賤,謝肇和丁耀亢理直氣壯地宣稱小說就是虛妄無稽,闡明小說的價值不系於「實」,而系於「情」,從而明辨了小說的文學品格。史傳說真話,小說講假話,真和假,這就是史傳和小說的區別所在。

不過,一進入作品實際,問題又不那麼簡單了。白話小說與史傳的區別很明顯,問題在文言小說系統。縱向來看,唐代以前比較好辦,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小說。古代史志和書目文獻指稱的那個時期的「小說」是別有所指的,並非文學意義的小說。東漢桓譚和班固在處理古代文獻的時候,把那些實錄性質的叢殘小語統稱為「小說」,一部分托古人近於子部而又淺薄者歸在子部,一部分記古事近於史部而又悠謬者歸在史部。這類作品一是實錄,盡管實際上是真偽雜存,但作者是據見聞而錄,不事虛誇和鋪飾,因此,二是文字簡略,篇幅短小,所謂尺寸短書。對這類作品,桓譚和班固是食之不甘,而棄之可惜,故列「小說家」類存之,可備治身理家參考,或可廣見聞資考證。魏晉南北朝的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的興盛自有它的社會文化原因,但在文體上是承襲「小說家」,並且成為唐前「古小說」的主要部分。以實錄和短小為特徵的「古小說」充其量只是中國小說的史前形態。進入唐代,問題就比較復雜了。唐代傳奇不避諱虛構,馳騁想像進行鋪敘描寫,實錄的原則放棄了,短小的格局打破了,它標志小說文體的誕生。傳奇小說的存在,使得「古小說」發生了分化。一支緊跟著史傳走,這就是野史筆記。野史筆記重在摭拾史料,其中既有敘事文,也有說明文和論說文,內容正如明代胡應麟所歸納的有志怪、傳奇、雜錄、叢談、辨訂、箴規六類,以後四類為主體的即是野史筆記;另一支在史傳和傳奇小說之間搖擺,它標榜實錄,篇幅也短小,但比較偏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因而文學色彩比較濃厚,這就是筆記小說。虛與實孰多孰少,對它很難作計量性判斷。歷史學寬容一點,可以把它納入自己的范疇,而小說擴大一點,也應該確認筆記小說為小說家族的一員。

再進一步面對一個作品集子,確認是不是小說就要具體分析了。野史筆記的一個集子中也含有傳奇和志怪性質的作品,如唐代《酉陽雜俎》就有好的志怪作品,宋代《癸辛雜識》就有一些記錄軼事異聞的作品,元末明初的《輟耕錄》中有些篇什則成為後世小說的題材來源,甚至一些文人的文集中也會偶然雜有一些精彩的小說,如《東田文集》中的《中山狼傳》,《九集》中的《負情儂傳》《珠衫》《劉東山》等;相反,筆記小說集中也會夾雜一些雜錄性質的文字,例如用傳奇小說方法寫成的筆記小說集《聊齋志異》也有一些非敘事性的篇章。出現這種情況,與古代人的「小說」觀念有關。盡管明代中期以後通俗文學家們為小說正名,為小說的地位和發展大聲疾呼,但是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傳統觀念是根深蒂固的,清代乾隆年間編撰的《四庫全書總目》對「小說」的看法與桓譚、班固的看法基本保持不變,就是一個明證。兩種「小說」概念的並存,是造成小說與史傳有一部分交叉的重要原因。

(節選自《中國古代文體叢書·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三、中國古代小說理論(吳組緗)

我國古代小說理論里頭有很多好的經驗,有些我們就沒有很好地繼承下來。唐代有個劉知幾,是個史學家,他把史傳文學的經驗總結出來,寫了一部書叫《史通》。他很講究「識」。先秦早就講究「器識」,所謂「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器識,就是心胸開闊,目光遠大。司馬遷為什麼能寫出一部《史記》來呢?他認為,必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萬卷書不行,還要行萬里路。這樣他的見識就多了,心胸就開闊了。中國小說理論的頭一條,要想寫好小說,首先要心胸開闊,眼界寬廣,首先要在「器識」上下功夫。而不能心胸狹窄,眼光如豆,只見個人的眼前的那麼一點東西,要能高瞻遠矚地看問題。

第二條,你要寫好一篇小說,必須要有「孤憤」。李贄說《史記》為什麼寫得好?因為太史公有「孤憤」;《左傳》為什麼寫得好?因為左丘明有「孤憤」。《水滸傳》為什麼寫得好?施耐庵有「孤憤」。後來許多評論《聊齋志異》《紅樓夢》的,也都說蒲松齡、曹雪芹有「孤憤」。「孤憤」是什麼?拿現在的話說,就是有個人的真實感情,個人所獨有的激情。就是你對這個題材、這個主題有極大的熱情,你自己被這個題材、這個主題所感動,使你欲罷不能,非要把它寫出來不可。不是為了有名氣,更不是為了稿費。古代寫小說是倒霉的事,哪來的名利!如果你對你要寫的沒有深刻的感受,沒有極大的熱情,沒有被它深深地感動了,就沒有必要來寫它,而且也寫不好。

第三條,中國小說很講究「真實」。現在,我們的有些評論對於這個寫真實還是起反感。一寫真實就是自然主義了,就是暴露我們社會的黑暗面了,要作反動宣傳了。其實,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打了一次嗝兒,你就不吃飯了?當然,你以寫真實為借口,寫壞小說,我們要批評;但不能因為這個緣故,就反對寫真實。怎麼能反對寫真實呢?「真、美、善」三個東西我們都要。可這三個東西並不是平列的,真美善以真為基本。沒有真,你那個美是假美,你那個善是偽善。假美、假善有什麼價值?所以要大膽地寫真實。至於你寫得好不好,那是你的思想觀點、思想感情問題。真是文學藝術的生命,也是小說的生命。沒有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我們要使文藝成為人民的工具,很好地為人民服務,首先要尊重它的性能。真實是它的性能,把真實丟掉了,就不能很好地為人民服務,就變成不頂用的東西。過去我們常常把文藝這個性能抹煞了,忽略了。

要講寫真實,很要緊的一條,就是必須深入生活。沒有生活你就胡編亂造,坐在屋子裡想入非非,盡是想當然,那是不行的。《史通》上總結史傳文學一條經驗,拿現成的話說,就是「反映論」。馬克思講過一句話,原話我記不清了,意思是說,我們讀一篇小說,一篇文學作品,要區分哪些是作者主觀世界的東西,哪些是客觀世界的東西。就是說,作品是反映,它是通過作家的主觀來反映客觀,反映客觀的社會生活、時代氣息、歷史面貌。《史通》總結我國的史傳文學,如「明鏡照物,妍媸畢露」,就像明鏡照物一樣,漂亮的(妍)、難看的(媸)都照出來;像「虛空傳響,清濁必聞」,就同空氣傳播聲音一樣,好聽的(清)、難聽的(濁)都傳過來。這就是真實,真實地反映客觀事物,反映客觀的社會生活、時代面貌和歷史面貌。這並不是客觀主義,史傳文學是要「寓褒貶」「別善惡」的,就是將善惡褒貶包含在里頭,不是直接說出來的。這就是所謂「春秋筆法」。春秋筆法也叫「皮里陽秋」。是非、善惡不直接說,通過情節場面,通過人物的對話言論,讓讀者自己去分辨評判。中國詩歌理論中有句話叫作「不落言筌」。言筌就是解釋說明。《史通》標舉一個「晦」字,以與「顯」相對。「顯」是淺露,也就是直截說明;「晦」就是具體敘寫,反對直說。中國文學有這個傳統的信條,就是不允許解釋說明,要通過情節場面,通過形象來表現褒貶。所以「明鏡照物」並不是客觀主義,而是含有褒貶,暗藏著褒與貶。這也是魯迅極力信奉的。有些人不了解此意,作了相反的評價,應該考慮!

由此,《史通》還總結了一條,就是「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就是說,愛它而曉得它有缺點,憎它而曉得它有所長。正如我們所理解的: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對立的矛盾的統一體,不可能有純粹的東西。好人身上有缺點,壞人身上有長處。這完全符合辯證法。但這不是說沒有善惡、是非之分。所愛、所憎,分得清清楚楚;在此前提下,再看次要的方面。比如吳承恩寫《西遊記》,創造了個豬八戒,它是個小農生產者。他眼光如豆,心胸也不開闊,而且動搖得很厲害,一遇困難就要散夥,回高老莊去。遇到妖魔鬼怪,孫悟空去打,他卻躲起來睡大覺;回來一看,孫悟空快打贏了,他怕功勞全是別人的了,趕快跑過去打幾耙子。他還愛挑撥離間,幾次在唐僧面前說孫悟空的壞話,把孫悟空趕走。總之,這個人的缺點是很多很嚴重的。但我們並不覺得這個人特別可恨,我們小孩看到他就笑,並沒有把他當成敵人來看。為什麼?因為作者還寫了豬八戒的許多更為主要的長處。比如勞而又苦的事情都是豬八戒乾的,長途挑經擔,孫悟空是不幹的;過那個稀柿洞,硬是豬八戒拿嘴巴拱出一條路來;妖魔鬼怪把他抓起來,他罵到底,從來不投降的。還有,他鬧情緒是常事,可始終沒有脫離取經隊伍,取經隊伍少不了這么一個人。這就是說,作者在創作豬八戒的時候,是「愛而知其丑」的,而且把他的丑大膽放手地寫得很充分。《水滸傳》寫林沖,寫武松,寫魯智深、李逵,都是採取這種態度。「憎而知其善」,也是如此。《三國演義》寫曹操,作者是恨他的,把他當作反面人物來寫。可曹操有雄才大略,最後勝利的還是他。他有很多優點,善於用人,善於識才。抓住一點好處就寫出來,決不掩藏、抹煞。可這些好處,這些雄才大略,就使他成為一個大壞蛋,不是普通的壞蛋。司馬遷寫劉邦,寫項羽,也持這樣的看法。這就是要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觀察體驗,寫出真實的人來,寫出有血有肉的人來。《紅樓夢》更是這樣。林黛玉是作者同情的,可是寫了她很多缺點;薛寶釵是作者不喜歡的,但也並不抹煞她種種的長處。正因為這樣,《紅樓夢》里寫了許許多多的人物,一個個都是活生生的,使我們感動。「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這一條經驗我們就沒有很好地繼承下來。 我們為什麼不能把人物寫得真實起來呢?生活中有多少使人感動的新人新事,叫我們一寫,往往就顯得不真實了。

中國小說還講究神似。只寫得形貌真實還不行,還要神似。蘇東坡就講:「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是說繪畫只講究外形相似,這個見解同小孩子的見解一樣,太淺薄了,太幼稚了,因此一定還要神似。魯迅先生也講,畫頭發,畫得怎麼細,也不可貴。要緊的是畫神,畫眼睛,把眼睛的神態畫出來。我國古代的小說,都講究形似和神似,更講究神似。《水滸傳》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宋江、李逵、魯智深、武松、林沖等,都寫得神似。《紅樓夢》更講究神似,而且寫人與人的關系,也寫得神似。比如說,黃鶯兒,你仔細看看,她必然是薛寶釵的丫環;紫鵑,一看就是林黛玉的丫環;還有,侍書是探春的丫環,入畫是惜春的丫環,一看就有這種特點。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寫得入神了。托爾斯泰的小說《戰爭與和平》,寫了五家貴族。每家的人一個個性格不同。可總起來每家各有一個共同的家風,一看就是這家的。我們現在的小說,能寫到這樣子的,還不多。

我在學校念書的時候,美術學院有個同學,他會畫畫,他是主張「寫意」,主張畫神似的。他替我畫像,畫了一個頭,畫了幾筆頭發,再畫了眉毛、眼睛。底下就不畫了。連個輪廓都沒有,鼻子也沒有,嘴巴也沒有。可是掛在宿舍走廊里,大家一看就說這是我。都說,怎麼幾筆就畫得這么像?我說你為什麼不把鼻子畫出來,不把嘴巴畫出來?你把我搞得太不像樣子了。他說,你的鼻子我沒看出特點,嘴巴也沒特點,畫它干什麼?你的特點在上部。因此,就抓住了這個,畫出神似。《紅樓夢》里有很多地方也是這樣寫的。黛玉葬花,一邊哭著,一邊念著葬花詞。賈寶玉隔著好幾十米,在那個山石後面就聽清了,把它一句句,一字字記錄下來。實際生活里這不可能,這就不形似。林黛玉的聲音本來就小,又是哭哭啼啼的,念出來的葬花詞你離那麼遠就聽清楚了?可作者不管這一套,如同剛才說的美術學院的同學給我畫像一樣,他不講形似,要緊的是抓住神似。黛玉葬花,抓住了林黛玉典型性格中一個最精要的東西。為什麼葬花呀?她在憐花。為什麼可憐花?她在可憐她自己,就像一朵花一樣,在那樣惡濁的社會環境里,她這么一個女子,這么一朵美麗的花,就要被摧殘踐踏成污泥了。她想把花埋起來,「質本潔來還潔去」。這就是抓住了林黛玉典型性格的一個要點,一個「意」,一個神。在這種情況下丟開了形似,而只抓神似。黛玉葬花,構成一個盛傳久遠的畫面,就因為它畫了「神」。當然,我是主張要形似的,形似還是基本的。你寫現實題材的小說,不形似不行。不過古代有這個傳統,我們不能反對。可我們要理解,理解以後評論起來就不同。這在詩歌也是如此。杜甫的名句:「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有評論者說寫這棵柏樹太粗;有的又說太高,不符合真實。有高明的論者,就

2. 很多古典小說的傳播,主要依靠廣大評書藝人的講書,為什麼誰評書是「歷史文化的傾訴者」

評書,一個在現在不常被人提及的一項藝術種類,即使提起也是將它與相聲小品混為一談,但它卻在華夏歷史上長期有煥發著生命力。

《聊齋志異》、《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古代名著,很多精華也是在作者通過「評書」的方式吸取提煉而完成的作品。

雖然科技日新月異,人們對於「評書」的需求看似逐漸減小,但其實恰恰相反,人們無時無刻不在聽著看著「評書」。

3. 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歷程

1、萌芽期

上古到先秦兩漢的古代神話傳說、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說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媧補天》《誇父逐日》。

2、成長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志人、志怪小說,其情節結構比較簡單、粗略。如干寶的《搜神記》和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3、成熟期

唐傳奇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的成熟。如《柳毅傳書》和《鶯鶯傳》。

4、發展期

宋代的話本,明代的擬話本的出現,推動了古代小說的發展,擬話本的題材更加廣泛,情節更加曲折,描寫更加細膩,如《灌園叟晚逢仙女》。

5、高峰期

明清章回體小說將古代小說逐漸推向了頂峰。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紅樓夢》等,《紅樓夢》則代表古代小說的頂峰。



(3)古代小說文化簡史叢書古代小說與方言擴展閱讀:

中國古典小說的代表作之四大名著

1、《紅樓夢》

作者曹雪芹,是中國小說中反映時代最深刻的作品,它表現出任何其他作品所不具備的空前絕後的思想深度和哲學追求。小說通過描寫賈府在政治上的衰落、道德上的腐敗、經濟上的崩潰、子弟的一代不如一代,預示著舊的制度必將走向沒落的趨勢。

2、《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是一部以神怪為主角的幻想喜劇,記述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三藏去西天取經,歷經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皆成正果。

3、《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是一部經過宋元兩代數百年的醞釀、積累而最終完成的長篇歷史小說。它集合了水泊梁山英雄好漢生生死死的悲壯故事,凝聚了無數中國人的理想、感情和才思。

4、《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4. 和中國古代文化有關的書籍都有什麼

《列子》:相傳為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所作。書中還保存了一些先秦時代優秀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想像豐富,清新活潑。
《史記》:西漢司馬遷著,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它記載了黃帝到漢武帝時長達三千年的歷史,其人物傳記開我國史傳文學的先河。《史記》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豐碑,給後人以無盡的啟示和深遠的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四書」、「五經」:「四書」即《論語》、《大學》、《中庸》、《孟子》;「五經」為《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再加上《論語》、《孝經》為「七經」。
《楚辭》: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由於詩歌的形式是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風土物產和方言詞彙,所以叫「楚辭」。《楚辭》主要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是西漢末年劉向搜集輯錄而成。後人又稱楚辭為「騷體」。《楚辭》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不僅開啟了後來的賦體,而且影響歷代散文創作。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
《諸子集成》:原國學整理社輯,本書輯錄先秦到南北朝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家等各學派代表作品二十八種。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二十一卷,傳為左丘明所著。全書按不同國家記載史事。《國語》和《左傳》明顯的區別是:《國語》分別不同國家,以記言見勝;《左傳》則按年代編號,長於記事。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先秦雜家的代表著作,由戰國末秦相呂布韋集合門客編成,全書共二十六卷。此書是一部理論散文最早的總集。
《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通稱為《詩》或《詩三百》,到了漢代,儒家奉它為「經」,才稱《詩經》,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詩經》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優良傳統的源頭,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對我國文學,尤其是詩歌的發展有著深廣的影響。詩歌的形成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並普遍運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
《古詩十九首》:無名氏作,它繼承了樂府民歌中抒情詩的技巧,又吸收了《詩經》、《楚辭》的營養,用自然、樸素的語言表達深摯的感情,它代表了漢代五言詩的藝術高峰。
《玉台新詠》:詩集名,南朝陳徐陵編,共十卷,書成於梁代,是《詩經》、《楚辭》之後一部很有影響的古詩集。它收錄的大多是漢樂府詩。有代表性的詩作有《孔雀東南飛》等。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左傳》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不僅在歷史著作的撰寫方面作出了光輝的榜樣,還為散文的敘事,議論和小說、戲劇的題材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晏子春秋》:記載齊國晏嬰言行軼事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文章有較濃厚的文學色彩。
《樂府詩集》:詩集名,宋郭茂倩編,輯錄了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辭。有民歌作文人創作,也有仿作。
《三國志》:西晉陳壽著。是一部紀傳體分國史。分《魏志》《蜀志》《吳志》共三十八卷。
《春秋三傳》:指《春秋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
《漢書》,東漢班固撰,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全書共一百篇,體制承襲《史記》,但又有變,分為「八表」、「十志」、「十二本紀」、「七十列傳」,它記述了自漢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二百二十九年的歷史。其成就亦很高,對後來的斷代史產生了很大影響。
《山海經》:我國地理名著。內容多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其中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如「黃帝戰尤」、「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
《戰國策》:為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三十三編。主要記載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的歷史史實,著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此書在語言運用上很成功,雄辨的論說,鋪張的敘事,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構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它標志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對後世散文和辭賦創作影響很大。
《世說新語》:小說集,南朝宋臨川劉義慶撰。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原名《世說》。它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說戲劇的典故和題材。

5. 中國古代小說的代表及作者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里程及其規律

第一部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歷程;第二部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在發展過程中的規律。第一部分是從縱的方面論述,第二部分是從橫的方面論述,全文縱橫交織,互相補充,完整地闡述了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及其規律。

第一部分講發展過程,作者是按幾個階段來寫的。1.起源:神話傳說。2.發展:魏晉南北朝志怪志人。上述兩個階段中,小說同歷史歸於一類。3.成熟:唐代傳奇。脫離歷史而成為獨立的文學創作。4.繼續發展:宋元話本小說、演義小說。5.頂峰:明清文人獨立創作,寫平凡的人和事。

作者闡述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抓住了兩個關鍵。第一個是文學與歷史的關系。蕭統的文學定義說,「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就是指出文學作品必須有想像虛構,還要講求文采。神話傳說、志人志怪,都是靠實地訪問,從民間搜集而記錄下來的,所以同歷史歸於一類。唐代傳奇,有想像虛構並講求文采,因此就離開歷史而發展成為文學創作了。第二個關鍵是文人加工民間傳說與文人獨立創作的關系。宋元話本小說、演義小說,都是文人採用民間傳說而進行再創作的,寫的都是非凡的人物,不尋常的英雄;明清小說,發展成為文人的獨立創作,寫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抓住上述兩個關鍵,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進程就容易理清了。

第二部分講發展規律,作者列舉了四條。這四條與第一部分的內容密切相關。例如第一條,「中國的小說是來自民間的,是人民群眾思想、願望以及生活實際的反映。中國小說的每次發展、進步都是由優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間學習,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這在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幾個階段都可以得到證明。又如第二條,「史傳文學對中國古典小說的影響」。這從中國古代小說的幾個發展階段中,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作者在課文中只談了「對人的看法和描寫」一點,在另外的文章中還談了幾點(參照「有關資料」)。

二、學習重點說明

1.融會貫通,理解課文

課文論述的內容極為豐富,從時間說,從遠古到清末;從范圍說,小說發展的規律,頭緒紛繁。因此,必須下功夫貫通起來理解,才能正確把握課文的內容。

首先,把第一部分講發展歷程的內容按時間順序串連起來理解。在這中間,可以把發展歷程分為五個階段、兩個關鍵。理解了這些,就理解了第一部分內容。其次,把第二部分講發展規律的內容與第一部分的內容結合起來理解。例如第二條規律,因為古代小說脫胎於史傳文學,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對史傳文學的傳統有所繼承,這首先表現在對人的看法和描寫上。反之,理解了第二部分內容,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第一部分。例如,理解古代小說脫胎於史傳文學,那麼也就不難理解小說發展過程中話本小說、演義小說的出現不是偶然的了。

2.舉一反三,用實例說明規律

在課文中,作者已經舉了不少實例來說明規律。因此,學生從課文中不難得到啟發,模仿著用自己熟悉的例子去進一步說明課文闡述的規律。例如,作者已經用《三國演義》《水滸傳》說明第三條規律,但失之於簡單,不妨要求學生把說明具體化。甚至有些學生熟悉的但作者沒有涉及的例子,也不妨要求學生去說明課文中提到的某些規律。這是學習課文的延伸,也有助於進一步深入地理解課文。

●解題指導

一、根據課文內容,填寫下表。

本題旨在引導學生融會貫通,把握課文基本內容。

朝代
發展階段
體裁特點
規律

魏晉南北朝以前
起源
神話傳說
1.中國的古代小說是來自民間的,古代小說的每次發展都是由文人作家參與、加工民間創作而取得的。2.史傳文學對中國古代小說很有影響。3.古代小說創作立足於現實。4.由於受封建文化的壓迫摧殘,古代小說的發展極為艱難。

魏晉南北朝
發展
志怪志人


成熟
唐傳奇

宋元
繼續發展
話本

明清
頂峰
①演義小說
②文人獨立創作,關注平凡人生的現實主義小說

二、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並說明它們在闡明課文觀點上的作用。

1.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

2.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

3.明鏡照物,妍媸畢露。

4.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時紀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本題中所列引文,都是文言,需要學生切實弄懂,知道它們的含義;還要求學生了解它們在說明文章觀點上的作用。

1.意思是,文學作品所描寫的對象具有積極意義,其內容的表達、形式的安排,都經過作者深沉的構思、想像,其辭藻、音律、用典等藝術形式都比較講究。事,指作品描寫的對象。沉思,深沉的構思。義,指思想內容。翰藻,指作品的辭采。課文引用蕭統的這兩句話,是為了說明蕭統對文學與歷史等學術著作的區別已經有所認識,到唐代,我國的古代小說終於脫離歷史而發展成為文學創作。

2.意思是,愛它而要知道它有缺點,恨它而要曉得它有長處。缺點、長處必須都寫下來,這才是真實的記錄。課文引用《史通》的這些話,是為了說明我國古代小說對史傳文學傳統的繼承,首先表現在能夠辯證地認識人和描寫人。

3.意思是,明亮的鏡子照物體,物體的美麗和醜陋全都清晰地顯露出來。妍,美麗;媸,醜陋。課文引用這兩句話,是為了說明《水滸傳》寫人藝術的高明。

4.意思是,雖然我的書名為志怪,也不專寫鬼神,卻時時寫人間的變異,也略微蘊含著鑒戒。課文引用吳承恩的話,是為了說明《西遊記》是立足於現實的。

三、作者以《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為例說明第三條規律,其中以《三國演義》《水滸傳》為例的說明較簡略,試把這兩例中的一例的說明具體化。

以《水滸傳》為例。作者寫北宋宋江農民起義,是立足於現實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元末爆發了農民大起義,群眾性的反抗運動風起雲涌。它們規模宏大,波及的范圍廣泛,其間又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產生,因此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傳說施耐庵同元末的農民起義運動有一定的聯系,甚至親自參加了起義的隊伍。可見,《水滸傳》描寫的農民起義,正是立足於現實的基礎上的。

四、試把讀過的《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范進中舉》等課文聯系起來理解,想想它們體現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規律,並寫成一二百字的短文。

它們體現了課文提出的四條規律。寫一二百字的短文,可以重點談其中的一條。

●教學建議

一、指導學生以舊知求新知,舊知、新知融會貫通,理解課文。高三學生,應該讀過一些中國古代小說,也讀過不少史傳散文,例如中國古代四大著名長篇小說、話本小說,志人志怪小說、神話傳說等,又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中的一些散文等。要調動學生的這些積累去理解課文,這樣就容易得多。

二、理解我國古代小說與史學的關系,是把握課文內容的關鍵。第一部分講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過程,小說脫離史學而獨立,這是關鍵性的進步;第二部分講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規律,小說繼承史傳文學的優秀傳統,這是關鍵性的規律。因此,指導學生把握課文,要抓住關鍵不放鬆。

三、這篇課文有一定難度,不要求學生全部讀懂,能懂多少就算多少。這篇課文的教學只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使學生知道怎樣融會貫通地去閱讀有一定難度的文章。

四、發揮學生主體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可以把「有關資料」中某些東西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結合資料去閱讀課文。

●有關資料

一、關於「文學」的含義(胡經之)

對於文學是語言藝術這種認識,中外都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才逐漸明確。

在中國,「文學」的含義曾有幾度變化。在先秦時代,「文學」是「文章」(「文」)和「博學」(「學」)的總稱,「文學」包括了整個文化,先秦諸子的哲學、道德、政論文章,都被說成是「文學」。到了秦漢時代,「文學」還是總括「儒學」和「文章」,但二者漸趨獨立,「文學之士」逐漸分離為二:一類歸「文苑」,一類屬「儒林」。像司馬相如這類從事辭章詩賦創作的文人,和那些專門研究儒學經術的學者分開來了。發展到魏晉時代,「文學」和經學、玄學、史學都分立發展。到了齊梁時代,更進而把「文學」細分為「儒」和「學」,把「文章」細分為「文」與「筆」。史傳、奏議這一類文章歸入「筆」,屈原、宋玉、枚乘、司馬相如等人辭章詩賦一類算作「文」(梁元帝蕭繹的《金樓子·立言篇》對此有所闡明)。「文」「筆」的劃分,表明了齊梁時代對於文學的了解逐漸深入。對於「文」和「筆」的解說,前人眾說紛紜,清代學者常把有韻的稱「文」,無韻的稱「筆」。其實,「文」與「筆」的原則,不只在有韻無韻,也不只在言辭的美,還在於有無情采。齊梁時代就有人把「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的「文」和一般的文章區分開,「文」不僅要有特殊的言辭,而且要有特殊的情采,即所謂「流連哀思」,「情靈搖盪」。這種對「文」的看法,接近今天所說的藝術的文學或美的文學的意思了。「文」和「筆」的區分,把藝術的文學或美的文學同其他文學(其實是文章)從內容和形式上區別開來了。可惜,齊梁時人常常只把詩賦一類視作「文」,而小說一類卻排除在外。在創作實踐中,齊梁文學的情采,也只局限在貴族上流社會的狹小天地,偏向於追求「翰藻」的華美,形式主義弊禍嚴重。到了隋唐時代,為了反對形式主義,出現了古文運動,取消了「文」「筆」之分,甚至以「筆」為「文」,「文學」變成了「明道」之器,不區別藝術的文學和道德文章了。發展到宋代,「文學」乾脆成為「載道」之具,道學代替了「文學」。幸而,自先秦以來,歷代對於「詩」的看法一直較接近於藝術的文學或美的文學這種意思。自唐代開始,「詩」和「文」的區分更加明顯,語言藝術的特點在唐詩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戲曲、小說和一些散文中也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但長期以來,封建文人把戲曲、小說之類看作雕蟲小技,不能列入「文學」殿堂,那些並無語言藝術特點的文章卻被尊為「文學」正宗。只是到了現代,人們終於把這些具有語言藝術特點的詩歌、小說、劇本和散文稱之為文學,而把那些並無語言藝術特點的文章列在文學之外。於是,文學是語言藝術的含義就確定下來了。

在國外,「文學」含義的變化,也經歷了類似的途徑。古希臘時代,史詩、悲劇早已很發達,但「文學」並不專指這類東西,而是總括一切文化。西方用拉丁文littera一語來表示一切書寫的東西,小至一個字母,大到整個文化,包括具有語言藝術特點的東西,全包羅在內。中世紀神學統治一切,包羅萬象,文學被淹沒在神學之中。文藝復興以後,特別是啟蒙運動以來,科學的發展,學術的細分,使得政治學、經濟學、倫理學、史學、美學等等都獨立出來,成為專門科學。剩下那些不能歸入科學之列的詩歌、劇本、小說等等,獨立出來,稱之為文學。

《美利堅網路全書》(1963年版)里說道,文學「詞源上的意思是一切書面的或印刷的東西」。直到現在,「還流行著關於文學的兩種對立的觀念。一種觀念認為,一切說得好的東西都是文學,認為文學風格標志文學和非文學的區別」;「另一種看法認為,文學的核心和基本的特點是在於它是想像的表述形式,一切文學都是虛構的」。日本《萬有網路大事典》(1973年版),也把文學分為廣、狹二義:「廣義的文學是一切用文字書寫的東西。」「就狹義來說……亦即與文藝同義。」這說明今人對於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的本質和特徵,認識越來越精確,越來越深刻。

(節選自《文藝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二、中國古代小說的性質和范圍(石昌渝)

討論中國小說文體,首先碰到的是小說的性質和范圍的問題。小說是敘事性散文(清代駢文小說《燕山外史》是極個別的例外),與敘事詩的區別是清楚的,比如陳鴻的《長恨歌傳》是小說,白居易的《長恨歌》是詩,一個是散文,一個是韻文,雖然同是敘事,但文體的區別一目瞭然。比較不容易區別的是小說與史傳。

小說與史傳都是敘事散文,都同樣有人物有情節有主題,都同樣有作者概述和場景描寫,它們的區別何在?司馬遷的《史記》,抽出一個片斷來,例如《鴻門宴》,那場景描寫有行動有對話有細節,性格栩栩如生,可以說與小說沒有分別。但是,盡管它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它卻是史傳而不是小說。根據就在它是據實而寫。古代小說,特別是歷史演義小說,其人物和情節也許是有一些歷史依據的,但作者不過是借它們來抒發自己的胸臆,創作中不免要對原來的事實加以選擇,加以強調,加以重組,加以虛構補充,總體上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本質是虛幻的,因此它是小說而不是史傳。明代謝肇說:「凡為小說及雜劇戲文,須是虛實相半,方為游戲三昧之筆。亦要情景造極而止,不必問其有無也。」(《五雜俎》卷十五)清初丁耀亢則進一步指出小說的價值與史傳的價值不同,「小說始於唐宋,廣於元,其體不一。田夫野老能與經史並傳者,大抵皆情之所留也」(《續金瓶梅集序》)。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是「史貴於文」,小說因其虛妄無稽而長期遭到輕賤,謝肇和丁耀亢理直氣壯地宣稱小說就是虛妄無稽,闡明小說的價值不系於「實」,而系於「情」,從而明辨了小說的文學品格。史傳說真話,小說講假話,真和假,這就是史傳和小說的區別所在。

不過,一進入作品實際,問題又不那麼簡單了。白話小說與史傳的區別很明顯,問題在文言小說系統。縱向來看,唐代以前比較好辦,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小說。古代史志和書目文獻指稱的那個時期的「小說」是別有所指的,並非文學意義的小說。東漢桓譚和班固在處理古代文獻的時候,把那些實錄性質的叢殘小語統稱為「小說」,一部分托古人近於子部而又淺薄者歸在子部,一部分記古事近於史部而又悠謬者歸在史部。這類作品一是實錄,盡管實際上是真偽雜存,但作者是據見聞而錄,不事虛誇和鋪飾,因此,二是文字簡略,篇幅短小,所謂尺寸短書。對這類作品,桓譚和班固是食之不甘,而棄之可惜,故列「小說家」類存之,可備治身理家參考,或可廣見聞資考證。魏晉南北朝的志人小說和志怪小說的興盛自有它的社會文化原因,但在文體上是承襲「小說家」,並且成為唐前「古小說」的主要部分。以實錄和短小為特徵的「古小說」充其量只是中國小說的史前形態。進入唐代,問題就比較復雜了。唐代傳奇不避諱虛構,馳騁想像進行鋪敘描寫,實錄的原則放棄了,短小的格局打破了,它標志小說文體的誕生。傳奇小說的存在,使得「古小說」發生了分化。一支緊跟著史傳走,這就是野史筆記。野史筆記重在摭拾史料,其中既有敘事文,也有說明文和論說文,內容正如明代胡應麟所歸納的有志怪、傳奇、雜錄、叢談、辨訂、箴規六類,以後四類為主體的即是野史筆記;另一支在史傳和傳奇小說之間搖擺,它標榜實錄,篇幅也短小,但比較偏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因而文學色彩比較濃厚,這就是筆記小說。虛與實孰多孰少,對它很難作計量性判斷。歷史學寬容一點,可以把它納入自己的范疇,而小說擴大一點,也應該確認筆記小說為小說家族的一員。

再進一步面對一個作品集子,確認是不是小說就要具體分析了。野史筆記的一個集子中也含有傳奇和志怪性質的作品,如唐代《酉陽雜俎》就有好的志怪作品,宋代《癸辛雜識》就有一些記錄軼事異聞的作品,元末明初的《輟耕錄》中有些篇什則成為後世小說的題材來源,甚至一些文人的文集中也會偶然雜有一些精彩的小說,如《東田文集》中的《中山狼傳》,《九集》中的《負情儂傳》《珠衫》《劉東山》等;相反,筆記小說集中也會夾雜一些雜錄性質的文字,例如用傳奇小說方法寫成的筆記小說集《聊齋志異》也有一些非敘事性的篇章。出現這種情況,與古代人的「小說」觀念有關。盡管明代中期以後通俗文學家們為小說正名,為小說的地位和發展大聲疾呼,但是占統治地位的文化傳統觀念是根深蒂固的,清代乾隆年間編撰的《四庫全書總目》對「小說」的看法與桓譚、班固的看法基本保持不變,就是一個明證。兩種「小說」概念的並存,是造成小說與史傳有一部分交叉的重要原因。

(節選自《中國古代文體叢書·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三、中國古代小說理論(吳組緗)

我國古代小說理論里頭有很多好的經驗,有些我們就沒有很好地繼承下來。唐代有個劉知幾,是個史學家,他把史傳文學的經驗總結出來,寫了一部書叫《史通》。他很講究「識」。先秦早就講究「器識」,所謂「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器識,就是心胸開闊,目光遠大。司馬遷為什麼能寫出一部《史記》來呢?他認為,必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萬卷書不行,還要行萬里路。這樣他的見識就多了,心胸就開闊了。中國小說理論的頭一條,要想寫好小說,首先要心胸開闊,眼界寬廣,首先要在「器識」上下功夫。而不能心胸狹窄,眼光如豆,只見個人的眼前的那麼一點東西,要能高瞻遠矚地看問題。

第二條,你要寫好一篇小說,必須要有「孤憤」。李贄說《史記》為什麼寫得好?因為太史公有「孤憤」;《左傳》為什麼寫得好?因為左丘明有「孤憤」。《水滸傳》為什麼寫得好?施耐庵有「孤憤」。後來許多評論《聊齋志異》《紅樓夢》的,也都說蒲松齡、曹雪芹有「孤憤」。「孤憤」是什麼?拿現在的話說,就是有個人的真實感情,個人所獨有的激情。就是你對這個題材、這個主題有極大的熱情,你自己被這個題材、這個主題所感動,使你欲罷不能,非要把它寫出來不可。不是為了有名氣,更不是為了稿費。古代寫小說是倒霉的事,哪來的名利!如果你對你要寫的沒有深刻的感受,沒有極大的熱情,沒有被它深深地感動了,就沒有必要來寫它,而且也寫不好。

第三條,中國小說很講究「真實」。現在,我們的有些評論對於這個寫真實還是起反感。一寫真實就是自然主義了,就是暴露我們社會的黑暗面了,要作反動宣傳了。其實,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打了一次嗝兒,你就不吃飯了?當然,你以寫真實為借口,寫壞小說,我們要批評;但不能因為這個緣故,就反對寫真實。怎麼能反對寫真實呢?「真、美、善」三個東西我們都要。可這三個東西並不是平列的,真美善以真為基本。沒有真,你那個美是假美,你那個善是偽善。假美、假善有什麼價值?所以要大膽地寫真實。至於你寫得好不好,那是你的思想觀點、思想感情問題。真是文學藝術的生命,也是小說的生命。沒有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我們要使文藝成為人民的工具,很好地為人民服務,首先要尊重它的性能。真實是它的性能,把真實丟掉了,就不能很好地為人民服務,就變成不頂用的東西。過去我們常常把文藝這個性能抹煞了,忽略了。

要講寫真實,很要緊的一條,就是必須深入生活。沒有生活你就胡編亂造,坐在屋子裡想入非非,盡是想當然,那是不行的。《史通》上總結史傳文學一條經驗,拿現成的話說,就是「反映論」。馬克思講過一句話,原話我記不清了,意思是說,我們讀一篇小說,一篇文學作品,要區分哪些是作者主觀世界的東西,哪些是客觀世界的東西。就是說,作品是反映,它是通過作家的主觀來反映客觀,反映客觀的社會生活、時代氣息、歷史面貌。《史通》總結我國的史傳文學,如「明鏡照物,妍媸畢露」,就像明鏡照物一樣,漂亮的(妍)、難看的(媸)都照出來;像「虛空傳響,清濁必聞」,就同空氣傳播聲音一樣,好聽的(清)、難聽的(濁)都傳過來。這就是真實,真實地反映客觀事物,反映客觀的社會生活、時代面貌和歷史面貌。這並不是客觀主義,史傳文學是要「寓褒貶」「別善惡」的,就是將善惡褒貶包含在里頭,不是直接說出來的。這就是所謂「春秋筆法」。春秋筆法也叫「皮里陽秋」。是非、善惡不直接說,通過情節場面,通過人物的對話言論,讓讀者自己去分辨評判。中國詩歌理論中有句話叫作「不落言筌」。言筌就是解釋說明。《史通》標舉一個「晦」字,以與「顯」相對。「顯」是淺露,也就是直截說明;「晦」就是具體敘寫,反對直說。中國文學有這個傳統的信條,就是不允許解釋說明,要通過情節場面,通過形象來表現褒貶。所以「明鏡照物」並不是客觀主義,而是含有褒貶,暗藏著褒與貶。這也是魯迅極力信奉的。有些人不了解此意,作了相反的評價,應該考慮!

由此,《史通》還總結了一條,就是「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是為實錄」。就是說,愛它而曉得它有缺點,憎它而曉得它有所長。正如我們所理解的: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對立的矛盾的統一體,不可能有純粹的東西。好人身上有缺點,壞人身上有長處。這完全符合辯證法。但這不是說沒有善惡、是非之分。所愛、所憎,分得清清楚楚;在此前提下,再看次要的方面。比如吳承恩寫《西遊記》,創造了個豬八戒,它是個小農生產者。他眼光如豆,心胸也不開闊,而且動搖得很厲害,一遇困難就要散夥,回高老莊去。遇到妖魔鬼怪,孫悟空去打,他卻躲起來睡大覺;回來一看,孫悟空快打贏了,他怕功勞全是別人的了,趕快跑過去打幾耙子。他還愛挑撥離間,幾次在唐僧面前說孫悟空的壞話,把孫悟空趕走。總之,這個人的缺點是很多很嚴重的。但我們並不覺得這個人特別可恨,我們小孩看到他就笑,並沒有把他當成敵人來看。為什麼?因為作者還寫了豬八戒的許多更為主要的長處。比如勞而又苦的事情都是豬八戒乾的,長途挑經擔,孫悟空是不幹的;過那個稀柿洞,硬是豬八戒拿嘴巴拱出一條路來;妖魔鬼怪把他抓起來,他罵到底,從來不投降的。還有,他鬧情緒是常事,可始終沒有脫離取經隊伍,取經隊伍少不了這么一個人。這就是說,作者在創作豬八戒的時候,是「愛而知其丑」的,而且把他的丑大膽放手地寫得很充分。《水滸傳》寫林沖,寫武松,寫魯智深、李逵,都是採取這種態度。「憎而知其善」,也是如此。《三國演義》寫曹操,作者是恨他的,把他當作反面人物來寫。可曹操有雄才大略,最後勝利的還是他。他有很多優點,善於用人,善於識才。抓住一點好處就寫出來,決不掩藏、抹煞。可這些好處,這些雄才大略,就使他成為一個大壞蛋,不是普通的壞蛋。司馬遷寫劉邦,寫項羽,也持這樣的看法。這就是要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觀察體驗,寫出真實的人來,寫出有血有肉的人來。《紅樓夢》更是這樣。林黛玉是作者同情的,可是寫了她很多缺點;薛寶釵是作者不喜歡的,但也並不抹煞她種種的長處。正因為這樣,《紅樓夢》里寫了許許多多的人物,一個個都是活生生的,使我們感動。「愛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惡必書」,這一條經驗我們就沒有很好地繼承下來。 我們為什麼不能把人物寫得真實起來呢?生活中有多少使人感動的新人新事,叫我們一寫,往往就顯得不真實了。

中國小說還講究神似。只寫得形貌真實還不行,還要神似。蘇東坡就講:「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是說繪畫只講究外形相似,這個見解同小孩子的見解一樣,太淺薄了,太幼稚了,因此一定還要神似。魯迅先生也講,畫頭發,畫得怎麼細,也不可貴。要緊的是畫神,畫眼睛,把眼睛的神態畫出來。我國古代的小說,都講究形似和神似,更講究神似。《水滸傳》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宋江、李逵、魯智深、武松、林沖等,都寫得神似。《紅樓夢》更講究神似,而且寫人與人的關系,也寫得神似。比如說,黃鶯兒,你仔細看看,她必然是薛寶釵的丫環;紫鵑,一看就是林黛玉的丫環;還有,侍書是探春的丫環,入畫是惜春的丫環,一看就有這種特點。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寫得入神了。托爾斯泰的小說《戰爭與和平》,寫了五家貴族。每家的人一個個性格不同。可總起來每家各有一個共同的家風,一看就是這家的。我們現在的小說,能寫到這樣子的,還不多。

6. 古代文學常識

一、文化常識

1、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2、三國:魏、蜀、吳。

3、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西遊記》。

4、四大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白蛇傳》。

5、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馬克吐溫、歐亨利。

6、蘇軾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7、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創作了我國古典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紅樓夢》(又稱《石頭記》),它問世後就廣為流傳,深受人們喜愛,還出現了專門研究該書的一門學問紅學,紅學現已成為世界文學研究中的重要課題。

9、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陳毅被稱為元帥詩人;

臧克家因詩作多為農村題材,有泥土詩人之稱;

田間被聞一多譽為時代的鼓手(擂鼓詩人)。

10、歲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13、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4、四庫全書:經、史、子、集。

15、《詩經》六義指:風、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手法)。

16、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17、桂冠、鰲頭、榜首、問鼎、奪魁:第一。

18、三綱五常:三綱: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19、四書五經是儒家的主要經典:四書即《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五經指《詩》《書》《禮》《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21、五金:金、銀、銅、鐵、錫。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說永字具有:點、橫、豎、撇、捺、折、鉤、提八種筆畫。

25、古代的學校有庠、序、太學等名稱,明清時最高學府為國子監。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

27、古代科舉考試(從隋代至明清):

①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②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員。

③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④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

二、中國文學之最

1、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

2、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4、最早的也是最傑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5、古代最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6、古代最傑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8、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

12、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13、古代最早寫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14、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15、古代最傑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17、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18、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19、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20、古代最傑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21、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

22、現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23、現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三、常見借代詞語

1、桑梓:家鄉

2、桃李:學生

3、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學

6、烽煙:戰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傴僂,黃發:老人

16、桑麻:農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四、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並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並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稱為孔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兩人並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聖,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聊齋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fǔ)

15、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韓非子;

道家:莊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趙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台、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生。

五、詩句與人

1、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

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

3、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

4、已知天下三分鼎,猶竭人謀就出師。諸葛亮

5、剛正不阿,留得正氣沖霄漢;幽愁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司馬遷

6、酌酒花間磨針石上,倚劍天外掛弓扶桑。李白

7、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李白

8、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歐陽修

9、鐵板銅琶繼東坡高唱大江東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隨鴻雁南飛。辛棄疾

10、世上蒼痍,詩中聖哲;人間疾苦,筆底波瀾。杜甫

11、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12、深思高舉潔白清忠,汩羅江上萬古悲風。屈原

13、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在心頭。范仲淹

14、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魯迅

15、列寧贊高爾基:無產階級藝術的最傑出的代表。

16、芭蕾舞的化身:烏蘭諾娃。

17、關漢卿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六、一句話評書

①《三國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紅樓夢》: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曹雪芹語)

③《夢溪筆談》:中國科技史上的坐標。(英李約瑟)

④龍爭虎鬥:《三國演義》

⑤帝王的鏡子:《資治通鑒》

⑥雋永的說辭:《戰國策》

⑦不朽的戰爭藝術:《孫子兵法》

⑧舊時代的葬歌:《駱駝祥子》

七、人的稱謂

(一)稱字:幼時命名由父親長輩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鴻字雁冰,魯迅字豫才。

(二)稱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年齡不限,如李白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清照號易安居士。

(三)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如范仲淹稱文正,歐陽修稱文忠。

(四)稱籍貫: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稱孟襄陽,柳宗元又稱柳河東。

(五)稱官名:以人的官名來命名,如杜甫稱杜工部。

(六)稱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來命名。如岑參:岑嘉州柳宗元稱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對貴族功臣的封賜爵號(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謙稱

1、自稱: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稱: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稱:下官、末官、小吏

4、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不才、不肖

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謙詞:

尊長者自稱:在上;

晚輩自稱:在下;

老人自稱:老朽、老夫;

女子自謙:妾。

九、敬稱

1、對帝王:萬歲、聖上、天子、聖駕、陛下、大王

2、對將軍:麾下

3、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用令、尊、賢

令: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兄(對方哥哥)令郎(對方兒子)令愛(對方女兒)

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和物。

尊上(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對方父親)

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的親戚)尊命(對方的吩咐)尊意(對方的意思)

賢:稱平輩或晚輩。

賢家(指對方)賢郎(對方兒子)賢弟(對方弟弟)

仁: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

4、稱年老的人為丈,丈人。唐以後稱岳父為丈人,又稱泰山。妻母為丈母,又稱泰水。

5、稱謂前加先表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

稱死去的父親:先考、先父。

稱死去的母親: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賢。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對臣敬稱:卿、愛卿。

7、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的人用聖表敬稱,孔子為聖人,孟子為亞聖杜甫為詩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

十、特殊稱謂

1、百姓的稱謂:布衣、黎民、庶民、蒼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關系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4、年齡的稱謂:

垂髫:三四歲八九歲。

總角:八九歲十三四歲。

豆蔻:十三四歲十五六歲(比喻人還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稱為豆蔻年華。)

弱冠:20歲。

而立:30歲。

不惑:40歲。

知天命:50歲。

花甲:60歲。

古稀:70歲。

耄耋:80歲、90歲。

期頤:100歲。

十一、古代官職任免升降

1、遷:調職、調動,一般指陞官;左遷則為降職調動。

2、謫:降職並遠調。

3、拜:授給官職。

4、授:授予官職。

5、擢:選拔,提拔。

6、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

7、罷:罷免、停職。

8、免:免除官職。

9、黜:廢黜,貶退,也用於剝奪王位或太子的繼承權。

十二、地理部分

1、陰:山北水南陽:山南水北。

2、左:東為左右:西為右。

3、河:黃河。江:長江。

4、五嶽:泰山(東)、衡山(南)、華山(西)、恆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華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東、南、西、北六個方位。

7、八荒: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方向。

8、中國的古稱:九州、神州、赤縣、華夏、九土、中華、華夏。

9、重要城鎮名,古今對照。

蘇州:姑蘇;

成都:錦官城;

南京:金陵、建業、建康、丹陽、江寧、白下、石頭城;

揚州:維揚、揚城、淮上、江都、廣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開封:大梁、汴梁、東京;

鎮江:京口;

杭州:臨安、武林、錢塘。

10、我國部分城市別稱

昆明春城

蘇州中國的威尼斯

重慶山城、霧城

拉薩日光城

廣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長江上的三個火爐:重慶、武漢、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顆亮星,北極星,北方天空的標志。

2、閏年,以陰歷年除以4或100(年號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閏年。

3、二十四節氣:(見字典節氣歌)

4、傳統節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重陽,九月初九。

端午,五月初五,是為了紀念屈原。

中秋,八月十五。

5、紀年法

(1)公元紀年法。

(2)皇帝、年號紀年法,慶歷四年春。

(3)天乾地支紀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除12)4,5,6,7,8,9.,10,11,0,1,2,3

計算方法:用公歷年代除以10,余數為天干順序。

用公歷年代除以12,余數為地支順序。

例如:1919年,農歷年號,天干計算時,用1919年除以10,余數為1,對表1為辛;地支計算時,用1919年除以12,余數為3,對表3為亥,那麼1919年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發生在1919年。

6、紀月法(不常見,略)。

7、紀日法

初一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8、紀時法

日出5-7;食時7-9;隅中9-11;日中11-13;日昃13-15;晡時15-17;日入17-19;黃昏19-21;人定21-23;夜半23-1;雞鳴1-3;平旦3-5。

7. 中國文學史的古代小說都收錄在哪個書叢里。

《歧路燈》梗概:明嘉年間,河南開封貢生譚忠弼,為人端正謹慎,家教甚嚴。忠弼臨終留其子紹聞八字:用心讀書,親近為人。同輩子弟,有夏鼎、張繩祖、管貽安、盛希僑等人浮華浪盪。譚忠弼既故,處長來引誘,聞因無約束而從之。五人結拜兄弟,同吃共賭。紹聞漸染惡習。幾人開賭場,窩土娼,寵愛孌童,私鑄銀錢。紹聞陷於泥沼,入獄候審。家人傾家盪產,使得出獄,為償債,紹聞伐盡祖墳林木,備嘗辛酸,終迷途知返,立志悔過。年至不惑,潛心攻讀,後得授知縣。紹聞常以平生遭遇戒其子簣初,簣初隨父讀書,考場屢捷。後欽點翰林,重振家事。

《歧路燈》清代長篇白話小說,警世稀品。清代李海觀作。一百零八回。李海觀出生於今天的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宋寨村。該書敘述書香門第子弟譚紹聞墮落敗家,又浪子回頭重振家業的故事。對封建社會的吏治、教育和當時市井社會的世態人情、風習流俗有廣泛生動的描寫,但多封建說教。

(清.李綠園著 現藏於南京圖書館)人生在世,立於成敗兩端,而成敗之由,全在少年時候分路,資歷或敦厚或淺薄,氣質或安詳或輕飄,往來或正經孤黨等等,由此引出歧路一盞,照世間迷路人。

與《儒林外史》、《紅樓夢》大致同時問世於清乾隆年間,由豫人李綠園創作的

長篇小說《歧路燈》,洋洋70餘萬言,108回,在當時說部之林獨樹一幟。但是,此

書脫稿後,直至20世紀20年代,都以鈔本形式在河南鄉村流傳,知者寥寥,並未引起

讀者及學界的注意。本世紀20年代起,《歧路燈》始有印本出現,才開始了對之真正

意義上的學術研究。

本文擬對本世紀20年代以來80年間《歧路燈》研究作一回顧,供《歧路燈》愛好

者與研究者參考,並希望對《歧路燈》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有所幫助。

1

191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蔣瑞藻的《小說考證》,其卷八著錄《歧路燈》一則,

引《闕名筆記》雲:

吾鄉前輩李綠園先生所撰《歧路燈》120回,雖純從《紅樓夢》脫胎,然描寫人

情,千態畢露,亦絕世奇文也。惜其後代零落,同時親舊,又無輕財好義之人為之刊

行,遂使有益世道之大文章,僅留三五部抄本於窮鄉僻壤間,此亦一大憾事也。

這是本世紀見知的最早的有關《歧路燈》的記載。其所謂「純從《紅樓夢》脫胎

」,當然是沒有根據的,至於《歧路燈》之所以流傳不廣,其原因也不在於無人為之

刊行。但是,這段著錄文字至少說明,學者已對這部小說發生了興趣。30年代,孫楷

第的《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著錄《歧路燈》,孔另境《中國小說史料》亦轉錄了《小

說考證》的材料。

1924年,洛陽清義堂將《歧路燈》石印行世,共105回,前有楊懋生《序》及張

青蓮《跋》,對李綠園及其《歧路燈》作了介紹,並給予很高的評價。這是《歧路燈

》成書以來的第一個印本,在《歧路燈》流傳史上有很重要的意義。然而正如張青蓮

《跋》中所言:「冗務匆匆,未及校勘,僅依原本,未免以訛傳訛。」因此書中亥豕

魯魚,隨處可見,加之印數不多,流傳仍是不廣。1927年,北京朴社(景山書社)開

始排印出版馮友蘭、馮沅君兄妹的校點本,可惜只印行了第一冊26回,未見下文。朴

社排印本前冠有馮友蘭寫的一篇長序,對《歧路燈》的思想內容及藝術上的得失作了

全面的評價。馮友蘭《序》中說:「《歧路燈》的道學氣太重,的確是一個大毛病。

幸而李綠園在書中所寫的,大部分是在上述『此義』之反面……他那一管道學先生的

筆,頗有描寫事物的能力,其中並且含有許多刺。」馮友蘭對《歧路燈》所描寫的當

時社會生活的種種情況均作了比較公允客觀的評論,非常欣賞小說的語言(尤其是河

南方言)運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的成就。同年,馮友蘭還輯成《李綠園公詩鈔》;

朴社排印本前還有董作賓寫的《李綠園傳略》,對李綠園的生卒年及年譜作了初步考

證與整理。馮、董所作的兩篇文章,可以說是近八十年來最早的具有學術價值的李綠

園與《歧路燈》研究成果,具有開創性的貢獻。

由於印本的問世,給研究者提供了文本上的便利,於是,學界開始有研究論文發

表,但是,有價值的專論不多。其中,值得注意的有郭紹虞與朱自清的文章。郭紹虞

於1928年初在《文學周報》5卷25號上發表了一篇題為《介紹歧路燈》的論文,將《

歧路燈》與《紅樓夢》、《儒林外史》作比較,得出的結論是:「《歧路燈》亦正有

足以勝過《紅樓夢》與《儒林外史》者在。」郭紹虞稱贊「李綠園竟能於常談中述至

理,竟能於述至理中使人不覺得是常談。意清而語不陳,語不陳則意亦不覺得是清庸

了。這實是他的難能處,也即是他的成功處。這種成功,全由於他精銳的思路與雋爽

的筆性,足以駕馭這沉悶的題材」。朱自清於同年年底在《一般》第6卷第4號上發表

了一篇題為《歧路燈》的文章,認為《歧路燈》與《紅樓夢》是「中國舊來僅有的兩

部可以稱為真正『長篇』的小說」。朱自清的觀點與郭紹虞大致相同,尤其對《歧路

燈》在情節結構上取得的成就極為贊賞,指出:「全書滴水不漏,圓如轉環,無臃腫

和斷續的毛病」,「在結構上它是中國舊來唯一的真正長篇小說。」朱自清在文末說

:「若讓我估量本書的總價值,我以為只遜於《紅樓夢》一籌,與《儒林外史》是可

以並駕齊驅的。」此外,1928年4月23日《大公報·文學副刊》上發表了一篇佚名的

文章《評〈歧路燈〉》,對《歧路燈》的人物塑造、社會生活描寫及語言等,大加贊

揚,認為是「寫真實主義的上乘」作品。又有徐玉諾,不僅幫助馮友蘭搜集有關李綠

園與《歧路燈》的資料,還在1928年11月11日半月刊《明天》1卷4期發表《〈歧路燈

〉及李綠園先生遺事》,在1929年8月14日《明天》3卷8期發表《牆角消夏瑣記(其

一)》,在1929年10月16日《明天》2卷10期發表《牆角消夏瑣記(其二)》,對《

歧路燈》與李綠園作了考論,肯定《歧路燈》在無意中深刻攻擊八股文先生及孔孟之

道的同時,也指出因作者現實生活經驗不足而導致小說描寫時見空洞的弊端。

郭紹虞與朱自清等人均只讀了朴社排印本第一冊26回,未及讀到全書。他們的觀

點,自然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卻是代表了當時學界對《歧路燈》的一般看法,是本

世紀《歧路燈》研究早期的有影響的成果。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洛陽清義堂本印數

過少,朴社排印本未能完成;在此後的四五十年間,盡管有人對《歧路燈》持有很高

的評價,如李敏修於《中州文獻匯編·總序》中盛贊《歧路燈》「開近世平民文學之

先聲」,但學界很少有人對之作深入、全面的研究,《歧路燈》似乎再次面臨被「埋

沒」的尷尬境地。

2

直至本世紀60年代,河南學者欒星致力於《歧路燈》鈔本的尋訪工作,並搜集有

關李綠園與《歧路燈》的研究資料。欒星花十年的精力,於70年代完成了《歧路燈》

的校注工作,並輯成《歧路燈研究資料》一書。由於當時出版不易,一直到1980年,

才由中州書畫社(現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歧路燈》欒星校注本,1982年出版了

《歧路燈研究資料》。欒星以清乾隆末年鈔本《歧路燈》為原本,參稽他本(見知《

歧路燈》清代鈔本、民國過錄本及清義堂石印本、朴社排印本共11種),校定全書為

108回,並作注千餘條,於俚語、方言、稱謂、名物制度及古人、古籍、歷史事件、

三教九流行藏等,加以注釋,詳加考訂,頗為精審,予讀者以很大的便利。《歧路燈

研究資料》一書分《李綠園傳》、《李綠園詩文輯佚》、《歧路燈舊聞鈔》三部分,

後有《附錄:李綠園〈家訓諄言〉81條》。這部書提供了李綠園的家世生平、交遊、

著述以及有關《歧路燈》的研究等多方面的寶貴資料,搜羅較為完備,編排亦頗合理

,且詳注出處,為研究者所歡迎。

欒星校注本《歧路燈》出版後,立即在中國大陸及台灣、香港地區引起熱烈反響

,中國大陸的《光明日報》、《文匯報》,台灣的《聯合報》,香港的《文匯報》、

《大公報》、《新晚報》等報章,紛紛以《埋沒二百多年的古典白話小說〈歧路燈〉

出版》、《一部被埋沒二百多年的小說》、《再放光芒的〈歧路燈〉》、《被譽為〈

紅樓夢〉以外又一巨著》等標題加以報道,隨之,一些學者在各類報紙或學術刊物上

發表研究論文,對《歧路燈》展開熱烈討論。

3

1981年、1982年與1984年,在河南省鄭州、洛陽與開封先後召開了三次《歧路燈

》學術討論會,中州古籍出版社於1982年與1984年分別編輯出版了兩部《歧路燈》論

叢,收錄了提交前兩次學術討論會的部分論文和一些知名學者的文章。此外,散見於

各類刊物的論文亦為數不少。據不完全統計,自1928年至1983年底,在各類報刊上發

表的有關《歧路燈》的研究論文(含少量報道文章)有110篇左右。這些論文對李綠

園的生平思想、《歧路燈》的思想傾向和藝術成就如結構、人物、語言等方面,進行

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探討。亦有學者對小說中所表達的教育思想作專門研究,或對小說

所反映的清康熙、乾隆時期的開封城市經濟、有關戲曲的描寫及民俗等作詳細的考證

。由於李綠園及《歧路燈》本身思想及內容的復雜性和豐富性,學者們的研究涉及的

范圍亦較廣,並形成了不同的觀點。

這些不同的觀點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認為《歧路燈》無論在思想還是藝術上都

是一部平庸的作品,根本不能與《儒林外史》相提並論;二是認為《歧路燈》是優秀

的中國古代長篇小說,與《儒林外史》在伯仲之間;第三種觀點較為平和,認為《歧

路燈》不及《紅樓夢》、《儒林外史》這些一流佳作,應屬於二流作品,但還是較為

成功的,有其獨特的風貌。

持否定觀點的,可以藍翎的文章《「埋沒」說質疑》(見《歧路燈論叢(一)》

)為代表。藍文認為:李綠園的「創作思想的確是中國古代小說現實主義傳統精神的

大倒退,大大發展了開創人情小說的《金瓶梅》本來就有的說教因素的落後面,使『

人情小說』的發展岔向了歧路」,「《歧路燈》的確要宣傳儒家的正統思想,把這種

腐朽的思想看成人生指路的明燈」,「作為文學欣賞的對象,《歧路燈》就相當缺乏

藝術吸引力,能讓人愉快的讀下去」,「是一部思想平庸藝術平平的古代小說」,與

《醒世姻緣傳》一樣,「就二者思想的落後和藝術的平庸來看,『則伯仲之間,各有

短長,難分高下』。它們是同一創作思潮的產物,是『人情小說』發展過程中一股混

雜著更多的泥沙和腐物的濁流」。其評價之低,在當時的學者中,可能沒有第二人。

持肯定觀點的,則可以張國光的長篇論文《我國古代的〈教育詩〉與社會風俗畫》(

見《歧路燈論叢(一)》)為代表。此文在很大程度上是為批駁藍翎的《「埋沒」說

質疑》而作,副標題即為《〈歧路燈〉新論兼評〈「埋沒」說質疑〉》。張文對藍文

作了嚴厲的批駁,並提出了對《歧路燈》的肯定性評價。張文認為「《歧路燈》是一

部值得借鑒的教育小說」,「李綠園不僅是一位小說家,他首先是一位思想家、教育

家」,稱贊「《歧路燈》是我國古代社會的一幅風俗畫」,並且指出,《歧路燈》在

藝術結構、人物塑造、語言運用、人物描寫諸方面均取得出色的成就,認為「作者雖

然主要是運用現實主義手法刻劃人物,但有時也不排斥浪漫主義」。張文的結論是,

「《歧路燈》是一部有較高的思想水平與藝術成就的古代長篇白話小說」,「在反映

封建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暴露當時的魑魅魍魎的丑惡本質的深度方面超過了前者(《紅

樓夢》)」。張文建議,對這部「被埋沒了二百多年的優秀古典小說」,「做父母的

似可以一讀」,「青年人可以一讀」,「治文學史的人,更必需讀它」,「因為它確

可看作是新發掘出來的一部有價值的古代小說,即使不能與稍後的《紅樓夢》並駕齊

驅,但也足以使《儒林外史》相形見絀」。如此高的評價,在當時的學術界也是罕見

的。至於持中間態度的觀點,可以任訪秋、范寧等人的文章為代表。任訪秋在《漫談

〈歧路燈〉》(見《歧路燈論叢(一)》)一文中認為,「假若把《儒林外史》、《

紅樓夢》列為第一流,那麼《歧路燈》就不能不屬於第二流。因為不論是思想同藝術

,較之前兩書都是大有遜色的」,但對《歧路燈》的成就也作了肯定的評價,指出,

「《歧路燈》畢竟是一部長篇巨著,作者社會閱歷較深,而各方面的知識也比較豐富

……所以作者對清代中葉的朝章國政,科場慣例,社會風俗……書中凡涉及到的,無

不一絲不苟認真地給以詳細的論述與描繪,從而擴大了讀者的視野,豐富了人們的知

識,對於了解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精神面貌,是有著深刻的意義的。所以,在中國文

學史上是應該給它以一定的地位的」。范寧的《〈歧路燈〉讀後感》(見《歧路燈論

叢(二)》)也認為,「《歧路燈》整個思想主題是不高明的,人物塑造也不很成功

,但記錄了十八世紀中國封建社會中下層人物的思想狀況,涉及的生活面相當廣闊…

…讀者可以從其中看到封建社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人間地獄」。實際上,任文與範文

肯定的主要還是在《歧路燈》這部小說的認識價值上,並不同意將之看成為一流佳作



無論是肯定也好,還是否定也好,畢竟反映了學術界對《歧路燈》的關注與熱情

,對於李綠園與《歧路燈》研究來說,無疑是一個好的現象。但是,令人遺憾的是,

到了80年代後期,這種富於學術氣氛的熱鬧局面漸漸趨於平靜,直至今日,雖然中國

大陸學術界還不時有關於李綠園及其《歧路燈》的論文發表,杜貴晨在1992年出版了

著作《李綠園與歧路燈》(遼寧教育出版社),但終究沒有形成為一個有影響的學術

研究熱點。

4

與此同時,中國台灣與香港地區的學術界,對《歧路燈》也給予了一定程度的關

注。當欒星校注本出版後,似乎台灣與香港地區的熱情比大陸為高,所給予的評價也

幾乎是一致的贊揚與肯定。台灣出版界在80年代至少有四家出版社出版了《歧路燈》

,較之大陸為多。但學者發表的研究論文,則比較的冷靜與平和。如發表於1983年1

月13日台灣《中國時報》王孝廉的《歧路燈的再發現與再評價》一文認為:「這部被

埋沒了兩百多年的小說是一本相當可讀的小說,但充其量只能和另一本類似的小說《

蜃樓志》相等;將它與《紅樓夢》、《儒林外史》並列而為清代三大小說,是有些言

過其實的。」此外,台灣的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已有人將《歧路燈》作為研

究對象,撰寫學位論文。如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生陳翠芬、輔仁大學中文研

究所碩士生鄭在亮(韓國),在1986年與1988年先後以《歧路燈研究》作為學位論文

,獲取碩士學位。鄭在亮回韓國後,將學位論文陸續發表於本國的《中國小說研究會

報》等刊物,引起了韓國學者的興趣。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台灣師大書苑有限公

司出版了吳秀玉的《李綠園與其〈歧路燈〉研究》一書。吳秀玉熱心於此項工作,曾

五次抵豫,二度入黔,搜集資料,訪問學者,歷五年寒暑,寫成了這部30餘萬言的著

作。全書共分七章,對李綠園的家世、生平事跡、著述及《歧路燈》的流傳、寫作背

景、思想內容、創作藝術等各方面,作了全面而詳盡的考察和探討,資料之翔實,可

以說超過了以往任何《歧路燈》研究著作。這是在中國出版的第一部研究《歧路燈》

的專著,但在中國大陸似乎尚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縱觀80年來《歧路燈》的研究,可以發現,中國學術界,在總體上對《歧路燈》

的評價不高,主要是認為其思想陳腐,道學氣濃厚,專於說教,不具備反封建主義的

光輝,但對其在反映生活面之廣以及描寫方面如人物塑造、語言運用、情節結構等方

面的成就,仍給予一定程度的肯定;在此期間,除了在20年代與80年代曾有過兩次《

歧路燈》研究的小高潮外,學者似乎很少有人願意對之下工夫作一番深入研究,對於

《歧路燈》這樣一部有著獨特個性的長篇巨著來說,似乎也令人感到有點遺憾;但是

,據說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博士生李延年,在1998年以《歧路燈研究》作為學位論文

,獲得博士學位。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筆者希望有更多的學者來研究李綠園與《歧

路燈》,以推動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全面深入與發展。

8. 古代文學的古代文學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現存《論語》20篇,是他的弟子記錄他與弟子們言行的語錄體專集。「論」,讀lún,擇也,選擇摘錄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時代魯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用」。著有《墨子》一書,今存53篇。
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後期齊國人,軍事理論家,著有《孫子》,一名《孫子兵法》,13篇,古代稱為「兵經」,是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山東)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其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實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向背。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著有《孟子》一書。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河南)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現存《莊子》一書,33篇,又名《南華經》。代表作是《逍遙游》。
荀子,名況,尊號「卿」,漢時避宣帝劉洵諱,改稱「孫卿」,戰國時趙(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他針對孟子「性善論」提出「性惡論」,針對儒家「天命論」提出「天行有常」的樸素唯物論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勸學》、《天論》等。
韓非,戰國末韓國人,荀況弟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者諸項政策,主張君主集權,反對貴族操縱政治。現存《韓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鄰》、《扁鵲見蔡桓公》。
呂不韋,戰國末期韓國大商人,曾為秦國的相國。他集合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
列子,名禦寇,戰國時鄭(河南)人,被道家尊為前輩,主和貴「虛」,即虛靜、無為。著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戰國末期楚國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義大利但丁)。他用楚辭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即遭遇憂愁,「離」通「罹」),還有《九歌》、《九章》、《天問》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農歷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羅江自沉的紀念日。 賈誼,世稱賈生,或賈長沙、賈太傅,洛陽(河南)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有「疏」7篇,《新書》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賦》、《鵬鳥賦》。明朝人輯有《賈長沙集》,是以他曾做過長沙王太傅命名的。
劉安,沛郡(江蘇)人,西漢思想家、文學家,漢高祖孫,襲父爵封為淮南王。集體編著《淮南鴻烈》,也叫《淮南子》。
司馬遷,字子長,夏陽(陝西)人,太史令司馬談之子。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艱辛撰成《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撰有《說苑》、《新序》,還整理修訂了《戰國策》、《楚辭》。
班固,字孟堅,扶風(陝西)人,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二十餘年修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辭賦方面以《兩都賦》最著名。 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官到丞相,後被封為魏王,死後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有抒情詩《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等樂府歌辭。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代政治家、軍事家。官至蜀漢丞相,詩歌以《梁父吟》最著名,《出師表》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曹丕,字子恆,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國文學家,代表作《燕歌行》,他的《典論·論文》是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
陳壽,字承祚(zuò),西晉史學家。著有國別體史書《三國志》。
陶淵明,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干寶,字令升。東晉史學家、文學家,撰寫出我國第一部神話(志怪)小說集《搜神記》。
范曄,字蔚宗,南朝宋史學家、散文家。《樂羊子妻》、《張衡傳》選自他的《後漢書》,「後漢」即「東漢」。「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出自他的《後漢書·列女傳》。
劉義慶,南朝宋代小說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這是一部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的筆記小說,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說戲劇的典故和題材,有的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懸河」等。
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50篇,涉及到創作的許多問題。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撰成《水經注》40卷,是富有文學價值的地理志。
鍾嶸,字仲偉,南朝梁代文學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專著《詩品》。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傑之一,唐代文學家,有抒情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律);名文《滕王閣序》。著有《王子安集》。
楊炯,初唐四傑之首,名作有《從軍行》。
盧照鄰,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為《長安古意》。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代表作為《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作品集為《臨海集》。
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詩人。所作《回鄉偶書》(七絕),為傳誦名篇。
王之煥,字季陵,唐代詩人。他的《涼州詞》、《登鸛鵲樓》是唐代絕句珍品。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過故人庄》(五律)描繪了綠水青山的田園風光和「把酒話桑麻」的農家情趣,體現了詩人與村民的真切感情。《春曉》(五絕)寫春曉之景及早春之情,成為流傳千古的好詩。
王昌齡,字少伯,唐代詩人,擅長七絕,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從軍行》七首、《芙蓉樓送辛漸》和《出塞》兩首都很有名。
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名篇有《鳥鳴澗》(五絕)、《送元二使安西》(七絕)、《觀獵》(五律)。「味摩詰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贊王維之語。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官至供奉翰林。因性格傲岸,不為權貴所容,使他對腐敗社會加深了認識,寫下了抨擊帝王權貴荒淫奢侈和控訴現實政治黑暗的詩篇。五絕《靜夜思》、《秋浦歌》、七絕《望天門山》,五律《送友人》,七古《夢游天姥吟留別》、《行路難》。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適,字達夫,唐代邊塞詩人,詩作對當時的邊境形勢、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七絕)。
崔顥,唐代詩人,開元進士,官至司勛員外郎。所作邊塞詩慷慨豪邁。《黃鶴樓》(七律)甚得李白推崇。
杜甫,字子美,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生於鞏縣(河南),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曾漫遊各地,寓居長安十年,「安史之亂」被俘,逃出後任左拾遺,後棄官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一度任劍南節度參軍,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有《杜工部詩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組詩「三吏」、「三別」。
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嘉州人,官至嘉州刺史。從軍多年,對邊塞生活體驗深刻,有《岑嘉州詩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七古)。
張志和,字子同,唐代詩人,多寫隱居閑適生活,著有《玄真子》,代表作《漁歌子》(詞)。
韓愈,字退之,河陽(河南)人,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唐代散文家、詩人,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劉禹錫,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劉夢得文集》,《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出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深寓哲理,膾炙人口。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稱白太傅。下(陝西)人,唐代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有諷諭詩《秦中吟》、《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並序)。還有《賣炭翁》(七古)、《錢塘湖春行》(七律)。
柳宗元,字子厚,河東(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又遷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論說文《天說》、《封建論》,傳記文《段太尉逸事狀》、《童區寄傳》、《捕蛇者說》,寓言散文《三戒》,山水游記《永州八記》之一,著有《柳河東集》。
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善用絕句形式諷詠時事,如《赤壁》、《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詩人,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代表作有《無題》、《隋宮》、《賈生》、《夜雨寄北》等。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為人放盪不羈,終身潦倒,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著有《樂章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溢號文正。名詞《漁家傲》反映了邊塞生活。貶為鄧州知州時寫了名文《岳陽樓記》,著有《範文正公文集》。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體載,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眉山(四川)人,北宋散文家。著有《嘉集》。《六國論》選自《嘉集·權書》。《權書》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評論政治和歷史的。他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俱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山西)涑(sù)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官至宰相,當政八月即逝,追封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對抗王安石變法。在學術上有不朽貢獻,花十九年時間主編了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它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
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也稱王文公。臨川文學代表(江西)人。北宋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學家。其散文雄健峭拔,「唐宋八大家」之一。《傷仲永》節選自《王文公文集》。
沈括,字存中,錢塘(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他的《夢溪筆談》(26卷)是用筆記文體裁寫成的綜合性學術專著,是我國第一部科學作品。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官至禮部尚書,追謚文忠。其文明白暢達,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很有影響。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
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南宋女詞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如夢令》選自《漱玉詞》,另有《李清照集》。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內容豐富,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詩作《關山月》、《書憤》、《農家嘆》、《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為世傳誦,《訴衷情》、《釵頭鳳》是很有藝術特色的詞,文有《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南宋詞人,其詞多為寫景詠物、記述客游之作,有《白石道人詩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南宋大臣,愛國政治家。文學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指南錄》、《酹江月》、《〈指南錄〉後序》皆為後人傳誦。 關漢卿,號已齋叟,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我國戲劇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所作雜劇達60多種,今存14種,以《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最為著名,有《關漢卿戲曲集》。《竇娥冤》是我國戲曲史上典型悲劇之一。
王實甫,大都(北京)人,元代雜劇(戲曲)作家,代表作《西廂記》5本,21折,以歌頌反封建的愛情為主題,歌頌張生和鶯鶯為爭取婚姻自由所進行的斗爭,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婚姻制度,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思想。
馬致遠,號東籬,大都(北京)人,元代戲曲家、散曲家,所作雜劇15種,代表作有雜劇《漢宮秋》、散曲《天凈沙·秋思》。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水滸》即《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斗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
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相傳為施耐庵學生,曾共同從事創作。傳有17種通俗演義,代表作《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全書120回。
於謙,字延益,錢塘(浙江)人,明朝大臣、愛國將領。官至兵部尚書,溢忠肅,詩人。有《於忠肅集》。《石灰吟》為作者12歲所作,選自《古代詩歌選》。
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江蘇)人,明代小說家。四十多歲中貢生,官僅至縣丞,因恥於折腰而罷歸,一生貧寒,對黑暗現實不滿。晚年著成我國第一部神話長篇小說《西遊記》,既寄託了他濟世匡時的願望,也是積極浪漫主義的傑作,其藝術性標志著我國浪漫主義文學達到一個新高峰。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崑山(江蘇)人,後徒居嘉定(上海),明末散文家,60歲中進士,官任南京太僕寺丞。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於敘事,有《震川先生集》。《項脊軒志》選自《震川文集》。
湯顯祖,江西臨川人,明代戲曲家,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代表作《牡丹亭》(又稱《還魂記》)。劇作多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個性解放。
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長州(江蘇)人,明代文學家,輯有話本集《喻世明言》(又稱《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出自《醒世恆言》,改編為影片《秋翁遇仙記》。
徐宏(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江陰(江蘇)人,明代旅行家,地理地質學家和游記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記》,該書是日記形式的游記散文,是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書中作者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被稱作「古今紀游第一」,《游黃山記》出自本書。(黃山,在安徽省境內,有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清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芙蕖》節選自《李笠翁一家言·笠翁偶集》中的「種植部」。
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山東)人,清代文學家。他用數十年的時間寫成我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方苞,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官至禮部右侍郎。為桐城派創始人。散文多為經說、序跋、書信、應酬之作。
吳敬梓,字敏軒,全椒(安徽)人,清代小說家,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國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55回。
曹雪芹,名,字夢阮,號雪芹,祖籍豐潤(河北),生於南京,清代小說家,以十年時間從事《石頭記》(即《紅樓夢》,又名《金玉緣》)的創作,全書未成,病而卒,後四十回為高鶚(è)所續,全書120回,屬於章回體小說,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浙江錢塘(杭州)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曾任知縣,辭官後於江寧(南京)小倉山下修築隨園定居,自號倉山居士。《祭妹文》選自他的《小倉山房文集》,還著有《隨園詩話》。
姚鼐,字姬傳,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清代散文家。安徽桐城人,是繼方苞、劉大木魁之後「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提出文章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闡明儒家的「義理」三者合一的古文理論。《登泰山記》選自《惜抱軒詩文集》,其中「雪中觀日」一段,尤為後世稱道。
龔自珍,浙江仁和(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官至禮部主事,後辭職南歸。深於經學、文學和史地學,為「今文學派」主要人物,近代改良運動先驅之一。己亥年(道光十九年)歸途中寫了315首絕句,總題為《己亥雜詩》。表達對國事的感慨與生平經歷的哀樂。
劉鶚,字鐵雲,筆名(別署)洪都百煉生,江蘇丹徒(鎮江)人,清末小說家,通數學、醫術、水利等,他的《老殘游記》是我國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吳趼(jiǎn)人,號沃堯,字繭人,後改趼人,廣東南海(廣州)人,因居佛山鎮,又自稱我佛山人,清末(近代)小說家。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李寶嘉,號伯元,號南亭亭長,江蘇武進人,清末(近代)小說家,他的《官場現形記》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曾樸,字孟朴,江蘇常熟人,近代小說家,通法文。所作《孽海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戊戌維新的領袖,政治家、文學家。《少年中國說》、《譚嗣同》出自《飲冰室合集》。 「四書」、「五經」
「四書」指四部儒家經典即《論語》、《大學》、《中庸》、《孟子》。
「五經」是五部儒家經典,即《詩經》、《書經》、《禮》(《周禮》、《儀禮》、《禮記》)、《易經》、《春秋》。
2.《詩經》
《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詩經》通稱為《詩》或《詩三百》,到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才稱《詩經》,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叫「國風」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間歌謠,這是《詩經》的精華,如《伐檀》、《碩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貴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數民謠,內容大都是記述周貴族歷史,歌功頌德的。「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多為貴族統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詩經》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優良傳統的源頭,其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對我國文學,尤其是詩歌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詩歌的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並普遍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
3.《左傳》
《左傳》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後記敘了春秋時期250多年的史事。《左傳》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
4.《國語》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21卷。傳為左丘明所著。全書按不同國家記載了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前後500餘年的史事。《國語》和《左傳》明顯的區別是《國語》分別寫不同國家,以記言見勝;《左傳》則按年代編寫,長於記事。
5.《楚辭》
《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由於詩歌的形式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風土物產和方言詞彙,所以叫「楚辭」。《楚辭》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離騷》,後人因此又稱「楚辭」為「騷體」。西漢末年,劉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輯錄成集。《楚辭》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創作的源頭。
6.《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又名《呂覽》,先秦雜家的代表著作,由戰國末期秦相呂不韋集合門客編成,全書共26卷,選入教材的有《察今》。
7.《山海經》
《山海經》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內容主要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對古代歷史、地理、文化、民族、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價值。其中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如「黃帝戰蚩尤」、「鯀禹治水」、「精衛填海」、「誇父追日」等著名寓言故事,是後世作家珍視的材料。
8.《戰國策》
《戰國策》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33編。記事上起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輯錄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的歷史史實,著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戰國策》在語言運用上很成功,雄辯的論說,鋪張的敘事,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構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它標志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給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以重大影響。
9.《玉台新詠》
《玉台新詠》總集名,南朝陳徐陵編,共10卷,書成於梁代,是《詩經》、《楚辭》之後一部很有影響的古詩總集。代表性的篇目有《孔雀東南飛》(原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等。
10.《樂府詩集》
《樂府詩集》總集名,宋郭茂倩編。輯錄了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謠。包括民間歌謠與文人作品以及樂曲原辭與後人仿作。樂府原是當時官府設立的音樂機關,專事製作樂章並採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的歌辭。這些樂章、歌辭後來就叫「樂府詩」,成為繼《詩經》、《楚辭》而興起的一種新詩體。
11.二十四史
指從《史記》到《明史》的24部史書。其中中學課本涉及到的有:《史記》(漢·司馬遷);《漢書》(東漢·班固);《後漢書》(南朝宋·范曄);《三國志》,(晉·陳壽);《新唐書》(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宋·歐陽修);《明史》(清·張廷玉等)。
12.四史
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的總稱。《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年間官修的薈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綜合叢書。共輯錄清代乾隆以前歷代重要典籍3461種,79309卷,分裝為36000多冊,按經(被儒家列為經典和注釋經典的著作)、史(記述歷史史實、地理疆域、官職等書)、子(戰國以來諸子百家的著作及工農、醫等各種科學技術著作)、集(歷代作家詩文集)四大部分分別編列。 1.初唐四傑
唐初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四人在初唐文壇較有成就,扭轉了過於靡麗的文學風氣。
2.唐代古文運動和宋代詩文革新運動
唐宋時期的文學革新運動,其內容主要是復興儒學,反對駢文,提倡古文。韓愈和柳宗元是古文運動倡導者。宋代詩文革新運動領袖是歐陽修。
3.唐宋八大家
唐代文學家韓愈、柳宗元,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八人的合稱。八人在散文創作上皆有較高文學成就。
新樂府運動以白居易為代表,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4.三蘇
北宋文學家蘇洵和其兒子蘇軾、蘇轍的合稱。父子三人以文著名於世,人稱「三蘇」。
5.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的合稱。他們代表了元代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
6.復社
明末文學社團,主要領導人為張溥、張采,本為切磋學問,砥礪品行而設,但又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
7.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方苞、劉大櫆、姚鼐等,因他們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稱桐城派。桐城派提倡簡明達意、條理清晰的文風,力求清真雅正。 「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
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 古代臣屬進呈帝王的奏章的統稱。它包括奏、議、疏、表、對策等。《文章有體序說》:「七國以前,皆稱上書,秦初改書曰奏。漢定禮議,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謝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陳情;四曰議,以執議。」
(1)疏。是分條陳述的意思。如賈誼的《論積貯疏》。
(2)表。是陳述某種意見或事情。如諸葛亮的《出師表》。
(3)對策。古代考試把問題寫到策上,令參加考試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對策,如蘇軾的《教戰守策》。 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以上六種體例是按不同標准分的,實際上同一史書按不同標准可同時歸入不同體例。如《三國志》屬紀傳體、國別體、斷代史。

9.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

1、《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

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庄》、《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2、《戰國策》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

《戰國策》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游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游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該書亦展示了東周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戰國策》一書的思想傾向,因其與儒家正統思想相悖,受到歷代學者的貶斥。

《戰國策》曾被斥之為「邪說」、「離經叛道之書」。「《戰國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學觀多取道家,社會政治觀接近法家,獨與儒家抵牾不合,因而為後世學者所詬病。」

作者並非一人,成書並非一時,書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誰。西漢劉向編定為三十三篇,書名亦為劉向所擬定。宋時已有缺失,由曾鞏作了訂補。

有東漢高誘注,今殘缺。宋鮑彪改變原書次序,作新注。吳師道作《戰國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煒有《戰國策補釋》,今人繆文遠有《戰國策新校注》。

3、《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

《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4、《牡丹亭》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該劇文辭典雅,語言秀麗。

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 《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5、《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

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

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

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10. 急急急!!!中國古代長篇小說史

一、中國古代小說的分期

根據中國社會發展的階段和古代小說的發展情況,我們把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分為六個時期:

1、准備期(從遠古至先秦兩漢):我國最早的敘事文學,如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史傳文學等,雖然不是小說,但從思想上、題材上、語言藝術的表現方法上為古代小說的發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備。

2、成熟期(魏晉至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怪志人小說是中國小說的雛型。但他們仍然沒有擺脫依附歷史著作的狀態,作家也不是有意為小說,形式較簡單,只是「粗陳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小說開始成熟,形成獨立的文學形式——傳奇體小說,作家開始有意為小說。唐傳奇是我國文言小說的一座高峰,對後代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3、轉變期(宋元):宋元話本在中國小說史上承前啟後,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從文言向白話、從短篇向長篇、由史傳體向說唱體的發展和轉變。小說創作群體擴大,題材增加,《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部經典的長篇小說就是在宋元話本的基礎上、經過世代積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4、繁榮期(明代):明初,古代小說發展處於停滯階段。明嘉靖、萬曆年間到明末,小說創作出現了繁榮的局面,代表作是《西遊記》、《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白話短篇小說集。神魔小說、人情小說成為小說的主潮。這一時期,小說作家主體意識明顯增強,小說從描寫歷史、英雄轉向描寫市井細民;人物塑造由類型化向典型化過渡。長篇小說從線性結構向網狀結構發展。作品風格鮮明,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繁榮階段。

5、高峰期(清初至清中葉):清初,《聊齋志異》異峰突起,成為文言小說的又一座豐碑。接著《儒林外史》和《紅樓夢》的出現,把中國古代小說發展推向了高峰,達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小說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鑄在藝術作品中,從對封建政治黑暗的揭露,轉向對封建意識形態的認真反思;人物形象達到高度個性化。出現了反映個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對封建社會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帶有更濃重的感傷和困惑情緒。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近代小說尚未出現,這一時期興盛的公案俠義小說和狹邪小說是古代小說的餘波,所以也在高峰期介紹。

6、演進期(1895-1911):是近代小說時期,也是古代小說終結演進為近代小說時期。小說成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戰斗號角,大量繁榮,近代小說從內容上反映反帝反封建的斗爭,提倡改良主義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藝術上在繼承古代小說傳統的同時,逐漸接受西方小說的影響,人物、結構、語言方面都有重大的變化。

二、中國古代小說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中國古代小說有著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民族氣派。造成中國小說迥異於西方小說的主要原因是:1、以儒家為主,儒道佛互相融合與碰撞的政治倫理思想;2、注重纂修歷史和史傳文學的影響;3、說唱文學的影響;4、中國富有民族特色的其他文藝形式的融合、滲透。由於這些因素的影響與作用使中國古代小說在下列幾個方面,表現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1、創作思想

儒家哲學思想把本體論、認識論始終融合在道德論中,強調道德修養和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它的文藝思想強調 「詩言志」 「文以載道」,倡導文學的教化作用。因此 ,小說作家在作品中總是按照善與惡、忠與奸,正與邪的道德觀念來塑造人物達到文藝的教育作用。

2、作品題材

中國古代小說在題材方面的特點是歷史題材多、重大題材多、因襲繼承現象多。

中國古代小說題材相對集中,大體可以歸為歷史演義、英雄傳奇、公案俠義、人情世態、諷刺譴責、靈怪神魔這六類。如果再概括一些,可以歸納為講史(包括英雄傳奇、公案俠義),世情(包括人情和諷刺),神魔(包括志怪和神魔)三種,也是寫歷史、寫現實、寫神怪。

中國古代小說重大題材多,與儒家思想密切相關。儒家思想是以倫理化、政治化為特徵的,注重封建社會的秩序化,追求人格道德的完善化,關心人倫關系的規范化,因而選擇重大題材是作家的神聖使命。作家相當自覺地把他們的視線集中在關系國家命運、世風道德等重大問題上。因而歷史小說、英雄傳奇、公案俠義、人情世態、譴責諷刺小說就應運而生了。即使靈怪神魔小說與佛教道教的流行有關,但仍以儒為主,儒佛道三教合一,通過靈怪神魔故事,達到教化的目的。

中國古代小說題材的特點,使古代優秀小說總是引導讀者關心國家前途、民生疾苦、社會正義,而不要沉溺於個人情感的狹小天地里;總是在作品中高揚著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的主旋律,鼓舞人民為美好前途而斗爭,而不要消極頹廢、意志消沉。西方小說強調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專制和神學統治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但是,他們小說中的英雄人物可以置國家人民的命運而不顧,不是戰斗在戰場,而是決斗於情場,這在中國古代小說,在中國老百姓的審美觀念、道德觀念中是難以想像的。當然,中國古代小說中也有些作品成為宣揚封建道德的教科書。中國古代小說題材相對集中,因襲現象比較嚴重。

3、人物塑造

中國古代小說的人物塑造經歷了從實錄到虛構、從類型化人物到類型化典型、從類型化典型到個性化典型的發展過程。

唐以前的小說還屬於記述怪異和實錄人物言行的階段,沒有自覺地創造人物形象。到了唐傳奇開始進行藝術虛構,在故事情節開展中注意刻畫人物。但是,人物刻畫還服從於故事情節的敘述,人物個性不夠鮮明,小說人物還處於類型化階段。到了宋元話本出現,注意把故事情節的曲折開展與人物個性的刻畫統一起來,在類型中有了個性。在宋元話本基礎上產生的《三國演義》、《水游傳》創造了一系列光輝的類型化典型形象。這些類型化的典型人物是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產物。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以古拙雄渾為美的審美趣味,要求和諧與整一的古典美學原則。這些典型人物沒有西方小說中人物「靈與肉」的搏鬥,沒有懺悔與贖罪意識,沒有人格的分裂。我們不能以西方小說為標准來貶低英雄人物的典型意義。

當然,應該看到這種類型化的典型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體現著政治化的道德觀念比較適合表現重大題材而不太適合表現日常生活;比較適合表現英雄人物而不太適合表現細民百姓;比較適合表現雄渾粗豪的風格不太適合表現細膩溫柔的情感;存在著簡單化、絕對化的傾向,不利於表現生活的復雜性。因此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和中國古代小說藝術經驗的積累,從《金瓶梅》開始中國古代小說逐步達到個性化典型的成熟階段。

4、結構與語言

西方是先有長篇小說後有短篇小說,而中國則相反先有短篇後有長篇。因而,中國古代小說的結構也不同於西方小說。

①文言小說深受史傳文學特別是《史記》的影響。大部分文言小說都是傳記體。白話短篇小說基本上也是人物傳記的體例。總之無論文言或白話短篇小說都是縱向地順序地講述人物的一生中幾件重大事件,有頭有尾,而少有西方短篇小說那樣橫切人物片段生活甚至只描寫一個瞬間的心理活動。

②長篇小說一部分由「講史」發展而來。說話藝人依據的重要材料是史書。受《史記》分為傳記合為通史體例的影響,「說話」藝人要把長篇故事分若干次講完,一次講述一個故事,這就造成「講史」話本基本上是把短篇故事聯綴在一起的體例 。長篇小說另一部分由「小說」演變而成,這類長篇小說更是短篇連綴體。到了《金瓶梅》出現,長篇小說才擺脫了線性結構,發展為網狀結構。

③史傳文學是歷史家為歷史人物作傳,說話是說書人講述人物故事。因此,中國長短篇小說多是第三者敘述而沒有第一人稱的寫法;大多是順序敘述人物和事件,極少運用倒敘、插敘手法。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民族語言是構成文學作品民族特色的最重要因素。中國古代小說在語言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存在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兩大系統。文言小說語言的精練准確,白話小說語言的生動活潑,可以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其次,群眾創作與文人創作相互結合,相互學習,既有民間語言的豐富礦藏又有文人創作的錘煉加工,使小說語言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第三中國是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國度,詩、文、詞、曲以及歷史著作、哲學著作在語言方面都有著輝煌成就 ,為小說語言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水滸傳》和《紅樓夢》達到古代小說語言成就的高峰。

5、融合與發展

中國古代小說的獨特民族形式、民族風格,它的繁榮發展除了上述諸因素外,還應考察其內部發展演變的情況。

中國古代小說可分為幾種類型,它們以共同的題材和表現方法為基本特徵有著比較嚴格的規范,但又是不斷融合演變的。它演變的方式是同類小說的縱向延伸和不同類型小說的橫向融合兩種方式。

同類小說的縱向延伸,又可分為演變與擴大兩種情況。首先說演變:如長篇人情小說從《金瓶梅》發軔,然後直接發展為家庭小說;演變為才子佳人小說等等。其次我們說擴大:一種辦法是直接的續書。續書多是中國古代小說的特有現象,幾乎所有古代有影響的作品都有續書;另一種辦法是由一人擴大為家族,由一個家族擴大為另一個家族。如隋唐系統小說中的羅成擴大為羅家將;薛仁貴擴大為薛家將。北宋初年邊境戰爭小說由楊業擴大為楊家將,又擴大為楊家女將;由楊家將又擴大為狄家將、呼家將等等。

以上兩種情況基本上都屬於同類小說之間的延伸、演變、發展;另一種情況,則是不同類小說的橫向融合,產生新的品種或新的風格。公案小說與俠義小說結合為公案俠義小說就是產生了新的品種。而更多的是在保持一類小說基本模式的同時吸收融合另一類小說的寫法,產生新的風格。歷史演義融入英雄傳奇、神魔小說的寫法產生了《禪真逸史》這類小說。

在人情小說崛起之後,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神魔小說中多融入人情小說的成分,使它們在保持其原有特性基礎上,更貼近現實生活。基本上屬於神魔類的《綠野仙蹤》在神魔小說的框架中更多地反映人情世態,而其主要價值恰恰在於描寫人情的部分。《水滸後傳》直接繼承《水滸傳》,基本上是英雄傳奇小說,但其中納入才子佳人的故事。

古代小說數量之多令人吃驚但精品之少卻令人遺憾。這說明單憑題材的因襲、延伸作品難以成功;只靠題材、寫法的融合、借用也不易創造出傑作,只有生活與作家的感情發生火一樣關系的時候文藝作品的生命才會燃燒起來。

閱讀全文

與古代小說文化簡史叢書古代小說與方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寵物流完結小說排行榜 瀏覽:706
17K小說怎麼查看作者簽約沒有 瀏覽:20
竊玉生香80小說網 瀏覽:357
主角有順風耳的都市小說 瀏覽:603
小說中心機婊的名字 瀏覽:236
名字流行小說 瀏覽:164
人渣反派自救系統小說免費閱讀落霞小說 瀏覽:299
荒野生存神級進化系統免費閱讀小說 瀏覽:524
中國小說大全排行榜 瀏覽:922
蘿莉軍官的小說排行榜 瀏覽:724
蜜愛甜心偏執總裁獨寵小說 瀏覽:880
都市奇妖談之小說 瀏覽:905
三笠穿越小說 瀏覽:83
忽然之戀小說免費下載 瀏覽:575
絕世戰帝小說txt下載 瀏覽:423
現代校園搞笑題材小說 瀏覽:963
主角專一的網游類小說 瀏覽:443
男主養蘿莉的玄幻小說 瀏覽:167
狐小賴的小說閱讀 瀏覽:635
古代小說男主叫顧澤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