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古典主義文學的區別
1 從2種的抒情原則來看,西方古典主義的抒情原則為:理性是古典主義抒情原則的靈魂,它既強調「古典」有崇尚「理性」,理性對於情感具有絕對的有限性。認為人類不僅有情感,更有理性。可以抒發自己的情感,但是要由尺度,並非一味的宣洩感情。它需要理性、意識的參與和評判。要「言有序」,即井然有序的表現情感。西方古典主義抒情文學的「抒情」不是即興式的有感而發,而是要超越原始的情感狀態,重新給予對象以認識、體驗、評價。它有別於西方浪漫主義抒情原則。這一點,與中國傳統的古典主義抒情原則如出一轍,也就是說都是屬於「發乎情,止乎禮義」、「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
2 從2者的抒情傳統來看,中國的文學傳統是以抒情文學為主導的傳統,即「詩」的出現;而西方文學傳統則是以戲劇文學、敘事文學為主導的傳統。舉個例子,莎士比亞被西方人稱為詩人,並不是因為他寫了100多首十四行詩,而是因為他寫了很多著名的戲劇。而換在中國,關漢卿、馬致遠的戲劇再成功,他們也不可能被稱為詩人。
總的來說,西方文學傳統起源於古希臘的悲劇,中國文學傳統起源於先秦的抒情歌謠。西方的文學成就是以戲劇為標準的,中國古代的文學成就是以詩歌為標准。
我籠統的寫了2點,因為這牽扯到很多文學理論和文學史的問題。
B. 為什麼說《紅樓夢》達到中國古代小說藝術的巔峰
《紅樓夢》,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其原名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前80回曹雪芹著,後40回高鶚續(一說是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本書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族的腐朽,對封建的科舉、婚姻、奴婢、等級制度及社會統治思想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
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1]並以其曲折隱晦的表現手法、凄涼深切的情感格調、強烈高遠的思想底蘊,在中國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會圖景、建築金石等各領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達到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紅樓夢》變相地反映了現代人的交際能力。
關於紅樓夢旨義思想的研究歷來眾說紛紜,魯迅定義為「人情小說」,脂硯齋《凡例》評:此書只是著意於閨中,故敘閨中之事切,略涉於外事者則簡。王國維《紅樓夢評論》:《紅樓夢》一書與喜劇相反,徹頭徹尾之悲劇也。胡適《紅樓夢考證》:《紅樓夢》這部書是曹雪芹的自敘傳。蔡元培《紅樓夢索隱》:揭清之失,悼明之亡。
C. 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的區別
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樣的
D. 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有什麼的區別
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的本質區別就是文學內涵中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不同。外國文學著重是歌頌自由、追求自由,對個體至上的宣揚。而中國文學從古到今大多都是家國天下。其實這也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而經久不息原因,因為中華兒女從小都有「沒有國就沒有家」的意識形態中。文學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的指南針,文學朝什麼方向發展,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會朝什麼方向發展,希望我們的中華文化、古今文學能夠永葆生機和活力。
E. 中國古典小說在藝術上有哪些特點
1
、中國古典小說在藝術上有哪些特點?
(
1
)重視寫人,尤其重視寫人的思想性格,這是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傳統。
(
2
)受古典散文的影響,精於藝術構思。
(
3
)講究語言精練,追求簡約美。
(
4
)受民間傳說和「說話「藝術的影響,形成了講故事的傳統。
(
5
)受史傳文學的影響,形成紀傳體的傳統和現實主義的藝術傳統。
(
6
)受古典詩詞的影響,多在敘事中穿插詩詞韻語。
(
7
)受古典繪畫的影響,講究傳神寫意,在人物塑造中追求神似。
2
、我國古代小說有如下特點:
⑴注意人物行動、語言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沖突中展示人物形象。
⑵
情節曲折,故事完整,這是我國古代小說獨特的藝術傳統。
⑶
語言准確簡練,生動流暢,富於個性化。這是古代小說吸收民間口語、繼承古代散文的傳統而形成的又
一重要特點。
⑷
敘述方式明顯帶有說書人的印記。敘述是表述小說生活內容的一種方式。
3
、簡述明代白話短篇小說反映了哪些時代特徵
?
⑴反映了明代社會生活的新特點,主要是市民(特別是商人)的生活的思想感情。如《施潤澤灘闕遇友》
中小手工業者依靠勞動發家致富的故事,生動地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區絲織業的繁榮情況,以及小手工業者
如何依靠自己的勞動發家致富的具體情景。
⑵愛情婚姻小說中表現出的新思想、新觀念。這主要有兩類。一類從正面表現市民階層在愛情婚姻問題上
的新觀念、新追求,如《賣油郎獨占花魁》。另一類是描寫情與禮的矛盾,或以悲劇結局來揭露和控訴封
建禮教對婦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或以喜劇結局來否定禮而肯定情,如《宿香亭張浩遇鶯
鶯》。
⑶揭露社會的黑暗和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這也可分為兩類。一類直接描寫惡霸壓迫人民,如《灌園叟晚
逢仙女》,另一類通過統治階級的內部斗爭揭露其兇殘陰險的本性,如《沈小霞相會出師表》。
4
、在確立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范圍時,應該考慮的三個小說文體的基本要素是:
⑴必須是寫人的,以人為中心,比較著意於刻畫人物形象;
⑵必須有故事,有情節,反映社會生活中一定的矛盾沖突
⑶必須有非紀實性的特徵,作品在反映生活時有選擇、有提煉、有虛構,在藝術上概括和集中。
5
、古代的史傳文學和寓言故事對古代小說的發展產生過很大的影響,但它們都不是小說本身,它們和小
說文體的異同主要是:
⑴寓言故事和小說都重視故事,但是寓言的目的在於說理,而小說則要通過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生活、表現
作者的思想傾向。
⑵史傳文學和小說都重視敘事和人物描寫,但史傳文學要符合史實,不容誇飾、虛構,而小說則離不開誇
飾和虛構。
6
、為什麼說唐傳奇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真正走向成熟?
(1)
傳奇的作者有了自覺的小說創作意識和山此而決定的小說新的市美特徵,
這是古代小說走向成熟的最重
要標志。
(2)
在內容上,由志怪走向現實,題材擴大,反映了豐富的社會生活內容。
⑶在形式和藝術表現手法上也有很大提高。這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發展的一種質的新變。
7
、宋元時期的話本小說的基本特點:
⑴創作目的與唐傳奇有很大的不同,是為了滿足聽眾的文化娛樂需要。
⑵題材內容上幾乎都是反映現實生活(尤其是作為聽眾的市民階層的生活)的。
⑶表達根據是在口語基礎上加工提煉而成的白話,通俗性是其最鮮明的特色。
⑷故事性很強,有頭有尾,線索清楚,生動曲折,關於布置懸念,非常引人入勝。
⑸注意寫人物,特別注意展示人物的命運。在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時,多從人物自身的語言和
行動來刻畫,而且多在故事的流動發展過程中完成,很少靜止的剖析性的心理描寫。
F. 中國小說上不了檯面,他認同胡適這樣的看法嗎
胡適說中國小說上面檯面,我並不認同他這種說法。中國的小說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四大名著也在海外暢銷。也有很多的外國人去研究中國的作品。不能說中國的作品上不了檯面。
在科幻文學上,中國小說也是發展迅猛。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在外國好評連連,也是引起了一陣《三體》熱。《流浪地球》翻拍獲得了巨大成功,也說明了中國小說在電影改編上價值。所以胡適這句話看似非常有深度,其實是出於對於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得出的結論。
G. 請比較中國古典文學與歐美古典文學的不同之處
—— 先秦文學
———詩經選 歷史散文 諸子散文 屈原與楚辭
—— 秦漢文學
———《呂氏春秋》 李斯《諫逐客書》 史記 漢賦 散文 漢樂府民歌 漢書 詩
———古詩十九首
—— 魏晉南北朝文學
———魏晉詩文 曹操 陶淵明 南朝詩文民歌 北朝詩文民歌 小說 文學批評
—— 唐、五代文學
———初唐詩歌 杜審言 陳子昂 盛唐詩歌 王維 李白* 杜甫* 中唐詩歌 白居易* 古文
———唐傳奇 晚唐詩文 李商隱 李賀* 唐五代詞
—— 宋、遼、金文學
———北宋初期 北宋中期 王安石 蘇軾 北宋後期 南宋初期 李清照 南宋中期 陸游
———辛棄疾 南宋後期 元好問
—— 元、明、清文學
———元: 關漢卿 元雜劇 散曲 詩文 南戲 三國演義* 水滸傳 明: 詩文 戲劇 西遊記
———三言、二拍 文言小說 清: 詩詞文 小說 戲劇 紅樓夢* 儒林外史
—— [專輯]
———中國文學史* 唐詩三百首 詞格律 詞韻 平水韻 人間詞話 唐宋詞賞析
———千家詩 宋詩一百首 元曲28首 元人小令
外國文學史——歐美古代文學概述
一、從古希臘到18世紀啟蒙運動 歐洲文學的發生發展階段(氏族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
源流:古希臘文學、希伯來文學 「兩希」傳統 (矛盾沖突、互補融合)
古希臘文學:古羅馬文學
全部希臘文明的出發點和對象是人。它從人的需要出發,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進步。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進步,它同時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過一方探索另一方。在希臘文明的觀念中,人和世界都是對另一方面的反應,都是擺在彼此對立面的、相互照應的鏡子。——安·邦納[瑞典]《希臘文明》第一卷,第42頁。
人是萬物的尺度——普羅泰戈拉(約前480-前408年)[古希臘]
代表:1、古希臘神話:原始初民的自由意識、自我意識和原始慾望的象徵性表述。 2、荷馬史詩:古希臘人對個體生命價值的執著追求和對現實人生意義的充分肯定。 3、古希臘悲劇:個體生命的無窮追求與「命運」的不斷懲罰之間的矛盾,「困獸猶斗」的抗爭。人性的挖掘的新階段。
延伸:古羅馬文學——對古希臘文學的直接繼承
崇尚武功:對人的力量的崇拜常常表現為對政治與軍事之輝煌業績的追求。
對集權國家和個體自我犧牲精神的崇拜。
理性意識、責任意識,審美趨向於庄嚴和崇高的風格。
希伯來文學:中世紀基督教文學
信仰上帝,認為世間的萬物是上帝創造的:對上帝絕對服從,尊重靈魂,主張人的理智抑制慾望,輕視人的現世生命的價值與意義,重視來世天國的幸福——重靈魂、重群體、重來世的理性文化。
文藝復興開始歐洲的一些主要國家先後出現了人文主義、古典主義、啟蒙主義等基本相同的文學現象,形成了歐洲文學史上流派更迭、思潮相繼的基本發展模式。
二、古希臘文學(歐洲南部、地中海東北部,包括今巴爾干半島南部、小亞細亞半島西岸和愛琴海中的許多小島。)
(一)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8世紀 「英雄時代」/「荷馬時代」 古希臘從氏族公社制向奴隸制過渡
古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精神產物,是古希臘人集體創造的口頭創作,是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大約產生於公元前8世紀以前。
內容:1、神的故事:神的產生、神的譜系、神的活動、神的創造(天地開辟、人類起源、萬物初生等)
2、英雄傳說:常以某一英雄為中心,形成一個個傳說系列,如俄狄浦斯傳說系列、赫拉克勒斯傳說系列、奧德修斯傳說系列等。
藝術特徵:1、想像力極強:把自然界萬事萬物擬人化、神話化,也把人類精神領域、感情領域和社會生活領域的現象擬人化、神話化了,而且合情合理,創造出令人難忘的意境和鮮明的形象。如:阿波羅的愛情故事、法厄同駕太陽車的故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等。 2、故事性極強:普遍具有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而且情節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來,十分動聽。如:宙斯和伊娥的故事、哈得斯的婚姻故事、普羅米修斯的故事等。 3、哲理性極強:既富有情趣,又極其深刻,是古希臘先民勞動和生活經驗的凝聚,也是早期人類智慧和思考的結晶,許多故事都寓意頗豐,發人深省,成為後世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如不和的金蘋果的故事、西緒福斯的故事、安泰俄斯的故事、赫拉克勒斯選擇人生道路的故事等。
影響:1、是古希臘文學藝術的寶庫和土壤。 2、對古羅馬文學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維吉爾《埃涅阿斯記》、奧維德《變形記》 3、後世的文藝復興時期和古典主義時期,希臘神話知識形成一股潮流而得到普遍重視:莎士比亞、高乃依、拉辛,達·芬奇、普桑;米開朗基羅、貝爾尼尼等
最高成就:《荷馬史詩》一開始就在創作方法和文字技巧上達到成熟的水平。
其他:赫西俄德《神譜》用長詩對希臘神話的系統整理(另有《工作與時日》,又譯作《農作與日子》)
(二)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6世紀 大移民時代 氏族社會進一步解體、奴隸主城邦逐漸形成
1、抒情詩:源於民歌 有多種體裁,主要有雙管歌(也稱哀歌)、琴歌和諷刺詩等,其中琴歌成就最大。
獨唱體:薩福、阿納克利翁
合唱體:品達
2、寓言:伊索《伊索寓言》對後來法國的拉封丹、德國的萊辛、俄國的克雷洛夫產生影響。
(三)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初 「古典時期」 /「雅典時代」 希臘奴隸制發展的全盛時期
1、戲劇:悲劇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
喜劇家:阿里斯托芬
2、散文:不是單獨的文學樣式,而是一些哲學、歷史著作和演說辭。
歷史學家:西羅多德、修昔底德等
哲學家演說家:蘇格拉底
3、文藝理論:帕拉圖「理念論」、「靈感說」
亞里士多德 《詩學》
(四)公元前4世紀-公元2世紀末 「希臘化」時期 希臘被馬其頓征服,希臘文化不斷向外傳播,形成東西方文化交匯之勢。
1、新喜劇:米南德(前342-前292?)《恨世者》、《薩摩斯女子》
2、田園詩:忒奧克里托斯(前310年-前245?)擅長寫鄉情鄉景,風格自然、質朴、清新。
三、古羅馬文學 (公元前8世紀 伊特魯伊亞以南、台伯河以西----)
(一)共和時期 公元前240年-前30年
奠基人:利維烏斯·安德羅尼庫斯(約前280-前204)編譯了《奧德修記》
全能性作家較多:埃紐斯(前239-前169)「羅馬文學之父」《編年史》深得西塞羅贊賞,影響了盧克萊修和維吉爾。 普勞圖斯(約前254-前184年)編譯古希臘新喜劇,行文潑辣、果敢,用詞機警,形式多變,善用雙關語。
泰倫斯(約前190-前159)偏好鋪排雙重情節,擅長處理細節。
(二)黃金時期 公元前100年-公元17年
1、「西塞羅時期」(公元前70-前30年)
盧克萊修(約前98-前55)《論自然》說教性的詩作
卡圖魯斯(約前87-前54)仰慕薩福
奧維德(前43-18)六部詩《變形記》影響了薄伽丘、喬叟
2、「奧古斯都時期」(公元前31-公元14年)
(1)賀拉斯(前70-前19)抒情詩人、諷刺詩人和文藝評論家 《諷刺詩集》、《長短句集》、《歌集》、《詩藝》
「寓教於樂」的原則
(2)維吉爾(前70-前19)古羅馬最偉大的詩人 牧歌10章、田園詩4卷、史詩《埃涅阿斯紀》——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詩。
(三)白銀時期 公元17-130年 「白銀拉丁時期」
崇尚文風花哨、新奇和濫用修辭。銘文詩和諷刺詩頗有成就。
1、塞內卡(前4-65)《法薩利亞》,繼《埃涅阿斯紀》後最好的史詩
2、馬提阿利(公元40-104)1500多首銘文詩
尤維納利斯(公元60-140)諷刺詩語氣尖利、稜角分明。德萊頓翻譯過他的作品,亞歷山大·蒲柏受過其影響,斯威夫特是最得其真傳的英國諷刺文學家。
3、普魯塔克(46?-120?)《希臘羅馬名人傳》
阿普列尤斯(124?-175?)《金驢記》——最早的長篇小說。
H. 簡答為什麼說紅樓夢達到中國古代小說藝術的巔峰
]並以其曲折隱晦的表現手法、凄涼深切的情感格調、強烈高遠的思想底蘊,內在中國古代民俗容、封建制度、社會圖景、建築金石等各領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達到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紅樓夢》變相地反映了現代人的交際能力。
I. 論述中國古代小說情節藝術的主要特點
一、言簡義豐 ,意境優美,富有神韻
小說家們重視豐富的語言積累,盡力挖掘群版眾語言的豐厚資源,在權二者之中尋找最佳的切合點,力求大語言的表現力,做到煉字煉句,語言生動傳神,意味深長。
二、雅俗有致,搖曳生姿,趣味盎然
我國的古代小說對語言的運用,大體上可以看出,一是文言小說漸趨白話話、通俗化。二是白話小說漸趨文學化。在小說的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它們相互影響,相互燭照,使得它們更真實的反映了社會萬象,貼近大眾。
三、文質統一,文白錯落,水乳交融
我國古代小說的語言雖然沒有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但一些優秀的作品的語言,從整體上說,小說的語言風格和它的內容是相適應的。這主要表現:第一,在人物的語言恰當的表現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和環境;第二,語言的形式的選用適應內容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