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古代文明成就有哪些
中國古代文明有:農業文明、文學、建築文明、政治文明。
1、農業文明,這是中國文明最歷史悠久最輝煌的,它開創了農業發展的先端和方向,利用工具和牲口也是中國農業文明的發展。這也相信的發展了農業技術和工具的發展。
(1)中國古代小說的成果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早期文明時代5個方面標志的看法 :
1、與人民大眾分離的國家公共權力的確立。其重要的物化形態為出現了都、邑(國都、城邑),作為統治階級建立和實施政治權力的基地,有大面積夯土基址的宮殿建築等。
2、以階級對抗為核心的社會分層現象。常常從墓地布局和墓葬規格(如棺槨、隨葬品)等反映出來,並伴隨著出現人殉和人牲制度等。
3、較復雜的禮儀制度和為王權服務的宗教力量的形成。系列化的玉禮器可視為這方面的指示物之一;同時出現禮儀中心建築物,特別是宗廟成為王都所在地的重要標記,還產生了崇奉主神的大型祭禮場所。
4、文字系統的出現。因早期文明社會掌握和使用文字的范圍甚窄,只能從散見的個別文字發現其所透露的信息。
5、青銅鑄造和玉雕業的興盛。這在中國既代表了物質文化的時代性尖端成就,又具有為社會政治服務而滲透著強烈觀念形態的性質。
無論世界和中國,早期文明社會還有高低層次的差別,都經歷了由初創到繁盛的階段。最初文明的發端,既是多源的,又是有中心(核心)的,多源交匯和中心崛起兩者相輔相成。
② 代表中國古代長篇小說最高成就的是
A.羅貫中著復有《三國演制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B.曹雪芹著有《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C.吳承恩著有《西遊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
D:施耐庵著有《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故選B.
③ 中國古代文學方面的主要成就
一、先秦文學:
先秦文學主要由「古代歌謠」、「古代神話傳說」、「《詩經》」、「《楚辭》」和「先秦散文」組成。其中詩歌和散文部分成就尤其大。
洪荒遠古唱彈歌,小雅國風幽怨多。
更有離騷無限恨,至今一讀淚滂沱。
二、兩漢文學:
兩漢文學主要成就表現在「辭賦」、「散文」、「詩歌」。「樂府民歌」是漢代最具光彩的作品;「漢賦」是兩漢的代表性文學;對中國文學史貢獻最大的,當推司馬遷的《史記》
《詠史》無文創五言,古詩十九倍新鮮。
三曹七子存風骨,樂府民歌分外妍。
三、魏晉南北朝文學:
這一時期的建安文學、正始文學、太康文學、田園山水文學、永明文學、北朝文學以及獨立於文人文學之外的南北朝樂府民歌,異彩分層,各具特色。這一時期確立了聲律的理論規范,形成了典故的運用傳統,豐富了文學修辭技巧;這一時期是五言的繁榮期,七言的產生期,抒情賦的高峰期,駢文的成熟期,小說與格律詩的草創期,也是理論散文進入更加思辨化的時期。
山水方滋庄老退,淵明高格頌田園。
左思風力劉琨壯,鮑照悲歌一脈連。
四、隋唐五代文學
唐詩代表了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是唐代文學的象徵和驕傲。這一時期出現了李白、杜甫、孟浩然、王維、高適、岑參、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杜牧等眾多著名詩人。
李杜雙星耀九天,群星璀璨盛空前。
至今南北東西客,猶唱唐詩三百篇。
五、宋代文學
宋詞是宋代文學的精華。這期間出現了范仲淹、柳永、歐陽修、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李清照、楊萬里、陸游、辛棄疾、文天祥等著名詩人、詞人。
婉約新詞晏柳倡,清真漱玉競芬芳。
蘇辛豪氣今猶在,鐵馬秋風更激昂。
六、元代文學
元代文化學術領域的空氣比較自由活躍,元代的戲曲得到大力發展。但,傳統詩詞散文創作卻相當沉寂,相對戲劇而言成就甚微,代表作家及風格可以用四絕概括:
徒把金戈挽落暉,虞楊范揭占詩魁。
廉夫特異薩都刺,指點江山振式微。
七、明代文學
由於社會原因,這一時期的文學發展呈現一種極不平衡的現象。詩文逐漸走向衰落,戲劇的發展比較曲折,長篇小說創作出現繁榮的局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等長篇小說,以其鮮明的藝術特色,典型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節,為明代文學的發展帶來一種嶄新的風貌。
八、清代文學
清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朝代。清代文學領域中最繁榮的是小說。無論是文言短篇小說還是白話章回體小說,都達到了小說史上的新高峰。,出現享譽全球的小說名著《紅樓夢》。其次是戲劇文學,出現南洪(洪升)北孔(孔尚任)等大戲劇家。再次是詩文作品呈現出數量多、流派多的兩多現象。
這基本上是最簡單的古代文學概論了,你參考一下
④ 教資考試我國古代有哪些文學成就
古代文學:
《詩經》:第一部詩歌總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風》?《雅》?《頌》? 《尚書》、《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3、諸子散文:《論語》、《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
屈原:《楚辭》--代表文章《離騷》
呂不韋《呂氏春秋》和李斯《諫逐客書》;司馬遷《史記》和班固《漢書》
建安詩歌:曹操、曹植、曹丕,曹植七步詩;
唐詩:?「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盛唐:田園詩派:王維、孟浩然;邊塞詩派:岑參、高適;???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詩仙);
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詩聖)三吏三別:《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新樂府運動:白居易(詩魔、詩王)《長恨歌》、《琵琶行》;
晚唐:李賀、劉禹錫(詩豪)、杜牧、李商隱;???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宋文學:宋詞
(北宋)蘇軾、李煜;李清照、辛棄疾;
(南宋)陸游(我國現存詩最多的詩人9300多首)
唐宋八大家:(唐)韓愈、柳宗元;(宋)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
元代:元曲(三種形式:雜劇、散曲、戲劇)???元雜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散曲:馬致遠成就最高???戲劇: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
明清小說:明朝四大奇書: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遊記》、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
白話小說的興起: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凌濛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清代文學:《紅樓夢》、《儒林外史》為代表
⑤ 中國古代文學的輝煌成就在那幾個方面表現的最為突出哪些作家和作品最具代表性
一、重要的人物和作品:
1、《詩經》和《楚辭》;
2、先秦散文和漢賦代表:《左傳》左丘明、《論語》孔子;《歸田賦》張衡。
3、唐詩宋詞代表:《將進酒》李白;《赤壁賦》蘇軾。
4、元雜曲和明清小說代表:《西廂記》王實甫;四大名著。
(5)中國古代小說的成果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文學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
1、關注現實的理性精神;
2、「文以載道」的教化傳統;
3、寫意手法和中和之美。
⑥ 古代中國有哪些主要成就
這也太多了,如;四大發明
算盤
瓷器(唐代的秘色瓷,宋代的汝官哥鈞定等名窯瓷器,青花瓷,鬥彩,粉彩,廣彩,淺絳彩等)
絲綢
中國戲劇(與古希臘悲劇,印度梵劇並稱三大古老劇)
中醫(如《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金匱要略》《傷寒雜病論》《唐本草》《本草綱目》《千金方》等巨著;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名醫;天人合一、藏象學說、辨證施治等思想就足以與西醫分庭抗禮)
中國古代哲學(先秦諸子百家,魏晉玄學,宋明理學等)
歷法(二十四節氣,干支紀年,少數能兼顧陰〈月亮〉陽〈太陽〉的歷法)
天文學(大量觀測數據,如太陽黑子,超新星,彗星)
數學(祖沖之推算圓周率至小數點後7位,中國古代數學在宋元時期達到繁榮的頂點,涌現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數學家。其中秦九韶〈寫成了聞名的巨著《數學九章》,並創造了「大衍求一術」,被稱為「中國剩餘定理」。秦九韶的任意次方程的數值解領先霍納572年。秦九韶還創用了「三斜求積術」等,給出了已知三角形三邊求三角形面積公式,與海倫公式完全一致〉、李冶〈在數學上的主要成就是總結並完善了天元術,使之成為中國獨特的半符號代數。這種半符號代數的產生,要比歐洲早三百年左右。他的《測圓海鏡》是天元術的代表作,而《益古演段》則是一本普及天元術的著作〉、楊輝〈楊輝三角〉和朱世傑〈討論了多達四元的高次聯立方程組解法,聯系在一起的多項式的表達和運算以及消去法,已接近近世代數學,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他通曉高次招差法公式,比西方早四百年,中外數學史家都高度評價朱世傑〉成就最為突出,被譽為「宋元數學四大家」。)
漢字(歷史悠久,生命力強,發展為一門藝術即書法)
中國畫(文人山水畫,寫意畫,水墨丹青中彰顯文人獨特的意境)
文學(代表有《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
酒文化(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源於中國,且唯中國有之,與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茅台酒產於中國西南貴州省仁懷縣茅台鎮,同英國蘇格蘭威士忌和法國柯涅克白蘭地並稱為「世界三大名酒」)
茶文化(代表人物陸羽,傳入日本後發展為茶道)
玉文化
建築(紫禁城,大成殿,蘇州園林等,洋溢著天人合一,陰陽和諧對稱的思想)
歷史(中國的對歷史記錄很翔實,幾乎從未斷絕,這在歷史上是很罕見的)
金屬冶煉(百煉鋼,三星堆遺址發現,唐橫刀〈日本刀的前身,與大馬士革刀其名〉)
中國武術(這個就不用多說了)
……
⑦ 代表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的是哪部作品
紅樓夢吧。
⑧ 唐宋時期中國文學取得了哪些成就
一、唐代文學概況
唐代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輝煌、最富有創造力的時期之一。唐代文學的繁榮,表現在詩歌、散文、小說、詞的全面發展上。
(一)唐代詩歌
唐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是詩歌,有一代文學之稱譽。詩歌的創作不僅古體、近體等各種形式及藝術技巧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而且作家和作品眾多。《全唐詩》所收詩歌近5萬首,作者2200餘人,而且傑出詩人和優秀作品的數量和質量都是其它時代無法比擬的。唐代詩歌一般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這也是整個唐代文學的一般劃分。
初唐詩歌是唐代詩歌走向興盛的准備階段。初唐大致是指從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時期(618-712)。初唐前期詩歌受南朝齊梁詩風的影響較大。貞觀時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圍的宮廷詩人虞世南、李百葯等,他們的創作日趨宮廷化、貴族化,多是奉和應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飾辭藻,齊梁積習猶存。以上官儀為代表的「上官體」,成為當時宮廷詩人創作的典範。初唐後期詩歌雖沒有完全擺脫齊梁詩風的影響,但出現了新的轉機。「四傑」的創作開創了不同於宮廷詩人的新詩風,在內容題材、審美追求和風格上都發生了關鍵性的轉變。「文章四友」、「沈宋」雖也都是宮廷詩人,但對律詩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貢獻。陳子昂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轉變唐代詩風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齊梁詩風,主張恢復漢魏風骨和風雅的興寄傳統,並且實踐了這個主張。總而言之,初唐詩歌顯示了過渡和創新的特點。
盛唐詩歌是唐代詩歌的極度繁榮時期。盛唐大致從唐玄宗開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這一時期涌現出了一大批風格獨具的詩人。出現了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派,比較有名的田園詩人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人。出現了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寫作邊塞詩的著名詩人還有王昌齡、王之渙、李頎、崔顥等。成就最卓著的兩位詩人就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他們達到了浪漫與現實詩歌創作的頂峰。
中唐詩歌是唐代詩歌的繼續繁榮時期。中唐大致從代宗大歷元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66-835)。這一時期作家眾多,流派林立。大歷至貞元年間出現了韋應物、劉長卿以山水詩為主的詩歌創作、元結、顧況等新樂府先驅的詩歌創作,以及以錢起、盧綸等「大歷十才子」和李益的邊塞詩創作。貞元以後出現了以元稹、白居易為代表,張籍、王建、李紳等人參加的新樂府運動,出現了以韓愈、孟郊為代表追求奇崛險怪的韓孟詩派,還有風格奇譎怪誕的詩人李賀。此外,劉禹錫、柳宗元的詩歌創作也都獨具獨具一格。
晚唐詩歌是唐代詩歌的衰落時期。晚唐大致從文宗開成元年到唐滅亡(836-907年)。晚唐詩歌影響較大的詩人是李商隱和杜牧,二人有「小李杜」之稱。陸龜蒙、皮日休繼承了新樂府運動的傳統,但多具閑適淡泊的情調。此外,溫庭筠、杜荀鶴、韋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二)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主要有駢文和「古文」兩大類,並且在不同階段中各自占據著優勢,在相互斗爭中消長,相互交融。此外,古文創作走向低潮後的晚唐小品文也顯示了它的奇光異彩。《全唐文》所錄的作家有3千餘人,作品有2萬余篇。
初唐時期沿著南北朝駢文創作的道路,駢文仍然占據著文壇的統治地位。奏疏、章表、論說等等的寫作仍使用駢文,而且一直延續到盛唐。初唐駢文創作的優秀作家是「初唐四傑」,如王勃的《滕王閣序》、駱賓王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此時古文運動的先驅陳子昂提出復古的主張,其文章也在向單行散體方向發展。駢文創作總體上是向著散文化的方向發展。
盛唐時期駢文的創作仍很興旺,但也顯示了新的變化。玄宗開元時號稱「燕許大手筆」的張說、蘇頲主張「崇雅黜浮」,駢文能夠運散入駢。
⑨ 中國古代各個時期文學成就
春秋時候
《詩經》非常樸素的美,感覺比較像兒歌
戰國時候
《楚辭》《九歌》,作者為屈原,宋玉等,多以景寓情,抒寫文人不得重用,被奸臣陷害的悲哀,後人有「寥落深知宋玉悲」之說。
秦朝的書被焚燒了
漢朝
《樂府》和詩經一樣,返璞歸真的風格,但更容易為現代人讀懂
《漢賦》
其中有司馬相如的《長門怨》,抒寫被漢武帝拋棄的阿嬌的怨望
三國時候
戰亂,有曹操的詩,《觀滄海》《龜雖壽》等,氣魄宏大,充分體現了曹
操的個人魅力
曹植的漢賦《洛神賦》,書寫自己的愛情,十分美麗,被後人繪製成圖畫
魏晉時候
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賢的作品
南北朝
外族戰亂中
唐
唐詩,唐代傳奇小說,有《紅拂女》《七俠五義》等,主要因為唐太宗比
較尚武,唐朝開國爭斗很厲害,留下很多俠義人物的故事,人民百姓都很愛
聽,因為情節貼近生活,人物很生動。
宋
宋詞
元
仍然有宋詞,但主流是雜劇,《桃花扇》,《長生殿》,《竇娥冤》,
《西廂記》都很好看,劇作家有關漢卿,白樸等人。
明
繼續雜劇和詩,也有小說。明朝文化環境不好,統治者很腐敗
清
詩作,散文,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儒林外史》,《聊齋志
異》,《紅樓夢》,《鏡花緣》,《孽海花》。
另:中國四大名著都成書於明清兩代。
民國
五四時期
各種詩作,散文,小說,劇作不斷涌現,又一次中國的文藝復興。
作家有:魯迅,郁達夫,茅盾,老舍,曹禹,蕭紅,徐志摩,冰心,林徽
音等。
⑩ 新時期歷史小說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一直到現在,評論家們對於「中華」這位作者保持著奇妙的熱情。它是文學界的一位老前輩、一位傳奇、一枚奇葩(褒義),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漫長的謎。它的作品汗牛充棟,著作等身,榮獲無數大獎。更驚人的是,它的創作時間跨度很長。和他同時出道的老作者們早已紛紛隱退,只有它仍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慾望,到現在仍舊筆耕不輟。這在世界文學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探討「中華」的文學成就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情。它的作品太多了,每一部都展現出了足夠顯著的復雜性,與此同時,作品之間還保持著驚人的同調率。作者時而忠厚,時而狡黠,揮動筆墨為書評家和讀者們構建了一個復雜的花園迷宮,任何一句不經過深思熟慮的評價,都有可能失之偏頗和武斷,進而迷失其間。我們只能以他的作品年表作為一根救命索,緊緊握住,從頭回顧一下「中華」的寫作生涯,解析其不同時期作品的創作理念,希望能籍此稍微能接近一點所謂的元寫作邊界。
就和所有的文學新丁一樣,「中華」一開始並沒有使用這個筆名。它很早就流露出了對文學的興趣,並嘗試著進行創作。一旦來了興致,就立刻揮筆寫下來,很快就積累了大量的散碎片段,可惜大部分都沒有保存下來,只有幾個短篇流傳至今:《山頂洞》、《元謀》、《藍田》、《紅山》、《仰韶》、《河姆渡》、《大地灣》等等。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作品文筆稚嫩,結構散碎,主題和立意都很模糊,只能說是一些塗鴉練筆,很難稱得上是作品。不過在這些早期創作中,我們已能感受到作者在寫作方面的天分。更重要的是,從這些作品的字里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一種粗糲、蓬勃的生命力在強有力地跳動著,迫不及待想要宣洩出來——這對於作家來說,是最重要的天賦。作者通過這些看似沒有目的的創作,在探索著一些基本的文學技法。比如在《仰韶》里,作者用大量篇幅練習了彩陶的靜物描寫;在《河姆渡》中,已能窺見後世種田文的雛形。《紅山》中反復出現一頭彎曲的豬龍意像,這被評論界視為「中華」作品的一個標示性符號,它在後續的幾乎全部作品裡都有登場。
隨著短篇的積累,「中華」在不斷進步。在一個特定的時刻,它終於推出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三皇五帝》。作者大膽地採用了共時式結構,在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同時起筆,兩種截然不同的表現手法同時作用於同一個故事,在故事演進時共時震盪。硬幣的一面,作者用的筆法是翱翔於九天之上的魔幻奇想,神祇的誕生與墮落,天地之間的異動與轟鳴,從伏羲到女媧,從燧人氏、有巢氏、神農氏到炎帝、黃帝、蚩尤,從唐堯到虞舜,每一位角色都帶有強烈的神性;在硬幣的另外一面,卻是如青銅般沉重的現實主義素描。英雄們被拽回地面,以人類的身份面對艱局,氏族之間的殘酷攻伐,沒有超現實元素,只有血淋淋的抗爭與融合。
當我們站在現實主義一側,會認為諸神只是英雄們疲憊時的夢中幻象;當我們站在奇想一側,會發現英雄們只是神祇在地面的投影。這是前所未有的創作手法。亦飛亦重、虛實交映,讓整個世界看起來充滿了矛盾,令人眼花繚亂。這不是普通的雙線式敘事,因為讀者沒辦法把神話與現實彼此剝離,因為它們早已交熔一體,難以分開。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放棄思考,跟著作者去經歷、去感受這眼花繚亂的雙面一體世界,看著它隆隆地從洪荒進化成上古。
當時的文學界被這種手法所徹底震驚,評論家們不吝惜自己的掌聲,一顆新星冉冉地升起。那個時候,大概沒有人預料到,這是「中華」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奇幻小說。
事實上,相比起同時代的其他作者,「中華」對於奇幻題材確實不那麼熱衷。它的世界觀設定瑣碎而散亂,由一個一個點組成,有時候還彼此矛盾,沒有像它的一些同行——比如「希臘」、「印度」和「埃及」——構建起一個完整的世界。當然,在接下來的一系列作品裡,「中華」 也並非一味迴避奇幻元素,但始終只是花邊點綴般的存在,從不作為真正的創作內核。這份執著,成為它一直拒絕撰寫宗教題材的心理淵源。
在評論界如潮的掌聲中,「中華」 很快就推出了續作。這是一個叫做《三代》的三部曲:《夏》、《殷》、《周》。在這三部作品裡,作者回歸了傳統敘事。諸神仍在,但已淡去幕後,更多的篇幅是在探討人與鬼——或者說人與祖先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