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飛機失事重生荒島發現二戰德國潛艇裡面有黃金有軍事技術的小說叫什麼名字
這是這個這個荒島重生,這個小說非常的觀看值得。
『貳』 二戰德國潛艇兵
區別很大。二戰潛艇上的生活條件比現在艱苦多了。而且二戰德國潛艇戰損率超過75%,3萬民潛艇官兵喪生。
『叄』 有誰能介紹一本關於二戰德國潛艇戰史的書籍
書是沒找見,不過有的資料你看看
二戰德國潛艇戰史
二戰德國潛艇戰史
【一.戰前態勢和兵力部署】
(1) 戰前態勢和兵力部署
英國戰時內閣首相丘吉爾在回憶錄中寫道:「大西洋戰役自始至終一直是整個戰爭的主導因素。我們一刻都不能忘記,不論在陸地、在海洋、在天空或其他任何地方發生的一切都最終與大西洋戰役的結果息息相關。那個可怕的、從不間斷的苦難歷程——我們經常處於極度的困境和挫折中,而且總是面臨著無形的危險。最終偶然和戲劇般地走上了光明的大道。」並特別指出戰爭中唯一真正讓我害怕的是德國海軍的潛艇!
事實的確如此,在德國放棄「海獅」計劃(即對英國的登陸作戰)之後,德國潛艇一直是英國最主要的威脅。這一海軍戰術在二戰中所達到的戰略高度,也許只有中國的「敵後游擊戰」可與之媲美。與太平洋戰爭相比,大西洋上的戰斗少了輝煌與陽剛之美,卻始終彌漫著一股詭秘陰郁之氣,大西洋上「狼群」出沒,潛艇戰與反潛戰貫穿整個戰爭始終。嚴格地說它不是一次海戰,而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海上戰爭,由無數次戰役和戰斗組成,成功的戰例不勝枚舉。使堂堂大英帝國感受到失敗痛苦的,不是德國坦克那疾風烈火、摧枯拉朽的閃電突擊,也不是德國飛機那鋪天蓋地、夜以繼日的狂轟濫炸,而是德國潛艇對海上運輸的破交作戰,被稱作海狼的德軍潛艇活動最猖獗時幾乎掐斷了對於英國至關重要的大西洋航線,幾乎已經牢牢扼住了大英帝國的咽喉!使英國真正體會到失敗的切膚之痛!
這場破交與保交的較量,不但是雙方高級將領之間戰略上的鬥智斗勇,武器裝備、技術水平的競爭,還是廣大參戰官兵戰術素養、作戰意志全方位的比拼!
這場圍繞海上交通線的殊死搏殺,持續了五年八個月,貫穿於整個戰爭期間,不僅對戰爭的勝負,而且對戰後海軍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大西洋位於歐洲、南北美洲和非洲之間,形似S型,兩頭寬中間窄,東西最寬處約3700海里(約合6800千米),赤道附近海域最窄寬僅1500海里(約合2800千米);南北長約8500海里(約合15700千米),總面積9336平方千米,相當於太平洋面積的一半,是世界第二大海洋。
大西洋東面經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連接印度洋,西面經巴拿馬運河與太平洋相通,大西洋沿岸有五十多個國家,西海岸主要有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古巴、巴西、阿根廷和委內瑞拉等國,東海岸主要有俄羅斯、德國、荷蘭、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挪威、瑞典、摩洛哥、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安哥拉和南非等國。
大西洋對於歐洲而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沿岸的歐美發達國傢具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發達的經濟力量,在世界經濟中佔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對於國際政治局勢具有極強的影響力。資源方面除了豐富的海洋資源之外,沿岸拉美、非洲等國還擁有很多戰略資源,歷來是列強覬覦的目標。
大西洋具有悠久的航海歷史,可以說是世界海上航運的中心,二十世紀初期,大西洋的海運貨物量佔世界海運貨物量的75%。而二戰爆發前夕,大西洋海運貨物量仍佔世界海運貨物量的70%。當時大西洋上就有四條具有戰略意義的海上運輸航線,對於世界政治、經濟、軍事都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英國擁有一支登記總噸位約2100萬噸的商船隊,佔世界商船總噸位的6600萬噸的31.8%。英國海上交通線的總里程超過8萬海里(約合14.7萬千米),每年海上貨物運輸量達6800萬噸,每天航行在海上的船隻約有2500艘。英國與世界各國的海上交通線主要有兩組,一組是北大西洋航線,連接歐洲、美洲,並經巴拿馬運河通往太平洋;另一組是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航線,聯系著地中海各國、非洲和印度洋。尤其是北大西洋航線,對於英國而言是最重要的生命線,直接關繫到英國的生死存亡,因此英國海軍幾乎是傾注全力確保這兩條海上航線的安全
戰爭爆發時,英國海軍編有本土艦隊、地中海艦隊、遠東艦隊和後備艦隊,總兵力19.5萬人,作戰艦艇主要有戰列艦12艘、戰列巡洋艦3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艦15艘、輕巡洋艦49艘、驅逐艦119艘、護衛艦64艘、掃雷艦45艘、潛艇69艘,總噸位約130萬噸。主力部署在斯卡帕灣,以控制北海出口,保護至關重要的北大西洋航線,掩護擔負反潛護航使命的輕型艦只
英國海軍一廂情願地認為,憑借其大大超過德國、義大利海軍的實力,只要採取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護航船隊體制,就能有效保障海上運輸的安全。
德國根據英國是個島國,非常依賴海上運輸的致命弱點,其海軍戰略企圖從一開始就是以破壞英國海上運輸為主要目標。但德國海軍實力遠遜色於英國,編有戰列艦隊、偵察巡邏艦隊和潛艇艦隊,總兵力約16萬人,作戰艦艇主要有戰列艦2艘、戰列巡洋艦3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6艘、驅逐艦22艘、護衛艦20艘,潛艇57艘,總噸位約35萬噸。
在戰略上,盡管鄧尼茲重點發展潛艇戰的思想在1937年和1938年的圖上作業演習中都得到了明確的論證,但德國海軍仍堅持重點發展水面艦艇,直到戰爭開始後,才在事實面前逐漸轉為重點發展潛艇。
戰爭爆發時,德軍57艘潛艇中,在大西洋待機海域有18艘,在北海待機海域有6艘,停泊在基地有25艘,正在進行試航的有4艘,用於實驗的有1艘,正在進行日常維護的有3艘。完全可以說,德國海軍還沒有擁有應付戰爭的足夠力量,正如鄧尼茲在1945年6月接受審判時所承認的,早在戰爭爆發時,我們就已經被打敗了,因為德國並沒有在海上做好充分的戰爭准備。
『肆』 二戰德國潛艇
最著名的當然是偷襲英國戰列艦「皇家橡樹」
1939年9月,當希特勒決心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拿波蘭開刀時,陸上德軍勢如破竹,捷報頻傳。陸軍的勝利,大大刺激了海軍參戰的慾望,而當時的英法採取姑息養奸的政策,不和德軍直接交戰,嚴防死守,按兵不動。德軍潛艇部隊司令官鄧尼茲是一個天才型的軍人,他把目光瞄準了英軍最大的軍港斯卡巴灣海軍基地。
斯卡巴灣海軍基地,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天然海軍良港,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東通北海,西接大西洋,軍港之大,能容納英軍所有艦艇,一戰時,德軍對該港發起多次沖擊都失敗了。這次,鄧尼茲幾乎是條件反射般盯上了這港口。
德軍經過偵察得知,進出斯卡巴灣共有7個通道,其中6個設有防潛網和水雷場,只有柯克海峽沒布雷和沒設網,但這個海峽波濤洶涌,巨石遍布,水道狹窄,且英國人還鑿沉了三艘舊船,以堵塞水道。鄧尼茲面對這些情況,陷入了沉思,經過長考後,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當即就授意司令部的參謀人員按他的設想制定出作戰方案,並招來他最欣賞的U-47號潛艇艇長普里恩,當面講完他的作戰意圖,並對普里恩說:這個任務我想讓你去完成,你可以不當場作出回答,你也有權放棄它,但不準對任何講,也不準和別人研究這個任務。第二天中午普里恩對鄧尼茲說:考慮好了,同意執行。
1939年10月8日上午,普里恩率潛艇出發,13日利用漲潮和沒月光的晚上(這些全是戰前考慮到的)通過柯克海峽,突進了斯卡巴灣,一路上危機四伏,困難重重。當天該軍港停有「皇家橡樹」號等兩艘戰列艦和數艘驅逐艦,U-47潛艇通過兩次魚雷齊射,擊沉了「皇家橡樹」號戰列艦,並奇跡般躲過了英軍驅逐艦的追殺,再次通過柯克海峽,逃回了德國。回國後的當天上午,希特勒派專機把普里恩及全體船員接到柏林,親手把一枚騎士十字勛章佩戴在普里恩胸前,普里恩成了當時德國舉國的英雄。
視頻地址 http://www.56.com/w74/play_album-aid-1295191_vid-MTU2Njg0NjU.html
其他還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由於當時的裝備技術水平不高,潛艇無法攻擊水中潛航的潛艇。因此雙方都採用誘騙戰術,設法使對方潛艇浮上水面,然後像對付水面艦艇那樣進行攻擊。 1915年6月25日,德軍讓一架水上飛機假裝出了故障,"迫降"在英國潛艇活動的水域作誘餌,再派一艘德國潛艇在附近以潛望鏡深度埋伏待機。英國潛艇果然中計:蒙克里夫艇長下令潛艇上浮,炮擊德軍飛機。而這時事先"埋伏"的德國潛艇卻因距離太遠無法攻擊英國潛艇,"魚兒"已上鉤,"釣魚人"卻鞭長莫及,不知所措,德國飛機只好在炮火中狼狽逃竄。
1939年5月9日,英國岸防航空兵第322航空中隊的一架"安桑"試飛機,在蘇格蘭西岸海域巡邏時,發現了一艘在水面航行的潛艇。潛艇正要下潛,"安桑"式飛機飛行員瞄準了潛艇,投下2枚重100磅的炸彈。其中一枚炸彈落在水面好像瓦塊似的又飄出水面飛向空中。炸彈在空中爆炸,四散的彈片正好擊中了投彈的"安桑"式飛機,彈片打穿了油箱,航空油很快流完,飛機失去了動力,一頭栽入大海之中。飛行員打開降落傘,落到海面,乘上救生筏獲救。而潛艇卻安然無恙,只是在炸彈擊水時受到水波沖擊,產生輕微的震動。 無獨有偶,當年9月14日,從英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起飛兩架"大鷗"式飛機在海區進行巡邏,發現遠方有一艘潛艇,飛機進入攻擊航向,投下炸彈。不料炸彈在空中提前爆炸,散射的碎彈片又把兩架飛機擊傷,落人海中。這次飛行員卻不那麼幸運,跳傘落海後被德國潛艇俘獲。
1942年1月26日,美軍駐珍珠港的羅奇福特戰斗情報分隊截聽到日軍伊一173號潛艇的無線電信號,用測向儀確定其方位並測出它的航向,然後把情報傳給"白楊魚"號潛艇。"白楊魚"是一艘水下排水量 2370噸的"鼓"級潛艇,水下航速8.7節,裝備533毫米魚雷發射管10具。正在返航途中的"白楊魚"號得到情報,立即下潛待機。
27日晨,"白楊魚"號的聲納偵聽到推進器噪音,然後在聲納測出的方位上用潛望鏡發現一艘日軍大型潛艇,正是伊一173號潛艇,它正以15節的速度在水面航行。只見這艘潛艇毫無戒備,艇員正在甲板上抽煙和曬太陽。"白楊魚"號抓住戰機,10分鍾後,向目標發射了3牧魚雷。這艘水中排水量2440噸的伊一173號潛艇頓時葬身"魚腹",它是美國潛艇擊沉的第一艘日本潛艇。
1982年 4月的馬島海戰中,阿軍唯一的海中殺手--"聖路易斯"號潛艇,積極尋找戰機。一天,該艇水下搜索時,突然發現一艘英軍護衛艦在附近行駛,迅速接敵。潛艇行駛到距英護衛艦不遠的地方後,准備發射攻擊。該潛艇擁有8具533毫米艇首魚雷發射管,可向敵方軍艦發射16枚魚雷。隨著艇長的一聲令下,一枚魚雷嗖地飛了出去。令人奇怪的是,魚雷發射後,不是按指定航線射向護衛艦,而是跑偏了。艇員們眼瞅著這條英國"大魚"有驚無險,痛惜萬分。幾天後,該艇幾經周折,終於又跟蹤上英軍一艘護衛艦。這艘護衛艦似乎對潛艇毫無所知,居然直愣愣地向潛艇駛過來。隨著兩艦距離的靠近,"聖路易斯"號再次瞄準。一切都確定準確無誤後,一枚魚雷再次射了出去。然而一艇員們又失望了,似乎瞄得很準的魚雷射出後,又朝別的方向奔去。戰機又白白丟失,大家的心情很沉重。之後,阿軍潛艇多次發現英艦,並進行魚雷攻擊,依然戰而無果。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該艇在作戰中痛失良機呢?原來,該艇電腦出了問題。該艇作戰系統的中心是一台 FM1600B電腦,控制著魚雷的攻擊。電腦出錯,導致潛望鏡出現方位錯誤信息,指揮官雖然把目標套在十字線上,可電腦卻認為目標在他處,於是,魚雷發射後,電腦便根據錯誤的信息把魚雷導向了錯誤的地方。
『伍』 誰知道有一本講述二戰德國潛艇的書,書名是《黑色的五月》。
黑色五月 作者:[美]邁克爾·甘農 編譯者:洪津,殷貴雲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搞文字的人寫不完的題材。「二戰」中盟軍海空力量與德國潛艇在大西洋中的激戰是非常重要的戰事,本書全面披露1943年5月盟軍大敗德國U潛艇的內幕,是一本學術與敘事相結合的書,是一部重要的史學著作,讀來生動有趣,也引人思考。作者是美國史學家,「二戰」史專家。
內容摘要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後,在大西洋的海上運輸線上,盟軍和德國U潛艇艦隊之間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海戰。1942年末至1943年初,大西洋海戰出現危機,U潛艇在大西洋上肆無忌憚地截殺盟國護航運輸隊,給盟國造成了難以承受的船隻和軍需物資的損失。
然而,1943年5月,海上戰局出現了奇跡般的變化:盟國的海空護航部隊打了一系列激動人心的漂亮仗,一個月內擊沉U潛艇41艘,擊傷U潛艇37艘。盟國在家月的勝利,撲滅了海上最大的、最強的潛艇艦隊的囂張氣焰。5月底,德國人被迫認輸,把北大西洋主要交通線上的U潛艇幾乎全部撤走。在柏林的U潛艇總指揮部里,灰心喪氣的德國軍官們說這是個「黑色五月」。此後,U潛艇艦隊再沒胡恢復元氣。
不少史學家注意到,1943年5月的反潛戰況,是大西洋海戰的轉折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人們不禁要問:「黑色五月」的奇跡是如何發生的?發生「黑色五月」的原因是什麼?什麼人或什麼事要為「黑色五月」的發生負主要責任?盟國是否在「黑色五月」中採用了新戰術或使用了新武器?
在此之前,許多史書記載了盟國在5月的勝利,卻沒有一本書能展現5月里波瀾壯闊的海戰全貌,於是這本《黑色五月》應運而生。《黑色五月》不僅能回答上述所有問題,而且會告訴讀者更多幕後故事。
本書作者邁克爾·甘農,曾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講授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現在是該大學的歷史學名譽教授。早在50年代,甘農就開始寫作軍事題材的文章。1968年,他曾赴越南當戰地記者。他著有七部書;他在1980年出版的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著作《擊鼓行動》,曾在書壇引起極大反響。他對1943年5月北大西洋上所有戰役相關文件的研究,是迄今為止對這一段戰爭史進行的最全面的學術研究。
在寫作《黑色五月》之前,作者查閱了保存在德國、英國、美國和加拿大檔案館里的有關原始文件,采訪了親身經歷過「黑色五月」的人。在書中,作者精闢地分析了與5月的戰局相關的每一個重大戰略決策的前因後果,詳盡地記述了5月里發生在海上和空中的所有主要作戰行動。
《黑色五月》是一部史學著作,也是一部海戰史詩。全書注重學術與敘事相結合:既有豐富的學術信息,又有個性鮮明的人物;既有對各種艦艇、飛機、武器、戰術和探測設備的詳細講解,又有對海戰的生動描寫。很少有哪本書像《黑色五月》這樣,把德國的潛艇戰和盟國的反潛戰寫得如此周密、翔實、細膩和真切。在本書中,作者始終從德軍和盟軍兩個角度交叉敘事,而且常常引用當事人的原話。在重溫那段輝煌歷史的過程中,作者不時把讀者帶上U潛艇,帶上盟國軍艦,帶上盟國軍用飛機座艙,帶上被魚雷擊中的商船甲板。最後,作者還讓讀者有機會「竊聽」U潛艇戰浮在戰浮營中的談話,親自感受U潛艇艇員的思想和情感,這在海軍史學著作中是前所未有的。
『陸』 二戰時候主角帶領潛艇作戰的小說
回到1939之海狼
重鑄第三帝國之新海權時代(這個是寫一戰時候的)
『柒』 請問一本二戰潛艇戰類的小說
推薦你看《魂歸大西洋》,是講U艇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捌』 找小說主角遇到帶著二戰納粹德國的科技的潛艇穿越到一站前還把古斯塔夫巨炮的圖紙賣給了二德子的小說
站前還把古斯塔夫巨炮的圖紙賣給了二德子的小同求想看
『玖』 有一部電影開頭是撿了一個漂流瓶,故事是講述二戰時一艘潛艇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被時間遺忘的土來地》
本片根據艾自德加·賴斯·巴勒斯的小說改編而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德國潛艇在擊沉一艘英國人貨船以後,救起了倖存者。
不幸的是,
劇照
這艘潛艇開錯了方向,將這些倖存者帶到了一片未知的土地上。
那裡棲息著有史以來從最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到最高級的靈長類野人幾乎所有的生物,更有著大量的恐龍與之共同生存。
他們認為找到了傳說中的第八大陸(非南極洲),決定在回到文明世界以前忘卻對立,一起合作。
由於沒有多餘的汽油離開此地,於是倖存者們就到處尋找燃料的替代品,就在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准備好一切即將離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和火山爆發摧毀了潛艇,僅剩下沒有趕上潛艇的一男一女。
最後的希望破滅後,他們無意中發現這片土地從南到北物種的進化越來越高級,越往北走越有可能重返文明社會,於是這一男一女前往大陸的北部去尋找出路。
同時,為了讓世人了解自己的離奇經歷,他們記錄下自己的遭遇並裝進瓶子里扔入海中。
這個故事的講述者就是漂流瓶的發現者,但是他始終沒有找到那個第八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