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穿越重生 > 重生成為梅蘭芳弟子的小說

重生成為梅蘭芳弟子的小說

發布時間:2021-09-24 20:16:00

A. 梅蘭芳的作品

梅蘭芳先生的代表作有《五花洞》《貴妃醉酒》《嫦娥奔月》《霸王別姬》《黛玉葬花》《游園驚夢》《斷橋》等。

B. 梅蘭芳的正式入門弟子有多少個

梅蘭芳的弟子頗多,著名的弟子及梅派傳人有:魏蓮芳、李斐叔、李世芳、劉元彤、張君秋、言慧珠、杜近芳、丁至雲、羅蕙蘭、顧正秋、楊榮環、梅葆玖、沈小梅、陳正薇、楊秋玲、張春秋、李玉芙、李炳淑、夏慧華、李經文、楊葆榮、董圓圓、魏海敏、李勝素、張晶、梁維玲、李潔、王艷、郭睿玥、張馨月、李毓芳等。
梅葆玖,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之幼子,他致力於梅派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培養了李勝素、董圓圓、張晶等梅派後學。
程硯秋、張君秋已分別自成一家,杜近芳也有自己的特色,完全宗梅且能形神兼備的是言慧珠。此外,陸素娟、顧正秋等也各有千秋。楊榮環則兼學尚(小雲)派,所演《霸王別姬》、《宇宙鋒》、《穆桂英掛帥》等劇也有梅派風采。近年習梅派的傳人有沈小梅等。票友中宗梅者極多,較著者有南鐵生、孟廣亨、楊畹農、包幼蝶等。
梅蘭芳的再傳弟子(學生的學生)主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京劇、崑曲電影
《龍江頌》(魏蓮芳和言慧珠的學生李炳淑演女主角江水英)
《杜鵑山》(言慧珠的學生楊春霞演女主角柯湘)
《白蛇傳》(魏蓮芳和言慧珠的學生李炳淑主演)

C. 求關於寫梅蘭芳的散文或小說

人生如戲,梅蘭芳的百年孤獨

深夜裡,當我的浮躁與世俗都以沉睡的只剩下蒼涼時,我打開電腦觀在線看了電影《梅蘭芳》。
誰毀了梅蘭芳的孤獨,誰就毀了梅蘭芳。梅蘭芳的藝術再生父母邱如白如是說。
寂寞是膚淺的孤獨,孤獨是深深的寂寞。孤獨是靈魂與心靈的對話,是精神在撫摸靈魂。每一處疼痛都清清楚楚。
梅蘭芳始終都是孤獨的。從他選擇至愛的藝術做為人生的目標時,他就選擇了孤獨。
當少年梅蘭芳站在舞台上,如潮般的掌聲漸漸退去時,他看到戲子的卑微和蒼老。他必須踩在先人的肩上才能完成這個華麗的轉身。但站的高了,看的遠了,離人群卻也越來越遠,孤獨開始如影隨形。
一間溫暖的小屋,一個深愛他的女人默默的坐在他的身後。梅蘭芳慢慢的攪動著湯,淚水卻靜靜的滑落。是的,他在想念那個叫做孟小冬的女人,刻骨的想念。這是個懂他的女人。她對他說,我此生將不再見你。她的消失,終結了他生命中一種叫**情的東西。愛比不愛更孤獨,從此,再也沒有人可以溫暖他的孤獨。
母愛,這是一個溫暖的稱謂。梅蘭芳的成長過程中缺失這樣溫暖的稱謂,他的孤獨與生俱來。邱如白,這個頂天立地的男人給了梅蘭芳母愛一般的安慰。他始終站在他的身後,給予他自信和力量。直到他漸行漸遠,不能再給予。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梅蘭芳是神。藝術成就了梅蘭芳,同時也成全他的百年孤獨。

戲曲無法還原一個真實的梅蘭芳

不管戲劇如何逼真,拍戲的導演如何有才,都無法還原一個去偽存真的梅蘭芳。初次見到梅蘭芳,是在一本《收藏》冊子里,那有一枚號稱是當代最值錢的郵票,一枚近代的梅蘭芳(具體是紀念還是特種,無法求證),從那開始追究梅蘭芳的底細,後長輩們告知是一個演旦角的男性藝術家,因為抗議日本侵華而放棄自己舞台,蓄長蚺以防迫害。
心生敬意,梅蘭芳在印像中和龜山上的向警予一樣,是一位值得讓人瞻仰的人物,不僅僅是在郵票中,而是在腦海里。
在民族蒙難時期,許多志士都步入到革命中來,英雄兒女們拋頭顱灑熱血鑄就新中國,這是身為一個民族的人該為民族做,並且要做到的事情。而梅蘭芳,應該說在當代,就已經是名人了,而且是有名的伶人。一個為大眾熟知的伶人,在民族蒙難的時候,雖然他剛強不屈地抗拒著為日本人演戲,也許他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始終沒有值得人去誇張的地方,梅蘭芳就是默默無聞的藝術瑰寶,是一代人凝結的國粹奇葩。一種無法用戲曲形式演繹再現的精神力量。
很佩服陳凱歌導演的勇氣,也很佩服章子怡以及黎明對老一輩戲曲演繹者的嚮往。但梅蘭芳確實、也無法再現,因為他已經長在某些人心底了,並且神聖不可侵犯。
帶著很有期待的心情去觀看《梅蘭芳》以為可以看到非常真切的再現,其實則是一幫子外行耍猴,唯一真實的是「十三燕」,聽說他沒用用替身。
當梅蘭芳(黎明)和孟小冬分手後,聽說有座兒點《梅龍鎮》,他竟然像個軍人一樣狂吼「我演不了梅龍鎮了」,看到那幕,讓人有些恐慌。

D. 梅蘭芳的男弟子都有誰

梅蘭芳的男弟子中比較著名的有魏蓮芳、杜近芳、程硯秋等等,在梅蘭芳的弟子中,程硯秋或許是其中最為知名的一個,當然,梅蘭芳的其他弟子也分別稱為劇團的頂樑柱或者是重要人員。程硯秋的天賦比較高,而且深得梅蘭芳的欣賞,而程硯秋也是梅蘭芳弟子中,最像他的一個人,加上程硯秋本身也肯上進努力,到了後來,幾乎可以自成一家,具有獨特的特色,程硯秋曾經說過,作為梅蘭芳的弟子,他只有做好自己,唱好戲曲,這才算對得起梅蘭芳老師。

其他男弟子還有:毛世來、唐富堯、趙文漪 、南鐵生、陶默奄、喻志清、舒昌玉 張世孝、張君秋、沈曼華、汪劍雲、李元芳等等

同時梅蘭芳的弟子頗多,著名的弟子及梅派傳人有:魏蓮芳、李斐叔、李世芳、劉元彤、張君秋、言慧珠、杜近芳、丁至雲、羅蕙蘭、顧正秋、楊榮環、梅葆玖、沈小梅、陳正薇、楊秋玲、張春秋、李玉芙、李炳淑、夏慧華、李經文、楊葆榮、董圓圓、魏海敏、李勝素、張晶、梁維玲、李潔、王艷、郭睿玥、張馨月、李毓芳等。

E. 梅蘭芳的故事都有哪些

首次露演申城 一炮打響

1913年秋天,上海丹桂第一台老闆許少卿專程到北京,邀請名角王鳳卿和梅蘭芳到上海演出。王鳳卿是王瑤卿之弟,初習武生,後改老生。14歲入四喜班,後搭三慶班,汪桂芬對其十分賞識,收為弟子,向他親授了《硃砂痣》《取成都》等拿手傑作,並指點他《文昭關》《魚藏劍》等戲目。王鳳卿嗓音寬亮,氣勢充沛,武功底子深厚。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被選入清內廷昇平署。至民國初年,他已經是南北馳名的須生了。而梅蘭芳只是個不足20歲、初出茅廬的青年。講定王鳳卿以須生掛頭牌,包銀每月3200元;梅蘭芳以旦角掛二牌,包銀每月1800元。其實,起初許少卿對梅蘭芳的藝術估價並不太高,包銀只肯出1400元,但王鳳卿是一位熱心提攜後進的名家,他堅持要加到1800元,並且說:「你如果捨不得這個價,那就在我的包銀里勻給他400元。」許少卿聽他這么說,才勉強答應。

他們到達上海後,王鳳卿先領梅蘭芳一起去拜訪了新聞界、文藝界的朋友,如《時報》的狄平子、《申報》的史量才、《新聞報》的汪漢溪,以及文藝界的吳昌碩、朱古微、俞粟廬、徐凌雲等。在演打炮戲之前,金融界的楊蔭蓀託人找到王鳳卿,要他們在結婚堂會上唱一出《武家坡》。許少卿怕鮮頭被別處搶了去,起初不肯答應。後經人周旋,才算同意。堂會地點在張家花園,即張園,也稱味蒓園,位於南京西路、泰興路一帶。整個花園風景優雅,花木扶疏,士大夫經常在此雅聚,這里也經常舉辦展覽或進行戲曲、文明戲的演出。堂會設在園中安塏第的一個大廳。這是梅蘭芳首次在滬亮相,非同一般,但是,這個戲他與王鳳卿合作多次,還是輕車熟路,所以他並不慌張。那天,台簾一掀開,台下就是一個滿堂彩。那段[西皮慢板]和對口的[快板]彩聲不絕。觀眾對做功看得也很仔細,出窯、進窯的身段都有叫好聲。觀眾對這位生疏的角兒非常友善和熱情。王鳳卿的唱腔則更是受到台下的歡迎。這次演出非常成功,可說初戰告捷。

11月4日開始正式在丹桂第一台登台演出,這個戲院地處鬧市的四馬路(今福州路)大新街口。第一天打炮戲,梅蘭芳的戲碼是《綵樓記》,排在倒數第二。他很早就到化妝間扮戲,心裡有點緊張,但很快就鎮靜下來。臨到上場,台上打著小鑼,檢場的掀開台簾,梅蘭芳頓覺眼前一亮,因為台前的一排電燈一下子全部開亮了。他初次踏上這陌生舞台的地毯,看到半圓形的新式舞台,和那種有兩根柱子擋住觀眾視線的舊式戲台相比,真有天壤之別,一時間,梅蘭芳心裡充滿了愉快和興奮。他打完引子,坐下來念定場詩、道白,接著是8句慢板,就得了個滿堂彩。上了綵樓,唱[西皮慢板]轉[二六]「手扶著欄桿看端詳……」當唱到垛句「也有那士農工商站立在兩旁」,梅蘭芳用了比較新穎的唱腔,觀眾熱情地叫了好。上海觀眾對這位青年演員俊雅的扮相、新穎的唱腔、切合人物的表演非常贊賞,梅蘭芳在上海首次露演,一炮打響。下戲後,許少卿喜形於色地對梅蘭芳說:「梅先生,今天觀眾的輿論,對你都很好。」第二天貼演《玉堂春》《取成都》,第三天是《武家坡》。三天的打炮戲演得紅紅火火,賣座極好,觀眾普遍稱贊這次新來的角色,能唱能做,有扮相,有嗓子,沒得挑剔的了。

F. 請哪位介紹幾本關於梅蘭芳先生的書,謝謝!

梅蘭芳
目錄·【生平傳略】
·【藝名由來】
·【梅蘭芳故事】
·【擅長角色】
·【所做貢獻】
·【梅蘭芳弟子】
·【梅蘭芳作品】
·【梅蘭芳年譜】
·【電影《梅蘭芳》】
·【梅蘭芳故居】

【生平傳略】
梅蘭芳(1894-1961),名瀾,又名鶴鳴,字畹華、浣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江蘇泰州人,1894年生於北京,他出生於京劇世家,8歲就開始學戲,10歲登台在北京廣和樓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連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舉行京劇演員評選活動,張貼菊榜,梅蘭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綵樓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戲,初來上海就風靡了整個江南,當時里巷間有句俗話:「討老婆要像梅蘭芳,生兒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戲、新式舞台、燈光、化妝、服裝設計等改良成分,返京後創演時裝新戲《孽海波瀾》,第二年再次來滬,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蓮》、《貴妃醉酒》等拿手好戲,一連唱了34天。
回京後,梅蘭芳繼續排演新戲《嫦娥奔月》、《春香鬧學》、《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來滬,連唱45天,1918年後,移居上海,這是他戲劇藝術爐火純青的頂峰時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綜合了青衣、花旦、刀馬旦的表演方式,創造了醇厚流麗的唱腔,形成獨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蘭芳大量排演新劇目,在京劇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上均進行了獨樹一幟的藝術創新,被稱為梅派大師。

1919年4月,梅蘭芳應日本東京帝國劇場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記》等戲。一個月後回國。1921年編演新戲《霸王別姬》。1922年主持承華社。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中國首屆旦角名伶評選,梅蘭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圓潤、扮相秀美,與程硯秋、尚小雲等被舉為京劇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蘭芳率團赴美,在紐約、芝家哥、舊金山、洛杉磯等市獻演京劇,獲得巨大的成功,報紙評論稱,中國戲不是寫實的真,而是藝術的真,是一種有規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間,他被美國波莫納大學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授予文學博士學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梅蘭芳遷居上海,先暫住滄洲飯店,後遷馬斯南路121號。他排演《抗金兵》、《生死恨》等劇,宣揚愛國主義。1935年他曾率團赴蘇聯及歐洲演出並考察國外戲劇。在京劇藝術家中,出訪最多和在國內接待外國藝術家最多的當屬梅蘭芳,他把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和藝術家謙遜、朴實的優良品質介紹給了各國人民,因此人們稱他為本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國京劇藝術的文化使節。

抗戰爆發後,日偽想借梅蘭芳收買人心、點綴太平,幾次要他出場均遭拒絕。梅蘭芳考慮到在上海不能久留,遂於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紅玉》等劇,激勵人們的抗戰鬥志。1941年香港淪陷後,他安排兩個孩子到大後方讀書,自己於1942年返滬。

抗戰勝利後,梅蘭芳在上海復出,常演崑曲,1948年拍攝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國拍攝成的第一部彩色戲曲片。上海解放後,於1949年6月應邀至北平參加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委。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劇研究院院長,1951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院長,1952年任中國京劇院院長,並先後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他拍攝了《梅蘭芳的舞台藝術》,收入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宇宙鋒》、《斷橋》等及他生活片斷和在工廠、舞台演出的《春香鬧學》等戲的片斷。1956年他率中國京劇代表團到日本演出。1959年5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掛帥》,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節目。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著有《梅蘭芳文集》、《梅蘭芳演出劇本選》、《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等,先後培養、教授學生100多人。

G. 有誰是梅蘭芳的徒弟

(按姓氏筆畫為序)

(根據館藏資料整理,共計115人)

丁至雲 馬小曼 馬金鳳 於素秋 王志怡

王佩瑜 王素琴 王熙春 王慧萍 毛世來

毛劍秋 雲燕銘 申麗媛 白玉薇 盧 燕

劉元彤 劉肖梅 劉淑華 閆立品 許守義

關肅霜 陽友鶴 畢谷雲 呂慧君 紅線女

任穎華 華慧麟 言慧珠 沈小梅 沈曼華

汪劍耘 李元芳 李世芳 李玉芝 李玉芙

李玉茹 李吟香 李 麗 李金鴻 李國粹

李香勻 李硯秀 李桂雲 李湘君 李斐叔

李薔華 李毓芳 李慧芳 李慧琴 李碧慧

李薇華 李燕香 杜近芳 杜麗雲 楊玉娟

楊榮環 楊秋玲 楊維君 楊惠敏 楊畹農

張南雲 張世孝 張君秋 張春秋 張志英

張曼玲 張淑嫻 張蝶芬 張麗娟 陳書舫

陳永玲 陳正薇 陳伯華 吳若蘭 鄒慧蘭

范玉媛 羅慧蘭 周曼如 高玉倩 高 華

徐東來 徐再蓉 徐碧雲 梁小鸞 唐富堯

趙文漪 趙慧娟 胡 蝶 胡芝風 胡漱芳

南鐵生 陶默庵 郭建英 海碧霞 賈世珍

顧正秋 顧景梅 韓淑華 秦慧芬 章遏雲

黃世恩 曹慧麟 崔秀茹 童芷苓 謝虹雯

謝黛林 喻志清 舒昌玉 程硯秋 焦鴻英

新鳳霞 新艷秋 醉麗君 冀韻蘭 魏蓮芳

上面幾位友友提到的有一部分只能算梅派傳人,是徒孫輩的,這115位算是磕了頭名正言順的「弟子」吧

H. 重生娛樂圈的小說,主角唱過新貴妃醉酒演過梅蘭芳

好像是性感尤物這本書,但是不是重生

I. 求梅蘭芳的故事。

梅蘭芳斷了經濟來源,他只好揮淚出賣北京的房子,接著又出賣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盡管這樣,後來還是舉債度日,向親友借了一筆錢。有的好友得知他家生活陷入絕境,便解囊相難,畫技大有長進。經過八個月的苦戰,他一個人就畫了170多件,題材十分廣泛,包括仕女、佛像、花卉、松樹、梅花等,同葉譽虎的作品一起,於1945年春天,在上海成都路中國銀行的一所洋房裡展出,受到廣大參觀者的好評。
展覽結束後,梅蘭芳為了生活,被迫將其中大部分作品賣掉,所得收入一是還債,二是安排家庭生計,三是資助劇團里生活更困難者。梅蘭芳苦澀地回憶著這幾年的滄桑歷程,心境憂悶地對朋友說:「一個演員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際,因為抵抗惡劣的社會環境,而蓄須謝絕舞台演出,連嗓子都不敢吊,這種痛苦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之所以繪畫,一半是為了維持生活,一半是藉此消遣。否則,我真是要憋死了。」
梅蘭芳在抗戰期間斷然蓄須明志,不為民族敵人演出,表現了一代藝豪不屈不撓的剛強骨氣。這一事件成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話,在中華兒女中廣為傳頌,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決心

閱讀全文

與重生成為梅蘭芳弟子的小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短篇小說團圓飯什麼意思 瀏覽:212
古文小說重生 瀏覽:181
一本小說女主角叫夜雨 瀏覽:883
女主叫秦玥的穿越小說 瀏覽:33
在線閱讀小說銀河張抗抗 瀏覽:55
免費幻情小說大全 瀏覽:119
女主強大學院穿越小說 瀏覽:516
弗里蒂克布朗寫的小說續寫的題目 瀏覽:747
女主是妲己的軍旅小說 瀏覽:652
餓都市異能小說完結 瀏覽:52
女養男重生文現代小說 瀏覽:343
第二封情書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瀏覽:161
男作者寫的女主小說 瀏覽:791
修建古代城市的小說 瀏覽:631
重生庶女類型小說排行榜 瀏覽:178
碧血劍金庸小說txt 瀏覽:732
父愛成癮霍水兒小說免費閱讀 瀏覽:210
超好看後宮都市小說 瀏覽:653
主人公叫張顯風的小說 瀏覽:752
都市男修真的小說推薦 瀏覽: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