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風騷』在古代的含義是什麼詳解
風騷,古代指《詩經·國風》和《楚辭·離騷》的並稱。後代用來泛稱文學,在文壇居於領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領先叫領風騷。
」風騷「詳細解釋
1. 指《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
《宋書·謝靈運傳論》:「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風》《騷》。」
唐賈島《喜李餘自蜀至》詩:「往來自此過,詞體近《風》《騷》。」
清姚瑩《論詩絕句》之二:「辛苦十年摹漢魏,不知何故遠《風》《騷》。」
2. 借指詩文。
唐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
宋蘇舜欽《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留連日日奉杯宴,殊無閑隙吟風騷。」
蔣光慈《少年飄泊者》八:「今天到某秀才家裡寫幾張字畫,明天到某一教書館里談論點風騷,倒也十分有趣。」
3. 借指文采、才情。
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一fsa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發揚,心不遂閑綴作,十分的賣風騷,顯秀麗,誇才調。我這里詳句法,看揮毫。」
毛澤東《沁園春·雪》詞:「唐宗宋祖 ,稍遜風騷。」
4. 風流放盪。《醒世恆言·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那老兒雖然風騷,到底老人家,只好虛應故事,怎能勾滿其所欲?」
明梁辰魚《浣紗記·見王》:「我為人性格風騷,洞房中最怕寂寥。」
5. 特指女性舉止輕佻。
茅盾《動搖》一:「金鳳姐已經走到跟前,依舊臉上搽著雪白的鉛粉,嘴唇塗得猩紅,依舊乜著眼,扭著腰,十分風騷。」
6. 指風流放盪的人。
清李漁《憐香伴·女校》:「他出這等風致題目,一定是箇老風騷,做首肉麻的詩應付他。」
7. 猶風情。
明陸采《明珠記·買葯》:「卻戀他酒杯來往,兒女風騷。」楊朔《火並》:「每年元宵節,秧歌出街的時候,人們可以看見他扮著《拾玉鐲》的孫巧姣 ,或者《小上墳》的寡婦,專在女人面前賣弄風騷。」
8. 謂體態俊俏美好。
明無心子《金雀記·定婚》:「有貌有貌多俊俏。陳平說我最風騷,新大褶,皂羅袍,方巾四角帶兒飄。」《紅樓夢》第三回:「身量苗條,體格風騷。」
9. 風光,光彩。《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旗幟鼓樂,高頭駿馬,送入衙門到任。
寄華此時身子如在雲里霧里,好不風騷。」梨園戲《陳三五娘》第一場:「上元景,好風騷,燈如花,月如鑼。」
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⑵ 古代文學中迷戀青樓女子的男主角有哪些出自哪本著作
【李甲】中國明代作家馮夢龍短篇小說集《警世通言》中《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重要人物。李甲負心,致使杜十娘含恨沉江,把李甲說成殺人罪魁也不為過。然而李甲在薄倖男子中間,名聲似乎不如陳世美大。作品對李甲的處置也不甚嚴厲。「終日愧悔,郁成狂疾,終身不痊。」這是一輩子治不好的精神病,且因愧悔而致病,正可說明此人天良未泯。這與派人去殺妻子兒女的陳世美,是有些不同。往深一層說,李甲是明代社會特定畸形的價值觀中產生的一個怪胎。故事的時間是萬曆二十年以後,世風浮靡。李甲生長子富庶的東南地區,受世風影響可能深些。他是納粟入太學的公子,而非苦讀的寒士。他性格溫存,善於討好女性,又能大把花錢。這和頤指氣使的公子王孫不同。在這些方面,他有幾分賈寶玉的味道,故而被杜十娘愛上。杜十娘甚至認為他「忠厚志誠」。可能,李甲在妓院的一年裡,在花錢和待人方面,是比較忠厚的。但另一方面,李甲還有另一重特徵。李甲始終被「理」所束縛。這束縛不必是自覺遵從,而是不敢反叛。他先是背著父親貪歡求樂,後來是害怕父親而不敢回家。最後已到想回家卻沒路費的地步,即他自己所說:「若不遇恩卿,我李甲流落他鄉,死無葬身之地矣。」越接近家鄉,他心中越害怕父親,正統思想的壓力越太。孫富一番話,打中他的要害,所以馬上奏效。他在煙花場里,顯得溫順忠厚;他在妓院小樓,與杜十娘山盟海誓;他在捉襟見肘的時候,對杜十娘感激涕零。這些,都是遠離他父親時候的情態。對以他父親為代表的正統的「理」,他害怕他逃避。到無可逃避時,他只能屈從,而絕不敢反抗。這是可以肯定的,他還沒有真正受到家庭的重壓,只是孫富一番推測恐嚇,他就驚恐莫名,茫然自失了。不妨推測,假如沒有遇到孫富,假如他和杜十娘帶錢回了家,如果他那正統的父親逼他閉門讀書,同時不收留十娘,他敢反抗父親嗎?作品對這個人物的刻畫很成功。他的言語神情,我們竟有如見如聞的感覺。因而我們對他的思想性格能有進一步的理解。當人物性格形成之後,人物就按著自己的性格邏輯行動。這也就為讀者的推測提供了比較可靠的依據。
【柳耆卿】柳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是明代馮夢龍編訂的《古今小說》第二卷《眾名姬春風吊柳七》所著力刻畫的主人公。柳耆卿「因隨父作宦,流落東京,排行第七,人都稱為柳七官人。年二十五歲,豐姿灑落,人才出眾,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至於吟詩作賦,尤其本等……最其所長,乃是填詞」,是個「有名才子」。但他恃才傲世,不出入官宦縉紳之門,卻留戀於秦樓楚館,以至於「東京多少名妓,無不敬慕他,以得見為榮。若有不認得柳七者,眾人都笑他為下品,不列姊妹之數」;更有甚者,「內中有三個出名的上等行首」,竟「賠著自己錢財,爭養柳七官人」。在封建社會中,如柳耆卿這樣懷才不遇、窮困落拓的知識分子,不攀附權貴以求進身,卻偏願與操賣笑生涯的妓女為伍,「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鶴沖天》詞中句),不僅表明了他對現實社會的不滿情緒,而且也是他對傳統的封建禮教和世俗偏見的蔑視和反抗,反映了他身上具有了一定的叛逆精神。實際上,柳耆卿現存世的詞集《樂章集》中,就有相當數量的作品是反映處於社會底層的妓女生活的,並對她們表示了一定的同情,無怪乎他受到了妓女們眾星捧月般的敬重。後來,由於「有司薦柳永才名,朝中又有人保奏,除授浙江管下餘杭縣宰等」這送上門來的官職,「雖不滿耆卿之意」,卻被他接受了,以作「進身之階」。於是在暮春,他與東京眾名姬依依惜別,到浙江赴任。途中,他扮作游學秀士,曾訪問江州名妓謝玉英。當他在謝的桌上發現一冊《柳七新詞》,「都是耆卿平日的樂府,蠅頭細字,寫得齊整」,就問:「此詞何處得來?」謝答:「此乃東京才子柳七官人所作,妾平昔甚愛其詞,每聽人傳誦,輒手錄成帙。」柳又問:「天下詞人甚多,卿何以獨愛此作?」謝答:「他描情寫景,字字逼真,……人不能道。妾每誦其詞,不忍釋手,恨不得見其人耳!」這兩段對話,寫得非常精采,幾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風塵女子竟是柳詞如此多情的知音,這又為柳耆卿為何「多游狹邪」作了註解。二人恨相識之晚,情投意合,山盟海誓,訂了白頭之約;但因「赴任不便」,謝玉英決心從此「杜門絕客」,柳耆卿也許以「俟任滿日,同到長安」。一位走馬上任的官員,竟在旅途上與一個妓女論嫁娶,實是柳耆卿叛逆性格的又一表現。他到餘杭縣上任之後,「端的為官清正,訟簡詞稀」。一日,他看到在縣衙唱曲勸酒拍官妓周月仙悶悶不樂,便問其緣故。原來周月仙「頗有姿色,更通文墨」,與本地黃秀才情篤意深,一心要嫁給他,無奈黃家貧窮,迄今未能成親。同縣又有一個劉二員外,對月仙垂涎已久,「欲與歡會,月仙執竟不肯」,便設計買通船夫,教船夫在月仙夜渡時強奸了她,劉二員外以此相要挾,使月仙屈從於他,但月仙卻心下只想著黃秀才。柳耆卿了解實情後,「好生憐憫」,當日就將錢八十千付作身價,替月仙除了樂籍,並使黃秀才與周月仙這一對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一段情節,是小說中最令人感動的故事之一,既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妓女的悲慘境遇,又使柳耆卿的形象更富有人情味,可親可敬。然而收在《清平山堂話本》中的宋元舊篇《柳耆卿討酒翫江樓記》,卻是柳耆卿調戲周月仙不成,設計讓船夫強奸月仙,然後脅迫月仙成了他侍妾,嚴重損害了柳耆卿的形象,其惡劣行徑的描寫,也不符合柳耆卿關心同情妓女的性格發展。為此,綠天館主人在《古今小說敘》中指斥「《翫江樓》……鄙俚淺薄,齒牙無馨焉」;《眾名姬春風吊柳七》在採用《翫江樓記》某些情節時,也糾正了舊篇的淺薄,並作了合乎情理的改寫,推陳出新,使「濟人於厄」、「成人之美」的柳耆卿形象躍然紙上,這實際上也是小說人物創作過程中的審美意識和情趣的轉變。柳耆卿在餘杭縣三年任滿,打道回京途中,又去江州訪情人謝玉英,不想二人因為久不通音問,謝玉英囊中羞澀,經不住旁人攛掇,所以又「依前接客」。乘興而來的柳耆卿到玉英處相訪,正值玉英外出陪客遊玩去了,「耆卿到不遇,知玉英負約,怏怏不樂」,寫了《擊梧桐》詞:「臨岐再約同歡,定是都把平生相許。……近日重來,空房而已,……便認得聽人教當,擬把前言輕負。……試與問朝朝暮暮,行雲何處去?」這詞寫出了柳耆卿對玉英仍一往情深,對她的負約有痛惜,有責備,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這位風流才子對視為知音、知己的玉英的深沉的愛。「耆卿寫畢,念了一遍,將詞箋粘於壁上,拂袖而出」,這一連串的動作:寫、念、粘、出,細膩地描摹了柳耆卿痛失玉英時的心理活動;而其「詞箋粘於壁上」,又為玉英遊玩回來後,見了壁上的詞,「再三諷詠,想著耆卿果是有情之人,不負前約,自覺慚愧」,埋下了伏筆。柳耆卿與謝玉英相知相愛、悲歡離合的遭遇,也是小說中寫得最感人的故事之一。柳耆卿回京之後,又經人舉薦,升任屯田員外郎,並與昔日名妓,依舊來往。不想他官運不佳,一次宰相呂夷簡做壽,傳命他寫賀詞,他竟誤將一闋《西江月》連同賀詞裝入封套;一而這首《西江月》、(下片),其實正是夫子自道:我不求人富貴,人須求我文章。風流才子占詞場,真是白衣卿相。」呂夷簡讀了這幾句詞,認為是對他的大不敬,大動肝火,銜恨在心。不久,吏部開薦柳耆卿補翰林員缺,宋仁宗徵求呂夷簡的意見,呂乘機進讒言,罷了柳耆卿的官職。本「不求人富貴」的柳耆卿對此大笑道:「當今做官的,都是不識字之輩,怎容得我才子出頭?」並將一個手板上寫道:「奉聖旨填詞柳三變」。這實際上是對御批「任作白衣卿相,風前月下填詞」開了一個玩笑,將他性格中狂傲不羈、玩世不恭的一面,發揮得淋漓盡致。從此,他更放誕不檢,以妓院為家。數年後,他即死於妓院中。出殯之日,「只見—片縞素,滿城妓家無一人不到,哀聲震地」。有幾個相識的前來送葬的官僚,見此情景,「自覺慚愧,掩面而返」。不到兩個月,又有已經悔過並從江州趕到東京陪伴耆卿數年的謝玉英,也因過哀而病逝,附葬於柳墓之旁。叢此,每年清明前後,諸名妓不約而同地到柳墓祭掃,「喚做『吊柳七』,又喚做『上風流冢』」後來竟成了個風俗。小說所刻畫的柳耆卿,雖然較歷史上的柳耆卿可能在真實性上相距甚遠,傳奇色彩甚濃,人為美化感也較重,但卻沒落俗套,沒有去盡力渲染「依紅偎綠」的嫖客經歷,而是努力表現柳耆卿與被壓迫被凌辱的妓女在精神和感情上的共同點,體現了「同是天涯淪落人」之間的同情、信任和友誼。柳耆卿這位作為中國古代小說中所塑造的與妓女交往密切的有代表性的文人形象之一,既不同於《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負心變節的李甲,也有別於《李娃傳》、《玉堂春落難逢夫》等篇中先誤入狹邪、後又中舉做官的榮陽生、王景隆等之類人物,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的。至於小說篇後詩「可笑紛紛縉紳輩,懷才不及眾紅裙」,則更借柳耆卿被冷遇被歧視的一生,進一步表現了作品對現實社會不公平現象的冷嘲熱諷和批判精神。
【侯方域】中國清代戲曲家孔尚任《桃花扇》傳奇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是一個具有正義感、忠於愛情、正直卻又軟弱的明末封建知識分子的形象。作為復社文人,侯方域是具有正義感的進步知識分子,他對魏閹余黨阮大鋮、馬士英之流不滿;在朱由崧繼承帝位的問題上,持鮮明的反對態度。他力主擁立賢者,認為「不必拘定倫次」,並向史可法提出「中興定霸如光武,要訪取出群英傑」的主張,這無疑是一種進步的政治見解。在愛情問題上,他身為貴公子愛上秦淮名妓李香君,不僅沒有把她作為玩物,而且對之十分鍾情,始終如一,百般尊重。李香君視阮大鋮所操辦的妝奩如敝屣,他連聲叫好,譽香君為「畏友」,這是一種突破封建道德規范、尊重婦女的民主思想。尤其是與李香君分別之後,無時無刻不在真誠地思念她。黃河渡口,偶遇李貞麗、蘇昆生。聽李貞麗說到香君碰死在地時,還沒弄清事實真相,便大哭起來,又聽說香君還沒死時,立即破涕為笑,連聲稱好;在經過戰亂重返南京後,首先趕到媚香樓尋找香君,從院門之外,直步小樓前,推想著跨上妝樓、悄立帳邊的香君見到他的驚喜情狀。然而時移事遷,人去樓空,面對無情的現實,他不禁雙淚長流、泣不成聲,你單純天真的神情、狀態,令人覺得可愛。劇作家雖然對侯方域沒有持明顯的批評態度,只是如實寫來,但卻使人從中看出了侯方域身上所暴露出來的具有進步傾向的知識分子的軟弱性一面。拿他最初梳攏香君說,不過是一種名士風流、藉以消遣春愁的行徑罷了。在復社文人同阮、馬一夥的斗爭中,侯方域缺乏強烈的斗爭精神,往往採取一種調和的態度,常常以自己善良的願望猜想阮、馬等奸佞之徒。第七出《卻奩》一場,他經不起楊龍友的巧言利誘,竟然答應為阮大鋮與復社人和解,表現了政治上的動搖,第八出《閑榭》一場,陳定生、吳次尾要對阮大鋮採取果斷的報復行動,他卻百般勸阻,表現出軟弱的氣質。直到阮大鋮東山再起,已經把誣陷之詞首先強加在他的頭上,必欲置之死地時,他還說什麼「我與阮圓海(即阮大鋮,字圓海)素無深仇,為何下這毒手?」表現出濃厚的十足的書生氣。總之,侯方域在政治上的一切活動,因為馬士英、阮大鋮之流的專權,因為四鎮的橫暴專恣,加之高傑的有勇無謀、左良玉的不學無術、史可法的孤立無援,終歸未能收到效果。到頭來,不僅未能保護庇佑自己心愛的情人李香君,連自己也受到阮大鋮的無情迫害,鋃鐺入獄。這不單單是侯方域個人的悲劇,而是時代的悲劇,是關系著南明一代必亡的悲劇。比起李香君形象的鮮明生動、血肉豐滿、合情合理來,說侯方域的形象是劇作家主觀願望與概念的化身,一點兒也不過分。
【王景隆】中國明代作家馮夢龍短篇小說《警世通言》中《玉堂春落難逢夫》的男主人公。這位年輕闊少,禮部尚書的三公子在故事開始時,很像一位紈綺子弟。到風流場中玩玩,漸漸入了翻套,揮金如土,花掉了大宗銀子。這種事情很根多,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顯示他性格特點的,是他在這以後的表現。其最大特點,可以概括為「情種」二字。玉堂春為自己挨打,王景隆「心如刀割,慌忙撫摩」。還說:「冤家你為我受打。還說無干?明日辭去,免得累你受苦!」他和玉堂春分手時,曾跪下發誓:「我若南京再娶家小,五黃六月害病死了我。」他回到家中,重進書院讀書。整天想念玉姐。甚至有幻聽幻視的現象。他到南京鄉試,考完之後無事,每日只想玉姐。當地也有妓院,但他絕不去那裡。終於起程進京會試去,「公子上的船來,手舞足蹈,莫知所之。眾人不解其意,他心裡只想著玉姐玉堂春」。進京之後,聽說玉堂春被賣。一時氣急,竟摔倒塵埃。這些地方,都顯示他執著子愛情時「情種」特點。父母做主,為他娶了劉小姐,雖然也生得美貌,但他一心想著玉姐——「雖然陪伴了劉氏夫人,心裡還想著玉姐,因此不快,當夜中了傷寒。又想當初與玉姐別時,發下誓願,各不嫁娶。心下疑惑,合眼就見玉姐在傍。」當燕爾新婚之時,如此不忘舊情,才是真正「情種」。這個人物上進思想行為,有很深刻的社會內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對科舉仕宦生涯的態度。學而優則仕,是中國文人傳統的生活道路。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乃是士子十年寒窗、千里赴考的動力。但在王景隆這里,情況完全不同了。他和燕堂春受盡欺凌,在當時想出口氣;想救出玉堂春,可行的辦法就是榜上有名。二人分手時,玉堂春勸他「用意攻書,倘或成名,也爭得這一口氣。」他努力讀書時,常以「玉姐當初囑咐我,是甚什麼話來」自勉。得知玉堂春被賣,他氣得不想考進士了,明確告訴別的舉子,自己是為了玉堂春才讀書應舉。經人勸說:考進士做官是救人的最好辦法,他才參加會試。這些地方,表現了理想新的人生態度。這個人物的刻畫,也很成功。他的語言行動都顯出個性化特點。他始終表現出濃重的書生氣,但開始時有點紈絝習性,後來則變得深沉,開始時少不更事,容易上當,後來則老練多了。這一些都圍繞他的愛情遭遇展開,讀來合情合理。
⑶ 顛覆古代之吃定暴君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顛覆古代之吃定暴君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縣衙內,公堂上,驚堂木拍得震天價響!
「大膽葉承歡!竟然私自侵吞李員外家公子的錢款,還不快點退出來,本官念你是初犯,又是一介小小姑娘,定會從輕發落!」身著朝服的縣官對著堂下跪著的小姑娘高聲喝著!
「老爺申冤哪!此女實在可惡!屢次擄走小人給小兒的私人用度,還威脅小兒不能與小人說知!此次小兒出外收租,所得銀兩,竟然又遭此女洗劫。若不是老夫一再追問,小兒斷不敢說出此女名字!此等惡女,大人絕不可姑息!」李員外言辭切切,說罷竟是老淚縱橫!
堂下聽審之人頗眾,聽此言語,個個都虎目圓睜,抱打不平!
此女膚白若凝脂,大眼玲瓏,直鼻櫻唇,身著一襲青色衣裙,長得珠圓玉潤,可愛之極!無辜之極!如此可愛之女,又怎會是他口中的惡女呢?眾百姓個個不可置信。
此時,只見堂下所跪女子小嘴一扁,雙眸聚滿淚水,小聲的抽泣。
堂上眾人的心,揪得疼了!再聽不得那老員外的片面之辭,一致認定此女必是冤枉!
個個舉手道,「大人,莫要聽人一……
⑷ 官場類小說
《官聲》(完結)作者:格魚_
《秘書長2》(完結)作者:洪放(官場小說)_T
《向上向下》(全本)作者:王宗坤【官場小說】_TXT小說
《市委書記的乘龍快婿》(完結)作者:藍色虯龍_TXT
《官路之步步高升》(完結)作者:帶疤的蘋果_TXT小說下
《官場風暴》(完結)作者:赤眉_TXT小說下
《官梟》(全本)作者:胖員外_TXT小說下
《律政風流》(全本)作者:伯韻_ 《瘋投天才》(完結)作者:美女殺手_TXT
《掃黑》(出書版完結)作者: 周鋒_
《官場三部曲(官痕.官殤.官道)》(全本合集)
《官路迢迢》(全本)作者:Robin謝_TXT小
《寂寞官場》(全本)作者:俗人三昆_
《江湖,那個別樣的江湖》(出版書完結)作者:孔二狗
《市長與3個女人:雪落無聲》(出版書完結)作者:於江_TXT
《權欲誘惑》(完結)作者:無心隱士_
《駐京辦主任》(1+2+3全本)作者:王
《陰謀》(完結)作者:李德林(股市圈錢
《思科九年》作者:老暉(IT精英職場混
《官場情仇》(完結)作者:冬陽_TXT小說
《一個處長和他的女人們》(全本)
《官場權力斗爭:政界乾坤》(完結)作者:褚
《組織部長》(全本+前傳)
《中國面具》(一個發生在省委
《掛職》(完結)作者:洪放(官場小說)_
《逐艷人生》(完結)作者:彬臨城下_
《匯聚官場眾生相:辦事處》(全本)作者:劉春來_ 《副處長》作者:賈志剛_
《欲說》(全本)作者:梁曉聲(反腐小說)_TXT
《步步高》(全本)作者:李春平 TXT小說下載
《國畫》(全本)作者:王躍文_TXT小說
《常委大院里的女人:後院》作者:未知[已完結
《市長秘書(原名心靈庄園)》(出版書完結)作者:王曉方_TXT小說
《張成功作品集(《刑警本色》+《黑冰》+《黑霧》+《旋風暴》)》_
《背後》(全本)作者:不詳(反腐小說)_TXT小說下載
⑸ 求:有一古代小說好像是講四個兄弟的故事其中有一本有一段是講女主角被逼嫁給老員外男主角被綁在床
擎天堡系列
⑹ 求古代BL短篇小說(名字+介紹)
1。《茶緣》 BY景悠然
文中的一句話「對待愛人最殘忍的方式,不是愛恨交織,不是欺騙背專叛,而是在極致的寵愛之屬後,逐漸淡漠的愛。」很精練的短篇。
2。《周郎顧》 by 我意逍遙
諸葛亮與周瑜同人,雖然是同人但是寫得很好,當時看得糾結的是兩人因為身份十幾年還是幾十年沒見,但是最後在奈何橋上相見,個人認為結局還是不錯的。
3。《笑倚春風不自知》by 景悠然
很溫馨的文,書生與小花妖。
4。《清風恨》 by 行雲
古代替身文。
5。《永遇樂》 by 青歌
這個發展有些出人預料,不能劇透太多,比較喜劇的文。
6。一條街系列 都是很短的文
秦記染坊 作者:舊弦
竇家臭豆腐 作者:舊弦
小青糕團店 作者:舊弦
茂昌當鋪 作者:舊弦
謝記胭脂 作者:偷眼霜禽
⑺ 古代美女的風流韻事
錢塘詩妓蘇小小
蘇小小家先世曾為東晉官,流落到錢塘後靠祖產經營,成了當地較為殷實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這么個女兒,十分寵愛,因她長的嬌小,所以叫小小。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謝世,於是變賣家產,帶著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橋畔。
她們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樓里,每日靠積蓄生活,盡情享受於山水之間。因她玲瓏秀美,氣韻非常,在她的車後總有許多風流倜儻的少年。沒有父母的管束,蘇小小也樂得和文人雅士們來往,常在她的小樓里以詩會友,她的門前總是車來車往,蘇小小成了錢塘一帶有名的詩妓。
有一天蘇小小在遊玩之時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籍。兩人一見傾心,阮籍到蘇小小家拜訪,受到美人的禮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蘇小小從此與阮籍形影不離,每日共同遊山玩水。可是阮籍的父親聽說他在錢塘整日與妓混在一起,非常生氣,把他逼回了建業。蘇小小整日企盼,卻不見情人回來,終於病倒了。
幸好她還不是太死心眼的人,一些可心的文雅公子進屋來,陪蘇小小聊天,她漸漸恢復了車馬盈門的往日生活。
在一個晴朗的秋天,在湖濱她見到一位模樣酷似阮郁的人,卻衣著儉朴,神情沮喪,聞訊後才知此人叫鮑仁,因盤纏不夠而無法趕考。她覺得此人氣宇不凡,必能高中,於是主動提出為提供錢物上的幫助。鮑仁感激不盡,滿懷抱負地奔赴考場。
當時的上江觀察使孟浪因公事來到錢塘,身為官員不好登蘇小小之門,於是派人請她來府中,沒想到蘇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幾次方來,孟浪決定難為她一下,於是指著庭外一株梅花讓她做詩,蘇小小從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孟浪贊佩不已。
佳人薄命,蘇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這時鮑仁已金榜題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時順道經過蘇小小家,卻趕上她的葬禮,鮑仁撫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評論: 雖然蘇小小結交都不是什麼改變歷史的大英雄、或者皇親國戚。但她卻是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名妓女。而且其初戀情人是歷史有名的放盪文人阮藉。所以她的名妓資格當之無愧。
迷住宋徽宗的李師師
李師師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佛寺,老僧為她摩頂,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很象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師師。過了一年,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又鄰居撫養長大,漸漸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膚白皙,被經營妓院為業的李媼將她收養,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一時間李師師成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最後連宋徽宗也聞其名而想一親芳澤。高俅、楊戩自然慫恿宋徽宗,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走漏消息。
一見到李師師,宋徽宗就覺得這些年簡直是白活了。李師師不卑不亢、溫婉靈秀的氣質使宋徽宗如在夢中。李師師與高俅早就相識,見位高權重的高大人竟然對這位陌生的客人畢恭畢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確定這也是得罪不得的達官顯貴,於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還沒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與高俅楊戩趕回去上朝。從此宋徽宗對後宮佳麗視若無睹,隔三差五就以體察民情為由,出宮來李師師這里尋歡作樂,有時還叫著大學士王黼同去。李師師漸漸也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萬歲爺駕臨,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師師可非往日可比,身份雖然仍是名妓,卻也「名花有主」,有權勢的王公貴族也只能望「師」興嘆。
可是偏有武功員外郎賈奕以前與李師師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師師,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後不免醋意大發,寫了一首諷刺宋徽宗的詞:閑步小樓前,見個佳人貌似仙;暗想聖情琿似夢,追歡執手,蘭房恣意,一夜說盟言。滿掬沉檀噴瑞煙,報道早朝歸去晚回鑾,留下鮫綃當宿錢。宋徽宗聽說後大怒,差點殺了他,最後還是貶到瓊州做了個參軍。
其實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師師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彥。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彥趁著這個空兒前來看望李師師。二人正在敘闊之際,忽報聖駕前來,周邦彥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給李師師一個新鮮的橙子,聊了一會兒就要回宮,李師師假意挽留道:「現已三更,馬滑霜濃,龍體要緊。」而宋徽宗正因為身體沒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周邦彥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詞: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幃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箏。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豈知宋徽宗痊癒後來李師師這里宴飲,李師師一時忘情把這首詞唱了出來。宋徽宗問是誰做的,李師師隨口說出是周邦彥,話一出口就後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彥也一定在屋內。臉色驟變,過了幾天找借口把周邦彥貶出汴京。
李師師為其送行,並將他譜的一首《蘭陵王》唱給宋徽宗聽:柳蔭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讖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桑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映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凄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記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宋徽宗也覺得太過嚴厲了,就又把周邦彥招了回來。
宋徽宗玩物喪志,對邊境上的危機滿不在乎,終於在靖康之難成了俘虜。金軍本想連李師師一起俘虜,但沒有成功。宋朝南渡後,李師師的下落不明,有人說她捐出家產抗金,自己遁入空門。有人說她被金軍掠走,吞金自殺。也有人說她隨便嫁了個商人,後來在錢塘江淹死了。
評論:其實李師師也不是非常出名的妓女,雖然她和宋徽宗有關系,但宋徽宗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貪玩皇帝。有幾個妓女相好也不足為奇,妙就妙在李師師被寫進了中國四大名著-水滸里。並在其中擔任及其重要的角色,沒有李師師,宋江也無法被招安,那水滸的後四十回就沒了!^_^
擊鼓抗金的梁紅玉
梁紅玉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原籍池州,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梁紅玉自幼隨侍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臘起義,祖父和父親因貽誤戰機被殺,梁紅玉也淪落為京口營妓。朝廷派童貫率軍平定方臘,最後方臘被韓世忠所捉。
平定方臘後,在慶功宴上,韓世忠與梁紅玉初次見面,二人對視生情,終成眷屬。他們相親相愛的生活一直伴隨著戰爭度過。梁紅玉有身孕後留在京城,卻被苗傅和劉正彥扣押,但二人礙於韓世忠的勇猛並不敢難為他們母子。
此時宋高宗沒有行動的自由,隆裕太後和宰相朱勝非密派梁紅玉馳往秀州,催韓世忠前來救助,並封韓世忠為御營平寇左將軍,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韓世忠很快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亂,授武勝軍節度使。
這年冬天,金人再度進犯,從黃州和採石磯兩處渡江,直逼臨安。宋高宗逃至越州。韓世忠留守秀州,建炎四年元宵節金兀術下戰書與韓世忠,約定第二天開戰。韓世忠聽從梁紅玉的計策把宋軍兵分兩路,看中軍搖旗為號,進行包圍截殺。結果金軍大敗。韓世忠放聲高歌:萬里長江,淘不盡壯懷秋色,漫說秦宮漢帳,瑤台銀闕,長劍倚天氛霧外,寶光掛日煙塵側!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龍虎嘯,鳳雲泣,千古恨,憑淮說。對山河耿耿,淚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鸞輿步老遼陽幄。把唾壺擊碎,問蟾蜍,圓何缺?
有奸細向金兀術獻了一計: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燒毀韓世忠戰船。但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策以少勝多,圍困敵軍近五十天,使金軍不敢隨便渡江侵犯。
岳飛被害後,韓世忠也被罷去兵權,他索性辭去官職,與梁紅玉白頭偕老度過餘生。
評語:自古名妓都沒有很好的歸宿,就算你在有才也沒用。君看有名的秦淮八艷誰有好的下場。但是梁紅玉卻是異類,她不但嫁了個好丈夫,而且和丈夫白頭偕老。古代名妓都是以文出名,而她卻是以武聞世。所以她可稱為中國第一「武妓」拉!
傾國名姬陳圓圓
陳圓圓本為崑山歌妓,曾寓居過秦淮,由於她色藝超群,更與重大歷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將她列入了「秦淮八艷」之中,並說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艷,能歌善舞,色藝冠時。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遺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艷。田畹尋得陳圓圓後,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
不久李自成的隊伍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山海關。田畹對農民起義軍整日憂心惶惶,便設盛筵為吳三桂餞行,圓圓率歌隊進廳堂表演。吳三桂見圓圓後,神馳心盪,高興得摟著圓圓陪酒。酒過三巡警報突起,田畹恐惶地上前對吳曰:「寇至,將若何?」吳三桂說:「能以圓圓見贈,吾首先保護君家無恙。」未等田畹回答,吳三桂即帶圓圓拜辭。
吳三桂在其督理御營的父親勸說下,將圓圓留在京城府中,以防同行招惹是非讓皇帝知道。
李自成打進北京後,吳三桂的父親投降了起義軍,陳圓圓被李之部下所掠。當吳三桂答應投降李自成時,聞圓圓已被李之部將所佔,沖冠大怒,高叫「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遂投降了清軍與農民軍開戰。這就是吳梅村在《圓圓曲》中所曰:「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李自成戰敗後,將吳之父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後棄京出走。吳三桂抱著殺父奪妻之仇,晝夜追殺農民軍到山西。此時吳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陳圓圓,飛騎傳送,自引吳三桂帶著陳圓圓由秦入蜀,然後獨占雲南。
順治中,吳氏進爵雲南王,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託故辭退,吳三桂別娶。不想所娶正妃悍妒,對吳的愛姬多加陷害冤殺,圓圓遂獨居別院。圓圓失寵後對吳漸漸離心,吳曾陰謀殺她,圓圓得悉後,遂乞削發為尼,從此在五華山華國寺長齋綉佛。
後來吳三桂在雲南宣布獨立,康熙帝出兵雲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死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死後葬於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
⑻ 意識之仁者風流晚清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意識之仁者風流晚清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意識之仁者風流晚清
作者:常水
第一章 莫名穿越
更新時間2009-9-27 0:07:48 字數:2800
第一章莫名穿越
帶著哭泣的眼神
仰望歷史的天空
明亮的星辰
映襯著迷茫的雨露
叮當玉盤
擊起千年的聲音
踏著沉重的步伐
追溯古老的文化
泛黃的一頁
散發著幽香的文字
鏗鏘一地
盪起萬古遺曲
心上的痛,讓我難以入睡,輾轉反側,我越翻越累,是心累、是身累、是今天翻書翻得手累。薄薄的幾張紙是那麼的沉重,那手翻的好像不是書,而是大山,是沉痛的歷史,是心裡永遠解不開的結!
——敦煌、圓明園、華夏文物、古書、古跡等等等等,千年的智慧、古老的文化、悠久的清香……讓人崇拜、令人神往、使人心醉……但已屬明日黃花,漸行漸遠漸無窮……
想著想著就難免憤怒,難免心酸。禽獸,禽獸啊!那可是不僅僅是中華的,也是世界的遺產啊,就那麼被糟蹋了,欲哭無淚,欲告無門……
無盡的心痛,無盡的悲憤……
一腔熱血直直的沖上來……
噗……
……
「我這不是在做夢吧?!」夢中的唐雪飛一直提醒自己,我是在做夢。
8月1日,午時三刻,朗朗乾坤,碧日下,秋風蕭瑟,一個帶著血跡的頭,露了出來。緊接著一聲徹天震扉的啼哭,猶如閃電劃破夜幕中的蒼穹,劃破了吳老員外家小小的庭院。
古語有雲: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年過半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