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摩珂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兩部文學作品對印度造成了什麼影響
兩部印度不朽的史詩,對印度音樂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成為印度音樂舞蹈的永恆主題之一。在其中記載了印度最古老的薩音階和瑪音階、歌唱時所使用的三種音調和七種調式,以及印度音樂美學中所論及的七種「拉斯」(即韻味或情趣)。曾以各種形式流傳於東亞一帶。
② 《摩訶婆羅多》在印度文化上處於什麼地位
《摩訶婆羅多》是印度古代史詩,對於印度古代史詩和往世書中重要傳說故事、印度教教規和法典、古代印度哲學思想均有所涉獵,堪稱詩體網路全書。
③ 《摩訶婆羅多》主要講了什麼
《摩訶婆羅多》是印度古代史詩,約成書於公元前4~公元4世紀,相傳為廣博仙人所作。
全書共18篇,約10萬「頌」。曾被認作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
它寫的是古代勇武王的兩個兒子,一名持國,一名般度,前者有百子,人稱俱盧族;後者有5子,人稱般度族。後來般度做了國王,在他死後,國事由持國掌管。般度5子長大,請求繼承父位。持國長子難敵不肯,遂發生沖突,最終導致歷時18天的俱盧大戰。俱盧族全軍覆滅,般度長子堅戰繼位。後5兄弟登雪山修道,先後去世,並到達天堂。
小說內容復雜,包羅萬象。對於印度古代史詩和往世書中重要傳說故事、印度教教規和法典、古代印度哲學思想均有所涉獵,堪稱詩體網路全書。
反映了古代印度一個很長時期內的社會生活和思想風貌,其主旨在於表現強調政治斗爭中的「法」。「法」與「非法」是評判是非善惡的標准。般度族被當作「法」的化身、正義的代表受到歌頌,體現了人民的心願。
史詩在總體結構上,具有統一性和完整性。在講述主幹故事的同時,穿插有許多插話,著名的有《那羅傳》、《沙維德麗》等。黑天、怖軍、阿周那、黑公主等主要形象鮮明生動,個性突出。史詩用對話體寫成,絕大部分採用「頌」的格律。
史詩被印度尊為法典,在東南亞各國影響很大。
④ 誰知道《摩訶婆羅多》全文何時出版啊
全文有十萬頌呢,不可能出版的,精編本也有八萬頌,太浩繁了!其實主要故事只佔全書的二分之一,所以推薦你看看譯林出版社99年版的世界英雄史詩譯叢——《摩訶婆羅多-毗濕摩篇》,精彩內容基本都有了。
很難得啊,本以為這年頭沒人會讀史詩了那!知音!!
⑤ 摩訶婆羅多的史詩作者
史詩的作者,印度傳統的說法是毗耶娑(廣博仙人)。是漁家女貞信婚前的私生子。貞信後來嫁給福身王,生下兒子奇武,奇武婚後不久死去,留下兩個遺孀。福身王面臨斷絕後嗣的危險。於是,貞信找來在森林中修煉苦行的毗耶娑,讓他代替奇武傳種接代,生下了兒子持國、般度和維杜羅。此後,毗耶娑仍然隱居森林。目睹和參與了持國百子和般度五子兩族斗爭的全過程。在般度族五兄弟升天後,創作了這部史詩。但對毗耶娑的傳說已無可考證。 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天上8位神仙兄弟,帶著他們美麗的妻子們下到人間遊玩。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地上,一隻漂亮的母牛帶著小牛犢在吃草。母牛有著錦緞般的皮毛和惹人憐愛的姿態。一位婦人被母牛吸引了,她要求神仙們把母牛帶走,她的丈夫知道這是極裕仙人的母牛,勸她放棄這個想法,但她執意不從。最後,在眾兄弟的幫助下,他們終於偷走了母牛和牛犢。
極裕仙人是位很有法力的大仙。他回來後發現母牛不見了,運用法力很快就知道了誰是偷牛的人。他發出詛咒:8位神仙兄弟都將降到人間做凡人。極裕大仙和詛咒是很靈驗的,肯定能變成現實。8位神仙兄弟非常後悔,他們一起向大仙請求寬恕。大仙在他們的懇求下,把詛咒減輕了:7位兄弟都必須到人間走一遭,但偷牛的主謀將留在人世間。
8位神仙兄弟又去求恆河女神做他們的母親,商量好恆河女神生下前7個孩子都扔入恆河,讓他們洗去罪過,重新復活為神。恆河婦神被他們的誠心感動了,她答應他們的請求,便化作一位美貌的女子到人間。她嬌美的容顏和婀娜的身姿,使她得到人間國王福身王的愛情。
在結婚前,他們訂了一個協議;福身王不許問她的來歷,不得干涉她的行為,迷戀中的福身王答應了。他們成親了,生活幸福美滿,每年都生下一個俊美的孩子,但母親每次都將孩子扔入恆河,然後笑容滿面地回到丈夫身邊。國王極為震驚,但因婚前有約,只好默默忍受,這樣延續了7年,第8年生第八個孩子——天誓的時候,福身王忍無可忍,終於要制止妻子了。丈夫違約,大仙的詛咒也實現了。恆河女神向丈夫講明原委,帶走了小兒子。兒子被送到大仙那裡,學習各種知識,練就了各種本領,長大後回到福身王身邊,成為英武、博學、善良的人物。國王立他為太子。
福身王失去愛妻後,十幾年都悶悶不樂,也沒再娶。有一次,他在河邊看到一位大眼細腰,似花似玉,渾身發著異香的漁家女子。他要求這位女子嫁給他。但女子父親提出的條件是要讓他女兒生下的兒子繼承王位。福身王已將恆河女天神般的兒子立為太子,無法答應。他又開始鬱郁不樂了。太子知道原因後,他向漁父發誓他要放棄太子的地位,並發誓一輩子不結婚,這樣來保證漁家女的後代穩坐王位。天誓從此改名毗濕摩,意為「立下可怕誓言的人」。漁家女終於和福身王結婚了,他們生下花釧和奇武兩個兒子。花釧很早就死去了。奇武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持國,一個叫般度。持國是個瞎子,但他有以難敵為首的100個兒子。般度有以堅戰為首的5個兒子,但個個武功出眾。
持國百子和般度五子從小就產生了競爭和矛盾,長大後又開始爭奪王位。難敵為了獨占江山,經常想謀殺堅戰兄弟。有一次他建造了一個塗滿樹膠的房子,讓堅戰五兄弟去住,當他們一住進去的時候,又派人去放火,樹膠房子最容易著火,一下子就燒得精光。幸好有人報信,堅戰兄弟從事先挖好的地道跑走了。
堅戰兄弟們逃過了森林。在一次鄰國公主招親大會上,堅戰兄弟中的一個人,一箭射中遠處旋轉的魚的眼睛,他可以娶美麗的黑公主為妻了。但遵從母親的旨意,他們五兄弟共同娶了這位妻子。
黑公主的國家勢力強大。有了這樣的支持,堅戰五兄弟又回國了。國王分給他們一半國土,但都是荒涼的土地。難敵又想起一個壞主意,他讓般度王兄弟和他玩擲骰子的賭博。條件是輸了的一方必須流放12年,第12年還不能被認出來,否則又得增加12年的流放。般度王兄弟被迫無奈答應,結果輸了,他們只好到森林中去過流放的生活。第13年時,他們喬裝打扮,到一個國家的王宮里幹活。等一年過去了,他們派使者回國要求歸還他們的一半國土。
難敵拒絕了堅戰五兄弟的要求。雙方終於爆發戰爭了。難敵和堅戰都聯絡了許多國家做他們的支持者,當時印度半島上的國家幾乎都參加了這場大戰——俱盧大戰。
這場大戰進行了18天,死傷無數人,難敵的99個兄弟都被殺死了,只有難敵一人逃跑了。他躲進一個湖裡,用一根蘆管呼吸。但被堅戰五兄弟發現了。他們用語言羞辱他,逼得難敵從湖裡冒起來,和他們決斗。難敵寡不敵眾,也被殺死了。
難敵的戰士們決心為難敵報仇,他們夜襲堅戰五兄弟的軍營,把酣睡的戰士都殺死了。幸好五兄弟當時不在,得以逃生。堅戰回國做了國王,想到兄弟家族間的殘殺給人民帶來了那麼嚴重的災難,他們心裡感到很愧疚。不久,他們把王位交給了孫子,帶著妻子黑公主到喜馬拉雅山去修道了。最後他們都升入天堂。
以上是史詩的中心故事,約只佔全詩篇幅一半。圍繞中心故事,穿插進大量神話傳統和寓言故事。如插話《那羅傳》寫古代國王那羅受惡神捉弄,輸掉國土,又在流亡中與妻子離散,最後歷盡艱險,夫妻團圓,收回國土;《莎維德麗傳》寫古代婦女莎維德麗憑自己的忠貞和智慧,贏得閻摩王的恩惠,使丈夫死而復生。除這類文學性插話,史詩還包含大量宗教、哲學、政治和倫理等理論性插入成分,最有名的是宗教哲學長詩《薄伽梵歌》,長期被印度教奉為聖典。正是由於這種包羅萬象的特點,《摩訶婆羅多》可以說是一部以英雄史詩為核心的、網路全書式的作品。 它的敘事結構,像一組巨大的建築群,殿堂相接,院落相疊,迴廊環繞,路徑互通。那些難以計數的「插話」,既各自獨立,又彼此關聯,而且還往往有各自的講述者、對話者乃至各自的聽眾;單說裡面出現的故事講述者就有300到400個之多。這樣一來,不僅故事中套著故事,而且對話中套著對話,起承轉合之間使得故事線索盤根錯節,情節發展引人入勝。當然,所謂篇幅「最長」的論斷,今天看來已經不準確了。在我國藏族民眾中長期流傳的史詩《格薩爾》,規模上要超過《摩訶婆羅多》許多,以正在陸續出版中的藏族著名歌手桑珠的演唱本為例:平均400頁一卷的藏文唱本,全部出齊要45卷之巨,而這還只是他全部演唱曲庫存量的大約三分之二。這些民間的歌手記憶和演唱這種超級故事的能力,既令人敬畏,也讓人驚嘆。
這部史詩以婆羅多族大戰為故事主線,插入了各種神話傳說、寓言故事以及宗教教義、哲學、政治、律法和倫理等論述。這些插敘數量之多,約佔全詩篇幅的一半。如著名的印度教宗教哲學經典《薄伽梵歌》就是其中的插敘之一。這部史詩採用對話敘事方式,而且話中套話,故事中套故事。這種開放型的框架式敘事結構也為各種插敘提供了方便。這樣,《摩訶婆羅多》最終成了一部以英雄傳說為核心的「網路全書式」的史詩。 《摩呵婆羅多》(一譯《瑪哈帕臘達》,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意譯為「偉大的婆羅多王後裔」,描寫班度和俱盧兩族爭奪王位的斗爭,與《羅摩衍那》並稱為印度兩大史詩亦作 Mahabharatam,Mahabharatum)這首冗長復雜的詩歌,成型於公元2世紀。根據一種觀點,要麼它包含了一些很早期的科幻小說,要麼它記述了那些如我們今天的軍隊一樣擁有高級軍備的人們之間的戰爭。
例如,有這么一個情節,韋利須尼——一個部落和它的戰士們包括英雄克利須那,被一名稱為沙瓦的領袖領導軍隊所困。
殘酷的沙瓦乘坐無所不及的娑巴戰車,從車里邊他殺死了許多勇敢的韋利須尼青年,並且邪惡地摧毀的城市所有的停車場。
娑巴曾是沙瓦的城市、旗艦、戰役指揮部。在娑巴里邊,他可以選擇飛到任何地方。換一種詞彙描述,把娑巴描述成母船可能最恰當,沙瓦利用它向敵人發動攻擊。幸虧韋利須尼的英雄們同樣裝備強大,並且一朝他們要處置沙瓦。英雄普勒迪烏牟納要用一種特殊武器來結束他的生命,但是最高的神介入了:「這種戰箭會使雙方同歸於盡」,他們還講,無論如何告訴普勒迪烏牟納,已經註定沙瓦要由克利須那所擊敗。
克利須那上天追擊,但是沙瓦在天空中一立戈距離處堅守……「他一刻不停地朝我投擲火箭、導彈、長矛、長釘、戰斧、三仞投槍、發火器……,天空似乎有上百個太陽、上百個月亮,以及上百萬個星星。分不清晝夜,辨不出方向。」
然而克利須那使用相應的反彈道發射物頂住了沙瓦的反擊:
「當他們迫近我時,我開始了反擊;當他們一瞬穿過天空時,我用自己的閃速打擊船將他們切成兩三塊——天空中響起了巨大的噪音。」
盡管如此,克利須那受到痛苦的擠壓。他重整旗鼓;但是沙瓦利用技術或者什麼魔力消失了。於是克利須那裝載一種特殊武器,一種遠古的「智能炸彈」。
「我迅即用一種戰箭猛攻,可以搜尋聲音去殺死他們。所有發出尖銳聲音的達納瓦斯(沙瓦的軍隊)都死掉了,被那些由聲音觸發的如太陽般強烈耀眼的戰箭。」
但是沙瓦本人卻在攻擊中逃跑了,最後克利須那向娑巴投擲他「愛用的發火武器」——一種外形如「帶冕的太陽」的餅狀物。由於受到強烈沖擊,空中城市墜落了。
沙瓦被殺死了,隨之《摩呵婆羅多》的這一節結束了。最為令人稱奇的事之一是,提議如果使用那種尤其駭人的武器(普勒迪烏牟納的特殊戰箭)會使「雙方同歸於盡」——是由諸神明言禁止的。這會是何種武器?還有一節或許能提供答案:這里描述了英雄阿得瓦坦使用了可怕的阿各諾亞武器的後果。當時武器釋放出「拋射出耀目的無煙之火」:
「在敵人的上方產生並放射出密集的光焰之箭,如同一陣暴雨, 包圍了敵人……一個濃厚的陰影迅速在的番答瓦上方形成,黑暗中所有的羅盤都失去作用,開始颳起猛烈的風,煙雲平地呼嘯而起,帶起灰塵、砂礫,鳥兒發瘋地叫……似乎天崩地裂。太陽在天空中晃動。大地震動,被這種武器產生的可怕而猛烈的火烤焦。大象在火中瘋狂地來回奔跑……在廣大地域內,其它動物都變形而死得滿地。」
更糟糕的還在後頭。如果阿得瓦坦武器造成的後果象一場火暴,那麼古耳卡製造的攻擊後果則是一場核爆炸及放射性落塵中毒:
「古耳卡乘坐他的飛行器和委阿納(婆羅門寺院上的塔),向維里須尼司及安達卡司的三座城市投擲了一枚充滿了宇宙能量的飛彈。極為壯觀的一股白熾的煙火柱升起,宛如千萬的太陽同時照耀。就是這個秘密武器——鐵霹靂——一個巨大的死亡使者,將維里須尼司和安達卡司全族的人化為灰燼。屍體給燒得無法辨認,毛發、指甲盡皆脫落。陶器無端碎裂……,食糧全部敗壞。為了逃脫死亡,戰士們跳入河流清洗自己和武器。」
如果上述描寫是科幻的設想,那麼作者必是一位先知。
⑥ 重生成摩訶婆羅多里的難敵的小說
同在追劇,有的求密
⑦ 求摩訶婆羅多同人小說有木有啊!最好是關於迦爾納和俱盧方的!有沒有俱盧勝利的同人啊,謝謝了!
印度神話本來就少糧,何況還是指定主角的,你這個我真的給不出書內名。但是根據我多年吃容糧經驗,這種要麼乾脆找不到,要麼就是會有小眾圈有人穩定產糧,你可以找找有沒有這樣的群或者貼吧之類的上面找找,不過我覺得應該多半是中短篇。實在不行你湊合湊合找一下fgo的吧,也有迦爾納和阿周那,雖然會有一定形象出入,但好歹二次創作時很多大大們都會詳細考據
⑧ 《摩訶婆羅多》主要記載了那方面的天文學內容
史詩《摩訶婆羅多》也記載了許多天文學方面的內容。如以為日食和月食都發生在望日或朔日。在金木土水火五大星之外,又立計都和羅眩,實為黃道(人所視太陽一年間在恆星之間的路徑)和白道(月亮在天球上的運行軌道)升降的兩個交叉點。書中還說到,行星和恆星有向前、向後兩種運行方式,並描述了行星在恆星間的位置。
⑨ 《摩訶婆羅多》哪裡有網站可以閱讀到原文( 梵語的忽略 囧...!! )
《摩訶婆羅多》 Mahābhārata 印度古代史詩。和《羅摩衍那》並列為印度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現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詩的基礎上編訂而成,其中不但有長篇英雄史詩,而且有大量的傳說故事作為插話,還有宗教哲學及法典性質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長。 作者和成書年代 這部大史詩的作者,印度傳統的說法是毗耶娑(廣博仙人)。毗耶娑也在作品中出現。史詩敘述,他是漁家女貞信婚前的私生子。貞信後來嫁給福身王,生下兒子奇武,奇武婚後不久死去,留下兩個遺孀。福身王面臨斷絕後嗣的危險。於是,貞信找來在森林中修煉苦行的毗耶娑,讓他代替奇武傳種接代,生下了兒子持國、般度和維杜羅。此後,毗耶娑仍然隱居森林。但他目睹和參與了持國百子和般度五子兩族斗爭的全過程 。在般度族五兄弟升天後,他創作了這部史詩。但對毗耶娑的傳說已無可考證。 《 摩訶婆羅多 》書名的意思是「 偉大的婆羅多族的故事」。它的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4世紀和公元4世紀之間。史詩是紀元前後幾百年間許多人積累和加工的產物。它有許多不同的手寫本流傳下來。印度浦那版的精校本根據所有寫本整理校勘,在20世紀60年代出版。此外還有南印度傳本的校刊本。 主要情節 史詩用梵文寫成,採用對話體,共有10萬頌(每頌為1節雙行詩體),現代精校本則為8萬多頌。全詩分作18篇:《初篇》、《大會篇》、《森林篇》、《毗羅篇》、《備戰篇》、《毗濕摩篇》、《德羅納篇》、《迦爾納篇》、《 沙利耶篇 》、《 夜襲篇 》、《婦女篇》、《和平篇》 、《教誡篇》、《馬祭篇》、《林居篇》、《杵戰篇》、《遠行篇》、《升天篇》。最後附有一部《訶利世系》,有時作為第19篇,其實是另一部獨立著作。全詩以列國紛爭時代的印度社會為背景,敘述婆羅多族後裔俱盧族和般度族爭奪王權的斗爭。 象城的持國和般度是兩兄弟。持國天生眼瞎,由般度繼位。持國有百子,長子難敵,為俱盧族;般度有五子,長子堅戰,為般度族。不久,般度死去,由持國執政。堅戰成年後,持國指定他為繼位人。但難敵不服,企圖奪位,紛爭從此開始。難敵設計一座易燃的紫膠宮,讓堅戰五兄弟去住 ,陰謀縱火燒死他們。五兄弟倖免於難,流亡森林。持國召回他們,分給一半國土。般度族在自己國土上建都天帝城,政績顯赫。難敵心生妒忌,又設計擲骰子賭博的騙局,讓堅戰賭輸,交出國土,五兄弟流亡森林12年,並在第13年隱姓埋名,充當僕役。13年期滿後,五兄弟要求歸還被占國土,難敵拒不答應。於是,雙方各自爭取盟友,准備戰爭。最後 ,雙方在俱盧之野開戰,連續打了18天,結果難敵全軍覆沒 ,堅戰繼承王位。 以上是史詩的中心故事,約只佔全詩篇幅一半。圍繞中心故事,穿插進大量神話傳統和寓言故事。如插話《那羅傳》寫古代國王那羅受惡神捉弄,輸掉國土,又在流亡中與妻子離散,最後歷盡艱險,夫妻團圓,收回國土;《莎維德麗傳》寫古代婦女莎維德麗憑自己的忠貞和智慧,贏得閻摩王的恩惠,使丈夫死而復生。除這類文學性插話,史詩還包含大量宗教、哲學、政治和倫理等理論性插入成分,最有名的是宗教哲學長詩《薄伽梵歌》,長期被印度教奉為聖典。正是由於這種包羅萬象的特點,《摩訶婆羅多》可以說是一部以英雄史詩為核心的、網路全書式的作品。 思想內容 史詩所寫的故事不是一般的王族內爭,而是顯著對立的兩類統治者的斗爭,是弱小對強暴、受侮辱損害者對加侮辱損害者、遭遇流放迫害因而接近人民的貴族對高踞王位驕橫殘暴的貴族的斗爭。基調是頌揚以堅戰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譴責以難敵為代表的邪惡勢力。堅戰公正、謙恭、仁慈,而難敵貪婪、傲慢、殘忍。難敵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連俱盧族內一些長輩也同情和袒護般度族。史詩表現了人民在亂世希望由比較賢明的君主,而不是由暴虐的君主統一天下的願望。當然,史詩也是忠於現實的,它描寫每逢大戰關鍵時刻,般度族都是在黑天支持下採用詭計取勝的,因而使他們減卻光彩。這說明作者對統治者的認識是清醒的,並未違背生活真實而一味進行美化。 貫穿史詩的是法的哲學思想體系。「法」是作為國家社會的結構秩序,同時也是每個人所應遵守的行為准則。法和非法規定了是非善惡的標准。這種思想利用史詩故事形象地表達出來,把最後倖存的般度族長子堅戰解釋為是法的化身和勝利。當然,這是很牽強的。 這部作品很早就以各種形式傳到了東南亞,對當地文學的發展有重要影響。它已被譯成印度現代一些主要語言和英、法、德、俄語乃至爪哇語。漢語只有摘譯和縮譯,未有全譯本。
⑩ 摩訶婆羅多無名的英雄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摩訶婆羅多無名的英雄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聽到了嗎?「大海而已」。
老人撥動手中古弦,大漢眯起眼睛。海水,海水的上方,石崖。石崖如同鷹爪,沒有絲毫鋒利。石崖在飄動,石崖另大漢看到兩個石崖,兩個角度看到的石崖不斷的飄動,它飄的很柔和,如雲。如雲一樣。
大漢的血液翻滾。老人的音樂瘋狂!大漢出現在一片草原,一片草原的至高點,更加顯眼的是一望無際的斜坡。即使是大漢的雙眼也無法窺到盡頭。至高點!真的會想,下!大漢的雙腿微彎,大漢不再壓抑,大漢的身子稍仰,大漢沖了下去,大漢看到了一隻綠色的野鴨,雙腳來回交叉,攀登的困難。
古弦停下。仰頭看天。老人消失了。大漢有些失神。盯著老人仰望的地方,一陣波瀾,向著洞口沖去。
老人出現在洞口,手中沒有了古弦也不在透著平易。老人穿起黑袍,老人的頭頂多了一顆血紅色的印記。那是一隻雄鷹,一隻太過陰森太過霸氣的雄鷹。老人沒有動,老人依然仰望著天空。大漢癱倒了。混身打著莫名的寒顫。大漢一聲狂吼,扯下了身上的血肉。他沒有屈……
別忘了採納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