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古代凄美的愛情故事
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
喬夕的古代短篇很好看,例如《絕色》《涼姜》《傾城笑.圓曲》《微笑的荷姬》《風華記》《誰曾靠近童話》《長門怨》《胭脂涼》.....很多,都很好看(在貼吧里有)
建議你如果喜歡喬夕的文筆的話,可以去她的短篇集《誰借走了笙》
喬夕剛剛出的長篇《樓蘭塔頂的聲》也不錯
語笑嫣然寫的也很不錯,例如《離》《薄雪》....《愛如指間沙》(短篇集)
希望你會喜歡…………^.^!!!
⑵ 求古代經典愛情故事
《情史》 作者:(明)馮夢龍
《情史》一名《情史類略》,又名《情天寶鑒》,為明代著名文學家馮夢龍選錄歷代筆記小說和其它著作中的有關男女之情的故事編纂成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全書共二十四類,計故事八百七十餘篇。其中《情外類》選錄了歷代的同性愛情故事,記載的人物上自帝王將相,下至歌伶市民。讀者們也能在其間了解到「龍陽」、「餘桃」、「斷袖」等典故的來源。
《情史》是馮夢龍的重要作品之一。他清楚「情」的感染力比枯燥乏味的說教大得多,因此在《序》中寫道:「我欲立情教,教誨諸眾生。」他既同情和贊揚那些純潔、忠貞的高尚情操,也鞭撻那些骯臟、丑惡的庸俗情調。《情外類》中對同性愛情的描述也是如此。
卷一 情貞類
卷二 情緣類
卷三 情私類
卷四 情俠類
卷五 情豪類
卷六 情愛類
卷七 情痴類
卷八 情感類
卷九 情幻類
卷十 情靈類
卷十一 情化類
卷十二 情媒類
卷十三 情憾類
卷十四 情仇類
卷十五 情芽類
卷十六 情報類
卷十七 情穢類
卷十八 情累類
卷十九 情疑類
卷二十 情鬼類
卷二十一 情妖類
卷二十二 情外類
卷二十三 情通類
卷二十四 情跡類
⑶ 古代愛情故事
《白蛇傳》
傳說發生在宋朝時的杭州、蘇州及鎮江等地。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還有可愛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
《梁山伯與祝英台》
天資聰穎的祝英台求學心切,祝員外無奈勉強應允女兒女扮男裝赴杭求學。英台途遇書生梁山伯一見鍾情,草橋亭上兩人義結金蘭。梁、祝同窗三載,英台深愛山伯,山伯卻不知英台是女子。祝員外催英台速歸,英台、山伯依依難舍。十八里相送途中,純朴的山伯始終不懈英台屢屢暗示的愛情。後來,山伯聽得師母介紹的實情,趕往祝家莊求婚,怎料祝員外已將英台許配大守之子。樓台相會,梁、祝柔腸寸斷。不久,山伯憂郁成疾而死,英台被迫出嫁。花轎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撫碑痛哭失聲。墓裂,英台躍入墓內,送親人想抓住祝英台,可是只抓住一片衣襟,梁山伯和祝英台化為一對蝴蝶,飛翔在百花叢中。
⑷ 微小說古代宮廷愛情故事
這些都是我看過的,挺好看!給予簡介,lz可以看看!
書名:禍國
作者: 十四闕
璧國右相的小女沉魚,儀容端莊,賢淑溫婉,傾慕四大世家姬氏的公子姬嬰,兩家預備聯姻之際,卻被君王昭尹橫加破壞,一道聖旨,擇伊入宮。
姜沉魚為了家族萬般無奈,領旨進宮。
但她不願成為帝王的妃子,老死宮廷,便毛遂自薦,請求成為昭尹的謀士。
昭尹為她的膽量和見識所傾倒,遂派她出使程國,以為程王祝壽為名,暗中竊取機密情報。孰料改寫四國歷史的風雲際幻就因為這么一個不經意的決定而開始了……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從天真純潔的多情少女,到母儀天下的皇後;從任人魚肉的弱小女子,到叱吒風雲的一代女王……
禍國一出傾天下。
書名:鳳舞大清
作者: 滄海笑明月
天聽寂無聲,蒼蒼何處尋,非高亦非遠,都只在人心。
失手回大清,妙手賺人心,史上最有技術含量的穿越。天聽寂無聲,蒼蒼何處尋,非高亦非遠,都只在人心。 慧黠博學,伶牙俐齒,機敏幽默的supergirl,在即將成為一名妙手仁心的現代中醫之際,卻因一次意外魂回大清,融入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展開了千折百回的愛戀、造就了盪氣回腸的人生……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牢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董鄂.菀葶的命運之輪,跌宕浮沉於那段千折百回的詭譎史河,可她,究竟因何而來?她與這段時空,誰是因?誰是果?究竟是誰造就了誰?
慘烈傾軋的九子奪嫡,將博弈出怎樣的血雨腥風?康熙是猝死還是善終?聖心默定的繼位人究竟是誰?雍正榮登大寶,是合法?還是篡位?
看朱成碧,匆匆荼靡;相知盡處,一葉知秋……最終贏得九州萬方的『皮囊臭』,是否也能俘獲他噬心錐骨的『紅粉骷髏』?皇權凶險,成王敗寇,一場旖夢,幾度秋涼?荒煙蔓草的憔悴年月,身陷囹圄的阿九,是否還能扼住命運的咽喉?當情到了不堪回首的一刻,她,是玉碎?還是涅盤?嚴冬劫掠去的,新春是否能都將還來
書名:圖南志
作者: 張晚知
包梓崤QUEEN 2011-01-24 22:12
她是皇朝的長公主,他是高高在上的昭王,他們是一對相依為命的姑侄。
風雨飄搖的華唐末世,這一對姑侄在皇權中心步步為營,歷盡艱辛……於是,從沒完沒了的政變中全身而退,遠離險惡朝堂,從頭拓業,收拾破舊山河,便成了他們一生的事業。
她除了是他的姑姑以外,還是他一生的倚仗,是他立命的根本,更是他所有感情的歸依。她的身影貫穿了他的生命歷程,直到人生苦海的彼岸。
皇圖霸業,江山在握,都是空的,他真正想伸出手去握住的,不過是她的手而已。
他們的一生愛恨交織,千回萬轉,他要怎樣才能再次握住她的手,與她比翼齊飛?
書名:春秋大夢
作者: 夢三生
春秋亂世,一代美人,一曲絕戀她告訴他,君上,是天下人的君上;夫差,是她一個人的王。當那個囂張的帝王為她而放下手中的殺人之劍時,她便已甘心隨他遠走天孽……
美人計落幕,夫差亡國自刎下隱藏著怎樣的真相?
紅顏禍水如她,卻在春秋亂世中守護著真愛;囂張霸主如他,卻甘心為佳人成為亡國之君。
深陷復國大計,宮廷爭斗之中,逃離是非之地早已成夢,香寶心如死水。怎料,夫差對她疼愛有加,處處相護,明知道是美人計卻寧可陷入溫柔鄉。
書名:衛國公主
作者: 弄雪
開天闢地的一個新王朝,正上演著「巾幗女生」——《衛國公主》的新傳奇。
誰說只有男兒才能指點江山?我——21世紀的巾幗,憑著現代化的思想和見識,在那久遠的古代用兵如神,為保衛國家掀起一場腥風血雨……而面對那濕潤如水的深情,那割捨不下的前世今生,我該何去何從?
體弱多病的女博士帶著前世的記憶一起投於帝王之家錦綸皇朝,於是五月能言,七月能行,從小便學識淵博無人能教,成為了最受寵的美少女公主宋輕衣,被賜號「衛國公主」,成人後的輕衣果然擔負起保衛國家的重擔。
上一世,她身體孱弱,幾乎是一年到頭都在醫院中度過的,這一世,她意氣風發,瀟灑戰場。
利用現代特種兵的訓練方式培養了一群無往不勝的神兵,利用現代學過的各家兵法戰勝敵國的軍師,安內攘外,平定四亂。
明明是歷史上沒有被記載的一個朝代,卻足以讓每一個現代人艷羨。而展昭、白玉堂等史上知名人士的介入,又讓衛國公主所在的朝代不甘寂寞地沸騰起來……
書名:寒宮冷月
作者: 玉晚樓
才女白綰秋應召入宮,隨即卻被打入冷僻的行宮一住五年。五年後一場離奇的大火將她帶回宮廷,因年少與皇帝的偶然相遇,兩人得以再續前緣,不想因此掀起一場宮廷巨變。為了心有不甘宮廷爭斗而求自保,綰秋出家修行,離開皇宮。
皇帝御駕親征,卻陷入敵人的包圍之中,綰秋聞訊,不顧危險前往相見。將領左楓保護綰秋趕往邊境,數次生死患難之後,折綰秋重新回到皇宮,這時宮中又傳出白綰秋在救駕途中另有姦情的謠言……
書名:宮砂淚
作者: 池靈筠
動盪的皇權,深宮緊鎖,他們從小相識,便註定暗生情愫,誰能料到,一個六歲入宮為後的幼女,竟然有如此跌宕的人生可以渲染!三個男人,兩個皇帝,而她願意衣冢相守的,究竟是兒時的初愛,還是以身相托的男人?
那玉臂上若隱若現的守宮砂,是不是最後的答案?
她一生都在這里,從未想過要離去。
她的愛恨都在這里,從未想過會遺忘。
她的敵友都在這里,已死的比存活的多。
雙十年華,她的面龐滿是滄桑。這一生,她沒有美麗過。這一世,終究也無法圓滿。
曦陽晨霧斂秋霜,素手飾凝妝。西風懶理幽緒,只怨道、寂寞長。
抑清狂,貞節坊,宮砂殤。玉全瓦碎,怎奈何他,一世恍惘。
海闊天空莫敢奢望,我今生的陪葬不過是一座牌坊和一顆守宮砂。——上官嫃
⑸ 微小說愛情故事古風200字
感情原本就是一個人的事情,我覺得對另一半還是要好一點吧.!.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了!其實愛情最後還是以生活為導向的。
⑹ 古代感人的愛情故事
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
漢朝的大才子司馬相如為景帝時武騎常侍,因不得志,稱病辭職,回到家鄉四川臨邛。有一次,他赴臨邛大富豪卓王孫家宴飲。卓王孫有位離婚女兒,名文後,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從屏風外窺視相如,相如佯作不知,而當受邀撫琴時,便趁機彈了一曲《鳳求凰》,以傳愛慕之情,因相如亦早聞文君芳名。相如、文君傾心相戀,當夜即攜手私奔。相如一貧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孫怒其敗壞門風而不分給她一文錢。兩人只好變賣所有東西後回到臨邛開了家小酒鋪。每日,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打雜。後來,卓王孫心疼女兒,又為他倆的真情所感動,就送了百萬銀錢和百名僕人給他們。司馬相如有財、有名後,又受皇帝寵幸,便宿娼納妾,竟不理會卓文君。文君因作《白頭吟》以訣別。「皚如山上雪,皎如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天下的負心郎皆愧之。
卓文君,西漢臨邛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她是卓王孫之女,喪夫後家居。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能彈琴作詩,卓文君從中領會到他的才華和情感,一心相愛。司馬相如家裡一無所有,卓文君隨他私奔後,就開了個酒鋪,親自當掌櫃,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則作打雜,不怕人譏笑。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則流行民間,並為後世小說、戲曲所取材。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流傳於世的還有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頭吟》:「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桿何裊裊,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和凄怨的《訣別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⑺ 關於古代的愛情故事
中國古代十大凄美愛情故事
1.梁祝化蝶
這一個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多少年以來就流傳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傳在俊美的龍山腳下。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台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台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台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捨。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朴,不解其故。英台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願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家住鄮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台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後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鄮城九龍墟。英台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一個民間傳說,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里有這么一段:「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它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3.白蛇傳
「白蛇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乃是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河南湯陰(今河南鶴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
許家溝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脈之一。這里峰巒迭嶂,淇水環流,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環境清幽,亞賽桃源。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里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犢子牽黃牛,游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丑。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典故衍化為「白蛇鬧許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連眉女」衍變為白蛇。
「白蛇鬧許仙」里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村一位許姓老人從一隻黑鷹口中救出性命。這條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後人牧童許仙。婚後,她經常用草葯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變得冷落起來,也使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大為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於死地。於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白娘子因為水漫金山而觸動胎氣,早產生下兒子許仕麟。法海趁機用「金缽」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將其鎮壓於南山「雷峰塔」下。通過此事,許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護塔侍子。18年後,許仕麟高中狀元,回鄉祭祖拜塔,才救出母親,一家團圓。
4. 長恨歌
《長恨歌》是中國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於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
5.西廂記
《西廂記》故事,最早起源於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敘述書生張珙與同時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愛,在婢女紅娘的幫助下,兩人在西廂約會,鶯鶯終於以身相許。後來張珙赴京應試,得了高官,卻拋棄了鶯鶯,釀成愛情悲劇。亦相傳為元稹假借張生的自傳體小說或故事。這個故事到宋金時代流傳更廣,一些文人、民間藝人紛紛改編成說唱和戲劇,王實甫編寫的多本雜劇《西廂記》就是在這樣豐富的藝術積累上進行加工創作而成的。
歷史上,「願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這一美好的願望,不知成為多少文學作品的主題,《西廂記》便是描繪這一主題的最成功的戲劇。
6.鳳求凰
《鳳求凰》傳說是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古琴曲,演義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故事。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徵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全詩言淺意深,音節流亮,感情熱烈奔放而又深摯纏綿,融楚辭騷體的旖旎綿邈和漢代民歌的清新明快於一爐。即使是後人偽托之作,亦並不因此而減弱其藝術價值。歷代同名的詩歌、小說、歌曲、影視很多。
7.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因此它也被稱為我國古代史上最長的一部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民間文學中的光輝詩篇之一,《孔雀東南飛》與南北朝的《木蘭辭》並稱「樂府雙璧」及「敘事詩雙璧」。後又把《孔雀東南飛》、《木蘭詩》與唐代韋庄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取材於東漢獻帝年間發生在廬江郡(治舒縣,漢末遷皖縣,均在今安徽境內)的一樁婚姻悲劇。
《孔雀東南飛》通過劉蘭芝與焦仲卿這對恩愛夫婦的愛情悲劇,控訴了封建禮教、家長統治和門閥觀念的罪惡,表達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愛情自主的合理願望。女主人公劉蘭芝對愛情忠貞不二,她對封建勢力和封建禮教所作的不妥協的斗爭,使她成為文學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婦女形象,為後來的青年男女所傳頌。
8.天仙配
《天仙配》為安慶黃梅戲戲曲傳統經典劇目。內容講的是董永賣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樹下與董結為夫婦。一百日後,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剛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樹下忍痛分別。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晉時已見於曹植《靈芝篇》和干寶《搜神記》。戲曲或名《織錦記》、《百日緣》、《槐蔭樹》。黃梅戲整理本較有影響。有同名電影和電視劇。
9.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遠古神話,是我國十大古代愛情故事之一。
嫦娥又是怎樣奔月的呢?在古書上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根據《淮南子》的記載是,後羿到西王母那裡去求來了長生不死之葯,嫦娥卻偷吃了全部的長生不死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後,很快就後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對她的好處和人世間的溫情,對比月亮里的孤獨,倍覺凄涼。《淮南子·外八篇》中說,羿從西王母處請來不死之葯,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葯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葯,想配成飛升之葯,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聚。
10.紅樓夢
《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四大名之一,屬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它的原名《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鑒》、《金陵十二釵》等。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經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現通行的續作是由高鶚續全的一百二十回《紅樓夢》。書中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榮、寧兩府由盛到衰的過程。全面地描寫封建社會末世的人性世態及種種無法調和的矛盾。
⑻ 古代的愛情故事
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
漢朝的大才子司馬相如為景帝時武騎常侍,因不得志,稱病辭職,回到家鄉四川臨邛。有一次,他赴臨邛大富豪卓王孫家宴飲。卓王孫有位離婚女兒,名文後,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從屏風外窺視相如,相如佯作不知,而當受邀撫琴時,便趁機彈了一曲《鳳求凰》,以傳愛慕之情,因相如亦早聞文君芳名。相如、文君傾心相戀,當夜即攜手私奔。相如一貧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孫怒其敗壞門風而不分給她一文錢。兩人只好變賣所有東西後回到臨邛開了家小酒鋪。每日,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打雜。後來,卓王孫心疼女兒,又為他倆的真情所感動,就送了百萬銀錢和百名僕人給他們。司馬相如有財、有名後,又受皇帝寵幸,便宿娼納妾,竟不理會卓文君。文君因作《白頭吟》以訣別。「皚如山上雪,皎如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天下的負心郎皆愧之。
卓文君,西漢臨邛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她是卓王孫之女,喪夫後家居。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能彈琴作詩,卓文君從中領會到他的才華和情感,一心相愛。司馬相如家裡一無所有,卓文君隨他私奔後,就開了個酒鋪,親自當掌櫃,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則作打雜,不怕人譏笑。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則流行民間,並為後世小說、戲曲所取材。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艷,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流傳於世的還有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頭吟》:「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桿何裊裊,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和凄怨的《訣別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⑼ 求古代經典愛情故事的概括版(就是很短的那種)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頗具有些傳奇色彩,哪怕放到今天都可以算得上是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了。司馬相如早年家貧,雖然頗有才名,但並不得志,父母雙亡後寄住在好友縣令王吉家裡。而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是臨邛當地的大富豪。她當時僅十七歲,「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更兼善琴好音,文采非凡,本已許婚,沒想到未婚夫福薄命短,未成婚便死了,所以當時文君算是守寡在家。
卓王孫與王吉多有往來。某日,卓王孫在家宴請王吉,司馬相如也在被請之列。席間,免不了要作賦彈琴。司馬相如早就得知卓王孫之女文君美貌非凡,更兼文采,就突然看見簾後人影恍惚,身形綽約,才思一動,撫琴心變調通辭,就奏出了這首求愛的千古絕唱——《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皇。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如此直率,熱烈,大膽的措辭,這樣意誠情痴的愛慕,使得在簾後聽琴的卓文君怦然心動,一曲未終,兩心早通。他們不顧卓老財主激烈的反對,不顧世人的閑言碎語,雙雙私奔。那是怎樣的一種敢愛敢恨敢作敢為啊!張信哲有首歌其中的幾句是這樣的,「我愛你是多麼清楚多麼堅固的信仰,我愛你是多麼溫暖多麼勇敢的力量」,我想,這幾句話已經被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演繹地淋漓盡致了。
然而熾熱的愛情也不能當飯吃,婚後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頭飾當了,開了一家酒鋪,「文君當壚,相如滌器」,在這樣簡單的男耕女織的生活中,恩恩愛愛,平平淡淡,並肩共歡笑,攜手分憂愁,這也是一種幸福,也許這是他們最甜蜜最幸福的一段歲月了。後來消息傳到卓王孫耳中,沒辦法,還是面子重要,只得送了一大筆錢給他們。司馬相如就靠著這筆錢赴京求仕,最後以一篇文采雋永但內容空泛的《上林賦》發家致富,博取了漢武帝的歡心,踏上了青雲之路。
故事到了這里,似乎已經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了。就像很多童話故事裡的王子公主有情人終成眷屬,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沒人知道男女主角婚後漫漫歲月中是怎麼過的,他們是否也會吵架,是否也會覺得平淡無聊,是否也會發現原來絢麗的愛情漸漸褪色,從來沒人知道,說句實在的,也沒人關心。很多男人都是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而司馬相如就像任何一個普通的暴發戶一樣,漸漸的嫌棄起自己的妻子。當紅顏老去,鉛華褪凈,激情熄滅,原來令司馬相如感激感動的妻子的私奔之舉已變成他心中的恥辱時,愛情就已經遠去了。人的評判標準是很奇怪的。喜歡你的時候,你的一切都是那麼可愛,沉默是文靜,善言是活潑,純朴是天真無邪,世故是冰雪聰明;但當喜歡變成了厭煩的時候,你的一切在他眼中卻都變了,沉默是乏味,善言是啰嗦,純朴是蠢笨,世故是奸詐庸俗。你還是原來的你,而他卻已經不是當初的他了。
傳說司馬相如派人送給卓文君一封信,信上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十三個大字,並要卓文君立刻回信。文君看了信,知道丈夫有意為難自己,十分傷心,就提筆寫道:
一別之後
二地懸念
只說是三四月
又誰知五六年
七弦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可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繫念
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言千語說不盡
百無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 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 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 我欲對鏡心意亂
急匆匆 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 二月風箏線幾斷
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 你為女來我做男
司馬相如看了,內疚了一陣,然而過了段時間,又開始動了納妾的念頭。卓文君聽聞,傷心欲絕,她沒有想到兩人曾經真心相愛舉案齊眉,也有被丈夫遺棄的一天。但卓文君到底不是平常女子,她寫下了這首鏗鏘動人的《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皓如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御溝止,溝水東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桿何裊裊,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這樣的決烈似乎還不夠,她還附書:「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又補寫兩行:「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這樣的堅貞烈性,這樣的大氣磅礴,真是要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了。司馬相如看了以後,想起當初的鳳求凰,想起以前當爐賣酒,羞愧無地,終於打消了納妾的念頭,浪子回頭,辭官歸隱,總算做到了「白頭相首毋相離」。